皮肤护理涂药法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
14
传统湿热敷的缺点
◆ 冬季使用不方便,温度不持久,不利于患 者活动,使用仪器代价高等
15
创新点
◆ 使用暖宝宝做为热源进行加热,保持温度 在51-60 ℃左右,持续时间12小时以上。
16
优点
◆ 温度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药物吸收,经济 实惠,操作简单,冬天使用患者易于接受
17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四-中药眼部雾化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
2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特点
◆ 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 将中医药特色优势与护理实践有机结合 ◆ 在传统操作基础上进行创新,以达到更好 疗效 ◆ 中医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得到推广 ◆ 具有一定社会和经济效益
3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一——中药涂药
◆ 中药涂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 或穴位,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 镇痛的作用。
11
创新点—宣纸在中药塌渍中应用
◆ 宣纸特点:柔韧性、湿染性、艰涩性、轻 灵性、持久性 ◆ 方法:将配好的药均匀涂在宣纸上,将四 边多余部分折起,然后置于患处,用绷带 固定,再用DTP照射。
12
疑惑
◆液体可以吗
13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三——中药湿热敷
◆ 中药湿热敷 中药湿热敷法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患处, 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 的的一种外用方法。温度一般38-41℃,持 续时间30分钟-1小时。
19
20
7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二——中药塌渍
8
传统中药塌渍方法
◆ 中药塌渍是用6-8层纱布浸透药液做为药垫直接湿 敷于患处结合TDP照射患处的一种外治法
9
适应症
◆ 适用于一切红肿热痛之阳证,如结、痈、 静脉炎、带状疱疹、丹毒、痛风等
水杨酸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
水杨酸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水杨酸软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痤疮、粉刺等皮肤病变。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下面将介绍水杨酸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使用前的准备。
在使用水杨酸软膏之前,首先要确保皮肤是干净的,可以用温水轻轻清洁患处,并用干净的毛巾将皮肤轻轻擦干。
同时,也要确保双手是清洁的,避免用手触摸软膏,以免造成细菌感染。
2. 用量和频次。
一般情况下,使用水杨酸软膏的用量和频次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的,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
通常情况下,每次使用的软膏量不宜过多,涂抹的面积也应该适中,避免过度使用造成皮肤刺激。
3. 涂抹方法。
在涂抹水杨酸软膏时,应该轻柔地将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避免用力过大造成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同时,也要避免将软膏涂抹到健康的皮肤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
4. 注意事项。
在使用水杨酸软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黏膜,以免引起刺激和不适;其次,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最后,在使用软膏后,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引起光敏感反应。
5. 使用后的护理。
在使用水杨酸软膏后,可以适当进行皮肤的护理工作,比如使用一些滋润的护肤品,帮助皮肤恢复和修复。
同时,也要避免用力挤压或摩擦患处,以免造成皮肤的损伤和感染。
总之,正确的使用水杨酸软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皮肤病变,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来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涂药法
涂药法
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评估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
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
患处涂药后可达到去风除湿、解除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告知
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药物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禁忌症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清洁皮肤,将配置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
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是之渗入肌肤。
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禁用。
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凡士林使用方法
凡士林使用方法凡士林,又称石蜡油凝胶,是一种常见的保湿剂和润滑剂,广泛应用于护肤、药物和工业领域。
它具有保湿、滋润、防护等功效,能够帮助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
下面将介绍凡士林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一产品。
1. 皮肤保湿。
凡士林是一种优秀的保湿剂,可以用于皮肤干燥、粗糙的部位,比如手部、脚部和肘部等。
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取适量凡士林涂抹于干燥部位,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即可。
建议在睡前使用,可以让皮肤在夜间得到充分的滋润和修护。
2. 唇部护理。
凡士林也可以用于唇部护理,特别适合于干燥、脱皮的唇部肌肤。
使用时,取适量凡士林涂抹于唇部,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
可以在涂抹口红前使用,能够使唇部肌肤更加光滑和润泽。
3. 指甲保养。
凡士林对指甲也有很好的保养效果,可以帮助修复干燥、脆弱的指甲。
使用时,取适量凡士林涂抹于指甲周围肌肤,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
长期坚持使用,可以使指甲周围肌肤更加柔软,指甲更加健康。
4. 粗糙部位护理。
凡士林还可以用于粗糙部位的护理,比如脚跟、手部等。
使用方法与皮肤保湿相似,取适量凡士林涂抹于粗糙部位,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
建议在晚间使用,并配合穿着棉质袜子或手套,可以增强滋润效果。
5. 药物辅助。
凡士林还可以作为药物的辅助使用,比如擦伤、烫伤等皮肤问题。
使用时,取适量凡士林涂抹于受伤部位,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
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和滋润作用,有助于伤口的修复。
总之,凡士林是一种多功能的护理产品,能够帮助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
在使用时,建议选择纯净的产品,并注意个人肤质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或者长时间使用。
希望以上介绍的凡士林使用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你的肌肤更加健康和美丽。
涂药法的概念
涂药法的概念涂药法,又称为外敷药法,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抹在身体的表面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药物与皮肤接触,使药物直接渗透进入机体,发挥药理作用,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涂药法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疾病以及慢性病的辅助治疗中。
涂药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药学。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草药来治疗疾病,并将草药磨成粉末后涂抹在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治疗方式源远流长,并在后来的医药发展中逐渐被发扬光大。
涂药法的实施过程包括选药、研粉和涂抹。
首先,需要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草药或中成药作为涂药材料。
其次,选取适当的药材后,需要将其研磨成细粉末。
研磨过程需要小心谨慎,将药材研磨成适当大小的颗粒,以便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最后,将药粉涂抹在患处,并轻轻按摩、揉搓,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渗透。
涂药法的优点是具有直接作用、剂量灵活和易操作的特点。
由于药物直接涂抹在患处,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加快疗效的发挥。
同时,在涂药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情和需要调节药物的剂量,使治疗更加符合个体需求。
此外,涂药法操作简单,不需要高技术要求,适合于临床广泛应用。
涂药法的适应症范围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在中医药学中,涂药法被广泛运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如湿疹、皮炎和瘙痒等。
通过将草药研磨成细粉后涂抹在患处,可以达到消炎、止痒、祛湿等作用,缓解皮肤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皮肤疾病外,涂药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
例如,对于关节疾病,可以选用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作用的草药涂抹在患处,加速病情恢复。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感冒等,可以采用一些能够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中药制剂,通过涂抹在胸部和背部,以提高药物的直接作用效果。
涂药法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正确的选药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和处方,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涂抹。
其次,要注意药物的用量。
涂药的用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病程等个体差异来确定。
涂药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涂药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涂药法作为中医护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家通过长 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涂药法理论和技术。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涂药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现代涂药法在剂型、用药选择、操作方法等方面不断 创新,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手段。
涂药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 涂药法概述 • 涂药法操作规程 • 涂药法注意事项 • 涂药法临床应用 • 涂药法案例分析
01 涂药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涂药法是指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 型,涂于皮肤或黏膜表面,以达 到治疗和护理目的的中医护理技 术。
特点
简便易行、作用直接、疗效迅速 、毒副作用小、成本低廉。
外科疾病涂药法应用具有显著的治疗 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减 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详细描述
外科疾病涂药法应用时,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病情和创面情况,选择适当的 中药和剂型,进行正确的涂药操作。 同时,应注意保持创面的清洁和湿润 ,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三:皮肤科疾病涂药法应用
皮肤科疾病涂药法应 用
涂药法的适用范围
01
皮肤疾病
涂药法适用于各种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通过涂抹具
有抗炎、抗过敏、滋润等作用的药物,可缓解症状,促进皮肤康复。
02 03
黏膜疾病
涂药法也可用于治疗口腔、鼻腔、眼部等黏膜部位的疾病,如口腔溃疡、 鼻炎、结膜炎等。通过涂抹具有抗菌、消炎、滋润等作用的药物,可缓 解症状,促进黏膜修复。
皮肤科疾病涂药法主要应用于皮肤瘙 痒、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科疾病的治 疗。通过涂药法,可以起到止痒、消 炎、抗过敏等作用,缓解症状、促进 康复。例如,对于湿疹患者,可以采 用涂药法涂抹一些具有清热利湿、解 毒止痒的中药,如黄柏、苦参等,以 缓解瘙痒、减少复发。
红霉素软膏的使用方法
红霉素软膏的使用方法红霉素软膏是一种常用的外用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
它含有红霉素这一抗生素成分,能够有效抑制和杀灭细菌,对于一些皮肤表面的感染有着良好的疗效。
在使用红霉素软膏时,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使用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首先,在使用红霉素软膏之前,需要先将患处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
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患处,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拭干净。
这样可以有效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提高软膏的吸收和疗效。
接着,取适量的红霉素软膏涂抹在患处皮肤表面。
在涂抹时,需要轻轻按摩皮肤,使软膏均匀地覆盖在患处。
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进行使用,避免使用过量或过少。
在使用软膏后,需要轻轻按摩皮肤,使软膏均匀地覆盖在患处。
这样可以帮助软膏更好地被皮肤吸收,提高药效。
在按摩时,需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双手接触其他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使用红霉素软膏后,需要避免患处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如摩擦、热水等。
同时,需要注意保持患处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局部潮湿,以免影响软膏的疗效。
在使用红霉素软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的来说,红霉素软膏是一种常用的外用药膏,对于一些皮肤感染和炎症有着良好的疗效。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清洁患处皮肤、适量涂抹、轻柔按摩、避免外界刺激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使用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患者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红霉素软膏,加快康复速度,恢复健康的皮肤状态。
复方黄柏液涂剂使用方法
复方黄柏液涂剂使用方法
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外用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皮
肤瘙痒、炎症和湿疹等症状。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和治
疗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复方黄柏液涂剂的使用方法,希望能
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这一药物。
使用方法:
1. 清洁患处,在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之前,首先要用清水或者
生理盐水彻底清洁患处,确保患处干燥清洁,这样可以提高复方黄
柏液的吸收和药效。
2. 涂抹药物,取适量复方黄柏液涂剂,轻轻涂抹在患处,用力
要适中,避免过于用力造成皮肤损伤。
在涂抹时可以轻轻按摩患处,帮助药物更好地渗透。
3. 注意涂抹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天涂抹2-3次,根据医生的
建议和个人的情况进行调整。
在涂抹药物后,要让药物充分渗透,
不要立即覆盖衣物或者敷料,以免影响药效。
4. 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时,要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黏膜,以免引起不适或者不良反应。
5. 维持药效,在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期间,要避免接触热水、油脂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注意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感染。
6. 注意事项,在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或者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复方黄柏液涂剂的药效发挥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进行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者频率。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希望大家在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时,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使用,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紫草油的正确涂抹方法
紫草油的正确涂抹方法
紫草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用油,常用于皮肤护理和消炎止痛。
正确的涂抹方法可以发挥它最大的效用,让我们的皮肤变得健康滋润。
以下是紫草油的正确涂抹方法:
1. 清洁皮肤:在使用紫草油之前,应先用肥皂或温水清洁皮肤,去除污垢和油脂。
2. 准备涂抹:将适量的紫草油倒入一个干净的植物油瓶或化妆刷中。
3. 涂抹皮肤:将涂抹紫草油的手指或刷子蘸取适量油,均匀地涂抹在需要护理的部位,如额头、鼻子、下巴、脸颊等。
4. 按摩皮肤:用手掌或手指轻轻按摩皮肤,让紫草油充分渗透进皮肤中。
5. 等待干燥:按摩后,等待紫草油完全干燥,时间根据使用频率和部位不同而异,通常需要10到20分钟。
6. 清洗:在使用完紫草油后,用肥皂或温水清洗皮肤,去除多余的油份和污垢。
拓展:
紫草油的主要成分是紫草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保湿滋润的功效。
除了用于皮肤护理,紫草油还可以用于口腔护理、家居清洁、香薰等方面。
在口腔护理方面,可以将适量的紫草油涂抹在牙齿上,可以缓解牙齿酸痛、去除牙菌斑的功效。
在家居清洁方面,可以将适量的紫草油加入洗发水、洗手液、沐浴露等清洁产品中,具有消炎止痛、清洁污垢的功效。
此外,紫草油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白肌肤的功效,可以用于护肤品中,让皮肤变得健康滋润。
贴敷疗法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贴敷疗法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贴敷疗法又叫外敷疗法,外贴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
这种用药方式相较之口服和输液,更加的方便实用,是经过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和疾病的抗争中,总结出来的这一套独一无二且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
那么,在使用贴敷疗法进行治病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护理的细节,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本文就带大家走进贴敷疗法,一探它的奥秘。
贴敷疗法的作用原理贴敷疗法的理论依据是我国中医药学的传统理论,通过将药物或者其提取物,用碾压碎成粉墨,在和其他不同的敷料在一起熬制成膏状的药剂,将药贴在人体对应的穴位皮肤处,以此来治疗疾病。
在使用贴敷疗法进行治疗的的时候,可以将药物中有效的成分直接通过皮肤病灶处吸收,从而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同时因为贴敷的位置经常在人体穴位处,药性渗透到身体内部之后,可以通过经脉流通到五脏六腑,从而调节内脏的气血、阴阳,驱邪扶正,治疗疾病。
贴敷疗法的优点1.延长给药时间贴敷治疗可以稳定维持给药的浓度,从而保证疗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药物不通过肠胃有些药物在通过肠胃的时候,对肠胃会有所刺激,贴敷治疗可以避免药物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防止胃酸破坏药物成分。
1.不损伤肝脏药物经过身体会有肝脏的首过效应,可以避免肝脏承受药物的毒性,减少药物过敏的可能性。
1.操作方便贴敷治疗的操作比较简单,在医生教学之后,患者在家也可以进行贴敷,并且,一贴药可以持续的时间较长,减少给药次数,从而让患者的病程缩短,疗效显著。
1.给药过程无痛苦进行贴敷治疗的患者很多都是老年人和儿童,贴敷治疗可以减少注射时带来的痛苦,降低患者心中的恐惧感,也不会像吃药一样因为药剂发苦而难以下咽。
进行贴敷治疗的护理注意事项1.注意皮肤清洁在进行贴敷治疗之前,首先应该将皮肤清洁干净,通常会使用温开水对身体局部进行擦拭,如果贴敷面积较小也可以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在第二次涂药之前,需要先将上一贴药膏残留在身上的残渣清理干净,用消过毒的干棉球蘸温开水或者植物油,将药物擦掉,在涂上药膏。
皮肤病中医用药护理操作技术
皮肤病中医用药护理操作技术中药治疗是中医防治皮肤病的重要手段,中药用药护理是皮肤病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悉中药用药护理的具体方法。
一、中药内服与护理(一)一般用药护理口服中药的治疗效果,与药物剂型、服药时间、服药量、服药温度、服药方法等有关。
1.服药时间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特殊药物,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I)饭前服药:可避免药物与食物混合,能迅速被吸收,充分发挥药效。
攻下药、滋补药、健胃药宜保前服。
(2)饭后服药: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如促进消食导滞的药物,宜饭后及时服用,如消食药。
(3)睡前服药: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润下药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4)其他:生津润燥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2.服药剂量一般疾病服药,每天1剂,分早、晚二服,或早、中、晚三服,每服药量为200~250m1;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
应用药力较强的药物,如泻下药、发汗药,服药应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泻下、汗出太过,损伤正气。
呕吐患者服药应小量频服。
给服中成药时,剂量遵医嘱。
3.服药温度一般汤药多宜温服。
如寒证用热药时,汤药宜热服;热病用寒药时,如热在胃肠,患者欲食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寒药仍以温服为宜。
4.服药方法中药剂型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的剂型等采取不同的服药方法。
一般丸剂、滴丸、片剂、胶囊等用白开水送服,祛寒药可用姜汤送服;散剂、丹剂、膏剂以及某些贵重细料药,可用白开水或汤剂冲服或含服;呕吐患者在服药前可先服少量姜汁,也可嚼少许生姜片或橘皮,汤药应浓煎少量多次服用,以防止呕吐。
(二)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中医"八法"是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1汗法及护理(1)概述:汗法又称解表法,是运用具有解表发汗作用的药物,达到开泄胰理、宣发肺气、调和营卫等目的,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三氯醋酸治疗疣体的使用方法
三氯醋酸治疗疣体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三氯醋酸治疗疣体前,需要进行皮肤的准备工作。
在使用三氯醋酸前,需要确保患处皮肤干燥,清洁,并且周围的健康皮肤需要做好保护措施,以免药物对健康皮肤造成伤害。
接着,使用三氯醋酸治疗疣体时,需要将药物涂抹在患处。
首先,使用棉签蘸取适量的三氯醋酸溶液,然后涂抹在疣体上,避免涂抹到周围健康皮肤。
在涂抹后,需要等待几分钟,直到药物完全干透。
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灼烧感,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在药物干透后,可能会出现疣体周围皮肤变白的现象,这是由于药物的作用所致。
接下来,需要等待几天时间,直到疣体自行脱落。
在此期间,应避免用手去抓挠疣体,以免引起感染或者留下疤痕。
在疣体脱落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红肿或者疼痛,这是因为皮肤正在愈合的表现。
在此期间,需要做好局部的护理工作,保持患处的清洁,避免局部受到外界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三氯醋酸治疗疣体属于外用药物,使用时需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使用,避免自行使用或者超量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三氯醋酸治疗疣体是一种常见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对局部皮肤的保护和护理。
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中药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体位
置病人于舒适体位,请问你这个体位舒服吗?(舒服)
3分
隐私保护
关门窗、遮挡窗幔
2分
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分
戴口罩
洗手后戴口罩,暴露涂药部位,垫治疗巾,弯盘置于一侧,注意保暖
5分
涂药
揭去原敷料,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涂药(厚薄均匀,涂药中询问患者:请问有何不适)无菌纱布覆盖,贴上胶布,取下治疗巾和弯盘,整理床单,协助患者舒适体位
10分
再次核对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如你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的症状,是过敏的症状,请你及时按一下呼叫器,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在结束后2—3天会自动消退
5分
致谢
谢谢患者配合
2分
操作正确,熟练,动作轻柔
5分
理论提问:
5分
总分
100分
中药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者考核时间分数
操作流程、质量要求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人员
着装规范,举止端庄
5分
核对医嘱
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诊断、治疗方法、部位
5分
床旁核对解释
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今天你的治疗护理由我负责,请问你的姓名?
3分
双向核对
(腕带和床头卡)XX,请允许我核对一下你的腕带,可以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XX性别年龄住院号;核对床头卡
3分
环境评估
德国马油膏的使用方法-解释说明
德国马油膏的使用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德国马油膏是一种源自德国传统的天然保养品,以其独特的成分和多重功效而备受欢迎。
德国马油膏主要由马油(Horse oil)和其他植物精华配制而成,具有保湿滋润、修复肌肤、舒缓肌肤等多种功效。
本文将介绍德国马油膏的成分、使用方法、好处以及使用建议,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并正确使用德国马油膏,达到更好的护肤效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概述德国马油膏的使用方法,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德国马油膏的成分、使用好处和正确使用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给出使用建议并展望未来在德国马油膏使用方面的发展。
通过这个完整的结构,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德国马油膏的使用方法。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为读者介绍德国马油膏的正确使用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款产品的成分和好处,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德国马油膏来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皮肤条件的德国马油膏,并掌握使用方法,使其在日常护肤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到德国马油膏的独特优点,并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满意的效果。
2.正文2.1 德国马油膏的成分德国马油膏是一种传统的草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马油、植物精华和维生素等天然成分。
马油是德国马油膏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很好的保湿和滋润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干燥皮肤的状况。
除了马油之外,德国马油膏中还含有多种植物精华,比如薰衣草精油、金缕梅精华等,这些植物精华具有抗炎、消炎和杀菌的作用,可以帮助舒缓皮肤不适,减少皮肤敏感和瘙痒的情况。
此外,德国马油膏中还添加了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A 等,这些维生素对皮肤有很好的滋养和修复作用,可以加速皮肤的再生和愈合,帮助皮肤恢复健康状态。
总的来说,德国马油膏的成分天然且多样,具有很好的护肤和修复效果,适合各种肤质使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涂药法)
洗手,在临时医嘱单及中医传统疗法登记本上签字。
2
漏签一项扣1分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动作轻巧。
5
15
操作不熟练扣2分
手法不正确每处扣1分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 计
100
检查时间:年月日
5
包扎过紧或过松扣2分
操
作
后
整理
合理安排体位,整理床单位。
3
15
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未整理体位扣1分
医疗垃圾分类处置,洗手,记录疗效,不良反应,时间
5
处置不符合要求扣2分,洗手不符合要求扣2分,记录少一项扣2分
评价
涂药方法、部位的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患者感觉不舒服扣2分
操
作
流
程
核对定位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计时开始)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保暖。
5
35
一项不核对扣1分,不解释扣2分,解释不到位扣1分
所取体位不正确扣2分,暴露不充分扣2分,未保暖扣2分
清洁
皮肤
执行无菌操作,取镊子、清洗方法正确。
6
操作有污染扣3分,取用镊子及清洗方法不正确扣3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衣帽整齐。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
作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核对医嘱单、执行单。
中医护理操作15项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四、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藏红花精油的使用方法
藏红花精油的使用方法藏红花精油是一种从蓝莓科植物中萃取的纯天然精油,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皮肤护理、按摩疗法、调理情绪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藏红花精油的使用方法。
一、皮肤护理1. 混合皮肤调理:将藏红花精油与基础油(如橄榄油、甜杏仁油等)按照1:10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涂抹在脸部,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
此方法可以调节混合型皮肤的油脂分泌,保持肌肤的水油平衡。
2. 干燥肌肤滋养:在面霜或乳液中加入2-3滴藏红花精油,然后均匀涂抹在脸部,按摩至吸收。
这样可以增强肌肤的保湿和滋润效果,改善干燥肤质。
3. 改善暗沉肤色:将2-3滴藏红花精油与适量的基础油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涂抹在脸部,轻轻按摩至吸收。
长期使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亮肤色,改善暗沉现象。
4. 治疗痘痘:将1滴藏红花精油点在棉签上,然后点涂于痘痘上,进行轻轻按摩,避免用手直接涂抹。
藏红花精油具有抗菌和消炎的功效,可以快速消除痘痘。
二、按摩疗法1. 肩颈放松:将藏红花精油与基础油按照1:10的比例混合,然后在手掌上搓热,用指腹轻轻按摩颈部和肩部,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2. 提神醒脑:在脖子后方的两侧搓热藏红花精油,然后用指腹进行按摩,从脖子到太阳穴,再回到脖子。
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缓解疲劳。
3. 腹部按摩:将藏红花精油与基础油按照1:10的比例混合,然后指腹用循环方式进行腹部按摩,有助于舒缓消化不良、疼痛和腹胀等问题。
4. 足部按摩:将藏红花精油与椰子油按照1:10的比例混合,然后涂抹在足底并用力按摩。
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部疼痛和疲劳。
三、调理情绪1. 放松心情:将2滴藏红花精油滴在手帕上,然后慢慢吸闻。
香气会通过嗅觉神经传达到大脑,有助于舒缓情绪,缓解焦虑和紧张。
2. 提升情绪:将3-5滴藏红花精油加入香薰灯或扩香瓶中,点燃或扩香,让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这有助于提升情绪,增加愉悦感。
3. 缓解失眠:将2-3滴藏红花精油滴在枕头上,或者加入洗澡水中。
中药外用法与护理
中药外用法与护理1.膏药的用法与护理膏药,古称薄贴,又称硬膏,是以膏药敷贴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膏药是按处方将药物置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加入黄丹再煎,凝结后将熬成的药膏摊在布上或纸上而成。
【适用范围】具有消肿止痛、通血活络、软坚散结、拔毒透脓、祛腐生新、祛风胜湿等作用。
用于外科痈疡疖肿,已成脓未溃,或已溃脓毒未尽和瘰疬、痰核、风湿、跌打损伤等病证。
【操作及护理方法】使用前先将膏药四角剪去,清洁局部皮肤,将膏药放在热源上烘烤加温,使膏药软化后敷贴患处。
加温时应注意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膏药敷贴后,应加以适当固定。
适用后,应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局部出现丘疹、水疱、红肿或瘙痒感较重,应随时取下膏药。
去除膏药后,局部可用松节油擦拭干净。
2.药膏的用法与护理药膏,为药粉与饴糖、蜂蜜、植物油、鲜药汁、酒、醋、凡士林、水等赋形剂调和而成的厚糊状软膏。
敷与肌肤通过皮肤吸收后,可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驱邪外出等目的。
【适用范围】具有消淤止痛、舒筋活血、接骨续筋、温经通络、清热解毒、生肌拔毒的功效。
用于痈肿疮疡和跌打损伤各期的淤血、肿胀、疼痛、骨折等。
【操作及护理方法】先清洁皮肤,将药膏涂在大小适宜、折叠位4~6层的桑皮纸或纱布上,敷于患处后包扎,关节部位采用“8”字形或螺旋形包扎。
一般2~3天换药1次。
3.熏洗疗法与护理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或用开水冲泡后,趁热进行全身或局部的浸泡、淋洗、熏蒸、湿敷。
通过药物加热后的热力、药力的局部刺激,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的吸收和蒸汽渗透的作用,达到温通经络、活血消肿、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目的。
【适用范围】熏洗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作用。
可用于跌打损伤,肢体关节疼痛和活动不利,以及各类皮肤疾患等,坐浴可用于妇科和肛肠科疾患。
【操作及护理方法】按医嘱正确配置好药液,药液温度一般以40℃~50℃为宜,洗浴时要防止烫伤。
洗浴时间每次30~40分钟,如有必要,可先熏后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 涂药法是将中草药制成散剂,调成糊状, 用手、棉签、毛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擦药棒将药物直接 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
❖ 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治疗/护理目标
祛风除湿
解毒消肿
止痒镇痛
禁忌
❖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 有过敏史的药物禁用。
(二)操作重点步骤 - (评估)
❖ 主要症状、临床表现 ❖ 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 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处理 立即停止用药 将药物拭净或清洗
报告医生 配合处理
药物涂布 ❖ 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 涂药部位一般不用敷料包扎,特殊部位
必要时以无菌纱块覆盖,胶布或绷带固 定。
(二)操作重点步骤 - (涂药)
❖ 涂药后如药糊干燥后,应及时除去,再 涂新药糊
❖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 清理用物。
(三)成效标准
❖ 1、满意度: ❖ 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操作表示
理解和满意。 ❖ 2、方法正确: ❖ 根据不同剂型,正确涂药。 ❖ 3、达标: ❖ 取得预期目标的效果。
(三)成效标准
❖ .4、症状缓解: 涂药后瘙痒、疼痛、痈肿等症状得
到一定缓解。 ❖ 5、影响因素:
适应症、药物选择、涂药部位、涂药 时间等。
(四)意外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皮肤过敏
观察
过敏现象: 丘疹、痒感或局部肿胀
(二)操作重点步骤 - (体位)
❖ 协助取合适体位 ❖ 暴露上药部位 ❖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 注意保暖 ❖ 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二)操作重点步骤 - (清洁、剃毛)
❖ 清洁皮肤 ❖ 遇有毛发部位,应将毛发剃光
(二)操作重点步骤 - (涂药)
❖ 将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 治疗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