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板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秀教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①理解“杨柳依依”。
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出示课件4】柳树图片。
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②理解“昔我往矣”。
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
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
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
这是为什么? 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
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
但是“我”能回家吗?为什么?本是两年的兵役却仿佛没有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
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
引读“今我来思”。
③理解“雨雪霏霏”。
【出示课件4】要回去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走在归乡的路上。
透过苍茫的大地,“我”仿佛看到了(劫后余生、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情感)。
生读。
④【出示课件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中后四句,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情。
短短16字就讲述了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抚今忆昔,描写了两幅画面“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他复杂的心境及沧桑心声。
4.你能试着背一背吗?【出示课件5】指名试背。
全班试背。
2《春夜喜雨》1.一说到“诗”你会想起哪个朝代?对唐朝。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最有名的诗人非“李杜”莫属。
“李”是(李白),“杜”是(杜甫)。
【出示课件6】对,杜甫(712~能力。
学习古典诗词要咬文爵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韵味,所以,读准字音,读好节奏理解诗词背景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
想象画面,从诗中悟情。
不断诵读,增强理解与记忆,更深地体会诗歌情感。
理解作者生770)唐诗人。
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古诗词诵读”板块置于教材之后,是对有限的古诗词课文内容的重要补充。
对于这一板块不能止于简单的积累背诵,还应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进行整合学习。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在学习中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诵读”“译读”,逐步推进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感知诗词中的意象,在诗词意境中与诗人的情感产生碰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关键诗句的PPT;搜集作者资料。
学生准备: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古诗,谈话引入1.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学生背诵自己熟悉的课外积累的古诗。
)2.导入:《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这三首诗,你了解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三首诗。
看看通过学习,你会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回忆学过的古诗,打开学生记忆的大门,激起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二、诵读古诗,初步感知一般五言诗的停顿是:二三;七言诗的停顿为:二二三。
1.自由诵读三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恰当的语气。
注意字音:霏、渭、浥。
2.小组内诵读,组员互相指出诵读中存在的读音、节奏的问题。
3.学生个人展示诵读,教师点评。
4.全班诵读。
设计意图:注重以生为本,以诵读为先,通过自由诵读、小组内读、质疑解惑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点评,步步深入,标出停顿,有节奏地读古诗,把古诗读通,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三、译读古诗,理解内容(一)学习《采薇》(节选)1.了解背景。
《诗经》为先秦时期的汉族诗歌。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有深感征战的艰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情感;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单元名师备课教案
1.采薇(节选)
【教学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2.体会通过景物表现情感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景物表现情感。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1.读文字猜心情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单元学习目标:
1.能读背10首古诗词。
2.能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
3.了解诗词背景,收集诗人的信息与人生轨迹,体会、理解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4.享受诗歌国粹带来的意境美,提升诗学素养。
单元学习重难点:
1.能读背10首古诗词。
2.能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
【设计意图】情景交融的写法是本诗一大特点。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是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情景交融的运用,迁移训练中不断提升能力。
2.送元二使安西
(2)结合“故人”拓展诗句(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读一读,诗句中的故人都是——指老朋友。
(3)想象,理解情谊。
此时此刻,离别在即,王维是怎么劝酒的呢?假设我是元二,你是怎样劝我的?元二啊,请你再喝完杯中的这一杯酒吧,等你向西出了阳关就没有我这样的老朋友了。(师:你把自己当做王维了,劝得情深意重。)
问:这两段话,作者通过什么景物,哪些词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古诗词选读:包括《寒食》、《乡村四月》、《泊船瓜洲》、《长相思》等。
2. 古诗词背景知识:介绍作者、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
3. 古诗词欣赏:分析诗词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以及诗词中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词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古诗词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诵读:学生自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对古诗词的作者、背景、内容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大意。
4. 讨论:分组讨论古诗词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对古诗词的主题、意境、韵律等进行总结,强调诗词的美学价值。
板书设计1. 诗词突出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2. 作者和背景:简要介绍作者和诗词的历史背景。
3. 诗词内容:用图表、关键词等方式展示诗词的主要内容。
4. 诗词意境:用图片、颜色等方式展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作业设计1. 诵读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诵读所学古诗词,家长签字确认。
2.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古诗词,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古诗词,增加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欣赏。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具、学具和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改进。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3)分析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3.学生个人展示译读,教师点评。
4.全班译读。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背景、合作研究、个人展示和全班译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同时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修辞能力。
二)研究《送元二使安西》1.了解背景。
唐代XXX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唐朝派遣使节出使安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使节的祝福和对国家的忧虑。
2.小组合作研究古诗内容。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3.学生个人展示译读,教师点评。
4.全班译读。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古诗的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义和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修辞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古诗,谈话引入1.回忆上节课学过的两首古诗,谈谈你的收获。
2.导入:《静夜思》、《登高》这两首诗,你了解吗?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两首诗。
看看通过研究,你会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复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古诗。
二、诵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诵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恰当的语气。
注意字音:庐山、荒城、寂寞、天涯。
2.小组内诵读,组员互相指出诵读中存在的读音、节奏的问题。
3.学生个人展示诵读,教师点评。
4.全班诵读。
设计意图:注重以生为本,以诵读为先,通过自由诵读、小组内读、质疑解XXX实现学生的自主研究,关注学生的自主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点评,步步深入,标出停顿,有节奏地读古诗,把古诗读通,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三、译读古诗,理解内容一)研究《静夜思》1.了解背景。
唐代XXX的《静夜思》是一首写意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独自思考的情景和思考的内容。
2.小组合作研究古诗内容。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3.学生个人展示译读,教师点评。
2020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公开课教学设计
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文本简析:“古诗词诵读”板块置于教材之后,是对有限的古诗词课文内容的重要补充。
对于这一板块不能止于简单的积累背诵,还应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进行整合学习。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在学习中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诵读”“译读”,逐步推进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感知诗词中的意象,在诗词意境中与诗人的情感产生碰撞。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资料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古诗,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同学们,《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这三首诗,你们了解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三首诗。
【课件出示诗题】看看通过学习,你会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回忆学过的古诗,打开学生记忆的大门,激起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二、诵读古诗,初步感知同学们,请自由诵读三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恰当的语气。
提示:一般五言诗的停顿是:二三;七言诗的停顿为:二二三;注意字音:霏、渭、浥。
同学们,请小组内诵读,组员互相指出诵读中存在的读音、节奏问题。
同学们,谁来展示诵读?师点评。
同学们,一起来诵读诵读吧。
设计意图:注重以生为本,以诵读为先,通过自由诵读、小组内读、质疑解惑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点评,步步深入,标出停顿,有节奏地读古诗,把古诗读通,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三、译读古诗,理解内容1、学习《采薇》(节选)同学们,你们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吗?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课件出示:《诗经》为先秦时期的汉族诗歌。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有深感征战的艰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情感;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
②教师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你感受到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
(2)引导学生了解路途遥远,体会诗人的担忧。
预设:安西距渭城路途遥远,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的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3)教师创设情景导读,引导学生体会依依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
2.读懂诗词,体会诗词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
1.感知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感情;。
2.赏析诗词的语言,学习写法。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送别》,激起学生学习送别诗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听完了《送别》这首歌,你们是否感受到友情的珍贵?是否感受到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学生自由发言。)其实,友情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歌。在古人眼里,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那么,在诗人王维眼里,友情是什么?与好友元二分别时他的感受如何呢?
2.导入新课,学生齐读诗题。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随诗人王维一起去阳关送别友人。(板书:送元二使安西。)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理解诗题,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理解诗题的含义。
明确:送,送别。
元二,名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是王维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送元二使安西,即送别好朋友元二出使安西。
(2)指名说一说王维的相关知识。
(3)介绍背景知识。
明确: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1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古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2. 诗词内容解析:分析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句式结构,解读诗词的意义。
3. 诗词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古诗词,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
4. 诗词背诵: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加强记忆。
5. 诗词欣赏: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古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3. 诗词内容解析:分析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句式结构,解读诗词的意义。
4. 诗词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古诗词,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
5. 诗词背诵: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加强记忆。
6. 诗词欣赏: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词诵读12. 作者:李白3. 诗词背景:唐朝4. 诗词内容:静夜思5. 朗读指导:停顿、语气、节奏6. 背诵要求:熟读成诵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本节课所学古诗词。
2. 摘抄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字词、句式。
3. 结合诗词内容,发挥想象,写一段赏析文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学内容】教科书P107 内容。
【教学目标】1. 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感知原诗。
2. 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 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
【教学重点】1. 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2. 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教学难点】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了解《诗经》,引入课题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 首,又称“诗三百”。
分《风》《雅》《颂》三部分。
从汉朝起儒家就将其奉为经典。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采薇》中的经典名句。
二、读准诗歌,把握基调1. 同学们自由诵读,注意“昔、霏”的读音。
2. 同学们再结合注解读。
指名个别读。
你听出了什么?说一说诗表面意思。
3. 读了这么多遍,你有没有发现诗中这两句有什么特点?(师板书两组反义词)4. 检测问:“昔”指何时?“往”去何方?“我”指谁?“今”又指何时?“来”去何方?哪一句是这位远征战士的回忆?(课件出示)三、名句品读,全班研讨(一)昔我往昔,杨柳依依。
1. 诵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依依”是什么意思呀?同学们闭上眼睛,除了杨柳你还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此时你最想做什么?2. 征战沙场,他愿意吗?为什么?(故园情难了。
沙场血腥、残酷。
)3. 大丈夫仗剑远行志在四方,他真的不去征战沙场吗?出示课件。
(周宣王执政的前夕,玁狁曾趁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遇大旱灾,侵扰我国北方边境。
)师:什么叫“侵扰”?师:此时,往否——?为什么?4. 在“不得不去”面前,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士兵出征前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父母、兄弟、子女、妻子、亲朋好友、门前的那棵柳树……)5. 我想,此时此刻也就只有一词可以形容即将出征将士的心情——“依依不舍”。
2020年人教部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含教学反思)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
(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xī)矣(yǐ)依(yī)雨(yù)霏(fēi)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
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冬天,雨雪天气。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教学反思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古诗词,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想内容,理解诗精练优美的语言,具有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知识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诗意,背诵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意境,具有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板书。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采用激情导入,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兴趣和热情。
介绍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引出古典诗词。
课堂教学(30分钟)1.研究五首诗歌,背诵。
2.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想象意境。
3.介绍古诗《采薇》的节选内容,释题。
4.自由读古诗,正音,齐读,提示节奏。
5.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理解“___”,想象诗歌中的画面,理解“昔我往矣”中的情感,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引读“今我来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激情导入、背诵诗歌、自由读、创设情境等,让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体验、感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时间分配不均衡,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避免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语言示范。
受到这场及时的春雨带来的喜悦和希望,一起欣赏诗人的美好情感和对生命的赞美吧。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要注意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让诗歌的美妙旋律在我们的口中流淌。
受诗人的喜悦,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吧!通过反复吟诵,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国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___,他与___齐名,被称为“___”。
他的诗歌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我们要研究的是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板书、反思)
2020春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目录新人教部编本2020年春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和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2-4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导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1课《北京的春节》、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2课《为人民服务》、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在全册共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个观点。
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五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
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1. 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2. 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 2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 3 )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 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精品教案
古诗词诵读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
(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xī) 矣(yǐ) 依(yī) 雨(yù) 霏(fēi)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
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冬天,雨雪天气。
)2.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作者<即诗歌中的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之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包括《寒食》、《乡村四月》、《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四首古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原因,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古诗词,注意节奏、韵律,初步感知古诗词的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朗读感悟:学生代表朗读古诗词,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5.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古诗词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鉴赏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
2. 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并能熟练背诵诗词。
2.能自主借助注释或者利用学过的方法查阅资料,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能熟练背通。
语言运用:能够自主借助注释或者利用学过的方法查阅资料,了解诗词大意。
思维能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审美创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感要最深的诗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课由十首古诗组成,本单元是本册书最后一部分内容,安排了十首古诗词。
与初中教材一致,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堂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十首古诗词从诗到词,按照年代顺序编排,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与古典诗词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注写作背景:《采薇》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春夜喜雨》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
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
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时所写。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浣溪沙》。
《清平乐》是一首悼春词。
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包括《春夜喜雨》、《春晓》、《静夜思》、《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五首古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读,注意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3. 理解:教师讲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
4. 赏析: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5.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词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背古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词诵读》2. 内容:春夜喜雨、春晓、静夜思、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3.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4.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家长签字确认。
2020年春季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精品教案
你能由“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联想到哪些诗句?或者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景?将自己联想到的诗句或情景写一写。
(联想到的诗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想象到的情景:一位战士出征离开家乡时是杨柳依依的春天,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2.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创作背景,了解一下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歌,《春夜喜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作于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之时。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在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大意。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于是,就。
潜:秘密地,偷偷地,这是指静悄悄地。
润物:指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润。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诗的第一、二句采用拟人手法,说春雨仿佛知道春天的到来,及时地下了起来。第三、四句诗人点出了春雨降落的具体时间——夜间,并写出了其无声滋润万物的特点。第五至八句不直接写春雨,而先写春雨中野外、江上两处的景色,后写想象中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雨后景象,那种喜悦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及时)好(润物)喜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读为主,根据情况采取了诵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学生主动性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小组成员之间认真、仔细地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春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目录新人教部编本2020年春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和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2-4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导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1课《北京的春节》、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2课《为人民服务》、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在全册共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个观点。
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五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
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1. 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2. 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 2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 3 )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 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 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 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二、学情探究本班学生通过中、高年级阶段的训练,继续接受识字、词、句的学习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积累及运用词句的能力。
本学期将根据新课标教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并重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把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 120 个字。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2.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习作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学会围绕中心写文章,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1.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 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四、单元导读分析第一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
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
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第二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感知人物的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第三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第四单元: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专题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第五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又爱思考的人”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表里的生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们那时多有趣啊》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尝试写科幻故事。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
五、教学措施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识字写字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量,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汉字,加强对学生钢笔字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阅读教学方面: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指导学生精心阅读,领会方法,并向课外扩展延伸。
4、口语交际教学:要明确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训练和日常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习作教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引导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六、培优辅差l、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辅导。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3、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七、教学进度古诗词诵读采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过程与方法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讲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
(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xī) 矣(yǐ) 依(yī) 雨(yù) 霏(fēi)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
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冬天,雨雪天气。
)2.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作者<即诗歌中的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之情。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