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范文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范文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计划执教:钮红英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1-2页初步体会余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3-4页初步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5-7页练习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解答有余数的平均分问题。

怎样求商是计算有余数除法最关键的一步,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验求商的方法。

在安排上是由易到难,先进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再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

在形式上是由直观到隐蔽,先是能够在图上看到商,然后是图上不显示出商。

在方法上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理解求商的思考。

学情分析: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指导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学生在初学试商时,出现一些不顺利甚至错误并不奇怪。

要把这些不顺利和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试商的方法和要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脉络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课时安排:有余数的除法 2练习一 3综合练习 22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执教:钮红英教学内容:第1、2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3题。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1-2页初步体会余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3-4页初步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5-7页练习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解答有余数的平均分问题。

怎样求商是计算有余数除法最关键的一步,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验求商的方法。

在安排上是由易到难,先进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再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

在形式上是由直观到隐蔽,先是能够在图上看到商,然后是图上不显示出商。

在方法上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理解求商的思考。

学情分析: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指导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学生在初学试商时,出现一些不顺利甚至错误并不奇怪。

要把这些不顺利和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试商的方法和要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脉络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课时安排:有余数的除法 2练习一 3综合练习 2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第1、2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3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四位数的数位含义,能够按照数位读写四位数。

2. 能够运用不进位加法算法进行四位数的加法计算。

3. 能够准确计算四位数的整减法,并用简便方法进行四位数的减法计算。

4. 能够理解乘数、被乘数和积的关系,能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5. 能够利用组合的方法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结果。

6.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包含以下内容:1. 数位的含义及四位数的读写。

2. 不进位加法算法。

3. 四位数的整减法及简便方法。

4.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5. 组合乘法计算。

6. 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四位数的数位含义及读写方法。

2. 熟练运用不进位加法算法进行四位数的加法计算。

3. 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四位数的整减法。

4. 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数学课本《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 黑板、彩色粉笔3. 教学课件及素材4. 教案和教学设计表格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四位数的兴趣。

2. 介绍数位的含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四位数的数位含义。

3. 指导学生按照数位读写四位数。

4. 引导学生进入不进位加法的研究,讲解算法步骤并进行示范。

5. 学生课堂练。

第二课时1. 复前一课时所研究的内容。

2. 继续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训练,在黑板上进行多个示范。

3. 引入四位数的整减法,讲解算法步骤并进行示范。

4. 学生课堂练。

第三课时1. 复前一课时所研究的内容。

2. 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介绍乘数、被乘数和积的关系。

3.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步骤并进行示范。

4. 学生课堂练。

第四课时1. 复前一课时所研究的内容。

2. 引入组合乘法计算,讲解算法步骤并进行示范。

3. 学生课堂练。

4.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进行以下评价和反思:1. 是否理解了四位数的数位含义及读写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认识方向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认识方向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认识方向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认识方向,在生活和实际操作中掌握方向的语言和符号表示方法;加强小学生的方向意识和观察能力,培养其空间感觉和方向感。

二、教学内容1.认识方向的基本概念和仪器2.理解方向与位置的关系3.掌握方向语言及符号表示方法4.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1.掌握方向语言及符号表示方法2.理解方向与位置的关系四、教学难点1.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和方向感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导引式讲解、教学案例启发、情境教学、解决问题引导”的数学教学方法。

在导引式讲解中,通过教师对方向概念的明确解释,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方向,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基础。

在教学案例启发中,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方向与位置的关系,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参观、体验具有方向概念的生活场景,学习方向知识,加强对方向的感性认识。

在解决问题引导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1.课堂讲解2.教案启发3.观察实践4.实际模拟5.小组讨论6.解决问题引导七、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二步:讲解1.认识方向的基本概念和仪器2.理解方向与位置的关系3.掌握方向语言及符号表示方法4.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步:教案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理解方向与位置的关系,了解方向语言及符号表示方法。

第四步:观察实践让学生参观实验室或操场等具有方向概念的地方,并通过观察实践感受方向的概念。

第五步:实际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模拟方向,如利用指南针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六步: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方向难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第七步:解决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方向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八、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后,评价学生的对方向的认知,以及应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六单元运算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5班,共有学生47人。

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

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课题: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交流共享1。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

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3。

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4)组织全班交流.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教案1、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展口算。

2、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初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得笔算方法。

3、探究不进位乘的计算方法。

参加人教学准备第一教案(个案)集体修改意见(共案)个性意见(特色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同学们好!大家看,今天谁来作客了——今天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口算。

)笔算题是:1 32 0 3+1 3 +6 × 2――― ———————口算题有:2×4 3×3 1×5 6×2 5×8 7×940+40 30+30+30 20+20+20+208个十是() 10个十是() 15个十是() 56个十是()(学生分别一一作答。

)师:大家口答的很好!我们再来看一看,黑板上三位同学做的对吗?生:对!师:这些题目答案中的6都在哪一位上?生:都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6都表示多少?生齐答:都表示6个一。

师:对。

那这里两个2又表示多少?生1:这两个2都在十位上。

生2:这两个2都表示2个十。

二、【学习例1】师:看来小朋友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扎实。

大家看——大象在干什么?生:大象在用鼻子搬木头呢。

师:有几头大象在搬木头呀?生:3头。

师:每头大象搬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先数一堆是10根,两堆就是20根。

生2:我用10×2得到20。

师:想得都很好。

大象到底运来了多少木头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1:我用3×20。

生2:我用20×3。

生3:我用20+20+20。

师: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前面两种方法,也就是“乘法”。

(板书)那这题20×3等于多少?生(齐答):是60根。

师:哦,那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呢?生1:我是用20+20+20得到60根的。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1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1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1)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在教这门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并且学会了竖式乘法写法,这些都为学习这门课的内容做了准备。

二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以后学习乘、除的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内容。

这部分先教一位数乘数十的口算,准备学习一位数乘二位数的算术和方法,再教二位数乘一位数的非进位算术。

一位数乘两位数是最简单最基础的。

教科书中以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很清楚地表现出来求3个20是多少唤起学生对乘法的记忆。

列出算式203后,又以形象化、直观的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算法交流,让采用连加式和形象化计算的学生学会比较抽象的思考,从而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通过对8头大象能够运载的数量进行口算,将一位数乘几十的积扩大到数百,再通过表内乘法引导学生将一位数乘几十的积联系起来。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教学也充分启发学生根据情境图进行思考。

教材先安排学生自己的口头计算法,再介绍书面计算法。

这样便于学生将乘数和被乘数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然后相加,有助于学生对书面计算方法的理解。

然后,教材简化了竖笔计算的中间过程,得出了竖笔计算的一般书写方法,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法的顺序,以及每一步乘积的定位。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

2.学习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让学生体验与他人交换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二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设计思路: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通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第1、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把平均分后有余数的现象为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学光盘。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借助操作活动。

通过把10支铅笔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使写生获得对“余数”的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余数的概念大基础。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突出了剩余这个概念。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写算式把学生的具体感知进行抽象的过程,是形成“余数”概念重要环节。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 教学目标:1.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巧妙的口算方法快速计算。

三. 教学方法:1. 演示法。

2. 讲解法。

3. 实践演练。

四.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将一个类似于“219+354”的算式投影到黑板上,请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口算能力,快速计算出答案。

让学生感受到口算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老师向学生讲解三位数与三位数相加的方法:先将个位数加起来,再将十位数相加,最后将百位数相加,将三个数的和相加即得到答案。

要求学生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注意将数码对齐以便运算。

3. 讲解案例:请大家看这个算式:456+219解题方法:1. 个位上 6+9=15(5在个位,1进十位)2. 十位上15+5+1=21(个位的1进十位)3. 百位上4+2+1=7答案是6754. 实践演练:(1)598+407(2)542+398(3)803+235(4)457+279(5)628+515请学生完成以上几个算式的口算,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 发扬光大:请学生自己设计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并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计算出答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口算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6. 总结归纳: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和三位数相加的方法。

首先,将个位、十位、百位依次相加,然后将结果相加,最后满意答案。

通过学习,我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开发了口算能力,提高了求知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的魅力。

五. 教学后记:通过此次教学,我感到口算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对于口算的认识还比较浅薄,需求更多的练习,更好地掌握口算技巧。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全册数学教案上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全册数学教案上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全册数学教案上册
教案一:认识数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认识数的概念。

-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0-100的数字。

- 学生能够将数字与实际物品进行对应。

教学准备
- 数字卡片0-100
- 实际物品,如纸张、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数字,并询问学生他们认识哪些数字。

2.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0: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逐个让学生读出数字,并帮助他们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

3. 数字与实际物品对应: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物品,如纸张、铅笔等,然后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来对应实际物品的数量。

4. 练: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用纸和笔书写出对应的数字。

5. 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数字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物品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下节课可以通过游戏形式来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本课内容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并学会了乘法竖式的写法,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内容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以后学习乘、除法的基础,也是本单元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为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一位数乘几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础的。

教材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个20是多少?引起学生对乘法的回忆。

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算法,使采用连加或形象计算的学生学会比较抽象地思考,从而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在试一试中,继续口算8头大象能运多少根,把一位数乘几十的积扩展到几百几十,再次引导学生利用表内乘法联想一位数乘几十的积。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教学也充分依*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

教材先安排学生自己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笔算方法,这样安排,便于学生由口算方法联想到要把乘数分别与被乘数每位上的数相乘,然后相加,这就有利于学生理解笔算的方法。

接着,教材简化了竖式笔算的中间过程,得出笔算的竖式的一般写法,使学生明确一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和每一步积的定位。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初步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设计思路: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通过教学内容引起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以帮助教师
进行课堂教学。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教案概述:
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介绍整数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包
括整数的概念引入、正整数与负整数的认知、整数的加法及减法运
算等内容。

第二单元:小数的认识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和大小
比较。

教案包括小数的引入、小数的读写、小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第三单元:分数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介绍分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包
括分数的引入、分数的读写、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法及减法运算
等内容。

第四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图表的绘制。

教案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图的制作等内容。

第五单元:时间、面积和体积
本单元主要介绍时间、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包括时间的认识、面积的认识、体积的认识等内容。

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的名称、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包括图形的命名、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应用等内容。

第七单元:数的整体感
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对数的整体感的认知能力,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教案包括数的整体感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等内容。

以上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的概述,旨在提供一个简洁明了的指导教学的参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苏教版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苏教版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苏教版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数到
教学目标:
- 了解百万的含义,掌握数到的方法;
- 学会辨认和填写百万及以下数值。

教学内容:
1. 数到十万:
- 在数筹码的游戏中,学生通过操作筹码来理解十万的概念;
- 通过十万以下数码卡片的练,巩固数到十万的方法。

2. 数到百万:
- 在百万游戏中,学生利用数码卡片的组合来实践数到百万;
- 利用计数器的练,加深对百万的理解。

3. 辨认和填写百万及以下数值:
- 学生通过练辨认和填写百万及以下的数值,进一步巩固概念。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百万的含义,并掌握数
到的方法。

通过游戏和练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的巨大变化。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会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数的增长规律和
数量级的概念。

教学内容设计上,我精心选择了筹码游戏和数码卡片练的活动,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又能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
到十万和百万的过程。

在练环节,我注重了巩固学生对百万及以下
数值的辨认和填写能力,通过反复练,确保学生有效掌握。

同时,
我还运用了计数器的练,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万的理解。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实施,我观察到学生们对百万的概念有了更
具体和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辨认和填写百万及以下的数值。

他们
通过游戏和练习的形式,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了对
数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
让学生实践和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教学背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是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数学课程。

此阶段的课程以加、减、乘、除运算为主,还介绍了分数的概念,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运算规律,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以及运算规则。

2.能够对两位数及以下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4.能够对应用题进行简单的解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讲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应该学会:1.能够进行十以内的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能够理解计算的顺序,并能够运用括号改变运算优先级。

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运算的规律。

2.熟练掌握十以内的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能够理解并应用括号改变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1.能够解决加减运算时多个数字的优先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2.能够掌握括号对计算优先级的改变。

教学进度安排1.讲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演示程序。

2.为学生提供练习题并让他们完成。

3.讨论练习题的答案,并解释解题方法。

第二讲乘法运算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应该学会:1.能够熟练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

2.能够对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一位数进行乘法运算。

3.能够使用甲乙丙丁等方案进行乘法运算。

教学重点1.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熟练掌握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运算。

3.掌握甲乙丙丁等方案的使用。

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运算的方法。

2.能够理解和应用甲乙丙丁等方案。

教学进度安排1.讲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演示乘法的计算过程。

2.为学生提供练习题并让他们完成。

3.讨论练习题的答案,并解释解题方法。

第三讲除法运算和分数的引入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应该学会:1.能够使用除法算出两个数的商。

2.能够了解分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理解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能够熟练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

苏版第四册教案全册

苏版第四册教案全册

苏版第四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打算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运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要紧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觉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出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明白得数学问题的差不多含义,学生用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明白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看、独立摸索等良好的学习适应,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把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明白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看等良好的学习适应,初步培养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明白得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明白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预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情形导入,激发爱好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爱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看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观看主题图问:看到那个画面,你想明白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001]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001]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意愿和能力。

2.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算式的长短方向、加法规则、加法口诀。

3.阅读并解决加法算式,初步掌握加法算式的竖式运算方法。

4.初步掌握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计算物品的价格,时间的加减等等。

二、教学重难点1.加法的运算规则和口诀,以及加法竖式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日常场景中的问题转换成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进行加法运算解决。

三、教学依据1.《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上册第一章加法。

2.网络和教辅资料。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加法场景,比如买东西、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场景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了解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步介绍加法的概念和口诀,如“零加数得数,数加零仍是数,两数相加象走路,同进异出要记牢”。

2. 讲授知识,形成基本概念•通过宣读教材第一章加法的重点内容,简要解释什么是加法,具体运算规则以及加数和和数的概念。

•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以及加法口诀和实例,使学生掌握加数和和数的基本概念和加法运算的规则。

3. 分步教学,逐渐掌握竖式运算•介绍加法口诀,并讲解怎样利用加法口诀快速判断算式答案,如5+6=?,可以快速判断出答案为11。

•接着逐渐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口算加法题目,能熟练掌握加数和和数的位置规律和基本竖式算法。

•最后,以写较难的数学做法和答案验证为里程碑,提高学生在竖式加法运算过程中的敏捷度和正确率。

4. 进行练习,加深印象•在课堂上,通过本单元练习册上的一些例子,让学生逐渐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强化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安排口算练习,不断提高速度,加快思维反应速度。

•最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快速解决练习册中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5. 课堂总结,拓展应用•回顾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加法知识的掌握水平,有针对性的点评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表扬好表现的同学、帮助没跟上的同学。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XX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对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着眼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身边的数学,重组和改编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册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一方面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动有趣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在把若于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干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精选实用:小学数学第04册教案(苏教版)

精选实用:小学数学第04册教案(苏教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课题一:乘、除法及两步计算式题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期初复习第1~8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有关概念和熟记乘法口诀,更加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两步计算式题的顺序,进一步熟悉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学习新知作一定的准备。

3、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的观念和单位长度的表象,巩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

4、教具准备:乘法口诀表、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复习乘、除法的有关知识1、复习乘法口诀。

(1)小朋友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指名背乘法口诀)(2)请小朋友一起背一遍。

(3)抽背。

(4)对口令。

(5)出示口诀表,让学生说出得数相同的几句口诀。

2、复习乘、除法的一些概念。

请小朋友看第2题,根据题目说出算式和得数。

问:为什么列成9×5或5×9?为什么用除法算?3、复习乘、除法计算。

请大家算第1页的第3题。

第一个表里是要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第二个表呢?学生做在书上,集体校对。

三、复习两步式题和加、减计算1、完成第4题。

(用小黑板出示)(1)请小朋友口算第一组:乘加和乘减的算是要先算哪一步?(2)请大家来算第二组:乘、除两步计算的题要按怎样的顺序算?(3)让学生口算第三组,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2、完成第5题。

(1)请小朋友看第5题后两组题,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道题先算什么?下面一道题呢?(2)学生分两组计算在练习本上,指名四人板演。

要求能口算的用口算,不必列竖式。

(3)检查订正。

提问: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四、复习长度单位极其进率1、复习长度和长度单位。

(1)请小朋友说说教室的地面的长,黑板两条不同边的长,书本面两条不同边的长。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米是多少厘米?师完成板书:10 10米分米厘米(3)口答第6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10根小棒, 8个圆片, 11个三角形, 例题课件。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出示10÷2。

(1)请学生们口算,板书“=5”。

提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2)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并完整地说一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生各自动手操作,指名说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出示表格将表格填完整。

(3)提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这10根都分完了吗(没有)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剩下的1根不够分)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个人分得2根或者每个人分得3根,分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分的人数不同,如果每个人分得2根正好分完,如果每个人分得3根,还剩1根没分掉)(4)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枝,5枝、6枝,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两人一小组动手分一分,再将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们分组活动。

3. (1)汇报操作的情况,把相应的课件演示,同时将表格依次填写完整。

(2)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的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好分完了,另一种情况是分了之后还有剩余)提问:这些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

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4.(1)提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以及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

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列式,独立完成。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个人,还剩几根(学生完整回答。

)提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就是求10里有几个3。

)算式中的10和3分别表示什么提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个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 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 ……1(根)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

(板书:这道算式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3)请学生齐读算式,井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5.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6.(1)通过刚的刚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6根,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填写情况,并板书。

(3)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

7.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余数表示什么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巩固练习,进一步深入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1)题,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

指名口述分的过程。

提问: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的各个数的意思。

(2)出示第(2)题,学生先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

提问:为什么会有余数?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花图,请学生说说图意,相应的再出示第(1)、(2)题。

(2)请学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3)比一比:14÷4=3(瓶)……2(朵)与14÷3=4(朵)……2(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4人一小组讨论.)师小结。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余数四、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10÷2=510÷3=3 (1)[教学后记]第2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3~4页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具准备11根(单根)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馈时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①请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

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②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示课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正好分完,另一种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

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出示课题。

)二、新授1.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

请学生列式,(板书:7÷3)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表示什么?(2)写出竖式,提问:分成了几份也就说明里面最多有几个3 商写几(扳书)提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7个桃,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l的(完成竖式的板书。

)提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 )(3)请学生完整地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1)提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意思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又怎样得到商2(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发表各自的想法。

)(2)小结:因为7里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提问:为什么要用“最多”(因为余数表示的是剩下的不够再分一份的。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请学生弄清题意。

(2)要求: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学生计算。

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指出:在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3)出示:( 18÷5的竖式 )提问:这位小朋友算的对不对,为什么?(余下的8里面还有1个5)指出;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8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

出示:提问:这样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指出: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结;商2小了,商4又大了,那么我们怎样能找出合适的商呢?4.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比除数3小。

)“试一试”中的18÷5的余数3比除数怎样呢?通过观察,比一比这两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结语)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第(1)题。

(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9根小棒。

提问:分成了几份,还剩几根9里面最多有几个2,还余几(2)学生们根据摆的过程,填写竖式。

(3)提问;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余数1呢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试商的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时分别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每一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着说说是怎样得到商品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填写。

注意单位名称的不同。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怎样很快又准确地找到商呢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板书设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7÷3=2......1 18÷5=3 (3)[教学后记]第三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练习一第1~8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7×7 9×6 2l÷3 3×424÷8 12÷2 35÷7 4 × 76×9 48÷8 18÷2 56÷7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二、明确概念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l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提问:怎样列式,(板书:l0÷5=2 (竖式))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7有余数吗为什么(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请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

(板书)提问:商为什么是27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7(3)比一比,以上两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2、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出示后,学生弄清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三、计算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到商的。

2.完成练习一第3题。

(1)请学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

(2)反馈时说说错误的原因。

(3)提问: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必须得注意些什么3.完成练习一第4题。

(1)请学生口答商是几。

(2)分组计算检验。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题。

板书:有余数除法的练习l0÷5=2[教学后记]第四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学内容课本6——7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有余数出除法的计算。

2.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

2× 3 7×7 9×6 2l÷324÷8 12÷2 35÷7 4 ×76×9 48÷8 18÷2 56÷72.口答.15里面最多有( )个453里面最多有( )个744里面最多有( )个833里面最多有( )个63.请学生说说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怎样想,怎样才很快的算出商来?4.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继续用这种方法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