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地沟铁矿矿床成因分析
新疆若羌县更新沟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新疆若羌县更新沟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8d3706a8114431b90dd89b.png)
3 成 矿控 制 因素
3 . 1 地 层 控 制
勘 查 区 内矿 体 以原 生 矿石 为 主 , 氧化 矿 及混 合
极少 , 分 布 在 地 表 向下 1 5 I T I 以 内 。以锌 为 主 的 多 金属 矿体 内 , 主要 金 属 矿 物 为黄 铁 矿 、 闪锌 矿 、 方铅
或 黄铜矿 颗粒 以集 合 体 形式 形 成 不 规则 小 团 块 , 或
沿 脉石 矿 物 所 形 成 的 网状 小 裂 隙充 填 。条 带 状 构 造: 闪锌 矿 和方铅矿 集合 体呈 带状不 均匀分 布 , 条带
一
2 矿 床 地 质 特征
更 新沟铅 锌铜 多金 属矿化 蚀变 带长 大 于 5 k m,
为 闪锌矿 多 金 属 矿 石 , 分 布 于 西 部 锌 多金 属 矿 体 。
安 山岩 、 安 山质熔 结凝 灰 岩 、 沉凝灰岩、 夹 中薄 层 硅 质岩、 硅 质粉砂 岩 、 凝 灰质 粉砂 岩等 。中部 靠近矿 化
蚀 变带北 侧 以细碎 屑 沉 积 岩为 主 , 岩 石 类 型 主要 为 硅 质岩 、 硅质 粉砂 岩 、 薄 层钙 质 粉 砂 岩 、 凝 灰质 粉 砂 岩 等 。南 部矿 化蚀 变 带 主要 为 蚀 变 中基 性 火 山 岩 , 岩 石类 型主要 有蚀 变玄武 安 山岩 、 中薄层 硅质岩 、 硅
质 粉砂 岩 、 凝 灰质粉 砂岩 等 。 勘 查 区 内岩 浆侵 入作 用 十 分发 育 , 主 要 岩性 从
基性 超 基性岩 到 中酸性 岩体均 有分 布 。勘 查 区火 山 岩 主要 为加里 东期 火 山 喷 发 的产 物 , 为 奥 陶 系拉 配 泉 群主要 构成 岩石 。 勘查 区 内构造 以断裂 构 造 为 主 , 主干 断裂 近 东 西向, 此 外有北 东 东 和 北 西 向 的次 级 断裂 。韧 性 变 形 带发 育在勘 查 区东北部 。
蒙古_兴安地槽中铜多金属成矿带划分与成矿特征_朱会增
![蒙古_兴安地槽中铜多金属成矿带划分与成矿特征_朱会增](https://img.taocdn.com/s3/m/0c841b6ecaaedd3383c4d30a.png)
专题综述 蒙古—兴安地槽中铜多金属成矿带划分与成矿特征朱 会 增①(内蒙古地质矿产局情报室)摘 要 蒙古—兴安地槽是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无论是在蒙古,还是俄罗斯和中国境内,均发现了大量的铜多金属矿床和矿点。
本文根据研究区内的实际资料,划分出四个北东成矿带和两个北西向巨型聚矿带。
关键词:蒙古—兴安地槽,铜多金属,成矿带划分蒙古—兴安地槽位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地块和华北地台之间(见图1)。
从北至南共划分出九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萨彦一贝加尔褶皱区、色楞格—雅布洛诺夫褶皱区、斯坦诺夫边缘断隆带、蒙古—鄂霍茨克褶皱系、中蒙古—额尔古纳褶皱区,南蒙古—兴安岭褶皱系、北山—戈壁天山褶皱系、索伦山—锡林浩特褶皱系、白乃庙—赤峰褶皱系。
根据蒙古—兴安地槽中铜钼铅锌银矿种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火山—侵入杂岩的分布范围、主要控矿构造和矿产分布等特征,共划分出四个北东向成矿带和两个北西向巨型聚矿带(见图2)。
1 色楞格—维季姆北东向成矿带该成矿带主要受色楞格—维季姆北东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岩带的控制,火山岩带作为一般区域性控矿构造,叠加在色楞格一雅布洛诺夫加里东褶皱区和中古生代造山盆地所组成的基底构造之上。
区域性的北西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对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盆地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
晚古生代火山岩及三叠纪火山岩发育于整个成矿带内,它们主要由酸性和中—基性喷出岩组成。
同源的侵入岩主要为碱性—酸性的花岗岩类,与矿化有关的是由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花岗正长斑岩等组成的斑岩侵入体,与花岗岩类岩石统一被称为含矿杂岩体。
该成矿带以铜钼矿化为主,主要发育在色楞格(北蒙古)地区,在色楞格地区可以划出额尔登特矿结、依德尔矿结、西布伦—达尔汗含矿区、哈努伊—布尔根含矿区、苏泊矿点群、第13卷第2期1998年 6月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Jo ur G eo l&M in R es N o rth Ch i na V o .l 13N o.2Jun .1998 ①作者简介:朱会增,男,60岁,196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
新疆多头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模式
![新疆多头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2fa172b0b4c2e3f56276306.png)
均为中石炭系中统马头滩组下亚组。铁矿体则分别 赋存于该背斜两翼。背斜北部被华里西中期花岗岩 北西向断裂。
侵蚀。矿区内主要的断裂有近东西向断裂和北东、 盘上升, 破坏了矿体和地层的连续性; ⑵ F1: 该断层
2017 年
新疆有色金属
49
50ʎ, 为成矿后断裂, 具明显的扭性特征。
F12、 F13)为近东西向断裂的所派生的一些小型断层, 石化, 含量 60% 左右; 辉石他形结构, 大多数为绿泥 具扭性、 压扭性质。长一般在 100~300 m, 最大长不 超过 1 km, 西北东向断裂为主。断面倾向主要为北 东, 个别倾向南西, 倾角 38ʎ~80ʎ 。这一组断层为成 矿后断裂, 破坏了区内地层和矿体的连续性, 对矿体 的完整性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矿区内岩浆岩区内极为发育, 按岩性可分为基 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按产状有深成岩、 浅成岩和 脉岩。按时代本区华力西中期的中酸性侵入体极为 发育。其特点是规模大, 分布广, 多半成同期多次的 复式岩体。矿区的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百灵山岩 体、 骆驼峰岩体, 矿区的南部为红铁山岩体。多头山 铁矿即分布于百灵山、 骆驼峰岩体外边外接触带的 构造裂隙中, 成矿可能与这期中酸性岩体有关。岩 石类型有以下几种: 1.1 基性岩 主要分布于多头山附近, 呈浅成小岩枝产出。 ⑴ 多头山辉绿岩体: 呈南北走向, 长圆形。组成 1.2 中性岩 延伸方向可分为北西西-东西和北东两组, 脉长几十 米到几百米不等。脉宽 1~5 m, 最宽可达 11 m。呈 灰绿色, 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斑晶为自形 - 半自形 在矿区多呈脉状产出, 主要为闪长玢岩。按其
石为半自形柱状, 射束状, 可见被绿泥石及黑云母交
量约 5% ; 磁铁矿他形, 在辉石中呈包体, 变为白钛
铁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
![铁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fe834f90912a21615792956.png)
铁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摘要:为更好地探究铁矿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以新疆阿尔泰南缘乌吐布拉克铁矿为例,分析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乌吐布拉克铁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麦兹火山盆地,与蒙库铁矿相邻,距阿勒泰市南东约 75 km 处,详查估算铁矿石资源量共计 2098.2 万吨,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床所在区域构造发育,变质作用强烈,岩浆活动期次多、规模大,是非常有利的成矿环境。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判定乌吐布拉克铁矿床的形成与该区域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密切相关,为火山沉积-热液变质改造型矿床。
关键词:铁矿矿床;形成原因;找矿标志1.地址找矿标志概述所谓地质找矿标志就是从纯地质角度找到的一些标志,主要有矿体的原生露头和氧化露头、铁帽、近矿围岩蚀变、围岩的颜色变化、矿物学-地球化学标志和特殊的地形标志等。
有些矿体被剥蚀掉一部分,未剥蚀的直接裸露地表未经风化或轻微风化形成原生露头,这是最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有些金属硫化物矿体的氧化露头进一步遭受强烈的氧化和风化作用,多数金属元素在酸性介质条件下,转化为活动组分而被淋滤流失,残留下的为不溶性的氧化物-针铁矿和褐铁矿在原地沉淀聚集,这种硫化物矿床风化带上出现的表生铁质帽状覆盖物,通常就称之为“铁帽”,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等矿床的重要标志。
国内外许多有色金属矿床就是根据铁帽发现的,如果铁帽规模巨大,具有较高的品位,还可以作为铁矿开采利用;但其最重要的还是指示其深部原生硫化物矿体,不同的铁帽构造形态可能指示深部赋存着不同的矿床。
2.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新疆阿尔泰山南缘是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巨型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其北以阿巴宫断裂为界,南至克兹加尔断裂,与额尔齐斯构造带相邻,是我国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带之一。
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力度的加大,该地区已发现 100 余处铁矿床(点),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于阿尔泰南缘麦兹盆地,如蒙库铁矿(大型)、巴拉巴克布拉克铁矿(中型)、巴利尔斯铁矿(中型)、乌吐布拉克铁矿(中型)等。
新疆库卫低品位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新疆库卫低品位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4fb780779563c1ec5da7148.png)
一
致, 浆 活动 明显 受 区域构 造运 动控 制 , 分 布有 库卫 、
作, 圈 出了部 分铜镍 等元 素异 常 , 2 0 0 6 — 2 0 0 8 年 化探 异 科布 克特 等岩 体 , 一般橄 榄 辉长 岩或 中细粒 辉 长岩组 常检 查 在岩体 西 段发 现 了较好 的铁 矿 化线 索④ ,共 圈 成 岩体 中心相 , 往 外 过 渡为 角 闪 辉长 岩 , 局 部 边 缘见 定低 品 位铁矿 体 2个 , 估算 铁 矿石 资源 量 5 7 4 4 . 2 8 万 有 辉 长 闪 长岩 , 岩 相 分带 较 为清 晰 , 目前 圈 定 的低 品 t , T F e平 均 品 位 1 5 . 3 0×1 0 - 2 , MF e平 均 品 位 7 . 8 4× 位磁铁矿体主要赋存在辉长岩相内,伴有黄铁矿 、 黄
1 ) , 局部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区域上岩浆活动强烈 , 以 ( 图3 ) , 其 中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北东 向、 北西 向与近
酸 性侵 入 岩为 主 , 次 为基 性 一超基 性侵入 岩 。酸性 岩 东西 向三组 ,以近东西走向的磁力高异常最为发育 , 主 要包 括 华力 西 晚期 侵 入 的黑 云母 花 岗岩 ( 4 3 ) 与 主要 特 征 为走 向延 长大 、 异 常 范 围及 宽度 大 , 在上 延
钒钛铁矿 。
关 键 词
库卫
低 品位铁矿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库 卫低 品位 铁 矿位 于新 疆 富蕴 县境 内 , 南 距 富蕴 斜 长 花 岗岩 ( o 4 2 h ) , 区域 上 呈 巨大 的岩 基 产 出 ; 次 为
县城约 3 0 k m 。 上个世纪 6 O 至7 0 年代 , 新疆地矿局第 伟晶岩脉 , 主要分布在黑云母花岗岩和震旦系库卫群
四川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分析
![四川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b6da47daef5ef7bb0d3c1c.png)
四川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分析四川省作为著名的”天府之国”,物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形成铁矿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早在20世纪50年代,闻名全国的攀枝花铁矿就被大力开发应用,钒、钛元素储量分别占据全世界第三位和首位。
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持续发展,对铁矿床成因类别的研究已步入世界领先水平。
本文首先论述四川地区铁矿床的成因类别,接着就其找矿方向做一番探析。
标签:铁矿床成因类型找矿方向四川现阶段,伴随铁矿资源开发力度和规模的加大,对其成因类型的探究正日益深化。
本文以四川省铁矿床的成因构造类型为主线,结合四川地区铁矿资源的存储量和分布,对找矿方向给出若干建议。
1四川铁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探析1.1四川省铁矿资源的分布状况简析截止到2012年底,四川省共探明有铁矿资源存储的基地130余个,其中,有特大-大型矿床20多个,例如,攀枝花矿区、铜山矿区、西昌太和等,中、小型铁矿床的分布和储量也较集中。
攀枝花市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储存了四川地区最大型的铁矿床,众所周知的是,攀枝花还是举国瞩目的钒钛磁铁矿密集分布区,所探明的铁矿存储量占整个四川省的76%,凉山彝族自治州所探明的铁矿储量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强。
1.2铁矿床的类型及质量状况纵观四川省铁矿床的类型状况,呈现出多贫矿、少富矿的态势,铁矿石类别的共生组份多,铁矿石的含铁量仅三分之一左右,所拥有的富铁矿储量仅占全国富铁矿存储量的1%。
首先是钒钛磁铁矿石,这在四川省是独具特色的铁矿石类别,主要产自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的下部,属岩浆后期所分离的异型矿床,矿石呈现条带状、块状,其组成成分相对复杂,有益元素为铁,伴生有用元素主要有铜、钴等二十余种。
第二,褐铁矿石,这类矿石常出现于风化后的淋滤型铁矿床,并以褐铁矿为主,此外,还有黄铁矿、菱铁矿、赤铁矿等,并可最终产生铁金矿。
第三,混合型的铁矿石,这类矿床普遍位于同火山-侵入活动紧密相连的铁矿床,矿石的类别相对复杂,集中表现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并含铁量超过56%。
内蒙古大青山新地沟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内蒙古大青山新地沟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761f3f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5.png)
内蒙古大青山新地沟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王新亮;胡凤翔;苏茂荣;郝俊峰【期刊名称】《内蒙古地质》【年(卷),期】2002(000)004【摘要】新地沟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大青山段绿岩型金矿的代表性矿床,矿体主要产于上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绿片岩组合中的蚀变糜棱岩带中。
矿石类型有:蚀变糜棱岩、千糜岩、石英脉等。
主要蚀变为硅化、钾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
矿体与围岩糜棱面理产状基本一致,绿片岩为矿源层。
影响成矿的主要因素是两期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和早期同构造侵位的晚太古代二长花岗岩。
矿床形成是上述地质事件综合作用的产物。
显生宙以来的花岗岩侵位对成矿影响不大,基底硬化后脆性断裂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总页数】7页(P1-7)【作者】王新亮;胡凤翔;苏茂荣;郝俊峰【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内蒙古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J], 刘志刚2.内蒙古中部大青山新地沟-卯独庆金矿床的构造-蚀变-成矿作用 [J], 赵维宽;徐九华;席忠;李德亭;贾长顺3.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探讨 [J], 安晨光4.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探讨 [J], 安晨光5.内蒙古中部大青山新地沟绿岩带型金矿的成矿时代 [J], 李俊建;周学武;沈保丰;胡凤翔;桑海清;刘晓阳;王建民;李铁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7ec6fdbf121dd36a22d8228.png)
第45卷第4期中国地质V ol.45,No.4 2018年8月GEOLOGY IN CHINA Aug.,2018doi:10.12029/gc20180412刘华南,刘家军,李小伟,刘冲昊,代鸿章,陶银龙,王建锋,杜映东,范云飞.2018.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J].中国地质,45(4):819-838.Liu Huanan,Liu Jiajun,Li Xiaowei,Liu Chonghao,Dai Hongzhang,Tao Yinlong,Wang Jianfeng,Du Yingdong,Fan Yunfei.2018.Thermo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pyrite from the Xindigou gold deposit in Inner Mongolia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deep prospecting[J].Geology in China,45(4):819-83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刘华南1,2刘家军1,2李小伟1,2刘冲昊1,2代鸿章1,2陶银龙1,2王建锋3杜映东3范云飞3(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3.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提要:内蒙古新地沟金矿是中型绿岩型金矿床,但已属于严重资源危机的矿山,急待寻找接替资源,因此对新地沟金矿床进行深部远景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找矿矿物学和成因矿物学理论,利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及热电仪系统分析新地沟金矿床不同标高和矿段中黄铁矿的热电型标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地沟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晶型以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及聚形为主;热电系数变化主要集中在-331.10~340.20μV·°C-1范围内,导电型多以N 型为主,约占总含量的80%;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250~340℃,属于中温矿床。
江西省永丰县新棚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江西省永丰县新棚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f28d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8.png)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江西省永丰县新棚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林梅花摘要:新棚下铁矿赋存于南华系中统下坊组古家砾岩段(Nh2xg)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中,矿体受区内多期次复式褶皱构造控制,形态呈“Z”字形、“乡”字形,矿石矿物组成及矿化特征显示矿石原岩为沉积岩,矿石的岩石化学分析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其成矿作用则是沉积的且又经过区域变质改造的“火山—沉积变质铁矿”。
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江西省永丰县新棚下铁矿项目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火山―沉积变质铁矿;矿床成因新棚下铁矿赋存于南华系中统下坊组含铁岩段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中,矿体形态及矿石矿物特征,显示变质岩系原岩为沉积岩特征,通过对岩石化学分析结果的尼格里投影发现铁矿物质来源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其成矿作用则是沉积的且又经过区域变质改造的“火山—沉积变质铁矿”,矿床成矿可划分三个主要矿化阶段,即远源火山—碎屑同生沉积阶段、成岩变质变形阶段及次生氧化淋滤阶段。
1 地质背景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南华系下统上施组及南华系中统下坊组古家砾岩段和含铁岩段,均为绿片岩相浅变质岩,变质岩系呈北西向展布。
南华系下统上施组(Nh1s)。
主要分布在勘查区的北部,地层总体走向北西西向。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千枚岩、变余细砂岩及砂质、粉砂质千枚岩。
属次深海相含炭泥砂质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
厚约775m。
南华系中统下坊组古家砾岩段(Nh2xg)。
底部为含砾二云石英片岩;下部为浅棕黄色白云母片岩、二云母片岩,夹薄层沉凝灰岩。
中部为浅灰色薄层状绿帘二云石英片岩夹含锰二云片岩;上部为浅棕黄、浅灰绿色中薄层状黑云长石石英变粒岩夹灰绿色二云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向上为含磁铁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
厚约930m。
南华系中统下坊组含铁岩段(Nh2xt)。
底部为铁矿层,岩性为灰黑色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墨绿色绿泥磁铁石英岩,其上常见薄层绿泥石英片岩或含磁铁绿泥石榴石英片岩。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新地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新地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aeb63feba0d4a7302763a08.png)
关键词 : 地质特征 矿床特征
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察 哈尔右翼 中旗新地沟金矿位于 内蒙 为 二 道 凹 群 下 部 层 位 ,分 布 于 矿 区 的 东部
古大青山金 多金 属成 矿带 的中东段 ,属蚀 变岩性 金矿 。具 有厚度大 , 品位低 , 矿化较 均匀的地质特点 , 地表氧化矿采用堆侵 , 深 部原生矿采用浮选效果较好 。 它的发现 , 不 仅扩大 了该区的找矿领域 ,而且为大青山
夹 煤层 , 中含 丰 富 的植 物 化 石 , 上覆 地 其 与
本区总体褶皱构造形态以早元古界二
道 凹群 为 核 部 的 复 背 斜 ,北 翼 被 燕 山期 花
岗岩所 占据 , 南翼 由震旦系什那干群 、 罗 侏 系石拐群 、大青 山组组成 。复背斜展 布宽 1k 其 长度 自蒙古寺 、 4 m. 头号 乡至七苏木长
11 .. 元 古 界 二 道 凹群 ( t ) 2早 Pe r
灰岩和条带状灰岩 , 呈断层接触 。
11 侏 罗 系 () .4 . J
屑灰岩夹灰岩透镜体。 两侧岩石破碎 , 糜棱 岩化强烈 , 牵引褶 曲发育 。
1 . 褶 皱 构造 .2 2
中下侏罗系石拐群( h J )
主要分 布 于七 苏 木南 部 和苏 勒 图西 部, 为一套灰黄色 、 黄绿 色 的砂 岩 、 砂页岩
地 区 ( ) 兴 安 岭一 燕 山 地 层 分 区 ( 阴 5大 5)
造类 型应为绿岩建造 ;上部岩组层状构造 明显 , 主要为片岩和大理岩互层 , 其原岩为 灰岩 、 碎屑岩 , 韵律性 较强 , 应属 复理石建
造。 11 震 旦 系 什 那 干群 ( s) .3 . Zh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8ddda0a417866fb94a8e73.png)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我国以成矿地质的背景分析为基础,划出了吉林省东部铁矿成因类型,并且归纳了种种成因类型矿床的地质特性。
从近几年的地质找矿工作的进展中认为吉林省的东部的地质具有铁矿能够成矿的条件,而且铁矿资源的潜力比较大,突破铁矿的找矿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标签:铁矿;找矿;成因类型;地质条件;地质背景;类型TB0 引言因为在吉林省东部探测到板石沟铁矿、老牛沟铁矿等鞍山式的大型铁矿床,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的东部是鞍山市生产铁矿较为有利的地域。
所以,对吉林省东部铁矿的勘测及地域的资源潜力的预测意义重大。
1 成矿的地质背景吉林省地质勘测局根据地质构造上的运动、岩浆的运动、沉积的作用、变质的作用和成矿的作用以及地质在构造演化上的差异以及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将吉林省东部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中朝准地台,北部为吉黑褶皱系。
由古海底的火山喷发并且沉积,而且经过区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由片麻岩、条带状角闪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的类似的东西向带状弧形分布的绿岩地体大多呈现大小不一的孤岛的形状遍布在各种由变花岗岩和混合岩形成的地域中。
而最为重要的铁矿赋矿是硅铁。
这就是著名的去太古宙地层。
在辽东的台隆、铁岭-靖宇台拱、龙岗古陆的南北两旁遍布着大部分的元古宇。
由海相陆源碎屑岩构建的古元古界集安群的早期存在着基性—中酸性的火山构建,中期和晚期则存在着含有硼、镁材质的和碳酸盐形成的岩石和含铁和磷的岩石形成。
老岭群是海相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区域变质程度还相对较浅,而其中包含的大栗子式铁矿的主要赋矿层则是由大栗子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而大多以绿色的岩石构造而成的一套由地槽型的火山长期沉积所形成的变质较浅的是中元古界。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由沉积了地台型浅海相沉积建造并且位于由古老变质岩系组成的大陆块上,并且新元古界还包括了塔东类型、临江类型和浑江类型的铁矿。
地台和地槽这两种沉积类型构成了古生代,而古生代又是夕卡岩类型矿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山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南山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44d79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8.png)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南山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张生奇摘要:在铁矿找矿及其开发过程中,铁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铁矿矿床地质特征与形成原因的科学明确,本文对迁安市马兰庄镇南山铁矿主要地质特征和主要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探索南山铁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铁矿的主要地质特征,总结了南山铁矿矿床的主要形成原因,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的科学分析提供依据,从而促进迁安市及其周边铁矿找矿及其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铁矿矿床;形成因素;铁矿地质特征;铁矿资源储量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加快,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冀东地区有唐钢集团、首钢、建龙实业、京丰、迁钢、港陆等多家钢铁公司,对铁矿石需求量较大,整个冀东地区钢铁原料自给率不足,需进口国外铁矿石以满足钢铁厂原料需求。
冀东地区易采露天铁矿资源趋于枯竭,逐渐转入地下硐采,随着市场对铁矿资源需求的增大,近年来,开发条件较复杂的矿床陆续被开发利用,如司家营铁矿、张庄铁矿、东安铁矿、闫庄铁矿、常峪铁矿等。
南山铁矿位于京津唐工业经济圈内,经济发展急需铁矿资源,矿床具有规模大、质量好,易采,易选铁矿,矿床资源量的提交、开采可缓解本地区市场需求。
在对铁矿矿床进行地质特征和形成原因分析的过程中,地质工程技术人员与铁矿相关单位要充分搜集以往地质工作资料以及现有的地质环境条件。
技术人员要认识铁矿开采的重要性,通过现有的地质状况及资料,深入了解铁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铁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其主要形成原因展开科学分析,了解采矿权设置,确保无自然保护区、无名胜古迹、无明显的地质灾害和军事禁区,不属于限制开采矿产的范围。
在铁矿矿床分析中要依据授权的矿床开采权范围内的规模、形态、铁矿产状、厚度等情况,熟悉矿区的开采条件,对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环境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和查明,对该地区的铁矿资源储量进行估算,从而为后续的铁矿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铁多金属矿找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铁多金属矿找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4ac993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5.png)
铁多金属矿找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黑龙江牡丹江 157021摘要:本次主要针对黑龙江省林口县龙爪山地区的铁矿线索进行研究,本区处于佳木斯—兴凯地块—麻山古陆核,处于佳木斯隆起成矿带,结晶基底主要由上太古界麻山群和相伴的花岗岩组成。
区域内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
本次通过对其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总结分析,为以后找矿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1.成矿地质背景测区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麻山古陆核。
处于佳木斯隆起成矿带,早前寒武纪受变质沉积—混合岩化改造的铁、金和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该成矿系列矿床、矿点较多,有大盘道铁矿、寒葱沟铁矿、羊鼻山铁、钨矿床等。
2.区域地质特征2.1、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较为简单,主要有上太古界麻山群西麻山组、余庆组,中生界下白垩统穆棱组、上白垩统猴石沟组,新生界古近系古-始-渐新统虎林组、新近系中-上新统船底山组、第四系全新统低河漫滩堆积层。
2.1.1中生界中生界包括下白垩统穆棱组和上白垩统猴石沟组,主要分布在林口—龙爪公社一带,占整个图幅的30%。
其中以穆棱组为主。
2.1.2新生界新生界包括古近系古-始-渐新统虎林组、新近系中-上新统船底山组(N c)和第四系全新统低河漫滩堆积层,其中以第四系为主。
2.2、侵入岩区域侵入岩岩性较单一,分布于区域的西部,出露面积占整个图幅的25%。
主要岩性为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和新元古代花岗岩。
2.3、构造区域内构造发育,为麻山东西向构造带的一部分,主要以线性构造为主,其分布方向为北北西向、东西向和北东向,且以东西向和北东向为主。
(1)麻山东西向构造带由一系列近东西向(F6、F7、F11、F12)的冲断层组成,南北宽约20千米。
该带恰处麻山群构成的复背斜南翼,次一级褶曲极为发育, 9褶皱轴向、岩层片理、片麻理均东西向展布。
在西部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体中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
(2)北东向断裂带主要由F1、中三阳(F14)、西三阳(F3)压扭性断裂组成。
青海省兴海县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青海省兴海县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a495b85022aaea998f0f7c.png)
2)γ51b:灰白色细粒花岗岩:分布于矿区东部和 东北部,即 F1断裂带北东侧。岩石为灰白色,矿物 成分:长石 35% ~42%(以斜长石为主,条纹长石, 钾长石次之)、石英 35% ~40%、角闪石 8% ~10%、 黑云母 5% ~8%。
见于 F1东侧,与 F1近于平行成北北西向展布, 切过虽根尔岗岩体的东部,向北则造成 T31火山地层 与该 岩 体 的 断 层 接 触,南 延 逐 渐 减 弱,南 北 长 近 40km。沿其南段有在日沟等多金属矿床、矿点产出。 1.3 岩浆岩
本区岩浆岩均属印支期,按岩性特点,侵入关系 可进一步划分为 4个期次,由早而晚依次如下。
'!/ 12 RSTUV
!"!# $$$ 56789:
!%' $$$ 56>89: *+
!%& $$$ ;<;=>89:
图 1 青海省兴海县白尕湖地区 1∶10000地质图
1.2 构造 区域内构造以北北西向大型断裂为主,有 F1、
F2为代表。
收稿日期:2017-12-21 基金项目:青海省地勘资金项目(青国土资矿〔2016〕22号) 作者简介:张如国(1977-),男,陕西佳县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手机:17797258751,E-mail:58211963@qq.com.
第 2期
张如国,等:青海省兴海县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浅谈田兴铁矿矿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浅谈田兴铁矿矿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7aa55bcf84b9d528ea7a77.png)
浅谈田兴铁矿矿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翟会超,闫满志(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田兴铁矿, 河北唐山市 063000)摘 要:针对田兴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实际情况,分析采取诸如注浆堵水、超前探水、隔水顶柱、帷幕注浆截水等治水方法,将地下涌水封堵在外,保障矿石资源的安全回收。
研究从采场稳定性分析、爆破震动作用等问题着手,研究未来采场合理布局和降震防水爆破技术,提出了采治结合的建议,以保证资源的充分回收。
另外,从尾矿回收、充填利用、建材原料三方面阐述了尾矿变废为宝的综合利用方式。
关键词:大水矿床;资源开发利用;防治水;采矿方法随着我国采矿技术的不断进步,矿石产量也有较快的增加[1],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采矿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采矿技术水平迅速提高[2]。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不断消耗,在国内开采条件好、品位高的矿床已基本投入开采,而上部有水体(流砂)、建筑物、主要运输干线(统称“三下”)的矿体,以及低品位矿石、残留矿体、深部复杂难采矿床也逐步被开发利用[3-4]。
田兴铁矿矿体总长度约10km,东西宽约3km,矿体厚度14~185m,倾角30°~60°。
设计矿石年产量高达1500万t,是目前世界在建最大充填法开采地下铁矿山。
矿区附近地表河流均属滦河水系,主要有滦河、新河、狗尿河。
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层(带)组成。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从基建工程所揭露的水文地质条件表明,地下水给矿山基建和未来铁矿石开采带来巨大压力,在竖井、平巷和斜坡道掘砌施工作业中,较多的采用了工作面预注浆(包括“止浆垫”、“岩帽”、“止浆墙”)、地表预注浆、表土层冷冻法开掘、射孔注浆等先进注浆治水技术,取得了预期效果。
但治水后井下工作面涌水量依然较大,这都成为约束地下矿建设和矿体开采的主要影响因素。
如何实现大水环境下矿体安全高效开采、保证矿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成为矿山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
甘肃某铁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甘肃某铁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9605170c22590103029d6e.png)
甘肃某铁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矿区成矿是个极为复杂的交代置换演变过程,它不仅反映出多期性,而且也表现了反复性。
标签:铁铜矿构造蚀变接触交代1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在区域构造上拟属天山一兴安造山系组成部分,位于白玉山—公婆泉—七一山构造岩浆岩带上,在漫长地质构造演化历程中,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内,不同地块、构造地体经受多次强烈构造变位和复杂构造叠加、复合、改造及其多期次构造—岩浆热事件作用,为一多旋回复合造山带,具有复杂构造物质组成和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有大面积岩浆侵入体,侵入期次主要在华力西中晚期。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内西部出露震旦-寒武纪马鬃山混杂岩体,东部出露奥陶纪窑洞努如火山岩片,马鬃山混杂岩体主要岩性上部以千枚岩为主夹大理岩、安山质角砾岩、玄武岩、英安岩;下部为绢英片岩、绢英绿泥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绿帘绿泥片岩。
窑洞努如火山岩片岩性为一套深绿色中—酸性火山岩系中夹大理岩透镜体。
其中北西段下部以安山质晶屑凝灰岩为主,间夹安山岩。
上部以变安岩为主,间夹安山岩和大理岩透镜体。
向南东下部出现英安岩,上部相变为英安岩、安山岩、安山质晶屑凝灰岩互层夹大理岩透镜体。
南东段与北带近似,主要为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夹安山岩和大理岩小透镜体,在南东端出现变质砂砾岩。
因断层破坏和岩脉大量入侵,致使地层支离破碎,分布乱。
2.2构造尖山—大口子—公婆泉弧形构造—岩浆带弧顶位置肉红色中—粗粒花岗岩与二叠系接触带中。
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是个成矿有利地段。
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铁铜矿化。
南北矿化矽卡岩带均呈单斜构造产出,走向总体北西—南东,(北带中部局部折向近南北)倾向多为北东(北带中部倾向东,南带北西段倾向南西)倾角变化很大,一般为45°-75°。
区内糜棱岩带较发育,不少地质体均不同程度受到一定程度糜棱岩化。
如北带由西段南缘—东段中央为宽达10余米糜棱岩带。
断裂以北带最发育。
已知的有两组,皆发生于成矿后。
乌兰拜兴铁矿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
![乌兰拜兴铁矿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d85c0cbf111f18582d05a3c.png)
乌兰拜兴铁矿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作者:祁善智马伟徐倩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0期祁善智马伟徐倩(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格尔木 816000)摘要:青海省乌兰拜兴铁多金属矿经过多年的地质找矿工作,目前已进入矿阶段。
矿区内地层主要属上奥陶统铁石达斯群碳酸盐岩组和变中基性火山岩组。
通过钻探、硐探、槽探等验证、控制,共在区内揭露出铁多金属矿体数十条。
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矿石类型以磁铁矿矿石为主,赋存于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的矽卡岩带内,铁矿体形态多为似层状、透镜状,多金属矿体多为透镜状。
关键词:铁多金属成因类型矽卡岩型中图分类号:TD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113-02柴达木盆地以“聚宝盆”而闻名,其南缘是青海省重要的成矿远景区之一。
近年来,围绕柴达木盆地南缘加大了找矿力度,加速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交了一批新的找矿成果,乌兰拜兴铁矿为其中之一。
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区域构造位置属东昆仑晚加里东造山带中的伯喀里克—香日德元古宙古陆块体,为元古界联合古陆解体过程中由裂解和离散生成秦祁昆造山系时所包容的最大和最完整的一个古隆块体,它以岛屿形态屹立在秦祁昆海盆南部,是加里东晚期海盆闭合生成条块格局的造山系中的正性单位,其原始组分为古元古界和中、新元古界,以及在其中包容或产出的变质侵入体和基性岩体(超基性岩体极少);造山期受到了断裂活动的影响,并有同造山期的花岗岩类岩体侵入;造山期后除了或多或少的接受了晚泥盆世、石炭纪、早二叠世、晚三叠世、侏罗纪、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沉积(含晚泥盆纪和晚三叠世火山喷发沉积)之外,主要是受到了华力西期闪长岩类和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影响,并由此形成以花岗类岩石为主的岩基带,而此后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岩浆侵入活动则十分微弱。
断裂构造和侵入岩体是区内成矿和控矿的主要因素。
与边界断裂斜列的次级断裂与侵入活动后期成生的富碱花岗岩类岩体相结合,是成矿和聚矿的有利条件;都兰亚带提出有利于成矿的察尔汗乌苏河河源地段,实质上是包含了本构造单位的端部。
兴和县红花沟铁矿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讨论
![兴和县红花沟铁矿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f02f9213360cba1aa911da20.png)
兴和县红花沟铁矿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讨论摘要:红花沟铁矿已探明铁矿体1条,长度为600m形态呈层状,倾向340-350°,倾角70-75°,平均真厚度2.83m,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型磁铁矿石。
矿床成因为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
矿物成分结构简单,属易分选矿石。
杂质量不超标准。
本文通过对红花沟铁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的分析,总结出本类型铁的一般成矿规律,为找相似类型的铁矿提供一定的参照依据。
关键词:铁矿;成矿特征;条件分析1、区域地质条件分析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内蒙台隆凉城断隆,北东大陆边缘前寒武纪背斜轴线上,主要出露太古界深变质岩,属内蒙古最古老的地层。
1.1、古太古界兴和岩群葛胡窑组(Ar1g)特征分析岩性为条带状混合质紫苏斜长麻粒岩、二辉麻粒岩夹辉石斜长片麻岩、紫苏(混合)花岗岩及斜长角闪岩,上部夹条带状磁铁石英岩。
区域混合岩化强烈,并以重熔为特征。
特点是缺乏陆源碎屑及碳酸盐岩沉积,赋沉积变质铁矿。
1.2中太古界集宁群黄土窑组下段(Ar2h1)特征分析黄土窑组下段分布于本区北部,但出露不全,岩性主要为矽线(堇青)榴石钾长(斜长)片麻岩、含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片麻岩,夹浅粒岩、变粒岩、麻粒岩、斜长角闪岩、辉石岩及含石墨透辉大理岩。
以赋存稳定石墨层和不含铁矿层为标志。
经高温中压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相达麻粒岩相。
混合岩化强烈,交代作用先钠后钾,并以花岗岩化为特征,常见有均质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后者常具不明显的分带性。
1.3、第三系(E)特征分析第三系(E):分布于区域中部,呈南北向展布。
主要由杆栏玄武岩夹砂砾石、粘土组成。
厚度约1米。
不整合接触。
1.4、第四系(Q)特征分析第四系更新统(Q4al):分布于区域北部,呈东西向展布。
组成山前第一级洪积扇,以砂砾石为主,扇的边缘有土状堆积物,厚度大于100米。
第四系全新统(Q3p1+d1):分布于区域北部,呈东西向展布。
探析矿床形成原因及勘探方法
![探析矿床形成原因及勘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a501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8.png)
探析矿床形成原因及勘探方法纪新候【摘要】铁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原材料的需求,从目前来看,矿床的类型有三种,即内生型铁矿床,外生型铁矿床,变质型铁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是火山喷发和沉积变质等多种原因,铁矿穿的勘探工作需要选用合理的勘探类型,保证勘探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对铁矿床的成因及勘探类型进行探析.【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2页(P172,174)【关键词】铁矿床;形成原因;勘探方法【作者】纪新候【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中国铁矿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铁矿中贫矿较多,富矿较少,因此关于铁矿的勘探工作仍在继续。
现已探明的铁矿床有三种类型,铁矿床的成因具体有岩浆型、火山岩型、接触交代型、热液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风化淋滤型以及其他类型,铁矿床的资源储量较大[1]。
本文针对三种类型的矿床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铁矿床的勘探类型进行探讨。
1.1 内生型铁矿床成因内生型铁矿床是铁矿在形成中受内地影响较大所产生的,内地的影响主要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因此这种铁矿床的形成受高温与高压影响,其主要物质是由超基性岩浆与玄武岩浆组成,在内力的影响下铁矿床上升,自身的铁矿床冷却凝固。
这种铁矿床的形成主要是由岩浆型铁矿床及接触型铁矿床这两种成因[2]。
岩浆型铁矿床是冷却的岩浆形成,在形成中受内力影响,产生高温与高压,岩浆整体的性能不稳定会对不同的岩层产生冷却与凝固形成铁矿床,此铁矿床厚度较大,其化学元素组成较为复杂,主要的矿物质为钛磁铁矿,其分布形式有条状,带状和块状。
而接触型铁矿床主要是由双代作用与交代作用影响,其铁矿床的整体性能比较活跃,在不同岩层活动时容易产生渗滤,从而在不同的岩层进行凝固形成矿床,因此这种矿床一般称为接触型铁矿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地沟铁矿矿床成因分析
兴地沟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构造带的库鲁克塔格地块。
本文从矿区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等分析认为兴地沟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标签:兴地沟地质特征成因类型
1地质背景
兴地沟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构造带的库鲁克塔格地块。
该地块内广泛出露前震旦纪结晶基底,以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分布最广,其次是太古界达格拉格布拉克群和中上元古界,经历了中条和晋宁两次造山运动,叠加褶皱使得兴地塔格群的褶皱形态复杂多变。
中上元古界及震旦系—古生界的褶皱均不强,皆属短轴宽缓的箱形或扇形及挠曲褶皱。
东西向断裂为区域性断裂,断层线比较平直,断层面向南倾,倾角一般在60°左右或更大,南盘向北逆冲兼右行走滑的压扭性断裂,对侵入岩特别是中基性杂岩、基性——超基性杂岩的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兴地大断裂和山前隐伏大断裂为代表。
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小,断层线较平直,断层面多向北陡倾倾角70°左右,为南盘向北逆冲兼左行走滑的压扭性断裂。
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北西向小断层为右行或左行的平移断层,断层面平直陡立(倾角75°-85°)。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分布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中亚群上岩组、第三岩性段石英岩段、下部石英岩层的底部及第七岩性段石英岩段、下部石英岩层的底部,各分布有一层含磁铁矿石英岩,含磁铁矿石英岩走向延伸和厚度稳定,矿区内两层含磁铁矿石英岩分布总长度分别达2300余米、8000米左右,地表出露宽度一般1-3米,局部尖灭,最大宽度达12米。
矿区处于兴地复向斜北翼,含磁铁矿石英岩层随地层发生多次褶皱,矿区东部形成一向斜构造。
磁铁矿体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东段和西段。
岩层产状总体东西走向,北翼南倾,南翼北倾,部分地段有倒转现象,倾角较陡一般在60°-82°。
2.1矿体特征
矿体呈层状,矿体东西走向,倾角68°-86°。
以边界品位TFe15×10-2,以最低工业品位TFe18×10-2圈定9个矿体,主要矿体特征如下:
I1号矿体:分布于矿区西部,矿体形态呈层状,产状165-172°∠75-81°,长度400米,单工程真厚度2.88-4.56米,厚度变化系数43.67%,复杂程度为简单。
单工程品位TFe 17.21-23.20×10-2,品位变化系数21.97%,品位分布均匀。
矿体平均真厚度3.72米,矿体平均品位TFe19.28×10-2。
I2号矿体:分布于矿区西部,矿体形态呈层状,产状168-170°∠76°,长度
426米,单工程真厚度3.03-3.59米,厚度变化系数60.94%,复杂程度为中等。
单工程品位TFe 21.03-26.00×10-2,品位变化系数15.66%,品位分布均匀。
矿体平均真厚度3.31米,矿体平均品位TFe22.44×10-2,矿体被一右行平移断层错断,错距约50米。
I6号矿体:分布于矿区中部,矿体形态呈层状,产状170°∠85°,长度100米,单工程真厚度3.26米,单工程品位TFe 29.70×10-2,矿体平均真厚度1.26米,矿体平均品位TFe29.70×10-2。
I7号矿体:分布于矿区东部,矿体形态呈层状,走向78-85°,倾角陡78-86°,有倒转现象。
长度315米,单工程真厚度1.17-2.91米,厚度变化系数36.13%,复杂程度为简单。
单工程品位TFe 18.80-24.20×10-2,品位变化系数11.81%,品位分布均匀。
矿体平均真厚度2.09米,矿体平均品位TFe21.09×10-2。
I8号矿体:分布于矿区东北部,矿体形态呈层状,产状178°∠76°,长度100米,单工程真厚度0.99米,单工程品位TFe36.70×10-2,矿体平均真厚度0.99米,矿体平均品位TFe36.70×10-2。
2.2矿石质量特征
2.2.1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少量黄铁矿、钛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长石、云母等。
2.2.2主要矿物特征
磁铁矿:矿石中分布较普遍,且含量较高,8—36﹪。
矿物呈灰色,半自形粒状,粒径0.1-2mm,具八面体晶形。
多已压扁定向,裂纹发育,均匀密集分布或富集成多条平行定向的细脉或条带与脉石矿物相间分布,条带宽2-8mm。
赤铁矿:由磁铁矿交代形成,矿物呈浅灰白色微带兰色,呈定向拉长的粒状、透镜状,粒径0.2-3mm,呈条带定向分布,含量5—20﹪。
钛铁矿:少、微量,偶见。
定向拉长,浸染状分布,微粒,粒径0.04-0.25mm。
黄铁矿:微量,微粒,粒径0.02-0.16mm,稀疏浸染状分布。
石英:动态重结晶,微粒状,粒径0.06-1mm,定向分布,波形消光,具糜棱岩化变形,碎斑状,含量25-65﹪。
2.2.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以粒状变晶结构为主,次有交代结构,粒状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为条带状、稠密浸染状、密集条带状,极少量块状构造。
2.3夹石、围岩及其蚀变
矿体的夹石为花岗质脉岩及磁铁石英岩等,与矿体一般呈渐变过渡关系。
夹石宽度在几厘米到几米不等,呈层状、透镜状产于矿体中,较为普遍,但多达不到夹石剔除厚度。
矿区内矿体少有夹石,做为矿体中的夹石,主要为磁铁石英岩,与矿体无明显的界线,主要根据化学样品的测试成果进行区分。
矿体围岩由石英岩、石英片岩和绿片岩等组成。
矿体与石英岩围岩间呈突变或渐变过渡关系,矿体界线由化验结果来确定,与绿片岩呈突变关系,矿体与围岩界线十分明显。
由于沉积地层的产状不稳定,两种围岩都有可能成为矿体的顶板或底板。
2.4矿床成因类型
通过分析总结本区铁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含铁石英岩或铁矿体具有明显的层控性,产在一定的层位上。
区内铁矿体均产在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上岩组的绿片岩之上的石英岩段底部,绿片岩顶部有时也有少量出现。
第二,含铁石英岩或铁矿呈层状和似层状产出,延伸比较稳定,具条带状和层纹状构造,少数具块状构造,变质分异作用继承了沉积分异作用,显示出一定的残余层理构造。
第三,矿体的夹石单一,为花岗质脉岩、石英岩及磁铁石英岩。
夹石中花岗质脉岩多顺层侵入,宽度不大。
2.5结论
通过分析总结,兴地沟铁矿床是与火山活动相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参考文献
[1]刘中立等,兴地幅(K-45-ⅩⅩⅧ)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2年.
[2]宋松山等,1:5万中途站幅、兴地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1989年7月.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