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治疗的一例个案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研究报告
文章题目:个人中心治疗的一例个案研究
姓名:xxx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北京市
所在单位:华夏心理教育中心
个人中心治疗的一例个案研究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位女性恐惧婚姻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个人中心治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通过对咨询流程的叙述说明了个人中心治疗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本人对个人中心治疗法的应用体会。
一、求助者基本情况
求助者珍妮是一位36岁的女性,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她出生在北京,在北京上学、在北京工作,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家庭。
通过她自己的表述,了解到,从小到大她都非常听话,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她记忆中,家里很静,父母之间交流很少。上初中时,有男生给她递条,她告诉了母亲,母亲奖励了她这种行为,并告知,要与男生保持距离。因此,她就不再与男生交往,也没有参加过有男生的活动或聚会,等上到高中时,她的好朋友都交上了男朋友,她感觉到孤独,而这时不仅没有男性朋友,也缺少女性伙伴。而这时,她也不再和母亲父亲有什么可以交流和沟通的了。
大学一年级时,她喜欢上班上一个男生,她犹豫了很久,不知是否该表达,就在她准备表达的前一天,她看见这个男生和另一位女生牵手从她身边走过,她一下心如冰窟,忍住泪水跑回了家。在家中很伤心时,母亲回来了,她忍不住将事由告知了母亲,谁知母亲也痛哭起来,又再一次告知,要与男生保持距离。
大学四年,她拼命学习,不再与男生接触。大学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分配到外企工作,又由于出色表现,不断在事业上攀升。
母亲五十多岁时去世,在母亲去世后,她开始感到自己对生活的无力,对未来感到恐慌和不安,一想到自己的年龄就心率加速,近日来烦躁、失眠、无法进食。
在第一次会谈结束前,与求助者确定了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探讨生活无力感的根源,改善心境状态。
终极目标:如何提高人际交往及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独立和完善。
二、理论概述
个人中心治疗的基本理论是,如果咨询师成功地传递了真实、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的话,则求助者在人格组织上会有建设性改变的回应。
个人中心治疗认为,人在自己内部有一个辽阔的资源,可以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形象,改变自己的态度,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只要具备了某些支持心理常态的氛围,这些资源是不难把握的。
促进这种心理常态氛围的成长共有三个条件,这些条件,既可适用于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也可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可适用于领袖与团体之间,教师与学
生之间,行政人员与僚属之间。实际上,只要能帮助人达到他发展的目标,在任何情况之下,这些条件都可以适用。
一旦咨询师同他的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把个人的和职务上的假面具去掉,求助者就会积极地成长,所以说,真诚,就是让咨询师的感情和态度自自然然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这时有一种默契,在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浮现出一种真诚,让他们感觉到到一种自觉,一种自然的内心发泄。
咨询师通过制造一种改变环境的氛围,以期能做到接纳、关怀并达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当咨询师怀着积极的又毫无判断的心态,对求助者表示全面的接纳,那么,求助者所有的感受,诸如混乱、反感、恐惧、愤怒、勇敢、热爱、自傲等都会涌上心头。这是一种非积极性的关注,如果咨询师仍能全面接受,而非选择性地接纳,则治疗效果也会展现。
第三个促进人际关系的要素是同情心的了解,就是说,咨询师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应能力,很准确地感受到求助者的个人经验,并能体会到求助者所表达的内容,只要进行得顺利,咨询师不但能够进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所要澄清的各项意义,甚至他在下意识里对情况一目了然。这种特殊而主动的聆听是威力最大的一种。
以人为中心治疗法是建立在对人信任的基础上,它主张,在每个生命体内都具有一种实现的倾向——一种生长倾向,一种发展倾向,直到他完全表现自己的才能。这就是人类建设性的本能,它促使我们朝向更复杂而且更完美的方面迈进。
三、咨询过程:
1、专注、聆听与真诚、回应
珍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对婚姻和子女的恐惧;第二个,我对个人年龄陡增的恐惧。面对未来,真难应付,我感到诚惶诚恐!
咨询师:你有两大难题。我不知道,你想先谈哪一个呢?
珍妮:好吧,还是先谈我的年龄问题!
咨询师:那你先告诉我一下,你为什么怕老?你老了,又如何?
珍妮:我感到很恐惧呀!已经是35岁的人,很快就要40岁出头了!为什么这样怕,我也难以解释。左思右想,不能解脱,我好想逃之夭夭算了。
咨询师:看来,你真的怕得要命,那也够你受了。
珍妮:是的,这叫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那是一年半以前的事,啊!两年以前的事了。那时我突然感到,老天爷,我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真是倒霉透了!
咨询师:直到一年半之前,你才有那种强烈的感受。有没有什么特殊事故引发了你的不安呢!
我初步的回应有两个用意:首先我要她感到绝对的安全,来做自我表述;而我这方面则尽量了解她的感受,不提任何带有威胁性的问题。此外,我也没有指出任何具体方向,而且不做任何判断。我让这次访谈完全由她来掌握。
珍妮:真的,我也想不起来了!啊,我妈死得很早,那年她不过50岁。她还年轻,而且在很多方面显露过才华。我想,这或许有点关系。我也不太清楚。
咨询师:你好像感到,你妈的早逝,你也可能不久于人世了,是吗?
珍妮已开始拿安全感来解释她个人的经验。她虽然还没有注意到这件事的意义,但她联想到她的恐慌来自母亲的早逝,并向我表达,表明我们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2、同理与一致
珍妮:回忆我妈的一生——她虽然有很多才能——但不幸她终究成了苦命人。这世界欠她太多了。我绝不想也落得她的命运,而事实上我也没有。我的生命相当丰富——有欢乐的日子,也有悲伤的岁月。我学到了很多,而且也有很多等着我去学。但是,我实际上感受的,却已是我妈曾经感受过的。
咨询师:这好象有点戏剧性啊。你可能在恐惧地想:瞧,从前在我妈身上发生的,现在也发生在我身上了!也许,我也会一事无成吧!
珍妮:正是!你有问题要问吗?我想,那样可以帮助你来认识我更多一点。我自己不能提问了——心里七上八下,搞得我心乱如麻了。
咨询师:你心里七上八下,所以你不知从何也不知在哪里打住。我也不知道,你是要再谈谈你和你妈的关系,或者谈谈你的恐惧什么的。
珍妮:我现在是,年纪越大,越想结婚,两者之间有无关系,我都一无所知,一方面,我一想到结婚生子,我就感到恐怖之极;另一方面,我又感到自己快老了。
咨询师:这是对婚姻承诺的恐惧,也是对生儿育女责任的恐惧,这些事使你的恐惧感不断增长、扩大。
珍妮:正是。其实,对承诺我并无恐惧。举例来说,对工作,对朋友,对所做的事情,我都一无所惧,只有对婚姻,我真怕的(要死)!
咨询师:因此,不能说你是个不负责的人,(珍妮:当然不是!)你对工作负责,你对朋友负责。只是对婚姻这件事,你怕的要死。
珍妮:唔!(稍停)我现在真的无法想起来了,否则,我就能开出一张清单来(稍停)。我的问题可能是——对艺术有所爱好,是吗?或者,我对音乐和跳舞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