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受力分析学案
3.4分析物体的受力学案
3.4 分析物体的受力编号:12】1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理解物体受力图.2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认识。
【学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2、难点、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自主学习:1.重力:重力的大小:G=__________。
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2.弹力:方向:物体______________方向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______。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_____接触面指向被______或被______的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指向绳的收缩方向。
3.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大小:f滑=______;μ跟两物体的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有关。
②静摩擦力:大小:由二力平衡确定;d、范围:0~f max。
f max是___________(未指明的情况下可近似认为f max=f滑)自主探究:试分析下面物体的受力1、该问题中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把研究对象隔离按一定顺序分析受力,该研究对象受到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P78分析运动员的受力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隔离对象按顺序分析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讨论1:拔河比赛时,取得胜利的因素?3、皮带上物体的运动思考与讨论1:物体受到哪个力的作用:思考与讨论2:放在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由于有向下滑的趋势,是不是除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外还有一个下滑力的作用?思考与讨论3: 如图3-49所示,行李箱是怎样随传动带一起运动?合作探究: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应为:实例分析1、试画出A 的受力示意图2、试画出A 的受力示意图A(A 静止)F(A 匀速下滑)F(光滑小球)3、试画出A 的受力示意图课堂练习1、画出下列木棒所受力的示意图,木棒均处于静止状态,竖直墙面光滑。
(完整版)摩擦力及受力分析
A
F
B
练习题:如图所示,物体 B 的上表面水平,B 上面载着物体 A,当它们一起沿斜面匀速
下滑时,A 物体受到的力:( )
A B
A.只有重力;
B.只有重力和支持力;
C.只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类型题: 摩擦力方向的确定
1、由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确定,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甲
已
【例 10】分析下列物体 A 的受力
丙
丁
【达标测试】
1. 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 f1 和 f2,那 么( )
A. f1 向下,f2 向上,且 f1 f 2
B. f1 向下,f2 向上,且 f1>f2
C. f1 向上,f2 向上,且 f1 f 2
D. f1 向下,f2 向下,且 f1 f 2
4、用整体法来确定 【例 6】如图所示,三角形劈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块上放一个质量为 m 的物块,物块 和劈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劈块:( )
A.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 B.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
C.没有摩擦力作用;
D.条件不足,地面与劈块之间的摩擦力情况?)
一般应按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
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上分析是否存在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
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他场力(电场力、磁场力),边分析边画出力的示意图。
3、画完后进行定性检验,看物体能否处于题目所给的状态
二,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
1、明确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教案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识别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并进行受力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示范和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思考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
2.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 实例分析和习题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
2. 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准确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受力情况。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示例教材和案例分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际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受力分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识别和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和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六、课堂检测:
1. 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个实际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2. 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数量的受力分析习题,以检测其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检测中的练习题;
2. 阅读相关教材,深入了解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准备下节课的课前预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了对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技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受力分析_学案
受力分析 专题学案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
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以及研究对象内部之间的力。
2、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的场力)再根据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来分析____________(接触才可能有弹力) 最后分析____________(有弹力才可能有摩擦力) 边分析边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实例分析:1、静止在水平面的物体2、在力F 作用下静止水平面上的物体3、在力F 作用下,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4、在斜面上的物体:分三种情况受力分析静止 沿着斜面下滑 沿着斜面上滑5、对下列图形中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VV6、对下列图形中的物体A 和B 分别进行受力分析7、对下列图形中静止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分接触面粗糙和光滑等两种情况讨论)(7)人用力拉绳,人和A 都静止A(6)A 向左、B 向右在水平面上运动BA (5)A 、B 均静止( B 的上表面水平)(4) A 、B 均静止(3)A 、B 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运动(2)A 、B 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运动(1)A、B 同时静止光滑小球AA 静止在竖直墙面上vA 沿竖直墙面 下滑课后作业: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 (2)向上运输的物体 (3)空中飞行的足球(4) A 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8)分析下列杆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7)静止的球(6)匀速向上爬杆的运动员向下匀速下滑的运动员vvAA(5)如图所示,分析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受力。
受力分析的教案设计
受力分析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受力分析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2 教学内容:受力分析的定义和作用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识别所有力、画出力的示意图、计算合力和平衡力1.3 教学活动:引入受力分析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受力分析的重要性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些简单的物体受力分析题目,让学生练习识别力和画出力的示意图第二章:力的识别与表示2.1 学习目标:学会识别各种力的名称和符号能够正确表示各种力的方向和大小2.2 教学内容:常见力的名称和符号:重力、摩擦力、弹力等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法、标量法、矢量法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力的名称和符号利用教具或软件工具,让学生实际操作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2.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识别给定情景中的力,并正确表示它们的方向和大小第三章: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3.1 学习目标:学会合成共点力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分解共点力的方法和步骤3.2 教学内容:共点力的合成:力的加法、力的减法、力的合成法则共点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3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和步骤利用软件工具或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3.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应用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平衡条件的应用4.1 学习目标:理解平衡条件的概念和意义学会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4.2 教学内容:平衡条件的定义和表达式: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物体静止、物体匀速直线运动4.3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衡条件的概念和表达式利用软件工具或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4.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物体平衡、力的作用效果等。
初中物理受力教案
初中物理受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三要素,能够绘制力的示意图。
3.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够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4.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5.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2. 力的三要素3. 力的相互作用4. 弹力的概念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5. 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拉车、提水等,引出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讲解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3. 力的三要素:讲解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三要素的作用。
4. 力的相互作用: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导学生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5. 弹力的概念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讲解弹力的概念,即物体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力,并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6. 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讲解重力的概念,即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引力,并讲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即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四、巩固练习1. 填写力的示意图,标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分析实例,判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4. 计算物体的重力,并验证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三要素、相互作用、弹力和重力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1. 绘制力的示意图,标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分析实例,判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计算物体的重力,并验证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力的作用效果、三要素、相互作用、弹力和重力时,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受力分析导学案
受力分析导学案一、课堂探究例1如图所示,物体M 、m 紧靠着置于摩擦系数为μ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现施加一水平力F 作用于M ,M 、m 共同向上作加速运动,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例2 如图所示,木块A 、B 质量分别为m 、M ,用一轻绳连接,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加速运动,求A 、B 间轻绳的张力T 。
例3如图所示,设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2)若A 、B 间μ1=0.4,B 与地间μ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二、自我升华1.通过上面三个例题,你认为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如何选取研究对象?2.再进行受力分析时,初学者常常会多画、漏画或错画力,你认为该如何避免?下列为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为受力对象(研究对象是受力物,只分析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不分析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2.隔离受力对象,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先应该分析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紧接着需观察受力物周围有几个接触物,每个接触物对它是否存在弹力或者摩擦力,如果存在,这个力的方向如何?从而画出接触力的受力示意图,最后还需看外界对你所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否存在其他的作用力,如推力或者拉力,最后做出该物体总的受力示意图)3.结合物体受力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处理办法(若物体受多个力,一般选择正交分解法,若物体受三个力,且处于平衡状态,则选用三角形法则)4.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列出力学方程 A B F MF m θ A B F注意: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②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错误的认为通过李的传递作用在研究物体上③只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力(如下滑力、上升力,向心力等)。
受力分析导学案(教师版、带答案)汇总
班级 姓名 学号[目标定位] 1.进一步熟练判定弹力方向,能根据平衡法、假设法确定弹力的有无和方向.2.进一步熟练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和大小的计算.3.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一、几种常见弹力的方向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2.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并指向受力物体.4.轻杆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沿杆.二、静摩擦力1.运动的物体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受静摩擦力.2.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3.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有一最大值F max ,静摩擦力的范围为0<F ≤F max .1.静止的物体可以(“可以”或“不可以”)受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4.滑动摩擦力F =μF N ,F 与正压力F N 成正比.一、弹力有无的判定1.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我们采用直接法进行判断,即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1)物体间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用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1)假设无弹力:在接触处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看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2)假设有弹力:假设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弹力,画出假设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图,判断受力情况与所处状态是否矛盾,若矛盾,则不存在弹力;若不矛盾,则存在弹力. 例1 判断图1中小球是否受到弹力作用,若受到弹力,请指出其施力物体(不考虑摩擦).图1解析因为各接触面间的形变属于微小形变,所以采用假设法来判断小球是否受斜面的弹力.假设小球与斜面间无弹力,将三个图中的斜面去掉,则甲图中小球无法在原位置静止,乙和丙两图中小球仍静止.因此:甲图中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斜面,同时受细绳的弹力,施力物体是细绳;乙图中小球只受到细绳的弹力,施力物体是细绳,不受斜面的弹力;丙图中小球只受水平面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水平面,不受斜面的弹力.答案见解析借题发挥(1)不要误认为只要有接触就一定存在弹力作用,而忽略了弹力产生的另一个条件——发生弹性形变.(2)不要误认为只要有形变就有弹力,而忽略了弹力产生的必要条件——弹性形变.针对训练如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且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可能有弹力作用的是()解析假设A、B间无弹力,撤去B物体之后,A、C选项中的A球均能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A、C选项中两物体间无弹力作用;B、D选项中,撤去B物体之后,A球均不能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B、D选项中,两物体间存在弹力.答案BD二、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间有压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2.平衡条件法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与否及其方向.3.假设法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例2如图2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A、B之间无摩擦力B.A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C.B受到A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解析对A物体:由于A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B对A的摩擦力必与F等大反向,故A错误,B正确;对B物体:由力的作用的相互性,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与A对B的摩擦力反向,故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C正确;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于A、B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地面对B有滑动摩擦力,且水平向右,故D正确.答案BCD三、摩擦力的计算1.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用平衡条件计算,其大小只与平行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有关,与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力无关.静摩擦力在0<F≤F max内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3.滑动摩擦力用F=μF N计算,其中F N为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或用平衡条件计算,其大小只与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力有关,与平行接触面方向的力无关.例3如图3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的重力G=6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图3(1)当F=25N时,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2)当F增大为30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3)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解析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1)(2)木块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F f=G=6N,与压力大小无关.(3)木块沿墙面下滑时,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 f=μF NF N=F所以F f=μF=0.25×10N=2.5N.答案(1)6N(2)6N(3)2.5N四、物体的受力分析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例4如图4所示,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光滑球B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试分别画出A和B的受力示意图.图4答案见解析图解析隔离A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B对它的压力、地面支持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如图甲所示.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墙壁对它的弹力的作用,如图乙所示.弹力有无的判定1.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解析A图中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Q将向右运动,所以P、Q间无弹力;B图两球间若有弹力则两球将向两边运动,所以P、Q间无弹力;C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D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故选A、B.答案AB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2.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B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5所示,则()图5A.A、B之间无摩擦力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B与地面之间无摩擦力D.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解析假设B对A有摩擦力,则A受力不平衡,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对A无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由于A、B一起匀速运动,故把A、B作为一个整体,A、B相对于地面向左滑动,故地面对B有摩擦力,且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D正确.答案AD摩擦力的计算3.如图6所示,A物体重力为20N,B物体重力为10N,力F竖直向下,A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4,其余摩擦不计,求(1)(2)两种情况下物体A受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6(1)F=0时由静止释放B物体;(2)F=10N时由静止释放B物体;(3)若要使A匀速运动,所加力F的大小是多少?解析(1)F=0时,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F静max=μm A g=8N,此时m B g>F静max,故A将运动,A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滑=μm A g=8N;(2)当F=10N时,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F静max′=(F+m A g)μ=12N,此时m B g<F静max′,故A 静止,A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F静=m B g=10N.(3)若A匀速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大小,故此时有:(m A g+F)μ=m B g,代入数据得:F=5N.故所加力F的大小是5N.答案(1)滑动摩擦力8N(2)静摩擦力10N(3)5N物体的受力分析4.如图7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B、C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AB绳竖直,则C球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C球的受力示意图.图7解析先分析B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B受重力G B及AB绳的拉力F AB,BC绳无拉力.再分析C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C受重力G C、AC绳的拉力F AC及水平拉力F共三个力作用.答案三受力示意图见解析图(时间:60分钟)题组一弹力有无的判定1.如图1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小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图1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B2.在下列各图中,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解析两物体间产生弹力的条件除了相互接触外,还要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变.A、C、D图中A、B间虽有相互接触,但不一定相互挤压,故选B.答案 B3.如图2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量杯、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和三角烧杯中,钢球与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相接触,处于静止状态.若钢球和各容器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部均处于水平面内,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C.量杯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D.茶杯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解析假设容器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作出各容器中钢球的受力分析图分别如图a、b、c 所示,可见三种情况均与钢球静止的题设条件相矛盾,所以原假设不成立,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答案 A题组二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4.如图3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物体仍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图3A.8N,方向向右B.8N,方向向左C.2N,方向向右D.2N,方向向左解析在未撤去F1之前,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为8N,因此当撤去F1后,F2不足以推动物体,因此静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C正确.答案 C5.如图4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 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图4解析当木块不受拉力时(F=0),桌面对木块没有摩擦力(F f=0).当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F较小时,木块仍保持静止,但出现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木块产生静摩擦力,其大小与F相等,方向相反.随着水平拉力F不断增大,木块向右运动的趋势增强,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也相应增大,直到水平拉力F足够大时,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木块开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由木块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知,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F f始终与拉力F等大反向,即随着F的增大而增大.木块滑动后,桌面对它的阻碍作用是滑动摩擦力,它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并且在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答案 D6.如图5所示,手用力握住一个竖直的瓶子,瓶子重为250N,当瓶子静止时,瓶子受到________(选填“静”或“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如果在手和瓶子间抹了洗洁精,需要增大手握瓶子的力才能握住瓶子,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5解析当瓶子静止时,瓶子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有:F=mg=250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竖直向上.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无关,增大压力,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等于重力的大小.答案静250竖直向上不变题组三物体的受力分析7.如图6所示,一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6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D.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作用解析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人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支持力,若受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但没有力与摩擦力平衡,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 A8.如图7所示是工厂传输货物的装置,物体A在皮带的带动下,以速度v沿直线匀速向右运动,物体A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图7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N作用;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不受静摩擦力,因此物体A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答案 B9.如图8所示,A、B两物体均静止,关于B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8A.可能受到三个力,也可能受到四个力B.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D.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解析由于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所以B受到重力、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支持力四个力的作用.答案BCD10.如图9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连接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N和5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图9A.1N和7NB.5N和7NC.5N和3ND.7N和7N解析已知弹簧伸长2cm,则弹簧的弹力为F=2N,可判断弹簧对A产生向下的拉力,故细线的拉力应为F T=F+G A=5N,B对地面的压力F N=G B-F=3N.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应是C.答案 C题组四综合应用11.如图10所示,物体A重G A=40N,物体B重G B=20N,A与B、B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水平绳将物体A系在墙壁上,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当F=30N时,才能将B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图10解析设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A与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1=μG A.物体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2=μ(G A+G B)将B匀速拉出,拉力大小与两个摩擦力的合力大小应相等,有F=μG A+μ(G A+G B)=μ(2G A+G B)解得μ=0.3.答案0.312.如图11所示,一个M=2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4.5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图11(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kg的物体时;(3)只在桶内加入m1=0.33kg的砂子时;(4)只在桶内加入m2=0.5kg的砂子时.解析(1)因为m0g=1N<F max,M处于静止状态,受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F1=m0g=1N.(2)在M上再放一个M′=3kg的物体,M仍静止,仍受静摩擦力F2=F1=m0g=1N.(3)因为(m0+m1)g=4.3N<F max,故M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F3=(m0+m1)g=4.3N.(4)因为(m0+m2)g=6N>F max,故M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F4=μF N=μMg=4N. 答案(1)1N(2)1N(3)4.3N(4)4N。
受力分析导学案
1.隔离法:把某个物体或某部分物体(研究对象)从整体中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其他物体对这个物体的作用力都是外力。
2.整体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在利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分析其他物体对这个整体的作用力(物理学上将这些力称为外力),而不需要分析这个整体内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物理学上将这些力称为内力)。
(1)
(2)
【学习过程】
一、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的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力分析出来,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的过程。
1.确定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是使问题的处理尽量简单(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部分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给别的物体的力。注:不要把“受力分析”变成“施力分析”,就是不能把研究对象对别的物体的力当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四画摩擦力:在有弹力的接触处判断有无摩擦力(因为摩擦力的存在以弹力作为前提条件)。
最后检查示意图中每一个力,保证每个力都能找到施力物体。
【典例探究】
例1:A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分析A物体受力。
例2: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B的上表面水平,分别分析ABC及B、C所受的力。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编制人:张宁审核人:高一物理备课组
授课日期:11月25日姓名:班级:1.6编号:第周号
专题:物体的受力分析
【学习目标】
1.正确判断各种力的方向
2.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地作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3.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
【重点难点】
高中物理笔记受力分析教案
高中物理笔记受力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和总结结论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2.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 应用受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难点: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复杂物理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牛顿三定律,引出受力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学习与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尝试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探究受力分析的原理。
3. 梳理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应用受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步骤。
4. 拓展与应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不断提升受力分析的能力,解决更为复杂的物理问题。
5. 归纳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真正理解受力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有序,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但是在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
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提高教学效果。
受力分析教案初中物理
受力分析教案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3. 能够正确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4. 能够根据受力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2.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3. 受力示意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1. 受力分析的步骤和方法的运用;2. 受力示意图的画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教学道具或模型;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力的作用和效果;2.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析物体受到的力?。
二、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讲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受力分析是指对物体受到的力进行分析,了解力的来源、方向和大小;2. 讲解受力分析的意义: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效果;3. 举例说明受力分析的应用。
三、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1. 讲解受力分析的方法:居家法、整体法;2. 讲解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考虑重力、考虑弹性力、考虑摩擦力、画出受力示意图、检验;3. 举例说明受力分析的步骤和方法的运用。
四、受力示意图的画法(10分钟)1. 讲解受力示意图的画法:画出物体的轮廓,标出受力的方向和大小;2. 讲解受力示意图的注意事项:力的箭头要标清楚、受力的大小要标明、力的作用点要标准确;3. 举例说明受力示意图的画法。
五、练习题(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3.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受力分析的概念、意义、方法和步骤;2. 布置作业:画出给定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写出受力的分析和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受力分析的概念、意义、方法和步骤,能够正确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物理教案《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
物理教案《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衡条件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平衡条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同理心,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基本概念,能够应用平衡条件解决物理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和平衡条件的判断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概念。
2.讲述法:通过讲解示例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10分钟)老师出示一张照片,上面有一张牛顿摆,提问:“为什么这个牛顿摆可以保持平衡?”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平衡的基本概念。
2.引入新知识(20分钟)(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一些简单的力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并掌握其基本方法。
(2)讲解平衡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并通过示例讲解具体操作步骤。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拓展应用(30分钟)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应用平衡条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总结归纳(10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总结性问题,巩固知识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平衡条件的判断方法,并通过实践练习培养了应用平衡条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法和讲述法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基本概念。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本节课在课堂互动和巩固知识的方面还有待提高。
初中物理_《物体的受力分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体的受力分析》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在力、弹力、重力的学习之后,还未对摩擦力进行学习,此时进行初步的受力分析,学生的思维还未接触全面的受力分析。
并且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
效果分析经过完整的复习体系,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明确了具体的顺序,漏力和添力的情况明显减少,作图的细节更加严谨。
《物体的受力分析》检测1. 如图,物体A放在物体B上面,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物体B的受力情况。
AB2.如下图,在二力平衡实验中,将小车换成纸片,纸片静止,请画出纸片的受力情况(纸片的重力忽略不计)。
第一个题目物体受到三个力,进一步巩固受力分析的全面性。
第二个题目将二力平衡中的小车换成纸片,没有了重力和支持力,将学生思维进行发散。
受力分析复习课教材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应让学生加深对力的概念和两种基本力的认识,并且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能正确地作出物体受力图,理解并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能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操作,认识到物体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物体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学习难点:1. 建立"隔离"的思想方法,受力分析时将受力物体和其它物体隔离2. 在受力分析时防止"漏力"和"添力"3. 受力分析时,一般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进行受力分析第一部分:上节核心知识回顾第二部分:本节知识点讲解一、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学好力学的基本功.为了能正确、全面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1.熟悉各种力的物理含义,产生条件及其特征;2.掌握力与运动之间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二力平衡等.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物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学案 受力分析 物体的平衡
增大,Ff 减小,选项 A 正确,B 错误.
C 在光滑的凹槽内受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且支持力 始终等于重力 mCg,选项 C、D 均错.
答案 A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考题 2 例2 对平衡问题的考查
专题一 学案1
如图 5 所示, 顶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
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 两物体跨过滑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于静止状态,在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 θ 过 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受到的压力逐渐变大 B.A 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C 对 B 的压力逐渐变大 D.C 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 ) 图4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一 学案1
解析 选取 B、C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知识可知 FN=(mB+mC)gcos θ,Ff=(mB+mC)gsin θ,随着 θ 的减小,FN
审题突破 ①A、B 匀速下滑,C 处于静止,三物体均处于平 衡状态.②用假设法分析 A、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③把物 体 A 和 B 看成一个整体,分析 C 对 B 的摩擦力.④把三个物 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地面对 C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解析
专题一 学案1
当 A、B 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保持静止不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几年的高考中频频出现,主要考查力的产生条件、力的大小方 向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态平衡问题 的分析、连结体问题的分析,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整体法与隔 离法、假设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等效思想等.预 计 2014 年仍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考查, 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难 度不大,但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答案 D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受力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受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3. 能够应用受力分析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受力的定义和分类、受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难点:利用受力分析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受力的定义和分类
2. 受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3. 应用受力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4. 实验:受力的测量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受力分析的概念
2. 授课:介绍受力的定义和分类、受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关于受力分析的问题
4. 实验操作:进行受力测量实验,并分析测量结果
5. 总结反思:总结受力分析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主反思学习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教材,并整理受力分类和受力合成分解方法;
2. 完成一些相关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与反馳
1. 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
2.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3.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馳和调整
七、教学资源
1. 教材及相关课件
2. 实验器材及实验指导册
八、教学效果评价
1. 课后复习的效果
2. 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
以上为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受力分析专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受力分析专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3节“受力分析”。
教材主要介绍了受力分析的概念、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和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受力分析的概念:介绍什么是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 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和力的示意图等。
3. 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介绍受力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如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受力分析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够对简单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绘制力的示意图。
3. 学会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受力分析的概念、方法及步骤。
难点: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引导学生思考书本受到的力有哪些。
2. 概念讲解:讲解受力分析的概念,解释受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3. 方法讲解:介绍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和力的示意图等。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简单的物体受力情况,让学生学会绘制力的示意图。
5. 应用拓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受力分析1. 概念:受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 方法:力的合成、分解、力的示意图3. 应用:实际问题解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的力有哪些?请绘制力的示意图。
2. 一个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受到的力有哪些?请绘制力的示意图。
答案:1. 书受到的力有重力和支持力。
2. 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受到的力有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主题一 第六节 物体受力分析》教学设计
《物体受力分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力的观点,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 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力的正负、方向、作用点等。
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物体所受各力的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分析物体所受各力的方向,尤其是重力、摩擦力等复杂力的情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实物模型,如木块、小球等,用于演示和示范。
3. 准备练习题和作业,供学生实践和稳固所学知识。
4.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学生操作和演示。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复习初中物理知识,让学生回顾力的观点及三因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物体受力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二)新课教学1. 讲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确定钻研对象。
(2)将钻研对象周围的力找出并加以分析,去除无关的力。
(3)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2. 传授受力分析的方法:(1)确定钻研对象时,应选择整个物体或所钻研部分的整个接触面。
(2)按照力的产生原理,逐个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其他外力。
(3)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受力分析,如运动方向上的外力。
3. 实例教学:让学生实际操作,对一些简单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教师进行指导。
(三)小组活动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例如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并记录分析结果。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稳固受力分析的知识。
(四)教室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五)作业安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对一些复杂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将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以便于下次课的反馈和进一步的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受力分析的重要性。
高考复习教案:受力分析
高考复习教案:受力分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常见力的性质、方向和作用点。
3. 学会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定义: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统称。
作用: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2. 常见力的性质和特点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竖直向下。
弹力: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支持力:物体受到支持面反作用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3.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确定研究对象,画出物体示意图。
识别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
分析力的性质、方向和作用点。
运用平衡条件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 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静力学问题:求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动力学问题:求解物体的加速度、速度等运动参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受力分析的概念、常见力的性质和特点、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2. 难点: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复杂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常见力的性质和特点、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受力分析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受力分析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受力分析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受力分析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实例。
2.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受力分析的实际问题,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涵盖受力分析的各种情况。
4. 教学工具:准备白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以便于讲解和演示。
受力分析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示意图的画法。
2.如何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
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静止在桌面的水杯受几个力的作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受力分析。
考点/易错点1受力分析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二、受力分析的几点注意1.牢记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明确的施力者,如指不出施力者,意味着这个力不存在.2.区分力的性质和力的命名,通常受力分析是根据力的性质确定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不能根据力的性质指出某个力后又从力的命名重复这个力.3.结合物理规律的应用,受力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在许多情况下要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才能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如图,一根细线拴着一只氢气球A,试画出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析】①绳对小球的拉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沿绳斜向下,符号为F拉;②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③小球受到的浮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上,符号为F浮;④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作用点可画在重心,方向垂直墙面向外,符号为F支。
【例题2】【题干】如图所示,一根均质木棒,靠在固定的光滑圆球上处于静止状态,则木棒所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弹力(B)重力、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C)重力、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和球给它的支持力(D)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支持力以及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答案】C【解析】以木棒为研究对象,木棒共受四个力作用:重力,地面和球对木棒的支持力,木棒相对于地面有向右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故选C 【例题3】【题干】如图所示,物体A、B各重10N,水平拉力F1=4N,F2=2N,物体保持静止,则A、B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受力分析学案
【知识要点】
一、三种最常见的力:
1.重力
(1)重力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________
2.弹力:
(1)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之间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很难看出来,我们常用___________来判断
(2)弹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弹力方向:
支持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绳的拉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弹力的方向就是垂直接触面(没有面就做切面)
3.静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很难判断出来,我们常用____________来判断
(2)方向:总是跟________相切,并且跟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
4.滑动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
⑴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向: 总是跟________相切,并且跟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1.力的种类:高一阶段我们所研究的力从性质上分只有三种:重力、弹力、摩擦力1.受力分析的依据:各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及各力方向的特点
3.受力分析的步骤:
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对象(即确定受力物体):
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按顺序画力
a.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
b.再画接触力—(先弹力,再摩擦力):
看研究对象跟周围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再画出
摩擦力。
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d.再画其他力:看题目有无已知的力
e. 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3)验证:
a.每一个力都应找到对应的施力物体 b.受的力应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对应。
总之,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际受的各个力,为解决这一难点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
地球周围受重力
绕物一周找弹力
考虑有无摩擦力
其他外力细分析
合力分力不重复
只画受力抛施力
【典型例题】
一、单个物体单个力的分析
1、分析下列各个物体所受的弹力,并指出
其施力物体
2、分析下列各个物体所受的摩擦
力,并指出其施力物体
二、单个物体多个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分析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平面上的物体球
(3)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
运动的物体球
(4)在力F 作用下行
使在路面上小车
(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
V
(2)沿粗糙斜面上滑的物体A
(3)静止在斜面上
的物体 的物块A
【课后练习】
1.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
2、分析下列物体A 和B 所受的力,各接触面均粗糙
3、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
静止在传送带上的物体 向下匀速的物体
静止的球
1
)
A 静止在竖直
v
(2)
(6)向上爬杆的运动员
(5)静止在竖直墙面
轻上的物体A
(4)静止在竖直墙面
轻上的物体A
(7)光滑小球
(8)静止
(1)随电梯匀速 上升上升的人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
在斜面上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