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分析计算
金相实验过程
金相实验过程金相实验是金属材料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观察和分析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
通过金相实验,可以揭示金属材料的晶粒大小、晶体结构、组织均匀性以及存在的缺陷等信息。
金相实验通常分为样品制备、腐蚀处理、组织观察和分析几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金相实验的过程。
1. 样品制备需要从金属材料中切取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应选择尺寸适中、表面平整的部分。
对于大型的金属工件,可以使用切割机或钻孔机进行切割。
对于小型的金属样品,可以使用金相切割机进行切割,保证切口平整。
切割完成后,需要将样品进行封装,以防止氧化和污染。
2. 腐蚀处理经过切割得到的金属样品表面通常有氧化层或其他污染物。
为了能够清晰地观察金属的组织结构,需要对样品进行腐蚀处理。
腐蚀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酸蚀和电解腐蚀。
酸蚀是将样品放入适当的酸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氧化层或其他污染物。
而电解腐蚀是将样品作为阳极,通过电流作用在电解液中进行腐蚀,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腐蚀速度和效果。
3. 组织观察经过腐蚀处理后,样品的组织结构就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
在金相实验中,组织观察通常采用金相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专门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组织结构的光学显微镜,它能够放大样品并产生清晰的图像。
通过金相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金属样品中的晶粒、晶界、孪晶等微观结构。
为了更好地观察,可以使用不同的显微镜放大倍数和不同的光源。
4. 分析与评价观察到金属样品的组织结构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
这里涉及到对金属材料的晶粒大小、晶体结构、组织均匀性等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例如测量晶粒大小、计算相体积分布等。
还可以结合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条件,对组织结构进行定性评价,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5. 总结及观点金相实验是进行金属材料分析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通过金相实验,可以了解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并从中获取有关材料性能和加工性能的信息。
测试材料牌号的方法
测试材料牌号的方法在工业生产中,材料的牌号是决定其性能和应用范围的关键因素。
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准确测试材料牌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试材料牌号的方法。
一、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材料的光谱来鉴定其牌号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样品:将待测材料表面打磨光滑,去除氧化层和污染物。
2.激发光谱:采用火花、电弧或激光等方式激发样品,使其发出光谱。
3.光谱采集:使用光谱仪收集激发出的光谱。
4.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光谱与标准光谱库进行比对,确定材料牌号。
二、化学成分分析法化学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测定材料中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来判断其牌号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原子吸收强度,计算出该元素的含量。
2.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量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原子荧光强度,从而确定元素含量。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高能量将样品中的元素离子化,并通过质谱仪进行检测。
三、硬度测试法硬度是材料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不同牌号的材料硬度差异较大。
硬度测试法主要包括:1.布氏硬度测试:通过测量材料表面压痕直径,计算布氏硬度值。
2.洛氏硬度测试:根据材料表面压痕深度和试验力,计算洛氏硬度值。
3.维氏硬度测试:测量材料表面压痕对角线长度,计算维氏硬度值。
四、金相分析法金相分析法是通过观察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来判断其牌号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金相样品:将待测材料切割、磨光、抛光,使其表面光滑。
2.染色:采用适当染料对样品进行染色,以增强组织结构对比。
3.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标准图谱进行比对。
总结:以上四种方法均可用于测试材料牌号,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
实验四定量金相分析
实验四定量金相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的意义。
2.掌握在显微镜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概述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组织结构。
近年来组织强度学的研究已总结出许多定量规律。
因此通过显微组织中面(晶界、界面)、线(位错线)、和点(第二相粒子)的定量测定可建立组织参数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特征是二维的,因此不能直接观察组织的三维立体图像。
从二维图像推断三维组织图像的科学就叫体视学。
把体视学应用于金相学研究的科学叫定量金相学。
1.定量金相的基本符号定量金相的测量对象是点数P、线长度L、平面面积A、曲面面积S、体积V、测定的特征数N等。
定量金相所测得的量常用被测量与测试量的比值来描述。
规定将测试量的符号写在被测量的下角标位置。
表1列出了定量金相测定时的一些基本符号。
表1定量金相测定时的一些基本符号和组合记号2.定量金相的基本方程(1)V V=A A=L L=P P表示体积比、面积比、线长比及点数比是相等的关系。
(2) S V=4L A/ =2P L给出了显微组织中,单位测试体积中被测相的表面积与单位测试面积中被测相的表面积、单位测试面积中被测相所占的线长以及单位测试线上被测相中所占的点数的关系。
(3)L V=2P A给出了三维空间中,单位测试体积中被测相的点数和单位测试面积上被测相所占的点数之间的关系。
(4)P V=L V S V/2 给出了单位测试体积中被测相的点数和单位测试面积上被测相的点数,以及单位测试线上被测相点数的关系。
3.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1)比较法将被测相与标准图进行比较,和标准图中那一级接近就定为那一级。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误差大。
晶粒度、夹杂物、碳化物及偏析等都可以用比较法定出其级别。
(2)P P的测量(计点法)用一套专用的网格来进行计点,网格的形式及其测量方法如图 1。
测试是落在每个测试对象上的点数不大于1,且所选网格的间距和所测对象的间距相近。
金相定量分析方法
金相定量分析方法实验四金相定量分析方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的意义。
2(掌握在显微镜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3( 掌握手工点计数法测定体积分数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样品1(4XCE倒置式金相显微镜2(各种不同含量的Sn-Pb合金试样、不同碳含量的Fe-FeC合金试样进行定量分3析实验三(实验概述定量金相是利用显微镜在金相磨面上测得的二维参量来推算三维空间中金相组织含量的方法。
为了研究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定量关系,需将金属磨面上二维空间的组织参数,依立体几何和体视学原理换算成三维空间参数进行分析。
1938年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定ASTM-E八级晶粒度标准,定量金相技术就开始应用于金属材料的检验和研究。
60年代,由于可自动测量的定量金相显微镜的制成和体视学的应用,金相定量测定的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金属和合金组织的各种形态参数的测量中,应用定量金相技术可以测定第二相体积分数、第二相尺寸、质点间距、对有方向性组织的取向程度、比相界面、近邻率、连续性等。
主要有比较法和测量法两大类。
比较法将所测相和标准图片比较定出一个定量级别,此法只能得到关于材料组织或缺陷的一个笼统的概念,准确性差,但快速简便。
测量法能得到所测相的准确定量的数据,分为非自动测量法和自动测量法两种。
非自动测量法利用一般光学显微镜和一些简单测量工具,测量可在金相组织照片或在金相显微镜投影屏上进行,也可直接通过带有测微标尺的目镜在试样上测定。
自动测量法使用定量仪器,测量既可直接在试样检验面上进行,也可在组织的电子图像或照片上进行,测量速度快,误差小。
常用的有测量面积法、线分法和点标法三种:?测量面积法。
可用求积仪测量模板直接测量被测相在检验面上的面积,也可以把被测相从金相照片上剪下来,秤重以计算其重量而换算成面积。
?线分法。
利用测微标尺测量被测相在单位测试线上所占的比率L、单位测试线上的点数P和单位测试线上LL的相个数N。
金相实验报告——晶粒度测定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金相技术与材料组织显示分析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级:组别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学号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教师审批签字:实验名称:晶粒度样品的显示方法与晶粒度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奥氏体晶粒度的显示方法2.熟悉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实验设备:XJP—6A金相显微镜一台,T12钢试样,浸蚀剂实验概述:晶粒度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是评定材料内在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
对工程中的钢铁材料,在热处理加热和保温过程中获得奥氏体,其晶粒的大小影响着随后的冷却组织粗细。
1.起始晶粒度是指钢铁完成奥氏体化后的晶粒度。
2.实际晶粒度是指供应状态的材料和实际中使用零部件所具有某种热处理条件下的奥氏体晶粒度。
3.本质晶粒度是指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并保温足够的时间后具有的晶粒度。
实验内容:1.按实验指导书中表5-1中的配方配制好腐蚀剂。
2.把样品轻度抛光,冲洗后用苦味酸腐蚀30s左右,再用镊子取出样品冲洗。
3.上述第二步骤重复两到三次,再到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拍照。
T12(780℃淬火)试样腐蚀后的组织示意图:T12(780℃淬火)腐蚀剂:2%苦味酸经比较法,样品的晶粒度级别为4级简述晶粒度样品的制备方法:1.配置腐蚀剂,即2%苦味酸和4%硝酸溶液。
2.将已制备好的金相样品进行细磨、抛光处理,使其观察表面光亮,无划痕。
3.将抛光后的样品清洗后,观察面向上置在苦味酸中进行腐蚀。
腐蚀时间约为30s左右。
4.观察样品腐蚀情况,当表面局部颜色变黑时取出样品在清水中清洗干净。
5.重复上述抛光腐蚀操作两到三次,之后拿到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简述晶粒度的测定方法及在本次实验中的应用:晶粒度的测定方法有比较法、截点法、面积法,最常用的是比较法。
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与标准评级图对比来评定的级别,方法是将制备好的金相试样在100倍的显微镜下,全面观察,选择有代表性的视场与标准评级图比较,当他们之间的大小相同或接近时,即样品上的级别就是标准评级图的级别。
金属平均晶粒度金相检验报告(两篇)
引言概述:金相检验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以评估其力学性能和性质的方法。
金相检验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是金属的平均晶粒度。
本文将对金属平均晶粒度金相检验报告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正文内容:一、取样方法1.从金属材料中选取代表性样品,并保证样品的表面光洁度。
2.使用金相显微镜将样品进行放大。
根据样品的大小和形状,可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不同类型的显微镜。
二、样品制备1.将样品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并使用打磨机器或抛光机器对样品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切割和加工过程中的瑕疵和污染物。
2.使用酸洗或电解抛光方法对样品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消除残留的氧化物和污染物。
三、金相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于金相显微镜的台面上,并根据需要调整镜头和光源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2.使用合适的显微镜镜头对样品进行放大观察。
根据样品的尺寸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
四、测量晶粒大小1.在金相显微镜的目镜上加装目镜微目,用来测量晶粒的尺寸。
根据晶粒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采用线性测量或面积测量。
2.选取样品中的多个晶粒进行测量,并求取其平均值。
可以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上进行测量,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将测得的晶粒尺寸数据记录下来,并计算出平均晶粒大小。
2.进行数据统计和图形化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晶粒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3.结合其他材料性质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例如,晶粒尺寸的变化可能与加工工艺、热处理和镀层等因素有关。
总结:金属平均晶粒度金相检验报告是通过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评估其力学性能和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详细阐述了金相检验中的取样方法、样品制备、金相显微镜观察、测量晶粒大小以及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关键步骤。
通过金属平均晶粒度的检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特点,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引言概述:金属材料的晶粒度是指在经历了各种加工和热处理过程后,晶粒的尺寸和形态。
金相实验
实验三 钢的热处理及其对组织和 性能的影响
实验三 钢的热处理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实验目的:
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 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
要因素对碳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了解材料硬度的测定方法,学会正确使用
实验三 钢的热处理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实验概述:
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可以是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也可以是不平衡组织。组织不同性能将各异。
研究分析其组织,用铁碳相图和碳钢的C曲线。 铁碳相图——慢冷时不同碳质量分数的铁碳合金的
结晶过程和室温下的组织,并计算相的质量分数。 C曲线——一定成分的铁碳合金在不同冷却条件下
实验概述:
加热温度的选择
图3-1 退火和正火的加热 温度范围
图3-2 淬火的加热 温度范围
实验概述:
加热温度的选择
回火的加热温度
低温回火:加热温度为150℃~250℃。 中温回火:加热温度为350℃~500℃。 高温回火:加热温度为500℃~650℃。 回火加热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回火加热温度对硬度的影响
的过冷奥氏体发生不同类型的转变过程及能够得到 的组织。
实验概述:
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
平衡状态组织:退火、正火组织 如: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珠光体+二次渗碳体
不平衡状态组织:淬火组织 连续冷却时——
当冷却速度不太大时, 形成珠光体类型的索氏体或屈氏体组织(共析钢)
当冷却速度较快时, 直接形成马氏体组织(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注意:回火索氏体和回火屈氏体与索氏体和屈氏体 在显微组织形态上是不同的,前者中的渗碳体呈粒 状而后者则为片状。
金相组织中相比例用什么软件进行定量计算
金相组织中相比例用什么软件进行定量计算好像我们这里的金相软件就带有这样的功能啊,它是利用不同的相颜色不同来分辨的金相显微镜带金相分析软件,你可以去看看,软件内容很齐全的AXiovision有分析功能啊,或者用KS400的软件要不就用IPP吧,这个大家的认可度比较高Axiovision使用方法:1、打开Axiovision,方法不说了,完整版用狗就行;2、打开图片,方法也不说了,不过图片最好带标尺;3、定义标尺:工具栏——measurement——scalings——左下角next——选X方向定义标尺(就第一个按钮,如果有特殊需要也可以选其它选项),按照图片标尺画一条横线,在左上角输入标尺标明的长度,注意单位——ok——命名新定义的标尺——finish——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刚定义的标尺,load,标尺定义完毕;4、加载工具:工具栏——measurement——interactive measurement——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一般选outline(手动多边形,如有特殊需要,也可以选其它工具)——feature ——area(面积)以及其他需要的选项,比如长宽等,如果需要的工具在右边的框中,只需选中点左箭头add即可;如在左边而不需要,则选中,点右箭头remove即可——选择完毕ok;5、手动划分各相:点选outline快捷工具(一般在工具栏下方)——在图片上左键点击画选区,沿着相边缘一路点下去,到该闭合处右键单击,然后依次将所要统计的同一相选中(只能选一相);如果不想显示数值,只需在measurement中把show value点掉即可;6、统计面积:measurement——create data table(一般左侧会有快捷工具,选measure——create data table即可)——将格式下拉菜单从list改为table——点击Start即可7、输出结果:在数据表窗口下点选append data table(和上一步类似)——点file name后面的省略号——save data table as即可8、以上输出的结果为一个相的面积和,若要计算它在整体中的百分比,需要把整个图片的面积算一下,选中全图输出结果即可;9、多相面积百分比统计把每个相重复以上过程即可。
金相分析标准
金相分析标准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相态组成、晶粒尺寸和分布等信息。
金相分析标准是进行金相分析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它对样品的制备、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保证了金相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首先,进行金相分析时,样品的制备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金相分析标准对样品的切割、打磨、腐蚀和脱脂等工艺都有严格的要求,目的是保证样品表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避免在显微组织观察时产生人为的干扰。
此外,金相分析标准还规定了不同金属材料样品的制备方法,针对不同金属材料的特点和组织结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其次,金相分析标准对显微组织观察的方法和条件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比如,金相分析标准规定了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源亮度、对比度和聚焦等参数,保证了显微组织观察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金相分析标准还规定了对不同金属材料样品的显微组织观察方法,针对不同金属材料的组织特点和显微组织的分析要求,要求采用相应的显微组织观察方法,以确保对样品显微组织的全面观察和分析。
最后,金相分析标准还对显微组织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规定。
金相分析标准规定了金相分析中常用的显微组织分析技术,比如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以及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参数设置和分析步骤等,保证了显微组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金相分析标准还规定了不同金属材料样品的显微组织分析方法,针对不同金属材料的组织特点和分析要求,要求采用相应的显微组织分析方法,以确保对样品显微组织的全面分析和比较。
综上所述,金相分析标准是进行金相分析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它对样品的制备、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保证了金相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只有严格按照金相分析标准进行金相分析,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金相分析标准
金相分析标准
首先,金相分析标准主要包括样品制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方法等内容。
在样品制备方面,标准通常规定了样品的切割、研磨、腐蚀和脱脂等步骤,以保证样品的表面光洁度和组织结构的清晰度。
在金相显微镜观察方面,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金相显微镜下的观察和拍摄,并对组织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
在分析方法方面,标准通常规定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要求、放大倍数、照明条件和目镜的选择等内容,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其次,金相分析标准还包括了对金相显微镜的性能要求和质量控制的内容。
金相显微镜作为金相分析的主要工具,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标准通常规定了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辨率、照明系统、测量软件和校准方法等内容,以确保金相显微镜的性能达到分析要求。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金相显微镜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验的内容,以保证金相显微镜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金相分析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提高金相分析技术的水平和推动金属材料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金相分析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不同实验室和
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结果对比。
同时,标准化还可以促进金相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推动金相分析技术向着更加精准、高效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改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金相分析标准是对金相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重要文件,对于提高金相分析技术水平、推动金属材料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金相分析技术。
共析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
共析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是一种常用的金相分析方法,用于确定钢材中各种组织成分的含量。
通过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可以了解钢材的组织结构,为钢材的性能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进行详细的介绍。
钢相组成物是指钢材中的各种相,包括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等。
这些组织成分对钢材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准确地计算钢相组成物的含量对于评估钢材性能至关重要。
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图像分析来确定各种相的面积分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进行显微镜观察。
将待测钢材样品进行金相制备,即将样品切割、粗磨、细磨、抛光等步骤,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然后,将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观察,使用不同倍数的镜头对样品进行观察,获取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显微组织图像。
接下来,进行图像分析。
将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图像导入计算机软件中,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将各个组织相的区域分割出来。
然后,通过图像分析算法,对各个组织相的面积进行计算。
然后,进行面积分数计算。
根据各个组织相的面积和总面积的比例,可以计算出各个组织相的面积分数。
例如,如果样品中的铁素体面积为1000平方毫米,奥氏体面积为500平方毫米,珠光体面积为200平方毫米,总面积为2000平方毫米,则铁素体的面积分数为1000/2000=0.5,奥氏体的面积分数为500/2000=0.25,珠光体的面积分数为200/2000=0.1,以此类推。
最后,进行含量计算。
根据各个组织相的面积分数和各个组织相的密度,可以计算出各个组织相的含量。
例如,如果铁素体的密度为7.8克/立方厘米,奥氏体的密度为7.2克/立方厘米,珠光体的密度为6.9克/立方厘米,则铁素体的含量为0.5*7.8=3.9克/立方厘米,奥氏体的含量为0.25*7.2=1.8克/立方厘厘米,珠光体的含量为0.1*6.9=0.69克/立方厘米,以此类推。
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精确测定和计算
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精确测定和计算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变形性能和特性决定了其应用的范围和质量。
残余奥氏体(R.T)是控制钢材性能的关键因素,它也是钢中残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用控制和稳定残余奥氏体含量对于钢材的加工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测定和计算残余奥氏体含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三种:金相显微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和组织分析技术。
金相分析法是常用的测量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方法,它直接检测残余奥氏体的形状,大小和比例,从而获得当前样品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精确值。
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采用确定样品中残余奥氏体数量的衍射峰,从而估算残余奥氏体的峰面积和数量,从而得到钢材的残余奥氏体含量。
组织分析技术利用样品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对钢材中残余奥氏体的数量进行统计,得出样品的残余奥氏体含量。
在具体的应用中,上述三种测量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方法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金相显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组织的研究,其结果准确可靠;X射线衍射技术对残余奥氏体的分析可以精确到残余奥氏体的大小和比例;组织分析技术简化了操作步骤,结果权威可靠。
不仅要精确地测定残余奥氏体含量,还要根据有关实施钢材加工的规范,准确地利用计算方法计算残余奥氏体含量,这是钢材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残余奥氏体含量的计算可以采用混合热处理(M.T)模型,根据获得的实验数据,应用矩阵法计算残余奥氏体含量,此方法简单地使用表面积和比例来估算混合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奥氏体的形成量,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此外,也可以采用双层模型,两个表面的混合热处理来计算残余奥氏体的形成量,此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简单可行,计算结果更准确。
最后,可以采用信息差异模型,根据不同温度区域内残余奥氏体的变化过程,以及表面积和比例的变化情况,计算残余奥氏体的数量,从而得出准确的残余奥氏体含量。
总之,测定和计算残余奥氏体含量是控制钢材性能的关键因素,上述三种测定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方法和三种计算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为确保钢材性能和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定量金相测量方法
定量金相的基本符号
AA——待测物的相面积,%; L——某角度测量线段长,单位mm; LL——待测物相线,%; L1~L8——某角度的测量线段被物相所切割的线段长,mm; PP——待测物相点,%; VV——待测物相体积,%
体视学互换公式:
VV=AA=LL=PP
3
整理课件
以上公式的导出除了要求测试时的随机 性外,没有其他附加条件,应用时不受组 织形状、尺寸大小及分布的限制。
公式本身不会带来误差,但是测量次数 的多少却直接影响测量值的可靠性。
公式的测量必须以随机、大量测量为条 件。
4
整理课件
三、定量金相测定的基本方法
1、网格数点法 2、网格截线法 3、显微镜测微目镜测定法 4、线段刻度测定法 5、图像分析仪测定法
5
1、网格数点法
整理课件
1.测试基本方法:测试落在测试用网格交点上的待测 量相数目为P,测试用网格的总点数为PT,用公式VV=PP=P/ PT,计算待测量相的体积。
2.注意:(1)网线间的间距应接近待测试相间距; (2)网格阵点落在测试对象上的点数应不大
于1。 (见 图b)
(3)网格阵点落在测量相边界上,以1/2点 计,落在三条晶界相交的交点 时以3/2计(图d)。
6
整理课件 7
整理课件
2.网格截线法
1.基本测试方法:测试落在测试用网格线上的待测量相的截线长度L,测试用 网格线的总长度LT,用公式VV=LL=L/ LT,计算待测量相的体积。 2.注意:(1)网线间的间距应接近待测试相间距;
13
整理课件
六、实验报告及要求 1.实验原理介绍 2.实验方法介绍 3.实验内容 (1)20钢中珠光体含量测定,要求写出测量 过程及原始数据。 (2)球墨铸铁样品中石墨的体积分数测定, 要求测量过程及原始数据。 (3)利用杠杆原理计算出20钢中珠光体含量 并与测量值对比。分析误差原因。
废电机出铜率计算方法
废电机出铜率计算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废电机处理是一项涉及到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工作,其中废电机出铜率的计算是评价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废电机主要包括绕线、铜线和绝缘材料。
废电机中的铜线是有价值的资源,因此提高废电机出铜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废电机出铜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处理后的废电机进行分析,计算出其中的铜含量与原始废电机中的铜含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废电机出铜率的结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废电机出铜率计算方法:一、称重法1. 将原始废电机进行称重,记录下其总重量。
3. 对处理后的废电机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得到处理后废电机中的铜含量。
4. 计算废电机出铜率的公式为:废电机出铜率=(处理后废电机中的铜含量/原始废电机中的铜含量)*100%。
通过称重法可以比较直观地计算出废电机的出铜率,是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
二、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精密的废电机出铜率计算方法,通过对废电机中铜含量的化学分析来准确计算废电机出铜率。
具体步骤如下:1.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废电机中的铜提取出来。
化学分析法虽然需要较为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但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出铜率结果。
三、磁选法2. 对提取出的铜进行称重,得到铜含量。
磁选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废电机出铜率计算方法,适用于处理量较大的情况。
废电机出铜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对废电机出铜率的准确计算,可以评价废电机处理工作的效果,推动废电机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字数不足】第二篇示例:废电机是指废旧的电动机,由于废电机内部含有铜,因此废电机可以被回收利用。
废电机出铜率是评价废电机回收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在废电机中所含铜的重量与废电机总重量的比值。
计算废电机出铜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废电机中含铜量的多少,有助于进行合理的废电机回收利用工作。
废电机出铜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重量法和金相分析法。
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α-相是不锈钢中一种重要的组织相,其面积含量对于不锈钢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精确测定不锈钢中α-相的面积含量对于研究和应用不锈钢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金相测定法——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我们需要了解α-相的特点。
不锈钢中的α-相是一种铁素体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
其面积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不锈钢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
因此,准确测定α-相的面积含量是评价不锈钢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基于光学显微镜观察不锈钢材料的显微组织,通过对显微组织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计算出α-相的面积含量。
具体的测定步骤如下:第一步,制备样品。
将不锈钢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试样,然后经过机械研磨和电解抛光处理,使样品表面平整光滑。
第二步,腐蚀处理。
将样品放入一种适当的腐蚀液中,在一定的腐蚀条件下,使非α-相组织被腐蚀掉,只剩下α-相组织。
常用的腐蚀液有亚铁氯化物溶液和硝酸乙醇溶液等。
第三步,显微观察。
将经过腐蚀处理的样品放入光学显微镜下,使用适当的放大倍数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
通过调节显微镜的对焦和光源亮度,获得清晰的显微组织图像。
第四步,图像处理与分析。
将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图像导入计算机,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例如调整对比度、亮度和锐度等,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然后,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清晰的图像进行分析,通过计算α-相的面积和总面积,得到α-相的面积含量。
常用的图像分析软件有ImageJ和Matlab等。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准确测定不锈钢中α-相的面积含量。
这种金相测定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不锈钢材料的研究和生产中。
值得注意的是,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腐蚀处理可能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腐蚀液和腐蚀条件。
其次,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可能受到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仔细操作和多次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铜及铜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
铜及铜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一)结晶过程的分析结晶是以树枝状的方式生长,树枝状的结晶容易造成夹渣外,通常形成显微疏松。
取决于模壁的冷却速度外,还取决于合金成分、熔化与浇注温度等。
(二)宏观分析中常见缺陷在浇注过程中往往产生缩孔、疏松、气孔、偏析等缺陷。
浇注温度和浇注方式的影响,铸锭、紫铜中容易出现气孔和皮下气孔。
由于合金元素的熔点、比重不一,熔炼工艺不当造成铸锭的成分偏析。
铸造时热应力可产生裂纹。
浇注工艺不当(浇注温度过低),浇注时金属液的中断会造成冷隔。
(三)微观分析与铜相互作用的性质,杂质可分三类:1. 溶解在固态铜中的元素(铝、铁、镍、锡、锌、银、金、呻、锑)。
2. 与铜形成脆性化合物的元素(硫、氧、磷等)。
3. 实际上不溶于固态铜中与铜形成易熔共晶的元素(铅、铋等)。
铋与铜形成共晶呈网状分布于铜的基体上,淡灰色。
铅含量很少时和铋一样呈网状分布于晶界,其颜色为黑色;铅含量大时在铜的晶粒间界上呈单独的黑点。
暗场观察:铅点呈黑色,孔洞为亮点。
硫与氧的观察:均与铜形成化合物(Cu2S、Cu2O),又以共晶形式(Cu2S+ Cu、Cu2O+ Cu)分布在铜的晶界上。
氯化高铁盐酸水溶液浸蚀:Cu2O变暗,Cu2S不浸蚀。
偏振光观察:Cu2O呈暗红色。
QJ 2337-92铍青铜的金相试验方法金相分析晶粒度检测金属显微组织分析,晶粒度分析,GB/T 6394-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ASTM E 112-96(200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GB/T13298-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29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ASTM E45-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方法GB/T 224-87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ASTM E407-07金属及其合金的显微腐蚀标准方法GB/T 226-9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 5168-85两相钛合金高低倍组织GB/T 9441-19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ASTM A 247-06铸件中石墨微结构评定试验方法GB/T 7216-87灰铸铁金相EN ISO 945:1994石墨显微结构GB/T 133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CB 1196-88船舶螺旋桨用铜合金相含量金相测定方法JB/T 7946.1-1999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硅合金变质JB/T 7946.2-1999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硅合金过烧JB/T 7946.3-1999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氧是铜中最常见的杂质,可产生氢脆。
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α-相是指不锈钢中的一种晶体结构相,其面积含量对不锈钢的性能和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α-相的面积含量是不锈钢材料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金相测定法,用于准确测定不锈钢中α-相的面积含量。
金相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分析方法,它通过对材料进行切割、打磨、腐蚀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来获取材料的显微结构信息。
在不锈钢材料中,α-相通常呈现出深色的晶粒,与其他相区别明显。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金相测定法来准确测定α-相的面积含量。
我们需要准备样品。
将不锈钢样品切割成合适的大小,并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然后,将样品进行腐蚀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常用的腐蚀剂有酸性试剂、碱性试剂和氧化试剂等,具体选择根据材料的特性来决定。
腐蚀处理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显微镜来观察样品的显微结构。
显微镜可以放大样品的细微结构,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α-相的分布情况。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使用不同倍数的镜头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观察到的显微结构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不同相的区域进行标记,并计算出各相的面积。
在计算α-相的面积时,可以根据其深色特征进行识别和标记。
通过计算标记区域的面积比例,我们可以得到α-相的面积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金相测定时,样品的制备和处理过程需要严格控制。
样品的切割和打磨应该均匀,以避免在测定过程中出现偏差。
腐蚀处理的时间和温度也需要控制好,以保证样品表面的均匀性。
金相测定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分析方法一起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例如,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来确定不锈钢中的晶体结构类型,以及α-相的晶格参数。
这些信息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不锈钢材料的性能和性质。
α-相面积含量的金相测定法是一种准确测定不锈钢材料中α-相含量的方法。
通过样品的制备、腐蚀处理、显微观察和图像处理等步骤,我们可以获得α-相的面积含量信息,从而对不锈钢材料的性能和性质进行评估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初级)计量技术知识1.计算1.1×2.233×0.3344的结果?(3分)1.1×2.233×0.3344 = 1.1×2.23×0.334 = 0.819 ≈ 0.822.计算104.296.15315.0414.105.2⨯⨯⨯的结果? 104.296.15315.0414.105.2⨯⨯⨯=104.06.1515.04.105.2⨯⨯⨯= 640 154=0.240≈0.243.计算3.142+0.0059+25.18+13.2579的结果。
(5分)解:3.142+0.0059+25.18+13.2579=3.142+0.006+25.18+13.258=41.586≈41.59金属学基础1.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原子数各是多少?(5分)解:体心立方晶胞:N =1+8×81=2 面心立方晶胞:N =6×21+8×81=4 答:体心立方晶胞原子数为2个,面心立方晶胞原子数为4个。
2.金相分析在生产、材料科学发展与材料研制中的作用有哪些?7分答:(1)常规检测。
常规的金相检测主要是控制材料和产品质量,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的抽查或在线检测以及最终产品的检测,以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失效分析。
通过综合理化分析、找出失效原因,掌握失效机理,达到有效控制和解决非正常失效。
(3)组织与性能关系研究。
金相检测对材料科学及新材料研制的重要作用,就是揭示材料内部组织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定性联系,揭示一些规律性,克服材料研制中的盲目性。
3.含碳量质量分数为0.40%的亚共析钢,试利用铁碳相图及杠杆原理计算先共析铁素体及珠光体含量。
答:ωα=(0.77-0.40)/(0.77-0.0218)×100%=49.5%ωP =1-49.5%=50.5%4.根据Fe-Fe 3C 相图计算含碳的质量分数为0.4%的合金的组织组成物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含量;相组成物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含量解:根据杠杆定律计算组织组成含量:W a =(0.77-0.40)/(0.77-0.218)×100%=49.5%W p =1-49.5%=50.5%相组成物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含量:W a =(6.69-0.40)/(6.69-0.0218)×100%=94.3% W Fe3C =1-94.3%=5.7%5.根据Fe-Fe 3C 相图计算二次渗碳体(Fe 3C Ⅱ)和三次渗碳(Fe 3C Ⅲ)体的含量解:Fe 3C Ⅱ是温度低于ES 时,从奥氏体中析出渗碳体当Wc=2.11%时,Fe 3C Ⅱ数量达到最大值即:W Fe3C Ⅱ=(2.11-0.77)/(6.69-0.07)×100%=22.6%Fe 3C Ⅲ是温度低于PQ 线时,从铁素体中析出渗碳体当Wc=0.0218%时 Fe 3C Ⅲ数量达到最大值 即:W Fe3C Ⅲ=0.0218/6.69×100%=0.33%6.计算α—Fe 变成γ—Fe 的晶胞数变化?(设总原子数为N )答:α—Fe 为体心立方晶格,晶胞中的原子数为81×8 + 1 =2 γ—Fe 为面心立方晶格,晶胞中的原子数为81×8 + 21×6 =4故α—Fe 变成γ—Fe 的晶胞数是由2N 变为 4N7. 画出Fe-Fe 3C 相图 ①.标出三条水平线的温度和其点的成分。
②.写出三条水平线上的转变式。
③.写出七种曲线型合金的室温组织,并计算45号钢中铁素体及珠光体的含量。
答:①. 727℃、1148℃、1495℃;0.09、0.17、0.532.11、4.30、6.690.0218、0.77、6.69②.共晶转变、包晶转变、共析转变③.F+Fe 3C Ⅲ F+P P+Fe 3C Ⅱ PP+ Fe 3C Ⅱ+Ld ′ Ld ′ Fe 3C Ⅰ+ Ld ′F%=0218.069.645.069.6--×100%= 43% P%=0218.069.60218.045.0--×100%=57%8.简述金属结晶的条件答:a.能量条件:当实际温度低于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时,固态金属的自由能Gs 低于液态金属的自由能Gl 金属能自发进行结晶。
实际温度越低,结晶自发倾向越大。
b.结构条件:液态金属中存在许多大小不一,时聚时散的原子团,瞬间出现且瞬间消失的起伏现象,且液态自发形核结晶的条件。
9.用杠杆定律计算0.45%C 钢退火后组织中铁素体与珠光体的数量。
解:如果不考虑铁素体中的含碳量,则由杠杆定律可知:铁素体量=77.045.077.0-=77.032.0=0.416=41.6% 珠光体量=77.045.0=0.584=58.4%答:铁素体41.6%,珠光体58.4%。
10.用杠杆定律计算出1.3%C 钢缓冷至室温后组织中渗碳体和珠光体的数量。
解:珠光体量=77.069.630.169.6--=92.539.5=0.91=91% 二次渗碳体量=77.069.677.030.1--=92.553.0=0.09=9%答:室温时含1.3%C 钢组织中珠光体量为91%,二次渗碳体为9%。
11.根据Fe-Fe 3C 相图计算含碳的质量分数为1.20%的合金的组织组成物(二次渗碳体和珠光体)含量;相组成物(铁素体相和Fe 3C 相)的含量解:根据杠杆定律计算组织组成含量:Qp=(6.69-1.20)/(6.69-0.77)×100%=92.7%Q Fe3C Ⅱ=1-92.7%=7.3%相组成物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含量:QF=(6.69-1.20)/(6.69-0.0218)×100%=82.3% Q Fe3C =1-82.3%=17.7% 12.根据Fe-Fe 3C 相图计算含碳的质量分数为0.60%的合金的组织组成物( 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含量;相组成物(铁素体相和Fe 3C 相)的含量解:根据杠杆定律计算组织组成含量:QF=(0.77-0.60)/(0.77-0.218)×100%=22.7%Qp=1-22.7%=77.3%相组成物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含量:QF ′=(6.69-0.60)/(6.69-0.0218)×100%=91.3% Q Fe3C =1-91.3%=8.7%13.在一种碳钢的平衡组织中,黑色块珠光体占市场面积的百分数Sp=80%,而白色块状铁素体占20%,则此钢的碳含量x%的估计值为?解:首先可忽略溶碳量极小的铁素体内的含碳量,再由杠杆定律求出其珠光体的相对量Qp%为:Qp=[(x-0)/(0.77-0)] ×100%,即x%= Qp ×0.77%.则此钢的含碳量x%的估计值为:x%=80%×0.77%=0.616%钢的热处理基础1.计算含碳量为0.40%的碳素钢缓慢冷却至室温后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含量(碳在α-Fe 中的最大溶解度为0.0218%,共析成分为0.77%)。
(7分)答:铁素体的含量= 0218.077.040.077.0-- ×100% = 49.5%珠光体的含量 = 1- 49.5% = 50.5%铁素体的含量为49.5%,珠光体的含量为50.5%。
2.亚共析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室温组织有哪些?如何得到?7分 答:1)珠光体和铁素体,通过正火或退火得到;2贝氏体,通过淬火和正火得到;2)马氏体,通过淬火得到;3)回火马氏体,通过淬火+低温回火得到;4) 回火托氏体,通过淬火+中温回火得到;5) 回火索氏体,通过淬火+高温回火得到。
3.计算45钢平衡状态下727℃时,珠光体含量?解:727℃时Fe-Fe 3C 相图中S 点 Wc =0.77% P 点Wc =0.0218%应用杠杆定律知:45钢中珠光体含量:Wp =0218.077.00218.045.0--=57.3%4.通常工件进行淬火的目的是什么?淬火的工艺特点?答:目的:是获得马氏体组织,增加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辅助不同温度的回火得到所要求的力学性能。
工艺特点:把钢加热到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方式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
5.100克含碳0.8%的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时形成了多少克铁素体和渗碳体? 解:铁素体质量=67.68.067.6 ×100=88(克)渗碳体质量=100-88=12(克)答:形成铁素体88克,渗碳体12克。
6.20钢中有75%铁元素和25%珠光体,它的性能可以近似按铁素体和珠光体性能的平均值估计,试求20钢的HB=?此题中条件不足计算也错铁素体HB=?珠光体HB=?20钢HB=80×75%+20×25%=105答:20钢组织的HB 值约为105。
7.退火亚共析钢室温金相组织中的珠光体量占80%,试估算该钢碳的质量分 数,并指出大致钢号。
解:因铁素体含碳量极少,可忽略不计,故珠光体中碳的质量分数可近似为钢中碳的质量分数:W (C )=0.77%×80%=0.616% ,故大致为60钢。
8.影响钢淬火开裂的因素有哪些?(7分)答:钢的化学成分,原材料缺陷,钢件形状尺寸结构特点,淬火前原始组织和应力状态,加热和冷却工艺因素等均对钢的淬火开裂有影响。
9.C 曲线在热处理中有何重要意义?答:(1)根据C 曲线的特点,可预先判断在热处理后将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和可能得到的组织结构。
(2)在淬火时如想得到马氏体组织,则必须使钢在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条件下进行冷却,这样便可根据C 曲线的特点,计算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从而确定淬火时所应采用的冷却条件。
(3)根据C 曲线,可作为确定钢的等温退火、等温淬火、分级淬火以及变形热处理等工艺规程中主要参数的依据。
10. W 18Cr 4V 属于那类钢?试画出热处理工艺?答:W 18Cr 4V 属高速工具钢。
主要画出两次预热(第一次500-600℃)(第二次800-860℃)淬火加热温度为1200℃先油冷580-620℃保温一段时间后空冷550-570℃三次回火11.画出相图,填写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并描述过共晶的结晶过程?L+δδ δ+γ L+γ L+Fe 3C Ⅰγ+α γ γ+ Fe 3C Ⅱ γ+ Fe 3C Ⅱ+ Ld Fe 3C Ⅰ+ Ldα α+P P+ Fe 3C Ⅱ P+ Fe 3C Ⅱ+ Ld Fe 3C Ⅰ+Ld ′L →L+ Fe 3C Ⅰ→Fe 3C Ⅰ+ Ld ′12. T10钢自奥氏体缓慢冷至室温,试计算其珠光体和共析渗碳体的相对量。
解:Fe 3C Ⅱ% =77.069.677.000.1--=92.523.0 =3.88%P% =1- Fe 3C Ⅱ =1 - 3.88% =96.12%答:珠光体占96.12%,渗碳体占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