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论 .ppt

合集下载

石大《初等数论》课件

石大《初等数论》课件

考虑方程组
因为
是两两互素的,故由中国剩余
定理知,上述同余方程组有正整数解,于是,连
续的
二进制转为十进制
• 任意一个二进制表示的数
其中
或1(0≤j≤n),等于转换为
十进制为:
十进制转为二进制
• 以11为例,按照下面的方法转换:
2 11
余数
2 5 ………1=a0
低位
2
2 ………1=a1
高位
2
1 ………0=a2
0 ………1=a3
11=
同一数值的不同进制表示
对于任何一个数,可以用不同 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制数 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 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 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 都是一样的。
并写出思考过程。
2 一张数学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1道 题得4分,做错1道题扣1分,如果不做,不 得分也不扣分。若某位同学得了78分,那 么他做对 道题,做错 道题,不做 道题。
参考解答:
1 46 92346 92346 92346 92346 92346 8517
这一31位数的所有数码之和为
任一大于1的整数a能表成素数的乘积:
(1)
其中
是素数。且在不计次序的
意义下,表示式(1)是惟一的。
算术基本定理的证明
第三篇 不定方程
所谓不定方程,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 个数,且未知数受到某些限制(如要求是有理数、
整数或正整数等等)的方程或方程组。不定方程 也称为丢番图方程,是数论的重要分支学科,也 是历史上最活跃的数学领域之一。不定方程的内 容十分丰富,与代数数论、几何数论、集合数论 等等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不定方程的重要性在 数学竞赛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年世界各地 的数学竞赛中,不定方程都占有一席之地;另外 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数学竞赛中 的不定方程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对初等数论的一 般理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更需要讲究思 想、方法与技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初等数论一-夏子厚精品PPT课件

初等数论一-夏子厚精品PPT课件
• A = { y|y =a1x1 a2x2 anxn,xiZ,1 i n } • 中的最小正数,则对于任何yA,y0y;特别地,
y0ai,1 i n。(证明留给学生自己) • (2)此类题目的证明方法具有一般性,通常是针
对所给的“最小正数”的概念进行反证法。
第一节 整除与带余数除法
《初等数论》课程内容
• 第二章 不定方程
• 第一节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 第二节 多元一次不定方程 • 第三节 勾股数x2 y2 = z2
《初等数论》课程内容
• 第三章 同余性质
• 第一节 同余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 第二节 完全剩余系 • 第三节 欧拉函数与简化剩余系 • 第四节 欧拉定理与费马定理

a = bq
• 成立,则称b整除a或a被b整除,此时a 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约数或除数 ),并且记作:ba;如果不存在整数q 使得a = bq成立,则称b不能整除a或a不 被b整除,记作:b a。|
第一节 整除与带余数除法
• 定理1 下面的结论成立: • (1) ab,bc ac;(传递性) • (2) ma,mb m(a±b) • (3) mai,i = 1, 2, , n • ma1q1 a2q2 anqn, • 此处qi∈Z(i = 1, 2, , n)。
初等数论(一)
Number Theory (Chap1)
修改:贾祥雪
为什么学数论
• 有用 • 在研究函数,尤其是周期函数的时候经
常性要用到。 • 大学学习抽象代数及其后续课程的基础 • 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尤其应用到算法
和密码两大领域 • 好玩,简单,美 • 自主招生、竞赛中考数论
为什么要这样学?
第一节 整除与带余数除法

初等数论(闵嗣鹤版课件

初等数论(闵嗣鹤版课件
因而a个余数r0, r1, , ra1仅可能取a 1个值, 因此其中必有两个相等。
设为ri,rk,不妨设0 i k a,因而有 a(qk qi ) 2k 2i 2i (2ki 1)
因而a个余数r0, r1, , ra1仅可能取a 1个值, 因此其中必有两个相等。
• 我国近代:在解析数论、丢番图方程,一致分布 等方面有过重要贡献,出现了华罗庚、闵嗣鹤等 一流的数论专家,其中华罗庚在三角和估值、堆 砌素数论方面的研究享有盛名。
• 特别是在“篩法”、歌德巴赫猜想方面的研究, 已取得世界领先的优异成绩。陈景潤在1966年证 明歌德巴赫猜想方面证明了”1+2”(一个大偶数可 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 之和)
m|aq
3、带余数除法
带余数除法的第二种表示 定理4 若a,b是两个整数,其中b 0,则存在着两个整数 q及r,使得 a bq r, 0 r b 成立,而且q及r是唯一的。
证明分析:作整数序列 ,-3 b ,-2 b ,- b ,0,b ,2 b ,3 b ,
则a必满足q b a<(q+1) b , 其中q Z , 令a q b r可得到a b q r,分b 0和 b 0来讨论q, 进一步证明q, r的唯一性。
(i)若在r1, , r5中数0,1,2都出现,不妨设
r1 0, r2 1, r3 2,
此时
a1 a2 a3 3(q1 q2 q3 ) 3
可以被3整除。
(ii)若在r1, , r5中数0,1,2至少有一个不出现,
这样至少有3个ri要取相同的值,不妨设
r1 r2 r3 r(r 0,1或2),
近代初等数论的发展得益於费马、欧拉、拉格朗日、 勒让德和高斯等人的工作。1801年,德国数学家高斯集 中前人的大成,写了一本书叫做《算术探究》,开始了 现代数论的新纪元。高斯还提出:“数学是科学之王, 数论是数学之王”。

初等数论绪论课件

初等数论绪论课件

数的表示与转换
总结词
数的表示与转换是数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涉及到数的不同表示方法和不同进制之间 的转换。
详细描述
数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包括十进制、二进制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不同进制之间可以 进行转换,例如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或八进制数。此外,数的表示方法也涉及到 数的符号表示,如正数、负数和零的表示方 法。
整数的运算性质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性质。
详细描述
整数的运算性质是数论中的重要概念。加法和减法是可交换的,即a+b=b+a和a-b=b-a。加法和乘法满足结合 律,即(a+b)+c=a+(b+c)和(a*b)*c=a*(b*c)。乘法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除法在整数的范围内不 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但满足分配律。
THANKS
感谢观看
有着重要的应用。
06
数的分解与表示
数的质因数分解
总结词
质因数分解是数论中一个基础概念, 它是指将一个合数表示为其质因数的 乘积。
详细描述
质因数分解是将一个合数表示为若干 个质数的乘积。例如,将数28进行质 因数分解得到2^2 * 7^1。质因数分 解是数论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在解 决许多数学问题中都有应用。
近代数论
费马、欧拉、高斯等数学 家对数论的深入研究和突 破。
数论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密码学
数论在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如RSA算法

计算机科学
数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用于实现 数据加密、网络安全和算法优
化。
物理科学
数论在物理科学中用于描述量 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数学结构

初等数论课程教案总结.ppt

初等数论课程教案总结.ppt
最 大 公 约 数 : 设 a1, a2是 两 个 不 全 为 零 的 整 数 . 我 们 把 a1和 a2 的 公 约 数 中 最 大 的 称 为 a1 和 a2 的 最 大 公 约 数 , 记 作 ( a1, a2 ) , 一 般 地 , 设 a1,. . . ,ak 是 k 个 不 全 为 零 的 整 数 . 我 们 把 a1,. . . , ak 的 公 约 数 中 最 大 的 称 为 a1,. . . , ak 的 最 大 公 约 数 , 记 作 ( a1,. . . , ak ) .
P 1 8 定 理 1 2 : 设 m 0,我 们 有
[ ma1,. . . , mak ] = m[a1,. . . , ak ] .
P 2 0 定 理 2 : 设 a,b是 两 个 给 定 的 整 数 , a 0. 再设 d是一个给定的整数. 那么,一定存在 惟 一 的 一 对 整 数 q1 与 r1, 满 足 b a q1 r1,d r1 a d. 此 外 , a b的 充 要 条 件 是 a r1.
P 4 4 定 理 8 : 设 a1,,ak是 不 完 全 为 零 的 整 数 . 我 们 有 ( i ) ( a1,, ak ) = m i n { s a1x1 ak xk : x j Z( 1 j k ) , s 0} , 即 a1,, ak 的 最 大 公 约 数 等 于 a1,,ak的 所 有 整 系 数 线 性 组 合 组 成 的 集 合 S中 的 最 小 正 整 数 . ( i i ) 一 定 存 在 一 组 整 数 x1,0,, xk,0使 得 ( a1,, ak ) = a1x1,0 ak xk,0.
P 4 8 定 理 1 : 设 p 是 素 数 , p a1a2 . 那 么 p a1或 p a2 至 少 有 一 个 成 立 . 一 般 地 , 若 p a1. . .ak , 则 p a1 ,. . . , p ak 至少一个成立.

初等数论第一章课件

初等数论第一章课件

(i)m是任一正整数,则
(am, bm) (a, b)m
(ii)若
是a,
b的任一公因数,则
a
,
b
a, b

特别
a (a, b)
,
b (a, b)
1
对于两个以上整数的最大公因数问题,不妨设
a1, a2 , , an是任意n个正整数,令 (a1, a2 ) d2 , (d2 , a3 ) d3, , (dn1, an ) dn.
q及r,使得
a bq r,
b r
2
成立,而且当b是奇数时,q及r是唯一的;当b是偶数时,q及r
有可能是不唯一的。

当a 5, b 2时,可有
5 ( 2)( 3)(1),即q 3, r 1;
或5 ( 2)( 2)1,即q 2, r 1
证明分析:作序列
,- 3 b ,- 2 b ,- b ,0, b ,2 b ,3 b , 2 2 2 22 2
2、整除的基本定理
定理1(传递性):ab,bc ac
定理2:若a,b都是m的倍数,则ab都是m的倍数
定理3 若a1 , a2, , an都是m的倍数,q1, q2, , qn 是任意n个整数,则a1q1 a2q2 anqn是m的倍数
3、带余数除法
定理4 若a,b是两个整数,其中b 0,则存在着两个整数 q及r,使得 a bq r, 0 r b () 成立,而且q及r是唯一的。 ()式中的q及r分别叫a被b除所得的不完全商和余数。
[a1, a2 ] m2 ,[m2 , a3 ] m3, ,[mn1, an ] mn. 于是我们有
定理5 a1, a2, , an是n个正整数,则 [a1, a2 , , an ] mn.

初等数论ppt

初等数论ppt


几个著名数论难题 初等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历史上遗
留下来没有解决的大多数数论难题其问题本身容易搞
懂,容易引起人的兴趣,但是解决它们却非常困难。
其中,非常著名的问题有:哥德巴赫猜想 ;
费尔马大定理 ;孪生素数问题 ;完全数问题等。
1、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
8、测圆海镜
《测圆海镜》由中国金、元时期数学家 李冶所著,成书于 1248年。全书共有12卷,170问。这是中国古代论述容圆的一 部专箸,也是天元术的代表作。《测圆海镜》所讨论的问题 大都是已知 勾股形而求其内切圆、旁切圆等的直径一类的问 题。在《测圆海镜》问世之前,我国虽有文字代表未知数用 以列方程和多项式的工作,但是没有留下很有系统的记载。 李冶在《测圆海镜》中系统而概栝地总结了天元术,使文 词代数开始演变成符号代数。 所谓天元术,就是设“天元 一”为未知数,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列出两个相等的多项 式,经相减后得出一个高次方式程,称为天元开方式,这与 现代设x为未知数列方程一样。欧洲的数学家,到了16世纪以 后才完全作到这一点。
第一章 整数的整除性
第一节 整除的概念
• 一、基本概念
1、自然数、整数 2、正整数、负整数 3、奇数、偶数
• 一个性质:
整数+整数=整数 整数-整数=整数 整数*整数=整数
关于奇数和偶数性质: 1.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2.两个数之和是奇(偶)数,则这两个数的 奇偶性相反(同)。 3.若干个整数之和为奇数,则这些数中必有 奇数,且奇数的个数为奇数个;若干个整 数之和为偶数,则这些数中若有奇数,奇 数的个数必为偶数个。

离散数学初等数论PPT课件

离散数学初等数论PPT课件
10!=28×34×52×7, 故10!的二进制表示中从最低位数起有8个连续的0.
8
素数的分布
定理11.2 有无穷多个素数. 证 用反证法. 假设只有有穷多个素数, 设为p1,p2,…,pn, 令m=p1p2…pn+1. 显然, pi m, 1≤i≤n. 因此, 要么m本身 是素数,要么存在大于pn的素数整除m, 矛盾.
成立.
12
实例
例3 判断157和161是否是素数. 解 157 , 161都小于13, 小于13的素数有: 2, 3, 5, 7, 11. 检查结果如下:
2 157, 3 157, 5 157, 7 157, 11 157 结论: 157是素数.
2 161, 3 161, 5 161, 7|161(161=7×23) 结论:161是合数.
14
11.2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 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 辗转相除法 • 互素
15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d是a与b的公因子(公约数): d |a且d |b m是a与b的公倍数: a | m且b| m 定义11.3 设a和b是两个不全为0的整数, 称a与b的公因子中 最大的为a与b的最大公因子, 或最大公约数, 记作gcd(a,b). 设a和b是两个非零整数, 称a与b最小的正公倍数为a与b的 最小公倍数, 记作lcm(a,b). 例如 gcd(12,18)=6, lcm(12,18)=36. 对任意的正整数a, gcd(0,a)=a, gcd(1,a)=1, lcm(1,a)=a.
1
2
k
p p p lcm(a,b)=
mr 1 a ,s1)xm ( r 2 a ,s2)x( mr k a ,sk)x(

初等数论第二章不定方程PPT课件

初等数论第二章不定方程PPT课件

s
c, (a, b)
y0
t
c (a, b)
就为方程组(1)的一组整数解。
2、定理2 设二元一次不定方程(1)有一整数解 xx0,yy0, (a,b) =d,aa1d,bb1d,
则( 1)的一切整数解可以表成:
xx0b1t,yy0a1t, tZ
(3)
证 : 首 先 , a(x0b 1t)b(y0a 1t)0 , 即 ( 3 ) 是 ( 1 ) 的 解 ;
解,及其求出其解的直接算法——整数分离法
例 3 、 求 1 0 7 x 3 7 y 2 5 的 一 切 整 数 解
解 :3 7y2 5 1 0 7x
y25107x2x2533x
37
37
令y2533x, 则 33x+37y25
(6)
37
同 理x2537yy254y
33
33
( 6)
令 x 25 4 y, 33
证 : ( 必 要 条 件 ) 若 方 程 (1 )有 解 x 1 ,x 2 , ,x n 则 a 1 x 1 a 2x 2 a nx n N , 因 为 d ( a 1 ,a 2 ,,a n ) , 所 以 d a 1 x 1 a 2 x 2 a n x n N
充 分 条 件 : 若 dN,用 数 学 归 纳 法 证 ( 1) 有 解 。 当 n2时 , 已 证 成 立 ; 假 定 以 上 条 件 对 n1元 一 次 不 定 方 程 是 充 分 的 。
( 充 分 条 件 ) 若 (a,b)c,设 cc1(a,b),c1Z, 而 对 a,bZ,且 a0, b0, 则 存 在 s,tZ,使 得
asbt(a,b)
(2)
在 ( 2) 式 两 端 同 乘 以 c1得

初等数论最小公倍数ppt课件

初等数论最小公倍数ppt课件

有[a,b]|M,
且有[a,b]
ab (a,b)

证:由M的定义知有M=ac=bd,又设
a (a,b)a1,b (a,b)b1 有 a1c b1d
因为 (a1,b1) ab1所以b1 | c,即 c b1t
有M=a b1t =(a,b) t,显然当t=1时最小,

[a, b]
ab (a,b)
17
D 不存在对任意整数恒取素数的多项式
人们曾试图找一个能表示素数的多项式, 但都 失败了.
例给出了x2 x 41 ,当x=0,1,2,…39时都
是素数,但当x=40时就是合数
x2 x 72491 , 当x=0,1,2,…,11000时都是 素数,但当x=110001时就是合数.
用反证法可证不存在对任意整数恒取素数 的多项式(略)
.
所以M=[a,b]t,即有[a,b]|M.
2
例:设正整数m是a,b的公倍数,则
证明:

3
推论:设a,b,m是正整数,则[ma, mb]=m[a,b] 证:由 [ma, mb] m2ab mab m[a,b]
(ma, mb) (a,b)
下面给出n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定理2:设 a1, a2 , an为n个整数,又
§3 最小公倍数 定义: n是大于1的整数,整数 a1, a2 , an 的公共倍数称为 a1, a2 , an的公倍数,正 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称为 a1, a2 , an 的最
小公倍数。记成 [ a1, a2 , an ]
例 [2,-8]=8 下面考虑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
定理1:设M是正整 数a,b的任一公倍数,则
又a3 | m m3 | m … mn | m

初等数论ppt(12)第六章 - 指数与原根

初等数论ppt(12)第六章 - 指数与原根

* [ m (a), m ( a)].另 一 方 面 , 显 然 有 a * 1 (mod m j ),
1 2
j 1,2.由 此 及 (m1 , m2 ) 1 推 出 a * 1 (mod m1m2 ).因 而 由 性 质2推 出 m1m2 (a ) . 所 以 ( 4 ) 式 成 立 .
k
此外,在模 m的一个既约剩余系中,至少有 ( m (a )) 个 数 对 模 m 的 指 数 等 于 m (a ). 证 记 m (a ), ' / ( , k ), * m ( a k ).由 定 义 知 a
k *
1 (mod m), a
'
k '
性 质 9 (i) 若 n m ,则 n (a) m ( a); (i i) 若( m1 , m2 ) 1,则 有 m1m2 ( a) [ m1 ( a), m2 ( a)] . (4) 证 (i)可 由 性 质2直 接 推 出 . 由 ( i ) 即 得 * m1m2 (a) , 这 里

定 理 3 设 p 为 奇 素 数 . 那 么 , 对 任 意 的 1 , 模 p 必 有 原 根 . 事 实 上 , 存 在 g 使 得 对 所 有 的 1, g 是 模 p , 模 2 p 的公共的原根. ( i ) 若 g 是 模 p 1( 1 ) 的 原 根 , 则 g一 定 是 模 p的 原 根 . ( i i ) 若 g 是 模 p的 原 根 , 则 必 有 p 1 ( g ) ( p )或 ( p 1 ). ( i i i ) 当 p 是 奇 素 数 , 若 g 是 模 p 的 原 根 , 且 有 g p 1 1 rp p | r ,则 g 是 所 有 模 p ( 1 ) 的 原 根 . (iv) 当p 是奇素数,若g '是模p的原根且为奇数(若g '是 偶 数 , 则 以 g ' p代 g ' ) , 那 么 有 g g ' t p, t 0,1, , p 1.

《初等数论-第一章》课件

《初等数论-第一章》课件

(ii)若在r1, , r5中数0,1,2至少有一个不出现,
这样至少有3个ri要取相同的值,不妨设
r1 r2 r3 r(r 0,1或2),
此时
a1 a2 a3 3(q1 q2 q3 ) 3r
可以被3整除。
例 3:当m 1,则有下面的: 2m 1不整除2n 1。
证明:不妨设 n mq r,0 r m. 于是
b的因数,反之, b的因数也就是0与b的公因数。 (ii)(0,b)=|b|
推论2.1 若b是任一非零整数,则(0,b) b
4、定理3 设a,b,c是三个不全为零的整数,且 a=bq+c
其中q是非零整数,则a,b与b,c有相同的公因数, 因而(a,b)=(b,c)
定理 下面的等式成立:
(ⅰ) (a1 , a2)=(a2 , a1)=(-a1 , a2) ;一般地 (a1 , a2 , , ai , , ak) = (ai , a2 , , a1 , , ak) = (-a1 , a2 , , ak)=(|a1| , |a2| , , |ak|); (ⅱ) 若a1|aj , j = 2, , k,则(a1 , a2)=(a1 , a2, , ak)
《初等数论》
数论的基本内容
按照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的不 同,数论一般可分为:
初等数论;解析数论; 代 数数论;几何数论;组合 数论;代数数数论;超越 数数论等
参考书目
1、冯克勤、余红兵主编《初等数论》,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柯召、孙琦编著《数论讲义》,高等教 育出版社. 3、潘承洞、潘承彪著《初等数论》,北京 大学出版社. 4、陈景润主编《初等数论》,科学出版社。
2、任意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可转化为正整数来讨论
定理1 若a1, a2, , an是任意n个不全为零的整数, 则(i) a1, a2, , an 与 a1 , a2 , , an 的公因数相同; (ii)(a1, a2, , an ) ( a1 , a2 , , an ).

5.1 初等数论 ppt

5.1 初等数论  ppt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即可得出。 例题5-3 若nm,则δn(a)δm(a)。 例题 解答 由nm及性质5-1及性质5-4有 ≡ 1 (mod m) ⇒≡ 1 (mod n) ⇒ δn(a)δm(a)。 例题5-4 若(m, n) = 1,(a, mn) = 1,则 例题 δmn(a) = [δm(a), δn(a)]。 (5-5) 解答 记δ = δmn(a),δ ′ = [δm(a), δn(a)], 由例5-3有 δm(a)δ,δn(a)δ ⇒ δ ′δ。 (5-6)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性质5-2 若式(1)成立,则有δm(a) | d 即 d ≡ 性质 0 (mod δm(a)). 性质5-3 δm(a) | ϕ(m), δ2l(a) | 2l-2, l≥3. 性质 性质5-4 若(a, m) = 1, ak ≡ ah (mod m), 则 性质 k ≡ h(mod δm(a)). 性质5-5 若a对模m的指数是δ,则1=a0, 性质 a1, … , a δ − 1对模m两两不同余。 证明 : 我们用反证法证明。假定有两个整 数 k, l满足下列条件: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1≡(ab) δ ≡(ab) δδ ′′ ≡a δδ ′′(mod m), 所以,δ ′|δδ′′,由此及(δ ′, δ′′ )=1,推出δ′|δ. 同样,有 1≡(ab) δ ≡(ab) δδ ′ ≡b δδ ′(mod m), 所以,δ′′|δδ ′,由此及(δ ′, δ′′ )=1,推出δ′′|δ. 进而,由δ′|δ,δ′′|δ,及 (δ ′, δ′′ )=1推出δ ′δ′′|δ. 此外,显然有 (ab) δ ′δ ′′≡1(mod m), 所以,δ |δ′δ′′ . 因此 δ =δ′δ′′. 必要性 我们有 (ab)λ ≡ 1 (mod m),

初等数论课件

初等数论课件

初等数论课件《初等数论》课件⼗堰⼴播电视⼤学-------任鹏第⼀部分⼤纲说明⼀、课程的作⽤与任务“初等数论”课程是中央⼴播电视⼤学数学与应⽤数学专业的⼀门限选课。

数学与应⽤数学专业的学⽣学习⼀些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可以加深对数的性质的了解与认识,便于理解和学习与其相关的⼀些课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获得关于整数的整除性、不定⽅程、同余式、原根与指标及简单连分数的基本知识,掌握数论中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常⽤的⽅法,加强他们的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的与要求初等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门学科,历史上遗留下来没有解决的⼤多数数论难题其问题本⾝容易搞懂,容易引起⼈的兴趣,但是解决它们却⾮常困难。

本课程的⽬的是简单介绍在初等数论研究中经常⽤到的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法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加深对整数的性质的了解,更深⼊地理解初等数论与其它邻近学科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内容按“知道、了解和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解法、公式和法则等⽅法的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第⼆部分学时按排⼀、学时和学分1、本课程共54学时,学时分配为:2、学分本课程共3学分。

⼆、教材1、⽂字教材是学⽣学习的主要⽤书,它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

根据远程开放教育要求和电⼤学⽣⼊学时⽔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字教材除主教材外,并配辅助教材。

⽂字教材是学⽣获得知识和能⼒的重要媒体,教材中对概念的叙述要直观⽆误,论证要清楚,要适合成⼈开放教育、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要便于学⽣⾃学。

2、本课程要积极探索基于⽹络环境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充分利⽤IP课程的卫星、⽹络传播的优势,充分发挥IP 课程的教学内容可选和交互性,为学⽣⾃主学习本课程提供更⽅便的教学资源。

三、教学环节1、⾃学⾃学是电⼤学⽣获得知识的重要⽅式,⾃学能⼒的培养也是远程开放⾼等教育的⽬的之⼀,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学能⼒的培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定可以把 , 作这样的分解:
=, =,
使得
(,) =1, = .
由性质5-7知
m(a)=, m(b)=.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这样, 由性质5-8推出
m(a b)=m(a)m(b)== . 因此, 取c =a b就满足了要求,证毕.
根,简称m的原根。 例:当m = 1时,所有整数的指数均为1,且 均为原根。 当m = 7时,因为 21 2,22 4,23 1 (mod 7),
所以7(2) = 3。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又因为31 3,32 2,33 6,34 4, 35 5,36 1 (mod 7),
g0, g1, …, g(m) 1构成模m的简化剩余系。
性质5-6 设a -1是a 对模m的逆,即a -1 a 1 (mod m). 我们有
m(a -1) =m(a).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证明:这由a d 1 (mod m)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a -1)d 1 (mod m)立即推出.
(5-5)
解答 记 = mn(a), = [m(a), n(a)],
由例5-3有
m(a),n(a) 。
(5-6)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又由
a 1 (mod m),a 1 (mod n)
得到
a 1 (mod mn)。 因此,由性质5-1及性质5-4,有 。由此及
因而由性质5-2推出
m1m2(a) | *. 所以式(5-4)成立. 证毕.
性质5-10 设(m1, m2) =1. 那末, 对任意的a1, a2 , 必有a使得
m1m2(a)=[ m1(a1), m2(a2) ].
证明:考虑同余方程组 x a1 (mod m1), x a2 (mod m2). 由孙子定理知,这同余方程组有唯一解:
因而由性质5-2得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 k * , *| .
由第一式得
= / (, k) | k * / (, k), 因而 | *, 所以, *| , 即式(5-3)成立. 当(k, m(a) )=1时, m(a k)= m(a), 由此及性质
式(5-6)推出式(5-5)。 例题5-5 若(m, n) = 1,a1,a2是任意整数, (a1, m) = (a2, n) = 1,则存在整数a,(a, mn) = 1,使得
mn(a) = [m(a1), n(a2)]。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解答:设方程组 的解是x a (mod mn),则(a, mn) = 1, 并且由例5-4可知
例题5-1 求1,2,3,4,5,6对模7的指数。
解答: 根据定义5-1直接计算,得到
7(1) = 1,7(2) = 3,7(3) = 6, 7(4) = 3,7(5) = 6,7(6) = 2。
例5-1中的结果可列表如下: a 123456
7(a) 1 3 6 3 6 2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即可得出。
例题5-3 若nm,则n(a)m(a)。
解答 由nm及性质5-1及性质5-4有
1 (mod m) 1 (mod n) n(a)m(a)。
例题5-4 若(m, n) = 1,(a, mn) = 1,则
mn(a) = [m(a), n(a)]。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x a (mod m1m2).
显然有m1 (a)= m1 (a1), m2 (a)= m2
(a2). 由此从性质5-9就推出所要结论. 对于模m来说,不一定有
m (ab)=[ m(a), m(b) ] 成立.
例如:
10 (33) = 2 [ 10(3), 10(3) ] = 4, 10 (37) = 1 [ 10(3), 10(7) ] = 4.
这样的表称为指数表。这个表就是模7的指数 表。 下面是模10的指数表:
a
1379
10(a) 1 4 4 2
例题5-2 若(a, m) = 1,aa 1 (mod m), 则
m(a) = m(a )。
解答:显然(a , m) = 1。要证明的结论由 a d 1 (mod m) (a ) d 1 (mod m)
必要性 我们有
(ab) 1 (mod m),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所以 | . 另一方面显然有 | . 由此及 =就推出=, 即 ( , )=1. 证毕.
性质5-9 (1) 若n | m,则n(a) |m(a);
(2) 若(m1, m2) =1,则有
5-5就证明了后一部分结论.
性质5-8 m(ab)= m(a) m(b)的充要条件是 (m (a), m(b) )=1.
证明:设 = m(a), =m(b), =m(a b), = [ , ].
充分性 我们有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1(ab) (ab) a (mod m), 所以, |,由此及( , )=1,推出|.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5.1指数及其基本性质
知识回顾:
1、 设m > 1,(a, m) = 1,那末,必存在正整 数d使得
ad 1 (mod m).
(5-1)
若d0是使式(5-1)成立的最小正整数d,则对任
意的使(5-1)成立的正整数d,必有
d0 |d 即 d 0 (mod m).
2、对任意的 (a, m) = 1,当d = (m)时式(5-1)
m1m2(a)=[ m1(a), m2(a) ].
证明:(1) 可由性质5-2直接推出.
由(1)即得 *|m1m2(a), 这里 *=[ m1(a), m2(a) ]. 另一方面,显然有a * 1 (mod mj),j=1,2.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由此及(m1, m2) =1推出a * 1 (mod m1 m2).
所以7(3) = 6 = (7),3是模7的原根。
注:以后,在谈到a对模m的指数时,总 假定m > 1,(a, m) = 1。
原根是否存在,以及模的原根有多少个这 两个问题,留待以下几节讨论。这里我们 先讨论指数的基本性质。
性质5-1 若b a(mod m),(a, m) = 1,
则 m(b) = m(a).
(或阶),记为m(a),在不致误会的情况下,
简记为(a)。
由Euler定理,当r = (m)时式(2)成立,因
此,恒有m(a) (m)。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若a b (mod m),(a, m) = 1,则显然有m(a) = m(b)。
定义5-2 若m(a) = (m),则称a是模m的原
但有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10 (39) = 4 = [ 10(3), 10(9) ] = 4, 10 (79) = 4 = [ 10(7), 10(9) ] = 4.
性质5-11 对任意的a, b, 一定存在c, 使得
m (c)=[ m(a), m(b) ].
证明:设 = m(a), =m(b), = [ ,
mn(a) = [m(a), n(a)] = [m(a1), n(a2)]。
证明 : 我们用反证法证明。假定有两个整 数 k, l满足下列条件: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a l a k (mod m),0 k < l < ,
因为 (a, m) = 1,故得
al-k 1 (mod m),0 < l - k <. 这与 是a对模m的指数矛盾,所以定理成立。
证毕。 性质5-5说明:若g是模m的原根,则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性质5-2 若式(1)成立,则有m(a) | d 即 d 0 (mod m(a)).
性质5-3 m(a) | (m), 2l(a) | 2l-2, l≥3.
性质5-4 若(a, m) = 1, ak ah (mod m), 则
k h(mod m(a)). 性质5-5 若a对模m的指数是,则1=a0, a1, … , a 1对模m两两不同余。
性质5-7 设k是非负整数,则有
a), k )
(5-3)
此外,在模m的一个既约剩余系中,至少有 (m(a))个数对模m的指数等于 m(a). 证明:记 = m(a), = / (, k), *=m(a
k) 。 由定义知
a k * 1 (mod m), a k 1 (mod m).
必成立。
陕西师范大学 初等数论
对给定的模m,d0 =m(a)是由a唯一确定
的,是a的函数,d0 =m(a)是刻画(与m既约的)
a关于模m的性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量。
定义5-1 设m > 1,(a, m) = 1,则使
a r 1 (mod m)
(5-2)
成立的最小的正整数r,称为a对模m的指数
同样,有
1(ab) (ab) b (mod m), 所以,| ,由此及( , )=1,推出|. 进而,由|,|,及 ( , )=1推出 |. 此外,显然有 (ab) 1(mod m), 所以, | . 因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