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暗香名作

合集下载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香》(自度曲)赏析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香》(自度曲)赏析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度曲)赏析沈松怀(序)⾟亥之冬,予载雪诣⽯湖。

⽌既⽉,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湖把玩不已,使⼯妓⾪习之,⾳节谐婉,乃名之⽈《暗⾹》、《疏影》。

旧时⽉⾊,算⼏番照我,梅花吹笛,唤起⽟⼈,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今渐⽼,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外疏花,⾹冷⼊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耿相忆,长记曾携⼿处,千枝压,西湖寒碧,⼜⽚⽚吹尽也,⼏时见得。

南宋词⼈姜夔,字尧章,号⽩⽯道⼈,他⼀⽣从未做过官,江湖游⼠,“清客”。

早年随⽗宦居湖北汉阳,青年少年时代在汉阳渡过。

以后浪迹湖州、杭州、合肥、⾦陵等地。

他在南宋时,名⽓特别⼤,30岁时,在湖州结识⽼诗⼈萧德藻,萧把⾃⼰兄弟的⼥⼉嫁给了姜夔。

姜夔因此居住在湖州变⼭⽩⽯洞,后来接识了⼤诗⼈杨万⾥。

杨万⾥很欣赏姜夔的诗词,并寄以希望,后经杨万⾥举荐,认识了范成⼤,⾟弃疾也深服其长短句。

姜夔⾝⽆官职,以诗词游说于⼠⼤夫中。

在汉阳时他依靠他姐姐,在苏州时依靠范成⼤,在杭州时依靠张监。

他的个性和⽣活特点最符合清客特点,范成⼤曾说姜夔“翰墨⼈品皆似晋宋之雅⼠”。

姜夔⽆论是诗、词都好,且精通⾳乐,他向朝庭献了⼤量⾳乐⽅⾯的⽂献资料,如《⼤乐仪》。

姜夔的词集中在《⽩⽯道⼈歌曲》,其中有80余篇留传下来。

他的词在南宋声望极⾼,为历代⽂⼈所推崇。

清.朱彝尊在《词宗》称:“词在南宋始极其⼯,姜尧章⽒最为杰出”。

姜词与周邦彦齐名,⼈称“周姜”。

姜夔词的主要特点是:清空、骚雅。

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

南宋张炎在《词源》称“词要清空,不要⾃视,......姜⽩⽯词如野云孤飞,去留⽆迹”。

这⾸《暗⾹》便是⼀个有⼒的佐证。

词上⽚写⽉中赏梅。

词⼈从回忆往⽇赏梅开头,凭空升出⼀番意绪,时间、意象重叠。

“⽉⾊”,着重⾊调与氛围的感受。

从声⾳上看,“⽉⾊”是⼊声字,发⾳轻涩,幽约,这种轻约的声⾳在⽉光的冷⾊调⾥就能造成⼀种幽冷的范围(古诗中“⽉⾊”⼏乎都有⼀种冷的意味)。

【悦读】宋词十大巅峰之作,第一实至名归!

【悦读】宋词十大巅峰之作,第一实至名归!

【悦读】宋词十大巅峰之作,第一实至名归!10、姜夔《暗香》姜夔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他的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9、陆游《诉衷情》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

陆游词风格多样,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真挚动人,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或寓意深刻,又和苏轼比较接近。

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是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风格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8、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诗词善于移情于物,更多地采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惨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感情深挚,诗味隽永。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晏殊《浣溪沙》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宋姜夔词暗香全文及注释

宋姜夔词暗香全文及注释

宋姜夔词暗香全文及注释宋代文人宋祁所作的《姜夔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品,特别是其中的一首词《暗香》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

本文将为您带来《暗香》的全文以及详细的注释,希望能为您提供对这首词的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暗香暗香疏影落花时,月照杏花城外水。

独上西楼,十二人亦无个。

婆娑舞袖,管弦声透碧纱窗。

流霞烂彩云归处,相对无言。

解佩声中更有曲,裙移影处已成年。

此地无银三百两,君心只要休揽长鞭。

注释:1. 暗香疏影落花时:形容花香的幽远和独特,如同暗香浮动在疏影中的落花之间。

2. 月照杏花城外水:夜晚的月光映照在城外的水面上,营造出幽静而美丽的景色。

3. 独上西楼,十二人亦无个:词人独自登上西楼,远离人群的喧嚣。

而西楼原本是设有十二房的,但此刻却一个人都没有。

4. 婆娑舞袖,管弦声透碧纱窗:指女子舞袖摇曳的风姿,同时管弦之声从透着碧绿的纱窗中传来。

5. 流霞烂彩云归处,相对无言:形容夕阳西下时天空的云彩如彩带一般绚烂,而作者与景色相对,默默无语。

6. 解佩声中更有曲,裙移影处已成年:佩剑解下的声音中还有音乐的曲调,裙子移动的影子已经显露出妇人的成熟风姿。

7. 此地无银三百两,君心只要休揽长鞭:词人暗指身上的金银财宝已经用尽,但君心只求休息,不再奔波。

《暗香》这首词展示了宋姜夔高超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感情世界。

他巧妙地通过描绘景物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幽深但又充满诗意的境界。

通过细腻的笔墨,词人抓住瞬间的美,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注释部分对于词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人的用意和构思。

同时,注释也提供了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和词人的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暗香》这首词以其细腻、唯美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展示了宋姜夔的才华和魅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注释,能使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美感。

十五首《暗香》作品,值得品读!

十五首《暗香》作品,值得品读!

十五首《暗香》作品,值得品读!暗香,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红情”“绿意”“红香”“晚香”。

以姜夔《暗香·旧时月色》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

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变体。

暗香·旧时月色【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宋代】吴文英县花谁葺。

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

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风急。

送帆叶。

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

软红路接。

涂粉闱深早催入。

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

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

暗香·为毅斋知院赋【宋代】赵以夫冰花炯炯。

记那回占断,春风鳌顶。

独抱寒香,得意西湖酒初醒。

为问玉堂富贵,争得似、山中深靓。

向岁晚,竹翠松苍,闲伴一枝冷。

南浦,水万顷。

想月湿断矶,云弄疏影。

粉英落尽。

孤鹤长鸣夜方永。

将见青青似豆,又迤逦、传黄风景。

听报道、催去也,再调玉鼎。

暗香·晓霜一色【宋代】吴潜晓霜一色。

正恁时陇上,征人横笛。

驿史不来,借问孤芳为谁折。

休说和羹未晚,都付与、逋仙吟笔。

算只是,野店疏篱,樵子共争席。

寒圃,众籁寂。

想暗里度香,万斛堆积。

恼他鼻观,巡索还无最堪忆。

萼绿堂前一笑,封老干、苔青莓碧。

春漏也,应念我、要归未得。

暗香·雪来比色【宋代】吴潜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暗香》姜夔

《暗香》姜夔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全部注释
1.石湖:湖名,在苏州西南。范成大晚年寓居于此,并取石湖为号。
2.《暗香》、《疏影》:姜夔自度曲名,调名取自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唤起"二句:似化用贺铸《浣溪沙》"玉人和月摘梅花"句意。
4."何逊"二句:何逊是南朝梁代诗人,曾官扬州法曹,以《咏早梅》诗知名,何逊另有《咏春风》诗,"春风词笔"盖指此。词中作者以何逊自拟。
5.瑶席:宴席的美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翠尊:翠绿色的酒杯,代指酒。
7.千树:指西湖孤山上的梅树林。
赏析
此词与《疏影》为咏梅之作。姜夔钟情于梅花,曾多次吟咏。而此二词则为最工,时人张炎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词源》)近人郑文焯更誉之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郑校白石道人歌曲》)。《暗香》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总体上写得朦胧飘忽,留有余地。起句写旧时豪情,以月色、梅花勾连过去和现在,唤起与玉人月下摘梅的回忆。随即以"而今"转到当前,"长记"二字追忆赏梅雅事,末句又回到目前,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全词不断在过去、现在之间往复摇曳,结构空灵精致,意境清虚骚雅。
暗香
词牌名
暗香与《硫影》调,都是姜夔同时创作以咏梅花的,是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近黄昏”两句的首二字作为调名。以后张炎用此二调咏荷花荷叶,改名《红情》、《绿意》。九十七字。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韵;后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韵。

暗香

暗香

Page
5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 曰:”暗香”、”疏影”。
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载雪:冒雪乘船。 止即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二妓:乐工和歌妓。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 年居住在苏州西南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授简索:给纸索取诗调。简:纸。 把玩:指反复欣赏。
深受辛弃疾词的影响
Page 14
谢谢欣赏!
主创人员:贺雪冬、农恒、张赵南、唐正明
Page
15
Page
7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 积。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枝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江国:江乡。 寄与路遥:表示音讯隔绝。这里暗用陆凯寄给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面对绿酒红梅,不能忘情于玉人。 红萼:红色的花,这里指红梅。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Page 8
译文
独处江南水乡,正寂寞难以消受, 我多么想折几枝红梅寄你, 可叹水远山遥,风雪之夜难以行走。 面对这翠绿的酒杯,泪湿春衫衣袖, 面对窗外红艳的花萼,相对无言, 回忆起幸福时刻,又都无从启口。 最难使我忘怀的是你我曾携手共游, 那时候呵,千树万树红梅盛开-铺天盖地竟迫使西湖的寒光碧水都顿见消瘦。 呵,眼看着这梅花又片片零落调残, 仿佛按着我凄怨的笛声在匀称地伴奏。 我期待能再度相逢,呵,那将是什么时候?!
Page 9
【赏析】
本篇为作者咏梅名作之一。本篇在咏梅同时抒发了怀念故人的情 怀。此词作是作者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时写的,同时还写了《疏影》。张 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 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 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 绝唱。"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 高的。但是他的作品没过多的历史价值,实际上只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 的抒情诗,写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 衰之感。词上片写月中赏梅。词人从回忆往日赏梅开头,凭空升出一番意 绪,时间、意象重叠。古诗中“月色”几乎都有一种冷的意味,在月光的 冷色调里就能造成一种幽冷的范围,着重色调与氛围的感受,多了一层朦 胧。 “旧时”把读者带入一种对往事的回忆中,同时也含有一种今昔的对 比,同时也见出“月色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毕竟“岁岁年年花相似, 年年岁岁人不同”。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 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 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梅花一直是文人笔下的宠儿。

有人用它来传递友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有人用它来寄托相思,“江南梅花几度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更多的人借它来抒发高洁志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在这些咏梅佳作中,如果说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诗中绝唱,那么姜夔的《暗香》和《疏影》应该算是词中翘楚,从开篇美到结尾,800多年来无人能超越。

今天就来先来讲讲《暗香》这首词。

姜夔的很多词作都有小序,这首也不例外,根据词前的小序,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词写于1191年的冬天,当时词人冒着大雪到苏州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

范成大向他索要新词,他当场写下两首词,范成大看后爱不释手,令歌妓练习演唱。

根据元人所作的《砚北杂志》记载,姜夔离开时,范成大还将其中一个名为“小红”的歌妓送给了他。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便是他携小红路过垂虹桥时所写,诗中所言的“新词”正是《暗香》和《疏影》,可见姜夔自己当时对这两首词也是颇为得意。

在这首《暗香》里,词人通过吟咏梅花,来抒发自己对往昔的怀念,词句静美,情感细腻,令人心醉。

词的上半阕通过回忆昔日花前月下的美好情景,抒发如今年华易逝,才意两疏的伤感之情。

开头的“旧时月色”三句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月色朦胧,疏影横斜,笛声悠扬的意境中。

“几番”说明这样美好的一幕,词人曾不止一次经历过,也正突出了他对往昔的留恋和向往。

月光、梅影、笛声,原本就够美,词人接着又加入了“玉人”。

又是梅花绽放的季节,可是昔日不顾清寒,与他攀折梅花的“玉人”,却不知在何方。

忍不住想起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虽然不知这位“玉人”究竟是何许人也,但是词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怅惘之情依然令人动容。

接下来“何逊而今渐老”,词人从回忆转回了现实。

何逊是南朝诗人,是出了名的喜欢梅花,他的代表作《咏早梅》,“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历来为后世所称道。

词人这里以何逊自比,足见他对梅花的喜爱。

最后的坚持——20世纪词学史中的《暗香》《疏影》

最后的坚持——20世纪词学史中的《暗香》《疏影》

最后的坚持■20世纪词学史中的《暗香》《疏影》张耀宗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人文经典是一件颇为自由的事情。

每个人有着自己不同的“裁量权'但是,如果从阅读史的角度来说,则自由背后有理性。

讨论阅读史上一些经典阅读案例或许对深入理解我们的知识史形成有所裨益。

20世纪词学史上关于南宋词人姜夔《暗香》《疏影》的阅读史就是这样一个可不断品味的阅读事件$暗香》与《疏影》两首词向被推为杰构,然而历代详解甚少#至清代张惠言《词选》对这两首词的用意加以阐发,对后世影响甚巨。

晚清郑文焯等人在张惠言的基础之上,又加以发挥。

至此,对《暗香》《疏影》的阐释可谓流传有序,也使得对两首词文本的理解越来越透彻。

但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对这两首词的阅读立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俞平伯《人间词话》整理本的广泛传播,使得一本不为人所知的小册子颇有点“横空出世'勺味道,并且借助于白话文运动逐渐“声势浩荡”起来。

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间词话》里面的意见成了某种现代“思想正确”的试金石,无论是否同意其中的观点都不得不在王国维的阴影下前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等作何如耶?”黄濬曾评论道+晚近王静安《人间词话》陈义绝高,宋词自白石以下,皆致不满。

二十余年前#刊于《国粹学报》#余读之觉极精辟#而隘处疑必有流弊$及适之为文学史#旨在推行国语,排斥用典,理所固然,而于《暗香》《疏影《二词#诋为-不成东西$”但是#无论如何#那些赞成张惠言、郑文焯阅读思路2019(症戈叹!04膝)2 0」9年第3期(总第2 0 4期)的后辈们都不得不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观点有所回应。

例如,唐圭璋认为王国维“提出境界说,强调景语,颇多卓见'吴徵铸也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为“不刊之论'但是他们都对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表示不满。

王国维在论及隔与不隔说时举例颇多但引起极大争议的就是《暗香》《疏影》两词。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香》(自度曲)赏析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香》(自度曲)赏析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度曲)赏析沈松怀(序)⾟亥之冬,予载雪诣⽯湖。

⽌既⽉,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湖把玩不已,使⼯妓⾪习之,⾳节谐婉,乃名之⽈《暗⾹》、《疏影》。

旧时⽉⾊,算⼏番照我,梅花吹笛,唤起⽟⼈,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今渐⽼,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外疏花,⾹冷⼊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耿相忆,长记曾携⼿处,千枝压,西湖寒碧,⼜⽚⽚吹尽也,⼏时见得。

南宋词⼈姜夔,字尧章,号⽩⽯道⼈,他⼀⽣从未做过官,江湖游⼠,“清客”。

早年随⽗宦居湖北汉阳,青年少年时代在汉阳渡过。

以后浪迹湖州、杭州、合肥、⾦陵等地。

他在南宋时,名⽓特别⼤,30岁时,在湖州结识⽼诗⼈萧德藻,萧把⾃⼰兄弟的⼥⼉嫁给了姜夔。

姜夔因此居住在湖州变⼭⽩⽯洞,后来接识了⼤诗⼈杨万⾥。

杨万⾥很欣赏姜夔的诗词,并寄以希望,后经杨万⾥举荐,认识了范成⼤,⾟弃疾也深服其长短句。

姜夔⾝⽆官职,以诗词游说于⼠⼤夫中。

在汉阳时他依靠他姐姐,在苏州时依靠范成⼤,在杭州时依靠张监。

他的个性和⽣活特点最符合清客特点,范成⼤曾说姜夔“翰墨⼈品皆似晋宋之雅⼠”。

姜夔⽆论是诗、词都好,且精通⾳乐,他向朝庭献了⼤量⾳乐⽅⾯的⽂献资料,如《⼤乐仪》。

姜夔的词集中在《⽩⽯道⼈歌曲》,其中有80余篇留传下来。

他的词在南宋声望极⾼,为历代⽂⼈所推崇。

清.朱彝尊在《词宗》称:“词在南宋始极其⼯,姜尧章⽒最为杰出”。

姜词与周邦彦齐名,⼈称“周姜”。

姜夔词的主要特点是:清空、骚雅。

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

南宋张炎在《词源》称“词要清空,不要⾃视,......姜⽩⽯词如野云孤飞,去留⽆迹”。

这⾸《暗⾹》便是⼀个有⼒的佐证。

词上⽚写⽉中赏梅。

词⼈从回忆往⽇赏梅开头,凭空升出⼀番意绪,时间、意象重叠。

“⽉⾊”,着重⾊调与氛围的感受。

从声⾳上看,“⽉⾊”是⼊声字,发⾳轻涩,幽约,这种轻约的声⾳在⽉光的冷⾊调⾥就能造成⼀种幽冷的范围(古诗中“⽉⾊”⼏乎都有⼀种冷的意味)。

《暗香·姜夔》原文与赏析

《暗香·姜夔》原文与赏析

《暗香·姜夔》原文与赏析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词人姜夔冒雪来到苏州石湖,拜访诗人范成大,并在此逗留了一个多月。

时值梅花盛开,作者应范成大的要求,自度新腔,谱写了两首音节谐婉、意象朦胧、托喻遥深的咏梅绝调。

对于这两首词,前人盛赞不已,然究其题旨,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或谓“《暗香》、《疏影》,恨偏安也”(宋翔凤《乐府余论》);或谓“《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或谓“白石咏梅,《暗香》感旧,《疏影》吊北狩扈从诸妃嫔”(蔡嵩云《柯亭论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今人多以为此二词写的是忆离别,怨飘零,借咏梅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

由于词境幽隐,含而不露,运化无迹,因此对其深层意蕴难以实指,只能就其表层兴象作一些推断和解说。

理解《暗香》一篇的关键,在上片歇拍二句:“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全词即由此而引发。

所谓“旧时月色”、“梅边吹笛”、“唤起玉人”、“曾携手处”、“西湖寒碧”等等画面,皆非眼前实景,而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联想。

原来词人在石湖的一次宴席上,闻到从竹林之外传来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从而触发了他的心事,于是从眼前之“疏花”想到了当年和“玉人”月夜摘梅、西湖赏梅的前情旧事。

如今寒梅又开,香气如故;可惜时过景迁,人各一方,不禁感慨系之,吟成了这首怀旧之作。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开篇即寓今昔之感。

“旧时”点明所叙为往事,“几番”谓月下梅边吹笛非止一回。

形容暗香的诗句

形容暗香的诗句

形容暗香的诗句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2.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3.蕙死兰枯待返魂,暗香梅上又重闻。

——房舜卿《玉交枝·蕙死兰枯待返魂》4.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5.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羊士谔《郡中即事三首》6.惆怅西湖人不见,暗香依旧月黄昏。

——陈著《代弟茝咏梅画十景·古枝》7.碧尘缕缕暗香沟,湘粽床萤火流。

——王叔承《宫词一百首·碧尘缕缕暗香沟》8.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荼蘼发暗香来。

——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荼蘼洞》9.花萼楼前白玉枝,暗香长与月相随。

——谢复《塔山八景为方君僩题二首·其一》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1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2.娟娟月转回廊。

诮无处、安排暗香。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13.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政可怜。

——杨万里《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14.多情翠羽声啾唧,身在暗香浓淡间。

——徐庸《梅竹双清为上洋何仲阳作》15.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朱淑真《卜算子·竹里一枝斜》16.露下添馀润,蜂惊引暗香。

——钱起《月下洗药》17.紫苞裂处吴芳髓,火候温温暗香起。

——王洋《偶得上饶芡实颇佳分荐同邑以诗送》18.秋兰春蕙相与芳,梅花照景胜暗香。

——陈造《赠画士龚子》19.暖信已传春到未,暗香还动月明无。

——易士达《和朋溪探梅韵》20.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汪洙《神童诗》21.疏影横斜何处,暗香浮动谁家。

——白朴《木兰花慢·感香囊悼双文》22.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

——韩维《次韵和李公达见寄》23.水边沙际失疏影,野外风前飘暗香。

姜夔——《暗香》

姜夔——《暗香》

姜夔——《暗香》原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姜夔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作者: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

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

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

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

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

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

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

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

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

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

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

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

姜夔《暗香》

姜夔《暗香》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 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词上片写月中赏梅。 词人从回忆往日赏梅开头,凭空升出一番意绪,时 间、意象重叠。古诗中“月色”几乎都有一种冷的 意味,在月光的冷色调里就能造成一种幽冷的范围, 着重色调与氛围的感受,多了一层朦胧。 “旧时” 把读者带入一种对往事的回忆中,同时也含有一种 今昔的对比,同时也见出“月色依旧,人事已非” 的感慨,毕竟“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 同”。 “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写月下赏梅,通 过“月、梅、笛、人”和谐统一的立体意境,体现 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 “算几番”,说明月 下赏梅吹笛的次数以及词人的兴趣之高。“算”不 仅是对往事的回忆,而且带有对“往事如烟”的感 慨。
写作特色:

这首词构思绵密,自出机抒。词的创作虽 与林逋《山园小梅》有关,但其境界却远远 超林逋的诗作,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 不相类。林诗"曲尽梅之体态"(见司马光《温 公诗话》),陆词借梅比喻诗人的品德,姜 夔这首词却织进了个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写 法上却"不即不离",看上去,似咏梅而实际并 非咏梅,非咏梅而又句句与梅密切相关。正 如张炎《词源》所说:"所咏了然在目,且不 留滞于物。"姜夔词的"清空"也正表现在这里。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 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 却,春风词笔[1]。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 入瑶席[2]。
[1]攀摘:啮噬。何逊:南朝梁诗人,以爱梅 闻名。何逊曾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云,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后迁官,因 爱扬州之梅,要求转任扬州。这里作者以何 逊自比。春风词笔:何逊《咏春风》,“可 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 响馀声。” [2]但怪得:惊异。 提问翻译 入瑶席:浸透周身。

历代暗香名作供参习

历代暗香名作供参习

历代暗香名作暗香夷则宫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宋·吴文英)县花谁葺。

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

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风急。

送帆叶。

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

软红路接。

涂粉闱深早催入。

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

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暗香(宋·吴潜)犹记己卯、庚辰之间,初识尧章说维扬。

至已丑嘉兴再会,自此契阔。

闻尧章死西湖,尝助诸丈为殡之,今又不知几年矣。

自昭忽录示尧章暗香、疏影二词,因信手酬酢,并赓潘德久之诗云。

晓霜一色。

正恁时陇上,征人横笛。

驿使不来,借问孤芳为谁折。

休说和羹未晚,都付与、逋仙吟笔。

算只是,野店疏篱,樵子共争席。

寒圃,众籁寂。

想暗里度香,万斛堆积。

恼他鼻观,巡索还无最堪忆。

萼绿堂前一笑,封老干、苔青莓碧。

春漏也,应念我、要归未得。

暗香再和(宋·吴潜)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暗香(宋·吴潜)序:仪真去城三数里东园,梅花之盛甲天下。

嘉定庚辰、辛巳之交,余犹及歌酒其下,今荒矣。

园乃欧公记、君谟书,古今称二绝。

犹忆其词云:高甍巨桷,水光日影,动摇而下上,其宽间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

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

令人慨然。

澹然绝色。

记故园月下,吹残龙笛。

怅望楚云,日日归心大刀折。

犹怕冰条冷蕊,轻点污、丹青凡笔。

可怪底,屈子离骚,兰蕙独前席。

院宇,深更寂。

正目断古邗,暮霭凝积。

何郎旧梦,四十余年尚能忆。

须索梅兄一笑,但矫首、层霄空碧。

春在手、人在远,倩谁寄得。

暗香用韵赋雪(宋·吴潜)九垓共色。

南宋经典的两首婉约词《暗香》、《疏影》

南宋经典的两首婉约词《暗香》、《疏影》

南宋经典的两首婉约词《暗香》、《疏影》宋词作为格律诗的一种,其格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词牌便是不同的格式曲调。

而其体裁形式也颇多变化,比如在一首令词的基础上对曲调加以变化成为缠绵悠长的慢曲,像《木兰花》衍化出《木兰花慢》;还有的在单阕小令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阕,如单调的《望江南》变为双阕《望江南》等等。

还有的词人不断自创曲调来创作新词,比如柳永就自创了很多长调慢词,周邦彦也曾自创很多新词,以及南宋婉约词宗姜夔等等。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姜夔自创曲调的两首词,这两首词体裁极为独特,两首可合为一首词,分开又可各自独立,史称“连环词”,可谓前无古人的创举。

而两首词吟咏一物更是后无来者:暗香序: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疏影《暗香》、《疏影》两首词是姜夔探访好友范成大时所作,以独创的连环体吟咏梅花的姿态清韵,同时写梅言情,寓情于梅。

其中《暗香》寄托了个人身世漂泊之感,《疏影》则蕴藉着国家兴亡之悲。

《暗香》以月色梅花起兴,勾起昔日的回忆,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往复摇曳,笔触空灵淡雅,词境清刚幽冷。

时空变幻,意境悠远,感情凄婉,无一句不写梅,而又无一句不借梅喻人。

喻人自然凄婉动人,而写梅空灵无比,单单起句"旧时月色"四字,便被后世词家评价为“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疏影》上阕着重写梅花形神之美,色彩鲜明、幽雅清丽;下阕则写梅花不仅自美且能美化妇人之美。

整篇词描绘出美化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着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蕴藉着国家兴亡的悲叹。

词的结尾处则与《暗香》起句呼应,成为一体连环!历代写梅花的诗词或写梅花形神之美,或写梅花精神孤高。

其中以诗赋梅花之美的,古今无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之右,而以词赋梅花之美的则以姜夔这两首词为最。

南宋张炎在《词源》曾评价道:“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清代也有词家评价曰:“《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以与稼轩伯仲”!连环体前无古人,咏梅更是后无来者,笔触空灵而蕴藉深远,确实堪称千古绝唱!。

暗香(词牌名)—搜狗百科

暗香(词牌名)—搜狗百科

暗香(词牌名)—搜狗百科
暗香:指清幽的香气。

“暗香盈袖''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词与《疏影》为咏梅之作。

姜夔钟情于梅花,曾多次吟咏。

而此二词则为最工,时人张炎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词源》)近人郑文焯更誉之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暗香》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总体上写得朦胧飘忽,留有余地。

起句写旧时豪情,以月色、梅花勾连过去和现在,唤起与玉人月下摘梅的回忆。

随即以'而今'转到当前,'长记'二字追忆赏梅雅事,末句又回到目前,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

全词不断在过去、现在之间往复摇曳,结构空灵精致,意境清虚骚雅。

姜夔自度“仙吕宫”曲。

其小序云:“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后张炎用以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绿意》。

此曲九十七字,前片五仄韵,后片七仄韵,例用入声韵部。

前片第五字,后片第六字,皆领格字,宜用去声。

《暗香》诗词27篇大全集春在手、人在远,倩谁记得

《暗香》诗词27篇大全集春在手、人在远,倩谁记得

《暗香》诗词27篇大全集春在手、人在远,倩谁记得*暗香,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红情”“绿意”“红香”“晚香”。

以姜夔《暗香·旧时月色》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

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变体。

代表作品有吴文英《暗香·县花谁葺》等。

暗香,宋姜夔自度曲,见《白石道人歌曲》。

词咏梅花,因林逋《山园小梅》诗“暗香浮动月黄昏”句,取为调名。

注仙吕宫(夷则宫)。

其自序云:“辛亥之冬,予载雪诣(范)石湖。

止既月。

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肄习之。

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元陆友《砚北杂志》亦载此词本事。

张炎用以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绿意”。

暗香,又名“红香”“晚香”。

暗香·旧时月色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暗香疏影宋代:姜夔【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暗香诗词赏析

暗香诗词赏析

暗香诗词赏析暗香诗词被誉为是中国古典诗词最精彩绝伦之方式暗香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美感表达方式,以颜色分辨的方式阐述情感的变化,把深邃的情感包装在简单的语言中传达给读者。

暗香诗词,细腻的、活泼的,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让人们可以真正地感受其中的情感、体会其中的心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暗香诗词通常是以柔和的文字、淡雅的颜色、自然的画面、抒情的语言构筑出一个深远又迷人的世界,引人入胜。

它有一种温柔的精神,可以抚慰人们郁郁寡欢的心灵,主要以轻柔的文字、抒情的意境、敏感的体会、气质的节奏为特点,以其隐晦的深邃含义透过柔美的文字表达出来。

暗香诗词以淡雅而又朦胧的形式把情感包装,写出一篇篇暗藏情意的诗篇,让人们迷恋其中。

暗香诗词现在是以颜色以及抒情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例如,黄色,一般情况下,这种颜色会被联想到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暗示春天里绿叶和青草的盛放以及空气中的清新,因此这种颜色可以表现出一种喜悦的情感。

紫色有贵族的象征,代表的是婉约的美感,同时又有神秘的英气,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宁静、祥和的感受。

而红色则是表现人类激情的象征,可以用来表达一种热情的情感。

暗香诗词中,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可以用来更具体地表达情感。

暗香诗词中,把深邃的情感表达在简单活泼的文字中是最重要的,它以一种淡淡的情感,来表达一种深刻的诚挚,以柔和的字眼来刻画出一种深沉的感情,让人们能够从中找到安慰,得到柔美而又深切的情感。

以此来展现独特的文学之美,让读者沉醉在暗香诗词的美妙世界里,享受抒情的感受,领略文字的深邃美感。

总之,暗香诗词是一种有着独特意义的文学方式,可以带给人们深沉的思考,带给读者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感。

它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隐含的情感,还可以让人探索文字本身的魅力,欣赏古典诗词的艺术精品,享受文学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暗香名作暗香夷则宫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宋·吴文英)县花谁葺。

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

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风急。

送帆叶。

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

软红路接。

涂粉闱深早催入。

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

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暗香(宋·吴潜)犹记己卯、庚辰之间,初识尧章说维扬。

至已丑嘉兴再会,自此契阔。

闻尧章死西湖,尝助诸丈为殡之,今又不知几年矣。

自昭忽录示尧章暗香、疏影二词,因信手酬酢,并赓潘德久之诗云。

晓霜一色。

正恁时陇上,征人横笛。

驿使不来,借问孤芳为谁折。

休说和羹未晚,都付与、逋仙吟笔。

算只是,野店疏篱,樵子共争席。

寒圃,众籁寂。

想暗里度香,万斛堆积。

恼他鼻观,巡索还无最堪忆。

萼绿堂前一笑,封老干、苔青莓碧。

春漏也,应念我、要归未得。

暗香再和(宋·吴潜)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暗香(宋·吴潜)序:仪真去城三数里东园,梅花之盛甲天下。

嘉定庚辰、辛巳之交,余犹及歌酒其下,今荒矣。

园乃欧公记、君谟书,古今称二绝。

犹忆其词云:高甍巨桷,水光日影,动摇而下上,其宽间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

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

令人慨然。

澹然绝色。

记故园月下,吹残龙笛。

怅望楚云,日日归心大刀折。

犹怕冰条冷蕊,轻点污、丹青凡笔。

可怪底,屈子离骚,兰蕙独前席。

院宇,深更寂。

正目断古邗,暮霭凝积。

何郎旧梦,四十余年尚能忆。

须索梅兄一笑,但矫首、层霄空碧。

春在手、人在远,倩谁寄得。

暗香用韵赋雪(宋·吴潜)九垓共色。

想洛滨剑客,吹呼长笛。

貏豸老松,别树平欺烂柯折。

应是千官鹤舞,腾贺表、谁家椽笔。

赐宴也,内劝宣来,真个是瑶席。

休怪,巷陌寂。

有一种可人,扫了还积。

悲饥闭户,僵卧袁安我偏忆。

凝望天童列嶂,谁大胆、偷藏遥碧。

待问讯、清友看,怕难认得。

暗香(宋·姜夔)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海滨孤寂,有怀秋江、竹闲二友别本(宋·张炎)作海滨孤寂,鱼浪不来,寄李商隐。

羽音辽邈。

怪四檐昼悄,近来无鹊。

木叶吹寒,极目凝思倚江阁。

不信相如便老,犹未减、当时游乐。

但趁他、斗草筹花,终是带离索。

忆昨。

更情恶。

谩认著梅花,是君还错。

石床冷落。

闲扫松阴与谁酌。

一自飘零去远,几误了、灯前深约。

纵到此、归未得,几曾忘却。

暗香送杜景斋归永嘉(宋·张炎)猗兰声歇。

抱孤琴思远,几番弹彻。

洗耳无人,寂寂行歌古时月。

一笑东风又急。

黯消凝、恨听啼鴂。

想少陵、还叹飘零,遣兴在吟箧。

愁绝。

更离别。

待款语迟留,赋归心切。

故园梦接。

花影闲门掩春蝶。

重访山中旧隐,有羁怀、未须轻说。

莫相忘,堤上柳、此时共折。

红情/暗香疏影、暗香,姜白石为梅著语,因易之曰红情、绿意以荷花荷叶咏之(宋·张炎)无边香色。

记涉江自采,锦机云密。

剪剪红衣,学舞波心旧曾识。

一见依然似语,流水远、几回空忆。

看□□、倒影窥妆,玉润露痕湿。

闲立。

翠屏侧。

爱向人弄芳,背酣斜日。

料应太液。

三十六宫土花碧。

清兴凌风更爽,无数满汀洲如昔。

泛片叶、烟浪里,卧横紫笛。

暗香(宋·汪元量)西湖社友有千叶红梅,照水可爱。

问之自来,乃旧内有此种。

枝如柳梢,开花繁艳,兵后流落人间。

对花泫然承脸而赋馆娃艳骨。

见数枝雪里,争开时节。

底事化工,著衣阳和暗偷泄。

偏把红膏染质,都点缀、枝头如血。

最好是、院落黄昏,压栏照水清绝。

风韵自迥别。

谩记省故家,玉手曾折。

翠条袅娜,犹学宫妆舞残月。

肠断江南倦客,歌未了、琼壶敲缺。

更忍见,吹万点、满庭绛雪。

暗香为毅斋知院赋(宋·赵以夫)冰花炯炯。

记那回占断,春风鳌顶。

独抱寒香,得意西湖酒初醒。

为问玉堂富贵,争得似、山中深靓。

向岁晚,竹翠松苍,闲伴一枝冷。

南浦,水万顷。

想月湿断矶,云弄疏影。

粉英落尽。

孤鹤长鸣夜方永。

将见青青似豆,又迤逦、传黄风景。

听报道、催去也,再调玉鼎。

暗香(宋·陈允平)霁天秋色。

正倚楼待月,谁伴横笛。

涨绿浮空,闲数河星手堪摘。

弥望澄光练净,分付与、玄晖才笔。

烟溆阔,云远波平,归鸟趁风席。

南国。

信音寂。

怅雁渚渡闲,鹭汀沙积。

藓碑露泣。

时拊遗踪暗嗟忆。

人事空随逝水。

今古但、双流一碧。

待办取、蓑共笠,小舟泛得。

暗香(宋·彭子翔)序:寿停云翁七十。

其年,云山风有亭火后重建停云望极。

问秀溪何似,英溪风月。

劫火灰飞,又见雕檐照寒碧。

何事归来归去,似熙载、江南江北。

还又向、殊乡初度。

故乡人,却为客。

是则。

家咫尺。

不是有、莼羹鲈鲙堪忆。

从心时节。

消得山阴几双屐。

莫把放翁笑我,又似忆、平泉花石。

篱菊老,梅枝亚,不归怎得。

暗香(元末明初·邵亨贞)序:吴中顾氏旧时月色亭,陆壶天倡始,用白石先生元韵以咏。

黄一峰持卷索赋。

水边寒色。

又怎禁傍晚,一声长笛。

废苑日斜,玉蕊疏疏未快摘。

回首江南旧梦,何处觅、黄昏诗笔。

纵近日、雪满西泠,谁解为移席。

萧瑟。

更幽寂。

记驻马断桥,顿觉愁积。

倚风暗泣,离黍残碑尚追忆。

绝艳无人管领,潮自落、吴山横碧。

便想象、风景好,可能再得。

暗香梅花用白石韵(明·彭孙贻)凄凄夜色,且醉扶红袖,倚楼横笛。

唤起玉龙,斜月鳞鳞晓星摘。

回首故人天际,欲书寄瑶华无笔。

谁共我、枕石山中,霜冷露盈席。

南国,音信寂。

纵千里相思,方寸堆积,悲吟当泣。

不是思君定谁忆?犹记一枝送影,香梦人、罗浮空碧。

奈可翠禽叫转,不归也得。

暗香晚登燕子矶,寄蘋湘、漱泉(清末民国初·冯煦)数声怨笛。

又无端唤我,来寻陈迹。

点点峭帆,半带残阳下荒驿。

幽壑潜蛟自舞,浑怒卷、银涛千尺。

甚绝磴、一线侵云,犹有晚樵识。

归客。

正恻恻。

数断角剩烽,总是离索。

俊游记得。

春草如烟上吟屐。

茸帽西风渐暝,空望极、危岑寒碧。

算旧日、携酒处,去潮更急。

暗香(清末民国初·冯煦)十二月五日大雪,舟过峡中,万山皆缟素,其上云气迷濛,与天一色,山半枫柏萧萧,时露丹碧,下则奔涛千尺,如喷银沫。

野鸥数点,拍拍过江去。

此身恍在冰壶,曾不知世俗尘壒,此西征最胜处。

亦予三十二年中第一奇遇也。

拟作峡中泛雪图,先为此解纪之朔风正峭。

又一篷夜雪,江空人杳。

几片冻鸥,不管残寒下云表。

休讶潘郎鬓点,算愁外、青山俱老。

望万里、湿粉乾坤,疑是素蟾照。

欹帽。

更一啸。

指石际冷枫,惨绿多少。

软红尽扫。

犹胜当年剡溪棹。

赢得閒身画里,知碧宇、琼楼重到。

甚峡影、悬似练,玉龙自绕。

暗香题家书后(清末民国初·冯煦)酒阑江阁。

甚轻衾似水,羁人先觉。

梦到淮南,澹月微霜下帘幕。

长是歌离赋别,休更卜、镫前红萼。

算几日、鬓影都华,双袖也应薄。

楼角。

正萧索。

记伴我微吟,数遍寒柝。

沈郎瘦削。

曾倚炉熏与调药。

孤负机中锦字,湘水阔、征鸿谁托。

便夜夜、归去也,忍教见却。

题注:阑天竹花和俞少卿世兄作是花是竹。

有叶分个字,香含皱玉。

种傍粉垣,小样娟娟数丛绿。

空谷佳人自倚,笼翠袖、肌肤生粟。

料不为、去去春光,芳意碎如蹙。

梅熟。

雨又足。

似未坼柳绵,那怕风逐。

晓禽乱扑,红豆相思几时啄。

长记瑶瓶供养,伤岁暮、寒盟难续。

试看取、开遍也,一枝怨独。

暗香画梅,枣华遗墨也。

雨甥属题,凄然赋此,依韵拟石帚(丙辰)(清末民国初·姚华)倩春着色。

尚压寒弄影,迎人横笛。

画了索诗,一纸灯前许雕摘。

不算年光似水,空依约研冰调笔。

怨落月独秀幽姿①,无语接瑶席。

京国。

夜阒寂。

待诉与近怀,旧臆如积。

堕钗暗泣。

妆阁凄清有人忆。

和靖江乡住处,魂梦冷千山笼碧。

便讯遍烟共水,也难探得。

按:①东坡集中赏梅诗:独秀惊凡目。

暗香依韵拟石帚,题枣花墨梅(清末民国初·姚华)莲华庵中小轩二楹,树枣已华,第一女銮主焉。

其后銮归门人文宗沛,二年而殒。

宗沛哀之甚,每检得遗墨,必来乞句。

既依韵拟石帚暗香疏影二阕题照水梅小幅以去,此双钩折枝墨梅装之逾岁而未有词。

岁暮养疴,客思无藉,因更谱暗香,老去才思顿减,恨无秀句以酬枣灵也。

丁巳十二月有二日。

水痕月色。

和冷烟作暝,先春愁笛。

画里欲仙,一翥声声怎教摘。

长使东风泪洒,添酸涩南枝吟笔①。

但照彻独夜青灯,香影扑凉席。

南国。

路寂寂。

便种了墓门,堕叶黄积。

照颜对泣。

遗墨堂前悄相忆。

惊断天寥午梦,人去住罗浮空碧。

试问讯凭翠羽,几声唤得。

按:①梅溪瑞鹤仙红梅词有云:孤香细细次,梦到杏花底。

被高楼横筦,一声惊断,却对南枝洒泪。

暗香见菊花作用白石韵(清·孙云鹤)晚香淡色。

有几回伴我,银屏听笛。

曲罢酒阑,更荐寒泉带霜摘。

谁把西风点染,还付与丹青妙笔。

念采采老圃秋容,常入介眉席。

乡国。

叹寂寂。

料旧径渐荒,落叶愁积。

乱虫夜泣,倦倚东篱定相忆。

空对天涯瘦影,帘捲处苔痕凝碧。

问近日人忆也,可能会得。

暗香咏梅用白石韵(清·张玉珍)花中绝色。

但绕花看遍,莫愁横笛。

晓镜妆成,珍重琼英未轻摘。

软玉笺裁秀句,惟记省坡仙词笔。

最好是淡月黄昏,疏影上芳席。

乡国。

慰寥寂。

奈竹外轻寒,露华微积。

离情欲泣。

岁岁春初苦相忆。

几树斜临曲岸,香浸也半池空碧。

算燕燕瘦尽了,那能学得。

暗香咏桂(清末民国初·易顺鼎)碧云路永。

叹夜深徙倚,瑶情难赠。

玉手捣霜,悟后狂香也飞定。

金粟堆中小立,从空际、飘来仙磬。

要耐得、水样寒宵,偷剪露黄冷。

妆褪晓不整。

向一尺软波,独自窥镜。

怨蛾队暝,锁梦秋山古菭净。

开到淮天尽处,还怕有、骚魂私等。

又寂寂、凉吹晚,雀屏颤影。

暗香咏红豆(清·朱彝尊)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莫是珊瑚。

零乱敲残石家树,记得南中旧事。

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

素手摘新雨。

延伫,碧云暮。

休逗入茜裙,欲寻无处,唱歌归去。

先向绿窗饲鹦鹉,惆怅檀郎终远。

待寄与,相思犹阻。

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

暗香秋宵倚阑,月华如水,记去年留滞江上,莲史饯我于托鹃水榭,正此日也。

伤离念远,不能无言(清末民国初·朱祖谋)素天烟邈。

点去鸿两两,碧云楼角。

梦约不来,一剪微波渺难托。

伤别伤秋未算,还点鬓、新霜经著。

渐逗入、隔岁相思,花底歇深酌。

谁觉。

背虚幕。

正不耐夜吟,玉绳低络。

五湖计错。

乡国蘋花渐非昨。

何况空江画桨,凄荡损、萧娘眉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