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讲+古代和近代科学自然观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观发展过程进行详细探讨。
一、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1.1 古代自然观主要以神话和宗教解释自然现象
1.2 古代人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神灵控制的
1.3 古代自然观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表象和现象层面
二、中世纪自然观的演变
2.1 中世纪自然观受到宗教的束缚,以神学为主导
2.2 中世纪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神的杰作,人类应当顺应神的旨意
2.3 中世纪自然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仍然停留在神奇和超自然层面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变革
3.1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开始向理性和实证转变
3.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开始运用实验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现象
3.3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奠定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
四、近代自然观的发展
4.1 近代自然观通过科学方法不断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
4.2 近代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规律和现象的理论
4.3 近代自然观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五、当代自然观的趋势
5.1 当代自然观强调跨学科合作和整合,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5.2 当代自然观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5.3 当代自然观将人类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提倡和谐共生的理念
总结: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历史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自然观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第二讲 自然观---古希腊

奴隶社会的世界科学高峰
•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奴 隶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古希腊 (包括后来希腊化时期),而不是在 中国。 • 到了封建社会,全世界的科学高峰 才转到了中国,因为古希腊已经灭亡, 欧洲被基督教会所统治和愚昧。
08:19:00 14
08:19:00
15
08:19:00 23
希腊化国家统治者慷慨支持科学研究
• 埃及的情况尤其如此。埃及的亚历山大 图书博物馆实际上是历史上最早由国家供 养的研究院。它包括天文台、实验室、解 剖室、植物园、动物园和一个藏书达50万 至70万册的图书馆。
08:19:00
24
•
托勒密王朝出重金让缪塞昂学 院雇佣了一大批专门抄写的人员, 据说,当时政府命令.所有到亚历 山大港的船只都要把携带的书交出 供检验,如发现有图书馆没有的书, 则马上抄录,留下原件,将复制件 奉还原主。只此一项,就可看出托 勒密王朝何等重视文化积累。
08:19:00 16
•
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知识阶层不用为 着生活而奔波劳碌,因为,整天从事繁重体 力劳动没有闲暇的人,是无法从事求知这种 复杂的脑力劳动的。 • 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它要求自由地思 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 的支配。 • 总的来说,亚历士多德强调了哲学和科学 之来源的非功利性,也说出了为何希腊成为 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的道理:因为它提供闲 暇、提供自由,因为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 欲,对智慧无比地祟尚。
25
08:19:00
亚 历 山 大 图 书 馆 阅 览 室
08:19:00
亚历山大图书馆阅览室
26
早期“人才流失”的现象
• 人文鼎盛.经济发达.使得亚历山大里 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各地的 学者都到这里来进修、学习,当时最为著名 的科学家几乎都在亚历山大里亚呆过。 • 当时,曾发生早期“人才流失”的现象, 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医生、 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天文学家、语言学家、 地理学家、艺术家和诗人,由于受适意且激 励人的气氛、极好的设备、免费的膳宿和令 人羡慕的薪水的吸引,纷纷来到埃及。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人工自然的扩大—— 社会形态 技术革命 经济形态 人工自然物 渔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知识社会 取火技术 农业技术 工业技术 信息技术 科学 原始经济 铜、铁 农业经济 建筑、城镇 工业经济 机器设备 信息经济 人工智能机 知识经济 知识产品
•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 • • • • 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和谐——渔猎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异化——农业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对立——工业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化——信息文明;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 马克思、恩格斯以19世纪自然科学为基础,确立了辩证 自然观,它阐明了自然界从天体、地球、生命到人类的 辩证发展。 •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随着自然科学、技术与工业的 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自然观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 20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生物学、生态科学、 环境科学等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提出,把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成为辩证唯物主 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形态。
•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内容:有机整体论和自然 价值论。
•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宗旨—— • 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 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 工业、信息业和服务业,核心是生态农 业。 • 思想观念层面: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和价 值观念的生态化。 • 社会体制层面:在生态化物质生产的基 础上建立新兴的社会体制。
•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 欧洲中世纪:古希腊时期与近代之间的中间年代。 (Middle Ages) • 自然科学、哲学的研究从属于《圣经》教义。 • 主张神创论的宇宙观,上帝创世说。 • 它以托勒密的地心说为理论支点;它以经院哲学 的形态出现;在总体上它是人类思想史中的停滞 和倒退。
第二讲古希腊的科学与自然观

第二讲古希腊的自然观与科学思想1关于自然界和物质本原的猜测和研究2古希腊人对自然的理解y古希腊的自然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界渗透或充满着心灵这个原理上的;y希腊思想家把自然中心灵的存在当作自然界规则或秩序的源泉序的源泉;y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理性的动物;y希腊人把人自身与自然界相类比。
3背景y1 时间:大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2世纪;y2 自然条件:多山少田地的希腊半岛,多港口,有利于航海和贸易,适宜造就坚强而活跃的民族;(环境图地形图)图,地形图)y3 政治:BC6‐7世纪建立僭主政治,后来僭主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
456泰勒斯(约前624‐547)y 生平:生于米利都,游学埃及与巴比伦。
y 趣闻:哲学家并非不能致富,非不能也,实不为也!y 把目光转向天空,超凡脱俗的理性态度。
超越的、非功利的,对现实的功利不计,专注天空而忽视大地。
这是希腊以致整个西方的思想品格。
y 几何学:金字塔的高度y 哲学:y “水是万物的始基”——确立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自然界y 地震的解释——确立了科学研究的目标:因果解释7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ca 560–ca 480 BC)8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约前570-490)y 生平:爱奥尼亚的萨莫斯人,据说就教过泰勒斯,去埃及留学过。
后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敦。
y 集科学、哲学、宗教于一体的神秘教派,对圆崇拜希腊数学四大学科:算术(绝对的不连续量)、音乐(相对的不连续量)、几何(静止的连续量)、天文(运动的连续量)y “数是万物的本原”—现象背后的规律y 天文学:对10的崇拜,对地。
y 自然界是和谐的,由某些简单的整数比体现自然关系。
y 摆脱感性直观,追求只有理性才能接近的世界。
9y 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546)y 无定形物y 阿那克希米尼(约前585-525)y 气y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480)y 火,逻各斯y 恩培多克拉斯火气y 四元素:水、土、火、气y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361)y 原子论(原子,虚空)y 机械性1011Plato (427-347 BC )柏拉图(前427-347)y 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死后游学埃及和南意大利,研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最后回到雅典建立学院阿卡德米(Academy),门口上书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理念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念世y 理念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y 发现圆锥曲线:抛物线、椭圆、双曲线12柏拉图(前427‐347)y理念说,几何学表达完美y发现正多面体只有五种:正四面体、立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y发展了恩培多克拉斯的四元素说y火——正四面体y气——正八面体y水——正二十面体y土——立方体y水(20)2气(8)+火(4)y现象世界——理念世界1314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y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人,自幼父母双亡,17来到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学生。
2-科学的源流及观念

老子(约前580—前500)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庄子(约前369—前286)
五行说
李约瑟:五行的概念 不是一系列五种基本 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 基本过程的概念。中 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 特地避开本体而抓住 了关系。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
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强调关系(阴阳、五行)、波场(气); 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 自发运动变化(《易》-循环演化、生成 论); 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 自然、人生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
自然界的本体论构成自然界的结构与秩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及原因人与自然的认识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种认识历程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向现代文明演进的轨迹
第二讲
科学的源流及其观念
一、自然的观念
自然观念: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 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构成:
二、古代自然哲学
原始思维与哲学思维
古代自然哲学是作为远古蒙昧时期的原始宗教和 原 始 思 维 的 对 立 面 而 产 生 的 。 1、原始思维 神话 哲学思维
(神灵世界) (非神灵世界)
2、哲学思维的意义在于:从神灵世界的束缚中
解脱出来,是人类精神的一次伟大解放。
§ 2. 1
古希腊自然哲学
1、哲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起源:
柏拉图(BC427-347)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著述几乎遍 及每个学术领域。确属百科全书式的 学者。亚里士多德开辟此后2000年西 方哲学的思辨道路。
亚里士多德(BC384-322)
4、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评价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 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 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 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自然哲学:“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 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 填补现实的空白。它在这样做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天才 的思想,预测到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说出了十分 荒唐的见解,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
第二章自然观变革

原子论对后世的影响:
古代原子论的在17世纪的复活(近代科学萌芽)和机械自 然观的形成,分析还原论方法论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系:
原子论所代表的以基本的物质粒子的运动来解释宏观经验 现象的思想路线(整体到部分,感性到逻辑、实证),是 近代科学研究所遵循的主要路线。
原子论试图通过少数基本假定来统一解释自然界各种现象 ,以实现科学理论的统一性的方法论原则,同样被近代科 学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它的研究纲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 疏散而形成的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
(2)毕达哥拉斯学派(意 大利南部克罗顿)(前6世 纪):
毕达哥拉斯:把数当 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万 物皆数”
毕达哥拉斯派对后世的影响:
开创了从数学角度说明自然规律的先河,科学数 学化的潮流从此发源。 提出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这一基本工具的事实, 对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革命的先驱及近 代科学的兴起产生重要作用。
(3)赫拉克利特克(希腊的艾菲斯): “万物的本原是火”
(4)巴门尼德(意大利爱利亚学派 ):自然虽然处在不断变化中,支 配这种表象的是一种根本的“存在 ”,即现象背后的本质。
希腊哲学进入第二个阶段:宇宙 不再被理解为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 生命体,而是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存 在,自然的人格化逐渐消失,生成 论自然观转向本体论和形而上学自 然观。原子论先驱——
人类认识的发展:随时代不同而不同,主导人类自 然观的因素不同,认知概念框架也不同,对待自然态 度也不同。
科学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不可分离。
人类自然观的演变过程:
1.古代(古代认识水平):古代自然观和中世纪自然观。 2.近代(近代科学):机械论自然观,还原方法论的一种具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与自然观的演变

(2) 理论的传播范围有限
教育和通讯技术的不发达,理论的传播 范围有限
(3)希腊理性精神受到压制
罗马帝国的征服以及基督教的兴起,使 希腊理性精神受到压制
(4)罗马帝国的科学技术:
重视技术,忽视理论 普林尼的《自然史》 盖仑的医学 托勒密的地心说
二、古代人的自然观
4、原始社会(经历几百万年)
工具、火、冶铜、冶铁
5、奴隶社会(公元前4000多年---公元6世纪)经历5000年
--14世 纪)经历1000年
农业、医学、数学、物理、中国四大发明。
7、古代科学的衰落
(1)示范作用的极限:
示范理论扩展到一定程度,受到研究对 象本身复杂性和专门性的限制,难以进 一步发挥作用
1、探索科学起源的思路
科学:理性精神和求实精神的统一 丹皮尔:科学是在巫术、神话的“丛林”和工 艺、工具的“草原”上发芽成长的 梅森:科学有两个根源,一是技术传统,一是 精神传统,这两个传统的汇流产生了一个新的 传统,即科学传统
2、原始时代的技术与经验形态的 自然知识
原始时代的技术:制造石器;用火和人 工取火;植物栽培和动物驯养技术;制 陶技术、纺织技术、建筑技术和运输技 术;文字的发明和运用 经验形态的自然知识:构成了自然科学 萌芽的最初形式
1、天文学中的新观念:打开形而 上学第一缺口
康德的星云假说:用原始星云的吸引和排斥作 用解释了太阳系的起源,否定了神的第一推动, 包含着继续进步的起点,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 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康德的潮汐摩擦理论:说明了太阳系不仅有一 个起源过程,而且还有一个演变灭亡的过程。 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
第一章 第二节 自然观

• 一、古代的自然观基本上还停留在直觉和 猜测的水平上 ,但却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
• 1.中国的五行学说
2.阴阳学说
3.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
4、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 几里德、阿基米德
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科学的日心地动说, 写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天体运行论》。
②维萨里的人体结构理论和哈维的血液循 环理论 哈维.doc ③数学: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和牛顿、莱 布尼茨的微积分学 ④物理学主要以牛顿力学为代表 ⑤化学:从燃素说到氧化理论 ⑥生物学:林耐的分类法
三、从机械自然观到辨证自然观的转变,由 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
有一次,他用氰气和氨水发生反应 ,得到了两种生成物。其中一种是 草酸,另一种是某种白色晶体,但 他发现该晶体并不是预料中的氰酸 氨。进一步分析表明,它竟然是尿 素。
3、1830年,赖尔在地质学中,阐述了地壳的渐 变假说。“地”亦在变了。
20年代中期,赖尔接触到 了赫顿的火成论以及拉马克 的进化学说。加上更进一步 的实地考察,使他逐渐产生 了地质渐变的思想。1828 年,他来到意大利的西西里 岛,考察了著名的埃特纳火 山,坚定了地质形态在多种 自然力作用下缓慢变化的信 念。从1829年开始,他致 力于《地质学原理》的写作
6、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阐述 了物种的进化规律。
• 达尔文(1809-1882)(英国) • —给出一般的细胞学说的是德国 动物学家施旺 (T.Schwann, 1810~1881年)。1839年, 施旺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 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 书中,把斯莱登的学说扩大到 动物界,形成了整个生物界的 细胞学说。由此细胞学说正式 创立。
2、科学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

想最终伴随着人的本质的变化而导致了自然的
数学化合知识的数学化。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八分。
毕达哥拉斯
案
例
二
:
毕
达
哥
拉
斯
学
派
与
近
代
科
学
毕达哥拉斯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的
萨默斯岛,青年时期离开母邦,热衷
于学习宗教和学术。毕达哥拉斯
曾经求学于伊奥尼亚学派的自然哲
争爆发前的这段时期达到鼎盛,被称作“
黄金时期”。在被马其顿国王征服后,希腊文
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扩散。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
古希腊文明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八分。
古希腊自然观
古希腊哲学和世界上其他文明发祥地哲学一样,都是从
通过想象来认识事物,把宇宙万物
看成是自己生命生活的一部分。
自然知识以科学最初形态
出现,形成了巴比伦、古埃
及、印度和中国的科学文明
。
•
•
•
•
天文学知识
数学知识
物理学知识
医学知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八分。
(一)古希腊自然观(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1.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
此处略去)地球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这种天地有别的概念,使地球
成为天体之一,具有革命性意义。近代哥白尼革命某种意义上也只
是毕达哥拉斯思想的一个延续。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八分。
毕达哥拉斯学派与近代科学有
1-2近代自然观

四,方法论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1 ,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 ),英国哲学家, 近代科学方法:实验的、 定性的、归纳的方法。提 出“知识就是力量”。 《新工具》的作者。
归纳方法论:正确进行科学研究是从命 题金字塔的底部一步一步上升到顶部, 即以自然为对象,以感官知觉为起点, 让心灵顺着一条全然循序递进的阶梯向 前推进,归纳而逐步上升到公理。培根 的方法主要强调归纳的一面。
《人是机器》(拉美特利) 《社会静力学》(斯宾塞)
§2,机械论自然观的要点
大约在牛顿的时代,随着经典力学之成功,以 及在其它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发展和机械论哲学 的发展,机械论自然观的核心思想基本确立。 在初期,这种自然观包括如下要点: 一,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物质不可再分 的最小粒子,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同一质料的微 粒组成,区别只表现在微粒的形状和运动上;
( Miguel Serveto, 15111553 ),西班牙神学家和医生, 提出与统治了学术界长达 1500 年之久的盖仑学说不同的理论 -肺循环假说,并推断血液不能 在心室间流动,而是经肺从右 心到左心,这是通向后来的血 液循环理论的重要的一步。
三,哈维
( William Harvey, 15781657 ) , 血液循环理论的提 出者,并用实验证明。 1628 年,出版《心血运动论》一 书。
例:人物,列奥那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 者,画家、雕刻家、音乐家、 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 生物学家、哲学家……在每一 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
§2,地理大发现
一,背景 –在欧洲,地理大发现与航海事业的发 展密切相关,而航海事业的发展,又 与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密切相关。它 带来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的跃进。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 着的物质及其表现之外,什么也没有。 运动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是不灭的。 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既对立又统一,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亡 之中。 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自然 界的发展有其消亡的必然性。 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
科学与自然观的关联
惯性定律导致外因论 成功科学成果的不合理的普遍化 用量的差异说明质的差异,只有量变没有质 变 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念 严格的决定论 原子论或微粒说
基本观点
机器的自然图景:笛卡尔、拉美特利、伏尔 泰 严格学、分析力学。
基本特征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 统一
思考题
简述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前 提和哲学前提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哲学及社会基础
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流行:希腊、比利时、罗马 尼亚的独立;德国、意大利的统一。 1830-1831年革命:巴黎、比利时、奥地利等。 1848年革命:专制主义解体,自由主义、民主政 体基本确立。 城市化和工业化。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及其辩证法。 启蒙和自由思想的深入人心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结合,阐述了唯物主义 自然观发展的诸历史形态。重点掌握辩证唯 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自然哲 学思想渊源、基本观点及意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义2-2(科技史与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剧场假象”
最后是“剧场假象”。培根指出,这是从各种哲学教 条、以及从证明法则移植到人心中的假象。因为在他 看来,“一切流行的体系都不过是许多舞台上的戏剧, 根据一种不真实的布景方式来表现它们自己所创造的 世界罢了。”所以,他也把这种假象称为“体系的假 象”。他认为,这种假象不是天赋的,也不是暗中潜 入理智中的,而是“从哲学体系的剧本和乖谬的证明 规则印到和接受到人的心里上面来的。”由此表明, “剧场假象”的形成,正如我们看戏一样,虽然目的 在于娱乐,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剧中故事情节的 感染,而使剧中所流露出的感情、思想、价值观念等 等,被我们所受纳、所汲取。
“洞穴假象”
如果说“种族假象”是一种集体假象,那么,“洞穴 假象”则是一种个人假象。培根认为,每个人都有他 “自己的洞穴”。正是由于这种洞穴的作用和影响, “使自然之光发生曲折和改变颜色。”他所作的这一 比喻在于表明,由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所特有的天性; 或者是由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与别人的交往,或者是由 于读书和他所崇拜的权威;或者是由于印象产生于具 有成见的人心中抑或产生于漠然无动于衷的人心中而 有所不同,如此等等所造成的,便不仅仅是各个人的 精神各不相同,而且还变幻不定。这样,就形成了各 个人的不同的假象。
毋庸置疑,语词的不准确、多义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 理解—解释上的混乱,是形成“市场假象”的一个重 要原因。并且,正是这个缘故,在现代,才形成了语 义学、语言哲学等学科,以试图消除语言所造成的混 乱。但同样重要的是,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它 所传递的不但可能有假信息,而且也可能由于受纳者 在解读信息时误解了信息的含义,从而导致“市场假 象”的产生。在人们的各种假象中,最主要的是“市 场假象”;而“市场假象”之得以形成,便在于人们 彼此之间的以讹传讹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读信息。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 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伟大的 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 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 至今仍然存在。他作为中世纪 神哲学家,继承了柏拉图的遗 产,在道德理论上首先与传统 的“幸福论”划清了界限。
• 基本特征: 在对自然的认识内容上,神学 自然观的思维是一种对古希腊理性思维的 自然观的一种倒退,而在逻辑上,则是一 种对神学的理性辩护,因而无法引领对自 然的深入研究。
自 然 观 变 化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 科学的主要成就
• 上述理论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以 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 清晰图画。 •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 学的最高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 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 观的缺陷,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 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 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二、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辩证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发生的以蒸汽机为 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产 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 同时也有力地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到19世纪, 自然科学研究从分门别类地搜集、积累材料的阶 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 上加以概括说明,创立理论的阶段。理论自然科 学的产生及其在各个领域涌现的一系列重大发现, 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提供了自然科学基 础。
• 五行说: •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 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 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 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语》
•中国古代思想家史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自然观 重新发现柏拉图 对观察的依赖不断增长
日心说的提出
总结:
总之,从史前人类神话自然观,到古希腊人格 化自然观,再到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和文艺 复兴时期的泛灵论自然观,大都主张自然是有 魔力的、神性的或者是有生命的,是充满了精 神和智慧的。
• 古希腊还没有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 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它的朴素辩证法 的自然观是人类历史上自然观的最初形态。
• 由于这种自然观包含在当时关于自然的研 究与探索的自然哲学中,尚未建立在科学 的实验与分析的基础上,因而这种自然观 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二、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论 自然图景
第二个大问题: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论自然图景
1、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
• 开普勒、伽利略对世界的看法已经涉及了机械论 哲学的最深层次的内涵。
1、古希腊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兴起有什么关联? 2、机械论自然观与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有什么 关联? 3、牛顿的自然哲学与18、19世纪科学的发展有 何关联?
第二讲
古代和近代科学自然观
第一个问题:古代自然观与中世纪自然观
一、 史前神话自然观和古希腊自然观 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三、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自然观
一、古代自然观与中世纪自然观
1、史前神话自然观和古希腊自然观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作为生长、生成、生活的生命整体的本质就揭示出来了。
阿拉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 约在前570年)
• 笛卡尔认为,人是由精神和肉体组成的,精神是 不朽的和永存的,肉体是短暂和易逝的。
人类的精神——自由意志可以摆脱自然的束缚,认识把握自 然的奥秘。而自然不具有精神,是一部机器,自然中的具体 事物仅由惰性的物质微粒构成,这些微粒的运动引起了所有 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均可由因果性的机制来解释;自然界 中的事物按物理必然性运动变化;一切运动变化都可归结为 物质的机械运动,与各种思维存在物无关。他宣称:“给我 物质和运动,我能造出整个世界。”
火是世界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
希腊哲学由宇宙生成论转向本体 论和形而上学,这是希腊哲学的 第二阶段。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得谟克利特
“其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惯性和 物质性的原子按其本性运动的必 然结果。没有精神和神浸入这个 世界。生命本身被还原为惯性粒 子的运动。他们也没有为目的和 自由留下空间,只留下铁的必然 性统治着世界。”
2、牛顿机械论纲领的确立
• 牛顿通过在物质和运动基础上加上一个新 的范畴——力,把伽利略的数学传统引入 笛卡儿的机械论哲学的途径,使得数学力 学和机械论哲学彼此协调。 • “力的概念使自然科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 的水平,并从此成为科学实证的范例。”
3、机械论纲领的成长和影响
总结:
• “机器的隐喻”统治着早期的现代思想,以至于不 仅物理的宇宙,而且社会、动物甚至人类都被看 作是同样的机器,是没有任何生命的冲动。 • 宇宙被认为是遵循规律的,以稳定的和有序的方 式发生作用,并且能够被理性的大脑控制和理解。 • 整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由同样的规律决 定,偶然和非决定在世界转动的齿轮上面不起作 用。
无限者是世界的本原
毕达哥拉斯的“数”
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主义哲学的基本观 点对哲学和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哪些影响? 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主义传统是自然科学 中极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传统?
对自然界的数学探求,以及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释说明自然现象 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传统,是值得称道的。
可以说,这个学派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它开创了从数学角度说 明自然规律的先河,科学数学化的潮流正是从这里发源的。
戴维:《西方科学的起源》
2、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 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伟大的 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 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 至今仍然存在。他作为中世纪 神哲学家,继承了柏拉图的遗 产,在道德理论上首先与传统 的“幸福论”划清了界限。
•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 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 院哲学的最高成果, 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 学的最大、最全面的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