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上的水_苏教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三年级上册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三年级上册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教案

珍惜水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水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知道淡水资源在地球上是有限的。

3.知道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节约用水方法。

.4.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节水行动,真正的保护水节约水。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有限。

教学难点:认识到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

教学过程:一、导入——科学阅读1.准备一段科学阅读资料,和珍惜水资源有关的。

2.教师提问:你能从这段信息中获得什么?师:是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珍惜水资源。

(板书:珍惜水资源)[设计意图:通过科学阅读,培养学生获得科学信息并表达的能力,直接引入课题。

二、水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1.师:水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展示图片)(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

那么水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播放关于水的视频。

展示水在工业、农业、生活等各方各面用途的图片,提问学生,学生猜测或利用已有的知识回答。

5.师小结:农业上,庄稼的生长需要用水灌溉。

人们可以利用河道进行运输,水让车变整洁,海里的生物在海里自由的生长,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要出现。

它有很多种角色,它非常的重要。

三、淡水资源是有限的1.师:地球上那么水无处不见,我们会缺水吗?2.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海水是不能被人类所利用的,那我们所能利用的就是淡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那么地球上的淡水究竟有多少呢?谁知道?(学生自由回答)节约用水1.师:面对水越来越匮乏,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又离不开。

为了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人们想到了各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展示图片)2.面对以上节水措施,请你想一想,对于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在家中可以进行哪些节水措施?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中人们节约用水的方法,继而思考在家中可以如何节约用水,鼓励学生制定详细的节水方案,比较发现节水一周用水量的变化。

引到学生发现一个节水行动确实是可以节水的,鼓励学生天天节约用水,养成节水好习惯。

苏教版科学三上《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 (2)

苏教版科学三上《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 (2)

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成的以及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

3、能做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的实验。

4、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节水、爱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但是资源的有限和水污染的严重性。

教学难点:能做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的实验。

教学准备:课件,若干烧杯、汤勺和吸管,过滤纸,含泥沙的水,大小碗,橡皮,保鲜膜等。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你们能猜出它是谁吗?2、揭题:是的,水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了解一下《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1、教师:从这个谜语里你知道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儿吗?2、(课件出示,补充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我们还会在哪儿见到水呢?3、了解空气中的水的存在形式。

教师:空气中有水吗?对,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

4、在地球上,我们低头可看到海洋里的,湖泊里的水,河流里的水,再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地下暗河;抬头仰望,山上的冰川,天上的云雾等,还有空气中这看不见的水蒸气,水无处不在。

跳出地球看,地球上的水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出示卫星拍摄地球图)这是我们国家的宇航员杨利伟在“神州五号”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从太空看地球,你们发现了什么?5、总结: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水对地球来说真的是太多了。

它存在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覆盖了大部分的地球。

地球就像一个大水球。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1、教师:既然地球是个大水球,我们可以任意让它来为我们人类服务吗?哪些水我们不能用呢?为什么?2、(视频播放)通过观看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总结:原来地球上的水分咸水和淡水,虽然地球是一个大水球,可是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地球上的水_苏教版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地球上的水_苏教版

地球上的水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

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了解淡水在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美丽水体的图片、烧杯、小勺、滴管。

学生准备: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

三、教学过程: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你翻开世界地图或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眼前的大局部面积是什么颜色?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就是地球外表数量最多的水。

它覆盖了地球的大局部外表。

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在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实,水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有重要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教师出示多幅美丽水景的图片或课件,先问学生:你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到这些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再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美丽水景的事情告诉大家。

如果能拿出图片就更好了。

〔3〕教师小结:这些美景都是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水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奇观,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姿,给我们生活带来欢乐,给当地旅游业的开展带来效益。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教师讲授:尽管地球外表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局部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阿根廷有位专家打了一个比方……〔2〕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参照教材第32页上图,用杯子、小勺、滴管分别取出“地球上所有的水〞、“淡水〞、“可开发利用的淡水〞。

〔3〕学生分组活动。

〔4〕学生汇报动手做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事例。

〔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作用,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活泼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索水的奥秘,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活动离不开水,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他们对水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都有水的影子。

但他们对地球水资源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提高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上的水资源及其分布和作用。

2.教学难点: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作用。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知道水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水资源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水资源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布: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作用:生命之源、人类活动离不开水、调节气候、地貌形成循环过程:蒸发、降水、径流、地下水循环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合作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概念,了解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利用,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水资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水资源的认识还较为肤浅,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珍惜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分布和利用。

2.难点:水资源的保护方法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小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实验器材:水、杯子、滴管等。

3.视频资料:关于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水资源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布,让学生初步了解水资源。

3.操练(15分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如:用滴管进行水的传递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水资源保护的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观看关于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说课稿(2019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说课稿(2019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说课稿(2019新版)一. 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资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活动,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身边的水资源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宝贵性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活动,深入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观察、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2.新课导入:介绍水资源的宝贵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观察与探究: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水资源,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如:设计节水标语、制定节水计划等。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地球上的水资源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程度。

2.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

3.学生对节约用水的意识。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培养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0地球上的水》-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0地球上的水》-附知识点梳理

地球上的水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丽。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2)模拟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P32页。

学生分组操作。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先分组讨论发言,形成一个小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发言,最后把各小组的内容张贴在教室内的墙上。

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

(1)师生讨论。

(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

(三)作业: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单元知识点1.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 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 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楚。

4.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利用和保护。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数据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水的重要性,明白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道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对于水的认识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上的水资源、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数据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水的重要性。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数据和实例,用于课堂教学。

2.准备视频或动画,展示水的三态变化。

3.准备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宣传资料,用于课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水在地球上有什么作用吗?”让学生思考水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水的三态变化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以生动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形态和利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认识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此外,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等方式,全面了解水资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形态和利用,认识水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资源的分布、形态和利用。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践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动手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用水场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水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片,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形态和利用。

3.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水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节约用水:让学生动手实践,如设计节水标语、演示节水小窍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际行动。

苏教版科学三上《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上《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水在地球上的分布资料。

翻开书35页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暗河。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1.除了我们说过的,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水?2.(出示教材36页“地球的主要水域”图片)讲解:这事整个地球展开的地图,有颜色的是陆地,白色的是海洋,请同学们给海洋涂上蓝色。

3.学生涂色4.讨论:涂完色,你有什么感觉?5.小结: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只有30%是陆地。

在陆地上面,还有河流、湖泊、小溪等,地底下还有地下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从太空上看地球,整个地球是蓝色的。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1谈话: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我们会缺水吗?2.(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2)我们看一下淡水的分布比例图P36页。

(大饼图)3.体验活动4.交流:做了这个活动,有什么感受?(五)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水呢?(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六)了解水污染情况1.交流:说说自己周围谁的状况2.提问:你们周围的水是怎么被污染的?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3.学生讨论4(看教材)教师讲解: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厂中排放有毒物质,生活总乱认垃圾等人类活动对水源造成污染,严重时将导致动植物死亡,人体中毒得病。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地球上的水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地球上的水

4.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害,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2.能从适当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组织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测——验证(实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3.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水体,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意识到淡水资源的匮乏,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4.关注水的污染,提高保护水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教学重点】淡水资源的匮乏和水污染现象。

【教学难点】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彩笔,被污染的水、过滤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课件出示(由水构成的美丽风光)图片,学生观看。

2.谈话:在生活中,你也一定见到过很多由水构成的美丽的风景吧!谁能来和大家说说?3.提问: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4.教师小结:大多数风景名胜都以水为主,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彩多姿,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同时水又是大自然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那么你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吗?(板书课题:地球上的水)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1.思考:刚才我们从图片中了解到地球上有很多水,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课件出示: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2.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对应的图片(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暗河)3.猜一猜:既然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么在地球上究竟是水占的面积大,还是陆地占的面积大呢?说出你的理由。

4.活动“涂一涂”教师课件出示地球展开后的地图,让学生在图中空白的地方涂上蓝色,表示海洋。

比一比,陆地和海洋谁占的面积大?你有什么感受?5.教师小结: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只有30%是陆地。

在陆地上面还有河流、湖泊、小溪等。

地底下还有地下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从太空看地球,整个地球是蓝色的。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水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水资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水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水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水资源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水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水的重要性。

2.难点: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水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资源的问题。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问题。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水的重要性。

3.课堂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水的重要性。

4.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水资源的理解,以及他们认为如何保护水资源。

5.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关于水资源的观察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和关注水资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水的重要性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教学目标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和与水有关的自然景观。

3、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

4、学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以及认识节水标志。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形象的比喻以及学生的动手行动来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四、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多媒体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1、地球上水的分布
2、水污染现象
3、水浪费现象
实物道具:烧杯、汤匙、滴管;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所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哪个星球吗?
生:地球。

师:老师带领大家到世界各地去走走.(播放课件)
师:如果你的眼睛够亮,你会发现老师带你来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生:都有水.
师: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研究”地球上的水”(板书课题)
师: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今天老师把缩小的地球,给你们带来了,看看这是什么?
生:地球仪。

师:当你们面对地球仪的时候,呈现在眼前大部分的颜色是什么啊?
生:蓝色。

师:那么蓝色代表什么啊?
生:海洋。

师:是海洋里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找了许多关于“地球上的水”的资料的呢,现在把你们知道的告诉大家!那谁来说说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生:海洋。

(板书)
师:还有呢?
生:河流,湖泊。

师:非常好!河流,湖泊,湖泊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

(板书)师:在南北极存在着大量的冰川,老师认为冰川也是水,你们认可吗?
生:认可。

师:为什么?
生:冰会化成水。

师:对,冰川就是固体的水。

所以说南北极的冰川中也有大量的水。

(板书)
师:还有哪里有水?学生不回答。

师:我们农村有许多地方都在使用井水,井水是从哪来的?
生:地下。

师:对,地下也有水。

(板书)
师: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地球上究竟哪有水?
生: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个美丽的水景吧!(多媒体播放)
师:可见地球上的水分布确实很广,它分布在祖国及世界的各个地方。

师:根据这个特征,以及我们刚刚看的资料,你们能给地球起个
更加形象美丽的名字吗?
生:水球。

师:这个名字非常形象!我们生活的地球不愧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师:既然地球是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利用,为人们服务吗?哪些水我们不能用呢?为什么?
生:海洋中的水不能用,因为那里的水是咸水。

(板书)
师:咸水我们不能直接利用,那么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水是什么水呢?
生:淡水。

师:那你们知道咸水和淡水各占地球上水总量的多少吗?
师:看看老师这里有个圆,如果我们把地球上所有的水看做一个整体圆的话,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到地球水总量的97%,这一部分水是咸水,我们人类不能直接使用。

而淡水只占到了3%。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圆,如果我们把这点淡水看作一个整体圆的话,看看,绿色和黄色各代表什么?
生: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师:我们知道了地下水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你们认为这两种地下水都容易开发利用吗?
生:不容易。

师:是的,深层地下水不能。

师:看看这个代表什么呢?
生:水蒸气。

师:对了,这就说明了淡水里,还包括水蒸气。

那水蒸气能被我们所利用吗?
生:不能。

师:那么容易直接开发利用的淡水也只有浅层地下水,河流,湖泊这三种了,它们占了地球淡水面积的那么点。

看来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确实少,少到什么程度了呢?确实不好说。

师:下面老师来做一个实验: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水相当与这一杯水的话,淡水只相当于这一杯水中的一勺水,而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勺中的一滴水。

师:现在给时间自己动手做做看!
(四)认识“水污染” 和“浪费水” 的现象
师:好,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
师:确实象大家所说的那样,虽然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但是可让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少的可怜,少到只相当与这一杯水中的一滴水,就这么仅有的一点淡水资源总该完全地被人类利用吧?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还存在被污染和浪费的现象。

师:你们听说过或见过哪些关于水污染的现象呢?课前,老师让你们看了一些水污染的情况的!
生:(讨论)
师:像水中有了一些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使水的成分发生改变,这才叫“水污染的现象”。

师:下面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份资料中的水资源是怎样被污染的?结果怎样?(播放课件)
生:1、工厂排放废气和水蒸气凝结形成酸雨。

2、工厂排放污水使鱼死亡。

师:1、据联合国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达1000 亿吨,造成5 万多亿吨的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引起的疾病。

2、看来污染的水不仅影响到了动物、植物的生存,更加严重的是威胁到人类生命健康。

师:看来,归根结底造成大多数水污染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就是人类自己。

人类究竟有那些水污染的行为呢?(播放课件)
生:(讨论)
师:人类水污染的行为基本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农业上的污染,比如农民过量喷洒农药,大量的农药会在下雨天随雨水留入附近的河流。

其次是工业上的污染,比如许多工厂将废水、废渣倒进附近的河流湖泊中。

最后还有生活上的污染,比如人们将生活垃圾倾倒到河流湖泊中,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附近水域的水质,还可能污染到地下水。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总结使学生认识更全面、深刻。

(五)引导学生体验节水的必要性,提出具体的一些节水措施。

师: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吗?
生:1. 在洗手时,水龙头开得过大。

2. 有时同学们没有把水龙头关紧。

3. 一些同学经常玩水、打水仗。

4. 洗澡的水可以用来拖地、冲厕所,但家里人都把水放了。

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教师树立了开放的观念,让学生不同的方面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吸收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师:有这么多的浪费水的现象,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节约用水呢?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节水方案有多又好!
生:
师:在我们周围确实存在着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必须珍惜有限的淡水资源,不但让我们自己有水用,而且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有水用。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少先队员更应做节约用水的标兵。

这要求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但自己要节约用水,并且要使你周围的人也节约用水。

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六)结束新课
师:好,课上到现在,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课的学习情况。

(出示课件)
生:回答问题
师:大家看看屏幕,这是一个标志,(出示课件)谁能告诉大家
这是什么标志。

好,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看看这像不像你们的小手,这是什么呢?是不是一滴水啊?用手托住每一滴水,这就告诉我们要怎么要啊?
生:珍惜水每一滴水!
生:请节约每一滴水!
师:非常好,老师也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珍惜每一滴水,如果不珍惜水的话,那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的眼泪!”(出示课件)
(七)布置作业,拓展升华
1、跟爸爸妈妈分享如何节约用水,写出自己和家人是怎样节约用水的。

2、如果地球上的水都被污染了,你很口渴,给你一杯被污染的水,你能让水变得更干净些再喝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