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关于影响飞机飞行安全因素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车灯设计;线光源;光强度;优化模型;追迹法

注:摘要内容不超过一页。主要包括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主要结果是什么,有什么特色。在完成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还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工作等。

摘要中不要出现公式和表格。篇幅A4纸大半页,不超过1页。

关键词是能够反映全文问题、内容、方法和特色的最关键的词语,个数3-8个。

1.飞行安全的背景

飞机在飞行中除了受到所在领域的大气物理性质的影响,而且无时无刻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飞机所在领域的密度、压强、声速等大气物理性质决定了飞机的升力大小;又如气候条件中云量的多少、云底的高低、厚薄、直接影响飞行视程和飞机的起降;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飞机积冰、颠簸或遭受雷击可能危及飞行安全,气温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飞机的载量,恶劣的能见度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风会改变飞机的上升、下滑率和滑跑距离,冰雹会打坏飞机和其他地面设施等。

2.基本假设

1、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以波音747-400为准;

2、假设波音747-400机翼的平均宽度为8.75m;

3、假设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为典型巡航与最高巡航的算术平均值;

4、假设忽略机身产生的升力;

3.飞行安全因素的探究

3.1参数的求解及数据的预处理

飞机在空中平稳飞行时,飞机的重力和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相等。在假设2中机翼翼宽平均为8.75m,机翼翼展为64.4m。升力系数对同一机型来说,升力系数是一定值。因此在计算该机型升力系数时,选取飞机在1000m内的相关参数,升力按最大起飞重量计算。波音747-400部分参数【1】如下表1,国际标准大气【2】如下表2:

大气温度/K

3.1.1升力系数的求解

查阅资料【3】得到飞机升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式中,:表示升力系数;:表示升力(升力垂直于气流速度方向,向上为正);:表示动压;表示空气密度,表示气流相对于物体的流速;:表示参考面积(飞机一般选

取机翼面积为参考面积)。

代入数据(???)

计算得到升力系数为: I0.9855。由文献3中的可得到如下升力曲线图:

图表 1飞机升力曲线图

3.1.2升力的求解

在研究飞机在大气中飞行,受到大气的影响时,想研究整体物理性质对飞机产生升力的影响,在逐步研究每一大气物理特性对飞机的影响。根据表2中数据和求出的升力系数,代入升力公式中:

Y 1

ρC 2

其中,是升力系数;机翼的面积(同一架飞机而言恒定不变)。V是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大气密度。

得到飞机在不同高度下的升力如下表:

3.2大气物理性质整体的研究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上表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便研究高度、温度、压强、音速对飞机产生升力的影响。在这里不考虑物理因素对升力的交互效应,仅考虑单因素对升力的影响。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

表格4回归系数表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 误差

试用版

1

(常量) -6707993.595 3185279.096 -2.106

.045

-18.463 19.265 -.020 -.958

.347 25577.208 1575.149 .887 16.238 .000 1314478.830 1627536.333 .057 .808 .027

24224.383 12044.862 .040 2.011 .055

F 统计量等于31736.242,概率P 值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该模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即海拔高度h 、压强p 、密度q 、音速v 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从回归系数表中可以看出,压强的P 值小于0.05,说明压强与飞机升力显著性相关,也就是说大气的压强决定升力的大小。但从升力公式可以看出,升力与压强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因为 RT ,密度和温度有直接影响到压强。在回归系数表中对各个变量进行的t 值检验,均可说明这个问题。至于海拔的高度h 的p 值检验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海拔并不是决定升力的最主要因素。

从表格6中可以看到,回归方程拟合出的方程:Y a +b ? +c ? +d ? +e ? (a 、b 、c 、d 、e 均为表格4中回归系数的第一栏所对应的值),其拟合度已经较高,能够解释绝大部分信息。

从结果上分析,升力会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密度、压强、音速均会对升力造成影响。但从关于航空发动机高空台试验【4】的文献中发现,当飞机一旦超过某一高度时,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气体流量已经不能够为飞机提供所需要的速度,此时只能改变飞机自身来提供足够的升力,因此研究某一高度之下的领域。

3.3大气每一个物理性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表格6模型汇总 模型 R R 方 调整 R 方 标准 估计的误差 1 0.920a 0.860 0.890 128142.36193

高度表和空速表是飞机飞行中两个非常重要的仪表, 保持正确的飞行高度和速度对充分利用飞行高度层, 确保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多起飞行事故就是由于高度和速度的保持不当造成的。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南北跨度大, 冬季强冷空气过境常造成很大的温度和气压差, 而飞机在航线上保持高度和速度的气压高度表和速度表都是以标准大气为基准的, 这

样就会造成飞行中高度表和速度表指示度出现误差。安全高度是指在看不见地面的情况下, 保证飞机不至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的最低飞行高度。

3.3.1气压变化引起的高度表指示度的误差【4】

气压式高度表本身有仪表误差() 。这种误差可采用人工修正。因此可以不考虑, 而看作 0。为保证飞行安全, 对我国境内的固定航线和非固定航线, 规定了飞机按配备的高度层飞行。这种分高度层次的原则是飞机沿着等压面飞行。遵循这一原则, 就可以避免飞机空中相撞, 这种高度层高度是标准修正表高() 。如果航线上海平

面气压分布不均匀, 就会造成气压高度误差。

3.3.2气温变化引起航线飞行中高度表指示的误差【4】

气温误差是由于实际气温与标准大气气温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当实际平均温度T

高于标准条件下的平均温度T时, 高度表产生少指误差, 指示的高度小于实际高度。反之, 高度表产生多指误差。如果飞行员、管制员不注意这点,将会造成飞行事故。

3.3.3气温对飞机空速表指示度的影响【4】

在高度为、密度为的非扰动气流中, 以空速V 飞行时, 动压为2。通常空

速表是按海平面标准密度( ) 分划仪表刻度的。如果在飞行高度上不等于,

仪表示度与空速不一致。要确定空速就须进行实际空气密度与标准大气密度偏差的订正。由于空气密度随高度递减, 故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 表速必然越来越小于空速。若按表速飞行而不加以修正, 飞机位置就会发生偏差。

(1) 气温或气压的变化会使飞机的高度表和速度表出现误差, 现行民航航线飞行安全高度的规定没有将这种误差考虑进去。对低速、升限小、低高度飞行的飞机要特别注意气温和气压变化带来的高度误差, 在实际飞行中建议利用表2 提供的数据进行修正。

(2) 在起降及航线飞行中要注意气温造成的空速表指示度的误差, 尤其在起降过程中注意油门的使用, 在低温条件下, 应适当加大油门, 高温条件下, 应适当减小油门。

3.3.4气压、气温、大气密度对飞行的影响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空气密度越小,机翼产生的升力越小,起飞滑跑的距离越长。例如,空气密度减小10%,滑跑距离要延长20%,如某种喷气式飞机在零度时起飞滑跑1500米,在气温30度时要滑跑2000米。气温越高,载重量越少,消耗同样的燃料飞行的距离越远。同时,飞机安全着陆和高空飞行离不开场压和标准大气压。

3.4各种气象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3.4.1风对飞行的影响

风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和时间。一般飞机都逆风起降,因为逆风能获得较大的升力和阻力,缩短滑跑距离;因而增大飞机运动开始时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着陆时逆风便于修改航向,对准跑道,减少对地的冲击力。侧风不能过大,否则无法起降。航线飞行,逆风飞行可增加载重量,但要消耗较多的燃料;顺风飞行需减少载重量,但可节省燃料,并能增大航程和速度,减少时间。易造成飞行事故的是风切变,因为由风切变造成的动力湍流,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涡旋,风切变越大,湍流越强。在低谷由强风切变形成的湍流,对飞机除了造成颠簸外,还严重影响飞机起降安全,据统计占航

空事故的20%左右。

3.4.2云对飞行的影响

云是在飞行中经常碰到的常会给飞行活动带来影响的一种气象条件。主要是云底很低的云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云中的过冷水滴使飞机积冰;云中湍流造成飞机颠簸,云中明暗不均容易使飞行员产生错觉,云中的雷电会损坏飞机等。

各种云中对飞行影响最大是低碎云。因低碎云云高很低,移动速度较快,影响目视,故使飞机在下降着陆时因高度偏差而着陆困难,容易偏离跑道,甚至发生事故。1986年1月29日美国一架CD——3飞机,在某机场下降高度准备着陆时,因低碎云影响视程,看不见跑道,在落地没有成功、复飞时撞在高地上。

低碎云出现时,云高常常小于300米,有的仅几十米,而且云量多,形成极为迅速,云下能见度也很差,对飞机降落造成严重威胁。如我国沿海的机场,在春末夏初低碎云中的平流低云,常会给飞机带来很大影响,如不及时掌握,可能造成飞机起降困难,威胁飞机安全。

3.4.3湍流对飞行的影响

最危险的湍流是风切变,风切变是风的速度和方向的突然改变,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高度,而且有时速度极大,甚至可以损害飞机的结构,特别是在起飞或着陆时,风切变可以使飞机的空速和高度迅速变化,造成严重事故。风切变的成因是因为冷暖空气层的倒置,即上部的空气比干部的空气暖,造成了气流的不规则运动。目前对于风切变还没有很好的预报的方法,在一些大机场装备了能探测风切变的雷达,这样可以防止在跑道上空风切变造成的飞机事故。相关资讯请参考风切变。

和风切变同样危险的另一种湍流是晴空湍流,它出现在晴朗的天空,在低空,这种湍流一般造成的颠簸不大,在高空往往强度很大,造成很大危险,晴空湍流出现的机会不多,因为无水气,是无法让肉眼或气象雷达看的出来的,因而造成的危害很大,此外,飞机后面的尾流,也是一种湍流。它是由飞机翼尖向内向下旋转的涡流,大飞机的尾流可能延伸3000米左右,因而在大飞机后面飞行的小飞机会因此而受到剧烈颠簸,飞机难以控制。在飞行中,特别是在起飞或着陆时,因保持一定的飞行间距。国外航空公司已发生类似情况引起的空难事故。

3.4.4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飞机在含有过冷却水滴的云或雨中飞行时,如果飞机机体的表面温度低于零度,过冷却水滴撞在机体上就会立即冻结累积起来,这种现象叫飞机结冰。在飞行中一旦发生结冰,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就变差;流线型也受到破坏,使正面阻力增大,升力和推力减少,且结冰使翼状变形破坏气流的平滑性,爬高速度、升降和最大飞行速度降低,飞行阻力增大燃料消耗增加,并使导航仪和无线电通讯设备失灵,严重危及飞行安全。如果结冰较厚,还可改变飞机重心位置,影响稳定性,操纵困难。

3.4.5能见度对飞行的影响

能见度与飞行活动关系很密切,它是判断气象条件简单还是复杂的依据之一,也是决定机场是否开放,飞机着陆起飞是用目视飞行规则还是用仪表飞行规则的依据之一。恶劣的能见度是航空的障碍,严重威胁飞机起飞着陆的安全,也会给目视飞行造成困难。尽管现代机场和飞机装有先进的导航、着陆设备,但能见度对飞行的影响仍不能低估。据国际民航统计,从1978-1990年仅烟雾影响能见度而造成飞机飞行事故,占因气象原因造成事故的16.9%,这主要是因为先进的仪表设备能帮助飞行员在复杂的气象条件着陆,但完全依靠这种设备准确地对准跑道仍然十分困难。在着陆的最重要阶段——判断高度后到接地,飞行员仍需要目视操纵,还不能做到“盲目”着陆。飞机着陆时,要靠目视跑道标志和跑道灯来定向和判断高度,如果能见度很高,目视有困难,起飞着陆应

会有危险。

3.4.6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是在空气中有大量水汽,上下温差很大时出现,它首先形成积云,然后在云中的水汽形成雨滴下降,下降的雨和上升的热气流相撞击,产生雷电,因而,在雷暴区既有电门又有不稳定的大风和暴雨,任何飞机都必须避开雷暴,否则将非常危险,甚至在雷暴附近飞行的飞机都必须注意它的发展趋势。

3.4.7雨水和冰雹对飞行的影响

降水时飞机座舱玻璃上造成的水流或粘附的雪花,会使飞行员观测到的能见度比气象观测员观测到的更坏些,飞行速度越大,这种影响越严重。

飞行中遇冰雹,由于相对速度很大,飞机会被击伤,而使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变坏,失速速度增大,飞机容易失去控制。露天停场的飞机和其他设备,也会因雹击而损伤。

3.4.8风沙对飞行的影响

在风沙中飞行,不仅能见度不好,而且沙粒打在飞机表面上,会使飞机表面的光滑度变差,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同时,沙土侵入发动机后,会增大机件磨损,甚至打坏涡轮叶片。

4.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波音747系列性能参数.https://www.360docs.net/doc/1111957838.html,/link?url=Nb1CfYNjEKUEggwazYCMjKslW9P4TQMCvrt3KMl qTvYm4jysIPu7wZtyuAfPZVyw2013-11-12

[2] 李幼兰. 空气动力学和维护技术基础.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3

[3] 陈礼.流体力学与热工基础(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9

[4] 王永忠.气温、气压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分析.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6:24-2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方法从护理人员、管理者、病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安 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增强安全意识后,护理安全问题受到大家的重视。结论只有人人参与管理,实现真正的安全护理,最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Abstract】 purpose analysis of clinical nursing activities common nursing during a security problem.Method: from the nursing staff, managers, three aspects of patient waiting for analysis, identifying common unsafe, and to propose preventive measures.Results: enhanced safety awareness, care security issue was of importance.Conclusion: only open to everyone involved in managing, implementing real safe nursing,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Nursing Safety Preventive measures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 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 能促使病人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工作 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一名护 理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和医疗安全意识,加强护患的交流沟通,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对护理环节进一步调整、补充、完善,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分析 1 管理层的因素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 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 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 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关于影响飞机飞行安全因素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车灯设计;线光源;光强度;优化模型;追迹法 注:摘要内容不超过一页。主要包括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主要结果是什么,有什么特色。在完成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还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工作等。 摘要中不要出现公式和表格。篇幅A4纸大半页,不超过1页。 关键词是能够反映全文问题、内容、方法和特色的最关键的词语,个数3-8个。

1.飞行安全的背景 飞机在飞行中除了受到所在领域的大气物理性质的影响,而且无时无刻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飞机所在领域的密度、压强、声速等大气物理性质决定了飞机的升力大小;又如气候条件中云量的多少、云底的高低、厚薄、直接影响飞行视程和飞机的起降;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飞机积冰、颠簸或遭受雷击可能危及飞行安全,气温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飞机的载量,恶劣的能见度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风会改变飞机的上升、下滑率和滑跑距离,冰雹会打坏飞机和其他地面设施等。 2.基本假设 1、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以波音747-400为准; 2、假设波音747-400机翼的平均宽度为8.75m; 3、假设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为典型巡航与最高巡航的算术平均值; 4、假设忽略机身产生的升力; 3.飞行安全因素的探究 3.1参数的求解及数据的预处理 飞机在空中平稳飞行时,飞机的重力和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相等。在假设2中机翼翼宽平均为8.75m,机翼翼展为64.4m。升力系数对同一机型来说,升力系数是一定值。因此在计算该机型升力系数时,选取飞机在1000m内的相关参数,升力按最大起飞重量计算。波音747-400部分参数【1】如下表1,国际标准大气【2】如下表2: 大气温度/K

人为因素对安全系统地影响及控制

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及控制 船舶营运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船公司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船员、船舶、货物、港口的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环境的保护。随着船舶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船舶正向大型化、高速化和高度复杂化发展,最终将向安全、环保、尖端技术型方向发展。船舶动力装置也逐步向热能、原子能应用方面转化,轮机管理已由人工操作向机舱集控和驾驶遥控管理过渡,大型船舶和新型船舶进入了自动化无人机舱管理模式的高级阶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介入,给航运业带来效率和收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由于船上设备和系统构造功能全面而精化,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极高,对航海相关人员在理论知识、技术应用、操作控制和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同时高科技产品的不可靠性以及内在难以发现的不足和隐患,常导致设备突发性故障、损坏和系统运作的混乱,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为此,只有通过船员在操作时及时发现设备和系统的不正常情况,经过分析和探讨,熟悉其性能、掌握隐患点,并进行有效调整,然后采取应变措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因素和直接作用。 1 海上安全人为因素研究的状况 IMO在1997年11月27日第20次大会上,通过了A850(20)决议《国际海事组织有关人为因素的范畴、原则和目标》,及附录《人为因素的作用、原则和目标》.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成立了人为因素工作组(WPHE),旨在基于船舶检验研究如何应用人类工程学原理减少潜在人为因素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规则、指南,指导各船级社制定本社的检验规则和从事检验工作,以保证船舶及人命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1 关于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研究 日本山冈正美通过对具有不同经验的航海人员的适任效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在海难事故的人为失误中,由于人的经验、海上工作经历的长短以及人的生理条件的不同可能造成的失误大小也不同的结论.伦敦理工学院的R.G.Curtis利用模拟实验对海员操船所需的反应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的生理条件制约下,从对方船舶改变运动状态到本船采取决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J.Hagart和C.M.Cramshaw利用卡特尔16因素个性测试法和模拟操船的方法对船员个性与操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探讨了个性外向者与内向者操船行为的不同.根据四类距离(最近通过距离、最近决策距离、平均通过距离、平均决策距离)与外向性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差相关系数证明,个性外向者通常比内向者较晚采取行动且采取行动时具有多变性.李建明在疲劳对船员行为的影响一文中,以全球海事统计为依据,对海事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在人为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海事中,疲劳因素可能高达75%左右的结论,并提出,建立合理的工作时间制度尤为重要.澳大利亚海上安全机关1997年发表了由A.W.Parker博士等人对该国船员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将船员的自然状况、身体条件、工作压力和疲劳状况以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的行为都列入潜在的危险因素.尽管报告中没有统计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船舶事故,但鲜明地阐述了这些因素在造船和船舶运行管理中必须加以考虑. 1.2 关于船员行为可靠性的研究 日本杉畸昭生等人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况调查的方法,运用可靠性理论对船员望行为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会遇状态下船员望的可靠性指标.原洁、翁长一彦分别对船员避让操船行为可靠性和各种视认方法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各种情况下如何正确采取行动的建议.李少军在海事预防中人的因素的作用一文中,对如何减少人为失误,以预防海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人为失误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定性分析,提出了利用人为差错率对人的动作可靠性进行定量预测的模型. 1.3 关于人员选拔与人为因素关系的研究 许多文章定性地分析了在人员选拔和人事安排时考虑船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尤其是性

《安全管理》之影响航空运输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影响航空运输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随着飞机的出现,交通运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近七成事故由人为原因导致,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航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已成为制约航空安全水平的首要环节。 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基本人为因素 一、技术因素: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诸多尖端科技的综合产物,以高速安全的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缩短了世界各点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航空人员是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殊人员,航空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操纵飞机做各种机动而且还要能够从容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发扬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飞机的最大性能从而确保航空安全。 从我国培养飞行人员模式的变化即可看出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其前身仅为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随着民航的不

浅析飞行员心理素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飞行员心理素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现代飞机从原始的一杆两舵走向了智能化,从而对现代飞行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在人的因素中,飞行人员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飞行事故又占相当的比例。因此,探讨飞行员的心理品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从而避免不安全飞行事故的发生。在飞行活动中,影响飞行员心理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飞行环境(自然和人文环境)、飞行疲劳、特情情况和情绪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可采用“提高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孝搞好特情处置“预防”心理教育、对飞行员实施飞行心理训练”等方法,以便更好地保证飞行安全。 关键词: 人的因素心理素质心理训练飞行安全 0 引言 自从人类于1903年有了第一架飞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飞机的不断改进世界民航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进入20世纪50年后,大量的飞机被投入到了干线运输中,而飞机的事故率也不断的增加。在世界范围内造成飞行事故空勤机组的因素一直保持在80%左右,如果再加上空中交通管制,机务维修机场保障的差错由人为原因造成的飞机事故率可高达90%以上。 附:飞行事故中人的因素发展趋势 年份事故率人的因素机械因素 1950年33.2 40% 60% 1960年 6.7 50% 50% 1970年 3.0 60% 40% 1980年 2.3 70% 30% 1990年 1.6 80% 20% 从血的教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还是其它事故或事故征候,除少数由于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大多数都是人为差错埋下的祸根。现代飞机从原始的一杆两舵走向了智能化,从而对现代飞行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研究飞行人员身体素质已转向脑力资源开发,航空医学的重点也由生理走向心理,我们研究飞行中人的因素更应该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变化。研究表明,在人的因素中,飞行人员的心理因素所造成

护理安全管理及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护理效果 ? 护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使患者的疾病向坏的方向转化,如疾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功能障碍或死亡。由此可见,护理安全与护理效果存在因果关系,护理安全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体现护理安全水平。 (二)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护理不安全带来的后果,如护理差错或事故,不仅损坏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及物资消耗,使医疗成本上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院额外开支。 (三)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 护理安全可以综合地反映出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以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护理不安全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所以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人员素质因素 (二)技术因素 (三)管理因素 (四)物质因素 (五)环境因素 (六)患者因素

(一)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 (二)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 (三)加强专业理论技术培训 (四)建立、完善护理安全监控机制 1、明确责任。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3、把好物品采购关。 4、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事前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查、预想、预防;抓易出差错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超前教育、超前监督。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1、主要表现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在临床上极易引起不良后果。 2、主要表现不严格执行医嘱,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

航空交通灾害分析及预警管理

航空交通灾害分析及预警管理 摘要:现今,民用航空业正在蓬勃发展,尽管飞行事故发生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飞行事故,将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得到航空业的普遍认可,亟待解决。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由于飞机技术原因引起的事故越来越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所占比例不断加重,已成为航空灾害发生的主要致灾因素。在对致灾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预警管理理论对航空交通灾害的诱因进行监测和识别诊断并对可控制因素加以预先控制,从而降低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预防灾害发生,减少损失,促进航空业积极健康发展。 关键词:航空交通灾害致灾因素预警管理预警指标体系 前言:本文旨在分析航空灾害产生的原因,认为绝大部分是操作或管理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灾害进行预警管理的指标体系建设。灾害预警涉及灾害学,管理科学,安全科学和统计科学等,不同学者的不同看法,形成了危机管理理论和预警管理理论。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通过对航空交通灾害的分析,运用预警管理对航空交通灾害的可控制诱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和预先控制,防止和矫正航空事故和事件诱发因素的萌生和发展,预防和减少航空交通灾害造成的有形或无形危害,从而使民航运营系统处于有序的安全状态。 正文:民用航空是高科技、高风险的资本密集型服务性行业,在当代社会中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然而,航空灾害所造成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无形的危害,在人们心中投下沉重的阴影。航空交通灾害是指一切危及民航正常航空运营活动、运营秩序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航空交通事故或事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尽管现代航空的飞机失事率不断下降,但是由于航空灾害的难以预测性、突然性和极小的生还可能性,给人们的精神打击和带来的恐惧心理远远超过任何其他交通事故。中国民航亟待改善安全管理,进一步降低事故率,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促进民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型运输机逐渐增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先进科技的进步使由技术引起的民航事故逐渐减少,而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因而,从这一时期开始被列为“重视人为因素的时期”。 中国民航总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90年代机组直接责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2.2%,人为因素占事故总数的89%,可见人是航空安全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动的影响因素,机组成员对飞行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处在核心地位。另据在民航系统人员中以及机场内发放的问卷调查表明,人们认为近年来造成我国民航事故的原因中,居首位的是飞机机组因素,其中排在首位的机组因素是机组操纵不当,与实际情况相近,可见对于人为失误的致灾因素有较深刻认识。 机组人员致灾因素分析 一、机组个体行为因素 1、社会心理品质与行为失误:社会心理品质直接影响机组行为表现,与飞 行安全密切相关。在飞行环境中,机组人员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品质, 注重飞行安全,遵守飞行规则,则不易出现行为失误; 2、感知过程与行为失误:感知错误主要是心理准备不足、情绪过度紧张或 麻痹、飞行员反应迟钝或注意力分散等,往往导致判断错误,从而直接 导致操纵错误;

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分类号编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技术报告课题名称: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学员姓名施杰 专业飞行与指挥 班级直—11 指导教员韩旭鹏 2009年02 月

论文题目: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作者:施杰 指导教员:韩旭鹏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城市地形、飞行高度、城市气候等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城市特点对空中出现特情的处置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直升机城市安全

TITLE:Analysis Of Helicopter Safety Flight In The Cities AUTHOR:Shi Jie TUTOR:Han Xupeng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elicopter fligh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ities.Analysis focused on the urban terrain,flight altitude,urban climate and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flight safety.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ities,making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isposal methods to the special air circumstances. KEYWORDS:elicopter city safey 目录 0引言 (1) 1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特点 (2) 1.1直升机飞行的特点 (2) 1.2城市气候对飞行的影响 (3) 1.3能见度对城市飞行的影响 (4) 2 预防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发生危险应注意的问题 (5) 2.1如何在城市复杂地形中保证飞行安全 (5) 2.2 保持高度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6) 2.3机动飞行的注意事项 (8) 3空中特情的处置方法研究 (9) 3.1 空中出现特情的原因分析 (9)

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因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其原因,并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加深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来化解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结果:通过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及管理,增强安全意识,大家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结论:通过护理管理者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增强风险意识,严防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可以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护理安全相关因素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但要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还要防止各类护理差错的发生,所以只有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监控,强化安全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1 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1.1护理管理方面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生差错事故后未做好人力资源的调整,未及时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等。 1.2护理人员缺乏严谨自律的工作作风 1.2.1服务态度差,护患沟通不良 个别护士缺乏爱心、同情心,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态度简单、生硬,没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病人误解、反感甚至与患者发生冲突。告知服务未落实,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致使患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或盲从状态,易引起医疗纠纷。 1.2.2理论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护理经验不足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关键因素。理论知识和护理经验的欠缺会导致对病人的病情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从而延误了最佳的诊疗和抢救时机;协作能力差,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方法,致使护理工作质量滞后,影响医疗效果。另外,新分配护士的职业态度、价值、信念还未完全形成,工作经验不足,不懂装懂,对出现的问题盲目处理,这些都是护理安全的隐患。 1.2.3法律意识淡薄,文书书写不规范 当前社会,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仍显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以及医疗文书规范书写的法律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忙于应付各种常规治疗,不能完全做到及时记录,下班时回顾性地记录,主观拟造,致记录内容不及时,关键的内容漏写,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千篇一律,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专科特点,造成医护记录不吻合,多做少记。 1.2.4未严格执行工作职责,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很好地识别疾病的先兆、预见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 __浅谈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随着飞机的出现,交通运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近七成事故由人为原因导致,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航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已成为制约航空安全水平的首要环节。 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基本人为因素 一、技术因素: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诸多尖端科技的综合产物,以高速安全的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缩短了世界各点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航空人员是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殊人员,航空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操纵飞机做各种机动而且还要能够从容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发扬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飞机的最大性能从而确保航空安全。 从我国培养飞行人员模式的变化即可看出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其前身仅为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逐渐升格成一所综合性本科学院,所培养的人才从单一的航空器”司机”到今天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除传授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以外更加注重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航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而有效合理的利用和再创造,为营造良好的人机环境、够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航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飞行员的后期培训来看,近年来增加了新雇员培训、公司运行政策培训、应急训练和定期复训等,培训体系已向系统化、职业化发展。教学模式也从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型转变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型,侧重于传授技术而不是简单的技巧,所有这些改变都为今后的航空安全储备人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人为因素这一重大环节。 二、法规因素 航空法规是从事航空运输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初始飞行学员到成熟的机长要经历许多法规制度的培训,其中包括《飞行基本规则》《民航法》

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通用版)

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17

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通用版) 这段时间读了很多关于医院内护理安全的文章,读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报告如下: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特别是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和分析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针对的对策。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一)、护理人员因素 随着医疗效率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长,但是护理人员的配备不足,这样就达不到卫生部有关规定要求的床护比。

结果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护理人员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就增加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行为过失发生几率,即增加了病人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的自我素质对护理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一些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过关。个别护士工作态度不认真,巡视病人病情不及时,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心中无数,延误病人病情;有的护士对患者解答不耐心,治疗不细心,对各种抢救技巧技能掌握不熟练,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产生护患矛盾,引发护理纠纷。另外,护理人员对医生的医嘱执行不利。有些护士在临床护理的工作中不按照医嘱对病人护理,例如,不按时用药、或者用错药,这都给护理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除了以上两点外,护理记录书的书写也是应该注重的问题。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护理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2.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甚至无记录;3.护理记录书写字迹不清晰,涂改现象多见;4.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5.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现象时有发生;6.存在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不统一现象,出入量记录不准确。

近地飞行的安全飞行原理分析

近地飞行的安全飞行原理分析 摘要飞机每次必经的地面滑跑与近地飞行过程为事故的高发段。本文从起飞和 着陆阶段的安全飞行原理和飞机性能角度着手进行研究,在起飞和着陆阶段提出 了应该掌握的技术难点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尽量减少近地飞行阶段的飞行事故和 降低飞行事故风险。 关键词:航空事故、近地飞行、起飞滑跑、安全原理、飞行技术 引言 地面滑行和近地飞行阶段是事故的高发段。在这两个飞行阶段中,机组工作多,飞行员的工作负担重;飞机速度小,高度低,飞行状态变化快;外界条件复杂,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最多,是航空飞行器最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阶段,因此,对飞行安全来说,这个阶段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也一直是全球民航业的关注的热点。 一、飞行事故概况 国际上,据相关统计,近年来,民用航空运输飞行事故发生在进近着陆阶段 的共有287起,占民用运输航空飞行事故总数的46%。而在这287起事故中,有108起发生在起始进近阶段;82起事故发生在航空器五边最后进近和中间进近阶段;97起事故发生在航空器着陆阶段[1]。 纵观上述民用运输航空飞行事故发生时所处飞行阶段,我们发现当航空器离 地起飞段和刚收襟翼/缝翼的初始爬升阶段的所用飞行时间虽然只占航班整个飞行时间的2%甚至更少,但在该飞行阶段发生航空飞行事故的总数却占据总飞行事 故数量的20.6%;占航空器在起始进近、中间进近、最后进近和着陆阶段的飞行 时间虽然只占整个航班飞行时间的4%甚至更低,但在该飞行阶段发生航空飞行 事故的总数却占据总飞行事故数量的49.1%。 从中国民航总局空管局下发不安全事件的信息统计从1950年到1999年8月 底统计的在起飞,进近着陆(含复飞)阶段所发生的事故占到68%,基本上与国际 相同[2]。 二、起飞阶段安全分析 2.1 正常起飞安全分析 航空器的起飞过程,是一个物理高加速度的加速过程。业界将其细分为起飞 滑跑、离地和上升三个阶段。先用喷气式飞机大多采用前三点式布局。该布局方 式在滑跑中具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但该布局方式由于其固定的空气动力学限制——航空器小迎角姿态带来的小升力系数,所以航空器需要较大的离地速度才能 产生足够的升力以供航空器起飞离地。 但是在实际偏离定常飞行状态的扰动运动中,俯仰姿态、飞行轨迹和空速都 可能偏离预定值。70年代中期,由一系列重大低空风切变事故引发的大量分析、研究表明,这种严格控制空速的操纵逻辑,不利于飞行轨迹控制,削弱了飞机穿 越风切变区的能力。 当然,这里决不是说可以忽视空速,相反,建议的标准操作技术,要求密切 注视空速的变化。若上升速度在飞行稳定后仍偏离预定值,应适当调整所保持的 目标俯仰角,以使速度接近预定值。但在受到扰动时,还是要首先修正俯仰姿态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I If 编号:SM-ZD-24250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 Orga nize enterp 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nning, guida nee, inspect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 审核: 时间: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从我国长期的咼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中可以看出,人为 的因素造成交通事故占到99%左右,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对是否造成交通事故起着关键作用。 2.1驾驶员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的前一瞬间内,驾驶员所做的行为 使得增加了 发生事故的风险就是直接原因。在驾驶员因素而发生交通事故中,直接原因有很大的份戏。 2.1.1超速行驶驾驶员在驾驶车过程中大脑活动的过程:发现外界 刺激 信息---注意---大脑接受---分析---判断。注意、分析、判断三者属于思维范畴,是每个驾驶员从接受外界刺激信息进行心理活动的必然程序和规律。驾驶员接收信息是为分析判断提供材料,驾驶员的动作措施则是分析判断的结果。在超速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机能降低,接收外界信息减弱,随之而来的分析、判断、动作就容易产生失误,从而导

(完整word版)谈人为因素与安全运行

谈人为因素与安全运行 安全和效率是航空界关注的目标,二者缺一不可,优化航空人员的工作表现,是实现安全和效率的可靠保障,在百年航空发展史中,随着航空设计和制造业的发展,飞机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为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飞行中的应用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机组资源管理是机组原因造成的事故明显减少,但是从最近十年发生的事故统计来看机组原因依然超过70%。 安全对航空公司来说相当重要,如果没有安全就没有公司的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 上个世纪后期由于航空器的安全水平的提高。飞机的机械原因导致的事故比例从80%降低到20%,但是人为差错在先进的设备下仍然出现,并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占到事故比例的80%,这样我们逐渐认识到,航空器的可靠性已远远大于人的操作可靠性,人的失误会对飞机构成更大的威胁,这就使得提高航空器安全的关注点逐步转移到人的身上。 应用人为因素不仅限于飞行安全的需要,缺乏人为因素只是还对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所以研究和应用人为因素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安全和提高效率。 一、SHEL模型让我们理解人为因素 它是一种人为因素的概念模型,是用简单方式来认识复杂系统,它主要介绍人为因素的研究的范围,要素,关系,人是这个模型的中心,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他部分要与他配合,并适应它,它和其他部分不匹配就是人为差错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S软件飞行程序,操作手册,检查单等等。

容易出现差错的是,误解程序,编制了不实用的手册,制定了不合理的检查单。特别是在新的程序和新的检查单开始执行的时候容易出现人为原因的差错。 2、H硬件飞机结构,驾驶舱设计,操纵系统和仪表的配置和使用特性等 容易出现差错的是,操纵性设计不符合我们的习惯,仪表位置不合理等,尤其是对新飞机操纵时容易出现人为原因的差错。 3、E环境运行环境,气象条件,工作流程安排等 容易出现差错的是,运行环境给机组带来很的大负担,天气条件牵涉机组很大精力,飞行任务安排不合理,造成人员疲劳,分心等。 4、L人一起工作的机组成员,签派人员,管理人员。等等 容易出错的是,人员短缺飞行量加大,缺少机组成员之间的监督,缺少来治管理人员的支持。 从上面的模型可以看出我们容易出现错误的方面,随着现代设计和制造业的进步飞机已经变得越来越可靠,然而重新设计人类是不可能的,人是会犯错误的。但是,我们却能通过提供有效的培训,优化工作程序,完善规章制度,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差错和管理差错。 与许多事故和事故征候一样,所有的案例都包含一系列人为因素问题,形成一个事故链,事故的发生不是单一的,往往涉及很多人,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人对异常提出疑问和质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打破事故链,从而避免差错,防止事故的发生。在事故链中飞行机组已经是后一环了,所以就更为重要和关键了。 二、墨菲定律

人为差错与飞行安全

人为差错与飞行安全 一、人为因素与人为因素学 一般在英文文献中,人为因素都以复数形式(Human Factors)出现,在研究人为因素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人为因素的个体以及群体形式。 1)个体人为因素 个体人为因素也可以称之为人为要素。 2)群体人为因素 用数学及物理学的说法,可以把群体人为因素看成是一种人为因素。它包含了操作、现场作业、组织管理及监督等各个方面。简而言之,人为因素学是一种综合的技术体系,它谋求把与人类有关的众多领域内的知识见解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来提高装备的安全性和效率。 人为因素学所跨越的领域不亚于工程学。一个工程师不可能了解工程学的全部领域。同样地,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精通人为因素的各个领域。 二、人为因素学的基本原理 人为因素学有许多重要的内容,这里列举其中与工程热力学中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相通的论点,即:“不能要求人为差错为零,只能通过防止差错和制定容错措施来控制差错。” 这样的说法可能会引起各种议论,例如:“既然那是理所当然的事,那还研究它干什么?”“把差错视为不得已的事情并予以宽容是不

对的”等等。 可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明确指出“不能制造出永动机”。与此相似,从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结构来看,人不能100%地避免失误。认识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工程学打消了制造永动机的念头,转达而以不断地改进技术来实现提高热效率。同样道理,人类也要去掉要求“没有差错的人”的幻想,转而通过积累从人为因素中得来的经验,去实现更好地控制差错,最大限度地将事故发生率降低到接近于零。 经常说,航空事故中70%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详细研究一下以往的资料就会明白70%这一数字是和飞行员的错误相联系的。再看看剩下的30%,有设备故障,设计错误、制造错误、管制错误等等,这些都和人为因素息息相关,追究下去的话,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事故100%地与人为因素有关。” 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 人为因素是一种涉及领域和知识都很广的方法体系,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概念和方法。但是,需要尽力把重要的概念转换成方法,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 例如:有“事故链”这么一个概念。这就是说:“大事故极少是因为一个原因引起的,总是由于许多事件像链条似地连结在一起而发生的,所以,要防止事故只要切断这个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就可以了。” 从把概念转换为方法的观点来看,可以考虑“分析事故链”的问题。即对作为对象的事故进行分析,具体地写出存在着怎样的事故链,

危及飞行安全因素分析.

目录 一、引言 (2) 二、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2 (一人的因素 (2) 1. 飞行人员的因素 (3) 2. 指挥人员的因素 (3) 3. 机械人员的因素 (4) 4. 其他人为因素 (4) (二气象与地理环境因素 (5) (三领航因素 (6) (四昼夜间因素 (7) (五管制因素 (7) (六其他因素……………………………………… 9 三、主要分析飞行管制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及未来飞行管制的展望与设想…………………… 9 四、结束语…………………………………………… 12 参考资料 危及飞行安全因素分析 一、引言 自从 1903年 12月 17日莱特兄弟实现动力飞行之后 ,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 航空工业有很大的发展。此时 ,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修建了机场并拥有了一定数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其他空勤人员。 1910年在维也纳发生了世界航空史上第一次飞机相撞事故 , 其后对飞行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才逐渐被人们认识。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 飞行矛盾日益突出 ,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 由于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 许多以前划定的战斗空域、训练炮射空域及航线航路严重制 约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 危及飞行安全。那么飞行管制人员如何立足现有条件和设备在机场分布密集 , 航空兵部队飞行空域拥挤 , 空中走廊、航路、航线纵横交错 , 过往航班、专机、包机不断增加 , 战斗机训练、转场、过航频繁的情况下 , 掌握空中飞行动态 , 确保飞行安全 , 避免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 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危及飞行安全的相关因素 , 制定好预防方案 , 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 为此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出现的几起带有典型性质的飞行事故 , 论述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二、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飞行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 , 纵观国际国内的飞行事故 , 大部分都是与人这一因素紧密联系。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 :1996年全世界各航空公司共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57起 , 除少数事故与气象因素和机械故障有关外 , 绝大多数事故都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飞行人员的因素。如操纵错误、疾病、身体素质 , 飞行中产生错觉、黑视、晕厥、思想不集中 , 违章违纪等等都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下面举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出 :空军飞行学院在 1950年 -1990年 41年期间 , 起落航线科目和其他 科目在起落动作上发生的事故 , 占飞行学院飞行事故总次数的 77.4%,严重事故占 飞行院校严重事故总数的 42.1%,三等事故占飞行学院三等事故总次数的 85.7%。 从事故直接原因看 , 操纵错误造成的占 69.3%(着陆发生的占 44%,纵观这一组数据 , 起落航线飞行中 , 因操纵造成的飞行事故最多。例如 1956年 4月 6日 , 某航校校 长在乌米格 15飞机上检查教员后舱起落航线飞行驾驶技术。飞机飞至三转弯时 , 该校长决定并通知教员着陆后不再继续起飞 , 但飞机接地后 , 思想一犹豫 , 又通知该教员再飞一次。因当时此教员精力不集中 , 连续起飞收襟翼时误收起落架手柄 ,

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法律意识淡薄,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安全护理的法宝。护士若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或不细致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就极有可能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2.管理不严和管理失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管理者无预见性和洞察力等,都是安全护理的隐患,是影响安全护理的主要因素。 3.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护士业务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将导致操作失误和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 4.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护士编制少,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上社会地位低,使护士身心疲惫、不安心本职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就可能出现言语、护理行为的不当或过失,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安全后果。 5.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社会经验及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时,回答简单、生硬,引起病人的反感;另一方面,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忙,护士无法与患者进行更多的沟通,也无暇顾及病人及家属的情绪与心理,使病人及家属不满而可能导致病人投诉。 防范对策 1.强化护理安全与法制知识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安全护理与法律法规有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安全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对护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如多次参加医作者单位:54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护理部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法律知识讲座、利用各种会议、查房、培训班、质量分析会等进行安全教育、抓好新分配来的毕业生及进修、实习生进行岗前教育,集中3天时间学习有关规章制度、《护理基本技术与管理规范》、《护士管理办法》等,把医疗安全教育作为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使全院护士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 2.健全和完善护理监控机制。医院实行三级管理责任制,成立了以护理部、科护士长、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组成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各级组织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分析,防患未然。护理部经常深入科室督查各种护理记录的书写,要求从法律角度规范书写,必须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并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