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性方法30页PPT

合集下载

分析马克思主义PPT课件

分析马克思主义PPT课件
15
三种不同的剥削形式
封建的剥削
“如果一个群体按照这样的规则——它能带走自己的资金 来利用份地——从更大的团体中撤出来,从而对份地进行 改良的话,那么它就是以封建的方式受到了剥削”
资本主义的剥削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博弈中,一个群体在假定的选择中就 能带走社会人均可让渡的财产或可转让的、非个人的财产”
2
分析哲学
1、日常语言学派 • 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剑桥学派(威斯顿)和牛津学派(斯特劳森) • 日常语言是完善的;通过研究形而上学命题了解概念系统的结构 2、批判理性主义(逻辑实用主义) •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奥地利,主要代表人物有波普尔 • 哲学家要建立方法论的规范,可证伪性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3、历史社会学派: •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库恩、汉森、费耶阿本德 • 科学社学的研究要以观察资料为基础,对科学理论动态分析,总结科
3、生产力决定论到技术决定论
生产力决定论
生产力的实质是技术——技术决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决定论
4、历史演化理论
前资本主义历史演化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化
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10
罗默
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研究方向——分析和重构剥削和阶级理论 1981年《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 1982年《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 1986年《分析马克思主义》 1993年《市场社会主义》 1994年《社会主义的未来》
7
2、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命题 a.生产力的发展命题 “生产力的发展趋势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
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是自律的 生产力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要通过提高劳动力来解决生产资料 匮乏问题 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是普遍的 b.生产力的首要性命题 “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的优先地位” 生产关系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生活的现存 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这些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社会变革的时代到来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 绝不会灭亡的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 前是绝不会灭亡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四个层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四个层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四个层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完整性和发展性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我们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坚持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及学科的整体性四个层次,集中表现为“四个内在统一”:在基本内容上,它是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在发展进程中,它是历史发展的内在统一;在学科建设上,它是六个二级学科的内在统一;在逻辑结构上,它是研究方法的内在统一。

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四个层次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属性,整体性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立为一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笔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表现形式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四个层次。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要从横向有机构成整体和纵向历史发展的整体角度进行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横向有机构成的整体强调它的三个构成部分密切联系、内在统一。

三个组成部分一开始就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正如列宁1916年11月30日在致伊·费·阿尔曼的信中所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体系要求将每一原理同其他原理和历史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具体表现为,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在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具体应用。

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效果检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实践应用的空间和可能。

从逻辑框架的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逻辑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开展贯穿的整个过程,科学社会主义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 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 PPT
4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及其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意义: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第一,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
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第一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第五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狭义上 广义上
二、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3、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归宿
七、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部分(三个)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22
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定义 2、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九、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分
23
十、资本的积累、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3、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1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9
一、商品的二因素 1、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定义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定义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PPT课件
• 亚当。斯密(1723-1790)[富国论]-政治经济学定义: “研究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一般规律的科学”; 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析,关于工资、利润和地租;关 于资金的性质及其积累和用途等;
•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发展了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和斯密的利润和地租理论。
• 3,判断创新成果的三性标准:

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9
9
五、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1. 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界定:
• 历史观点: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是绝对的; • 现实观点: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有条件的; • 科学认知:经验阶段,实践第一;理论阶段,思维第一
;不能够绝对化。 • 知识、技术创新:思维第一性,没有创新思维就不会有
• 3,方法的层次结构
• 哲学方法、科学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技术方法;
• 科学方法、技术方法又包括:思维方法与实验方
法。
无忧PPT整理发布
5
5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
• 1,“科学”和“创新”是社会研究,社会科学研 究乃至全科学研究这应有的基本理念。
• 2,“科学”的标志: • A,事实根据;B,理论根据; • C,方法可靠;D, 结构系统性。 •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
22
22
知识应用创新方法操作程序
• 操作程序: • 1)确定研究对象 • 2)选择源知识(根据条件适配原则) • 3)构想应用方式形成新创意 • 4)论证和细节设计 • 5)成果表达:完成新理论或新方案
无忧PPT整理发布
23
23
B 经济学理论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PPT课件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
CHAPTER 06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
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 产力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调整
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01
03 02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辟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的提出和实 践。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要点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 本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一、回答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和发展历程强烈的“问题意识”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出场的主要导向。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总是时代生活问题的解答。

马克思在自己新世界观出场时对时代问题和提问方式一直抱有深刻的敏感性。

时代问题和提问方式,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解答的理论旨趣和理论形态。

“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在解读马克思早期著作时,人们会惊讶地发现,“以问题为中心”几乎成为马克思颠覆传统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及其体系,实现人类思想史的伟大革命的重要路径。

这在其“莱茵报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对“法的关系”、“国家的形式”等思想观念的物质根源的探讨与论辩,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的思考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德国哲学从天空下降到地上,马克思新世界观则正好相反,从地面上升到天空。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不断追问时代的重大问题,从“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到“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批判”,从“私有制”、“异化”问题分析到国民经济学批判,进而对资本全球化本性及其后果问题的深刻反思,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出场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由哲学基地转向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思考,缘于马克思刚刚走向社会时遇到的“苦恼的疑问”,正是这一困惑造成了这位年青哲学博士的理论信仰危机,使他立志要彻底批判改造这个社会,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也正是这一原因决定了他理论研究的特殊起点和元意图,并为此矢志不移,奋斗终生。

对于通过经济学研究来解决自己哲学信仰并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最初动因,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说过:“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

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组成部分整体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组成部分整体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组成部分整体性研究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固有属性,整体性是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钥匙,也是学界研究马克思理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新时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是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

把实践作为逻辑起点,方法论作为逻辑主线,实现共产主义作为逻辑终点,从完整的逻辑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标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组成部分;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能被任意分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界作此分割的传统由来已久,并逐渐形成统一的态势,这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各领域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日益被割裂是当今学界亟待思考和更正的问题,厘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显得十分必要。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组成部分整体性的逻辑起点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切理论的根本来源都可以回归到人类实践,从理论根源出发,对三者的逻辑起点进行系统阐述,论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整体性的逻辑起点。

(一)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指出要把现实“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从人类存在伊始,人类就自由自觉地进行着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获取了一定的经验,这是认识活动的基础。

认识不可能离开实践产生,一切认识都从经验中总结。

理论是从经验中产生的,故而归根究底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过往旧哲学的思考与批判的基础之上,他们追根溯源,探寻人类社会的本质,探寻人的本质,最终发现人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对象性的、能动性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绪论章PPT(分析“马克思主义”文档)共73张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绪论章PPT(分析“马克思主义”文档)共73张PPT
理论是关 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 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 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 建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 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 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 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相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而言的, 它最初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前期,原是共产国际内部 的一股“左”的激进主义思潮,是在总结俄国十月革 命胜利后,中欧、西欧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页。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产 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 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 由劳动创造的,即“劳动价值论”,并对资本主义社会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 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

有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若干分析

有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若干分析
整 体 性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实 践 意 义进 行说 明 。
关键 词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研 究;分析 1 、马克思主 义整体性 的内涵和本质 马克 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 统一 的整体 , 其根本 属性 和 内在特 质是 其 拥有 的整体性 , 从整体 性的角度来研 究马克 思主义有 着重要意义 。在 回 答 “ 什么是 马克思 主义 ” 的时候 ,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的内涵和本 质进行深 层次的理解 和定义。 1 . 1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回答 这一个 问题 ,首先 必须要 回答 “ 什 么是 马克思主义”这一个本质 的问题 。但是 当前在这一个 问题 的的基础上 ,许 多学者提 出 自己对 于马 克思主义整体性 的理解 ,如何来定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的内涵 和本质是 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的问题 。我们主要从理解的态度 、主 旨层面 、层 次和结构上进行分析 : 其一 。从理解的态度上而盲 ,主要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的实质是 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的态度 ,首先态度决定一切 ,认 识马克思 主义的整体性 ,需要有一个科学严谨 的态度 。整体性是一个有 机整体 中 的重要属性 。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整体性更 是其根本 的属性和 内在 的本质 ,所 以以一个怎么样的态度去理解和把握 整体性是 第一性 的问题 ; 其二 ,从主 旨层面上而言 ,马克思主义 的整体性是整一个 马克思 主 义理论 的宗 旨和灵魂 ,我们都说它是解放人类的科学 。我们都 知道整体 和部分 的关系 ,整体并不是部分 的简单相加 ,而是有序组 合。马克思 主 义理论也是如此 。它不是各个部分 的简单相加 ,而是有序 组合 形成科学 的马克思 主义 的科学理论 ,在研究 的过程 中要 立足核 心来更 好地研究 , 把每一部分都看做是 马克思 主义 中必不可少 的一部分 ; 其三 ,从层次上 而言,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有机 的整体都 是各个部分 的有机统一 。是有一定 的层次 的,整 体性也是 通过这 些层次来 把握 的。 马克思 主义 的层 次主要 包括三个层 次 ,马克 思主义理 论整体 性的理解 , 马克思 主义理论科学 的整体性理解 ,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整体性理解 ,把 握好各个层次才 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 马克思 主义整体性 的内涵和本质 ; 其 四。从结 构上 而言,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 的整体 性主要是指其 内在结构 的整体性 , 所 以如何 把握 内在结构之 间的关 系 ,需要从根本 方 法 和基本原理 以及具体论 断上 去把握 ,不仅要理解其理 论 ,更要立足 实 际。从实 际的国情出发来更好 地把握 。 2 、马克思主义整体 性的体现 众所 周知 ,马克思主义源起于资本主义 矛盾 的激化 和工人运动 的发 展 。马克思主义的出发作为一个科 学的理论 工具指导各 国工人运 动 ,同 时又在 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在时代 的不断发 展中 ,马克 思主义也是 根据 新 问题 不断创 新 。来更好地满足时代 发展 的需要 ,而马克思主义 的整体 性却是 一直是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和价值 ,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 面: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一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理论内涵和历史背景。

接着,文章将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逻辑。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特别是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文章还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述,以期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推动实践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特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各个理论观点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所呈现出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状态。

这一整体性并非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内容堆砌在一起,而是一种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和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

在内涵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体现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理论与实践的统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指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革命道路,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在特征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表现为系统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系统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

发展性则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属性,它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时,必须全面把握其整体性和内在逻辑关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摘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即整体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整体性是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整体性是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

这三个方面不是割裂的,也不是并列的,它们本身就构成一个整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唯物辩证法;内在逻辑联系;内在整体;外在整体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

但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在理论界却存在着不同看法。

本文着重提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视角。

一、整体性是唯物辩论法运用的具体方法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革命性、科学性最强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适应实践发展要求并能指导社会实践不断前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以及构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时,世界观、方法论是立足点,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没有唯物史观,没有唯物辩证法,不可能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解剖,也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的伟大发现,更不可能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显然,没有世界观、方法论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了。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之所以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

“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唯物辩证法首先具体化为系统方法的运用。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它所属的整体中加以考察。

系统方法在运用中强调的就是整体性,是要把需要研究的对象放到整体中来认识,不仅强调整体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强调这种联系是有一定结构和规律的,说明整体、部分、要素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说明整体离不开部分、要素,整体是以部分、要素为基础的,整体大于部分、要素,是部分、要素的集合,但不是简单的相加、机械的捏合。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摘要:学习、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首先要理解和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加以理解和解读,并以此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结合社会实际,在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中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一、马克思主义含义的整体解读要走近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首先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含义的理解。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法思想分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辩证扬弃,最终科学解释了思维与存在或物质欲意识的关系问题,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其重要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

”[1]列宁在这里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严格和高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部分,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格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曾讲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2]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不仅看到要认识世界,还强调在实践中改造世界,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3]就是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同时也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如何体现其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其鲜明特征和自身的规定性。

马克思曾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4]马克思主义是以三个组成部分为理论基础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庞大知识体系。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_上_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_上_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韩庆祥邱耕田王虎学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纷纷成立,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表面上也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于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被提了出来。

然而,与这种表面上热闹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真正从心灵深处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并不很多。

这种悖论式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必须对眼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马克思主义“热”进行“冷”思考,就是说,必须认真地、郑重地提出并弄清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就其本义而言,是站在大众立场、为大众立言、为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并极力维护大众利益的学说,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中,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却与大众渐行渐远呢?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没有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而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把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变得支离破碎。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非常深刻、全面的学问。

因此,在那些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人提出的‘理由’中,常常看到引自马克思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引证得不对头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

”(《列宁全集》第26卷,第192页)所以,从整体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形象,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首先应弄清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对此,学者们大都认为,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但也有一个局限,那就是没有认识到这只是从某些局部方面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属性,而没有从整体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没有揭示出这些属性中所体现的整体性。

我们认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性根据,因而是其最根本的属性。

首先,整体性内在要求并包含着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PPT课件

2021/7/24
9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作用。
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 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引导实 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2021/7/24
7
七、意识问题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 的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狼孩的事例)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意识的功能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2021/7/24
8
第二章:认识的规律
第一讲:认识的本质 第二讲: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三讲:真理的属性及其检验标准
2021/7/24
10
2、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定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
的反映。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内部
联系的反映。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2021/7/24
11
4、认识的辩证过程:
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定义 2、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九、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分
2021/7/24
22
十、资本的积累、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3、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十一、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性方法

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性方法
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性方法
2013.4
导语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作为方法的马克思主义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系统
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
解释学方法 “马克思学”方法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 整体性方法
关于整体性方法
一、什么是整体性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四、几个相关的理论问题
学科 价值视角: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历史视角: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源流关系) 表现视角:文本与叙述的统一 主题视角:革命与建设的统一
2.坚持具体历史的方法
(1)一切整体都是具体的整体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怎样坚持马克 思主义的整体性,都只能具体历史地提出和回 答。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整块钢”的论 述
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 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 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 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 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正确的)反映。在这个由一 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 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 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 (《列宁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221-222页)
结论:
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为整体;用整体的1.维护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结构的完整性 2.坚持具体历史的方法 3.把握基本学科和基本原理 4.学科关系:交流、统一、融合
1.维护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结构的完整性
学科视角:确认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
一、什么是整体性
1、两种不同意义 (1)“结构主义”的整体性 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 (2)“本质主义”的整体性 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