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多传感器航迹融合算法综述

合集下载

多传感器单目标位置融合算法

多传感器单目标位置融合算法

0 引 言
在 目标 探 测 与识别 中 , 来 自不 同测 量 站 的 对
1 基 本 原 理
1 1 随机误差 特性 . 任何 测 量 , 伴 随 有 随 机误 差 .如前 所 述 , 都 随机误差 的绝 对值 大小 和符 号呈 现 偶 然性 ( 或无
多传 感器 的 目标测 量数 据流 进行融 合 分析 , 评估 其最佳 运 动轨 迹 , 以便 于对 其 进行 身份 识别 .因
由于 随机误差 的 效学期 望为零 , 方差 是描 则
维普资讯
3 1
一 { {
述 随机 误差 的 重要 统 计特 征值 .本 文 所 讨 论 的 方 差传 播 和协 因 素传 播 均 是 建 立在 方 差 特 性 基
维普资讯
第3卷 期 1 第3

下 私
Vo . l No 3 1 3 .
A CTA PH0ToN I CA NI SI CA
多传 感 器 单 目标 位 置 融合 算法
杨 廷梧 刘 上 乾
( 西安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技 术 物 理 学 院 , 西安 7 0 7 ) 1 0 1
其误 差 也随 之增 大 .对 于多 传感 器 的数 据 , 由于
其 各 自的精 度 不 同 , 根据 各 自的数据计 算 的最 终 结 果 的 精 度也 就 不 同 } 同时 , 于 同一传 感 器 来 对
说, 每一 瞬 间 的测量 结果 的精 度 随 目标与传 感 器
的距 离 不 同而发 生 变化 .因此 , 欲利 用 多传感 器 的效 据 流估计 出 目标 的最 佳航 迹 , 须对 同一 时 必
8 母一 t ,/ ) z+ ( t a ) + … 十 (f S ) u a 8 a- y 8 / o /u S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研究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研究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研究随着无人驾驶、室内导航和智能手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定位技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日益增加。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应运而生,通过利用多个传感器的观测数据来提高位置估计的准确度和鲁棒性。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是在单一传感器定位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融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以获得更可靠的定位结果。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激光雷达(LiDAR)、视觉感知以及无线传感器等。

每个传感器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多传感器融合的目标就是通过综合利用各传感器的信息,弥补彼此的缺陷,从而提高整体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

在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中,最常见和基础的方法是基于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的算法。

该算法通过递归地更新位置和速度估计来降低定位误差。

卡尔曼滤波算法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预测和更新。

预测阶段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控制输入来估计当前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而更新阶段则利用传感器观测数据来修正预测的结果,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位置估计。

除了卡尔曼滤波算法外,基于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的算法也是常用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之一。

粒子滤波算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来估计当前时刻的位置,并通过递归更新和重采样来增加粒子在高概率区域的密度,从而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被提出和应用。

例如,基于中值积分(Integral Median)的算法可以通过中值滤波来去除传感器的随机噪声,提高定位的稳定性。

此外,还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的特征进行位置估计和预测。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综合使用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可以实现高精度和鲁棒性的定位,在无人驾驶、室内导航、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不一致性可能导致位置估计的不准确性。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第29卷第5期2009年9月海 洋 测 绘HYDROGRAP H I C SURV E Y I N G AND CHART I NGV o l 29,N o 5Sep .,2009收稿日期:2009 04 14;修回日期:2009 07 20作者简介:孙 辉(1968 ),男,江西景德镇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气象装备和数据处理研究。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孙 辉1,赵 峰1,张峰云2(1 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天津 300042;2 北京泰富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90)摘要:介绍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起源、发展及应用现状,阐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别、相关技术和方法,研究了几个主要算法及其适用场合,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卡尔曼滤波;贝叶斯网络;D -S 证据理论;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P 2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3044(2009)05 0077 051 引 言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数据融合的概念是1998年1月以B chr o it h ner 和W a l d 的工作为基础给出的定义[1]:数据融合是一个形式化的框架,由用于处理多个数据源数据的一组明确的方法和工具组成;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信息,这里 更高质量 的确切涵义则取决于应用。

数据融合最初是针对多传感器系统中多源异构信息的处理和集成而开展的一个研究领域。

随着多传感器系统的广泛应用,便出现了多传感器信息的处理和使用问题,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传感器的观测信息,以及数据库和知识库的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汇集、相关、分析、综合为一种表示形式,以完成所需要的估计和决策任务所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2]。

由于多传感器信息的冗余性、互补性、时效性和低代价,使得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克服了单一传感器的局限,从而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置信度。

(目标管理)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研究

(目标管理)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研究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理工大学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对于保密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研究生签名:年月日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战争的需求,在机动目标跟踪领域应用信息融合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面对现代战场中敌方飞行目标的高机动性和复杂性,为了对目标实施有效地打击和防御,必须有机结合多部传感器提供目标的信息,进行精确地跟踪。
Firstly,measurement data preprocesses technologiesin the field of the target trackingare introduced,and based onkalman filtering technologyof thetarget trackingfield,thedissertationanalysesinteractive modelfilter algorithm,through the simulation examples,and provesthat the algorithm iseffective.Data supportfor researchingsubsequenttrackcorrelationandtrack fusionalgorithmis provided.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分布在一个战场范围内的多部传感器利用通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即网络化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其次,基于实际工程研究背景,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加权、修正、独立序贯分布式航迹关联算法进行了总结讨论,并分析了在航迹交叉、分岔以及合并的情况下,独立序贯算法的理论可行性,并通过多组仿真实例,证明了算法的实用性。

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研究

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研究

结论与展望05ຫໍສະໝຸດ 1研究结论2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的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传感器间信息冲突和目标运动不确定性,提高了多目标跟踪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该算法还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其他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系统。
xx年xx月xx日
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研究
CATALOGUE
目录
引言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算法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算法实验与分析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引言
01
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的应用广泛,对于军事、民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复杂环境下多目标跟踪的难点在于处理多个传感器之间的数据关联和融合,提高跟踪精度和鲁棒性。
基于概率统计的航迹关联算法
神经网络
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航迹关联与融合,具有自适应性、非线性拟合能力,可以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但需要大量数据训练,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
强化学习
基于强化学习理论,通过与环境交互学习最优航迹关联策略,具有自适应性和鲁棒性,但计算复杂度高、实时性较差。
基于人工智能的航迹关联算法
研究背景与意义
航迹关联算法
主要用于将不同传感器检测到的目标进行关联和匹配,确定每个目标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航迹融合算法
主要将不同传感器对同一目标的测量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得更准确的目标位置、速度等参数。
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概述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提高跟踪精度和鲁棒性。
研究内容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性能,找出最优算法。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汇总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汇总

一、背景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一种信号处理、辨识方法,可以与神经网络、小波变换、kalman 滤波技术结合进一步得到研究需要的更纯净的有用信号。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如信号处理、估计理论、不确定性理论、最优化理论、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比较确切的定义可概括为: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数据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间序列获得的多传感器观测数据,在一定准则下进行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进而实现相应的决策和估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充分的信息。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对多个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进行协调、组合、互补来克服单个传感器的不确定和局限性,并提高系统的有效性能,进而得出比单一传感器测量值更为精确的结果。

数据融合就是将来自多个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当系统中单个传感器不能提供足够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时就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技术扩展了时空覆盖范围,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对目标或事件的确认增加了可信度,减少了信息的模糊性,这是任何单个传感器做不到的。

实践证明:与单传感器系统相比,运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解决探测、跟踪和目标识别等问题方面,能够增强系统生存能力,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增强数据的可信度,并提高精度,扩展整个系统的时间、空间覆盖率,增加系统的实时性和信息利用率等。

信号级融合方法最简单、最直观方法是加权平均法,该方法将一组传感器提供的冗余信息进行加权平均,结果作为融合值,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对数据源进行操作的方法。

卡尔曼滤波主要用于融合低层次实时动态多传感器冗余数据。

该方法用测量模型的统计特性递推,决定统计意义下的最优融合和数据估计。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虽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有效的融合算法,但在不少应用领域根据各自的具体应用背景,已经提出了许多成熟并且有效的融合方法。

多传感器数据智能融合理论与应用 第1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述

多传感器数据智能融合理论与应用 第1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述
多类传感器情况,除了应用于火控系统和制导系统外, 还可应用于非军事领域中。例如,在某些智能交通系统中, 实现在恶劣天气条件(如雨天和雾天)下对车辆的检测, 分类和跟踪,在这些恶劣天气下,车辆和其背景的区分度 往往被减弱,从而使需要传输的信号也被衰减。
类似LANDSAT的卫星使用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来提 供有关作物的种类,生长情况,病虫害及耕作情况等信息。 合成孔径雷达(SAR)甚至可以从宇宙飞船上穿过云层拍 摄到地球的图片。SAR提供的关于地球资源的其他信息可 以与其他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进行融合。
多传感器数据智能融合
8
2 多传感器系统的应用及优势
一个能够支持自动目标识别(ART)的多传感器系 统里面的传感器包含了毫米波雷达,毫米波辐射计以及被 动式和主动式红外传感器等。
在这个传感器级数据融合结构中,每个传感器都具 有自己的处理算法,采用何种算法主要考虑如下因素:数 据所处的频段;传感器的类型(主动型或被动型);空间 分辨率和扫描特性;目标和背景特性以及信号的极化信息 等。
■ 遗传算法(GA):求最优的一种迭代算法,属于人工智能类。 ■ 确定基因优化的准则?交叉、变异、进化。 ■ 有用遗传算法,用于多传感器信息的融合。
多传感器数据智能融合
18
3 数据融合算法
■ 粒子群方法(PSO):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是一种进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技术,由Eberhart博士和Kennedy博士于1995年 提出[1]。该算法源于对鸟群捕食的行为研究,主要用于优化 计算,基本思想是通过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来 寻找最优解。PSO算法的优势在于简单容易实现并且没有许多 参数的调节。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函数优化、神经网络训练、 模糊系统控制以及其他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

多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研究

多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研究

感器 跟踪 系统具有 可视范 围广 、 据采集 量 大 、 数 相
0 引 言
为 了对 目标进 行 准 确跟 踪 , 须 获得 目标 尽 必 可能 多 的信 息 , 果 只 利用 单 传感 器 设计 跟 踪 系 如
统 , 精确度 、 策 正确 度 、 棒性 都 有 限 。多 传 则 决 鲁
李相 平 章 力 强 应 涛 , 韩 红斌 ’ ,
( 军航空 工程学 院 ,山东 烟 台 2 4 0 ) 海 6 0 1

要 : 迹 关 联 是 多传 感 器 目标 跟 踪 系统 进 行 航 迹 融 合 的 基 础 , 对 目标 进 行 连 续 跟 航 是
踪 的关键技 术之 一 。在介 绍基 于概 率统计 的传统航 迹 关联 算 法 的基础 上 , 阐述 了一 种基 于 小
第4 期
李相 平 , : 等 多传 感 器航 迹 关联 算法研 迹 融 合
图 1 分 布式 融 合 跟 踪 系统 结 构
代 表 同一个 目标 , 就是 航迹 与航 迹 的关联 问题 。 这
加计 算负 担和 存 储 量 , 且 可 获得 比加 权 法更 好 并 的效 果 , 因为 它不但 考 虑 了整个 航 迹历史 , 而且在 算法 中可 以进 行多 义性 处理 和航迹 质量 管理 。
波 变换 和 多分辨 率分析 的序贯航 迹 关联 新算 法 , 通过 Malb仿真说 明该 新算 法在性 能上较传 t a
统 方法有较 大改善 。
关 键 词 :多 传 感 器 ; 迹 关联 ;小 波 变换 ;分 辨 率 航 中 图 分 类 号 :T 7 5 3 J 6 . 文献标识 码 : A
收 一 日期 l00 0 —2 21- 9 1 作者筒介l 李相 平 (9 3 ) 男 , 授 ; 力 强 ( 9 6 ) 男 , 16一 , 教 章 18 一 ,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姓名:李承尚学号: 081308309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一门新兴技术,在军事和非军事领域中都到了广泛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汲取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统计估计等多门学科的相关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据融合技术的成熟为数据融合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针对一个系统使用多种传感器这一特定问题而展开的一种关于数据处理的研究。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新技术,涉及到信号处理、概率统计、信息论、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模糊数学等理论。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已成为军事、工业和高技术开发等多方面关心的问题。

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C3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 and intelligence)系统、复杂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自动目标识别、交通管制、惯性导航、海洋监视和管理、农业、遥感、医疗诊断、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

实践证明:与单传感器系统相比,运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解决探测、跟踪和目标识别等问题方面,能够增强系统生存能力,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增强数据的可信度,并提高精度,扩展整个系统的时间、空间覆盖率,增加系统的实时性和信息利用率等。

美国研究机构就在国防部的资助下,开展了声纳信号解释系统的研究。

目前,在工业控制、机器人、空中交通管制、海洋监视和管理等领域也朝着多传感器融合方向发展。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成为军事、工业和高技术开发等多方面关心的问题。

1 基本概念及融合原理1.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念数据融合又称作信息融合或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对数据融合还很难给出一个统一、全面的定义。

随着数据融合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比较确切的定义可概括为: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数据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间序列获得的多传感器观测数据,在一定准则下进行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进而实现相应的决策和估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充分的信息。

航迹融合算法原理

航迹融合算法原理

航迹融合算法原理引言: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航迹数据的处理和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航迹融合算法是一种将多个传感器的航迹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的方法,以提高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航迹融合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航迹融合算法的基本原理航迹融合算法是通过将多个传感器的航迹数据进行整合,消除误差和不确定性,得到更准确的航空交通管理信息。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预处理:将不同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数据校正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数据融合: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整体的航迹数据。

融合方法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卡尔曼滤波等数学模型,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3. 航迹关联:在融合过程中,需要将不同传感器的航迹数据进行关联,以确定它们是否来自于同一目标。

航迹关联可以根据目标的速度、方向、位置等特征进行匹配,从而确定目标的真实航迹。

4. 航迹更新:在融合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航迹数据,以适应目标位置的变化。

更新过程可以根据目标的运动模型进行预测和修正,使得航迹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二、航迹融合算法的应用航迹融合算法在航空交通管理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目标跟踪:航迹融合算法可以将多个传感器的目标跟踪数据进行整合,提供更准确的目标位置和运动状态信息。

这在航空交通管理和军事防御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2. 航空交通管理:航迹融合算法可以将多个航空器的航迹数据进行整合,提供更准确的航空器位置和航线信息。

这有助于提高航空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航空事故的发生。

3. 航空器导航:航迹融合算法可以将多个导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整合,提供更准确的航空器位置和导航信息。

这对于飞行员进行导航和飞行控制非常重要,可以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空中交通管制:航迹融合算法可以将多个雷达系统的航迹数据进行整合,提供更准确的空中交通管制信息。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综述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综述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综述一、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义数据融合技术(Multiple 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MSIF)又称信息融合技术,它的研究起源于军事指挥智能通讯系统,即C3I (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 and Intelligence)系统建设的需求,早期研究也多来自于军事方面的应用。

而随着工业系统的复杂化和智能化,该技术已被推广到民用领域,如医疗诊断、机械故障诊断、空中交通管制、遥感、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工业智能控制及刑侦等等。

作为前沿领域技术,无论是军用系统还是民用系统,都趋向于采用数据融合技术来进行信息综合处理。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数据融合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它能避免数据富有但信息贫乏的情况发生。

数据融合是关于协同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进行多级别、多方面、多层次信息检测、相关、估计和综合以获得目标的状态和特征估计以及态势和威胁评估的一种多级信息自动处理过程。

它将不同来源、不同模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表现形式的信息进行融合,最后得出被感知对象的精确描述。

数据融合其实也就是对数据的提取和处理,得出最终的有效信息。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传感器观测信息,然后将不同来源、不同形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按时间顺序获得的若干传感器的观测信息,用某种方法自动分析、综合,得到更加有效的信息。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美国国防部JDL(Joint Directors of Laboratories)从军事应用的角度将数据融合定义为一种多层次、多方面的处理过程,即把来此许多传感器和信息源的数据和信息加以联合(Association)、相关(Correlation)和组合(Combination),以获得精确的位置估计(Position Estimation)和身份估计(Identity Estimation),以及对战情况和威胁及其重要程度进行了适时的完整评价。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2、基本原理、融合过程及关键技术
2.1 基本原理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就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一样,其基本
原理就是充分利用多传感器资源,通过对这些传感器及观测 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冗余 或互补信息依据某种准则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 性解释或描述。
数据融合的目的是通过数据信息组合而不是出现在输入 数据中的任何个别信息,推导出更多的信息,得到最佳协同 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利用多个传感器共同或联合操作的优势, 提高传感器系统的有效性,消除单个或少量传感器的局限性。
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中,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可以具 有不同的特征,可能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模糊的或确定的、 互相支持的或互补的,也可能是互相矛盾或竞争的。
2.2 融合过程
数据融合过程主要包括多传感器(信号获 取) 、数据预处理、数据融合中心(特征提 取、数据融合计算) 和结果输出等环节, 其 过程如下图 所示。
二级融合中心
最终结果
图3 混合融合方式
3.2 功能模型
传感器 1
·探测


状态
估计
传感器 2


·探测


目标
传感器 N


识别
·探测
状态向量

态势高层估计

·行为

·企图

·动向
特征属性
目标属性测量
目标状态测量
图4 功能图
4、数据融合方法
表1 各种融合方法的比较
融合方法 运行环境 信息类型 信息表示 不确定性 融合技术 适用范围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技术
1. 引言 2. 基本原理、融合过程及关键技术 3. 数据融合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模型 4. 数据融合方法 5. 应用 6. 研究方向和存在问题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目标识别算法综述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目标识别算法综述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处理手段在目标识别领域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和发展。

在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目标识别基本原理及其算法理论依据基础上,从概念分类方面,对目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目标识别算法进行了全面综述,包括参数分类算法、基于认识模型的算法、物理模型算法及多类算法综合识别法等,说明了各算法特点及对其的进一步改进,列举了目前国内外一些已经发表的重要算法,为下一步多传感器融合目标识别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引言众所周知,在高科技信息对抗环境下,各种监测设备功能不断增加,检测到的信息复杂多变且日益增多。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隐身、干扰和欺骗等反对抗技术的应用,人为干扰的加重,对独立单波段目标识别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仅依靠单一传感器难以保证目标识别系统高性能稳定工作,这就使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处理手段在目标识别领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在对目标进行识别时,单个传感器提取的特征往往因其自身的探测特点不能获得对目标的完全描述,不能充分利用与目标有关的信息,影响了特征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使得目标识别系统的性能不理想,而利用多个传感器提取独立、互补的特征向量,采取综合处理的技术途径,可获得对目标较为完全的描述,从而有利于提高识别的正确概率,降低错误概率。

利用多种类传感器进行目标综合识别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拓展了识别系统的时间、空间覆盖范围,提高了识别系统的生存能力;(2)可发挥各传感器的优点,取长补短以提高目标识别率;(3)多传感器抗干扰的性能大大优于单个传感器,能够降低或消除非目标物体的欺骗和干扰;(4)可改善识别系统稳定性,大大提高识别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

识别原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目标识别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单个传感器先度量和处理待识别目标的属性,对接收到的目标信息进行采集和预处理,得到表示观测数据的特征向量,然后进行特征提取和选择并将其结果作为识别基础,继而对单个传感器的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和后续处理,再将多个传感器提供的关于目标身份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即进行数据对准与关联),产生比系统中任一单传感器更有效、更精确的身份估计和分类判决,最终稳定有效地给出目标的识别结果。

(完整版)多传感器分布式航迹融合综述

(完整版)多传感器分布式航迹融合综述

多传感器航迹融合综述在20年代70年代初,R. A. Singer等人首次提出航迹融合问题,其推导了表征两航迹关联概率的“相关方程”其实就是计算两条航迹间的玛氏距离:那二(口让-职划笊「(科怙-%J将关联概率小于门限值的航迹视为待融合的航迹,这即是一个假设检验问题;但其后续的航迹融合有一个隐含假设:来自同一目标、不同传感器的两个局部估计误差是相互独立的[1][2]。

[1] R. A. Sin ger and A. J. Kany uck. Computer con trol of multiple site track correlati on ”Automatica , vol. 7, pp. 455-463, July 1971.[2] R. A. Singer and A. J. Kan yuck, Correlation of Multiple-Site Track Data ” IEEE Tran sactio 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 nic System, vol. 6, No. 2, pp. 180-187, March 1970.而实际情况中,尽管不考虑目标机动性或量测噪声,过程噪声是相同的,因此局部估计误差往往是高度相关的,因此相关性不容忽视。

1979年,J . Speyer在多传感器分布式估计问题中将估计间的相关性考虑其中,但其不适用于假设检验问题[3]。

此外,Willsky等人也在其研究中考虑了相关性等问题[4]。

[3] J. L. Speyer, Computati on and Tran smissi on Requireme nts for a Decen tralized Linear- Quadratic-Gaussian Control Problem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 vol. 24 no. 2 pp. 266-269, 1979.[4] A. Willsky, M. Bello, D. Casta non, B. Levy, G. Verghese, Combi ning and Updat ing of Local Estimates and Regional Maps Along Sets of One-Dimensional Tracks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 vol. 27, no. 4, pp. 799-813, 1982.1981年,Y. Bar-shalom等人推导了两局部估计误差互相关的简单递推公式,将互相关性融入假设统计量公式中。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
• 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等对地面进行监视,以识别 地貌、气象模式、矿产、植物生长(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 量预测)、环境条件(省气象局-火灾)和威胁状况(原 油泄漏、辐射泄漏等)→对物理现象、事件进行定位、识 别和解释。
精品
精品
4、公共安全
• 毒品检测 气敏、红外、微波
• 火灾监测 烟雾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
• 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表现形式 多源性 信息数量的海量 异构信息关系的复杂性 实时性
• 信息处理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人脑的综合处理能力
精品
• 军事需求:随着新型武器(精确制导、远程打击等)的
出现→战场范围扩大(五维空间)→必须应用多传感器系 统:微波、毫米波、电视、红外、激光、电子支援措施
(ESM),以及电子情报技术→提供观测数据→优化综合 →实现:
通信设备、调度人员 • 城市交通:摄像、航拍、地感线圈、微波、雷达、地磁传感器、
视频、FCD • 轨道交通
精品
精品
无人驾驶汽车
• 法国公司INRIA花费十年心血,于2009年5月研制出无人驾驶汽车 Cycab自动驾驶(GPS定位误差小于1米)
• 德国大众 • 中国自主车大赛
精品
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 HQ3无人车
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著名交响作品Bolero,完美展示了Nao完成稳定、
灵活并有节奏的动作的能力。这也是机器人史上第一次在艺术领域达到饱
含情感并与观众产生共鸣的高度。由类人机器人领域的世界顶尖公司
Aldebaran Robotics研发
精品
星球车
勇气号火星车 精品 好奇号火星车
2、工业过程监控
发展C4I系统,经费投资数亿美元 • 学术方面: 87年起,美三军每年召开一次数据融合学术会议 ,出版SPIE专集 • IEEE 94年首次举办智能系统多传感器融合与集成会议MFI94,MFI96,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常用算法、基本原理、优缺点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常用算法、基本原理、优缺点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常用算法、基本原理、优缺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融合在一起,以提供更准确、全面和可靠的环境感知和决策支持。

以下是常用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基本原理、优缺点:1. 加权平均融合算法:原理:对每个传感器测量值赋予权重,根据权重的大小进行加权平均。

优点:简单易实现,计算效率高。

缺点:对传感器测量误差不考虑,权重分配可能不准确。

2. Kalman滤波算法:原理:基于状态估计和观测误差,通过递归滤波的方式进行数据融合。

优点:适用于线性系统和高斯噪声,能有效滤除噪声和不确定性。

缺点:对非线性和非高斯系统效果较差,计算复杂度高。

3. 粒子滤波算法:原理:通过使用一组随机样本(粒子)对系统状态进行表示和更新,对每个样本进行权重计算和重采样。

优点:适用于非线性和非高斯系统,能够处理多模态分布。

缺点:样本数目的选择对算法性能有较大影响,计算复杂度较高。

4. 条件概率融合算法(Bayesian融合):原理:利用贝叶斯理论,根据传感器测量值的条件概率来计算系统状态的后验概率密度。

优点:理论基础扎实,能够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和多传感器融合。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需要准确的先验信息。

5.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原理:通过将不同传感器提供的证据(可信度函数)进行合成,计算不同假设的置信度。

优点:能够处理不确定和冲突的传感器数据,适用于多传感器融合。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对证据的选择和权重分配要求较高。

这只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领域中常用的一些算法,每个算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选择合适的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需求、传感器特性、计算资源和实际应用等因素。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综述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综述

1.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概念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指综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感知数据, 以产生更可靠、更准确或更精确的信息。

经过融合的多传感器系统能完善地、精确地反映检测对象特性, 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 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

经过融合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以下特性: 信息的冗余性、信息的互补性、信息的实时性和信息的低成本性。

2.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分类按融合判断方式分类(1)硬判决方式硬判决方式设置有确定的预置判决门限。

只有当数据样本特征量达到或超过预置门限时,系统才做出判决断言;只有当系统做出了确定的断言时,系统才向更高层次系统传送“确定无疑”的判决结论。

这种判决方式以经典的数理逻辑为基础,是确定性的。

(2)软判决方式软判决方式不设置确定不变的判决门限。

无论系统何时收到观测数据都要执行相应分析,都要做出适当评价,也都向更高层次系统传送评判结论意见及其有关信息,包括评判结果的置信度。

这种评判不一定是确定无疑的,但它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所有有用信息的效用,使信息融合结论更可靠更合理。

按传感器组合方式分类(1)同类传感器组合同类传感器组合只处理来自同一类传感器的环境信息,其数据格式、信息内容都完全相同,因而处理方式相对比较简单。

(2)异类传感器组合异类传感器组合同时处理来自各种不同类型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优点是信息内容广泛,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全源信息相关,因而分析结论更准确、更全面、更可靠,但处理难度则高很多。

3.信息融合的系统结构信息融合的系统结构研究包含两部分, 即信息融合的层次问题和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

融合的层次结构主要从信息的角度来分析融合系统, 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则主要是从硬件的角度来分析融合系统。

(1)信息融合的层次信息融合系统可以按照层次划分, 对于层次划分问题存在着较多的看法。

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是层次融合结构, 即数据层、特征层和决策层。

数据层融合是指将全部传感器的观测数据直接进行融合, 然后从融合的数据中提取特征向量, 并进行判断识别。

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研究

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研究

航迹融合算法是将多个传感器获取的 目标运动轨迹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得 到更加准确的目标运动状态估计。
航迹融合算法的输入包括多个传感器 获取的目标运动轨迹数据以及一些先 验信息,如目标的速度、加速度、运 动方向等。
航迹融合算法的主要 步骤
航迹融合算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数据预 处理、特征提取、状态估计和结果输 出。其中,数据预处理是对原始数据 进行滤波、去噪等操作,特征提取是 提取目标运动轨迹的特征,状态估计 是根据一定的准则对目标运动状态进 行估计,结果输出是输出融合后的目 标运动状态。
03
算法改进与优化
基于聚类的航迹关联算法改进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提高准确性、降低漏检率
基于聚类的航迹关联算法在多传感器多目标环境下,存 在航迹交叉、遮挡等问题,导致准确性下降、漏检率上 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聚类算法,将空 间位置和速度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同时引入时间窗口限 制,以减少计算量和提高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 法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航迹关联,降低了漏检率,提高了 算法性能。
军事领域
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雷 达网、红外预警系统等。该研究可以为军事应用提供更有效、更可靠的航迹 关联与融合方法。
民用领域
该算法也可以应用于民用领域,如智能交通系统、无人机编队、目标跟踪等 。通过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民用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传感器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噪声和缺失等问题,对算法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未来可以研究更有效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提 高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态环境适应性
该研究主要关注静态环境下的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问题。在动态环境下,目标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会发生变化, 需要研究更适应动态环境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中国信息融合大会 中国 西安 2011.08————————————————————基金项目:航空基金项目,批准号:20090853013,西北工业大学校翱翔之星计划;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JC201015 多传感器航迹融合算法综述张 伟,兰 华,杨 峰,梁 彦(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 西安,710072)摘 要:航迹融合是多传感器融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传感器融合领域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

本文论述了航迹融合理论发展,以局部航迹估计误差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几种主流航迹融合算法,包括简单凸组合、修正互协方差、不带反馈和带反馈的最优分布式融合、协方差交集、最优线性无偏估计以及自适应航迹融合等算法,分析并比较了各算法的特点、性能及应用。

关键词:多传感器;航迹融合;误差相关性Approaches to Mutisensor Track-to-Track Fusion :A SurveyZHANG Wei, LAN Hua, YANG Feng, LIANG Yan(College of Automatio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nnxi 710072, P .R.China)Abstract : Track-to-track fu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ultisensor fusion and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branches of the multisensor fusion field. Various mainstream track-to-track fusion algorithms, including covariance convex algorithm, Bar Shalom-Campo algorithm, optimal distributed fusion without feedback, optimal distributed fusion with feedback, covariance intersection algorithm, 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ion algorithm and adaptive fusion algorithm,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cal estimate errors.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algorithms and the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of the approaches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Multisensor ; track-to-track fusion; error correlation0引 言在一个分布式多传感器环境中,每个传感器对于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的过程都是独立的,航迹关联关心的是如何判断从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两条航迹是否对应于同一个目标。

当确认两条航迹来自同一个目标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两条航迹的估计结果融合在一起,这就是航迹融合问题[1]。

在航迹关联与航迹融合的问题中,由于参与融合的局部航迹之间存在误差相关性,从而使得航迹融合问题变得复杂。

航迹融合中的误差相关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各局部状态估计之间由于共同的过程噪声、相关的量测噪声以及共同的先验估计而产生的误差相关性;另一类是当融合中心具备记忆能力并存在多条传感器至融合中心的信息传播途径,局部状态(先验)估计与全局状态(先验)估计之间也存在有相关性[2]。

因此,对局部航迹之间误差相关性的分析是航迹融合的基础和关键。

在航迹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对误差相关性不同处理方式一直是航迹融合算法发展的主轴。

早期的航迹融合算法假设局部航迹之间的估计误差是独立的[3][4],文献[5,6]首次考虑了由于相同过程噪声所导致的航迹误差相关性,并且分别给出了两传感器的最优关联和融合算法,文献[7]首次给出了多传感器最优估计的方法。

一般的航迹关联和融合算法都需要计算它们之间的互协方差矩阵,文献[8]通过一组递归方程来计算它们的互协方差。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很难计算局部航迹的互协方差矩阵,文献[9]给出了一种近似计算互协方差矩阵的方法。

以上方法假设状态x 和y 是解耦的,文献[10]考虑了状态x ,y 和z 耦合的情况下,给出了互协方差矩阵的近似计算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局部协方差信息也很难获得,文献[11]首次提出了一种通过修正的Lyapunov 方程来估计协方差信息的方法。

本文将主要从对局部航迹估计误差相关性的处理,分别讨论当前几种主流的航迹融合算法。

1 航迹融合问题描述所谓估计融合(Estimation Fusion),就是如何最佳利用多个数据集合中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对未知量进行估计,得到最好的状态估计和估计协方差。

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就是在多传感器(同类的或异类的)目标跟踪中的航迹融合。

目前的估计融合算法都与融合结构密切相关,融合结构大致分为三类: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12-15] 。

对应于这三种融合结构,文献中已经提出了很多算法,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分布式融合和混合式融合算法,而集中式融合由于对融合中心的处理能力及通信带宽要求较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能力也不如其他融合结构,但可以得到最完整的信息,其融合结果最优,所以一般是作为与其它融合算法的结果作对比用的。

本文主要针对分布式融合算法(航迹融合算法)进行展开。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在进行估计融合之前,都需要进行关联。

本文则首先假定多传感器的量测和估计来自同一个目标。

设N 为传感器数量,n 为目标状态维数,i z 为传感器i 的量测,()x k k 为k 时刻目标的状态真实值,()ˆ1i x k k −和()ˆi xk k 分别为k 时刻目标的状态预测和状态估计,()1i xk k − 和()i x k k 分别为k 时刻局部航迹i 的预测误差和估计误差,()1i P k k −和()i P k k 则分别为相应的预测误差协方差和估计误差协方差,ijP 为航迹i 和j 的互协方差。

本文研究的几种航迹融合算法,就是如何利用各局部航迹的状态信息得到最好的状态估计ˆx和估计误差协方差P 。

2 融合算法介绍与性能分析2.1 简单凸组合融合算法简单凸组合融合算法不考虑系统航迹的先验信息,假设各传感器的状态估计误差是统计独立的,即P P 0ij ji ==,通过Kalman 滤波实现全局状态估计及其估计误差协方差: ()()1ˆˆˆˆi i i j ji xx P P P xx−=++− (1)()1i i j j P P P P P −=+ (2)当局部航迹状态估计误差之间统计独立时,该算法最优,它能得到和中心是融合相同的结果;但在一般情况下,各局部航迹状态估计误差之间是相关的,此时该方法是次优的。

由于该算法实现简单,仅需要局部航迹的估计和协方差信息,在实际系统中仍被广泛应用。

2.2 修正互协方差航迹融合算法由于共同模型的过程噪声或将全局状态估计反馈至局部节点后所导致的共同先验估计,同一目标的各局部航迹状态估计误差i x和j x 存在着相关性。

考虑了各传感器间误差的相关性,即0ij ji P P =≠时,Bar Shalom [16]提出了基于互协方差的航迹融合算法:()()()1ˆˆˆˆi i ij i j ij ji jixx P P P P P P xx −=+−+−−−(3) ()()()1iiijijijjii jiP P P P P P P P P P −=−−+−−−(4)其中,关于ij P 和ji P 的计算,可由卡尔曼滤波估值器给出:()()()()()1TT ij ij P k I KH P k Q I KH =−Φ−Φ+− (5)该算法优点是考虑了两局部航迹的估计误差的相关性,但是必须要计算两个传感器的状态估计互协方差,从而需要大量的信息。

当所研究的系统是时变时,需要把滤波器增益和量测矩阵的整个历史信息送往融合中心,从而提高了对系统通信带宽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计算量,使该算法失去了实际意义。

而无记忆的修正加权融合算法从工程实践所需计算和通讯资源需求的角度来看,算法简单易实现且融合性能接近最优[12]。

2.3 不带反馈的最优分布式融合算法中心估计器为了联合各传感器的局部估计,就必须考虑传感器i 和j 局部估计误差之间的相关性。

然而,互协方差的计算非常复杂并且不切实际,而且所得到的结果不是最优的,尽管它非常接近最优[17]。

不带反馈的最优分布式融合算法不需要计算局部估计误差的互协方差,但中心估计器却可以最优的联合各传感器的局部估计,其前提是各传感器可提供局部预测()ˆ1i xk k −、()1i P k k −和局部更新()ˆi x k k 、()i P k k 。

其融合算法如下[18-20]:()()()()()()()()()()()()111111ˆˆ|||1|1ˆˆ|||1|1ˆˆ|||1|1i i i i j j j j P k k xk k P k k x k k P k k xk k P k k x k k P k k xk k P k k x k k −−−−−−=−−+−−−+−−− (6) ()()()()()()111111||1||1||1i i j j P k k P k k P k k P k k P k k P k k −−−−−−=−+−−+−−(7) 该算法是一种传感器到系统的航迹融合,可以最优的联合各传感器的局部估计,但最优的全局估计不仅需要各传感器的局部更新,还需要局部的预测信息,从而提高了对通信带宽的要求。

由于有效的利用了先验信息,所以它比修正互协方差融合算法更加精确。

当先验估计信息未知或者不存在时,该算法也就演变成了简单凸组合航迹融合。

该算法有效利用先验信息的同时,考虑到了由先验信息所引起的局部估计和全局估计的误差相关性,但却忽略了局部估计间由过程噪声引起的误差相关性,这就造成仅当局部节点和融合中心实时通信或目标服从确定性状态转移模型时,算法性能是最优的。

当跟踪机动目标或为了降低数据通信量而导致局部节点与融合中心间非实时通信时,算法所得仅为近似解,特别是融合误差协方差矩阵()|P k k 并不真实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