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二、战国七雄
二、战国七雄
燕
赵
魏 韩
齐
秦
楚
东齐 南楚 西秦 北燕 到赵 中魏 间韩 。,
中文名: 孙膑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山东 职业: 战国时期军事家, 军事理论家 代表作品: 《孙膑兵法》
中文名: 庞涓 国籍: 战国时期魏国人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公元前342 职业: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 主要成就: 曾率领魏武卒横行天下 北拔邯郸,西围定阳 桂陵之后尽数收回河西失地
1、桂陵之战
救命啊! 赵都:邯郸 BC353年 齐 临淄
军师孙膑 大将田忌
进 攻
撤 回
BC354年
大 将 魏 都:大梁 庞 涓
桂陵
桂陵之战故事
桂陵之战故事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的背后,涉及到了蜀汉的刘备和东吴的孙权之间的复杂政治关系,以及两国军队的实力对比。
桂陵之战,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局势,也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桂陵之战之前,蜀汉和东吴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和睦。
刘备曾经向孙权提出联姻的请求,希望通过婚姻来巩固两国的关系。
然而,孙权却因为担心刘备的野心而拒绝了这一提议。
双方的矛盾逐渐升级,最终爆发了桂陵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蜀汉军队由关羽率领,东吴军队由陆逊率领。
关羽是刘备的亲信将领,以勇猛著称,而陆逊则是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精于用兵。
双方在桂陵展开激烈的对峙和交战,战局一度胶着。
在战场上,双方将士鏖战数日,你来我往,血雨腥风,生死搏杀。
最终,由于东吴军队在陆逊的指挥下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成功地瓦解了蜀汉军队的攻势,使得蜀汉军队节节败退,最终溃败而逃。
桂陵之战以东吴的胜利告终,这场战役成为了东吴在与蜀汉的对抗中的重要一役。
桂陵之战的结果,对于当时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吴的胜利,使得孙权在三国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也为东吴在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蜀汉在此次战败之后,也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实力,为后来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桂陵之战,虽然只是三国时期众多战役中的一场,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这场战役不仅反映了当时蜀汉和东吴之间的复杂政治关系,也展现了双方军队的实力对比和将领的智谋。
桂陵之战,成为了三国时期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桂陵之战的故事,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更让我们明白了和平的可贵和珍惜。
愿历史的教训永远铭记于心,珍爱和平,珍爱生活。
桂陵之战简介 桂陵之战故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桂陵之战简介桂陵之战故事导语:战国初年,魏国经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并一度跻身于中原强国的行列。
魏惠王子罃即位后,为了实现对外扩张,连年征战。
连年的对外战争使得魏战国初年,魏国经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并一度跻身于中原强国的行列。
魏惠王子罃即位后,为了实现对外扩张,连年征战。
连年的对外战争使得魏国国力不济,为此惠王改变了方针,积极与齐、韩、秦三国交好,专心对付齐国。
此时,齐国也通过改革迅速强大起来。
为了能够逐鹿中原,齐威王也积极与韩、赵等国亲善对抗魏。
公元前354年,赵国自恃有齐国为后盾,公然攻打卫国,迫使卫国归附赵国。
而卫国本来是魏国的从属国,所以魏国绝对不能容忍卫国归赵。
于是魏国大将庞涓奉命率领8万大军攻打赵国,包围赵国国都邯郸(今河北境)。
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威王拜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领8万精兵赶赴前线救赵。
当时,魏、赵两军已经相持一年多的时间,魏军损失惨重,国都邯郸已经危在旦夕。
田忌想直接率兵赶赴邯郸,攻打魏军。
孙孙膑却认为,魏国派出大批精锐部队攻赵,而国内却兵力不足,如果向南攻打魏国军事重地襄陵(今河南睢县),魏军肯定从赵国撤兵回救。
这样既可以解了赵国之围,又能使魏军疲于奔命而便于设伏。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率领大军南下会合宋、卫两国的兵力攻打魏国襄陵。
孙膑先让不懂军事的人攻打襄陵,结果失利。
庞涓以为齐军不足为虑,继续加紧对邯郸的攻势。
于是,孙膑又以精锐部队直逼魏都大梁。
此时庞涓已经率军攻占了邯郸,他赶紧回师救援。
但由于轻敌,庞涓放弃了辎重,快马加鞭赶回。
孙膑预料魏军肯定要经过桂陵,就建议田忌派出主力部队先到达那里布阵设伏。
魏军到达桂陵突然遭到齐军伏。
桂陵之战
孙、庞二人的个人品质对战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史学界都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庞涓是一个怀有很强的嫉妒心而又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小人。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看见了庞涓将同窗好友孙膑诱骗到魏国加以迫害,在桂陵之战中被孙膑所擒后,孙膑不念旧仇将其放回,而庞涓却在马陵之战中不思回报反引十万大军欲雪被擒之辱这阴暗的一面,却完全忽视了庞涓作为一个魏国人为了魏国的利益统兵作战忠君报国这光明磊落的一面。
庞涓的过于忠君恰恰成为导致桂陵之战魏国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庞涓对孙膑的嫉妒,前人已有较多的评述。
笔者认为,庞涓的这种嫉妒心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当时,鬼谷子作为一个世外隐者,其对入室弟子的品格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如果庞涓天生就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是一个小人,那么鬼谷子是不会将其收入门下的。
当庞、孙二人同拜鬼谷子为师的时候,鬼谷子认为庞涓心高气傲、心胸狭隘,在传授兵法时对庞涓有所保留;对孙膑鬼谷子却青眼有加,对其倾囊相传,使孙膑比庞涓晚出师三年。
老师的这种不公正待遇,使庞涓对孙膑不禁大起嫉妒之心。
由此可见,后来庞涓对孙膑的迫害也是事出有因。
关于庞涓的忠君思想,在桂陵之战中就有所表现:在桂陵之战中,田忌、孙膑为疑误魏军又派轻车锐卒直攻魏都大梁,以激怒魏君,让他逼迫庞涓回军来救。
因此,笔者认为魏军在桂陵中伏并不完全是庞涓的责任。
庞涓作为魏国久经沙场的大将,对齐军布置的种种假象应有所警惕,但魏王急令他回军,本着“君命不可违”的忠君思想,庞涓只能率军快速回援,这就直接导致了桂陵之战魏军中伏惨败。
至于马陵之战后庞涓羞愤自杀,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其一,庞涓在马陵之战魏军再次中伏惨败后,认为自己在战争中无法帮助主帅太子申赢得胜利,反而丧师辱国,上无脸回国面对君父,下愧对跟随自己的将士,因而自杀;其二,桂陵之战庞涓曾为孙膑所俘,后被放回,眼看现今又要被老同学、老对手所俘,心里羞愧不堪,因而自杀。
反观孙膑,在他的性格品质中,始终贯穿着一个“诡”字。
桂陵之战
战 事 大 背 景
8
354
8
、
围魏救赵
田忌、孙膑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 南开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 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 军,擒庞涓(后放回),史称“桂陵之战”,孙膑的这 一战法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
双方战力
桂陵之战 路线图
茶 余 饭 后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我一一道来
孙
一颗光芒乍现便又骤然 消逝的神秘彗星!
膑
经典结局
减灶诱敌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 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 军队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位于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 设伏。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 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 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 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 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 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 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 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
孙膑:小不忍则乱大谋
性 格 改 变 命 运
诡
促
性 格 造 就 历 史
庞涓:立功心切
红柿风摇一树灯, 夜来忽聆箭镞鸣; 月黑自显刀光暗, 风骤才知马蹄轻; 围魏救赵齐歼魏, 运筹尚需将劳兵; 军师挥扇气神定, 闲笑庞涓啮齿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十年前,孙膑和师兄 庞涓告别了老师鬼谷子, 要回自己的祖国齐国,庞 涓的目标是去魏国。可在 走到魏齐分道的十字路口 时,庞涓却突然显出一种 殷殷之情,说不妨先顺路 和他一起到魏国看看,若 魏国不容人,他们就一起 去齐国。魏国是天下一等 一的强国,能去魏国自然 是天下名士的第一愿望。 孙膑原先是隐隐约约的觉 得,既然师兄庞涓要去魏 国,那么自己最好另谋他 途。毕竟,他们俩人都是 兵家弟子,所学相同,在 一国的任职也必将相同, 难免或多或少的有所冲突, 避一避自然要好一些。
桂陵之战
名称: 桂陵之战
地点: 主战场为桂陵,襄陵、邯郸等地也有战斗爆发
时间: 公元前353年
结果: 齐军胜利
参战方兵力: 田齐 齐威王,田忌,孙膑等
各方兵力: 田齐 80,000人;魏国 80,000人
目录
诸国抗魏
魏赵交战
齐国出兵
围魏救赵
孙膑谋划庞涓中计
风云未定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漆及富丘两地。这使魏国更感到威胁,因为卫国是魏国保护国,魏国无法坐视不理,于是立即联合宋国出兵助卫反攻,魏卫宋三国联军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赵国被逼闭门防守,并派人向齐国求救。联军于是包围邯郸,希望一举歼灭赵国,以解除被诸国包围之局。但是在同一时间,秦国乘魏军主力不在,偷袭魏国少梁,并夺得少梁,魏国在这场战争里被围攻的危险反而变得更大。
庞涓中计
孙膑这一招“批亢捣虚”使得田忌甚为拜服,立即采用。于是齐军主力立即向大梁挺进。在此危急存亡之际,虽然邯郸城已攻破,魏军还是不得只以少数兵力留守邯郸,并由主帅庞涓亲率主力回驰大梁。但同时间,齐军已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设伏,准备截击魏军。魏军由于长期在外作战,已疲态毕露,再加以长途跋涉之急速行军,士兵皆战意大降。于是齐魏一交战,魏军便被大败,魏军主帅庞涓被生擒,但与之有仇的孙膑在此次放过了他。结果赵国之围解除,邯郸亦失而复得。“批亢捣虚”这招由于在桂陵之战里被充份运用,因此后世以“围魏救赵”来称呼这道策略。
桂陵之战的故事
桂陵之战的故事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1年,是中国历史上蜀汉和魏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军事背景,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之一。
当时,蜀汉的刘备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刘禅继位成为蜀汉皇帝,而魏国的曹丕则称帝建立魏朝。
两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导致了桂陵之战的爆发。
在这场战役中,蜀汉的主要指挥官是姜维,而魏国的主要指挥官是司马懿。
姜维是蜀汉的名将,他在战场上善于运用兵法,善于用兵,而司马懿则是魏国的军事统帅,他精于谋略,善于用兵打仗。
桂陵之战发生在蜀汉和魏国的边境地带,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对抗。
蜀汉军队在姜维的指挥下,采取了灵活的战术,他们利用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对魏国军队进行了多次袭扰和伏击,给魏国军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而魏国军队则在司马懿的指挥下,采取了稳健的战术,他们严密布防,严阵以待,同时还派出精锐部队对蜀汉军队进行了多次军事打击。
双方你来我往,你进我退,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军事角逐。
在战斗的过程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魏国军队在司马懿的指挥下,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
这场战役的胜利,加强了魏国的地位,也为魏国在三国时期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桂陵之战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它不仅反映了当时蜀汉和魏国之间的军事对抗,也展现了当时军事指挥官的智慧和勇气。
这场战役的胜利,对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军事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来的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
桂陵之战的故事,至今仍然被后人传颂,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对那个时代英雄豪杰的一种缅怀和纪念。
这场战役的胜利,也为后来的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27114801_桂陵之战
赵国求援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国常常彼此攻伐。
等到魏惠王即位时,魏国正处于国力强盛时期。
魏惠王是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一心想着称霸天下,在公元前354年,他将矛头直指赵国。
赵国被魏国围攻,形势危急,不得不向齐国求救。
●西武战国时期,各国纷争,天下烽烟四起。
不过相比外界的喧嚣,云梦山这里却十分安静。
云梦山又称鬼谷,这里云雾缭绕,溪水潺潺,居住着一位名动天下的大人物,人称鬼谷子。
鬼谷子虽隐居在鬼谷,却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
他不但通晓天文地理,更熟知排兵布阵,他研究出的阵法极具巧思。
鬼谷子的徒弟众多,孙膑和庞涓都出自他的门下。
这时候,庞涓早已经出师下山了,孙膑的学问也得到了鬼谷子的认可,他也到了出师的时刻了。
此刻孙膑恭敬地站着,鬼谷子慈祥地看着爱徒,说:“这些年你随我潜心学习兵法,大有长进,我已经没有更多的东西教你了,你该下山了。
选择你自己认同的君主,用心去辅佐他,成就一番功业吧。
”孙膑虽不舍就此离开,但知道师父只要一开口,就不会更改主意,只得跪地“砰砰”磕了几个响头,随即起身和师父郑重道别,依依不舍地下山了。
小军迷联盟·战争触摸屏·消息传来的时候,孙膑正在家中研读兵书。
此时他已身在齐国,为齐威王效力。
不久后,齐威王便召集臣子,商议应对赵国求援一事。
孙膑草草收拾衣冠,急忙请仆人送他前去殿内。
“赵国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齐威王环视群臣,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群臣却鸦雀无声。
齐威王看着他们,不禁蹙眉:“说话呀!依你们看,齐国是否要出兵解救赵国?”群臣互相看看,仍没人敢擅言。
过了好一会儿,只听一位老臣小声抱怨着:“这个赵国,干什么非得招惹魏国!”话音刚落,另一位大臣气呼呼地附和:“还不是赵国想占便宜。
赵、魏常年不合,去年趁着魏国发兵攻打他国,赵国就打起了卫国的主意。
卫国是什么角色?那是魏国的属国呀!赵国硬逼着卫国归附自己,那魏国能忍气吞声?活该!”孙膑暗自思忖,这话说的倒是事实。
魏国得知赵国所作所为后,立刻改变了外交策略,与秦、齐、韩三国修好,为的就是要集中兵力,全力进攻赵国。
桂陵之战成语
桂陵之战成语1.【问题】桂陵之战成语。
【答案】桂陵之战的相关成语是围魏救赵。
历史典故: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
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两得。
魏王从之,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
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
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
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
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
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
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
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
”田忌依计而行。
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军大胜,赵国之围遂解。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又十三年后,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桂陵之战】关于桂陵之战的典故桂陵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桂陵之战】关于桂陵之战的典故桂陵之战交战双方是谁桂陵之战简介桂陵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之一,说的是齐国谋士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
当时魏国攻打赵国都城的时候,孙膑献计攻打魏国,逼迫魏王回救,然后在半路打劫,达到救下赵国的目的。
桂陵之战公元前353年赵国派使者祈求齐国的帮助,谋士段干朋就建议可以借攻打襄陵来消耗魏军的战斗力,齐王于是兵分两路,一路打襄陵围攻魏国,一路去救赵国。
此时的魏军已经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作战,但是孙膑阻止了,孙膑认为魏国的主力已经消耗在对付赵国上,他本国的国力空虚。
我们应当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直接进军魏军的大本营,这样魏军必然会回都城防守,赵国也就得救了。
孙膑还建议田忌先佯攻魏国的平陵,吸引魏军主力,然后田忌派轻装部队直捣魏国首都,让魏军忙于回救的时候又陷入两线作战,这样一点一点削弱魏军战斗力,不仅可以避免两军相撞时的重大损失,还可以很好的迷惑魏军,给魏军主将造成齐军将领带兵无能的错觉。
这一计真是妙哉,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都大败,唯有孙膑派出的轻甲部队直捣黄龙,逼的魏军大奖放弃了装备就带一小队人马回救,这时候,田忌早就带着部队埋伏在路边,庞涓也被抓起来。
桂陵之战虽说没有击溃魏军,但是在不怎么费兵力的情况下,保存了赵国,与赵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让魏军失去一员大将对魏军来说也是惨痛的经验教训。
这漂亮的袭击战打的好。
桂陵之战的典故桂陵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截击战,公元前354年,魏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双方打的是难解难分,有来有回,打了一年多了也没分出个胜负成败。
桂陵之战连环画这魏军素来是作战勇猛,虽然是异地作战,打的倒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反而是赵国有点吃不消了,赵国想魏王你倒好也不用管军队,只要在国内安心发展,随便派个大将来制约我,我这边可是连国家都要灭亡了,你这招真是毒。
没办法,谁让人家在你家门前为非作歹呢,但是打不过啊,打不过咋办,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
然后齐国那边就接到了一封求助信,齐王啊,念在我两之间的情谊,如今我家都要被那魏国老贼拆了,不如这次你拉我一把,今后我们互相也好有个招引,咱一起来个株连壁合,双剑合璧,以后就是兄弟了我尊你一声大哥,你叫我一声二弟,咱哥两就此结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桂陵之战简介
桂陵之战简介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桂陵之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桂陵之战分析中文名称:桂陵之战参战部队:齐国、赵国;魏国战争结果:齐军胜利时间:公元前354-前353年地点:桂陵、襄陵、邯郸人物:田忌孙膑庞涓桂陵之战详情孙膑谋划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
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
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
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齐威王打算让孙膑担任主将,但孙膑以遭受过酷刑、身体有残疾为由拒绝。
齐威王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让坐在带着蓬帐的车子中出谋划策。
围魏救赵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八万到达茬丘,随后进攻卫国,齐国方面田忌、孙膑率军八万到达齐、魏两国边境地区。
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
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应当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捣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撤军,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
孙膑于是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北),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造成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
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
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两城的都大夫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
桂陵之战双方主帅简介大全
桂陵之战双方主帅简介大全桂陵之战出了“围魏救赵”的故事,已是“闻名遐迩”,加之双方主帅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就更为战役增添色彩了。
那么桂陵之战双方主帅简介如何?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恩怨?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桂陵之战双方主帅简介大全,希望你喜欢。
桂陵之战魏军主帅庞涓简介庞涓(?—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孙庞斗智故事的主角之一。
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
随后在桂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围魏救赵”,成功击退魏军进攻赵国的计划。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次年齐救韩,采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中伏大败,涓智穷,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史称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齐军主帅孙膑简介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明末清初有以孙膑、庞涓生平为原型的历史小说《孙庞斗志演义》,使孙庞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庞涓与孙膑的恩怨庞涓与孙膑为同窗,二人一起拜师学习兵法。
庞涓后来出仕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
孙膑到魏国后,庞涓嫉妒他的才能,于是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6]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当齐国使者出使至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齐国使者,用言辞打动了他。
桂陵之战相关成语
桂陵之战相关成语有:
1.围魏救赵:桂陵之战中,齐军采用围攻魏国以救援赵国的战略,
最终成功击败魏军。
现比喻通过攻击对方的关键部位来解决问题。
2.孙膑减灶:孙膑在桂陵之战中,采取减灶的策略,使魏军产生
轻敌思想,最终成功伏击魏军。
现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3.转败为胜:指桂陵之战中,齐军在初战失败后,通过孙膑的计
策,最终成功击败魏军。
现比喻在失败之后找到新的出路。
4.避实击虚:指在桂陵之战中,齐军避开魏军的正面,攻击其背
后的战略要地。
现比喻采取迂回战术,避开对方的强点,攻击其弱点。
5.夹击战术:指在桂陵之战中,齐军和赵军联合夹击魏军,使其
陷入包围。
现比喻从两个方面同时攻击,形成包围之势。
6.诱敌深入:指在桂陵之战中,齐军通过诱敌深入的战术,将魏
军引入预设的埋伏圈。
现比喻引诱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套。
7.声东击西:指在桂陵之战中,齐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
魏军,使其产生错觉。
现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8.以逸待劳:指在桂陵之战中,齐军采取守势,以逸待劳,等待
魏军疲惫后再发动反击。
现比喻在保持自身优势的情况下等待对手疲劳或消耗其力量。
9.攻其不备:指在桂陵之战中,齐军趁魏军不备时发动攻击,使
其措手不及。
现比喻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采取行动。
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解读孙膑与庞涓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
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军,擒庞涓(后放回),史称“桂陵之战”,孙膑的这一战法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
韩昭侯求救于齐。
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
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
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
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
马陵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
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
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
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
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
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
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
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
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
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
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据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奇人,因其隐居于鬼谷,人称“鬼谷子”。
鬼谷子博学多才,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投师学艺者颇多。
【春秋战国】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春秋战国】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春秋战国】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晋为徽王时,位于中原东、西、南的齐、秦、楚相继强大起来。
惠王无法团结汉、赵两人对抗敌人,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惠王继位的前十年,他曾六次与秦国争夺河西。
魏晋元年,秦始皇与关帝再次交战。
周朝献王七年,魏与汉、赵联军再次发生冲突。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继续发展文侯事业,惠王依靠自己强大的力量,采取先征服赵汉,后争霸中原的战略方针,发动了桂林之战。
周朝献王十五年,魏惠王命令庞娟将军率领八万军队进攻赵国邯郸。
袭击非常猛烈。
赵国齐请求帮助。
齐卫王召集大臣讨论。
《齐相邹记》主张不救,段赣鹏主张救,他说:“不救是不公平的,是不利的”。
你可以出兵攻打魏国(今河南遂县)的乡陵,使魏国穷尽,等待魏军攻占邯郸,然后趁魏军穷尽时救出赵,攻打魏。
魏王采纳段赣鹏的建议,与宋、魏一起出兵攻打魏国祥陵。
秦乘魏国围攻邯郸之机,在元里(今陕西澄城县南)打败魏军,攻占了魏的少梁(今陕西韩城县西南),楚宣王也派景合为将率兵救赵,攻夺了魏国睢水、浍水之间的地区。
魏国围攻邯郸近一年,于周显王十六年攻克邯郸。
齐见疲魏目的已达到,遂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八万精兵救赵。
孙膑针对齐、魏两军的形势,提出“批亢捣虚”之计,即大军不北上直接救赵,而直捣魏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迫使侵赵魏军“释赵而自救”。
这个计谋后被人称为“围魏救赵”之计。
齐国进入魏国后,孙膑又建议田忌首先派齐城、高唐两位都大夫去攻击魏国在东阳地区的重镇平陵(郡安陵,在今山东曹县西北)。
平陵南有宋、北有卫、中途有魏国的币丘,攻城军粮道易被切断。
而齐军偏偏选择这颗钉子来拔,目的是向魏军示疑,给魏军造成齐将“不知事”的假象,齐两位都大夫未到平陵即在中途被魏军打败,起到了疑敌的作用。
田忌、孙膑为疑误魏军又派轻车锐卒直攻魏都大梁,以激怒魏君,让他逼迫庞涓回军来救。
同时又分少量步兵随车兵而进,麻痹敌人,而主力大军则集结待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陵之战
王鹏程
(辽宁大学13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一班学号:131405115)
摘要
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即围魏救赵)的战役。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关键词
伏击;孙膑;庞涓;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即围魏救赵)的战役。
当时魏国不断变得强大起来,引起其他诸侯的戒备。
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以示好,并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50里)会盟。
由此,魏国开始有被诸国联合进攻的可能,因此魏国欲找机会突破,以解除这个危机。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漆及富丘两地。
这使魏国更感到威胁,因为卫国是魏国保护国,魏国无法坐视不理,于是立即联合宋国出兵助卫反攻,魏卫宋三国联军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赵国被逼闭门防守,并派人向齐国求救。
联军于是包围邯郸,希望一举歼灭赵国,以破解被诸国包围之局。
但是在同一时间,秦国乘魏军主力不在,偷袭魏国少梁,并夺得少梁,魏国在这场战争里被围攻的危险反而变得更大。
齐威王得知赵国被围,本欲立即出兵,但将军段干朋主张延迟出兵,以“承魏之弊”为战略方针。
即是先以少量的兵力向南攻击襄陵,以制造假像,可以表示助赵,又可以牵制和疲惫魏国。
再待魏军攻陷邯郸,魏、赵双方均已无力再战之时,再给予正面的攻击。
齐威王接受了这个提议,在赵魏两军相持一年多,邯郸城快要失陷之时,方才委任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主力驰援赵国,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赵国在齐国支持下,迫使归服于魏的卫国向赵屈服。
魏惠王派将军庞涓率兵8万攻卫伐赵,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今属中国中北部的河北省)。
次年,赵向齐求救,齐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领兵8万救赵。
田忌企图率军赴赵进攻魏军主力以解赵围,但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赵,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齐军应乘魏国内防务空虚,直趋大梁,迫使魏军回师自救,并于归途截击,以达到既援救赵又打击魏的目的。
田忌采纳孙膑围魏救赵的计谋,以一部兵力南下,联合宋、卫军围攻位于大梁东南的魏邑襄陵(今河南睢县),显示齐军已攻魏救赵,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主力则进至大梁东面的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附近。
由于平陵本不易攻取,且齐军有粮道被断绝的危险,魏军因此产生齐军指挥无能的错觉,
齐军由此成功隐蔽了尔后进军大梁的企图。
齐军将主力隐蔽,派不懂军事的齐城、高唐二都邑大夫率师一部攻平陵城,结果兵败战
死,更使庞涓认为齐军战斗力弱,不以为虑。
等到邯郸城破,魏军也实力大损。
田忌、孙膑就派轻车锐卒直扑大梁城郊,主力则分路跟进,造成兵力单薄的假象,庞涓果然中计,撤离
邯郸。
田忌、孙膑判定魏军回师必经桂陵,即率主力先期到达该地。
魏军进至桂陵,突遭齐军截击,仓皇应战,终致惨败,庞涓被擒。
这便是围魏救赵。
这场战争中,我们不得不提到故事的主要人物孙膑和庞涓。
孙膑为齐国军师,庞涓为魏国将军。
两人有着深深的仇怨。
我们先了解下这两个人物。
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
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
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明末清初有以孙膑、庞涓生平为原型的历史小说《孙庞斗志演
义》,使孙庞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
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
将之一
庞涓(?-前342)战国时(公元前475到公元前221年),魏国人。
在魏国任大将。
公元4世纪中期,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
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
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未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以致引起了与他同
窗共读的庞涓的嫉妒。
后来,庞涓受魏惠王的聘请,出任魏国的大将和军师,、虽然春风得意,但一想到才在
己上的孙膑,就深感不安。
因此,庞涓就秘密派人去把孙膑请到魏国来,假意推荐给魏惠王,
实际上企图加害于他。
孙膑到了魏国,做了一个无名无权的客卿。
这时,庞涓便加紧进行陷
害孙膑的阴谋活动。
他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委托,劝孙膑返齐。
待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
后,加以涂改,随即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
魏王为之大怒,下令处死孙膑。
庞涓为了窃
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着孙膑的面假意向魏王求情。
结果“断其两足而黥之”。
后来,孙
膑从一个使者口里得知内情,才恍然大悟,便烧掉正为庞涓撰写的兵法竹简,装疯卖傻,寻
找逃出虎口的机会。
有一天,齐国大夫淳于髡出使魏国。
孙膑设法偷偷地会见了他,向他诉说了自己在魏国的悲惨遭遇。
淳于髡知道孙膑是个有才能的人,就秘密地把他藏在车中,带回齐国。
从此改变了孙膑的厄运。
孙膑回到齐国,先隐居在齐将田忌幕下。
田忌发现他是个精通兵法、足智多谋的人,所以很器重他。
当时齐国的国君威王很喜欢赛马,时常同贵族们赛马赌输赢,而且下的赌注很大。
田忌家里也养了不少好马,但是每次比赛,总是输。
有一次,孙膑去看赛马。
他看到田忌虽然每场都输了,但就马而论,双方却相差,并不太大。
于是,他就对田忌说:“下次赛马,您只管下大赌注好了,我有办法使您得胜。
”到了下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就下了三千两黄金的大赌注,每场赌一千两。
临赛前,孙膑教田忌说:“这次您以下等马去跟齐王上等马比赛,用上等马去跟齐王中等马比赛,用中等马去跟齐王下等马比赛,肯定可以取胜。
”三场赛完,田忌果然以二胜一负赢了齐王。
当田忌把此次取胜的原因告诉威王后,威王立即召见孙膑。
齐威王与孙膑谈起兵法,孙膑果然讲得头头是道,对答如流。
于是威王便任用他做了齐国的军师。
孙膑当了齐国军师,他的抱负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简单的分析一下这场战争:
魏的失败,就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的高时。
在战略上,抓住有利时机:在作战指挥方面,能正确分析敌强我弱的局面,选择适宜的作战方法,进攻敌人的要害又是空虚的大梁,然后以逸待劳,乘机打了一个漂亮的袭击战。
另外田忌虚心听取意见。
从善如流,也是战胜的前提。
至于魏军最后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动向。
魏军失败的原因
1)统军主将对未来的危机预料不足,在遇到敌军攻伐非主城时没有判断出敌军的下一步行动,国内兵力空虚。
2)料敌不明,没有探察清楚就贸然追击,孤军深入。
齐军胜利原因
1)孙膑冷静分析出了当时战场的形势,直接出兵攻打魏军并不能造成魏国较大的损失。
而围魏救赵则可以一箭双雕。
2)抛却小利,诱敌深入。
孙膑绝对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性因素。
初时田忌计划奔赴邯郸,与魏军主力决战,解决邯郸之围。
但孙膑认为这不利于齐国,于是提出了更为创新和可行的方法,即“批亢捣虚”与“疾走大梁”。
“批亢捣虚”即是避实击虚,攻其必救,使敌人出现后顾之忧,前线之围便会自动解开。
“疾走大梁”即是以迅雷不
及掩耳之势向魏国重城大梁进逼,以切断魏国的运输要道,并攻其所不备。
这样一来,魏军定必回师自救,齐军则可乘其疲惫于路,一举击败魏军,而赵国之围则自动解除。
孙膑这一招“批亢捣虚”使得田忌甚为拜服,立即采用。
于是齐军主力立即向大梁挺进。
在此危急存亡之际,虽然邯郸城已攻破,魏军还是不得留下少数兵力以守邯郸,由主帅庞涓亲率主力急急回援大梁。
同一时间,齐军已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设伏,准备截击魏军。
魏军由于长期在外作战,已疲态毕露,再加以长途跋涉之急速行军,士兵皆战意大减。
于是齐魏一交战,魏军便大败,魏军主帅庞涓被生擒,但与之有仇的孙膑再次放过了他。
结果赵国之围解除,邯郸亦失而复得。
“批亢捣虚”这招由于在桂陵之战里被充分运用,因此后世以“围魏救赵”来称呼这道策略。
参考文献:《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