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拓展阅读-《桂陵之战》

合集下载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王鹏程(辽宁大学13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一班学号:131405115)摘要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即围魏救赵)的战役。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关键词伏击;孙膑;庞涓;围魏救赵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即围魏救赵)的战役。

当时魏国不断变得强大起来,引起其他诸侯的戒备。

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以示好,并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50里)会盟。

由此,魏国开始有被诸国联合进攻的可能,因此魏国欲找机会突破,以解除这个危机。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漆及富丘两地。

这使魏国更感到威胁,因为卫国是魏国保护国,魏国无法坐视不理,于是立即联合宋国出兵助卫反攻,魏卫宋三国联军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赵国被逼闭门防守,并派人向齐国求救。

联军于是包围邯郸,希望一举歼灭赵国,以破解被诸国包围之局。

但是在同一时间,秦国乘魏军主力不在,偷袭魏国少梁,并夺得少梁,魏国在这场战争里被围攻的危险反而变得更大。

齐威王得知赵国被围,本欲立即出兵,但将军段干朋主张延迟出兵,以“承魏之弊”为战略方针。

即是先以少量的兵力向南攻击襄陵,以制造假像,可以表示助赵,又可以牵制和疲惫魏国。

再待魏军攻陷邯郸,魏、赵双方均已无力再战之时,再给予正面的攻击。

齐威王接受了这个提议,在赵魏两军相持一年多,邯郸城快要失陷之时,方才委任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主力驰援赵国,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赵国在齐国支持下,迫使归服于魏的卫国向赵屈服。

魏惠王派将军庞涓率兵8万攻卫伐赵,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今属中国中北部的河北省)。

次年,赵向齐求救,齐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领兵8万救赵。

春秋战国经典战役

春秋战国经典战役

春秋战国经典战役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春秋战国经典战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春秋战国经典战役一、邯郸之战中国战国后期,赵联合魏、楚军在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大败秦军的一次防御战。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秦上白起欲乘胜直捣赵都邯郸,赵孝成王许割六城与秦议和。

赵国利用战争间隙,厉兵秣马,重整军备,结好齐、楚、魏等国,决心抗秦。

秦昭王得知赵国不予六城,不顾白起关于赵已国内实、外交成而不宜出兵的劝阻,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九月,遣五大夫王陵率军从上党(今山西长治东南)进攻邯郸。

赵国军民怀长平之恨,坚城死守。

秦军久攻不克,于次年改派王龁代王陵为将,仍屡攻不下。

赵军久困于邯郸,形势日趋危急。

赵相平原君散家财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并选3000精兵,不断出击,疲惫秦军。

同时,接连遣使赴魏求援,又亲自冲出重围,前往楚国,陈说利害,终使楚王发兵相救。

魏遣晋鄙率军10万救赵,因受秦威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即屯兵不进。

魏公子无忌(信陵君)使人盗魏王兵符,击杀晋鄙,夺取军权,选兵8万会楚军救赵。

秦军久顿坚城,师老兵疲,受赵、魏、楚军内外夹击,大败,秦将郑安平率2万人降赵,邯郸围解。

赵、魏乘胜夺回了部分失地。

此战,是秦国独强的战略格局形成后,关东诸侯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

秦昭襄王在赵国内部团结、外部合纵抗秦形势已成的情况下,单纯从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秦强赵弱,坚持攻赵,在战略上已属失策;而在初战失利、顿兵坚城时,仍一再增兵继续强攻,置魏、楚援军于不顾,在作战指导上亦欠稳妥,因而导致失败,推迟了灭亡六国的进程。

此战表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对于战争胜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长平之战长平之战遗址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野王。

[评析]桂陵之战

[评析]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的。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名称:桂陵之战地点:主战场为桂陵,襄陵、邯郸等地也有战斗爆发时间:公元前353年结果:齐军胜利参战方兵力:田齐齐威王,田忌,孙膑等各方兵力:田齐 80,000人;魏国 80,000人目录诸国抗魏魏赵交战齐国出兵围魏救赵孙膑谋划庞涓中计风云未定简介战法理解延伸对战背景过程分析魏军失败的原因齐军胜利原因评价影响人物孙膑庞涓田忌成语传说展开诸国抗魏魏赵交战齐国出兵围魏救赵孙膑谋划庞涓中计风云未定简介战法理解延伸对战背景过程分析魏军失败的原因齐军胜利原因评价影响人物孙膑庞涓田忌成语传说展开编辑本段诸国抗魏魏国在战国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变得强大起来,因而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戒备。

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以示好,并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50里)会盟。

由此,魏国开始有被诸国联合进攻的可能,因此魏国欲找机会突破,以解除这个危机。

编辑本段魏赵交战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漆及富丘两地。

这使魏国更感到威胁,因为卫国是魏国保护国,魏国无法坐视不理,于是立即联合宋国出兵助卫反攻,魏卫宋三国联军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赵国被逼闭门防守,并派人向齐国求救。

联军于是包围邯郸,希望一举歼灭赵国,以解除被诸国包围之局。

但是在同一时间,秦国乘魏军主力不在,偷袭魏国少梁,并夺得少梁,魏国在这场战争里被围攻的危险反而变得更大。

编辑本段齐国出兵齐威王得知赵国被围,本欲立即出兵,但将军段干朋主张延迟出兵,以“承魏之弊”为战略方针。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公元前340年,魏出兵攻韩,韩向齐求救。

齐威王采纳孙膑建议,首先使韩力战抗魏;等韩军五虎皆败,濒临危亡而魏军也十分疲惫时,才于次年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直扑魏都大梁,魏惠王果然将攻韩之军撤回,并以庞涓为将军,率兵10万,迎战齐军。

庞涓耻于桂陵战败,又自恃兵强马壮,急于与入境齐军决战。

面对气势汹汹的魏军,针对庞涓骄傲轻敌,急于求战的心理,孙膑主动后撤,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3天内从10灶减到3万灶,制造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冒进追击。

齐军退至马棱,利用道狭树密,旁多阴隘的有利地形,砍倒树从,堵塞通路,并以万名弓弩手夹道埋伏,等待魏军。

庞涓果然中计,放弃步兵,留下辎重,亲率轻车锐骑兼程追击齐军。

至马陵道时,正值傍晚,两旁万弩齐发。

魏军不及防备,乱作一团,顿时溃散,庞涓愤愧自刎。

齐军乘胜追击,全歼魏军,俘太子申。

此战为历代兵家留下了设伏歼敌的成功范例,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长平之战秦连年攻韩。

韩王被迫献上党以求和。

但郡守将该郡献赵,企图使赵韩联合共同抗秦。

秦主力攻取上党。

赵孝成王命廉颇增援,进至长平。

廉颇筑垒壁固守、伺机反击。

秦派间谍入赵制造流言,说廉颇不足虑,即将降秦,秦惟惧赵括为将。

同时盛待赵王所派求和使者,使各国诸侯误认秦、赵已和,动摇秦、楚救赵决心。

赵孝成王本疑心廉颇怯战,闻流言后,改令只能“纸上谈兵”的赵括代廉颇为将。

秦王任白起为大将军,至长平指挥作战。

赵括急于求胜,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命秦军败退。

赵括误认秦军士气不高,亲率主力发动总攻。

赵军多次攻击,均未奏效;白起即派兵迂回至赵军背后,切断其退路;同进另以精锐骑兵插入赵军垒壁间,断其联络。

赵军作战不利,被迫就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军。

赵军绝粮46日,组织士卒多次突围,均被秦军击退,赵括括被乱箭射死。

赵军主将阵亡,又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完全丧失斗志,40万军民皆降于秦军。

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白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使之成为继孙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卓越的军事统帅。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
The Battle of Maling
魏惠王桂陵之战失败后,被迫调整 战略,先后与齐、赵媾和 ;于周显王十九 年(前 350)派军队反击秦国,围攻定阳 (今陕西延安东南),有意与秦在河西之地 寻求会战,使秦孝公不得不在彤(今陕西 华县西南)与魏惠王修好。魏此时已重振 声威,明里积极准备召集诸侯,以朝见周 天子为名,巩固霸业 ;暗地里准备攻秦, 这引起了秦国的恐慌。秦孝公“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 (境)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① 商鞅清醒地看到,魏国是秦国的“腹心疾, 非魏并秦,秦即并魏。”②魏堵在了秦国 东进的道路上,“独擅山东之例,利则西 侵秦,病则东收地。”③处于十分主动的 战略位置,故商鞅请秦孝公派其出使魏国, 准备用“借刀杀人”之计将祸水引向齐或 楚,而秦坐收渔利。
公元前 341 年秋,当庞涓率魏赵之兵 对韩作战五战五胜之后,将韩国都城包围, 但只围不攻,让韩使能扮作百姓出入都城, 意在让韩向齐求救。待齐军救韩,则用一 部兵力切断大野泽附近齐军最快捷退回 齐境的道路,迫使齐军走大野泽以南,沿 丹水向东回齐。而这时,魏调动国内 10 万众,在大野泽以南平原地围歼齐军。待 歼灭齐军主力后,继续沿丹水东进,攻取 齐国南境的郯、莒一带地域。这样,魏就 可以东西加大战略纵深,且东边背靠大海, 无后顾之忧,对齐可从南、西南、西三面 形成半月形的包围圈。将来大举攻齐时, 可以避开齐境西部的坚固防线(齐西部建 有 40 余座武库),多点选择突破方向。而 对楚则形成东西宽大的攻击正面。再则增 加土地、人口。同时,河西的盐都失去后, 夺取莒、郯可以直接获取海盐。这就是魏 国事先制定的“大胜并莒”的战略企图。 齐军救韩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派部分兵力直指大梁,似乎重演桂 陵之战的故技,但这次直指大梁与桂陵 之战的不同之处是 :桂陵之战先是攻平 陵,再以轻车锐卒攻击大梁,用了示之 疑、示之寡、示之不知事、示之败四种 示形方式 ;而马陵之战齐军则突然出现 在大梁附近,达成了战略佯动的突然性。 魏虽有断齐军退路将齐军逼至大野泽以 南聚歼的预案,但齐军的突然出现给魏

马陵之战成语典故

马陵之战成语典故

马陵之战成语典故马陵之战:以逸待劳。

当时魏国在桂陵之战败了,为了挽回这个损失,所以又发兵攻打这个韩国了,齐威王这个时候就是以一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役了,其实就有点以逸待劳的意思,等到魏国和韩国火拼完了之后,在马陵这个地方把魏国打败了,虽然没有全军覆没魏军,但是魏国已经元气大伤了,魏国失去了霸主地位。

马陵之战:增兵减灶”增兵减灶”是出自马陵之战的成语,是一种迷惑敌军的战术。

运用这种战术的人是齐国的一名军师孙膑,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展示了高超的谋略艺术,在马陵之战后他名震天下,实现了他的宏伟抱负。

这个成语是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增兵减灶”用表面上的兵力来迷惑对方,让敌方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兵力,从而使得自己在战争上取得有利的主导优势。

马陵之战简介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使得韩国向齐国救援。

韩国得到齐国答应增援的承诺后,士兵们更加奋力抗敌,但由于兵力实在不能对抗魏、赵两国,接连战败。

韩国只好再去求齐国马上出兵。

齐威王趁着魏国兵力比较疲惫的时候,任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率领奇军部队把魏军赶到了魏国的大梁。

孙膑在齐军里担任指挥的角色,从中进行调度。

魏国眼看着即将攻下韩国,结果又被齐国插一脚,心里非常的气愤。

于是决定放过韩国,心想好好教训一下齐国,让齐国知道自己的厉害。

魏惠王等到攻韩国的魏军撤离后,立刻命太子为上,庞涓为,率领数十万魏军,气势汹汹地朝齐军出发,一心想把齐军一举拿下。

齐军已经深入魏国的地带,魏军也随即赶来,孙膑对魏军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决定用减灶的方法来制造假象,让魏军乖乖就范。

又利用地形选择一万名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并让人在路旁的一颗大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率领的军队在三天追击齐军以后,发现齐军退却并且不选择大战,果断断定齐军斗志涣散,于是命士兵轻装简行。

当他们追赶到马陵的时候,看见树上写着字便命人点火照明,谁知齐军在魏军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万弩齐发,魏军大败溃乱。

桂陵之战简介 桂陵之战故事

桂陵之战简介 桂陵之战故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桂陵之战简介桂陵之战故事导语:战国初年,魏国经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并一度跻身于中原强国的行列。

魏惠王子罃即位后,为了实现对外扩张,连年征战。

连年的对外战争使得魏战国初年,魏国经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并一度跻身于中原强国的行列。

魏惠王子罃即位后,为了实现对外扩张,连年征战。

连年的对外战争使得魏国国力不济,为此惠王改变了方针,积极与齐、韩、秦三国交好,专心对付齐国。

此时,齐国也通过改革迅速强大起来。

为了能够逐鹿中原,齐威王也积极与韩、赵等国亲善对抗魏。

公元前354年,赵国自恃有齐国为后盾,公然攻打卫国,迫使卫国归附赵国。

而卫国本来是魏国的从属国,所以魏国绝对不能容忍卫国归赵。

于是魏国大将庞涓奉命率领8万大军攻打赵国,包围赵国国都邯郸(今河北境)。

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威王拜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领8万精兵赶赴前线救赵。

当时,魏、赵两军已经相持一年多的时间,魏军损失惨重,国都邯郸已经危在旦夕。

田忌想直接率兵赶赴邯郸,攻打魏军。

孙孙膑却认为,魏国派出大批精锐部队攻赵,而国内却兵力不足,如果向南攻打魏国军事重地襄陵(今河南睢县),魏军肯定从赵国撤兵回救。

这样既可以解了赵国之围,又能使魏军疲于奔命而便于设伏。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率领大军南下会合宋、卫两国的兵力攻打魏国襄陵。

孙膑先让不懂军事的人攻打襄陵,结果失利。

庞涓以为齐军不足为虑,继续加紧对邯郸的攻势。

于是,孙膑又以精锐部队直逼魏都大梁。

此时庞涓已经率军攻占了邯郸,他赶紧回师救援。

但由于轻敌,庞涓放弃了辎重,快马加鞭赶回。

孙膑预料魏军肯定要经过桂陵,就建议田忌派出主力部队先到达那里布阵设伏。

魏军到达桂陵突然遭到齐军伏。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马陵之战》教案及原文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马陵之战》教案及原文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马陵之战》教案及原文《马陵之战》课文原文公元前341年,魏国举兵攻打韩国。

魏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帅兵前往救韩。

魏惠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即派太子申大将庞涓率兵10万阻击齐军。

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

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对田忌说:“魏军速成剽悍,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

”田忌练练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撒,诱敌深入。

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10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安。

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一半,他又振作精神,令士兵加速追赶。

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3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

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

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

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丢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一株,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部进入马陵道。

因为道路被遍地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

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株剥皮大树写有数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

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

庞涓自定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让孙膑这小子成全了名声。

”于是手持佩剑自刎而死。

魏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

齐军成圣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马陵之战》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认读“韩忌懦暮溃歼虏”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

【春秋战国】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春秋战国】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春秋战国】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春秋战国】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晋为徽王时,位于中原东、西、南的齐、秦、楚相继强大起来。

惠王无法团结汉、赵两人对抗敌人,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惠王继位的前十年,他曾六次与秦国争夺河西。

魏晋元年,秦始皇与关帝再次交战。

周朝献王七年,魏与汉、赵联军再次发生冲突。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继续发展文侯事业,惠王依靠自己强大的力量,采取先征服赵汉,后争霸中原的战略方针,发动了桂林之战。

周朝献王十五年,魏惠王命令庞娟将军率领八万军队进攻赵国邯郸。

袭击非常猛烈。

赵国齐请求帮助。

齐卫王召集大臣讨论。

《齐相邹记》主张不救,段赣鹏主张救,他说:“不救是不公平的,是不利的”。

你可以出兵攻打魏国(今河南遂县)的乡陵,使魏国穷尽,等待魏军攻占邯郸,然后趁魏军穷尽时救出赵,攻打魏。

魏王采纳段赣鹏的建议,与宋、魏一起出兵攻打魏国祥陵。

秦乘魏国围攻邯郸之机,在元里(今陕西澄城县南)打败魏军,攻占了魏的少梁(今陕西韩城县西南),楚宣王也派景合为将率兵救赵,攻夺了魏国睢水、浍水之间的地区。

魏国围攻邯郸近一年,于周显王十六年攻克邯郸。

齐见疲魏目的已达到,遂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八万精兵救赵。

孙膑针对齐、魏两军的形势,提出“批亢捣虚”之计,即大军不北上直接救赵,而直捣魏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迫使侵赵魏军“释赵而自救”。

这个计谋后被人称为“围魏救赵”之计。

齐国进入魏国后,孙膑又建议田忌首先派齐城、高唐两位都大夫去攻击魏国在东阳地区的重镇平陵(郡安陵,在今山东曹县西北)。

平陵南有宋、北有卫、中途有魏国的币丘,攻城军粮道易被切断。

而齐军偏偏选择这颗钉子来拔,目的是向魏军示疑,给魏军造成齐将“不知事”的假象,齐两位都大夫未到平陵即在中途被魏军打败,起到了疑敌的作用。

田忌、孙膑为疑误魏军又派轻车锐卒直攻魏都大梁,以激怒魏君,让他逼迫庞涓回军来救。

同时又分少量步兵随车兵而进,麻痹敌人,而主力大军则集结待命。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孙、庞二人的个人品质对战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史学界都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庞涓是一个怀有很强的嫉妒心而又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小人。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看见了庞涓将同窗好友孙膑诱骗到魏国加以迫害,在桂陵之战中被孙膑所擒后,孙膑不念旧仇将其放回,而庞涓却在马陵之战中不思回报反引十万大军欲雪被擒之辱这阴暗的一面,却完全忽视了庞涓作为一个魏国人为了魏国的利益统兵作战忠君报国这光明磊落的一面。

庞涓的过于忠君恰恰成为导致桂陵之战魏国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庞涓对孙膑的嫉妒,前人已有较多的评述。

笔者认为,庞涓的这种嫉妒心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当时,鬼谷子作为一个世外隐者,其对入室弟子的品格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如果庞涓天生就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是一个小人,那么鬼谷子是不会将其收入门下的。

当庞、孙二人同拜鬼谷子为师的时候,鬼谷子认为庞涓心高气傲、心胸狭隘,在传授兵法时对庞涓有所保留;对孙膑鬼谷子却青眼有加,对其倾囊相传,使孙膑比庞涓晚出师三年。

老师的这种不公正待遇,使庞涓对孙膑不禁大起嫉妒之心。

由此可见,后来庞涓对孙膑的迫害也是事出有因。

关于庞涓的忠君思想,在桂陵之战中就有所表现:在桂陵之战中,田忌、孙膑为疑误魏军又派轻车锐卒直攻魏都大梁,以激怒魏君,让他逼迫庞涓回军来救。

因此,笔者认为魏军在桂陵中伏并不完全是庞涓的责任。

庞涓作为魏国久经沙场的大将,对齐军布置的种种假象应有所警惕,但魏王急令他回军,本着“君命不可违”的忠君思想,庞涓只能率军快速回援,这就直接导致了桂陵之战魏军中伏惨败。

至于马陵之战后庞涓羞愤自杀,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其一,庞涓在马陵之战魏军再次中伏惨败后,认为自己在战争中无法帮助主帅太子申赢得胜利,反而丧师辱国,上无脸回国面对君父,下愧对跟随自己的将士,因而自杀;其二,桂陵之战庞涓曾为孙膑所俘,后被放回,眼看现今又要被老同学、老对手所俘,心里羞愧不堪,因而自杀。

反观孙膑,在他的性格品质中,始终贯穿着一个“诡”字。

关于桂陵之战的典故 桂陵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关于桂陵之战的典故 桂陵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关于桂陵之战的典故桂陵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导语:桂陵之战简介桂陵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之一,说的是齐国谋士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

当时魏国攻打赵国都城的时候,孙膑献计攻打魏国,
桂陵之战简介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之一,说的是齐国谋士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

当时魏国攻打赵国都城的时候,孙膑献计攻打魏国,逼迫魏王回救,然后在半路打劫,达到救下赵国的目的。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3年赵国派使者祈求齐国的帮助,谋士段干朋就建议可以借攻打襄陵来消耗魏军的战斗力,齐王于是兵分两路,一路打襄陵围攻魏国,一路去救赵国。

此时的魏军已经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作战,但是孙膑阻止了,孙膑认为魏国的主力已经消耗在对付赵国上,他本国的国力空虚。

我们应当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直接进军魏军的大本营,这样魏军必然会回都城防守,赵国也就得救了。

孙膑还建议田忌先佯攻魏国的平陵,吸引魏军主力,然后田忌派轻装部队直捣魏国首都,让魏军忙于回救的时候又陷入两线作战,这样一点一点削弱魏军战斗力,不仅可以避免两军相撞时的重大损失,还可以很好的迷惑魏军,给魏军主将造成齐军将领带兵无能的错觉。

这一计真是妙哉,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都大败,唯有孙膑派出的轻甲部队直捣黄龙,逼的魏军大奖放弃了装备就带一小队人马回救,这时候,田忌早就带着部队埋伏在路边,庞涓也被抓起来。

桂陵之战虽说没有击溃魏军,但是在不怎么费兵力的情况下,保存了赵国,与赵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让魏军失去一员大将对魏军来
生活常识分享。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西元前353年,魏国派庞涓率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属河北),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於是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去援救赵国。

田忌的意见是率军直趋邯郸,孙膑却说:“欲使杂乱的结子解开的人不会去生拉硬拽;欲劝阻别人打架的人不会去参与搏击。

避开其强势,直接攻击其空虚部位,利用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停止,则自然便解决了。

现在魏国和赵国互相攻打,精锐部队必然都在外面战斗,而留在家裏的都是些老弱残兵。

将军不如率领军队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那麼魏国必然撤军自救。

这样我们便一举解了赵国的围而且也坐享魏国疲惫之师的利益。

”田忌听从了他的建议,魏国果然撤军邯郸,回来救大梁。

齐军在庞涓回师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伏兵截击。

田忌听从了他的意见,结果将魏军打得大败。

“围魏救赵”变攻坚为击虚,变被动趋战为以逸待劳,变击敌有备为出其不意,比直趋邯郸参战确实高明得多。

马陵之战西元前369年,魏国与赵国联合进攻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救。

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仍采取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直趋大梁,迫使攻韩魏军回救。

与桂陵之战不同的是,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不但决心击败齐军,而且确定了乘势吞并莒地的战略意图。

孙膑认为,魏军强悍骁勇,轻视齐兵,应因势利导,示弱避战,於是采取退兵减灶的办法,引诱魏军追击。

庞涓果然中计,率军紧追,后见齐军逐日减灶,更以为齐军逃亡减员严重,就索性丢下步兵,以轻车锐骑兼程追赶。

齐军将其诱至今山东剡城附近的马陵道伏兵以待。

此处山峦起伏,道狭地险,适於伏兵。

因长途追击而疲惫不堪的魏军进入齐军伏击地域后,齐军万箭俱发,魏军大乱,庞涓智穷兵败,自杀而死。

马陵之战典故故事介绍

马陵之战典故故事介绍

马陵之战典故故事介绍马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魏国为了弥补在桂陵之战的损失,进而进攻兵力微弱的韩国,韩国向齐国求助而引发的魏齐之间的战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马陵之战典故故事介绍,希望你喜欢。

马陵之战典故故事马陵之战,是指齐军在马陵大败魏军的战役,这次大战也成就了齐军的军师孙膑,齐国在这次大战后声名鹊起,从一个弱小的国家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大国。

魏国在桂陵之战被齐军击败,又被秦国夺去了几个旧都,但是他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周显王二十五年,魏国又召集了鲁、宋、卫等国会盟,自称为王。

但是齐国、韩国、楚国对此表示不满,拒绝参加会盟。

第二年,魏国就命令庞涓对韩国进行讨伐。

韩国因为国力弱小无法对抗魏国,于是向齐国进行求救。

孙膑认为在韩、魏两国兵力薄弱的时候出兵,既可以让韩国完全的归顺于齐国,又可以有很大的把握战胜魏国。

于是齐威王采取了孙膑的意见,等到两国两败俱伤之时进行出兵,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援韩国。

孙膑仍然以“围魏救赵”的战法,直奔魏国的大梁,庞涓听闻齐军进军国都于是撤军回大梁,但是齐军知道韩国已经被救,便想要撤兵回齐国。

但魏国不甘心自己的计划落空,想要一举歼灭坏它好事的齐国,命庞涓率领十万士兵追击齐军。

孙膑察觉到魏军的来势凶猛,于是利用地势进行埋伏,用每天减少灶坑的方式来进行示弱。

庞涓果然中了孙膑的计谋,认为齐军已经所剩无几了,竟然大意到只率领轻车锐卒进行追赶。

魏军如期而至,走进了齐军的圈套内,齐军万弩齐发,全面出击,魏军实力大损,落败而逃。

马陵之战成语“增兵减灶”是出自马陵之战的成语,是一种迷惑敌军的战术。

运用这种战术的人是齐国的一名军师孙膑,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展示了高超的谋略艺术,在马陵之战后他名震天下,实现了他的宏伟抱负。

这个成语是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增兵减灶”用表面上的兵力来迷惑对方,让敌方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兵力,从而使得自己在战争上取得有利的主导优势。

周显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命庞涓去攻打韩国,韩国的兵力薄弱,于是不断向齐国进行求救。

初二作文《马陵之战》1700字(共17页PPT)

初二作文《马陵之战》1700字(共17页PPT)

初二作文《马陵之战》
他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
的实际情况,正确判断魏军一
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轻
兵冒进。根据这一分析,孙膑认为
战胜貌似强大的魏军完全是有把
方法 握的。其
不是别的,就是要
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
形误 示
敌,诱其深入,尔后予以
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关键词:针对,魏兵, Nhomakorabea悍,善战,
田忌的完全
赞同。于是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
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
伏聚歼的作战方针。
战争的进程完全按照齐军
计划 的预定
展开。齐军与魏军刚
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 魏军进行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
部署,施展了“减灶”的高招,
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 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 灶,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
初二作文《马陵之战》
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
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 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
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
马陵之战以魏军惨败而告终结。
马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场 典型的“示假隐真”、欺敌误敌、 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
关键词:庞涓,智穷力,眼见,败
局,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连续, 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俘虏,魏 军,主帅,太子,马陵,魏军,惨败,终 结,马陵,我国,历史,一场,典型,示 假,隐真,欺敌,误敌,设伏,聚歼,成 功,战例。
初二作文《马陵之战》
齐军取得作战胜利,除了把握救韩
时机得当,将帅之间密切合作,
正确预测战场和作战时间以外,
善于“示形”、巧设埋伏乃是关
键性的因素。所谓的“减灶”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成语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成语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成语
1、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当时魏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就向这个盟国齐国求救,而齐国这边并没有直接派兵去邯郸救援,而齐威王让田忌去救援,而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划,不直接救援,而是派兵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毕竟魏国现在的精锐部队在围攻赵国了,这个时候的魏国没办法,家不能不要了啊,就只能从邯郸撤退回国,这个齐国在桂陵伏击了疲于奔命的魏国大军,最后解决了围攻赵国的事情了。

2、马陵之战:以逸待劳。

当时魏国在桂陵之战败了,为了挽回这个损失,所以又发兵攻打这个韩国了,齐威王这个时候就是以一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役了,其实就有点以逸待劳的意思,等到魏国和韩国火拼完了之后,在马陵这个地方把魏国打败了,虽然没有全军覆没魏军,但是魏国已经元气大伤了,魏国失去了霸主地位。

从桂陵、马陵之战看孙膑、庞涓

从桂陵、马陵之战看孙膑、庞涓

Some Comments on Sun Bin and Pang Juan from the Wars of Gui- ling And Ma- ling 作者: 周勋
作者机构: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15
出版物刊名: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88-90页
主题词: 孙膑 庞涓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齐国 魏国 春秋时期 军事思想
摘要:战国时期,齐魏两国之间曾发生过桂陵、马陵两次大规模战争.当时的霸主魏国两次战败,从此丧失了霸主的地位,沦为大国附庸.关于战争的胜败,我国学者主要从齐魏两国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了两次战役齐胜魏败的原因,而没有涉及到对当时两国统帅孙膑、庞涓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齐魏两国统帅孙膑、庞涓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齐魏桂陵、马陵之战齐胜魏败在将帅方面的原因.。

马陵之战缩写作文五00字

马陵之战缩写作文五00字

马陵之战缩写作文五00字《马陵之战》读后感公元前343年,齐魏发生战争,庞涓率兵追击齐军。

他按照书本上学到的理论,想当然的认为敌人的炉灶减了,兵就会少了,结果中了孙膑“增兵减灶”的圈套,导致兵败被杀。

我们必须自学孙膑,把科学知识活学活用,无法像是庞涓那样玩小聪明、想当然。

在这方面我也有深刻的教训。

一次考试,有一道题前面给的是厘米,问题问的却是分米。

我没有注意到,想当然地按厘米算,结果当然错了。

科学知识无法学死了,公式也无法乱套用。

“玩小聪明、想当然”就是必须付出代价的。

同学们,你们忘记了吗?中国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魏派兵攻打韩,韩向齐求助。

魏答允救援,以促发展韩竭力抗炎魏。

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

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

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生产假象,诱其屈服,并使战局始终居主动地位。

最后庞涓自杀未遂,俘虏太子魏。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马陵之战战国中期,魏国的实力要胜过齐国一筹,其军队也比齐军来得强大,所以荀子说过:“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齐军终竟在桂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军。

原因无他,就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艺术的高明。

在战略上,齐国适宜地表示了救赵的意向,从而使赵国坚定了抵抗魏军的决心,拖住了魏军;及时对次要的桂陵方向实施佯攻,使魏军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处境;正确把握住魏、赵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击。

在作战指挥方面,孙膑能够正确分析敌我情势,选择适宜的作战方向,进攻敌人既是要害又呈空虚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然后以逸待劳,乘隙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一举而胜之,自始至终都牢牢掌握住主动权。

另外,主将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为孙膑实施高明作战指挥,夺取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次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

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

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公元前353年,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

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齐威王打算让孙膑担任主将,但孙膑以遭受过酷刑、身体有残疾为由拒绝。

齐威王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带着篷帐的车子中出谋划策。

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八万到达茬丘,随后进攻卫国,齐国方面田忌、孙膑率军八万到达齐、魏两国边境地区。

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

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应当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捣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撤军,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

孙膑于是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北),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造成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

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

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两城的都大夫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

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庞涓迫使其率军回援;一面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其轻敌。

田忌按孙膑的要求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

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设伏,一举擒获庞涓。

桂陵之战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进攻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首都邯郸仍为魏国所占领。

前352年,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

前351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

大约在此时齐国将庞涓释放,使其回魏再度为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