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管理的主体(P10)

答:城市管理的主体是城市的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

(1)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所以,城市管理的主体,也应该是城市的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由这样一个综合体作为管理城市的主体,比只有政府一方面的积极性好得多。(2)城市管理的对象即城市公共事务,是一个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大系统,需要城市的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共同来管理。(3)城市管理需要有制度与机制上的保证,城市的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共同制定规章制度,实现制度性管理。而制度制定之后,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和维护,如有制度不实行,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制度和机制的建立本身就是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共同管理的过程。

城市政府担当的角色与其说是“裁判员”,不如说是“教练”,它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2.城市治理(P7,P68)

答:用社会化管理的含义来看待城市管理,管理就是管治。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要求政府在内部进行分权、放权改革的同时,也必须进一步开展和社会组织平权的改革。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就是城市治理。城市治理重新界定了政府的性质、作用与职能,突出了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的作用,摈弃了政府万能的神话,把政府过度包揽的“不能”的事务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自行管理。城市治理实质上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政府与其他组织和市民社会共同参与管理城市的方式。

3.影响城市空间变化的因素(P20)

答:(1)受城市聚集机制的支配(2)社会分工的深化,贸易体系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为新的聚集中心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3)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过程也决定了城市空间的扩展(4)城市的空间扩展,还受自然、交通、城市扩张及规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国际上划分城市的标准(P25)

答:(1)人口规模标准(2)人口密度标准(3)行政区划标准(4)职业构成标准

5.城市化水平(P40)

答:城市化水平一般以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作为主要标志。

6.非排他性(P66)

答:将特定的个人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或公共物品现有产出的使用之外也许是不可能的。

7.非竞争性(P66)

答: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此物的消费,不会减损其他个人从同样的物品或服务中同时获得好处。

8.城市权力政治系统(P69)

答:城市权力政治系统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制定和执行城市公共政策权力的各种组织有机结合的总体。

(1)以国家名义和强制性方式出现的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也称为城市国家政权系统或广义的城市政府系统。包括城市的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2)以执政党名义和督导性方式出现的城市非国家的权力政治系统,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市委员会、区委员会及街道委员会等。

9.非权力系统(P70)

答:非权力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城市非权力政治系统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城市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组织、市政治协商会议等。非权力的社会系统包括社会利益团体、民间组织和市民等。有没有一个发达的非权力系统的存在,是城市政治区别于乡村政治的一个显著标志,能否有效发挥非权力系统的作用,是现代城市政治区别于传统城市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

10.市民参与管理的途径(P72)

答:(1)加强行政公开(政务公开),并将政务公开制度化、法制化。(2)利用互联网,建立政府网站(3)采取听证的形式,确保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4)建立行政评议机制,通过市民对政府活动进行评议,促进政府提高服务的质量

11.行政区划的基本内容(P75)

答:(1)行政区域,即城市型政区的区域管辖范围,有确定的边界,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和面积(2)行政单位,指“行政区域”的政权机构,城市行政机构驻地,被称为城市型政区的行政中心(3)行政建制,包括城市型政区的行政级别和行政隶属地位

12.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P87)

答:为城市居民服务;城市全局的观点;合理利用土地;尊重城市个性,保持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13.“四线”管理(P100)

答:“四线”管理,是指规划图之中,绿线管制管生态,蓝线管制管水系,紫线管制管历史文化,黄线管制管重大的基础设施所产生的土地增值效应和生产力的布局。

14.城市规划的审批程序(P99)

答: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在初步编制完成后,召开总体规划的评审会,根据评审意见进行补充与修改,再由上一级城市规划部门主持进行技术鉴定,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查同意,最后送审。

15.土地使用权出让(P118)

答: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地让与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承租人,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也可以说是一种租赁费用。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形成土地使用权一级市场,即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给土地使用者,只发生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交易方式有协议出让、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种形式,交易价格分别为协议价、招标价和拍卖价。(1)协议是指出让方与土地使用者,通过协议确定受让人和出让金的土地出让方式(2)招标是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由符合条件的使用者以书面形式竞投的方式,选择受让人和确定出让金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3)拍卖是出让人公布拍卖书,明确拍卖地块的位置、面积、用途和用地年限等条件,竞争者相互报价,以价高者确定为受让人,一般用于商业、工业及住宅等地块的出让

16.土地使用权的划拨(P120)

答:无偿、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17.土地容积率(P130)

答:容积率也称为“建筑面积密度”,是建筑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它反映了土地的空间利用效率。

18.住房供应体系(P136)

答: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

19.租售比(P145)

答:所谓“销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房价之间的比值。租售比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当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一般房屋租售比的警戒线是1:200,当超出这一比例时,表明市场存在风险。

20.城市基础设施按照投资分类(P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