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试卷6-10

合集下载

南昌维特成长专修学校三字经试卷一

南昌维特成长专修学校三字经试卷一

维特学校《三字经》测试一姓名:考试日期:成绩:完成时间: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1*20)1、《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三字经》与、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2、强调人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香九龄,。

,。

,。

,。

3、子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4、玉不琢,,,。

5、一而十,,百而千,。

三才者,。

三光者,。

三纲者,。

二、选择题:(2*5)1、《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

()A、孟子的母亲B、孔子的母亲C、老子的母亲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B、曾参C、窦禹钧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5、“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三、翻译。

(5*4)1、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2、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3、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四、常识题。

(30)1、一年中有个季节,分别是。

四方是指中国四条大河是2、五行是指五常是指五色是指五味是指3、六艺:4、分别写出天干和地支的内容5、九族是6、四书:六经是五、小故事(根据一句话写一个小故事并说出你的看法)(2*10)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试卷

三字经试卷

同问三字经试题2010-08-19 17:10 454286705|分类:职业教育|浏览1923次班级:姓名:得分:一、我会填。

(64分)1、人之初,。

性相近,。

苟不教,。

2、玉不琢,__。

人不学,____。

为人子,。

亲师友,。

3、首孝弟,。

知某数,。

4、三才者,。

三光者,。

5、曰春夏,。

此四时,。

曰南北,。

此四方,。

曰水火,__ 。

此五行,________。

6、勤有功,。

戒之哉,。

7、匏土革,。

丝与竹,__。

8、高曾祖,。

身而子,__。

自子孙,。

乃九族,__。

9、父子恩,_。

兄则友,。

长幼序,。

君则敬,。

此十义,。

11、“子不学,。

,老何为?”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二、我会选。

(16分)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6、《论语》共有()篇。

A、10篇B、15篇C、20篇7、《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8、建立夏朝的是()。

A、尧B、舜C、禹D、汤三、我会连。

(20分)苟不教,性乃迁教不严,师之惰养不教,父之过详训诂,明句读凡训蒙,须讲究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有义方百而千,千而万一而十,十而百教之道,贵以专我周公,作周礼如六经,始可读孝经通,四书熟著六官,存治体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为学者,必有初号六经,当讲求诗书易,礼春秋小学终,至四书提问者采纳2010-08-20 16:101性本善习相远2不成器不知义方少时习礼仪3次见闻识某文4 天地人日月星5曰秋冬运不穷曰西东应乎中木金土本乎数6戏无益宜勉力7 木石金乃八音8父而身子而孙至玄曾人之伦9夫妇从弟则恭友与朋臣则忠人所同10呢?。

浦东小学语文职称考试试卷

浦东小学语文职称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窃窃私语(qiè)拂晓(fú)鸡鸣狗盗(dào)B. 豁然开朗(huò)振聋发聩(kuì)轻歌曼舞(màn)C. 荡然无存(dàng)破釜沉舟(fǔ)胸有成竹(zhú)D. 息息相关(xī)美轮美奂(huàn)翻箱倒柜(gù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勤奋刻苦、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字的一项是:A. 欺哄(qī)欺骗(qī)欺负(qī)B. 呼唤(hū)呼吸(hū)呼啸(hū)C. 请求(qǐng)请求(qǐng)企图(qǐ)D. 坚强(qiáng)坚定(qián)坚硬(jiān)4.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近字的一项是:A. 混乱(hùn)混浊(hùn)混蛋(hún)B. 灵敏(míng)灵巧(qiǎo)灵验(yàn)C. 俊俏(qiào)俊美(měi)俊秀(xiù)D. 欢快(kuài)欢呼(hū)欢畅(chàng)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他一边走,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D. 他对我说:“明天有空吗?我想请你吃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7. 《弟子规》中“__________,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字经练习题

三字经练习题

三字经练习题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由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更注重应试教育,而轻视了品德教育,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字经的内容并增
强其品德修养,下面将给出一些三字经练习题。

1.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你对这个观
点有何认识?
2.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写一段话来解释。

3.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列举三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人性本善的观点。

4. 举例说明“性相近,习相远”对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5. 用你自己的话解释“人之初,性本善”与“性相近,习相远”之间的
关系。

6. 你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请谈谈你的观点。

7.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性相近,习相远”的真
实性?
8. 根据你对三字经的理解,你认为如何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
地发展自己的品德?
9.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对三字经中提到的道德准则的挑战?请具体描述并说明你是如何应对这个挑战的。

10. 如果你要向其他人解释三字经的意义,你会如何进行解释呢?请用你自己的话,以一段话的形式作出解释。

以上是一些三字经的练习题,通过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相信你会更加深入地理解三字经的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其中的道德准则。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帮助你加深对三字经的理解和认识。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三字经》的作者?A. 孔子B. 王安石C. 孟子D. 欧阳修答案:B2. 下列哪个字是“四声”之一?A. 诗B. 书C. 礼D. 易答案:A3. 《百家姓》中,“赵”排在第几位?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4. 以下哪个是《弟子规》中的“五常”?A. 仁、义、礼、智、信B. 仁、义、礼、智、严C. 仁、义、礼、智、让D. 仁、义、礼、智、勇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千字文》的开头?A. 天监三年,房玄龄奉唐太宗之命B.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C. 人之初,性本善D. 有利于山川之胜,有渐于移风易俗答案:B二、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_____篇诗歌。

答案:3052. “四大名著”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和_____。

答案:《水浒传》3.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他的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登高》4. 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仙”之称,他的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5.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和_____。

答案:徐祯卿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论语》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观点。

它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一下《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弟子规》是一部教育儿童的读物,主要阐述了为人子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惠州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班级、试室号、座位号。

并将考生二维码平整地贴在对应的位置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积累运用(30分)1.行走于大好河山,美尽览;徜徉于诗词世界,情满怀。

请根据提示补充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大好河山美尽览诗词世界情满怀诗文出处山峦连绵(1)两岸连山,□□□□。

郦道元《三峡》花香幽幽(2)□□□□□,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莺啼成韵(3)□□□□□□□,□□□□□□□。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晴川历历(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湖上泛舟(5)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采桑子》塞外风光(6)□□□□□,□□□□□。

王维《使至塞上》凌云壮志(7)□□□□□,□□□□□。

杜甫《望岳》(8)□□□□□□□,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悠悠历史(9)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我们在东江边散步,各种桥映入眼帘。

东新桥ɡǔ pǔ()典雅,诉说着历史烟云的清波细浪;合生大桥恢弘wěi àn(),见证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桥下,江水翻腾;桥上,车、人luò yì bù jué(),虽然chūn hán liào qiào( ),但浓浓的烟火味让人格外温暖。

小学一年级国学试卷【含答案】

小学一年级国学试卷【含答案】

小学一年级国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仁”的部首?A. 心B. 人C. 手D. 言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A. 性相近,习相远B. 性相近,习相近C. 性本恶,习相近D. 性本恶,习相远3.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4. 《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下一句是什么?A. 父母命,行勿懒B. 父母责,须顺承C. 父母教,须敬听D. 父母责,须顺从5. 下列哪个是《论语》中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诗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孟子》。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4.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5. “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增广贤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______》。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

5.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礼仪之邦”的含义。

2. 简述“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简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含义。

4. 简述“仁者爱人”的含义。

5. 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句话概括《论语》的主要思想。

2. 请用一句话概括《大学》的主要思想。

3. 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庸》的主要思想。

4. 请用一句话概括《孟子》的主要思想。

5. 请用一句话概括《诗经》的主要思想。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含义。

“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

“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

“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1、论语者,_________;群弟子,________。

(二十篇,记善言)2、曰南北,_________。

此四方,_________。

(曰西东,应乎中)3、曰水火,_________。

此五行,________。

(木金土,本乎数)4、父子恩,_________。

(夫妇从)5、兄则友,_________。

(弟则恭)6、长幼序,_________。

(友与朋)7、君则敬,_________。

(臣则忠)8、此十义,_________。

(人所同)9、玉不琢,_________。

人不学,_________。

(不成器,不知义)10、为人子,_________。

亲师友,_________。

(方少时,习礼仪)11、首孝弟,_________。

知某数,_________ 。

(次见闻,识某文)12、三才者,_________。

三光者,_________ 。

(天地人,日月星)13、为学者,________;小学终,________;(必有初,至四书)14、孟子者,________;讲道德,_________;(七篇止,说仁义)15、作大学,________;自修齐,________;教经通,__________;如六经,___________。

(乃曾子,至平治,四书熟,始可读)16、诗书易,________;号六经__________;有连山,________;有周易,________。

(礼春秋,当讲究,有归藏,三易详)17、________,全在兹;载治乱,_______。

(古今史,知兴衰)18、口而诵,________,朝于斯,________。

(心而惟,夕于斯)19、“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 _____________。

(《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20、《中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子思)21、“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学霸提优大试卷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

学霸提优大试卷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

学霸提优大试卷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学霸提优大试卷三年级语文上册1https://.unjs/学霸提优大试卷三年级语文上册2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8分)xīn shǎnɡ xiōnɡ pú máo dùn pǔ sùzī rùn qiān xū hú dié zī shì二、比一比,再组词。

(6分)胶( ) 瓣( ) 络( ) 坊( ) 评( ) 摇( )郊( ) 辨( ) 骆( ) 防( ) 坪( ) 遥( )三、用"/"划去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2分)1、今天的试验十分成攻,大家兴高彩烈地拍手祝贺。

( ) ( )2、我们只有克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积。

( ) ( )四、用多音字组词。

(3分)cān liánɡ luò参量落shēn liànɡ lào五、巧填词语。

(5分)没( )打( ) ( )头( )气( )( )仆仆大( 显)神( ) 满( )而( ) 千( )万( )( )( )不息舍( )求远( )口同声如( )以( )六、写出相应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4分)近义词:快活艰苦凉爽热情反义词:寒冷沉重巨大落后七、下列词语你能归类写一写吗?(6分)垂头丧气打量忧伤注视宝蓝翠绿观察心神不定火红1、表示心情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颜色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看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 )里填上序号。

(2分)“冒”的字义:(1)冒充(2)不顾(3)向外透,往上升(4)冒失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纤.维(q iān)喧嚣藏污纳垢.(gòu)旁逸斜出B.诏.令(zhào) 婆娑春寒料峭. (xiào) 重峦叠障C.丘壑.(hè)题跋杳.无消息(yǎo)筋疲力尽D.轩.榭(xuān)狼籍舳.舻相接(zhóu)潜滋暗长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完全没有察觉到灾难的来临。

B.拙政园内,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

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令人防不胜防。

D.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初二学年已过去一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日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B.林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看到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翠绿的手掌时,我不禁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③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④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

⑤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①⑤②④③5.下列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解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商鞅立木、尾生抱柱、一诺千金、烽火戏诸侯”都是中国古人诚信守信的故事。

试卷讲评三字经

试卷讲评三字经

试卷讲评三字经作者:杨敏来源:《神州》2011年第30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1)10-0127-01小学语文六年大约有八十多次单元测试。

从正面说,这些测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起到总结、检查、矫正和建构的作用。

但是,要充分发挥测试功能,还得重视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的作用在于它能够促进学生经历元认知体验,重新审视学习过程,实现知识新建构并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一轮学习。

我向来重视上好试卷讲评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预、誉、驭”三点不成熟的经验,我称之为“试卷讲评三字经”,介绍如下。

1 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预设不可忽视。

我在批改试卷时,随时登记卷面情况,作为讲评课的备课参考。

随手记录的资料虽然粗糙,但它是原始的真实的,让我从整体把握卷面情况进而准确地诊断学生的学习,避免一叶障目。

我记录的内容侧重三方面。

首先随时登记学生答题得失,归纳总体情况。

如哪些是知识性的错误,哪些是方法上错误,哪些是解题不规范问题,又有哪些是学生粗心的笔下失误等。

掌握了这些,我对全班学生本单元学习情况才能准确把握,备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讲评时就能避免泛泛而谈。

其次,进行分数统计、分析和处理(包括全班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从得分与失分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三,对典型个案进行详细登记,对成绩起伏变化较大的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加强个别指导。

总之,一方面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应加以肯定;另一方面要找出答卷中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或典型的错误,仔细分析原因。

教师“心中有数”是提高讲评质量的前提。

有了第一手资料,我才考虑讲评课教学环节并着手编写教案。

由于准备充分,我的试卷讲评课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小学生语文学习“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100题

小学生语文学习“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100题

小学生语文学习“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100题小学生语文学习“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100题三字经习题1、论语者,_________;群弟子,________。

2、曰南北,_________。

此四方,_________。

3、曰水火,_________。

此五行,________。

4、父子恩,_________。

5、兄则友,_________。

6、长幼序,_________。

7、君则敬,_________。

8、此十义,_________。

9、玉不琢,_________。

人不学,_________。

10、为人子,_________。

亲师友,_________。

11、首孝弟,_________。

知某数,_________ 。

12、三才者,_________。

三光者,_________ 。

13、为学者,________;小学终,________;14、孟子者,________;讲道德,_________;15、作大学,________;自修齐,________;教经通,__________;如六经,___________。

16、诗书易,________;号六经__________;有连山,________;有周易,________。

17、________,全在兹;载治乱,_______。

18、口而诵,________,朝于斯,________。

19、“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_____________。

20、《中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1、“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___________。

22、《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_________。

23、《三字经》中介绍了_________ 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24、建立夏朝的是_________ 。

25、“高祖兴,汉业建”指的是皇帝_________。

26、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国_________人。

《三字经》知识点测试试卷

《三字经》知识点测试试卷

《三字经》测试卷一、填空。

(50分)1、昔孟母,。

,。

2、香九龄,。

,。

3、曰春夏,。

,。

曰南北,曰西东。

,。

,。

此五行,本乎数。

4、自羲农,。

,。

,。

相揖逊,称盛世。

5、夏传子,家天下。

,。

,。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

周辙东,王纲堕。

6、,。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

彼既仕,。

披蒲编,削竹简。

,。

,锥刺股。

,。

如囊萤,。

,。

7、,。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

8、,争汉鼎。

,。

,。

为南朝,。

北元魏,。

,。

二、连线题。

(6分)头悬梁朱买臣锥刺股车胤如囊萤李密如映雪苏秦如负薪孙康如挂角孙敬三、选择题。

(15分)1、为教子,三次搬家的是()A.孟母B.窦燕山C.老子D.孔子2、已成圣贤,仍像孩子学习的人()A.荀子B.庄子C. 曾子D. 孔子3、“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苏老泉指()A.苏轼B. 苏洵C.苏辙D.王安石4、《论语》共有()篇。

A.二十篇B. 七篇C.三十篇D. 四十篇5、《大学》的作者是()A.孔子B. 孟子C. 庄子D.曾子6、“稻粱菽,麦黍稷。

”中“黍”指()A.稻米B.高粱C. 豆类D. 黍米7、“马牛羊,鸡犬豕。

”“豕”指()A.马B.鸡C.猪D. 牛8、《中庸》的作者是()A.老子B.庄子C. 子思D. 韩非子9、周朝持续了()年。

A.六百年B.八百年C.七百年D. 四百年10、咏絮之才()A.李清照B.谢道韫C.蔡文姬D.刘晏四、综合题。

(用自己的话回答或《三字经》中的原话都可以)(19分)1、回忆所背的《三字经》,想一想“五子”指的是哪五子?(2.5分)2、读了《三字经》,你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试举二例)(2分)3、你从《三字经》中知道了哪些勤学的故事?(试举二例)(2分)4、你从《三字经》中了解了哪些孝亲敬长的故事?(试举二例)(2分)5、《三字经》中“三传”指(3分)6、《三字经》中“四书” 指(2分)7、《三字经》中“五经” 指哪“五经”?(2.5分)7、《三字经》中“三易”(3分)五、试着解释:(8分)(1)若梁灏,八十二。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将其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规范书写在米字格内(不用标点)。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坚劲.(jìn)鸿鹄.(hú)处.境(chù)正.月(zhēng)B.燕.山(yàn)搜.集(sōu)汤匙.(shi)躲藏.(cáng)C.依偎.(wēi)脉.脉(mò)书籍.(jí)机杼.(zhù)D.栖.息(pì)畜.养(xù)花圃.(pǔ)兴.旺(xìng)选出下面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A.娴熟再接再厉重峦叠障混为一谈B.屹立娇健不可思议金榜题名C.一拍既合商酌感激涕零宽恕D.炫耀仪态莫名其妙无暇顾及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A.这橘子非常酸,咬一口,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B.寒风刺骨,跟一把把锋利的剑似的扎得人生疼。

C.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永远忘不了那些过去的往事。

B.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D.在老师的教育下,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B.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

C.“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D.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水浒传》B.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三国演义》C.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西游记》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我帮句子排排队。

三年级下册家校导学学试卷答案

三年级下册家校导学学试卷答案

三年级下册家校导学学试卷答案一、读拼音写生字。

二、形近字组词。

穴( ) 汁( ) 眨( )峡( ) 计( ) 泛( )退( ) 叼( ) 舌( )锐( ) 叨( ) 允( )三、写下具有下边部首的字各三个。

夂_________ 贝_____________冫________ 心_____________口________ 刀 ______四、表述下边句子中画线的字。

1.(1)熟透了的杨梅,还是有酸味。

( )(2)雨水汗流浃背了我的衣服。

( )2.(1)杏儿熟了。

( )(2)班里的情况她可熟了。

( )3.(1)杨梅遍身生着小刺。

( )(2)恳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

( )五、读下边一段话,写出画线词的意思。

细雨柔润,一棵棵杨梅树自私地吸吮着春天的大德。

它们弯曲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乐着。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弯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修正病句。

1.同学们被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2.看看了这部电视剧,受非常大教育。

3.全班同学都去植树,只有王成没去。

4.小华把伞纳给明明,看见明明没伞,自己走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统习。

仙人球我外公家有好几盆仙人球,它们的茎像个绿色的圆球,仿佛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

茎上长满了小刺,还开过几次花。

这些花有白的、也有黄的。

由于仙人球的样子、特点与一般植物不同,所以它时常引起我的好奇。

“仙人球”的茎为什么要长成球形?它为什么会长刺?难道是像牛的角那样保护自己吗?……每当我看着这些仙人球,脑子里便会闪出这一连串的问号。

通过介绍和亲自栽培仙人球,我明白了:世界上的植物的形状,除了可供人们观赏和利用外,对它自身来说,就是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条件,才孵出那种样子的。

这就是一种十分有意思的自然现象。

1.写近义词。

推拿试卷和答案

推拿试卷和答案

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手法操作时应用“膏摩”一词的提出,首见于《》。

2。

《推拿密旨》为代医家所著。

3.手法有力一是指手法对体表的力,二是指所需要的力.4。

一指禅推法的移动要求是。

5.《幼科推拿秘书》:“推者,一指推而 .6。

擦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

7.拍法手掌的要求是。

8.点穴法操作时快慢频率有以下四种节律、、、。

9。

搓法操作时用力要,动作速度要,移动速度要,夹住部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 扌衮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屈曲角度为()度.A.100~120B.110~130C。

120~140 D.130~1502。

《推拿广意》一书是( )所著A。

明代熊应雄B。

元代项昕C.清代熊运英D。

明代徐春甫3。

手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要采用补泻方法,以下哪句陈述是对的?( )A。

顺经为泻,逆经为补B.顺经为补,逆经为泻C.向心性为补,离心为平补D.顺血流方向为泻4。

手法的力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患者治疗部位的肌层厚度B。

患者年龄大小C.患者体质的强弱D.医者的体质强弱5。

推拿治疗后产生疼痛现象的原因是()。

A.手法技术不熟练B。

手法操作时间太短C。

手法操作补泻结合不当D。

患者因为是老年人的原因6。

推拿手法对心血管影响以下哪项为正确的?()A.手法对血压只有降压作用B.手法可以改善微循环C.手法对心肌耗氧量增加D.手法对血管容积减少7。

以下哪条不是一指禅偏峰推法操作时的要求?()A.腕关节放松B.不可用腕关节向下按压的动作C.动作要轻快平稳D。

大拇指罗纹面着力8.揉膻中穴的功效是()。

A。

宽胸理气、化痰止咳B.振奋阳气、化痰止咳C。

补益肺气、化痰止咳D.补肾益肺、化痰止咳9。

关于直推法以下哪项陈述是对的?()A。

只能用拇指桡侧着力B.作直线来回移动C。

可以用食、中指罗纹面着力D.频率每分钟200~220次10.开天门的含义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试卷
(6~10课)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第六课
一、填空,并解释下列意思。

一而十,,百而千,。

三才者,。

三光者。

三纲者。

父子亲,。

译:
二、知文明意(给下面的问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魏徵是一个()的人。

A 敢于犯颜直谏
B 胆小害怕
C 忠心耿耿与君共同进退
2.唐太宗是得到()的指导才冷静。

A 魏徵
B 长孙皇后
C 李白
3.三才者指的是()。

A 天地人
B 日月星
C 君臣义
4.太阳系核心是()
A 一颗恒星
B 天王星
C 卫星
三、判断正误:
1.魏微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
2.柑橘是适合春天食用的水果。

()
3.唐太宗是一位聪明的君主。

()
4.“三纲”就是臣子对君主要诚实。

()
四、学文知行:
明明读一年级时他不孝顺父母,夫妻之间不是吵就是闹,我们能用《三字经》的一句话来劝答他们一家人吗?
第七课
一、默写第七课:
曰春夏,,,。

,,,。

,,
,。

二、填空:
1.文中四时指。

2.文中四方指。

3.文中五行指。

四、选择:
1.根据五行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均归于(),凡是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属于(),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属于();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事物归事物归属于()凡具有寒冷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
A 金
B 木
C 水
D 火
E 土
2.按数学所说:“下()右()左()上()
A东 B 南 C 西 D 北
3.四季正确排序是()
A 春夏冬秋B春夏秋冬
五、按要求写意思:
1.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2.曰南北,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第八课
一、填空:
五常是指:()、()、()、()、()。

六谷是指:()、()、()、()、()。

重义气的人是()。

二、默写:
曰仁义,,此五常,。

,。

此六谷,人所食。

三、按要求写意思。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四、选择:
1.谁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A 钱学森B袁隆平 C 华君庚D李四光
2.民间有没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
A 有
B 没有
C 可能有
D 不能确定
3.考古学家在浙江姚河姆度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谷吗?()
A 有
B 没有
五、判断:
1.钱学森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2.民间没有的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
3.考古学家没有发现7000年前的稻谷。

()
4.《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的著作吗?()
第九课
一、填空:
马()羊,鸡()(),此六(),人所()。

曰喜(),曰衰(),爱()(),七()具。

()土(),木()金,()与竹,()八音。

1.六畜是哪六畜:。

2.七情是哪七情:。

3.八音是哪八音:。

二、解决问题:
1. 战国时期,是谁亲率大军讨伐孤竹国?
2. 俞伯牙在东海蓬莱山创作了哪本书?
3. 春分要多吃什么东西?
4. 古人用什么做成笙?
5.古人用什么做钟和饶用什么蒙鼓?
第十课
一、填空题:
高,父而,身,,孙,自,族,人之。

二选择:
1.在九族中的第三代叫()
A 高祖B祖父 C 曾祖
2.在()代以内为亲族。

A 五
B 二
C 三
3.《万石家风》讲述的是()教育子孙知错就改。

A 孟子
B 孔子
C 石奋
三、按要求写出意思。

1.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2.九族分别指哪些?
四、判断:
1.九族中的六代以内为亲族。

()
2.这一课告诉我们九族之间应互相尊敬,互相关爱,和睦相处。

()
3.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

()
4.石奋是依靠绝食使他的儿女改正错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