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签订协议和制定规则,促进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并使其超越民族国家疆界和关税壁垒限制,而不断向全球围扩展和延伸的一种客观趋势。
它使世界各国经济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其典型特征是: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资源在全球围广泛配置,国际社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国际贸易规模扩大而贸易壁垒大幅消除,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国际经济组织作用加强。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对中国来讲,亦是如此。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在国际上的扩展和延伸。
在全球化条件下,整个世界宛如一个网络化的生产大工厂,各国都是它的生产和组装车间。
发达国家利用其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利用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从国外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
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全球化机遇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事实上就是要逐步地、全方位地对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开放,是最重要的对外开放,其实质是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们解决改革攻坚阶段的棘手问题。
改革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解决原有经济体制僵化封闭的弊端入手的,经过放权让利、全面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等几个阶段后,现在进入了解决棘手问题的攻坚阶段,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许多做法与国际规则和惯例有很大出入,达不到国际要求的水平,所以一些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的贸易加以封锁和限制。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二重性分析
跨 国 公 司对 发 展 中 国 家 主 权 影 响 的
0 = _分 ’ 二 重 性・ 析 土 -/ 1 = I J4 -
雷 新 超
( 商丘师范学 院 经济管理系 , 河南 商丘 46 0 ) 7 00
摘
要 : 国公 司是 当前最为活跃 的国际经济行为主体 , 跨 它对发 展中国家主权 的影 响是 双重 的。一方 面, 国 跨
中图分 类号 :0 8 3 1 3 .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4—33 ( 00 0 0 2 0 17 3 4 2 1 ) 3— 0 9— 3
收 稿 日期 :0 0— 4— 1 2 1 0 0
作 者简 介 : 雷新超 , , 男 河南嵩县人 , 商丘师范学院教授 。
随着经济 全球 化 的 深 入发 展 , 国公 司 在世 界 跨 经 济 中地 位越 来越重 要 , 在资本 聚集 效应 的作用 下 , 跨 国公 司 的数 量增 多 , 规模 扩 大 , 发展 中 国家 的影 对 响不 断加 深 。这种 影 响不 仅 是 经 济层 面 的 , 而且 还 有政 治层 面 的 , 尤其是 国家主权 层 面的 问题 , 更值 得 关注 。为此 , 文拟 从 分 析跨 国公 司的 发展 影 响 人 本 手 , 析跨 国公 司对发 展 中 国家 主权 的影 响 。 分
响
跨 国公 司是经 济全 球化 的主要 推动 者 , 同时 , 也 是 当今 世界经 济 中除 国家外最 为 活跃 的 国际经济 行 为主体 。它是 随着 对 外 直 接投 资 同时 出 现 、 步发 同 展 的。在 1 9世 纪 中后 期 , 入 垄 断 资 本 主义 的英 进 国 、 国 、 国等 出现 了最 早 的跨 国公 司。但 是 , 美 德 直 到第 二次 世界 大战 后 , 代 跨 国公 司才 真 正 发展 起 现 来 。特别 是 在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后 , 随着 经济 全 球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目前关于“入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入世”与政府农业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权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权和农产品流通管理权在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管理权又在外贸行政主管部门。
这种贸工农分割、产供销分离的运行机制显然不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的需要。
但也有学者指出,中国贸易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化,而WTO规则对贸易体制的规范化有一定的要求,对加快国内流通体制改革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入世”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
加入WTO大大改善了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环境。
在WTO框架下,我国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可以享受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可以灵活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减少其它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
也有学者指出,中美协议中就含有对我国出口农产品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标准和美国国内法律中的特殊保障措施的内容,使我国农产品对美出口在较长时间内仍然受制于单边措施。
如果类似条款也出现在与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协议中,就无法保证未来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能完全置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之下,增加了贸易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第三,“入世”与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尽管有学者认为“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丧失,但更多的学者却认为,不同的农产品情况不同。
劳动力和机械替代较容易的农产品生产,中国不具有生产竞争优势;劳动力和机械替代较困难的农产品生产,即我们常说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中国具有生产竞争优势;耕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中国不具有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作者:刘一洲李昊昊查文昊王聚贤来源:《商情》2017年第09期(国际关系学院)【摘要】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是多重的,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跨国公司确实对国家政治主权具有侵蚀作用,尤其影响了主权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
但在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创造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并作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中介,又促进了国家主权的巩固和拓展。
总体上,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国家主权不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家主权侵蚀拓展一、受到侵蚀的政治主权提到跨国公司,就要首先厘清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是跨国公司的母国,第二是跨国公司的东道国。
母国是指跨国企业原来最早的所在地,东道国是跨国企业后来投资发展的地方。
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还是一个经济行为,是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进行资金、技术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超越国家边界限制的跨国经济行为。
“跨国公司为了建立一个有助于扩张、抵消成本的国际网络,以实现全球战略,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就会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动去影响东道国乃至母国的经济政策,使其适应自己的需要。
”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跨国公司的最直接目标是对主权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但作为国家政治重要部分的经济政策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和侵蚀,本身就是对政治主权的侵蚀。
尽管当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中,不少以新兴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利用自己掌握的雄厚资金和在某一领域内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将发达国家作为东道国来进行发展,但在总体上,资金和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母国的特点,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还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东道国的重要条件,从而,以发达国家作为母国,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东道国的大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说在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政治的影响是通过选举中对候选人的金元支持直接影响选举的结果,使有利于其利益的人当选,在决策过程中通过院外集团游说和利益集团博弈而影响政策结果。
那么,在威权政治还比较普遍的跨国公司的东道国,跨国公司影响政府决策的逻辑似乎更为简单,那就是通过自己手中的资源,甚至借助母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外交影响力使能够有利于其利益的人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国家决策者。
2022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学案:必修一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含答案】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备考向导·理思路考情展示素养目标核心线索术语必背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政治认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这一基本国策的认同科学精神: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正确处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法治意识:熟知世贸规则和外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规则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2.一个基本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3.三个表现:生产、资本、贸易全球化4.四项措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2.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3.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考点梳理·固基础考点剖析(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记忆小窍门]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生产、贸易和资本,表现三方面;要素、分工、生产力,作用双刃剑。
跨国公司为载体,我国企业有机遇;发达国家为主导,安全意识不可少。
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有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跨国公司1
1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TNCS)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的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
曾用名:多国公司(此名也曾用于拉美多国共建项目,名字冲突),多国企业,国际公司、国际企业,超国家公司、全球公司,1973年,联合国定名为——跨国公司2跨国公司的定义包含以下3 个方面的内容——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1) 地域因素: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的公有、私有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而不考虑这些经济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
(2) 战略决策因素:它是在一个决策系统制定的连贯政策和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制定的共同战略下从事经营活动。
(3) 内部联系因素:它的各个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面相联系,这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能够对其他实体的经营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在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等方面的影响尤为有效。
3跨国公司的基本构成母公司——在母国(parent country)登记注册子公司——在东道国(host country)登记注册东道国“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了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说秦退军的故事。
故事讲道,烛之武对秦穆公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意思是: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的资财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
秦从其言撤军。
郑在秦以东,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
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身份接待他国,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汇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他事的国家。
“东道国”指跨国公司经营国外业务的所在国。
4知名跨国公司沃尔玛公司Wal-Mart Stores, Inc. 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参考答案答案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参考答案答案参考答案1、跨国公司对世界、对母国、对东道国的影响?1.对整个世界的影响(1)跨国公司推动资本、技术、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2)跨国公司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3)跨国公司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4)跨国公司推动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5)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并且,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2.对母国的影响利益:(1)提高技术成果的产出;(2)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3)获取创造性资产;(4)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危害:(1)加快成熟产业的衰退,可能造成产业空心化;(2)可能加剧本国的失业。
3.对东道国的影响:利益:(1)获得建设资金;(2)有助于接触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3)解决就业问题;(4)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危害:(1)加剧污染;(2)自然资源可能被掠夺性开发;(3)危害产业安全。
2、跨国公司管理与国内公司管理有何联系和区别?1.相同点:自然属性2.不同点:(1)环境异质性;(2)潜在市场规模更大。
3.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有何理论贡献与不足?主要观点:(1)竞争市场和特定优势的存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2)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企业没有必要对外直接投资;(3)如果企业没有特定优势,那么,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4)企业必须依靠特定优势,以克服国外劣势,在东道国取得竞争优势。
贡献:区分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首次正式地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不足:(1)无法完整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优势的跨国转移经常困难重重。
(3)建立在时间压缩不经济性基础上的能力很难被模仿、移植。
(4)具有社会复杂性的资源较难转移、培育。
4、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与不足?主要观点: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
这些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更为重要的是专利、专用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劣势分析
资源配置 , 拓展发展空 间。跨 国经营必将是 中国 企业生存 和发展 的必然选择 。文章希 望通过 对 跨 国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和 劣势 供 思路 。
关键词 : 国经营 竞争优 势 竞争劣势 跨 中图 分 类 号 :2 0 F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4 4 1( 0 9 O — 3 — 2 10 — 9 4 2 0 )1 2 3 0
一
● 企业 研 究
我国 企业跨国 经营的 优劣势分析
●王艳华
拉丁美洲 的发展 中国家蕴藏着 丰富的石油 、 天然气等资源 , 对这 些国家 进行资源开发型投 资可以为我 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材料 。 投资于低 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的其他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 , 符合产业 结构梯度 转移 的规律 , 能够更充分地体现我 国企 业的相对优势 , 可以将我 国成熟 的的 产业 、 商品生产 移植到外 国市场 , 利用当地低廉 的市场成 本, 获得 市场利
一
、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内容
( ) 国跨 国企 业 经 营 的 背景 一 我 对于我 国企业 , 由于经济全球 化和我 国对外 开放的不断深入 , 越来
越多 的外 国企业 , 包括许多跨 国公 司在我 国进行直 接投 资 , 利用我 国的 市场和劳动力等资源, 国的企业 同时面临 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 我 国内化的双重挑 战。 中国企业跨 国经 营的过程与 中国经济 由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几乎是 同步的 。 中国企业跨 国经营的发展速度与规 模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 同时也受到它 的制约 。
( ) 国 企 业跨 国 经 营 的历 程 二 我
2跨 国经 营范围不断扩展。 中国企业跨 国经 营活 动, . 已经 由初期从 事航运 、 餐饮等少数领域 , 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 、 开发 、 资源 油气管道 、 水 利、 冶金 、 咨询 、 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 。跨 国经 营活动 主要集 中在家用批发零售 、 建筑 、 轻工和纺织服装等几个行业 。( 图 1 见 )
硕士论文:我国营商环境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硕士论文:我国营商环境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首先运用统计描述以及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分项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现状进行分析。
其次,分别从营商环境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接下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Stata15.0 统计软件选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营商环境总水平和营商环境的8个分项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最后,提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营商环境从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积极的影响。
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能够使企业减轻“外来者劣势”,降低投资风险;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增强企业适应能力。
二是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其中办理建筑许可证、产权登记、纳税、保护少数投资者、获得信贷与跨境贸易这六个指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正向影响效应,而开办企业以及破产办理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负向影响效应。
因此本文认为无论在便利化维度、法治化维度还是国际化维度都应该推行营商环境改革,尤其可以重点关注法治化维度的营商环境改革。
关键词:营商环境;外商直接投资;法治化维度;营商环境优化1 绪论1.1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积极引入外资,充分利用跨国企业的资金与技术,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利用外资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向创新型驱动转变的必要手段,然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利用外资陷入发达国家与拥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夹击”。
中级经济师工商考试题型
中级经济师工商考试题型一、选择题1. 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A. 市场需求增加,企业应扩大生产规模。
B. 市场需求减少,企业应减少产品种类。
C. 市场需求变化不大,企业应保持现状。
D. 市场需求波动,企业应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2.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企业定价策略的因素?A. 成本结构B. 消费者心理C. 竞争对手行为D. 政府法规3. 关于公司财务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筹集。
B.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最大化股东财富。
C. 财务管理只涉及公司的内部资金流动。
D. 财务管理不需要考虑市场风险。
4.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不包括以下哪点?A. 引进先进技术B. 扩大就业机会C.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D. 减少文化多样性5. 以下哪个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调整B. 公开市场操作C. 汇率干预D. 财政补贴二、填空题1.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实现资源________的基本手段。
2.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独特的________和能力。
3.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扩张、________、萎缩和复苏。
4. 根据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的________水平。
5. 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原则是由经济学家________提出的。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主要区别。
2. 描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3. 说明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讨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双重影响。
5. 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1. 论述互联网经济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及其转型升级的策略。
2. 分析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 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策略及其实践意义。
4. 评述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5. 论述企业社会责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实践路径。
认识经济全球化-示范教案
认识经济全球化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内容:第一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第二目“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分析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多方面因素;第三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阐述跨国公司是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以及跨国公司给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1.列举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外国商品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中国品牌的商品等实例,感受经济全球化对个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2.结合生产、劳务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的具体案例,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3.列举生产领域中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具体案例,辨识比较优势,理解生产全球化及其影响。
4.结合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等在国际市场广泛交换的具体案例,理解贸易全球化。
5.搜集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阐述伴随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形成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6.搜集运输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阐述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7.结合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的史实,理解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
8.结合市场竞争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具体事例,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9.结合某一大型跨国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经营的具体案例,了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有力载体,辩证分析跨国公司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跨国公司的生产与经营、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双重影响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观看视频:《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助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上图片是视频资料“【课程引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助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综合起来说,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就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搞好了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搞不好则会遭到挫折和损害。
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科技落后。
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经济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而关起门来搞建设只会越搞越穷。
我国要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必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
事实上,在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显著提高,对外经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
改革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
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按世界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遵守国际规则、惯例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各国发展正常的贸易关系,从国际规则的遵守中获得利益。
因此,在改革的攻坚阶段,一定要解决改革中积攒下来的棘手问题。
另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外在压力,也会变成改革的内在动力,因为这种压力有助于我们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实现政企分开,机构精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于深化改革,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任务是个良好的机遇。
(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相对封闭和较为落后的状况。
产品市场主要依托国内,也可称之为以国家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经济。
经济全球化必然打破我国经济的自我封闭,促使其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之中,其进出口贸易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同时只要发达国家不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采取保护主义的强硬政策,不对贸易自由设置阻碍,只要能够建立起资本流动的合理规定──保护生产性投资,预防如投机之类的负面影响,那么,经济全球化完全有可能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
浅谈FDI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浅谈FDI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
在经济方面,FDI的引入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
FDI也带来了国际市场的连接,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社会方面,FDI的投资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FDI的引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FDI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FDI, 经济, 社会发展, 影响, 中国1. 引言1.1 引言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直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活动或建立企业,以获得利润并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FDI在世界范围内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FDI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和推动力。
近年来,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这些投资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升级。
FDI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FDI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依赖外资过度、技术转移不充分、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管理外商直接投资,有效利用外资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FDI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我们应该在吸引外资的注重引导和监管,使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正文2.1 FDI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外国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注入了资金、技术和市场,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外资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活动,不仅为我国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
跨国公司的国际创新与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的国际创新与技术转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业务扩展到不同国家和地区。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创新和技术转移成为了跨国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的国际创新与技术转移,并分析其对企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的国际创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的双重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创新。
国际创新可以理解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协同开展研发活动,以提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跨国公司通过与本地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政府合作,实现技术交流和共享资源,加速创新的过程。
国际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研发的全球分工。
跨国公司可以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得创新活动更高效、更专业化。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可以在不同国家进行研发,其中某些国家可能在动力系统方面具有技术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则在车身设计和安全技术方面更为擅长。
通过跨国合作,公司可以更好地利用技术专长,提高创新效率。
此外,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国际并购来实现国际创新。
通过收购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跨国公司可以获取他们的专利、技术和创新能力,促进自身的研发活动。
国际并购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还可以加快技术转移和创新的过程,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二、技术转移的重要性技术转移是指将技术知识和专利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技术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转移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加速产品开发和改进,提高企业竞争力。
首先,技术转移可以帮助跨国公司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
通过将技术从总部或高级研发中心转移到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跨国公司可以更贴近市场,提供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公司通过技术转移,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手机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次,技术转移可以促进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整合。
论跨国公司的就业效应
论跨国公司的就业效应刘维林胡晓鹏(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学院金融研究中心, 200020)[ 摘要 ]本文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与国外发达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外资大规模的持续流入对国内经济产生了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冲击,诱发了跨国公司的挤出效应。
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业弹性的明显下降,就是和这种挤出效应密切相关的。
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并没有给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带来显著的作用。
[ 关键词 ]跨国公司就业效应挤出效应一、引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跨国公司进入所带来就业效应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
普遍认为,对于存在较大就业负担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进入带动了国内的就业,提高了整体的就业水平,这基本是一个已成定论的命题。
多年以来,理论界一直没有怀疑过这一观点的适用性。
但在一些研究中,学者们却对跨国公司进入所产生的就业效应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陈宁(2001)认为,从短期来看,由于目前国内企业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近期内有可能加剧企业重组、兼并、关闭甚至破产,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就业减少和结构性失业的增加。
总的来看,就业变化状况因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差异而不平衡,就业和失业共存,就业总量变动幅度相对较小,但结构性矛盾突出,失业率将有所提高。
郭继严、王永锡(2001)认为:跨国公司进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将导致一些低效率或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破产或转产所产生的失业或再就业人员,企业为提高竞争力而大幅度减少多余的人员,企业技术进步所剥离出来的人员等。
因此,在中短期,我国的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将会增大。
陈晨(1997)则针对外资的就业效应问题直接做出了探讨并认为:外商投资对提高全国的就业率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但从动态上看,吸收更多的外资仍旧是提高就业效应的根本途径和基础。
然而一个显著的事实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一直处于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除了于国内宏观经济的波动、微观经济基础的变化有关外,是否与外资的进入有着某种联系呢?很明显,这是研究外资进入就业效应问题中所不可回避的话题。
全球FDI的特点及中国的对策
全球FDI的特点及中国的对策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并参与经营管理的行为。
全球FDI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跨国性:FDI涉及跨国公司或个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投资活动,以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资源优势。
2.长期性:FDI通常是一项长期投资,并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投资者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并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入了解。
3.主动性:FDI是由投资者主动发起的,通常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回报。
投资者通过在目标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参与合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当地经济中去。
4.多元化:FDI可以涉及不同行业和领域,包括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以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和利润追求。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经济体,也面临着全球FDI的影响和挑战。
为了应对全球FDI的影响,并推动FDI的健康发展,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改善营商环境:中国可以加强对外商投资的政策宣传,提升投资审批的透明度和效率,并进一步简化投资流程和手续。
此外,中国还可以继续推进市场准入领域的,放宽外商投资限制,提升对外资企业的待遇,吸引更多FDI流入。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吸引FDI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可以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力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提升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3.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国可以推动各个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产业链的布局。
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国可以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5.促进FDI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以在FDI引导政策中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鼓励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开展绿色投资和环保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型升级。
总之,全球FDI对中国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应对全球FDI的影响,以吸引更多FDI流入,并推动FDI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张建平张燕生毕吉耀关秀丽张一张哲人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重塑国际经济结构的重要机遇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调整处于核心地位,属于原生性结构调整,起主导支配作用;贸易和资本结构调整是派生性结构,由产业结构调整决定。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了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一)垂直专业化分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型主导方式对同种产品,在生产不同阶段所需要投入的要素并不一致。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要素禀赋和价格差异,形成了各自比较优势。
将不同生产阶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进行配置,如果跨区域生产成本小于在单个区域生产成本,就会产生垂直专业化分工。
由于发挥了不同区域比较优势,工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切分所获的收益因规模经济而进一步增加。
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日新月异、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方式不断进步等因素保障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在全球的发展日益深入。
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可分性和专业性。
研发、生产设计、质量控制、采购与售后等活动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专业化分工。
在跨国公司主导下,垂直专业化分工使产业转移由20世纪80年代前的梯度转移,变成现在产业价值链在全球优化配置。
在全球化、自由化及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解除下,各国厂商能通过国际分工新方式,根据比较利益在世界各生产点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快速有效地垂直整合产品上、中、下游生产过程。
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主导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产业转移链条前后延伸,一开始就转移最先进技术、最好生产方式及生产最新产品。
(二)我国成为东亚垂直专业化发生地和加工组装环节的原因一是依赖于我国经济总量和劳动力等优势。
我国劳动力不仅价格低廉,且素质和效率较高。
从比较优势出发,跨国公司将最能发挥劳动力优势的加工组装环节放在了我国。
据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四国1980年至2004年数据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发现,GDP 、人口及运输工具因素对工业品及其零部件贸易影响都是正面的,亚洲国家工业品及其零部件贸易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力优势、规模经济及交易成本降低。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
跨国公司(kuàɡuó ɡōnɡ sī)对东道国的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第五次企业并购的大浪潮。
随着加入wT0,在国内企业界的并购的一时兴起。
对中国企业而言,跨国并购面IJ占着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双重差异的影响和挑战。
在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模式重用重要意义,而选择适合的模式,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范围内激烈的行业竞争要求企业迅速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进而提高国际间的竞争力。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企业能够迅速做强、做大的战略选择——“企业兼并重组”日益受到许多跨国公司乃至国家政府的关注。
一企业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和变迁的迟缓性。
因此,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不可能像更新设备、转换产品那样容易改变企业原有的文化观念,它们往往会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继续在原有群体中发挥作用,与重组企业的文化发生种种冲突和摩擦。
文化冲突的存在给企业的并购重组带来多方负面的影响。
一方面,文化的冲突会使被并购方在与并购方合作时产生不信任感及对前途的不确定性,这将导致其对个人事务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文化的冲突也会直接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敬业精神,在与并购方进行合作时,在帮助并购方解决问题、信息提供,及共同工作方面,员工的合作程度也会大大降低。
可见,并购双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shíjiān)里建立一种文化整合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并购的成败。
二跨国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的意义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问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种你我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
这种统一的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杂交”优势,是核心价值。
企业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适合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已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本上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上,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的影响分为正负两方面,我们应正确定位跨国公司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经济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据统计,跨国公司在中国迅速发展所生产的gdp已经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1/3,它对中国gdp所做出的贡献不能忽视;若从质的角度看,跨国公司会引进一定外资,而外资的进入促进了中国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深化;从出口方面讲,跨国公司是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1985年,这些外资企业涉及的出口仅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1%,200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5%—50%。
(二)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水平提高
跨国公司科技开发和创新的成果带动了上下游产品的开发,为中国供应商及用户提供了相应的质量技术标准、生产技巧或工艺创新,将先进的工业技术转让、引进至中国企业。
在技术转让和引进过程中,中国不可能照搬停滞在原生产工艺,而是通过模仿、吸收、
消化与创新创造出新的更适合中国企业的技术,与此同时,技术外溢效应也通过诸多研发中心扩散开来,跨国公司与中国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部门进行合作,交流研究心得与信息资料,实现共赢,间接促进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促进了中国配套产业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会把国外的配套产业吸引过来,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关联,使中国当地配套产业兴起发展。
配套产业的出现,大量零部件生产商在中国当地形成,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就业人口,对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的就业难题起到一定作用,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有些发达地区形成了配套产业群,企业及中间商都聚集在一起,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又提高了效率,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四)提高了中国科技人才的素质,产生人才流动效应
首先,跨国公司立足于世界前沿开展研发工作,所提供的优厚待遇与优越研究条件,将吸引优秀人才流入,对提高我国人才素质意义重大;其次,跨国公司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在跨国公司投资本地化过程中,从事相关研究的中国员工可以由培训积累大量经验,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再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雇佣中国的科研人员,这必然发生与中国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人员流动,这些人员会将知识带回本国企业,产生人才流动效应,有助于提高中国技术创新能力。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一)使中国产生对它的技术依赖
如今,跨国公司多是运用“技术锁定”策略,即“母公司控制着核心技术,利用其在先进技术方面的垄断地位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等环节的关键部分设置一些技术障碍,通过将非核心技术转让给东道国企业,增强东道国企业对其的依赖性,从而谋求最大利益”,也就是说,中国拿到的只是些边边角角的技术,但因为生存发展却不能离开技术的提供者——跨国公司,陷入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陷阱。
这将威胁中国政府和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控制权,使政府和当地企业难以掌握产业发展方向。
(二)使中国面临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
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设立,造成的人才流失很大。
跨国公司一般会从中国直接招聘人员,由于跨国公司在华机构拥有各方面的优势,对国内优秀科技人才产生巨大吸引力。
这就导致了中国大学的优秀硕博士毕业生、科研机构与企业的骨干人才流入跨国公司机构,使中国自身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受到阻碍,削弱了中国本土的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前沿技术研究任务和技术创新任务便失去了承担者,导致我国本土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入困境。
(三)使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竟争
由于中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中国高科技企业自身存在一系列问题,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前,企业还能够依靠对市场的深入了解
提高企业竞争力,但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建立机构,跨国公司加大了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开发产品的力度,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生产出迎合中国市场需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使中国高科技企业面临更激烈市场竞争,进行高科技企业改革迫在眉睫。
(四)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人们一般都认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那些居民已经意识到危害并进行了强烈抵抗,生产者为避免政府的惩罚,往往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到还没有意识到抵抗环境污染的发展中国家。
部分跨国公司正是利用这个漏洞,将某些污染严重的机构搬移到中国境内,将生态环境作为了经济效益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总之,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正确看待跨国公司的地位,权衡其两方面影响,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助推作用,使其真正为中国自身所用,促进中国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多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殷瑜.跨国公司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j].改革与开
放,2011(5):16-18.
[2]罗敏.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j].经济与
科技,2007(9):6-7.
[3]凤凰网.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发展: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影响[eb/ol].
/home/zhuanti/fhxd/sjdjt/200407/16/29 4129.html,200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