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测量第1~2学时 (2)
(完整)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一、职业概况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2、职业定义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6、根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7、培训要求〔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4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300)标准学时。
〔2〕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培训场地设备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8、鉴定要求〔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两学期共176学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应用技术方向专业授课单位:学时:176学时(分两学期实施,第一学期理64+实训30学时,第二学期理52+实训30学时)编写执笔人与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与审定日期:1.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应用技术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
课程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电路的过渡过程、正弦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异步电动机与其控制等内容。
也是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应用技术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
在这基础上,学生才能继续学习后续的课程。
后续的课程包括电机与电气技术、PLC应用技术、电气工程制图、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系统设计与典型应用等。
2.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设备生产企业与工业生产、经营单位企业。
从事一般自动化装备的设计、装配、调试、检测或维修工作。
以与自动化产品、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分析岗位群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确立课程的内容知识点。
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培养工业机器人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为课程最终目标。
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行业对自控从业人员技能要求是:能对设备进行配电的设计、制造与调试,能正确与灵活选用各种类型传感器与周边配套件,能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配套集成并安装调试。
工业设备讲究安全可靠,对于高职毕业从业者,所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是设备集成设计、安装与调试能力而非线路板等基础板的设计开发能力,所以课程目标的重心偏向电工技术兼顾电子技术。
掌握电工技术,使学生能正确配电;兼顾电子技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周边配件的特性与性能指标,才能正确选用正确的传感元件。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
三、参考学时144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职业知识(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2)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流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个电量。
(3)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矢量图,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交流电路。
(4)理解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5)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的作用和三相负裁的正确接法。
2.职业技能:(1)安全用电。
(2)常用电工材料的选择,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及维护。
(3)电阻、电容及电感的识别、检测。
(4)常用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5)三相交流电源及负载的连接。
3.职业素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道德规范。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五、编写思路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体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岗位需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适应“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实施需要,在教材内容上,依据“教学大纲”对电工技术的专业要求,充分考虑职业岗位需求,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应用性和实践性,尽力体现“简单、实用、够用、定性为主”的原则,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
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标准
xx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课程标准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43320 适用专业:供用电技术学时数:72 学分: 4先修课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电工电子技术》后续课程:《电机学》《电能计量》《继电保护》《高电压》2.课程性质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作为电类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电工仪表与测量学科的特点是,其本身作为一门专业课,以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及专业课电工基础为理论依据,偏重于电子测量设备的理论与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来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际应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而对于职业教育,在没有明确分班的情况下按照学生的志愿与实际的摸底调查,正确对学生定位。
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将学生分成两个层次即升学与就业。
对于打算升学的学生我们更要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重点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
而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我们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主要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3.课程教学目标3.1 能力目标A1.能够按照实际需求,准确选择测量仪器仪表解决问题;A2.能够按照仪器技术参数,快速判断功能用途及使用方法;A3.能够安全并准确无误的接线电压/电流/功率/电能表等;A4.能够熟练并按照安规要求,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互感器/兆欧表等仪器,测试分析实际电路3.2知识目标K1.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误差和准确度定义K2.掌握磁电系、电磁系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构成、原理及扩大量程的方法K3.了解500型万用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K4.掌握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及其分类K5.熟悉互感器/兆欧表/变送器/功率表/示波器/电能表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3.3素质目标Q1.自我学习能力Q2.良好的职业道德Q3.与人沟通交流协作能力4.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4.1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一门以理论为主,辅以实训的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根据课程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为学生考中、高级维修电工证的电气部分作好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标准(120学时)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校数控技术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电气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模块之一,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训练课程之一。
通过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操作的一般技术。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确立“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本位传统观念,以应用技术为主线,让学生在“做中学”。
课题主要选自生产生活的实际,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强化实际应用,以学生会做什么和能干好什么作为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由电工技术训练和电子技术训练两大模块组成,充分体现以技术为主线的职教特色;实行项目式教学组合,每个项目均贴近生活生产实际,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在完成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提升能力;贯彻“在评价中学习”的理念,积极推行过程性、形成性评价,考评标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注重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原则。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操作的一般技术。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好基础。
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和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工技术课标准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学习领域是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学习领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之一,集电路基础、电机、继电接触控制、电工测量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基础、电工技术、电工仪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应用领域,获得数控技术专业电工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与本课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电工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针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第二学期开设。
目前电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并促进其发展。
它具有应用性很强并有特殊指导意义的课程,通过把课堂教学、实验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本课程与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起着成前铺后的作用。
前导课程:中学物理中的电学、磁学基本知识;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高中数学的复数知识;高等数学的导数、积分、微分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
后续课程:为电气控制与PLC、电力电子技术、数控机床故诊断维修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电工技术》学习领域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由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
即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确定课程学习目标→确定课程学习与工作内容→确定课程教学课时→按照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选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本学习领域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教学模式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即“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并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并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方式排列创设学习情境,开发主题学习单元。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2027课程名称:电路基础使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课时:96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电路基础》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核心课程。
《电路基础》总学时为120学时,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备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电路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电气技术职业岗位工作必需的电路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及电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电路基础教学以《高职高专教育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课程内容的选取和各章节知识学时分配上既考虑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了“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基础、突出重点、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重点放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两方面的教学目的上,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电路基础》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讲、演、练三相结合。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教学内容1.1 电路和电路模型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3 电路阻元件1.4 电源元件1.5 基尔霍夫定律1.6 路的工作状态1.7 电路中电位分析本章小结及习题课(二)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2)理解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概念,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掌握电压、电流、电位、电功率等基本物理量的计算;(3)理解电阻元件的基本概念,掌握欧姆定律,(4)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基本特性,掌握实际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5)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内容,并掌握KCL、KVL定律的基本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电压、电流、电位、电功率的概念及其分析计算,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2)电阻元件、电源元件的基本概念及伏安特性,欧姆定律;(3)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电气测量基本知识
阶梯式伏安特性,如图0-3-1所示。这种超导体的结构称为
约瑟夫森结。在第n个阶梯处的电压与微波频率有如下关系:
nh Vn 2e f
(0-3-1)
这个公式是复现和保存
国家电压单位“伏特”的理
论基础。通过精心测量微波
频率就可确定Vn的数值。
(2) 冯·克里青效应(量子化霍尔效应)
当通过元件的电流I固定时,会出现磁感应强度变化而霍
1.课程介绍
电气测量的发展过程:
仪器仪表的发展最能体现电气测量技术的发展。 仪器仪 表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机械式)电工仪器仪表发展阶段 (2)数字式仪表发展阶段 (3)自动测试(智能式)系统发展阶段。
1.课程介绍
发展趋势
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小型化
《电气测量》陈立周 2.教材机及械参工考业资出料版社
误差:是测量值与(约定)真值相差的程度。
误差公理:测量的过程必然存在着误差,误差自 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和测量的过程之中。 因此研究误差规律,并尽量减小误差是测量的任 务之一。
☆1.5 测量误差
关于约定真值
实际上,真值是难于得到的,实际中,人 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近似确定真值,并称之为 约定真值。
比较测量:
比较法是指被测量与已知的同类度量器在 比较器上进行比较,从而求得被测量的一种方 法。这种方法用于高准确度的测量 。
☆1.5 测量误差
1.5.1 误差的基本知识
真值:在一定条件下,物理量符合其定义的真 实值,称为真值。
约定真值:真值无法得到,通常只能在一定 条件下得到与真值最接近的可使用的值,称为 约定真值。
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 发出频率为540×1012 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 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第16届国际计量大会 (1979),决议3]
教案--电工技术(微课版)(项目2)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阻的串联电路,电阻的并联电路。
难点: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分析。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P60:第3题;第4题。
如有答疑、质疑请记录
教案
授课日期:年月日教案编号:2-2
教学安排
课型:理实一体化
教学方式: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材
授课题目(章、节)
项目2直流电阻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任务2.1简单电路的测试分析与电阻间的等效变换
2.1.1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电阻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化简方法;能应用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和计算简单电路。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授课内容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习题讲解。30分钟
2.1.1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二)
任务2.2基尔霍夫定律的研究与应用
2.2.1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尔霍夫两个定律及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授课内容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电阻的Y形网络和Δ形网络的等效变换;习题讲解。20分钟
2.2.1基尔霍夫定律
1.实训2-2:基尔霍夫定律的研究(课外预习时学生先做,课堂上老师分析)15分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基尔霍夫两大定律。10分钟
2.2.2支路电流法
1.支路电流法分析方法和步骤(理解、掌握)10分
2.分析例题与学生练习(掌握)45分
3.实训2-3:验证支路电流法(掌握)20分
总结本次课内容5分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支路电流及其他电路参数。
《电工仪表与测量》项目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工仪表与测量》项目课程标准一、标题:《电工仪表与测量》项目课程标准二、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学制三年.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电工仪表进行电工测量的能力,突出实际应用,在问题的阐述上,避免过深的过难的理论推导,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四、参考学时:72学时五、总学分:4学分六、课程目标:(一)职业技能培养目标(1)了解电工仪表与测量在电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概况。
(2)熟悉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3)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维护及保养知识。
(4)掌握合理选择电工仪器仪表的方法.(5)会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测量电量及电路参数.(6)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误差消除的方法。
(二)职业道德与情感教育目标1。
具备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加强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3。
加强职业道德意识七、设计思路:设计的根据是教育部职成司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根据教劳动部中级技术工人等级标准,在2001年出版的《电工仪表与测量》结合我校课程改革方案和相关国家职业标准,课程标准设计目标为突出实用性,贴近生产实际,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顶岗的现实需要,在满足基本理论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模拟生产环境进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模块化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相近或相似有联系的内容化为一个模块,使学生学习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八、内容纲要:项目一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础知识(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和标志。
2、掌握电工指示仪表误差的分类及误差的三种表示方法.3、了解电工指示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
4、熟悉常用的电工测量方法、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电工技术 第4版 教案
《电工技术》课程教案主讲教师:所在部门:审核教师:2022年8月2、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3、教学内容(课本目录):重点、难点提醒 1)、元器件的使用、标注、参数等 2)、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难点) 3)、交流电路分析(难点) 4)、三相交流电路分析 5)、变压器的使用6)、电机控制电路分析(难点)4、主要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相关知识;按时完成作业;在学中做,做中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先不要急着去问老师,要学会自己处理解决。
1、预习;2、注意听课;3、多做习题(单做课本上的习题还是不够的);4、认真复习;* 希望大家能使用一些EDA 软件对所学电路进行仿真实验,从而提高自己对电路的认识和分析能力!5、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考察,以考勤、作业、学习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实际操作技能、产品制作质量、专业知识为依据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各部分考查所占比例如下:平时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职业素质占10 % ;项目测评成绩占 20% ;期终专业知识考试成绩占 70% 。
6、教学参考资料:强调参考资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学、预习和复习三、课堂总结沟通: 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引出下次课的内容,请学生事先预习……举例说明10分钟PPT 解说 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 10分钟布置作业效果总结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生产一线企业所要求的色环电阻的识别,读数;电容的数字标注法读数、电容的测量;电感的读数和检测。
种类与外形:按电阻的制作材料来分,可分为:金属膜电阻、碳膜电阻、合成膜电阻等;按电阻的数值能否变化来分,可分为固定电阻、可变电阻范围小)、电位器(电阻值变化范围大)等;按电阻的用途来分,可分为高频电阻、高(2)电阻元件的标称阻值:电阻的标称阻值是指电阻上所标注的阻值,是电阻生产的规定值。
电阻的阻值通常是按照国家标准GB247l 一8l 《电阻标称阻值系列》中的规定进行生产的。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工实训指导书
目录第二篇电工实训2 (1)实训九三相异步电动机Y-△起动的控制线路板制作 (1)实训十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 (3)实训十一小型配电板的安装 (10)实训十二 C620型车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板制作 (18)实训十三机床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20)实训十四模拟机床工作台自动往复控制线路 (22)实训十五模拟机床各电机顺序工作控制线路 (24)实训十六串电阻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27)实训十七电动葫芦电气控制电路 (29)前言电工实训是对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将感性认识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程分为电工实训1(60学时)和电工实训2(60学时)。
电工实训1主要训练内容为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常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电工常用仪表的使用、简单用电线路布线、常见低压电器、电机、变压器及电工用图的认识使用。
电工实训2主要训练内容为仪器仪表安装测试,变频器的认识和使用,电机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维修,简单低压控制系统装配等。
通过本实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并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型号、规格、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数据及其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与选用;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应用和拆装、维修、保养方法;能够利用低压电器组成各种不同的控制电路;掌握常用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熟练地掌握一般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熟悉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能连接模拟仿真机床的控制电路;能分析仿真机床所设的故障点,并能采取正确措施加以排除。
为从事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调试、维修与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电工实训目的1、巩固电气控制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2、训练实践操作技能,掌握电气控制技术所涉及的常用控制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并形成正确规范的操作习惯。
《电工基础》教案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电工基础》教案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电工安全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电工基础知识概述
2.电路基本元件及其特性
3.电路分析基本方法
4.电路定理及其应用
5.电源、变压器及其性能
6.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性能
7.电气安全及常见故障处理
教学重点:
1.电路基本元件及其特性
2.电路分析基本方法
3.电源、变压器及其性能
4.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性能
5.电气安全及常见故障处理
教学难点:
1.电路定理及其应用
2.电源、变压器及其性能
3.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性能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教学资源:教科书、课件、实验器材等
学时安排:
第一周:
1.电工基础知识概述
2.电路基本元件介绍及特性分析
第二周:
3.电路分析基本方法
4.电路定理及其应用
第三周:
5.电源、变压器性能及应用
6.交流电动机原理与性能
第四周:
7.直流电动机原理及性能
8.电气安全及常见故障处理
第五周:
9.实验操作及案例分析
10.课程总结与学习反思
教学评估: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电工学》课程标准
《电工学》课程标准适应专业:物理学、化学课程编号:08433119课程名称:电工学(Electrotechn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
电工学是工科高等院校各类非电专业开设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电工学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为后继专业课程打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基本理念。
本课程在教学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贯彻“三新三会(会操作、会设计、会管理)”的应用性人才标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学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基本电路分析方法、交直流电使用、用电安全等。
(三)设计思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学基本原理及必要的电路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路分析方法;同时通过实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从而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与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工学中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交直流电、变压器的使用及安全用电。
(二)具体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电工学基本概念、电工学的发展历史,学会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交直流电的使用及用电安全相关知识,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独立安全使用相关仪器设备。
具体要求能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性方程;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理解瞬时功率表示式与参考方向配合的对应关系;理解基尔霍夫定律,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和回路分析法,理解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能够运用这些定理分析基本直流电路;理解交流电路的三要素基本组成,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相量图,并能运用相量法计算简单的串、并联交流电路;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了解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掌握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并能计算对称三相电路;掌握常用电机、电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有关运行性能,并且具有初步使用的能力;理解常见基本电力电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初步掌握分析方法;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及简单应用;了解安全用电的一般常识和接地、接零保护的作用及应注意的事项。
电工仪表课程标准
接地电阻测试仪
6
电功率的测量
电动系功率表
15
三相功率的测量
数字式功率表
7
电能的测量
单相电能的测量
15
三相电能的测量
8
常用的电子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
15
函数信号发生器
模拟示波器
数字示波器
教学实施建议
1.学习单元要与前述课程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工作任务或工程,具有对应关系,可一对一,
亦可多对一,即多个学习单元对应一个典型工作任务。
1、过程性考核
(1)课程考核:出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小组合作与展示情况。
(2)作业考核:工作页的完成,课堂练习等情况
(3)阶段考核:纸笔测试
为全面考核学生对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的掌握情况,主要是通过案例考核为主,分组进行抽签考核,同时,将案例进行拆分,过程性考核占成绩30%。
2.终结性考核
理论考核:期末依据学期内理论课学习内容,由专业课教师出试卷,学生笔试完成考试。成绩占比70%.
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
1.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
掌握电工测量的概念和常用的电工测量方法;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方法和标志符号;能正确识别电工仪表的型号和标志行号。
2.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测量
掌握电工测量的概念和常用的电工测量方法;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方法和标志符号;能正确识别电工仪表的型号和标志行号。
3.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的测量
熟悉电磁系测量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掌握交流电流表、电压表的组成。熟悉整流系测量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万用表
熟悉模拟式万用表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模拟式万用表直流电流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模拟式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电路、交流电压测量电路、电阻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参考教学课时分配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参考
教学课时分配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涉及专业很多,教学课时的数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时安排有较大差异,编者根据本校的教学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出了三种学时的分配情况,仅供参考。
旨在为从事该课程的青年教师更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材中标有“*”的内容属于加深加宽内容,下面的学时分配不包括此类内容,教师可根据学时情况和专业要求适当选择;“电工测量”一章可结合实验进行教学。
2.教学时数为60学时
3.教学时数为48学时。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新)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试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Auto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108学时【实验学时】72学时【考核方式】理论考【开课单位】【授课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中职汽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实训72学时。
当今的汽车技术性能正在朝着更加安全、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工电子装备在车辆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现代汽车的使用、维护与检测人员应当向着机电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和技能,其中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理论知识和运算基础,掌握磁路和电磁理论的知识,熟悉并掌握汽车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能掌握基本半导体元件的特点,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了解逻辑代数和运算,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等。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计算能力、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该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基本电路元件及直流电路(8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电路元件的检测及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和使用方法,达到能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复杂电路(两个节点、2个网孔、3条支路)的计算。
了解直流电路的组成,认识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及特点,熟悉电路基本元件的特点;了解惠斯通电桥电路的平衡条件及测量电阻和温度的方法及几种特殊电阻的特点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电路的概念2、电流与电压3、电阻4、电阻的串联5、电阻的并联6、电容器及电容量7、电容的联接8、】9、欧姆定律10、电功与电功率11、实验内容(16学时)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4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普遍性的理解。
《电工实训》课程标准
《电工实训》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铁道机车课程编码:SX—2开设时间:第1学期课时数:48一、课程性质《电工实训》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轨道、电气、机械类高职人才从事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安装调试与技术改造等技术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电工技术所需要的操作技术、技能与技巧的课程。
二、课程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
(5)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有关技术资料,自我拓展学习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6)具备基本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7)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道德,使学生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1)通过电工基本操作与技能的训练,掌握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与维修的操作技能和工艺知识,了解常见电机、变压器及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感性知识。
(2)掌握本专业电工作业的主要工种,(如室内照明线路、动力线路、基本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电机、变压器、电器、电气设备的维修)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地使用和调整该工种的一般设备、工具和仪器仪表,根据原理图及装配图等技术资料做一般性的独立操作。
(3)通过本专业工种的实践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注意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工艺过程,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电工基础》,该课程使学生基本了解电工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具有向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扩展能力。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焊接技术课程是大专业、小工种课程模式的大专业课程之一,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工相关知识和技术,熟悉安全用电与电气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电路图的识读技术,能正确选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具备检测、分析常用机床电气电路的初步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学生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结构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安全用电、直流电路安装与检测、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检测、电机和变压器、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处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具备资料收集、制订和实施工作计划、检查和判断、总结和汇报等方法能力;具备沟通协作、语言表达、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安全与自我保护的等社会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该课程基于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对接行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电工技术基础操作技能为重点,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真实企业实际维修业务为背景,以维修电工从业资格考试标准为参考,以融“做、教、学、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为手段,以面向电工工作全过程和各岗位的维修电工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建构课程内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任务驱动、仿真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动系仪表在结构上与电磁系仪表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电动系仪表测量交流时的准确度比电 磁系仪表高? 2.电动系功率表的标度尺与电动系电流表的标 度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电动系仪表的技术特性有哪些?
小 结(一)
1.电动系测量机构主要由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组 成。固定线圈分为两段的目的:一是能获得较均 匀的磁场,二是便于改换电流量程。游丝的作用 除了产生反作用力矩外,还起引导电流进入可动 线圈的作用。
2.电动系测量机构是利用两个通电线圈之间产生 电动力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小结(二)
3.电动系测量机构测量交流电时,仪表指针的偏转角 α不仅与通过两个线圈电流的有效值I1、I2有关,而
第一节 电动系功率表(1)
(1~2节)
一、电动系测量机构的结构
二、电动系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
三、电动系仪表的技术特性
一、电动系测量机构的结构
电动系测量机构主要由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 组成,固定线圈分为平行排列,互相对称的两段, 其目的一是能获得较均匀的磁场,二是便于改换 电流量程。在可动线圈的转轴上装有指针和空气 阻尼器的阻尼片。游丝的作用除了产生反作用力 矩外,还起引导电流进入可动线圈的作用。
代入得
Dα=K1 I1I2cos
K1 D
I1I 2
cos
KI1I 2
cosK1 DI1I Nhomakorabea2cos
KI1I 2
cos
上式说明,电动系测量机构测量交流电时,
仪表指针的偏转角α不仅与通过两个线圈电
流的有效值I1、I2有关,而且还与两电流相 位差的余弦cos有关。
三、电动系仪表的技术特性
1.电动系仪表的准确度高很高,可达0.1级。 2.交直流两用,并且能测量非正弦电量的有 效值。 3.能构成多种仪表,测量多种参数。 4.电动系功率表的标度尺刻度是均匀的。
电动系测量机构的结构
二、电动系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
电动系测量机构是利用两个通电线圈之间产生 电动力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如图。当在固定线圈 中通入电流I1时,将产生磁场B1。同时在可动线 圈中通入电流I2,电流I2就会受到固定线圈磁场的 作用力而产生转动力矩M。转动力矩推动可动部 分发生偏转,直到与游丝产生的反作用力矩相平 衡为止,指针停在某一位置,指示出被测量的大 小。
电动系仪表的工作原理
用电动系测量机构测量直流电时,可动线圈受 到的转动力矩M与通过两线圈的电流I1、I2的乘 积成正比,即
M K1I1I2
当转动力矩M与反作用力矩Mf相等时,即 M=Mf 时
K1I1I 2 D
仪表指针的偏转角α为
K1 D
I1I 2
KI1I 2
上式说明,电动系测量机构用于测量直流时,其 指针的偏转角α与两线圈中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动系测量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2. 了解电动系功率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掌握单相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4. 掌握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方法。 5. 掌握三相无功功率的测量方法。
内容简介
为了克服电磁系仪表测量交流电时准确度 较低的缺陷,人们又研制出一种新的测量机 构——电动系测量机构。电动系仪表结构上的 主要特点是它有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两者可 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电流,这就使得电动系仪 表能够用于测量电功率、相位等与两个电量有 关的量。目前,电动系仪表主要用来测量电功 率,少数用于测量交流电流或电压。本章重点 介绍电动系仪表以及电动系功率表的结构、工 作原理、使用与维护知识等。
且还与两电流相位差的余弦cos有关。
4.电动系仪表的技术特性是:⑴准确度高,可达0.1级。 ⑵交直流两用,并且能测量非正弦电量的有效值。 ⑶能构成多种仪表,测量多种参数。⑷电动系功率 表的标度尺刻度均匀。⑸仪表读数易受外磁场的影 响。⑹本身消耗的功率较大。⑺过载能力小。⑻电 动系电流表、电压表的标度尺刻度不均匀。
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转动力矩M的方向与
I1、I2的方向有关。如果I1、I2的方向同时改变, 转动力矩M的方向将不会改变。所以,电动系仪 表既可以测量直流电,又可以测量交流电。
当电动系测量机构测量交流电时,可以证明, 其转动力矩的平均值为
M P K1I1I 2 cos
根椐力矩平衡条件 Mf =MP
5.电动系电流表、电压表的标度尺刻度不 均匀。 6.仪表读数易受外磁场的影响。 7.电动系仪表本身消耗的功率较大。 8.过载能力小。
电动系电流表
将电动系测量机构的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串 联,如图所示,就构成电动系电流表。
电动系电压表
将电动系测量机构的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串联后, 再与附加电阻串联起来,就构成了电动系电压表,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