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e55906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1.png)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基本概念,包括:1. 理解质量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读数和记录数据。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注重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 重点: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理解质量的基本概念。
2. 难点:正确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包括调节平衡、正确放置物体和砝码等操作步骤。
三、教学准备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教室准备:摆放好实验桌和实验器材,如天平、测量皿、实验样品等。
2. 学生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准备好笔记本和笔等学习工具。
3. 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案、教学课件和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阶段1. 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首先可以借助日常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称重等情境,与同学们展开对话,讨论“质量”这个概念。
这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质量”这个概念,并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 提出本课主题:在引出质量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质量的测量”。
此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些即将用到的工具和仪器,如电子秤、砝码等。
二、新课导入1. 讲解质量的定义及测量的重要性:首先向同学们介绍质量的定义,并强调质量测量的重要性。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2. 演示测量工具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电子秤、砝码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质量的测量。
同时,可以强调使用这些工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实践操作阶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测量任务和工具。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供学生测量,如书本、文具等。
2. 观察与记录:学生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数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品的外观、重量等特征,并记录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案)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案)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daad6c3a32d7375a5178085.png)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四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本章重点和中心内容,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是学习下一节的重要铺垫。
教材中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
测量质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1)测量加速度的方案:①方法1: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接测量小车移动的位移x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a=2x/t2计算出加速度a。
②方法2:将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③方法3:让两个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时间t相等,那么由a=2x/t2可知,它们的位移之比就等于加速度之比。
(2)提供并且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
但测力有一定困难,还需平衡摩擦,教材的参考案例提供的外力比较容易测量。
验中作用力F的含义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那么,如何测小车所受合外力F?合我们通过下面具体实验来说明。
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1: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器材: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
2.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2)按图装好实验器材,平衡摩擦力。
(3)控制小车质量不变,用细线将钩码与小车相连,打开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测出一组数据。
(4)保持小车上的砝码个数不变,改变钩码质量,并测量得F(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多测几组数据。
注意:只有在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线的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
(5)控制钩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再测几组数据填入表中。
(6)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7)作a-F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F关系。
初一科学上第四章质量和天平的使用
![初一科学上第四章质量和天平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ef3c0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4c.png)
第四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提问1:将碾碎的蔗糖溶入水中,你还能看到蔗糖吗?蔗糖是否消失了?答:根据水变甜确认蔗糖没有消失,在水中以极小的微粒状态存在,蔗糖是以一总被称为分子的微粒分散在水中。
由于分子太小了,所以我们无法看见他们。
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
与蔗糖一样,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虽然细胞很小,但我们用光学显微镜可以清楚地看见它。
分子比细胞小得多,一滴水中含有的分子数让人去数,每秒钟数1个,需要数几十万亿年。
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按相同比例,乒乓球则有地球那么大。
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
只有用现代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见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提问2:构成物质众多的分子是紧密无间的挤在一起,还是彼此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呢?演示实验1、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
记下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
2、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他们混合后,记下他们的总体积。
结论:芝麻和黄豆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演示实验:1、往量筒中倒入10毫升酒精,往量筒中倒入10毫升水。
把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看最终的总体积结论:总体积变小了。
分子之间有空隙。
提问3: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空隙的大小关系。
铁块很难被压缩,而气体很容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
提问4: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还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答:不停的运动中例子:打开香水的盖子。
闻到厨房饭菜香味。
香水分子从瓶内跑到周围的空气中,进入另一处的现象。
象这种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做扩散。
气体会发生扩散,液体和固体是否也会发生扩散?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开来。
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快。
与气体扩散一样,液体多少也是由于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总结: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中的一种。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4章第2节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4章第2节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178dd7a5e9856a5712601c.png)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4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用控制变量法实现。
2、指导学生根据原理去设计实验。
3、帮助学生会分析数据表格,利用图象寻求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使学生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过程】【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实验原理】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M不变,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薄木块。
【实验步骤】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0。
2.安装器材: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无小车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反复移动薄木块的位置,直至小车在不挂小盘和砝码的情况下能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
4.测量加速度:(1)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把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挂上小盘和砝码,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
计算小盘和砝码的重力,即为小车所受的合力,由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并把力和对应的加速度填入表(一)中。
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并多做几次。
(2)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
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M,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并将所对应的质量和加速度填入表(二)中。
《第2节__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2节__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a2b58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6.png)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含义,了解质量对于物体惯性和重力影响的重要性。
2. 学习应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正确应用天平的方法。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应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教学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掌握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实验操作中的误差控制。
三、教学准备:1. 天平一台,砝码一盒,实验器械若干。
2. 设计PPT课件,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准备学生实验所需的物品,确保安全可靠。
4. 设计实验报告模板,方便学生记录和整理数据。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述质量的观点: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 介绍质量的测量在平时生活、工业生产、科学钻研等方面的意义。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实验器械展示1. 实物展示天平、砝码、镊子等测量工具。
2. 介绍应用方法,并强调安全操作。
(三)实验操作与质量测量1.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学生应用天平、镊子等工具,尝试测量不同物品的质量。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确保安全与准确。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发现质量的基本属性——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 小组内分享测量经验,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汇总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
3. 鼓励学生在班级内分享本组实验效果,提升学生的自大心和表达能力。
(五)知识拓展1. 介绍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干系,让学生了解国际单位制(SI)。
2. 展示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让学生感受质量的实际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小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质量测量的重要性。
2. 安置作业:回家后继续练习应用天平,并尝试测量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平的应用方法,能够正确应用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第四章 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效度
![第四章 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效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96843f7f1922791788e871.png)
– 前后测对比法(根据前后两次测验的差异显著性,确定测验的 内容效度)
(二)结构效度的验证方法
• 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量能实际测量出理论上的 构想或心理特性的程度。它的目的在于用心理 学的概念来说明分析测验分数的意义,也就是 说从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就测验的结果加以解释 和探讨。
二列相关
• 适用于两个变量就其实际含义而言是 等距或等比数据,它们服从正态分布,
其中一列人为地划分为两类。
rb
Xp Xq St
pq y
公式 (2-5)
Xp或Xq是二分名称变1量 ”中 或0“ ”相对应的连续平 变均 量数 的
St是该例连续变量量 全值 部的 变标准差。 p是二分称名量表的 中次 一数 种占总次数比 的, q百 =1分 -p。
– 效标效度,也称为效标关联效度,也称为实证 效度
– 验证方法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 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
– 例:
• 高考成绩预测大学学习成绩 • 能力倾向测验预测工作成效
(三)效标关联效度的估计方法
– 分类:
• 同时效度: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的取得约在同一时 间内连续完成,这两种资料的相关系数即为同时效 度
所以可以将效度rxy定义为
潜在真分数方差(
V2)实得分数方差(
2)之比,
x
即:rxy
V2
2 x
2 x
(
2 I
2 E
)
2 x
1
2 I
2 E
( 公式2 3)
2 x
rxx
2 I 2 x
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根据公式(2-2)和(2-3),可将效度与信度的关 系图解于后: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f78ee15c5da50e2524d7f3f.png)
第2节质量的测量学校七()班姓名组别一、课前尝试1.请填出组成下列物体的物质:物体物质木桌、木椅塑料桶、塑料尺2.课前准备:各小组天平一架二、新知尝试1、质量及其单位(1)科学上把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
(2)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符号;常用质量的单位有:。
1t= kg= g= mg 1kg= 斤= 两尝试一:把容器内的冰敲碎,冰的变了,它的质量变化吗?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变了,它的质量变化吗?容器内的冰放入冰箱冷冻室,温度从0℃下降到-5℃,冰的变了,质量变化吗?将容器内的水从地球带到太空,水的变了,它的质量变化吗?从以上思考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质量的测量(1)日常生活中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有、、;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
尝试二:阅读书本P130图4-18,结合实物,在横线上填出托盘天平各部分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A.调平。
把天平放在上,把移到标尺处。
调节横梁两端的,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这时横梁平衡。
尝试三:a.如果指针总是左右摆动,怎样判断天平是否已调平?b.如果指针偏向左边,怎样调平?c.移动游码用什么工具?为什么?B.称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物体的质量,用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游码读边。
尝试四:a.尝试加砝码的顺序,怎样添加最科学?b.如果此时发现指针往左偏,合理的操作是:如果此时发现指针往右偏,合理的操作是:这时可以调节平衡螺母吗?c.如果把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测量时又移动了游码,测量结果会偏(大或小)(3)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A.每台天平能够测量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 .用天平称量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B.保持天平、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天平托盘里,应放在纸上或烧杯中。
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加减砝码应轻拿轻放。
初中科学教科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质量的测量
![初中科学教科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质量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5e9ead565ce0508763213f7.png)
A.一只羊的质量
B.一块橡皮的质量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8. 20千克的水融化成冰,则水的质量为( C )
A.大于20Kg
B.小于20Kg
C.等于20千克 D.以上都不对 9.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国际千克原器只有放在巴黎才是1千克
B.国际千克原器放在本地也是1千克
数: 78.2g
.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
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
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
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B
)
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8、一架天平,测量前左盘低右盘高,未经调节,称得 一铁块的质量是50克,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应比50克 ____小______.(填"大"或"小")
练一练: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向右偏,下 面的调整方法正确的是( B ) A、将底座右端垫高 B、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将底座左端垫高 D、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 码放颠倒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g和 10g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2g,则物体的 质量应该是( D ) A.112g B.111g C.110g D.108g
情景3:将质量为200g的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苹果 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李 解 放
结论:苹果的空间位置变了,但质量没有改变。 情景4:把一块铁烧红后,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结论:温度升高但是质量不变
浙教版科学 7年级上册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质量和质量的测量
![浙教版科学 7年级上册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质量和质量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4363eecbbcd126fff6050bd0.png)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21
18
分层训练
步骤一:____将__冰__放__入__烧__杯__中__,__用__天__平__测__出__烧__杯__和__冰__的__质__量__为__m__1 __; 步骤二:____冰__熔__化__成__水__后__,__用__天__平__测__出__烧__杯__和__水__的__质__量__m__2 ______; (2)如果收集的证据是___m_1_=__m__2___,则证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 改变。
10
分层训练
(3)测量时向右盘加入一定质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 侧,这时铁块的质量___大__于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 质量。再加入一个5克的砝码后,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的情 况也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用__镊__子__取__出__5_克__的__砝__码__放__回__砝__码__盒__中__,__向__右__移__动__游__码____,直到天平平衡。
20
分层训练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__物__体__的__质__量__不__随__物__体__形__状__的__改__变__而__改__变____。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
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C )
A.类比法
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 g、20 g、和10 g三个砝码,游码值
为1.4 g,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B ) A.81.4 g
B.78.6 g
C.78.2 g
D.81.8 g
13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a6512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8.png)
(2)丙同学提出,不需测出两小车加速度的数值,只量出两条纸 带上从第一个打印点到最后一个打印点间的距离 x1、x2,也能 完成实验探究,若 x1∶x2 近似等于________,也可说明质量一 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理由是_____________.
[解析] (1)每隔 4 个打印点选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的时间
3.平衡摩擦力:把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 动其位置,使小车在不挂小盘和砝码的情况下,能沿木板做匀 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相邻点的间距相等).
4.测 a、F (1)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挂上小盘和砝码,先接通电源, 再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纸带 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 所挂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m1g. (2)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1), 多做几次实验,并记录好相应纸带的编号及所挂小盘和砝码的 总重力 m2g,m3g,…
车 B 受到拉力的12,两车的质量 m 相等,两车的加速度之比:aa12
=FFmAB=FFAB=12FFBB=12; m
(2)两小车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 t 相等,它们的位移之比:xx21=1212aa12tt22=aa21=12,如果xx21=12也可以 说明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解析] (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从纸带上可得到四段位 移的大小,可以选用公式法计算加速度. 由题图乙可知 x1=6.19 cm,x2=6.70 cm,x3=7.21 cm,x4= 7.72 cm, 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 T=1f =0.02 s, a=(x4+x3()4-T)(2x2+x1)= (7.72+7(.214)×-0.0(2)6.720+6.19)×10-2 m/s2≈3.2 m/s2.
印刷品质量控制与检测 印刷工业出版社版 第四章2
![印刷品质量控制与检测 印刷工业出版社版 第四章2](https://img.taocdn.com/s3/m/a5477c2dee06eff9aef8079e.png)
• 品红油墨通常有相当大的网点增大,正是品红油墨密度决 定了全部三个油墨的输墨量。印刷实践中,应先调节品红 油墨,使它以大约80%的密度水平印刷(用普通宽带密 度计测量时),青墨通常调节到类似品红密度,所有三原 色油墨密度都是通过补色滤色片测得的。
回目录
• 在单色印刷机上印刷的情况与四色有所不同, 可先印青墨,然后印黄墨,通过调节黄墨得到 理想的绿。品红在第三色印刷,用视觉检查色 彩平衡并调节品红油墨的实地密度去控制红色 和肉色色调,青→黄→品红印刷色序能以最大 的概率给出最好的色彩控制。
回目录
GATF数码信号条结构简图
GATF数码信号条
回目录
(1) 网点增大控制部分
• GATF印刷测控条网点增大控制部分是指图中数字“0”— “9”及其底衬构成的数字条。 • 其底衬由65线/英寸的粗网点构成。 • 数字部分“0”~“9”由200线/英寸的细网点构成,每个数 字的网点面积覆盖率不同。 • 这里“2”数字的网点面积覆盖率与底衬网点面积覆盖率相 同,即“2”数字的密度与底衬密度相同。 • 从“0”~“2”及“2”~“7”数字的网点面积覆盖率逐级递减3 %~5%;“7”~“9”数字的网点面积覆盖率逐级递减5%。
图案
孤立线
细微限度
4μm
孤立点
阳图字型 网点范围 网线范围
5μm
2点(2 X 0.35146mm) 2%~95% 60L/cm(150L/in)
回目录
二、对印版及其安装的要求
1.采用具有精确性和可复制性的感光树脂印版。
2.考虑到印刷后印品表面的粗糙度,印版表面 必须有均衡的润湿性能。 3.所有印版应具有精确的凸起深度、均匀的网 穴角度和棱角分明的网点,并要注意加强印版 质量和工艺参数的检测。 4.印版的肖氏硬度和原材料的成份必须一致。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教学课件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c022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9.png)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15 千克= 150 克
一个铅球质量为4 千克
班上某同学的质量约 40~7千0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克 一只鸡的质量大概是2 千克
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6 吨 = 6000千克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大约是80
一个电子的质量约为
毫克 =8×10千-5 克
10-31千克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单位,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知道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 3.能够熟练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熟悉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知道用托盘
天平测量固体质量和液体质量的区别。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返回
新课导入
上街买菜、买水果,通常需要测定什么量来反映物体的多少?
新课讲解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由物体本身决定。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 等的改变而改变。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新课讲解
二、质量的测量
思考
日常生活中测量物体质量工具有哪些?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新课讲解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新课讲解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 托盘天平
分度盘
左盘
指针
(哪边轻往哪边移)
4):“称”: 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最后移游码
5):“读” 左盘=右盘+游码
使用后
6):“收”:物码归原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新课讲解
使用天平的注意问题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否则会损坏刀口,
使天平测量不准确。 2.要十分爱护砝码,只允许用镊子夹取,不准用手拿。添加砝码要 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四章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四章 第2节 质量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520012444b35eefdc9d33337.png)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1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读数为10.4g。
那么,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A. 10.8 gB. 10.4 gC. 10.0 gD. 9.6 g2.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这时该()A. 向右移动游码B. 在右盘中添加砝码C.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D. 将平衡螺母向左调3.一架天平,砝码已严重磨损,用此天平和砝码去测得一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A. 偏小B. 偏大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警示标志,它通常立在桥头,它警示的内容是( )A. 该桥的质量是10tB. 该桥的质量不会超过10tC. 过桥车辆的质量不能超过10tD. 过桥车辆在桥上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10天5.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测量值小于物体真实值的是( )A. 测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时就停止调节,开始测物体质量B. 与天平配套的砝码缺损了一块C. 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D. 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6.小科要用天平称取12.5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A. 减少药品B. 向右盘中加砝码C. 移动游码D. 调节平衡螺母7.海洋用最小砝码为5g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质量,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质量为66.6g,后来同桌小媛指出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质量应是()A. 60.6gB. 65.4gC. 53.4gD. 63.4g8.在测量金属块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王涛同学正确读得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则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正确且操作规范的是()A. B.C. D.9.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克,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称量质量约为150克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克,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减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A. 100克↓、20克↓、20克↓、5克↓B. 100克↓、50克↓↑、20克↓、20克↓、5克↓C. 100克↓、50克↓↑、20克↓、20克↓、10克↓↑、5克↓D. 50克↓、100克↓、50克↑、20克↓、20克↓、5克↓10.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步骤:①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②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动游码到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④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⑤左盘放被测物体;⑥读数。
八年级质量的测量知识点
![八年级质量的测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09f6b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c.png)
八年级质量的测量知识点测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质量的测量在八年级的数学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质量单位,还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各种质量的测量。
以下是八年级质量的测量知识点的几个方面。
常用的质量单位在物理中,质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固有属性,它可以表示为度量该物体抗力的大小。
在国际标准单位体系(SI)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当然,除了基本单位,还有其他常用的质量单位,如克(g)、毫克(mg)、吨(t)等。
在八年级的教学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常用的质量单位,以便能够进行准确的测量。
称量装置、精度和误差无论是测量过程还是实验,都需要使用到称量装置。
精度是衡量称量装置准确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它是指在实验或测量中获得结果的准确性。
然而,在测量中,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称量装置的质量、外部环境和人为操作的不准确性等等,会使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因此,在进行质量测量时,必须要了解精度和误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误差。
密度的测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的测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比较常用的是比重法和测水法。
比重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状态下的密度测量,而测水法则多用于较小的物件。
不同的测量方法需要使用不同的称量装置和实验器材,并且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质量守恒定律和力的作用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即质量守恒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任何一个系统中,质量的总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这个定律在许多实验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力的作用中,我们也需要对质量的测量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准确地标定力的大小和方向。
总之,质量测量是数学和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八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掌握基本的质量单位、称量装置和误差、密度的测量以及力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以此为基础,在更高级别的课程学习中得以应用。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 副本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fd80bd77168884868762d6ad.png)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观察天平指针的摆 动是否相对分度盘中间位置静止或等幅摆动. 这 时横梁平衡.
当指针偏左时,左边的平衡螺母往右调,右边的 平衡螺母应往 右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平衡螺母 )。
(2)称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
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 砝码.(由大到小) 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读数
游码的读数看游码左侧对齐的刻度 线,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 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物体质量=右盘砝码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游码读左边)。
(3)测量结束后,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游 码移回零刻线。
注意事项
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
1、不能超过_____; 量程
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 和状态等的改变而改变。
三、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质量的测量工具
台秤
案秤
杆秤
电子秤
电子秤
电子分析天平
钩称
地磅
2、实验室质量的测量工具
物理天平
托盘天平
活动:观察天平的构造 分度盘
指针 右盘
左盘 平衡 螺母 游码 底座
横梁 标尺
砝码及 砝码盒
托盘天平及砝码
镊子
2、托盘天平的刻度和量程
零刻线:在标尺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 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
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 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最小刻度值: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探究: 正确天平的使用
(1)调平——放平、归零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称量 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把游码放在 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第2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第2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4dbc70daf45b307e87197e5.png)
4.收集纸带数据: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开启打点计 时器,并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 一系列点,据此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5.改变小车受力: (1)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通过增加槽码的数量,增加重 物的质量(总质量仍远小于小车质量)。接通电源后放 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 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所挂槽码的总重力m1g。 (2)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并记录好相应纸带的编 号及所挂槽码的总重力m2g、m3g…
【解析】(1)为了使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 的总重力,则需要满足小车和小车上的砝码总质量远远 大于细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若小车和小车上的砝码总质 量为800 g,则细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较为合理的是50 g, 故A正确,B、C、D错误。
(2)AC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AC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
瞬时速度,即B点的瞬时速度,故vB= 由逐差法求解小车的加速度,
【思考·讨论】 请从改进实验器材的角度,讨论改进测量小车所受拉力 的方法,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 (科学探究)
提示:为了减小由于小车所受拉力而产生的系统误差, 可将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装在运动的小车 上,将接收器装在小车运动轨道的末端,并通过数据采 集器输入计算机,就可以测出小车所受的拉力。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1.列F、a数据收集表: 把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表中:
物理量 1 2 3 4 5 6 作用力(槽 码的重力) 加速度a
2.作a -F图像的方法: 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数据作a-F 图像,用曲 线拟合测量点,找出规律,分析a与F的关系。
3.列M、a收集表格: 把不同质量的小车(小车和砝码)在相同力的作用下产 生的加速度填在表中:
6.改变小车质量: (1)保持重物(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通过增加或减少 小车上的砝码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质量,接通电源后放 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 纸带上标上号码及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1。
第2节 质量的测量(天平测质量误差分析)(课件 22张ppt)
![第2节 质量的测量(天平测质量误差分析)(课件 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c7aa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3.png)
例4、小玉同学称木块质量时,错把木块放在天平右盘,她 在左盘加80g砝码,再将游码移到0.5g处天平正好平衡。则 该木块质量为( D ) A. 80.5g B. 80g C. 81g D. 79.5g
四、物体和砝码放反
四、物体和砝码放反
正确称量时,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则m物=m砝+ m游, 即物体的正确质量。当物体和砝码放反时,则有两种情况: (1)未使用游码:m游=0 放正确时m物=m砝,放反后m砝=m物,读数正确。 (2)使用游码:m游≠0 放反后的平衡关系为m砝=m物+m游,变形得m物=m砝-m游 读数偏大。
变式1、杨同学用天平测一金属块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 衡时,游码位于标尺的0.2g的位置,这样测得的最终结果 是137.8g,那么金属块的真实质量为_1_3_7_.6_g____.
变式2、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这样测 量结果会偏 _大________ ;若调节天平时,游码指在0.2g的 位置,测量质量时,天平平衡,砝码质量为60g,游码指 在0.1g的位置,则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5_9_._9_g_____
有指针偏左、偏右两种情况: (1)指针偏右说明右盘相对于左盘重一些,达到平衡前 需要加的砝码质量更小,读数偏小; (2)指针偏左说明右盘相对于左盘轻一些,达到平衡前 需要加的砝码质量更大,读数偏大。
变式1、某次实验时,需要测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铜块,小明 用经过调节平衡后的托盘天平称出铜块的质量为105g;小 华紧接着没有将小明使用过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就进行了 实验,实验前,小华还发现了此天平的指针偏在标尺中央 的右侧,则小华测得这个铜块的质量数值 __小__于_____ (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5g.
天平测质量误差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 时要注意哟:
1)先看称量范围,称量的时候先估计,不能 超过称量范围。
2)要求左物右码。即待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 放在右盘。
3)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砝码,取放砝码时 要用镊子。
4)选用砝码的原则是估计物体质量后,由大到 小加减砝码。
A、1克的铁比1克的棉花质量大
B、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它的质量减小了
C、用粉在黑板上写字,手中的粉体积变小了,它 的质量变小
D、一个罐头被宇航员带到国际空间站,罐头的质 量变小
大象的质量为6.0×103千克=__6__吨 =6_×__1_06_克=_6_×__9_毫克
地球的质量为6.0×1024千克=6_×__1_02_7克 =__6_×_1_0_21__吨
0.35吨= 350 千克 50吨= 50000 千克
562毫克= 0.562 克 0.5克= 0.0005 千克
5)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 盘上。
如何读出游码示数
天 平 的 读 数
1 砝码的示数
2 游码的示数
3 将其相加得最终质量
天 平 的 读 数
1 砝码的示数 55 g 2 游码的示数 3.80g
3 将其相加得最终质量 58.80g
上图天平所示物体的质量是: 5.00g
有一盒大头钉,怎样称出一个大头钉的质 量?
当我们去买水果时,售货员要将水果放 在秤上称一称。你知道售货员是用什么量来 反映所称水果的多少吗?
质量
一、质量 符号:m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用质量表示。
物体所含物质越多,物体的质量越大。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千克 符号: kg 1 吨(t)= 1000 千克(kg) 1 千克(kg) = 1000 克(g) 1 克(g) = 1000 毫克(mg)
电子 胰岛素 蜂鸟
人
蓝鲸
地球
银河系
1. 500g的水倒入烧杯中,水的质量是 等于 500g。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00g的水被拿到操场上,水的质量是 等于 500g。 3.500g的水被宇航员带到太空中,水的质量是 等于 500g。 4.500g的水结成冰,冰的质量是 等于 500g。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把物体放在水下、地面 或宇宙空间,物体的质量都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2、有一宇航员把质量为3千克的铜块带到太空中, 则铜块的质量将 不变 (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个鸡蛋的质量。 当右盘放一个50克和一个10克的砝码时,游码右移 至下图所示的位置则鸡蛋的质量是 62.0 克。
01
2
3
4 5(克)
4.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零刻线:在标尺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 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 的线为准。
托盘天平的调节
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 平衡螺母向右调 ;指针偏右 , 右边平衡螺母 向左调 ;
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 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
③天平调好后,天平左右盘不能互换。
如果只有一架托盘天平,要想在较短时间 内把这盒图钉的枚数算出来,你有什么好办 法?
天平使用口诀
天平放在水平台, 游码移至零刻线。 调节螺母到平衡, 左物右码居两边。 砝游需用镊子夹, 称量完毕要复原。
1、下列物体中,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B 。 A、一瓶牛奶 B、一只鸡蛋 C、一枚硬币 D、一块橡皮
托盘天平的使用
1.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 端的“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作等幅摆动, 此时横梁平衡;
2.称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 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 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 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 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如:把纸撕碎,把铁压成铁片等物体的质量不变。
二、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
杆秤
电子秤
体重计
案秤 磅秤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
电子天平
托盘天平
物理天平
分析天平
托盘天平的结构
分度盘
左盘
指针
平衡 螺母
游码
底座
右盘
横梁 标尺
砝码及 砝码盒
镊子
铭 牌
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 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最小刻度值: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1.8千克= 1800 克
0.73克= 730 毫克
500毫克= 0.0005 千克
2500千克= 2.5 吨
大约50g
约150g
大约2kg
约50—80kg 大约6t
可达150t
不同物体的质量尺度
单位:千克
~101
1.5× 105
6× 1024
1041
9.1× 10-29
5× 10-23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