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东段协定1991年

合集下载

俄罗斯各界对按照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划界的反应

俄罗斯各界对按照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划界的反应

俄罗斯各界对按照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划界的反应・综述・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9年第3期俄罗斯各界对按照1991年为了履行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俄罗斯政府于1992年8月10日和1993年5月5日颁布了两个政府令。

按照这两个政府令,参加中俄联合划界委员会的俄罗斯代表团“应严格按照1991年协定进行划界,于1997年前完成划界工作,并在1997①年向政府提交批准文件”。

中俄勘界在按照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划界过程中及划界完成以后,俄罗斯各界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反应。

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1993~1997年,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每年会谈4次,而1998年会谈则达到了8次。

紧张的工作使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所规定的“勘界工程”得以完成。

联合勘界委员会及其附属工作班子出色地完成了勘界任务。

1998年,中俄两国勘定东段国界的总长度为4195144公里,占中俄边界线总长度的98%。

在陆地与河道上竖立了1183座界桩(平均每隔2~3公里设一座),兴凯湖上设置了24个浮标,湖岸设有“两对”开放标志。

经过合作测量,主航道中心线两侧共有1163个江中岛屿或浅滩划归俄罗斯,1281个划归中国(见表1)。

1998年11月22~25日,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会晤,当谈到边界问题时,“双方都满意地指出,中俄边界问题几乎成了一种楷模,在划界的同时也裁减了边界地区的部队和武器”。

同年11月23日,两国元首发表了《关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联合声明》,还对下一步的任务达成了明确的共识:“至此,中俄国界东、西两段已勘定的边界在商定的期限内完成全部勘界工作。

”联合勘界委员会遵守工作进度表,于1998年整理完毕勘界工作的全部资料,起草了政府间勘界文件——国界叙述议定书、供发表用的地图和其他文献,其总量极为可观,有2000页之多。

1999年,联合勘界委员会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表1 中俄水路边界划界过程中岛屿分配数量一览表总计俄罗斯1163中国1281合计2444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3201980413其他141731一对中俄两国签署的边界协定给予充分肯定参加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的俄方团长季列耶夫写了一篇长文(发表在〔俄〕《国际生活》杂志,1999年第2期)。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一九九〇年: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香港非凡行政区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非凡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九月在北京举行,中国金牌数名列榜首。

一九九一年:五月访问苏联,签署中苏东段边界协定。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和秦山核电站相继竣工。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年初发表南巡谈话,中国再掀改革开放热潮。

一九九四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

其后,中国对四千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百分之二十三。

一九九五年: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八点主张。

中共中心、国务院五月作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十二月,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推选董建华为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

随后,国务院任命董建华为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

七月一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

庄重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九月举行。

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十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与克林顿就二十一世纪中美关系发展框架和发展方向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研制成“银河——三”百亿次巨型计算机。

长江三峡十一月八日截流建三峡大坝。

一九九八年:澳门非凡行政区筹委会五月在北京成立。

克林顿六月访问中国,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

长江流域及嫩江松花江流域夏季出现历史上罕见特大洪灾,军民奋力抗灾。

一九九九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五月八日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三名中国记者遇难。

澳门特区推委会五月推选何厚铧为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

同月,朱镕基总理签署任命书,任命何厚铧为澳门非凡行政区行政长官。

中苏(俄)边界谈判始末

中苏(俄)边界谈判始末

中苏(俄)边界谈判始末作者:李凤林来源:《领导文萃》2024年第06期第一次边界谈判于1964年2月8日起在北京举行。

谈判一开始,中苏双方对边界领土问题态度的巨大差异立即显现出来。

中方明确表示,确定目前中苏边界的19个条约都是沙俄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历史事实。

尽管如此,鉴于清代被沙俄侵占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通过条约规定的,同时考虑到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我们仍然愿意以这些条约为基础,合理解决边界问题。

这是邓小平同志1989年5月16日对戈尔巴乔夫讲的。

中方在谈判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1964年2月26日)就已阐明这一基本观点,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

而苏方却从一开始就对条约性质的问题进行辩解,为沙俄侵华史翻案。

现已解密的苏共档案材料表明,苏共中央曾多次发出指示,批评苏联的各种出版物对俄中边界形成的历史所做的“错误”阐述,并要求重写俄中关系史。

1964年后苏联出现了一个修改历史的高潮,修改历史的核心目的就是“证明”1689年《尼布楚条约》是对俄的“不平等条约”,而后来俄国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迫使清朝签订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是俄国“收回失地”。

在1964年2月至8月的谈判中,双方就这个问题的辩论占去了很多时间,而这本来是国际公认的历史事实。

第一次边界谈判进行了半年,双方虽然进行了激烈的对话,但也并非毫无效果,起码双方明确了分歧所在。

首先,交換了地图(东段1∶100000,西段1∶500000),图上明确标出了双方主张的边界线,其意义还在于:其一,中方明确表示,不要求收回被沙俄侵占的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但是具体的边界线应当搞清;其二,明确了双方地图划法和实际控制线不一致的争议地区,争议地区的面积大约3.5万平方公里;其三,就河流边界的划界基本原则苏方专家也不得不同意中方意见,即通航河流以主航道中心线分界,非通航河流以河道中心线为界,并以此大致划分了河中岛屿的归属。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使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严重升级。

91年中苏条约内容

91年中苏条约内容

91年中苏条约内容
1991年的中苏条约是一份历史性的文件。

在这份条约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分别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
重要的协议,以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逐步分析这份条约
的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中苏条约的前言部分主要强调了两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下的重要性,强调了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应该合作,从而促进经
济和技术的发展。

第二部分:政治
在政治方面,该条约明确规定了两国之间的主权、领土完整、非
干涉原则。

此外,双方也强调了不干涉对方内部事务的原则,以及力
求保持友好合作。

第三部分:军事
在军事合作方面,中苏条约规定了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事项。

特别是该条约规定,苏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的“中国”,并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四部分:经济和科技
在经济和科技方面,中苏条约规定双方应该互相开发资源和技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双方应该加强合作,在外贸方面积
极开展贸易,增强互利。

第五部分:文化
在文化方面,中苏条约强调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并规定一系
列关于文化交流合作的内容,包括合作组织文化交流,相互宣传对方
国家文化等。

中苏条约的内容不仅仅是上述这些,还涉及其他一些有关问题。

总之,这份条约是两国满怀信任和友谊之心,共同达成的协议,向世
界展示了两国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前景。

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俄赤塔州边防区域局局长助手卡尔波夫上校告诉向媒体透露:“对阿巴该图洲渚问题的解决,是我们双方边防军人最高兴的事情,希望两国人民永远友好相处。”
阿巴该图洲渚位于中国满洲里地区作为中俄两国界河的额尔古纳河东南侧。该岛根据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黑龙江的发源河额尔古纳河的中下游为两国界河。沙俄政府根据1911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俄满洲里界约》,强行占领包括该洲渚在内的18个洲渚。该洲渚面积约为54平方公里。
从第10/1界点起,国界线沿上述垂线向南行,至第10/2界点。该界点在黑瞎子岛(原苏联地图为博利绍伊乌苏里斯基岛)上,直角坐标X约为5 358 650、Y为23 482 570。
从第10/2界点起,国界线在黑瞎子岛(原苏联地图为博利绍伊乌苏里斯基岛)上以直线向南偏东南行,至第10/3界点。该界点直角坐标X约为5 358 300、Y约为23 482 740。
确定主流的主要根据是中水位时的河流流量。
第四条
缔约双方同意,实地勘定的中俄国界线同样应沿垂直方向划分上空和底土。
第五条
在边境地带实地可能发生的任何自然变化不影响实地勘定的本补充协定第一条所述地段的中俄国界线位置和岛屿归属,除非缔约双方达成其他协议。
在界河中界线勘定以后,界河中新出现的岛屿,按勘定的界线划分,如果新出现的岛屿骑在勘定的边界线上,由缔约双方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其归属。
满洲里副市长郭锦铭则满怀信心地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将人文、自然、历史、环境都融合在一起,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其他的专家学者观光、访问。”
对于近日海外媒体称,俄远东边防部门将在俄中边境远东地界全面架设监视器,防止中国民众越境偷猎和用电网捕鱼,满洲里边防站的一位中尉表示,“没有发现”。张可表示:“这(安装监视器)在我们这里没有必要。界河附近主要居住农民,他们大多种地,只有少量打渔,而且没有电鱼和炸鱼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以下简称“双方”),遵循领土和国界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原则,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决心并共同致力于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两国国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

为维护两国国界的稳定和边境地区的安宁,本着互相尊重、平等、互信、友好、合作的精神协商处理边界事务,双方认为有必要就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签订新的协议,以取代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议定如下:第一章定义第一条为本协定的目的,使用以下定义:(一)“国界”、“边界”、“国界线”、“边界线”具有相同的含义,是指分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之间领陆和领水的界限,及沿该线划分上空和底土的垂直面。

(二)“划界文件”,是指划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间边界的法律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间边界协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第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

(三)“勘界文件”,是指国界勘定后形成的国界线叙述议定书、边界地图、界标登记表、界标和大地点坐标一览表、岛屿和沙洲归属一览表。

(四)“联检文件”,是指边界联合检查后形成的、作为勘界文件补充文件的国界线叙述议定书、边界地图、界标登记表、界标和大地点坐标一览表、岛屿和沙洲归属一览表。

(五)“界标”,是指竖立在边界线上或边界线两侧,在实地标示国界线走向,且其地理坐标已测定并记载于勘界文件或联检文件中的标志,可分为基本界标、辅助界标、导标和浮标。

(六)“边界林间通视道”,是指在实地边界线两侧一定宽度范围内开辟的通道,目的是使边界线保持通视。

(七)“边境地区”,是指毗邻边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市、县(旗)和俄罗斯联邦的区。

(八)“边界代表”,是指由双方国家授权的,根据本国法律任命负责在一定的边界地段维护秩序并及时处理边境事务的人。

中苏边界问题谅解备忘录

中苏边界问题谅解备忘录

中苏边界问题谅解备忘录
中苏边界问题谅解备忘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在1991年
签署的一项重要协议,旨在解决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边界争议。

该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苏两国在边界问题上达成共识,为两国
的友好关系和地区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备忘录的内容,中苏两国同意按照国际法原则和以历史为
依据,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边界争议。

备忘录强调了两国共
同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承诺不以武力解决边界问题。

双方同意通过沟通和合作来促进边界地区的稳定,并致力于建立
互信、平等和友好的关系。

备忘录还规定了具体的解决边界争议的程序和机制。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成立边界问题协调委员会,由两国代表组成,负责研
究和解决边界问题。

双方将通过对话和互让的方式,妥善解决争议,并达成互为友好邻国的协议。

中苏边界问题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它明确了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和原则,为两国之间的
和平共处提供了指导。

此外,备忘录还为两国发展经济、加强合
作提供了基础,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双方通过对话
和协商的方式解决边界争议,体现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智慧和勇气。

中苏边界问题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中苏两国在解决边界争议上
的重要里程碑。

双方通过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展示了解决问题的
决心和智慧。

备忘录的签署为两国友好关系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发
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彰显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

中俄东段线的划定

中俄东段线的划定

中俄东段线的划定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的最终签订,围绕着中俄东段部分三百多年的领土争议最终划上了一个句号。

伴随着中俄东段线的最终定型,也意味着中国政府正式承认了曾经属于中国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在法律上正式归属于俄罗斯。

正因如此,许多国人对此协议的签订十分不满,甚至称其为卖国行为。

然而,围绕着中俄东部边界的问题的确定,是否真如一部分国人所说的是又一次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将从国际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陆地大国,有着广袤的土地和绵长的陆路边界。

中国共有十九个邻国,其中陆上邻国共有十四个。

而这十四个邻国中又以俄罗斯领土最大,国力最强。

自近代以来,沙皇俄国为寻找东部出海口,不断东扩。

而在扩张到远东地区时,便与当时的大清国相遇。

于是乎,围绕着中俄三百多年的领土争端自此展开。

一.《尼布楚条约》自十七世纪沙俄东扩以来,以哥萨克骑兵为主的沙俄雇佣军便屡有犯疆之举。

1652年既顺治九年,海色率所部与沙俄军队激战与乌扎拉村。

史称乌扎拉之战。

这是中俄间第一场正式的战争。

自此之后,双方之间屡有战事。

1657年,沙俄于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交汇之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

在地方政府抵抗沙俄入侵的战斗中,清政府曾一度收复雅克萨,并多次敦促沙俄政府谈判,但俄方均置之不理。

1685年,在“三藩之乱”后,清朝腾出手来,派兵收复雅克萨。

在清政府军凌厉的攻势下,沙皇俄军最终不敌。

沙俄政府派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商定边界事宜。

1689年既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尼布楚条约最终正式签订。

当前官方一般给予此条约以积极肯定的评价,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两个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

它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历史上有显著贡献。

当然,也有许多人批评尼布楚条约中国让步过多,但无论如何,《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保障了中国东北部边境一百多年的安定和平。

二.《瑷珲条约》1849年至1853年,俄国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

形势与政策问题

形势与政策问题

1,如何看待中国同邻国的陆地边界规划问题:中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前苏联(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先后举行了三次边界谈判。

第一次在1964年,第二次从1969年到1978年,第三次谈判自1987年开始至2004年。

1991年5月16日,《中苏国界东段协定》签署。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该协定。

1994年9月3日,《中俄国界西段协定》签署。

1994年4月26日,《中哈国界协定》签署。

此后中哈双方分别于1997年9月24日、1998年7月4日签署了两个国界补充协定。

1996年7月4日,《中吉国界协定》签署。

1999年8月26日,中吉双方签署了国界补充协定。

1999年8月13日,《中塔国界协定》签署。

2002年5月17日,中塔双方签署了国界补充协定。

2004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外长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

2005年4月27日和5月31日,中俄两国最高权力机关分别批准了该协定。

2005年6月2日,协定在双方互换批准书后正式生效。

《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标志着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同时也标志着我与前苏联7600公里的边界全部划定。

中国与苏联,以及后来与俄罗斯的边界问题,是经过漫长、艰苦的谈判才解决的。

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消除了两国关系中的障碍和隐患,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我国内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与俄、哈、吉、塔边界问题的解决表明,只要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尊重国际法基本准则,以公正合理为出发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实现互利双赢是可以做到的。

中印边界长约2000公里,从未正式划定,双方争议地区约12.5万平方公里。

20世纪80年代中印关系正常化后,双方开始讨论边界问题。

为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两国先后于1993年9月和1996年11月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中苏边界问题是指中国与苏联(后为俄罗斯)之间在东段边界划定问题。

这个问题源于二战后苏联和中国之间对东段边界的争议,因而一直是两国间的矛盾之一。

边界问题源于19世纪末的中苏关系。

1896年,中俄签订了《中俄边界东段协定》,规定了中俄边界线。

但随着中国国力的衰落和边疆管理的不善,中俄边界在后来的变动中一直受到俄罗斯的侵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之间的边界问题成为两国外交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

中国认为这是中国领土主权和安全的问题,而苏联则试图通过一系列协议来确定边界线,以保障自己在东段边界的利益。

1950年5月,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关于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及有关边界问题的协定》,这是中苏边界问题的第一个协定。

协定规定了中苏边界的一些具体标志,但在实践中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

1969年,中苏边界在乌苏里江地区发生了激烈冲突,导致中苏两国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峙和交火。

这一事件进一步激化了中苏之间的矛盾和边界争端。

1970年代,中苏两国在外交和边界谈判上陷入僵局。

1988年,中苏两国领导人召开了会晤,就中苏东段边界问题进行了谈判。

1989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关于中苏东段边界的协定》,协定规定了中苏东段边界的具体划定。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苏联的继承国。

此后,中俄两国在边界问题上逐步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了一些具体的边界争议。

2004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一条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俄之间在东段边界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

条约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划定和管理办法,为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合作和往来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俄东段边界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合作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俄两国在解决边界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一个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良好典范。

中俄划界,为何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

中俄划界,为何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

此外,黑龙江主航道紧临俄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城下,近年,俄罗斯边防军和地方当局更在“哈巴”与黑瞎子岛之间架设了人工操纵的开合浮桥。
据俄方报道,根据2004年10月《补充协定》,俄方已经在拆除设施,计划搬迁岛上居民了。
俄方人士的新担忧
从历史上看,现在这样划界对于中、俄两国来说,都是最佳、最合乎理性的选择。中俄复杂的边界形成史已经结束了。当前和今后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如何共同致力于建设友好、和平、合作、繁荣的边界地区。
黑瞎子岛的开发,具有特殊意义。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黑瞎子岛的政治意义要远远高于经济意义。我们一定要以事实证明,中方人员登岛从事经济开发,定能使中俄双方共同受益,特别是会给对岸的哈巴罗夫斯克带去更好的发展环境。
中俄民贸、边贸经历已有15年之久了。这一期间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如初期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涌入俄方,近期久拖不决的“灰色清关”问题、非法越境渔猎、经商等,都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二是对中俄“平分”黑瞎子岛(俄称“大乌苏里岛”)想不通,认为该岛位于黑龙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理应划归中方才是。
而在俄罗斯,相当多的人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勘界也是异议多多:
一是担心中国正在崛起,未来会否凭借实力“收复失地”——这是“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一直喧闹不止的主要根源;
目前,中俄完成了两国绝大部分国界的勘分工作,两国都对发展边境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充满憧憬。不过,对于划界这样的敏感问题,双方有关人士中存在一些不满情绪也十分正常。比如,如何看待沙俄与清政府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成为中方部分人士不满的主要原因。也许,只有在真正了解历史后,人们才会更加的理智。
也许,中俄国界全线划定的成果和经验,能为中印寻找公平合理的边界解决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中俄界东段的协定

中俄界东段的协定

中俄界东段的协定摘要:1.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的背景和意义2.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的主要内容3.中俄国界东段协定对两国关系的影响4.未来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的发展趋势正文:一、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的背景和意义中俄国界东段协定,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协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于1991 年5 月签定的划界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旨在解决两国之间大多数的边界争端,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从而使得中俄国界东段的边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的主要内容中俄国界东段协定主要涉及两国在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等地段的边界划定问题。

根据该协定,中俄国界东段的边界线分为陆地边界和江河边界两部分。

陆地边界部分,两国同意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江河边界部分则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

此外,协定还对边界线的标志、界务管理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

三、中俄国界东段协定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的签订,对于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协定解决了两国间长期存在的边界争端问题,消除了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矛盾,有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互信和友谊。

其次,该协定为两国在边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促进两国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最后,该协定为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支持和协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四、未来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签订以后,中俄国界即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若不通过非常手段是改变不了的了。

而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人人意料的,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不过可以说如果两国未来政局稳定,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的话两国这段的国界就不会有大的变化。

总体而言,未来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的发展趋势将取决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中苏东段边界问题是指中国和苏联之间在边界划定上存在的争议和分歧。

这一问题始于二战后,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之后的1991年。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解决对于两国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和平至关重要。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中国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和《恭亲王议和条约》以割让东北边疆给俄国,结果导致中国与俄国的领土边界问题。

此后,中俄之间的边界问题就一直存在,一直到20世纪初才有所缓解。

1929年,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确定了中苏东段边界线。

到1945年苏联夺取中国东北的南岛岛,违背了协定。

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又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关于新疆、东北边界之协定》,但在苏联解体后,这一协定也受到了挑战。

在苏联解体后的1991年,俄罗斯和中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东段国界之协定》,确认了中俄东段边界线。

尽管协定已经签署,但依然存在一些边界问题尚未解决,如双方对于边界线的精确划定和未能就一些具体分界标志的建立达成一致。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解决对于两国的关系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

两国的合作与友好交往将有力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边界的明确和稳定也将为两国的经济合作及地区贸易发展提供更为稳定的环境。

在解决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和公平原则,通过对话协商,通过权威专家进行技术评估和测绘,就双方共同认可的标准和规范达成一致,最终划定出精确分界线。

需要加强两国之间的互信,深化合作,通过加强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以及国际事务协调等多方面的合作,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与信赖,为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两国还可以通过国际法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和程序,就边界的划定和争议问题进行仲裁或调解。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公正和合法的解决边界问题,也有助于维护国际法秩序和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中苏东段边界问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后来是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边界争议。

该争议始于二战结束后,主要涉及黑龙江流域、外东北地区以及楚鲁河流域的归属问题。

争议的核心是双方对中苏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的争议,主要矛盾在于对黑龙江与楚鲁河交汇处以东的边界线的争议。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中国边界尚未完全确定。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扩张主义政策下,俄国开始对中国边界地区进行侵略控制。

俄国占领了中国边境的大片土地,特别是在黑龙江流域地区。

至20世纪初,中俄边界问题成为一个国际焦点。

奠定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成为后来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起来,苏联继续控制中国东北地区。

1924年苏俄政权正式确认中苏之间的边界,确定了黑龙江以东的边界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政府试图在中国东北地区扩张影响力。

1945年苏联侵略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并在哈尔滨成立了中苏边界委员会。

在苏联实施控制之前,中国东北地区一直处于日本的统治下。

根据既定的协议,苏联承诺将该地区交还给中国。

苏联并未遵守协议将东北地区归还给中国,并试图将其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苏联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称为“中华民主共和国”,并试图在该地区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这导致中苏之间的关系紧张,随后爆发了中苏交界地区的边界冲突。

1950年代,中苏关系更加恶化,边界问题成为双方的主要争议之一。

苏联坚持将黑龙江以东的地区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中国坚决要求恢复历史界线,将黑龙江以东的地区划为中国的势力范围。

双方在边界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导致中苏东段边界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1960年代,中苏之间爆发了一系列边界冲突,导致当地居民生活困难,农田被毁等。

1970年,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边界问题协定》,试图解决边界问题。

根据协定,双方同意以中苏边界的各种自然条件和地理线元素作为划界标准,将已划定的边界线作为中苏东段的临时线。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中苏东段边界问题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和苏联两国在东北地区(今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的边界争议。

这个问题在当时引起了中苏两国之间紧张的冲突和持续了多年的对峙,对两国间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后,随着苏联红军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

苏联在东北地区建立了蒙东和黑龙江饶河两个协定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并从中获利。

随着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不断加深,苏联试图通过对东北边界的要求来加强其对中国的控制。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

苏联方面提出的边界要求往往超出了历史边界线,试图将一些中国领土纳入苏联。

苏联还试图割占中国北疆的边境地区,使其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国境内。

中国方面则坚决主张恢复历史边界,并力求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针对中苏东段边界问题,中苏两国都曾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苏联不断派遣军队进入争议地区,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争议。

中国方面则采取了外交和军事手段来应对,警告苏联不要侵犯中国领土。

1960年代初,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中苏交恶使得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直到1969年,中苏两国在中苏边界进行了武装冲突,双方都有人员伤亡。

这次冲突被视为中苏边界争端的高潮和转折点,之后,苏联方面主动向中国提议对边界问题进行协商。

最终,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苏东段边界问题得到了解决。

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协定》,确认了历史边界线,解决了中苏东段边界争议。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解决对中苏两国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决了边界争端后,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并建立起了以互利合作为基础的新型关系。

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为两国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中苏两国历史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明确了边界线,消除了争议,为两国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与周边国家边界线长度

中国与周边国家边界线长度

中国与周边国家边界线长度1、中国-俄罗斯:边界全长4300公里。

两国签署《中苏东段国界协定》(1991年)、《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4年),以晚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多个条约为基础。

2008年7月签署《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标志中俄边界全线勘定。

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被占的三百多平方公里面积的黑瞎子岛一半划归中国。

2、中国-哈萨克斯坦:边界全长1700多公里。

两国签署《中哈国界协定》(1994年)、《中哈国界补充协定》(1997年)、《中哈国界补充协定的规定》(1998年)3、中国-塔吉克斯坦:边界全长约497公里。

两国签署《中塔国界协定》(1999年)及《补充协定》(2002年)。

勘界工作于2008年8月结束。

争议面积2.8万平方公里中的一千余平方公里划归中国4、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边界全长1096公里。

两国签署《中吉国界协定》(1996年)、《中吉国界补充协定》(1999年)5、中国-蒙古:边界全长4709公里。

1962年签署《中蒙边界条约》6、中国-阿富汗:边界全长约92公里。

无领土争端,1963年签署边界条约7、中国-巴基斯坦:1963年签署《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8、中国-尼泊尔:1961年签定边界条约9、中国-印度:2005年4月温家宝访印,签署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协定,称“边界应沿着双方同意的标识清晰和易于辨认的天然地理特征划定”,这是自1981年中印边界谈判以来的第一个政治性文件10、中国-缅甸:1960年签署《中缅边界条约》11、中国-老挝:边界全长505公里。

1991年签定《中老边界条约》12、中国-越南:有1300多公里陆地边界线。

1999年签署《中越陆地边界条约》13、中国-朝鲜:1962年签署《中朝边界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了明确和确定已达成一致地段的中苏国界线东段边界线走向,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缔约双方同意,以有关目前中苏边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并根据中苏边界谈判过程中达成的协议,公正合理地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中苏边界问题并明确和确定两国间的边界线走向。

第二条缔约双方同意,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国界东段边界线走向如下:中苏国界东段第一界点是塔尔巴干达呼646.7米高地(苏联地图为645.0米高地)。

该界点位于中国境内831.7米高地(苏联地图为达关山乌拉877.0米高地)西北约18.7公里,苏联境内708.5米高地以南约3.6公里,苏联境内709.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09.5米高地)西南约4.8公里。

从第一界点起,国界线以直线向东南行约30.4公里到第二界点。

该界点位于中国境内791.0米高地以北约8.2公里,苏联境内克鲁喀拉亚山850.6米高地(苏联地图为844.0米高地)南偏东南约3.0公里,苏联境内铁列房那亚山872.2米高地(苏联地图为863.4米高地)西偏西南约5.2公里。

从第二界点起,国界线以直线向东偏东南行约16.8公里到第三界点。

该界点位于中国境内架子山723.2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24.1米高地)以北约2.3公里,苏联境内822.8米高地(苏联地图为822.3米高地)东南约4.0公里,苏联境内克鲁喀拉亚山750.5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49.9米高地)西南约5.3公里。

从第三界点起,国界线以直线向东行约14.4公里到第四界点。

该界点位于中国境内铁西山666.0米高地(苏联地图为铁西乌拉667.0米高地)以北约4.2公里,中国境内693.0米高地北偏西北约6.4公里,苏联境内克鲁塔亚山767.2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63.8米高地)以南约2.5公里。

该段国界线穿过中国满洲里车站和苏联后贝加尔车站之间的铁路。

从第四界点起,国界线以直线向东偏东南行约13.7公里到第五界点。

该界点位于中国境内696.3米高地(苏联地图为达穆山695.8米高地)以东约3.5公里,中国境内731.5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29.8米高地)北偏东北约1.2公里,苏联境内维尔布留日亚山607.1米高地(苏联地图为606.4米高地)西南约3.7公里。

从第五界点起,国界线以直线向东偏东南行约13.2公里至第六界点。

该界点在达兰鄂洛木河(苏联地图为木特那亚普罗托卡小河)西岸上,位于中国境内二子山576.9米高地(苏联地图为二柳山578.0米高地)东偏东北约2.9公里,中国境内加纳山677.7米高地(苏联地图为678.4米高地)以东约6.9公里,苏联境内阿巴该图山611.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莫洛坎卡山610.6米高地)西南约3.9公里。

从第六界点起,国界线以直线沿原方向行至达兰鄂洛木河(苏联地图为木特那亚普罗托卡小河)水流中心线处,然后沿该河水流中心线大体向东北行,至第七界点。

该界点在达兰鄂洛木河(苏联地图为木特那亚普罗托卡小河)河口水流中心线上,位于中国境内574.0米高地西偏西北约7.3公里,苏联境内阿巴该图山611.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莫洛坎卡山610.6米高地)以南约0.4公里,苏联境内637.6米高地(苏联地图为637.1米高地)东偏东南约4.5公里。

第八界点在额尔古纳河(苏联地图为阿尔贡河)水流中心线上,位于中国境内573.0米高地北偏西北约3.7公里,中国境内563.0米高地以西约8.1公里,苏联境内莫古里查克山605.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604.8米高地)以南约3.2公里。

从第八界点起,国界线顺额尔古纳河(苏联地图为阿尔贡河)水流中心线或主流中心线大体向东北行,至第九界点。

该界点在额尔古纳河(苏联地图为阿尔贡河)水流中心线和黑龙江(苏联地图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位于中国境内414.0米高地(苏联地图为410.7米高地)东北约1.8公里,苏联境内310.1米高地(苏联地图为309.6米高地)以东约2.1公里,苏联境内611.2米高地(苏联地图为610.0米高地)东南约4.3公里。

从第九界点起,国界线顺黑龙江(苏联地图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行至第十界点。

该界点在黑龙江(苏联地图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境内266.5米高地(苏联地图为伊里嘎山266.5米高地)东偏东北约9.0公里,苏联境内41.2米高地(苏联地图为41.1米高地)东南约6.3公里,苏联境内40.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39.9米高地)南偏西南约2.5公里。

第十一界点在乌苏里江(苏联地图为乌苏里河)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境内58.6米高地东北约18.3公里,苏联境内366.1米高地(苏联地图为特列赫格拉瓦亚山353.5米高地)西偏西北约5.6公里,苏联境内950.0米高地(苏联地图为波勒少依赫赫契尔山949.4米高地)西北约7.5公里。

从第十一界点起,国界线溯乌苏里江(苏联地图为乌苏里河)主航道中心线大体向南行,至第十二界点。

该界点在乌苏里江(苏联地图为乌苏里河)主航道中心线和松阿察河(苏联地图为松阿察河)水流中心线的相交处,位于中国境内地图坐标为52、68处的道路交叉口66.6米高地(苏联地图为道路交叉口)东偏东南约6.6公里,苏联境内132.0米高地(苏联地图为131.6米高地)西北约9.9公里。

从第十二界点起,国界线溯松阿察河(苏联地图为松阿察河)水流中心线或主流中心线大体向南行至第十三界点。

该界点在该河由兴凯湖(苏联地图为汗卡湖)流出处的水流中心线上,位于中国境内67.0米高地西偏西南约4.2公里,苏联境内70.3米高地北偏东北约0.6公里(苏联地图为70.9米高地东北约0.6公里)。

从第十三界点起,国界线向西北行约0.6公里(苏联地图为0.7公里)到第十四界点。

该界点在兴凯湖(苏联地图为汗卡湖)上,位于中国境内69.1米高地西南约12.8公里,中国境内71.0米高地南偏西南约6.3公里,苏联境内70.3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0.9米高地)北偏西北约0.9公里。

从第十四界点起,国界线在兴凯湖(苏联地图为汁卡湖)湖面上向西偏西南直线行约0.5公里至第十五界点。

该界点在兴凯湖(苏联地图为汗卡湖)上,位于中国境内71.0米高地南偏西南约6.3公里,中国境内80.0米高地南偏东南约17.5公里,苏联境内70.3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0.9米高地)西北约1.0公里。

从第十五界点起,国界线向西偏西北以直线行约69.8公里,穿过兴凯湖(苏联地图为汗卡湖),至第十六界点。

该界点在白棱河(苏联地图为图哩河)河口水流中心线上,位于中国境内102.6米高地(苏联地图为99.3米高地)西南约7.7公里,中国境内岭西台山127.4米高地东偏东南约5.0公里,苏联境内卡恰罗夫卡山167.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166.9米高地)以北约13.8公里。

从第十六界点起,国界线溯白棱河(苏联地图为图哩河)水流中心线或主流中心线大体向西北行,至第十七界点。

该界点在白棱河(苏联地图为图哩河)水流中心线上,正对西侧流入该河的无名小沟沟口(苏联地图为无名小河河口),位于中国境内217.5米高地南偏东南约2.6公里,中国境内229.2米高地西南约2.7公里,苏联境内170.4米高地东北约0.8公里。

从第十七界点起,国界线沿上述无名小沟(苏联地图为无名小河)大体向西行约0.8公里,然后沿南侧山沟向西行,至第十八界点。

该界点在176.5米高地(苏联地图为176.0米高地)上,位于中国境内217.5米高地西南约2.6公里,中国境内双顶山(苏联地图为杨子山)179.4米高地以东约3.6公里,苏联境内170.4米高地西偏西北约2.1公里。

从第十八界点起,国界线沿流入穆棱河的各支流和流入兴凯湖(苏联地图为汗卡湖)各河流之间的分水岭大体向西南行,经过巴夫罗瓦山203.1米高地(苏联地图为巴夫罗瓦索布卡山202.4米高地)、185.3米高地(苏联地图为184.8米高地)、382.6米高地、525.8米高地(苏联地图为卡缅努什卡山525.8米高地)、万宝山(苏联地图为热姆丘日纳山)545.5米高地、552.2米高地(苏联地图为554.2米高地)、770.8米高地、553.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532.9米高地)、554.8米高地、654.6米高地,至第十九界点。

该界点在上述分水岭上,位于中国境内峰平山663.9米高地东南约8.9公里,苏联境内776.9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75.7米高地)西偏西南约4.5公里,苏联境内米得维什亚山737.5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36.9米高地)西偏西北约6.1公里。

从第十九界点起,国界线沿流入小绥芬河的各支流和流入兴凯湖(苏联地图为汗卡湖)的各河流之间的分水岭大体向东南行,经过901.0米高地、933.1米高地(苏联地图为932.4米高地),至第二十界点。

该界点在上述分水岭上的759.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58.9米高地)上,位于中国境内1008.3米高地(苏联地图为天龙山1008.3米高地)东偏东南约8.2公里,中国境内917.3米高地以东约4.8公里,苏联境内柯兹亚山727.9米高地(苏联地图为726.5米高地)西北约3.5公里。

从第二十界点起,国界线以直线向南偏东南行约73.0公里穿过中国绥芬河车站和苏联格罗捷阔沃车站之间的铁路,至第二十一界点。

该界点在绥芬河(苏联地图为拉滋多利那亚河)左支流的左岸上,位于中国境内415.3米高地以东约2.9公里,苏联境内240.9米高地(苏联地图为239.8米高地)西北约5.8公里,苏联境内236.7米高地(苏联地图为236.0米高地)以南约2.5公里。

从第二十一界点起,国界线以直线沿原方向行,穿过大密得扬岛(苏联地图为波洛温卡岛和别斯恰内岛),至第二十二界点。

该界点在该直线和绥芬河(苏联地图为拉滋多利那亚河)右支流水流中心线的相交处,位于中国境内415.3米高地东偏东南约3.9公里,苏联境内240.9米高地(苏联地图为239.8米高地)西偏西北约4.4公里,苏联境内105.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104.8米高地)以北约2.1公里。

从第二十二界点起,国界线溯绥芬河(苏联地图为拉兹多利那亚河)右支流水流中心线行,至第二十三界点。

该界点在该河右支流水流中心线和瑚布图河(苏联地图为格拉尼特纳亚河)水流中心线的相交处,位于中国境内415.3米高地东南约3.0公里,苏联境内240.9米高地(苏联地图为239.8米高地)以西约5.7公里,苏联境内105.4米高地(苏联地图为104.8米高地)西北约2.1公里。

从第二十三界点起,国界线溯瑚布图河(苏联地图为格拉尼特纳亚河)水流中心线或主流中心线大体向南行,然后溯无名小河(苏联地图为德沃依偌依小河)并继续沿山沟向南偏西南行至第二十四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