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熟地药性有哪些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
【最新版】
目录
1.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简介
2.生地和熟地的功效
3.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的具体方剂和应用
4.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的注意事项
正文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是中医药中的一种重要方剂,它是由生地黄和熟地黄两种中药材配伍而成,具有很好的滋阴养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生地黄和熟地黄都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它们各自的功效不同,但同用则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主要功效是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滋阴养血。
常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病症。
而生地黄经过蒸制成熟地黄后,其性味则变为甘温,主要功效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精血不足、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病症。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有很多,如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等,这些方剂都是以生地黄和熟地黄为主药,再配以其他药材,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六味地黄丸,就是由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六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滑精等症状。
肾气丸则是由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附子、肉桂等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膝冷痛等症状。
在使用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如对于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的患者,不适宜使用此类方剂。
同时,患者在服药期间,
应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总的来说,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是中医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剂,它不仅可以滋阴养血、益精填髓,还可以治疗多种病症。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生地黄是生地吗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生地黄是生地吗回答1、外观不同:生地黄一般呈不规则的团块状,中间膨大,两端稍细,熟地黄大小不一,呈不规则的碎块状。
2、颜色不同:生地黄呈棕黑色、棕灰色,熟地黄呈乌黑色,带有光泽。
3、药性不同:生地黄性寒,可用来制作六味地黄丸,熟地黄性温,可以和川芎、白芍、当归进行配伍。
一、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
1、外观不同
(1)生地黄:形状大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中间膨大,两端稍细。
(2)熟地黄:形状呈不规则的碎块,大小不一。
2、颜色不同
(1)生地黄:表面通常呈棕黑色、棕灰色。
(2)熟地黄:经过炮制后表面呈乌黑色,且带有光泽。
3、药性不同
(1)生地黄:药性属寒,可用来制作六味地黄丸。
(2)熟地黄:经过炮制后药性变温,配伍川芎、白芍、当归可制成四物汤。
二、生地黄是生地吗
1、生地黄是不是生地
生地黄是生地,两者为同一种药物,只是叫法有所差异。
2、生地黄制作方法
(1)于寒露至立冬收获,收获时要在畦的一端开沟,按顺序采挖,然后将茎叶、须根、泥土清理干净(不可用水洗)。
(2)将生地黄按照大小分别置于火炕上,再用微火烘3天,待
大部分生地发汗后可加大火。
(3)前1-3天需每日翻动1次,之后每日翻动2-3次,直至生地黄发软、内无硬核、颜色变黑、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
3、熟地黄制作方法
将地黄切成小块,再干燥成生地,然后进行蒸晒制作即可得到熟地黄。
生地和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和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生地和熟地,都是中国传统中药中常用的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两者均为地黄科植物的干燥根茎。
生地为秋牵牛的根茎,熟地为生地的加工品,通过炒制而得。
生地和熟地功效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地和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一、生地的功效与作用1. 养阴清热:生地有很好的滋阴润燥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阴虚内热的症状,如口干、咽痛、失眠等症状。
生地中含有多种保湿成分,能够滋养肌肤,帮助皮肤保持水润。
2. 益肾养肝:生地具有补肾养肝的功效,对于肾阴不足、肾阳虚弱、肝肾阴虚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生地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促进肾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3. 抗衰老:生地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抗氧化、延缓衰老。
生地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地黄酮,具有抗老化的作用。
4. 降血脂:生地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转运,有望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等相关疾病。
5. 活血化瘀:生地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血瘀、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6. 改善睡眠:生地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多梦等症状。
二、熟地的功效与作用1. 益气养阴:熟地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等症状。
熟地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2. 补血止血:熟地中含有丰富的铁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以起到补血止血的作用。
对于贫血、月经不调和内出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润肠通便:熟地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排出,对于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抗炎抗菌:熟地中含有一些抗炎和抗菌活性物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降低血糖:熟地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血糖的合成和转运,有望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生地的药性和功能主治

生地的药性和功能主治药性特点生地,学名为Rehmanniae Radix,为忍冬科植物黄菫的根茎。
在中医药学中,生地具有多种药性特点,主要表现为:1.味苦、甘,性凉。
2.具有滋阴清热、养血生津的功效。
3.可以滋润肺、胃、肝、肾等脏腑。
功能主治生地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生地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滋阴清热生地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适用于阴虚阳亢,阴虚内热的病症。
常见应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多汗、烦躁、夜寐不安等症状。
2.养血生津生地能够养血生津,适用于血虚津亏、口渴、舌绛燥热而无津液的病症。
常用于治疗口干咽燥、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疾病。
3.滋肾壮阳生地具有滋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肾阴亏损、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病症。
常用于治疗男性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症状。
4.凉血止血生地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热出血、血滞瘀阻、血证病症。
常用于治疗鼻衄、咯血、出血、瘀血等疾病。
5.明目退翳生地具有明目退翳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虚火上炎引起的目翳疾病。
常用于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等症状。
用法用量生地的用法一般是煎服,也可以泡水或制成丸、散剂。
以下是常用的用法用量:•生地煎汤:20克,煎服。
•生地煎剂:10克,制成药剂后,每次口服。
•生地泡水:10克,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生地丸剂:参照药典,按照说明使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生地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由于生地具有凉性,阴虚火旺的患者慎用。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3.用药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如有不适,应减量或停用,并咨询医生。
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生地可以与多种药物进行配伍,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以下是常见的生地配伍药物:1.生地煎汤:可与沙参、麦冬、枸杞等配伍,共同滋阴清热。
2.生地煎剂:可与黄芩、黄连、丹皮等配伍,共同清热利湿。
3.生地泡水:可与远志、菊花、百合等配伍,共同养心安神。
4.生地丸剂:可与当归、山药、淮山等配伍,共同调补脾肾。
生熟地煲汤的功效 今后要懂得充分利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熟地煲汤的功效今后要懂得充分利用
导语:作为一种中药,熟地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能,但很多时候需要与其他中药搭配,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懂得熟地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应有
作为一种中药,熟地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能,但很多时候需要与其他中药搭配,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懂得熟地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那么这种中药有哪些作用呢?
1、可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生地汤性寒,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由生地为主制成的六味地黄丸,就是着名的补肾良药。
2、益气血、强筋骨。
生地制成熟地汤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
熟地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
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可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
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牛肉性味甘平,入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
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如果喝这道生地熟地一起煲的汤,一边在为凉血去痘热,一边在为补血,同时配合性平的牛肉,确实是不上火的。
但觉得想效果更好的话,可以用生地,看的体质了,如果是热性体质,大可不用放熟地。
(生地和蟹同煲热性体质清火最佳)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煲生地汤的时候放十几粒花生下去,这样子生地既不会伤到脾胃,花生有兼能有健脾胃,清肺火的功效!
3、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滋肾养肝。
生活常识分享。
生地和熟地的区别

康美中药材资讯生地和熟地的区别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食用为新鲜或干燥的块根。
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鲜地黄的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生地黄熏蒸至黑润,为熟地黄,该品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内外均是漆黑色,有光泽,外表面皱缩不平。
断面滋润,中心部可见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气微,味甜。
经过九蒸九晒,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熟地黄的功效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还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两者的区别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每年10—11月采集,晒干即成生地。
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
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生地性寒,功能为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
《本草纲目》也有记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
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
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甘,微苦,微温,归心,肝,肾经.功用:补血调经,滋阴补肾。
地黄“家族”: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的信息都在这里!

地黄“家族”: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的信息都在这里!地黄【来源】该药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者干燥块根。
【道地产地】主要产于河南省武陟、温县、博爱等县最为道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地黄,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等多余部分,洗干净,鲜用品者习称“鲜地黄”。
将鲜生地缓缓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气微,味微甜,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以切面乌黑者为生用。
【炮制方法】处方用名有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
•鲜地黄:取鲜药材,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洗净,用时切厚片或绞汁。
•生地黄:取干药材,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洗净,闷润,切厚片。
•熟地黄:a.取净生地,加黄酒拌匀,置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蒸至酒吸尽,药物显乌黑色光泽,味转甜,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或块,干燥。
每100kg生地黄,黄酒30~50kg。
b.净取生地黄,置蒸制容器内,蒸至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或块,干燥。
•生地炭:取生地黄片,用武火炒至黑色,发泡。
鼓起时,取出放凉。
或者用闷煅法煅炭。
•熟地炭:取熟地黄片,武火炒至外皮焦褐色为度,取出放凉,或者用闷煅法煅炭。
【性状鉴别】1.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
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以及不规则疤痕。
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甜、微苦。
2.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形,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
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横曲纹。
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气微,味微甜。
3.饮片生地黄: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气微,味微甜。
4.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生地的性味及功能主治

生地的性味及功能主治一、性味特点生地,又称为生地黄,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常见药材。
它的性味特点主要包括:1.性味:味甘,性寒。
2.颜色:呈现红褐色。
3.质地:质地较硬,具有一定的韧性。
二、功能主治生地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中医药领域,其主要作用包括:1.补肾养阴:生地具有补肾养阴的功效,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症状,如虚热、盗汗、颧红、腰酸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清热凉血: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在治疗热病时,可用于清热、凉血、滋阴等方面的调理。
3.润燥生津:生地有润燥生津的功能,可以缓解口干咽燥,咳嗽痰黄等症状。
4.止血固脱:生地具有止血固脱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吐血、崩漏等症状。
5.养血安神:生地可以养血安神,对于失眠、健忘、心悸、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三、适应症根据生地的性味及功能主治,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以下症状或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1.肾阴不足引起的症状,如虚热、盗汗、颧红、腰酸等。
2.热病引起的热病症状,如高热、咳嗽、口舌生疮等。
3.口干咽燥、咳嗽痰黄等不适症状。
4.妇女月经过多、不调引起的崩漏症状。
5.失眠、健忘、心悸等神经系统疾病。
四、用法用量根据中医药的理论,生地通常使用的用法用量如下:1.鲜品:每次15-30g,煎服。
2.干品:每次9-15g,煎服。
3.研粉:每次3-6g,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法用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个体因素不同会有差异。
五、药物相互作用生地作为中药材,与其他药物也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生地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生地与补益类中草药搭配使用,可增强疗效。
2.生地与寒性草药搭配使用,可减弱药效。
在使用生地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六、不良反应生地作为常见的中草药,其不良反应较少,但在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等。
2.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如出现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熟地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熟地的作用与功能熟地的概述熟地,又称红参、生地,是中药临床常用的一味药材。
熟地是石竹科植物熟地黄的干燥根茎,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熟地采用炮制工艺处理,可以增加其药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熟地的主要成分熟地主要含有糖类、多糖、黄酮类、酚类、倍半萜类、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熟地黄酮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地黄苷、二氢黄酮苷等。
熟地的作用与功能1.补血活血:熟地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症状,提高机体的氧合能力。
2.滋阴补肾:熟地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缓解肾虚引起的乏力、阳痿、遗精等症状,对于肾阴不足的人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清热泻火:熟地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治疗阴虚内热引起的口渴、目赤、烦躁等症状。
4.养心安神:熟地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养心安神,镇静神经系统,改善失眠、焦虑等神经衰弱症状。
熟地的主治与用量熟地主要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包括:- 肾阴亏虚引起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 肾阴不足引起的虚热症状,如五心烦热、盗汗、夜尿频多等。
- 肾阴不足引起的阴虚内热症状,如口渴、目赤、烦躁等。
- 肾阴不足引起的性功能减退,如阳痿、早泄、遗精等。
熟地的用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可作为单味药使用,每次服用10-15克,一天分2-3次服用。
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具体剂量请遵循中医师的建议。
注意事项和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慎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熟地过敏者禁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保持药材的干燥、避光、通风。
以上是对熟地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或药品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生地黄熟地黄的功效有什么-

生地黄熟地黄的功效有什么?关于《生地黄熟地黄的功效有什么?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黄是一种常见中药材,而且它主要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两种类型。
不管是鲜的还是经过加工的,都具有自己的功效及作用,也能发挥出不同的药用价值。
因此大家有必要对它们的作用了解清楚,才能更好的使用,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辩证施治,那么生地黄熟地黄的功效有什么?生地黄的功效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1.清热凉血。
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
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
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
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
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
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
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熟地黄的功效中药材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其表面乌黑有光泽,质软而柔韧,味甘,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等功效。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
凡血虚心脾失养,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者,宜与当归相须为用;凡肝肾阴虚,头目昏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者,可与山茱萸,山药,牡丹皮等配伍;若在此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可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梦遗,尺脉有力者。
关于生地黄熟地黄的功效有什么,上文中的介绍已经很清楚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任何一种中药材都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的,若是盲目用药,很多时候都会走人治疗误区,甚至会给患者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熟地药性作用与功效

熟地药性作用与功效熟地,又称山药、淮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熟地具有滋阴壮阳、补脾益肾、润肺止咳、补血安神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介绍熟地的药性作用与功效。
一、熟地的药性作用1. 平补阴虚熟地具有滋阴壮阳的功效。
它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脂肪类等,这些成分能够补充人体的阴精,改善阴虚症状。
熟地对于阴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口干、咽痛、便秘、阳痿早泄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益肺止咳熟地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它能够滋润肺脏,缓解肺燥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熟地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补品,用于治疗肺病或者长期咳嗽引起的虚损。
3. 补脾和胃熟地具有补脾益肾的功效。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如果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
熟地能够补充脾胃的精气,增强脾胃的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4. 补血安神熟地具有补血安神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铁、锌等矿物质,能够促进人体血液的生成,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同时,熟地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维生素C等,能够舒缓焦虑、改善失眠等神经系统问题。
5. 健脾止血熟地具有健脾止血的功效。
脾主运化,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与止血有着密切的关系。
熟地能够增强脾脏的功能,促进血液的凝结,对于经血过多、便血等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熟地的主要功效1. 补益气血熟地能够补充人体的气血,促进血液的生成,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气血充盈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熟地有补益气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2. 增强免疫力熟地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成分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熟地对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缓解疲劳熟地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能够改善疲劳状态,增强体力。
对于长期劳累、虚弱无力的人群,适量的服用熟地能够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4. 抗氧化熟地富含多种天然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
熟地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熟地,又称黄柏、玄参、生地,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山地、山脊、沟谷、疏林的湿润环境。
熟地具有补血、滋阴、益肾的药性,对于治疗贫血、肾虚、阴虚等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熟地有补血的功效。
中医认为,熟地味甘,性平,具有滋养血液的作用。
熟地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通过提高人体内的铁含量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从而达到补血的效果。
熟地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增加血容量、提高血液循环等作用,对于治疗贫血、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其次,熟地有滋阴的功效。
中医认为,熟地具有滋养阴血的作用,可以对抗体内的阴虚症状。
阴虚是指人体体液、津液的不足,常表现为口干、咽干、纳呆、便秘等症状。
熟地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促进体液的分泌,增加体内的液体含量,从而滋润阴血,改善阴虚症状。
熟地还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合成能力,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对于改善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熟地还有益肾的功效。
中医认为,熟地具有滋养肾阴的作用,可以增加肾脏的功能,提高肾脏对阴血的吸收和利用。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对于体液的生成、排泄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阴不足会导致体内的阴液失去平衡,从而引发肾虚、耳鸣、腰酸等一系列症状。
熟地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肾脏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肾脏的功能,从而改善肾虚症状。
此外,熟地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抗氧化是指抑制自由基对细胞和组织的氧化损伤,从而延缓衰老和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熟地中含有多种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的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等,可以与自由基结合,抑制自由基的活性,从而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熟地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可以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过程。
生地与熟地 作用两相异

甘草还 有生 甘草
现 代 医 学研 究证 实 , 菊花具 有降压 作用 . 并对 葡萄球 ,
和炙甘草之 分 , 生甘草
菌 链球菌 痢疾杆菌 流感病毒及 皮肤真菌均有抑 制作 ,
、
、
、
偏凉 . 见 长于 清热 、 泻
用 , 还 能抑 制毛 细 血 管 的通 透 性 . 从 而 达 到 消炎 、 扩张 冠 状
0
0
克 装入 枕套 内 使药物缓慢恽发
,
,
.
甘草 的使 用率 为5
0
%左 右 而 现 实 的中药处 ,
方 中 甘草 的使用几 率却达 到 了8 ,
0
% 用量上 .
也 偏大 。 《中国药典》规定 甘草 的用量 为 1 . 5 ~
9 克 而 处 方 中大部分 用量 为 1 2 ~ ,
1 5 克。 可 见 ,
臻
繇则82蜷毯加髭重甏病鹦情谦。 渤甘翳草l燕熬常整用霪于蘑
脾嚣
氍虚霹肺胬 糖虚藏气毯
、
、
虚鞠 强赫 、
蘸
《慧
瘸
气 虚血 少 的心 悸 、
脉 结代
血
,
虚 、
阴虚 、
阳虚
不 能用 。 外感 、 咽喉不 利尤佳 , 止 咳化痰 以
及 痹 症 、 痈 肿 疮 疡 可 用 ;对 气 逆 呕 呃 、 气 郁 、
动脉
、
改善心肌 缺血
,
降低 血 压 之 功效 。
川芎 、
丹皮 、
白芷分 别
具有活血
行气
清热凉血
,
,
祛风解表 、
生肌止痛之
功效。 鄹
火 、 解毒 , 调和诸药 , 炙
甘草偏补 . 补脾益气 . 缓
熟地黄滋阴补肾的中药

熟地黄滋阴补肾的中药熟地黄,又称生地,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滋阴补肾药物。
它是由黄屈服、赤炙、化玉而成,具有味甘、性寒的特点。
熟地黄母体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中,被认为是一味上乘滋阴药物。
在中医理论中,熟地黄被广泛运用于补肾阴虚、阴阳亏损等病症的治疗。
熟地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醇配糖苷类、丙二醛、黄酮、萜烯类等。
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滋阴补肾作用。
熟地黄的功效主要集中在滋阴补肾、养血生髓、益精填髓等方面。
熟地黄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虚火亢盛,耳鸣、目眩、腰膝酸软、头晕等症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同时,熟地黄还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合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贫血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熟地黄的适应症包括腰膝酸软、面目黄瘦、头晕耳鸣、月经不调、遗精、阳痿、神疲乏力、虚劳痰喘等症状。
尤其对于肾阴亏损引起的上述症状,熟地黄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熟地黄补肾阴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滋阴养血、益气生津的药理作用有关。
它可以通过滋养肾脏的阴液,调整肾脏的功能,提高肾脏的生理活性。
此外,熟地黄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熟地黄多用于合并症的治疗,特别是肾阴虚引起的各种病症。
例如,肾阴虚导致的头晕、眩晕、耳鸣等症状,常常在临床上应用熟地黄进行治疗。
此外,熟地黄还可以配合其他中药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在用熟地黄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剂量的调整。
一般来说,常用剂量为10-15g,连用数周左右才能见效。
此外,熟地黄还可以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疗效。
例如,熟地黄和枸杞、淫羊藿等中药组方常用于肾虚引起的阳痿、遗精等病症的治疗。
总结起来,熟地黄滋阴补肾的中药,是一味常用的中医药物。
它具有滋阴补肾、养血生津的功效,对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病症有着明显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剂量的调整,可以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使用,以提高疗效。
熟地黄的广泛应用,为许多肾阴虚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药名虽相似药性各不同

药名虽相似药性各不同作者:王金山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第2期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王金山我国常用中药有5000多种,有些中药名称只有一字之差,或发音相似,或取自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部位,甚至生熟不同,它们的药物作用、适应证就大不一样。
如果不仔细区分,轻则贻误疾病的防治,重则危及生命。
熟地与生地【个案】最近,安徽患者王为福到一私人药店按方抓药,抓药的小伙子说店里没有熟地,只有生地,如果要得急,自己回家将生地炒熟就是了。
【解析】那么,熟地是否为生地炒熟的?炒熟的生地真能取代熟地吗?生地与熟地的确都是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茎,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它们的常用剂量均为10~30克,脾虚食少便溏者均忌用。
然而,生地是被晒干的药品,而熟地是生地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使地黄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黏腻而成的药品。
况且,生地味甘、苦寒,功效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比如,用于热病伤阴、舌干口干以及消渴症烦渴多饮等症状的益胃汤、玉泉散就含有此药。
还有,生地有生用、鲜用或炒炭用三种用法,即清热凉血为生用、鲜用,而止血则应炒炭用。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用也发生变化,成了补血之要药。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 四物汤”。
可见,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熟地并非是生地炒熟的,炒熟的生地也不能取代熟地。
人丹与仁丹【个案】江西南昌的刘先生到一私人药店买清热降温药仁丹,卖药的小伙子拿给他的是人丹。
刘先生说他要的是仁丹,小伙子说人丹就是仁丹,是一种药的不同写法。
刘先生心里很疑惑,看人丹说明书上主治功效也有治疗恶心头晕的功效,就更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种药了。
【解析】人丹和仁丹虽然都适合清热降温,但并非同一种药物。
人丹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罗勒油等,为灰白色的包衣丸,除去包衣后里面的药粉呈灰褐色;闻起来有香味,味辛凉而甘。
生地熟地的作用

生地熟地的作用文章目录*一、生地熟地的作用*二、生地熟地的区分*三、生地熟地的食用方法生地熟地的作用1、生地熟地的作用生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
因本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及温滞中满者忌用。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
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及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还可治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昏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等。
因本药性质滋腻,易碍消化,在使用时易与健胃药和砂仁、陈皮等同用。
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2、生地是什么生地,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
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
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
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
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
株高15-30厘米,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
3、熟地是什么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
生熟地功效与作用

生熟地功效与作用生熟地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它有着丰富的药理作用和药效,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生熟地是指采自六年生及以上的淫羊藿科植物地黄的根,经过处理后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生熟地的功效和作用。
首先,生熟地都具有补益虚损的作用。
地黄富含黄酮苷类、六味地黄酸和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
生地在中医药学中被看作是滋补肝阴的主药,并常被用来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目眩以及月经过少等症状。
熟地则被认为是滋补肾阴的主要药物,常被用来治疗肾阴虚所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生熟地的作用虽然不同,但都能够补益虚损,强调在滋阴方面的作用。
其次,生熟地都具有保肝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生熟地中的地黄酸、地黄苷等成分,具有保护肝脏、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生地在中医药学中被用来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心悸、耳鸣以及肝阳上扰所致的目赤、头痛等症状。
熟地则被用来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脱发、视物模糊以及病后虚损等症状。
生熟地都能够保护肝脏,抗氧化,减轻肝脏损伤。
此外,生熟地还具有降压作用。
生熟地中的地黄酸、地黄苷等成分能够降低高血压,调节血压水平。
生地在中医药学中常被用来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高血压,熟地则被用来治疗肾阴虚所致的高血压。
生熟地的降压作用能够调节血液循环,减轻心血管负担。
此外,生熟地还具有抗衰老作用。
生熟地中的地黄酸、六味地黄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
生地和熟地均可用来治疗阴虚阳亢所致的阴虚火旺、容易出现衰老迹象的症状,如面色晦暗、皮肤干燥等。
生熟地的抗衰老作用能够延缓衰老过程,保持身体健康。
最后,生熟地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生熟地中的地黄酸、六味地黄酸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癌的作用。
生地和熟地都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各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生熟地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肿瘤的恶化。
综上所述,生熟地都具有滋阴补虚、保肝降压、抗衰老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熟地的功能主治性味

熟地的功能主治性味功能熟地又称黄精,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补血活血:熟地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治疗贫血和血液循环不畅等疾病。
•滋阴补肾:熟地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对于肾阴不足所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养肝明目:熟地可以补充肝脏所需的养分,对于改善视力和保护眼睛健康有一定作用。
•抗衰老:熟地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细胞衰老,有助于保持年轻和延长寿命。
主治熟地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主治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血虚及贫血:熟地有补血活血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贫血、血虚引起的疲劳、气短等症状。
•血瘀及痛经:熟地可以活血化瘀,对于治疗痛经、经期不调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阴虚及肾阴不足:熟地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
•目干涩及视力模糊:熟地有养肝明目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眼睛疲劳、干涩、视力模糊等症状。
•头晕及头痛:熟地可以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头晕头痛的症状。
性味熟地的性味为甘、苦、微温。
具体表现为:•味甘:熟地具有甘甜的味道,口感较好,容易被人体吸收和接受。
•味苦:熟地的苦味有助于熟地的药效,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
•微温:熟地具有微温的性质,具有温补的作用,对于寒凉体质较为适用。
需要注意的是,熟地的性味是指药物对人体的功效和性质,而不是指其真实的味道和温度。
总结:熟地是一味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其功能主要包括补血活血、滋阴补肾、养肝明目和抗衰老。
主治方面,熟地可以应用于治疗血虚、贫血、痛经、肾阴不足、目干涩和头晕等疾病。
熟地的性味为甘、苦、微温,适用于寒凉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地熟地药性有哪些
生地黄是一位中药生地黄的作用,非常的广泛,平时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便秘,便血等等有着极好的作用,中药的性味温和对于归肝肾经有着极不错的滋补作用,很多人惊叹,觉得中药见效比较慢,可是大家却没有了解到中药成分当中含有不为人所知的作用,生地熟地药性怎么样,为大家做一个相关的介绍。
生地黄经炮制为熟地黄的目的即是改变药性,也是改变药效主治范围的生地黄性味:]味甘、苦,性寒。
能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生地黄的主要作用: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药用时煎服。
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熟
地黄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
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
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
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综合上述情况,药性也改变啦,药物药效主治内容也改变啦,
对于上文介绍的生地熟,相信够帮助大家很好了解这一味药材当中的成分,以及药材对于人体来说可以起到怎样的滋补作用,对于清热解毒,治疗上火口腔溃疡有着极其滋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