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各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春天”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和《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
《古诗二首》教学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想象能力;《找春天》重在通过指导朗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开满鲜花的小路》则要求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借助图画讲述故事;《邓小平爷爷植树》通过邓爷爷亲手植树这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走近伟人。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安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3篇课文,语言优美,画面动人,3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寻找雷锋的足迹,感受他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千人糕》以人物的对话展开叙述,告诉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表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分别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课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童心”这一主题,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4篇课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
《彩色的梦》围绕“童心”写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的丰富想象;《枫树上的喜鹊》写了“我”看到喜鹊妈妈教小喜鹊学习、游戏的场景;《沙滩上的童话》描述了孩子们在沙滩上修筑城堡、编织童话的情景;《我是一只小虫子》描写了小虫子生活的苦与乐。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每篇课文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一些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启示。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备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教学目标1、学会本组生字、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生字、新词2、学会观察事物课时安排17《古诗两首》3课时18《雷雨》2课时19《最大的‘书’》2课时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语文园地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学习本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美感。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雷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
(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
(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语文部编版二下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师生第一次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师生第二次对话: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 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给句子补充提示语。 1、“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同学们___________地说。 2、“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 ____________地说。 3、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 像。”他________地说。 4、“那么,像什么呢?”“像……五 ……五角星。”他___________地说。
1、我想对作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 说:________________。 3、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
第八板块——我到底是怎样画杨桃的? 2、用“————”画出你是从哪些句 子里读出我画杨桃时的表现。 小组讨论: “我”知道杨桃的样子吗?从哪句话看 出来的?那为什么还要把它画成五角星 呢?
第四板块——感受嘲笑、体会做法。
第五板块——引导学生抓住“同 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 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 的变化过程,深入体会文章的主 旨。
第六板块——抓住教师的神态 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 诱,再次提升文章的主旨。
第七板块——链接课外,想象拓 展,内化文章的主旨。
岑桑简介: 岑桑,生于1926年,笔名岑桑、端木桥,广东省顺德 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1950年参加工作,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 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 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 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 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 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 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 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办法”,根据这个主题编排了古代寓言故事《寓言二则》,现代学生生活故事《画杨桃》、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每个故事都含有深刻的道理。
故事人文内涵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多角度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
这是继二年级上册“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
本单元3篇课文中的人物和角色,在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时,有的对,有的错,有的先糊涂后清醒,有的先迷惑后醒悟,学生读后应该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谈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或者从故事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感受。
该单元另一特色是人物对话较多,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是该单元的重点。
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单元整体分析《寓言二则》包括两则故事,一则是《亡羊补牢》,另一则是《揠苗助长》。
故事情节简单有趣,语言通俗易懂,分别通过短小的故事把告诉读者深刻的道理。
两则寓言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故事的情节。
《亡羊补牢》中抓住关键词“赶紧、修一修、堵上、后悔”等词语体会养羊人两次丢羊的所思所想,体会他的态度变化。
《揠苗助长》以“揠苗”为线索,抓住关键词“巴望、天天、转来转去”体会农夫的焦急,为下文的“揠苗”做好铺垫。
再扣住“筋疲力尽”“一棵一棵”等词句体会他的迫不及待,最后通过“一边喘气一边说”“长高一大截”体会心中的喜悦,感受拔苗人的可笑。
两则故事学完后,还可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故事。
寓言故事的道理蕴藏在字里行间,需要强调是课上不能硬性提炼道理,让学生硬说道理。
《画杨桃》讲的是图画课上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一是老师和同学们态度的对比。
当看到我的画时,同学们是嘲笑的态度,而老师是换位观察,坐在我的座位上审视杨桃。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和课文中的重要词汇,领会文章的基本意思;2.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朗读表情和语音停顿;3.能够听懂老师的提问,并简要回答;4.能够自觉遵守听讲规则和课堂纪律,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并提高语音语调。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听力、语音发音、朗读表现等因素,很难做到真正把握难度所在和掌握提高点。
三、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老师先让学生听一遍课文,并找出自己认为比较难理解和朗读的部分,随后在板书上列出这些部分。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难点。
接下来,老师讲解一些生字和部首,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拼音和书写。
2.课文讲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听力能力,分段导读文章,介绍生字、生词、语法、标点等语言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回答学生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策略和思路。
3.课文分析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让学生一段一段地回答问题,尽可能多地理解文章中的词句含义和情感表达。
在这一部分中,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调整学生心态以及积极参与讨论。
4.课文学习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逐一朗读课文并交换朗读情况,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
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换的方式,相互提供反馈意见,同时也能够学到同学的优点和不足,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5.巩固复习开始对学生进行简短的测验,让学生回答有关本节课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
最后,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课堂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在课余时间继续反复朗读练习。
四、教学评价评价能力和价值观不仅能够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也能够支持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感悟和反思。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向学生表达自己对阅读策略的重视,支持学生的发展,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的表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绝句》为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最大的“书”》本文是一篇科普常识性文章,通过记叙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
课文语言简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单元总体目标】1、会认27个,会写45个生字词。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认字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3、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发现自然的奥秘,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单元教学建议】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识字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来识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小马过河精品教案(集体备课)

⼈教部编版⼆年级语⽂下册第五单元14⼩马过河精品教案(集体备课)14 ⼩马过河教学⽬标1.认识“棚、驮”等13个⽣字,读准多⾳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正确读写“愿意、麦⼦”等11个词语。
2.分⾓⾊朗读课⽂,能读出恰当的语⽓。
3.能⽤上提供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4.能根据课⽂内容,简单说说⾃⼰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能够准确感知故事内容,简单说说⾃⼰的看法。
2.⽤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14个⽣字,⼤多是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主识字,也可启发学⽣联系学过的形近字进⾏对⽐识记。
⿎励学⽣灵活运⽤学过的⽅法进⾏识记,如,利⽤偏旁认识“挡、试、叹、唉”;结合图⽚识记“棚、蹄”;利⽤动作表演识记“驮”字等。
(2)写字:“伯、该、刻、掉”的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迁移运⽤以前学过的⽅法,让学⽣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
“愿、意、突”等字点画较多,引导学⽣观察点画的不同。
2.朗读教学课⽂对话较多,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分⾓⾊朗读,读出每种⼩动物说话时的不同⼼情和语⽓,由扶到放,创设情境,读悟结合。
3.理解运⽤本课可以按照“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教学思路展开。
⾸先,引导学⽣结合课题猜测:⼩马为什么要过河呢?以此激发学⽣的阅读期待。
然后,结合故事情节,理解课⽂内容。
接着,可以引导学⽣借助关键词来讲述故事。
最后请学⽣利⽤装饰物将故事演出来。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相关动物头饰。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标1.认识“棚、驮、磨”等13个⽣字,读准多⾳字“坊”,会写“愿、意、麦”3个字。
2.分⾓⾊朗读课⽂,能读出恰当的语⽓。
3.能根据课⽂内容,简单说说⾃⼰的看法。
教学过程板块⼀初读课⽂,⾛进故事1.谈话激趣,引出故事。
(1)孩⼦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师要给⼤家介绍⼀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课件出⽰⼩马图)(2)今天我们学习⼀篇关于⼩马的课⽂,名字叫《⼩马过河》。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会默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小毛虫》、《荷叶母亲》、《小鹿和小兔子》、《谁的本领大》。
2. 生字词:本单元的生字词共有30个,包括“毛、虫、荷、叶、兔、鹿、谁、大”等。
3. 语法点:本单元主要的是简单句的句型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跟读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能正确书写。
3. 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 口语练:教师设计口语练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口语表达等方式,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备课,用心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办法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五单元:办法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文主题是“办法”。
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以及《语文园地》。
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故事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也是学习重点。
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有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人阅读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读者能从文本中获得熏陶和启迪的基本保证。
符合新课标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中第3条的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纵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和“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这一语文要素有关的内容共出现了三次。
二上主要关注学生对课文的主观感受和想法,比如《一封信》课后习题: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二上第三单元)到了二下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自己主观感受和想法还要客观地比较、评价故事中人物的做法,比如《画杨桃》课后题: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马过河》课后题中“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三年级《美丽的鹿角》的课后题中“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三下第二单元)体现了二下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一个特点。
三年级文本的内容加深,出现了文言文版本的寓言故事(三下第二单元),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有不同的要求,“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需要准确把握故事的主旨,如《陶罐和铁耀》中课后题:从陶耀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下第二单元)这体现出了本学段语文素养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
本单元中,《寓言二则》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二下语文园地五五说课稿

二下语文园地五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五五》,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示了数字的趣味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同时,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字的组合和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集体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理解数字的组合和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相关的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游戏“数字接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字的世界。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五五’吗?”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出课文主题。
(二)学习新知1.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理解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讨论故事中的数字变化。
3. 学习生字:通过生字卡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适时点拨。
4. 复述故事: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合作探究1.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用数字卡片创造自己的“五五”故事。
2. 交流分享: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创意故事。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创意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组合的规律。
(四)巩固提升1. 书写练习:学生在作业本上书写生字新词,教师巡视指导。
2.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五五”,还可以有哪些数字的组合?(五)总结反馈1. 学生总结:学生分享本课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部编二年级语文五至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五单元到第八单元教案(共150页)第五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故事中的道理”这个专题,选择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生字的同时,可以更好感悟生活的哲理,懂得认识事物要谦虚谨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道理。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商量”;“语文园地五”,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学习目标:1.会认47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号、当”。
2.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用想象、质疑、比较、讨论、评价等学习方式,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读故事的兴趣。
4.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懂得认识事物要谦虚谨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道理。
学习重点: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
3.利用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12.《坐井观天》……………………………………………………2~3课时13.《寒号鸟》………………………………………………………2~3课时14.《我要的是葫芦》………………………………………………2~3课时语文园地五………………………………………………………… 3~4课时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深入体验;引导学生用质疑和讨论的方法,学会评价;引导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生活。
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学习更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12.坐井观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1.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写。
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
(自评、同桌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四、悟读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理解词语;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3、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4、、指导朗读。
5、当小李白读诗句.6、学着古人吟诗的样子读。
五、诵读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
如: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六、作业1、默写古诗。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回顾1、背诵《望庐山瀑布》,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
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
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
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
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巩固积累,引导方法,为《绝句》的学习做准备。
)二、初读1、按上节课的方法学习。
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学习情况。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鹭、含、岭、泊、吴)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二年级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生
情
况
分
析
学生喜爱故事,这组课文和插图一定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事物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相信能从故事中的人和事懂得其中所包含的道理,但学生缺乏归纳、概括的能力,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课文内容。利用插图,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和事,从中理解、懂得故事中的道理。
课
时
安
排
13坐井观天2课时
14寒号鸟2课时
15我要的是葫芦2课时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作
业
设
计
我会填
饿得直()快得像()
急得直()肿的像()
需
待
解
决
问
题
如何更有效的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并把它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单
元
反
思
(4)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是怎样再次劝告寒号鸟的?现在天气(),你看我(),你却(),()
学习6~8自然段。
a.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b.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2)谁怎么劝告?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4)想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的结果会怎样?
②再次朗读第三次对话交流: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学生用“一……就……”情景说话“他一笑大牙就露出来了”。
《寒号鸟》
一、趣味导课
1.揭题。(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

(4)创设情境,理解农夫急切的心情。
课件出示:
农夫刚起床,心想:,我得去田里看看。
农夫吃过午饭,心想:,我得去田里看看。
农夫刚要睡觉,心想:,我得去田里看看。
(5)理解“转来转去”。
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农夫发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下,他更着急了,急得怎样?谁来表演一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寓言二则
2
1.认识4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小马过河》。
3.能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能用上提供的词语,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
丢失了羊后,再去把羊圈修补好。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习生字词: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羊圈、钻进、叼走、街坊、后悔、从此。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播放动画视频。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指名回答。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两组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整册书集体备课PPT

计划进度
周次 一
时间
2.20-2.24
二
2.27-3.3
三
3.6-3.10
四
3.13-3.17
五
3.20-3.24
六
3.27-3.31
七
4.3-4.7
教学内容
复习上册内容
古平爷爷植树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221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学习独立识字、继续学习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核心素养:初步审美能力
►单字注音
轻声词
本册教科书不再全文注 音,采取单字注音的方式, 所注音为该字在字典中的 单字音。
轻声词
♦唠叨 《笋芽儿》 第14页 ♦豆腐、蘑菇 《中国美食》 第35页 ♦街坊 《亡羊补牢》 第57页 ♦窟窿 识字加油站 第68页 ♦咳嗽 《太空生活趣事多》 第79页 ♦招牌、工夫 《蜘蛛开店》 第89页 ♦扫帚、簸箕、玻璃 识字加油站 第99页 ♦衣裳、裁缝、师傅 《月亮姑娘做衣裳》 第101页 ♦庄稼 《羿射九日》 第109页
稳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 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 符号。
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 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话。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 理解常用词语。凭借语言文字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 绘情境,知道课文大意。借助 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 出问题。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 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 如。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 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 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 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 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他们已经能产生 集体荣誉感。
沙堆小学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第五单元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余庆县沙堆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目标本次备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第五单元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是《小兔子捣蒜》和《小狗看风景》。
2.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3. 写作:通过课文内容或自选题目,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阅读: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理解: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4. 阅读理解:布置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批改答案。
5. 分享与讨论:学生互相分享答案,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6.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写作指导和示范。
7.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8. 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反思和改进的建议。
教学资源1. 课本: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2. 阅读理解题目:教师准备相关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
3. 写作练习题目:教师准备相关题目,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
评价方式1. 阅读理解: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分,包括正确率和答题的逻辑性。
2. 写作练习:根据学生的写作质量进行评分,包括内容的连贯性、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
反馈与改进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结束语通过本次备课,我们将能够有效地教授第五单元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谢谢大家!。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本单元包括《草原》、《虫儿飞》、《夜宿山寺》、《江上渔者》四篇课文。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语文园地:通过语文园地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课文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3. 生字词学习:通过游戏、卡片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语文园地: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 内容:课文、生字词、重点句子、语文园地、写字训练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3. 阅读理解:让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写字训练:让学生进行写字练习,提高写字水平。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否提高,生字词掌握是否牢固,语文素养是否有所提升。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材内容概述《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后编写的教材之一,包含了多个单元,其中包括《小兔爱跑》、《红太阳》、《福利社》等内容。
该教材的编写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文字理解、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目标1.形成阅读、讲话、写作、观察能力。
2.掌握字、词、句和段落等基本语言知识点。
3.了解小学语文国内外知名作家和作品。
能力目标1.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自信、准确、生动地进行语言表达。
2.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能力,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和知识的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对文学和语文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难点:把握教学节奏和重点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情境式教学法:通过场景再现、情境模拟等方式,为课程注入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情趣和生活元素。
2.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完成作业或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3.课堂讲授法:在讲解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显微镜、实物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互动演练法:通过分组、现场表演、仿拟情景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迅速的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表达方式。
教学计划这里提供第一、二周的教案内容供参考:第一周教学计划第一天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主要内容,并了解本学期的课程安排。
2.能够简单判断一篇文章的主题,为阅读语文课文做好准备。
第二天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了解“段落”的概念,建立正确的段落观念,准确理解课本中不同段落的基本作用。
2.能够根据语境推断出语词的具体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想?
六、激活经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 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2.那么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 学完一课,大家一定会有启发的。
七、课堂练习。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第 2 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二、学习第6 自然段
1.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出几个省略号的语气。
2.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三、学习第7 自然段。
1.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 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
2.投影出示“老师的话”。
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
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小结学习,思想升华。
1.什么是教诲? 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
2.父亲和老师是讲画画上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
六、教师总结全文。
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
七、课堂练习。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八、实践活动。
1.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 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和父母听。
2.写一篇《画杨桃》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