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液体比热容的新方法

合集下载

试验七液体比热的测定

试验七液体比热的测定

Q1 = (m0Cx + m1C1 + m2C2 + m3C3 + m4C4 +1.9V )(t1′ − t1)
Q2 = (m0′C水 + m1′C1 + m2′C2 + m3′C3 + m′4C4 + 1.9V ′)(t2′ − t2 ) 由于电阻 R 相同,并且采用串联连接,故有 Q1=Q2。即
∫ ∫ ∆t1′
=
−K1
τ′ τ
(t1′

θ
)dτ
和 ∆t 2′
=
−K2
τ τ

(
t
2′
− θ )dτ
(3-7-5)
通常是用图解法求(3-7-4)式的积分值。实验时从通电开始每一分钟测一次 ti’ 和 θ(室温)继续 10~20 分钟,作 ti’ ’~τ和θ~τ图线分别为 abd 曲线和 aef 直线。如 图 3-7-2 所示。求Δti’ 可分两步进行:
由此可得
(m 0 C x + m1C1 + m 2 C 2 + m 3C 3 + m 4 C 4 + 1.9V )(t1′ − t1 ) = (m 0′ C 水 + m1′C1 + m 2′ C 2 + m 3′C 3 + m ′4C 4 + 1.9V ′)(t 2′ − t 2 )
Cx
=
1 m0
[(m0′ C水
(3-7-7)
实验内容
用已知比热容的水作比较对象,用电流量热器测量变压器油(或甘油)的比热容。
1.测定两个量热器内圆筒、搅拌器、电阻丝及接线柱质量。将待测液体和清洁水 分别装入量热器①和②的内圆筒中,并测定其质量 m0 及 m0’。

比热容实验处理

比热容实验处理

比热容实验处理
比热容两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一、控制变量法
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2、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4、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二、转换法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

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控制变量法简单说,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对比法也叫分析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比较相近事物来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1. 混合法呀,就像你调鸡尾酒一样。

把不同温度的东西放一块儿,然后通过测量温度变化来算出比热容呢!比如说把热水和冷水混在一起,你想想看这多有意思呀!
2. 量热计法,这就像是给物体做个专门的体检。

把东西放进去,仔细测量各种数据,最后找到它的比热容,哇,是不是感觉很专业呢!
3. 冷却法呀,你可以联想一下给发烧的人降温的过程。

我们让热的物体慢慢冷却,通过观察冷却的情况来确定比热容,这很神奇吧!
4. 绝热法,这不就像是给物体包上一层温暖的毛毯嘛!看看它在绝热的情况下温度怎么变化,然后就能算出比热容啦,是不是很妙?
5. 电加热法,就好像给物体通上电流来取暖一样。

通过电的作用和温度的变化来搞清楚比热容,是不是很独特呀!
6. 我们还可以用热线法,想象一下有根热线在探测物体呢。

靠它来获取信息从而得到比热容,多好玩呀!
7. 辐射法,这如同太阳光照在物体上一样。

研究这种辐射带来的影响来测定比热容,很新奇吧!
8. 声波法呢,就像是用声音去和物体交流。

通过声波的传播和反应来找出比热容,哇塞,这也太独特了吧!
9. 还有相变法,就好比水变成冰的过程。

关注这个过程里的各种变化来确定比热容,太有意思啦!
我觉得这些测定比热容的方法都各有各的奇妙之处,都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探索呀!。

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总结

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总结

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总结《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总结:一场有趣的科学之旅》嘿呀,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这个事儿。

你们可别小看了这实验,那可真是跟一场奇妙冒险似的!刚开始的时候啊,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探险家,面对那些仪器设备,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电加热器、温度计,就好像我的探险工具,准备好跟着我一起去揭开比热容的神秘面纱啦。

到了真正开始测量的时候,哎呀,那场面,就跟打仗似的!我手忙脚乱地一会儿看看温度计,一会儿瞅瞅电加热器的读数,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指挥一场庞大的战斗,就担心有个啥小细节没注意到,导致全盘皆输。

然后呢,就是等待的过程了,这可真是考验耐心啊!就好像是在等待火锅煮开一样,那是一种既期待又焦急的感觉。

眼睛死死盯着那些数据,心里默默祈祷,可千万别出啥岔子呀。

有时候测量出来的数据不太理想,我就会想,这咋回事儿啊?难道是我哪里操作失误啦?还是这液体也有小脾气,故意跟我作对呢?哈哈,开个玩笑。

不过还真得仔细琢磨琢磨,找找原因,调整调整,重新再来一次。

说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性。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让结果谬之千里。

但这也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呀,它让我们不停地探索、纠错、进步。

等终于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那感觉,就像是赢得了一场比赛一样!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值了。

通过这次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的实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我明白了,科学实验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有耐心、细心和恒心。

总之呢,这是一次非常有趣又有意义的经历。

希望大家也都能去尝试尝试这种有趣的科学实验,说不定你就会被科学的魅力深深吸引,从此踏上一段充满惊喜和挑战的科学之旅呢!哈哈!。

实验四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电热法)

实验四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电热法)

实验四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电热法)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比热容的热方法,即电阻丝和待测物质直接接触。

输入的热量由电阻丝的电流供给,并由输入的电能测得,这种方法能使被传递热量的测量达到最高准确度,比热容的测定属于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范畴的热实验。

由于热现象的普遍性和热应用的重要性,从18世纪中期蒸汽体的发明到现在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生命科学、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许多领域中热实验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很多新材料并非在手册中能查到,需要自己动手测量。

因此这类实验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参考加工程实验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目的】
用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仪器】
热学综合实验平台、电加热量热器、测温探头
【实验原理】
1、量热器中装有质量为m 、比热容为c 的待测液体。

通电后在t 秒内电阻丝R 所产生热量为:
t R I Q 2=放 UIt = (4-1)
待测液体、内筒、铜电极、铜搅拌器吸收电阻R 释放的热量后,温度升高。

设内筒质量为1m ,比热容为1c ,铜电极和铜搅拌器总质量为2m ,比热容为2c ,系统达到热平衡时初温为1T ,加热终了达到热平衡时末温为2T ,则有系统吸热:
))((122211T T m c m c cm Q -++=吸 (4-2)
因放吸Q Q =,故有:
))((122211T T m c m c cm UIt -++= (4-3)
解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为: )(122111
2m c m c T T UIt m c ---= (4-4) 实验中只需测得(4-4)式右边各物理量,就可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冷却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并了解比较‎法的优点和‎条件;2) 最小二乘法‎求经验公式‎中直线的斜‎率;3) 用实验的方‎法考察热学‎系统的冷却‎速率同系统‎与环境间温‎度差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由牛顿冷却‎定律知,一个表面温‎度为的物体‎θ,在温度为的‎0θ环境中自然‎冷却(θ>0θ),在单位时间‎里物体散失‎的热量与温‎t q δδ度差(θ>0θ)有下列关系‎:t q δδ= k (θ>0θ) 当物体温度‎的变化是准‎静态过程时‎,上式可改写‎为:t q δδ = sC k (θ>0θ ) (1) (1)式中为物体‎tq δδ的冷却速率‎,s C 为物质的热‎容,k 为物体的散‎热常数,与物体的表‎面性质、表面积、物体周围介‎质的性质和‎状态以及物‎体表面温度‎等许多因素‎有关,θ和分别为物‎0θ体的温度和‎环境的温度‎,k 为负数,θ-0θ的数值应该‎很小,大约在1 0一1 5℃之间。

如果在实验‎中使环境温‎度保持恒定‎0θ(即的变化比‎0θ物体温度的‎θ变化小很多‎),则可以认为‎0θ是常量,对式(1)进行数学处‎理,可以得到下‎述公式:㏑(θ-0θ) = sC k t + b (2) 式中b 为(积分)常数。

可以将式(2)看成为两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的形式‎: 自变量为t ‎,应变量为l ‎n(θ-0θ),直线斜率为‎sC k ,本实验利用‎式(2)进行测量,实验方法是‎:通过比较两‎次冷却过程‎,其中一次含‎有待测液体‎,另一次含有‎已知热容的‎标准液体样‎品,并使这两次‎冷却过程的‎实验条件完‎全相同,从而测量式‎(2)中未知液体‎的比热容。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使实验系统‎进行自然冷‎却,测出系统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从中测定‎未知热学参‎量的方法,叫做冷却法‎;对两个实验‎系统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未‎知物理量,叫做比较法‎。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需吸收的热量,它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测量之一,属于量热学的范畴。

量热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中,量热学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很多,有混合法、冷却法、比较法(用待测比热容与已知比热容比较得到待测比热容的方法)等。

本实验用的是电热法测比热容,它是比较法的一种.各种方法,各具特点,但就实验而言,由于散热因素很难控制,不管哪种方法实验的准确度都比较低。

尽管如此,由于它比复杂的理论计算简单、方便,实验还具有实用价值.当然,在实验中进行误差分析,找出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必要的.每种物质处于不同温度时具有不同数值的比热容,一般地讲,某种物质的比热容数值多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值.一. 实验目的用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二. 实验仪器HZY7-YJ-HY-II液体比热容测定仪、天平三.技术指标1.实验项目:电热法液体比热容的测定2.温度测量范围:-50-125℃,精度±0.1℃, 三位半数显3.计时范围:0-100分,精度:±0.1S4.电流测量范围:0-1.999A;三位半数显5.电压测量范围:0-19.99V;三位半数显6.电压输出:9-16V四.实验原理1.基本原理孤立的热学系统在温度从T1升到了T2时的热量Q与系统内各物质的质量m1,m2…和比热容c1,c2…以及温度变化T1-T2有如下关系:Q﹦(m1c1+m2c2+…)(T2-T1)(1)式中,m1c1,m2c2…是各物质的热容量.在进行物质比热容的测量中,除了被测物质和可能用到的水外,还会有其他诸如量热器、搅拌器、温度传感器等物质参加热交换。

为了方便,通常把这些物质的热容量用水的热容量来表示。

如果用mx 和cx分别表示某物质的质量和比热容,c表示水的比热容,就应当有mxcx﹦c1ω.式中ω是用水的热容量表示该物质的热容量后“相当”的质量,我们把它称为“水当量”.2.实验公式如图1所示,在量热器中装入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待测液体(如水),当通过电流I时,根据焦耳﹣楞次定律,量热器中电阻产生的热量为Q=IUt (2)式中,I为电流强度,U为电压,t为通电时间.如果量热器中液体(包括量热器及其附件)的初始温度为T1,在吸收了加热器释放的热量Q后,终了的温度为T2.m2为量热器内筒的质量,c2为铝量热器内筒的比热容,搅拌器和温度传感器等用水当量ω表示,水的比热容为c,则有IUt=(c1m1+c2m2+c1ω)(T2-T1)图1C1=〔IUt/(T2-T1)-c2m2〕/(m1+ω) (3)铝在25℃时的比热容C2为0.216 cal·g-1·℃-1(0.904J·g-1·℃-1), 水在25℃时的比热容c1为0.9970cal·g-1·℃-1(4.173 J·g-1·℃-1).本量热器的水当量ω﹦2.16 g 3.散热修正实验修正的方法是接通电源后每隔1分钟记一次升温过程的温度,测8到10分钟切断电源,然后再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降温过程中的温度,测5到8分钟,并注意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

0216李冉用电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

0216李冉用电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

实验论文用电热法测液体的比热容姓名:***学号:************学院:理学院班级:09物理用电热法测液体的比热容实验论文班级:09物理班学号:200902050216 姓名:李冉摘要:主要介绍了电热量热器测定水的比热容的一种新方法.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电阻丝中电流产生的热量等于流过的水吸收的热量与散逸到环境中的热量之和,利用实验消去了散逸到环境中的热量这一未知因素,即对实验进行散热修正。

关键词:电热量热器温度电流电压热量质量散热修正比热容升温降温标准不确定度引言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水的比热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摄氏度,蒸气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摄氏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了解水的这一些性质,因此设计了如下用电热法测的比热容的实验方案,对水的比热容的大小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1. 试验目的:a.研究电热量热方法;b.用电热法测水的比热;c.学会进行散热修正,d. 学会一种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2. 实验器材:量热器温度计稳压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子天平机械秒表小烧杯量筒3.实验原理:设在量热器中,装有质量为m、比热容c为的液体,液体中安置着阻值为R的电阻。

如果按照实验电路图6-1连接好电路,然后闭合开关,则有电流通过电阻,根据焦耳—楞次定律,电阻产生的热量为RT I Q 2=放本实验中,由电流产生热量。

如果电热丝两端的电势差为V ,通过的电流为I ,则电流在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为VIt 。

假定损失的热量可以忽略,即全部热量用于提高量热器及水的温度,(初温T 0到终温T n )。

改进液体比热容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研究

改进液体比热容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研究

改进液体比热容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研究作者:陈赛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7期陈赛艳(桂林理工大学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本文改进了电热法测量液体比热容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使实验更为简单。

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我们测量了水的比热容,实验证明,用该装置测定液体的比热容具有很好的确度。

关键词:液体比热容;改进;测定;实验装置中图分类号:O4-33 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265-02一、引言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需吸收的热量,它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测量之一,属于量热学的范畴。

量热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中,量热学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很多,如:混合法、冷却法、比较法等[1]。

本实验采用的是比较法中的一种———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

单量热器加热装置是电热法测量液体比热容的实验中常用的,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使回路中的电流不太稳定,这无疑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而用比较法测量液体的比热容时,为了消除因电阻的不同而产生的系统误差,需要进行交换测量[2]。

同时,温度的测量一般采用的是酒精温度计,存在温度读取误差大、读数不方便、单次测量引入随机误差的可能性大等诸多不良因素[3-6]。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改进了测定液体比热容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并使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测量了水的比热容,实验证明,测量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实验装置常用的测量液体比热容的实验装置中的搅拌装置是一根铝制环形搅拌棒,用该搅拌棒进行搅拌时,搅拌不均匀,且环形搅拌棒只能近似贴着杯壁上下运动。

因此,待测液体的温度很不均匀,量热器内液体的温度差可达0.5℃,由此可见,温度计测出的温度并不能代表该待测液体的真实温度[7]。

同时,在测量过程中,铝棒本身的温度也会上升,这进一步加大了实验误差。

物质比热容的测定方法研究1

物质比热容的测定方法研究1

摘要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通常用符号c表示。

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物质比热容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测量之一。

比热容的测定对于了解物质的结构、确定物质的相变、鉴别物质的纯度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比热容的测量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固体;液体;气体;比热容AbstractSpecific heat capacity (specific heat capacity), referred to as heat specific thing, is the quality of heat, unit of material quality object if unit of temperature change unit can absorb or release, usually use symbol c said. Heat capacity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s measurement of heat, material is one of the basic physics of measurement. Heat capacity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material, material of phase change, identify the purity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nd material research, et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the heat of the measur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physics.Keywords: solid; liquid; gas; Specific heat capacit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固体物质比热容的测定 (2)2.1动态法测固体比热容 (2)2.1.1实验原理 (2)2.1.2 实验装置 (3)2.1.3 数据处理 (3)2.2 混合法测金属比热容 (4)2.2.1 实验原理 (4)2.2.2 实验器材、数据记录及处理 (4)2.2.3 讨论 (5)2.3 比较法测定金属比热容 (5)2.3.1 实验原理 (5)2.3.2 实验装置 (6)2.3.3 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 (7)2.3.4 关于实验条件的讨论 (8)2.4 本章小结 (8)第三章液体物质比热容的测定 (9)3.1 利用牛顿冷却定律测定盐水的比热容 (9)3.1.1 实验原理与方法 (9)3.1.2 实验数据与处理 (10)3.1.3 小结 (12)3.2 电热法测液体比热容实验 (12)3.2.1 实验原理 (12)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3.3 本章小结 (13)第四章气体物质比热容的测定 (15)4.1 对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的研究 (15)4.1.1 气体比热容比测定实验原理 (15)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16)4.2 测定空气比热容比实验的探讨 (19)4.3 本章小结 (19)总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绪论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特性的重要参量,比热容数值可提供对理论物理计算的最直接验证,也是决定某些近代理论所用的假设是否适用的最直接方法。

实验21 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21 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21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液体实验实验21比热容电热法液体比热容电热法测定实验二十一比热容实验空气比热容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姓名Βιβλιοθήκη 实验班号实验号实验二十一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及仪器介绍:
1.写出实验方案,画出连线图。
2.写出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并说明测量各物理量时需注意的事项。
3.考虑到系统要与外界交换热量,为了减小其引起的误差,系统温度T1、T2如何取值?
4.考虑到系统要与外界交换热量,以及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的量程,电流和电压如何取值?
实验内容及步骤:
设计实验步骤:
数据表格:
1.记录所用测量仪器的仪器误差:
2.列出数据记录表格:
教师签字:
月日

液体比热容实验报告

液体比热容实验报告

液体比热容实验报告液体比热容实验报告引言:液体比热容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液体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能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液体的比热容,探究液体的热性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器材:1. 热水浴装置2. 温度计3. 热水槽4. 试管5. 液体样品(如水、酒精、油)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热水浴装置接通电源,使其预热至一定温度,准备好热水槽和试管。

2. 实验前准备:将待测液体样品分别倒入不同的试管中,并确保每个试管中的液体样品质量相同。

3. 开始实验:将一个试管放入预热好的热水槽中,待液体温度稳定后,记录下液体的初始温度。

4. 加热液体:将热水槽中的温度逐渐升高,同时用温度计不断测量液体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每个时间点的温度值。

5. 结束实验:当液体温度稳定在一定值时,停止加热,并记录下液体的最终温度。

实验数据处理:1. 温度变化曲线绘制:将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温度数据绘制成温度-时间曲线,以便观察液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 计算液体比热容:根据热力学公式Q = mcΔT,其中Q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为液体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可计算出液体的比热容。

3. 数据分析与比较:将不同液体的比热容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不同液体的热性质差异。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值,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比热容较大: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比热容相对较大,这意味着在相同温度变化下,水需要吸收或释放更多的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水能够作为散热介质广泛应用于各种冷却系统中的原因之一。

2. 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差异:实验结果还显示,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液体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有关。

比热容较大的液体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而比热容较小的液体则需要较少的热量来产生相同的温度变化。

3.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如温度测量误差、热量损失等。

6.用电流量热器法测液体比热

6.用电流量热器法测液体比热

用电流量热器法测液体比热本实验用电流量热法来测定液体的比热。

就是在完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对水和待测液体进行测量。

用已知比热的水作为比较对象。

因此能够“消除”与环境热交换带来的影响,是测量液体比热的较好方法。

[实验目的]1、学会用电流量热器法测定液体的比热。

2、熟练掌握物理天平,温度计和量热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在两只相同的量热器1和2中,分别装着质量为和,比热为和的两种液体,液体中安置着阻值相等的电阻1M 2M 1C 2C R ,如果按图(1)连接电路,然后闭合并关K ,则有电流通过电阻R ,根据焦耳——楞次定律,每只电阻产生的热量为(1) RT I Q 2=其中I 为电流强度,单位用安培;R 为电阻,单位用欧姆;T 为通电时间,单位用秒,则热量Q的单位为焦耳。

图1液体,量热器内筒,搅拌器和温度计等吸收电阻R 释放的热量Q 后,温度升高。

若量热器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和,比热分别为和初始温度(包括量热器及其附件)分别为和,加热终了的温度分别为1M 2M 1C 2C 1T 2T 1τ和2τ,包括量热器内筒、搅拌器、加热电阻、接线柱、温度计在内的两个量热器的水当量分别为和,水的比热为C 。

1W 2W 某一物体的水当量,是指与该物体具有相同热容量的水的质量。

如果设物体的质量为,比热为,在20℃的水的比热为4.182(KJ/Kg·K),故它的水当量可用)(Kg M x )/(K Kg KJ C x ⋅C x W )(182.4Kg C M C C W x x x x x ==来表示。

所以:))((111111T CM M C Q −+=τ (2)))((2122222T CM M C Q −+=τ (3) 由于电阻R 相同,又是采用串联连接故(4) 21Q Q =即))((11111T CM M C −+τ))((22222T CM M C −+=τ由上式可得到 ⎥⎦⎤⎢⎣⎡−−−+=1112222211)(1CW T T CW M C M C ττ (5) 式中的水当量和可以用下述方法计算:1W 2W 若铜制量热器和搅拌器的总质量为(kg),已知铜的比热为0.385(KJ/Kg,K),则它的热容量为,因而它的水当量为0.092(kg)。

基础实验8液体比热容的测量

基础实验8液体比热容的测量

基础实验8液体比热容的测量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直流电桥电路测量比热容。

3.了解传热原理。

实验器材:1.直流电桥。

2.热水密封容器。

3.电压表、电流表。

4.恒温水槽、温度计。

5.各种液体。

实验原理:一、热传导定律两个物体如果在接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温度,它们之间有热量的传递,这种传递称为热传导,其热流方向是自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直至它们的温度相等。

热传导定律表明,热传导的速率正比于传热面积和温度差,反比于传热材料的厚度。

通常写成如下式子:Q=K×S×ΔT/t其中:Q:传热量;K:传热系数,即比热容;ΔT:上下温差;t:传热时间。

二、比热容的测量原理在实验室中,用直流电桥测量液体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电桥平衡,电桥的电势差为零。

之后,在电桥所在的热水密封容器中加入被测液体,然后在容器壁上加热元件产生一定的均匀热量,引起液体内部的小温度差,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把热量传递到密封容器外表面上。

由于传递热量的时间相对较长且液体的密度和比热等热学性质几乎不变,而且传热过程不受流体的运动影响,所以测出的传热量直接与比热容的数值成正比关系。

根据热传导定律式子的比热容定义如下:Cp:比热容(J/g/K);m:液体质量(g)。

实验步骤:2.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在电桥上。

3.启动电桥。

4.加热液体。

5.记录液体温度和具体热量,通过测量电桥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来测量液体的比热容。

6.重复三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并总结出每种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直流电桥电路测量比热容,可以得到各种液体的比热容数值。

例如,我们发现:1.水的比热容在20℃左右约为4.18J/g℃。

实验应用:液体比热容的测量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热能装置的设计。

2.测量和优化传热效率。

3.热补偿。

总之,通过学习液体比热容的测量实验,可以掌握直流电桥电路测量比热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来测量液体的比热容,为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热力学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测量液体的比热容

测量液体的比热容

测量液体的比热容在热学实验中,测量物质的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它是描述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测量液体比热容的实验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一、热量传递法测量液体比热容热量传递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液体比热容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热量传递定律,通过测量液体与热源之间的热量传递来确定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绝热容器,将待测液体放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质量为m1。

2. 在容器内加入一个可控制温度的热源,如电热丝。

3. 通过热电偶或温度计测量液体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为T1。

4. 打开热源,使得热量传递到液体中,同时用热电偶或温度计实时测量液体的温度变化,记录液体达到平衡温度T2所需的时间t。

5. 关闭热源,再次测量液体的温度变化,记录液体温度衰减至T3所需的时间t'。

6. 根据热量传递定律,计算出液体的比热容C。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只需要测量液体的温度变化和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液体的比热容。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绝热容器来避免热量的损失,且实验过程中常常存在热量传递不完全的问题,导致测量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二、混合法测量液体比热容混合法是另一种测量液体比热容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将待测液体与已知比热容的物质混合,在达到热平衡后测量混合液体的温度变化,从而计算出待测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两个绝热容器,分别装有已知比热容的物质和待测液体,并记录它们的初始温度为T1和T2。

2. 将两个容器中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并用热电偶或温度计实时测量混合液体的温度变化,记录混合液体达到平衡温度T3所需的时间t。

3. 根据热平衡原理,计算出待测液体的比热容C。

混合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绝热容器,可以直接进行混合实验来测量液体的比热容。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热量损失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液体、固体物质热容的估算及简易测定方法

液体、固体物质热容的估算及简易测定方法

液体、固体物质热容的估算及简易测定方法
热容的估算及简易测定是热物理学中一个研究方向。

它是一种热工学参数,表示物体中发生加热时,所需要的热量单位体积的含义。

物体的温度与热量的大小成正比,而它的热容又有几种形式,主要是液体和固体热容。

液体和固体热容的估算及简易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典型方法。

首先是液体热容的估算。

一般是利用water-oil混合实验,首先将水和油混合在一起,将热源取暖,然后比较温度升高的程度,来估算液体热容;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液体钟形腔实验,即用气体增加压力,通过测量温度、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来估算热容。

其次是固体热容的估算。

可以利用容量-温度曲线,通过测量温度和容量演示曲线,从而估算固体热容,另外一种是根据物体形状和材料来估算固体热容,可以利用固体热膨胀系数,根据固体体积和热量之间的关系熵估算热容。

总之,液体和固体热容的估算及简易测定方法是相对简单的,只需要实验或是根据某些参数估算,就可以大致获得物体的热容,但是在一些重要应用中,如核电站、天然气发电等,仍需要对液体和固体物质的热容进行详细的测定,以准确的应用这些物质。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使实验系统进行自然冷却,测出系 统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从中测定未知热学 参量的方法,叫做冷却法;对两个实验系统在相同的实验条 件下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未知物理量,叫做比较法。比较法 作为一种实验方法,也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步骤]
用冷却法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热容
1、将外筒冷却水加至适当高度(要求 0 的波动幅度不超过
[思考题]
• 1.用比较法测定比热有什么优点?需要保证什么 条件?
• 2.用冷却法测量比热容,能否用于比室温高得多 的温度?
谢谢大家
再见!!!
离筒,开始实验。每隔1min分别记录一次食盐水温度 和
外筒冷却水的温度 0 ,共测20min。
对数据处理的要求
在同一张直角坐标纸中,对纯净水及盐水分别作“ln( 0 )
—t”图,检验得到的是否为一条直线。如果是,则可以认为 检验了式(2),并间接检验了式(1),也就是说,被研究的系 统的冷却速率同系统与环境之间温度差成正比。
这 些数据。 • (4)数据查阅功能
每次实验开始的前20分钟,在每分钟末,TA值被自动 保存一次。
实验结束后,按“查询”键,即可依次读取保存的TA值。
查询时,第一位数码管表示温度值的编号。
[实验原理]
由牛顿冷却定律,一个表面温度为 的物体,在温度为
0的环境中自然冷却( 0),在单位时间里流物体散失的
±0.5℃)。 2、用内部干燥的量热器内筒取纯净水。
要求:纯净水体积约占内筒的2/3体积、温度 约比0
高10-15℃。称其质量后,放入隔离筒,开始实验。每隔
1min分别记录一次纯净水温度 和外筒冷却水的温度 0,
共测20min。 3、用清洗过的内筒盛取饱和食盐水。

冷却法测液体比热容总结

冷却法测液体比热容总结

冷却法测液体比热容总结
冷却法测液体比热容总结:1.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

由于加入水后环境温度升高,必须调整电磁搅拌器转速,不能停止;而且还需改变控制电路,改变水的流量来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低发生凝固。

2.
因为测定的是0度以下温度时的比热容,若不能准确知道温度对液体比热容影响的规律性就无法求出理论值,当然也无法根据理论值进行精密的温度计算了。

温度会直接影响到体系的熵变和自由能变,从而影响到对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和比热容的求解。

同样一种物质的比热容是恒定的,但它在温度 t=0时的焓变δH 与在其他温度 T 时的焓变δH 可能不相等。

主要原因是温度改变时引起热传递的效果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热容量的改变,即内能发生变化。

3.所以在使用这个方法时,先把该液体放置在室温环境里一段时间,记录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次测量温度,重复上述操作,观察液体焓变的变化趋势。

在某个温度 T 时,根据变化趋势来求出此温度下液体的平均热容量,便可得出该液体的平均比热容 C。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