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太阳直射点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行星地球》教学计划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知识框架】【知识点】 一、天体系统二、太阳系八大行星 1、八大行星类地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巨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日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星的运动特征:,, 。
三、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安全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1、地球有稳定安全的环境;2、地球与太阳适中,地球具有适宜的,平均温度保持在。
3、地球具有适中的和,使得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
4、地球上有。
总星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重点】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框架】【知识点】一、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太阳的主要成分是、,能量来源反应。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4、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层、层、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重要标志):光球层——色球层——黑子和耀斑周期都是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
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2)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上存在着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及其与地球倾斜角度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不同季节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和移动过程。
分组讨论太阳直射点移动对不同地区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
第二章: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和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2.2 教学内容: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及其与地球倾斜角度的关系。
测量太阳直射点的方法和工具。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太阳直射点的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
第三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在不同季节的移动规律。
3.2 教学内容:太阳直射点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时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太阳直射点在不同季节的移动规律。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
第四章: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地球气候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对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太阳直射点移动对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
第五章:太阳直射点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太阳直射点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移动对植物生长和动物迁徙的影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影响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过程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日常生活离不开太阳,那么太阳对地球和人类产生哪些影响呢?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引入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能量。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学生具有波长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从中获取信息,答复学案中预设的问题〔即太阳辐射按波长分为红外区、紫外区、可见光区,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此为第一幅地理图,难度较小,作为引入非常适宜。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这局部知识学生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鲜活的例子,由于课时有限,我就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生活中的实例,在课堂上讨论,在发散的根底上归纳总结。
太阳为地球提高光和热,其一:为人类提供大局部能量,既有直接能源即太阳能,又有间接利用太阳能的煤、石油、天然气。
其二: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既有直接作用于岩石而产生的风化作用,又有间接的作用即大气、水、生物的运动是太阳能量驱动下完成的。
3、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总量不同,出示?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思考问题:Ⅰ、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有什么分布规律?Ⅱ、相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是否相同?Ⅲ、世界上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和最贫乏的地方在哪里?Ⅳ、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哪些?4、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体会到太阳辐射的巨大奉献,也感知了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
设问思考:太阳辐射巨大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太阳及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响,知道巨大能量来自4H→He的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损耗。
此时,思维活泼的学生立刻就会想到太阳时刻都在释放能量,而且已经历时50亿年,是否已经步入衰竭期了?在短暂的停留之后,出示另一组数据,即50亿年以来,太阳质量只损失了0.03%,这些数据令学生唏嘘,自感杞人忧天。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摘要
通过本次设计,期望能让学生了解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以及影响,并深刻理解太阳直射点变化和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
该设计将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外阅读材料,学生将使用地图、图表等,以有趣的方式学习有关的概念,有助于深入了解和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通过学生的参与与发现式学习,本设计使学生在实际演示的情况下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新的认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认识到太阳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一、实施过程
1. 导入:以启发性思维技术将学生收集、整理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的知识,然后运用咨询技术,让学生理解概念、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及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太阳直射点移动带来的问题。
2. 交流:为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将展开多方交流的活动,如专家讨论、学生讨论、作文天文术语,学生通过展开多方面的话题讨论,加深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及其影响的理解。
3. 实践:各组学生将制作仿真模型,并在模型上移动太阳直射点,实践示范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从实物上更直观地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4. 后期收获:学生将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范,结合学习到的新知识,在小组此交流回顾、写文章。
二、教学目的
1. 深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及其影响。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知到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力。
3. 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新认知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变化以及科学知识。
三、活动设计
1. 晤谈活动
组会开始前,首先引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并安排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思考能力,检验学生所学知识,交流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太阳直射。
太阳直射教案
太阳直射教案教案标题:太阳直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直射现象的原理和影响。
2. 掌握太阳直射对地球不同地区造成的季节变化。
3. 能够解释太阳直射对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太阳直射现象的原理和定义。
2. 太阳直射对地球不同地区造成的季节变化。
3. 太阳直射对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太阳直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到太阳在不同季节的高度和角度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知识探究:2.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太阳直射现象的原理和定义。
解释太阳直射时,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球上的位置最靠近地球的赤道地区,而离赤道越远的地区太阳光线的角度越小。
3.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直射对地球不同地区造成的季节变化。
解释太阳直射时,赤道地区由于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面上,所以温度较高,而离赤道越远的地区由于太阳光线角度较小,所以温度较低。
拓展应用:4.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太阳直射对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可能的影响包括:农作物生长季节、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节日和庆典的安排等。
总结回顾:5.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太阳直射现象的重要性和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教学评估: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太阳直射对地球不同地区造成的季节变化,并分析太阳直射对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太阳直射现象。
2. 板书或投影展示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太阳直射时的观察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究太阳直射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知识探究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通过教学延伸的方式,提供更多实践和研究的机会,加深学生对太阳直射现象的理解。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太阳直射点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1.3 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教学重点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具准备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地球公转、自转规律。
(5个方面:旋转中心、方向、轨道、速度、周期)形式:提问、填表。
旋转中心方向轨道速度周期自转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赤道平面角速度两极为0;其他约为15°/时一天恒星日:真正周期线速度两极为0;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公转太阳南极上空看-顺时针黄道平面远日点(七月初)速度最慢;近日点(一月初)速度最快;一年恒星年:真正周期回归年:?(新知识点)(板图)提出问题:地球是以什么样的状态绕日运动?能否给大家做一下演示?强调重点: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过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形式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板书)。
1、黄赤交角的产生(板书):●一轴两面三角度①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90°)②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地轴与黄道平面斜交(66°34′)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3°26′(看P15 图1.18 解释说明)● 三不变:地轴空间指向;黄赤交角大小;地球运动方向。
● 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直射点定义)。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的位置变化(板书)(P15图1.18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逐步完成板图(如右图)(公转方向、半球、赤道、直射点纬度)课件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地球的运动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年级江享林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3,引导学生学会画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示意图。
4,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试分析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⑴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和往南移动各是在什么时间段?
⑵太阳直射点在什么时间段内全部在北半球移动?南半球呢?
⑶一年中,被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是哪里?直射一次及0次的地区是哪里?
师生小结:
一,太阳直射点北移时间段:
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南移时间段:
6月22日-12月22日
二,按照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的时间段:。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教案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分布。
2. 使学生掌握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原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及分布。
2.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1.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原因。
2. 如何在实际观察中验证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分布及南北移动的规律。
2. 运用演示法,通过地球仪等教具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
3. 利用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的日常变化,验证南北移动的规律。
五、教学内容1.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地球表面的点,地球上有两个太阳直射点,分别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 太阳直射点的分布: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分布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发生变化,每年大致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3.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的移动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随后逐渐北移,到达夏至时位于北回归线,南移,秋分时位于赤道,冬至时位于南回归线。
4.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北移动。
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23.5度,使得太阳直射点在不同季节呈现出南北移动的规律。
5. 验证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导学生观察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通过测量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的方法,验证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的了解。
2. 讲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及分布:利用地球仪等教具,展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变化。
3. 讲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原因:详细阐述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地球自转轴倾斜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
4. 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通过地球仪等教具,演示太阳直射点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教案标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和其在地球上的移动;2. 掌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规律;3. 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或地球仪;2. 活动或实验所需的材料。
教学准备:1. 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确保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地球的各个部分;2. 准备相关的活动或实验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基本结构和自转、公转的概念;2. 提问:你知道太阳直射点是什么吗?它会移动吗?探究:3. 展示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指出地球上的赤道线和北半球、南半球;4. 解释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垂直射到地球上的某个点上;5.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太阳直射点会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移动吗?为什么?实验活动:6.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活动,使用一个小球(代表太阳)和一个倾斜的平面(代表地球);7. 学生扮演太阳,站在教室的一侧,将球的阴影投射在地球模型上;8. 学生以地球模型为中心,围绕太阳(学生)自转,观察阴影的变化;9. 引导学生观察阴影的位置变化,解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总结:10. 引导学生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11.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有什么影响。
拓展:12.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13.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更多实验,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
评估:14. 布置相关的练习或作业,检查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理解程度。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实验活动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和其在地球上的移动规律。
通过此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5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各 题:
.甲
B
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甲点时,北半球正处于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某地位于赤道以北且该地的一口井一年中仅有一 次太阳光能照射到井底,该地的纬度应为 A
A23°26′N B23°26′S
C0°
D66°34′S
返回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 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会美好,自己坦荡才能感受生活喜悦,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壮观! 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 现在,勿忘初心。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 勿忘初心。人活一世,实属不易,做个善良的人,踏实,做个简单的人,轻松。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做人贵在善良,做事重在坚持!别人欠你的, 好报;坚持,必有收获!人活一世,实属不易,做个善良的人,踏实,做个简单的人,轻松。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做人贵在善良,做事重在坚持!别 善良,终有好报;坚持,必有收获!不要凡事都依靠别人。在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你依靠的人是自己,最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自己。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 终改变别人。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生活有一百种过法,别人的故事再好,始终容不下你 定。不要羡慕别人,你有更好的,只是你还不知道。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更何况比我差的人还没 力,我就更没资格说,我无能为力。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更何况比我差的人还没放弃,比我好的 格说,我无能为力。朝着一个目标不停的向前,不断努力的付出,哪怕你现在的人生是从零开始,你都可以做得到。早安!让梦想照进现实,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 钱的时候不磨叽, 生活不会因为你哭泣而对你温柔, 连孩子都知道,想要的东西,要踮起脚尖,自己伸手去拿,所以不要什么都不做,还什么都想要。但你可以通过努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演示动画:
提问: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的变化与直射点的远近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规律:离太阳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离太阳直射点远正午太阳高小。
展示:
图1、2、3带领学生分析完成学案。
方法指导:
近大远小说变化;纬度范围说极值。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首先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远近与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
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环节五
论文篇
调研篇:北京四合院冬暖夏凉,夏季凉爽的原因?
播放视频请同学注意观察总结。
要求: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论证李强楼南北两侧走廊宽度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应怎样改进?写一篇小论文。
学生观察视频,
回顾所学
学以致用,为课外研究性学习,提供思路和建议。
总结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根本原因还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产生太阳高度日变化,地球的公转所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得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之中发生变化。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白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说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能够简要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能够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2.方法与过程
(1)采用逆向思维法,突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2)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如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
明确两个概念
演示地平面内太阳日运动的动画
1.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
展示春分日太阳光照图:
带领学生找到球面上的正午太阳高度
学生思考回答
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第2课,主要内容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这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第一个单元,涉及到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的基本常识。
•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是圆球体、自转和公转等知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和移动规律;–了解太阳直射点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掌握计算太阳高度角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演示,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地球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和移动规律;–掌握计算太阳高度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太阳直射点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运用计算太阳高度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引发学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并提出以下问题:–地球为什么有四季?–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有什么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地球气候有什么影响?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和移动规律。
•讲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的位置,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规律。
3. 讨论与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让他们共同探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和影响。
•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归纳总结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4. 计算太阳高度角(15分钟)•讲解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移动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3. 提高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及其定义。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 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直射点的概念、移动规律及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 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具,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模型展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引发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好奇心。
2. 讲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及其定义,让学生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含义。
3. 推导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模型,发现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4. 分析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地球气候的规律性影响。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6.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及气候影响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太阳直射点概念、移动规律和气候影响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观测太阳直射现象、调查当地气候变化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八、教学资源:1. 地球仪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 PPT课件:包含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气候影响等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太阳直射点教案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公转
黄道平面
地轴的空间 指向不变
对 知识总 结 ,也为 公 转地理 意 义的学 习做铺垫
.
专业 word 可编辑
.
学 生 演 示 地 球 2mi 培 养 学 生
示 赤道平面 ; 地球绕太阳公转 , 公转轨
公转 , 观察赤道平面与黄道
仪
n
的 自主学
活 迹所在的平面称为黄道平面 。 提问 : 平面的关系
习 能力与
动 观察地球仪 , 为什么地球是歪的 ?
动 手演示
( 可以插入一则笑话 ) 同学们请看动
能
画演示 ,观察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是
法 , 画出 A 、 n
动 手画图
B、 C、 D 四点 太阳直射点的
能力
位置
读 观察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变化的 ? 图 思
.
专业 word 可编辑
太阳直射点并 不是固定不变 的,而是南北
.
.
.
.
.
.
考
移动
发 提问 : 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
教师指导学生演示 , 自西向 学生演示
5mi 这 一 环 节
强 调两个
度 数的重
要性
承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 接 的移动 。阅读思考 : 什么是太阳直射
教师由知识点的讲解承接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学生阅读教材 找到太阳直射
提 问引发 学 生的思
过 点? 渡
点的概念
考
太阳直射点 :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
教师在黑板上版图 , 便于学 学 生 看 图 , 一 5mi 培 养 学 生
重合的吗 ?
新 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 , 地轴是倾斜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与高一新生学地理方法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与高一新生学地理方法高一地理教案《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1.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外表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2.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
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二、通过课本阅读了解地球公转的根底知识三、通过分析图“黄赤交角〞和“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掌握节气的判断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一、教学重点:黄赤交角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分析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二、教学难点: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分析五、教学方法:图表分析六、学生分析:知识比拟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地球的运动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叠加,通过学习上节课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公转的的相关知识,根本思路和自转类似:根底知识、公转的地理意义,分三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三课时:昼夜长短与四季的更替。
一、地球公转的根底知识:【flash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课件提示: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结合着(图1-3-2)。
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总结⑴地球公转的运动方向⑵地球近日点(1月初)与远日点(7月初)⑶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差异【教师讲解】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由近日点到远日点越来越慢,由远日点到近日点越来越快【开普勒第三定律: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归纳:】方向:自西向东;速度: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一年:365日5时48分46秒【通常所用的年的计算为一年——四年一个闰年】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学难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具准备
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地球公转、自转规律。
(5个方面:旋转中心、方向、轨道、速度、周期)
形式:提问、填表。
旋转
中心
方向轨道速度周期
自转地轴
自
西
向
东
北极上空
看-逆时针
赤道
平面
角速度两极为0;
其他约为15°/时
一
天
恒星日:真正周期
线速度两极为0;从赤道向两
极递减
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
公转太阳南极上空
看-顺时针
黄道
平面
远日点(七月初)速度最慢;
近日点(一月初)速度最快;
一
年
恒星年:真正周期
回归年:?(新知识点)(板图)
提出问题:地球是以什么样的状态绕日运动?能否给大家做一下演示?
强调重点: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过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形式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板书)。
1、黄赤交角的产生(板书):
●一轴两面三角度
①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90°)
②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地轴与黄道平面斜交(66°34′)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3°26′(看P15 图1.18 解释说明)
● 三不变:地轴空间指向;黄赤交角大小;地球运动方向。
● 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直射点定义)。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的位置变化(板书)(P15图1.18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逐步完成板图(如右图)(公转方向、半球、赤道、直射点纬度)
课件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FLASH 动画)
提出问题:通过演示能否说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和
最南界限?为什么?
(1)太阳直射范围:北纬23°26′至南纬23°26′之间。
(2)二分二至日形成:(北半球而言)(提问、填表、说明)
课件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板图)看图分析,标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各点日期
思考:黄赤交角变化时,太阳直射范围、季节会有怎样的变化。
总结: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
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引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回归年(太阳完成一次回归运动,
365天5时48分46秒)。
我们所用的公历(阳历)一年365天就是由此而来。
公历中规定每4
年中有一个闰年(在二月份加一天),而在400年中又减少3天(凡是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
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是根据其尾数得来的。
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地球上有了昼夜的
分别。
由于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关于这一部分我们还将在后面做详细叙述。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的产生: 地球自转--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23°26′)
地球公转--黄道平面↗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的位置发生变化 ① 太阳直射范围:23°26′N 至23°26′S 之间。
② 形成二分二至日(四季)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春 → 夏 → 秋 → 冬
赤道 → 23°26′N →赤道 → 23°26′S 日期 直射点纬度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夏至 6月22日前后
23°26′N 秋分 9月23日前后
23°26′S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赤道
23026′N
23026′S
A C
B D A 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