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微生物利用专题
高三生物知识点: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
高三生物知识点: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路在脚下,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的。
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20世纪20年代的酒精、甘油和丙酮等发酵工程,属于厌氧发酵。
从那时起,发酵工程又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青霉素的发现,抗生素发酵工业逐渐兴起。
由于青霉素产生菌是需氧型的,微生物学家就在厌氧发酵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引进了通气搅拌和一整套无菌技术,建立了深层通气发酵技术。
它大大促进了发酵工业的发展,使有机酸、微生素、激素等都可以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
1957年,日本用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成功,如今20种氨基酸都可以用发酵法生产。
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代谢控制发酵新技术的基础上的。
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基础上,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人工诱变,先得到适合于生产某种产品的突变类型,再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就大量产生人们所需要的物质。
目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已经与核苷酸、有机酸和部分抗生素等的生产中。
20世纪70年代以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使发酵工程进入了定向育种的新阶段,新产品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微生物学家开始用数学、动力学、化工工程原理、计算机技术对发酵过程进行综合研究,使得对发酵过程的控制更为合理。
在一些国家,已经能够自动记录和自动控制发酵过程的全部参数,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1)"发酵"有"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和"工业发酵",词条"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应该是"工业发酵"。
(2)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必记知识点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微生物知识培训
为什么要洗手消毒?
污染手指的细菌中与食品卫 生有关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肠道菌。在健康人的鼻腔分布 较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手指接 触鼻部或擤鼻涕时受到污染。食 品从业人员皮肤受此菌污染的占 30~40%。痢疾、伤寒、沙门氏 菌等肠道病原菌对手指的污染主 要是大便后所用卫生纸数较少。 卫生纸对折5次才能避免污染。食 品从业人员的手指大肠菌群检出 率高达50%以上。
4)生产人员的卫生
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200个/只手,大肠菌群 <1个/只手。 工作中不得吸烟、进食。 不得随地吐痰,不得随手丢弃物品。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场所。参观、来访者,应符 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 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 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间,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关键卫生条件:有毒化学物质的正确标记、贮藏和使用 有毒化学物质的贮存和使用 化学品库管理:设有警示标识、有效期 实验室化学品管理:专人管理、单独放臵/领用、使用记录、 有效教育训练防止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关键卫生条件:管理好患病或有外伤或其他身体不适的员工,他 们可能成为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愿 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痊愈后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病毒性肝炎 活动性肺结核 肠伤寒及其带菌者 细菌性痢疾及其带菌者 化脓性或渗出性脱屑皮肤病患者 手外伤未愈合者
7)生产工艺、设备 腐蚀 不卫生的设计 二次污染 (水…)
真核微生物专题知识讲座
如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八孢裂殖酵母)。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旳方式进行有性繁殖旳
临近旳酵母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旳原生质突起相互接触形成一种通道,再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细胞核。每一子核与其周围旳原生质形成孢子,即为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孢子旳细胞称为子囊。
较小(一般<2mm)
细胞壁旳主要成份
纤维素,几丁质
肽聚糖
细胞质
线粒体
+
—
间体
—
+
溶酶体
+
—
高尔基体
+
—
微管
+
—
储备物
淀粉等
聚-b-羟丁酸等
核糖体
80S
70S
细胞核
核膜
+
—
核仁
+
—
五、酵母菌旳菌落
因为细胞比细菌旳大,细胞内有许多分化旳细胞器,细胞间隙含水量相对较少,以及不能运动等特点,所以菌落较大、较厚、外观较稠和较不透明。而且酵母菌旳菌落还会发出酒香味,但培养时间过长则菌落表面形成皱缩。
颜色较单一,大多乳白色,少数红色。与细菌相同,湿润粘稠、菌落周围较整齐、表面光滑、易挑起,质地均匀、正背面和边沿、中央部位颜色均一。
磷酸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
蛋白质
葡聚糖
细胞质膜
(二)、细胞膜
甾醇
磷脂
球状蛋白
与原核微生物相同,位于细胞壁旳内侧,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 。另外还具有甾醇。
科普认识微生物的功能与应用
科普认识微生物的功能与应用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微生物的功能和应用进行科普介绍。
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1. 分解与循环物质: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分解者之一,能够降解复杂有机物,将有机质分解成无机物,促进有机物的循环和再利用。
例如,细菌可以分解死物和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
2. 生物促进作用:微生物可以与其他生物共生或互惠互利关系,促进它们的生长与发育。
例如,根际微生物可以与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辅助植物吸收养分和抵御病原菌的入侵。
3. 维持生态平衡:微生物参与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生态过程,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某些微生物通过氮循环过程,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态,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的氮平衡。
二、微生物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有益微生物的应用:许多微生物对农业具有促进作用。
例如,一些根际微生物能够固氮,提供植物所需的氮源;一些微生物则可以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通过利用这些微生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微生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的病虫害防治和土壤改良中。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抗生素,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一些微生物则可以降解农药残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治理环境问题: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应用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油污等污染物,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同时,微生物还可以转化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三、微生物在医药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1. 抗生素和疫苗的制造:许多抗生素和疫苗是通过利用微生物生产的。
例如,青霉素是由青霉菌分泌的抗生素;疫苗则往往使用副本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
2. 基因工程和生物合成:微生物是进行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
通过改良微生物的基因,可以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如产生特定的酶、蛋白质等。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专题二微生物得培养与应用知识点2.1微生物得实验室培养1 •培养基就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得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国長繋画得营养基质,就是进行微生物培养得物质基础.2、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为睡阿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画俐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得分离与鉴定)与|半固俐培养基(常用于观察微生物得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成分分为殛培养基(用成分已知得化学物质配制而成,成分种类比例明确,用于微生物得分离鉴定)与因圏培养基(用化学成分不明得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用于实际工业生产)o 按用途分为殛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微生物生长, 促进所需微生物得生长)与匿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得特点,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来鉴别不同类别得微生物)o3、培养基得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与生长因子|等。
碳源包括CO?、NaHCOs等匡利碳源与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顾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丽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包括2、Nil、Nth—、NHJ等匡厠氮源与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腺等殛氮源。
只有露微生物才能利用弘。
4、培养基还需满足bH、特殊营养物质与氧气I得要求。
例:培养乳酸杆菌需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需将P 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需提供无氧得条件.5、无菌操作技术包括:①对实验操作得葩、操作者得|衣着与手|,进行清洁与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得|器皿、接种用具与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得污染,实验操作应在丽厅灭焰壓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得材料用具丙周围得断副相接触.6、消毒与灭菌得区别就是:消毒指使用较为匾到得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得微生物(不包括歴皇国),包括珮消毒法,叵闵消毒法(酒精、氯气、石炭酸)与曆线消毒法。
灭菌指使用腳得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詡微生物|,包括|芽砲与砲子|,包括顾灭菌、冋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微生物的利用》课件
• 微生物简介 • 微生物的利用方式 • 微生物的利用实例 • 微生物的未来利用展望
目录
Part
01
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微小生物的统称,包括 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 。它们具有体积小、数量大、分 布广、繁殖快等特点。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其形态、遗传、生态等特点 ,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病毒、 真菌等多个门类。
Part
02
微生物的利用方式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微生物肥料
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 1
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植物生长。
微生物食品
4
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如 酸奶、面包、酒类等。
生物农药
2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防治植物病虫害,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
微生物饲料
3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物作为
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生 产性能。
病。
疫苗
利用微生物制备疫苗,预防疾 病的发生。
生物治疗
利用微生物作为载体或表达系 统,治疗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等
疾病。
基因工程菌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 ,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药物或
酶。
微生物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生物修复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 物,净化土壤和水体。
生物监测
利用微生物监测环境中有 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和变化 情况。
微生物的发现
最早发现微生物的是荷兰科学家 列文虎克,他通过自制的显微镜
观察到了细菌等微生物。
微生物学的发展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 对微生物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形成 了专门的学科——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
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微生物实验知识总结与实践应用经过这学期学习和实验操作,我对《微生物实验》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也从中学习到了有用的知识。
《微生物学实验》是要求我们掌握实验知识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初步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与迅速发展的科学前沿接轨。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我将我这学期学到的微生物学知识,结合生活和工业当中的一些应用,归纳如下:在吾尔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
(1)无菌操作技术: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微生物在转接过程中,一般再火焰旁进行,并用火焰直接灼烧接种环,已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做实验时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以后的实验中多数操作都必须再火焰旁进行。
(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人工配置的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自然界中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不同类别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一般不同。
(3)消毒与灭菌:灭菌是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学基本技术。
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
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
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域。
(4)平板分离与活菌计数:平板分离计数法是将待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
经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计算出样品中细胞密度。
微生物学知识讲义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一、概述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群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才可见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体积极小,但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能迅速吸收营养物质,很快繁殖;●种类繁多并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的有机体等;●和人类关系极为密切。
3、微生物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无害有益的,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包括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及死去的植物转化为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需要。
✧空气中的氮,必须有固氮菌作用后,植物才能利用,而后植物再被人类利用。
✧如碳、硫、磷等元素也必须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才得以循环和为动植物所利用。
如果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人和其他生物将难以生存。
工农业方面,可利用微生物为人类造福。
例:✧农业:用固氮菌、根瘤菌制造菌肥、利用杀螟杆菌消灭病虫害。
✧工业:食物发酵、制革、纺织、石油化工、冶金等。
✧医药: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只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可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
例:痢疾杆菌引起痢疾;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感冒病毒引起感冒等鉴于微生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有必要研究微生物,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有害的一面,为人类造福。
微生物学应运而生,它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我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利用微生物来酿酒;自古以来就把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真菌用于医疗;●1676年,荷兰人创造了第一架原始显微镜,从而打开了显微镜下的另一个世界;●1798年英国医生创造了牛痘苗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19世纪末,俄罗斯学者观察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创造了细胞免疫学派;●1892年,俄罗斯学者证实了自然界还有更小的微生物——病毒的存在;●1929年,发现青霉素,1943年发现链霉素,此后化学治疗剂和抗生素不断出现,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有力武器。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rarr;胚rarr;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4. 无性生殖对植物的意义:使植物能适应不同环境而保证生命和物种的延续和发展。
5.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一个芽眼,是因为芽可以发育成新个体,是繁殖成功的关键。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2. 完全变态:卵rarr;幼虫rarr;蛹rarr;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3.不完全变态:卵rarr;若虫rarr;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4. 蝉蜕皮是因为:它身体外部的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成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因而褪去了它。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rarr;蝌蚪rarr;幼蛙rarr;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以上就是关于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对正处于初中阶段的你有所帮助!。
微生物基本知识
非细胞型微生物
乙肝病毒
腺病毒
噬菌体
流感病毒
HIV
Ebola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仅有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胞器,如细菌 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核为原始的 裸DNA、无核膜、细胞器不完善。
类型:真细菌、古细菌、蓝细菌 真细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约2000种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 程度高、有核膜、细胞器发达。
类型: 藻类、原虫、真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单细胞型真菌
多细胞型真菌
(4)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 容易变异 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 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真菌等八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体积最小,能通过滤菌器,没有完整 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的细胞内增殖,如病毒。
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无细胞结构、无代谢、只 能在细胞内增殖。
类型: 病毒:一目、79科、3600 种
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
——列文虎克
•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 被他称为“小动物”的微生物世界
•发现了杆菌、球菌和螺形菌
•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类从前没有 人看到过的微小生命
•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 皇家学会的会员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十七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形态学时期
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微生物是一种极小的生物体,它们通常只有一两微米的大小,因此,肉眼很难看到它们的存在。
但是,正是由于它们生命的微小,才让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包括产酶、发酵、生物污染治理等。
一、微生物产酶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产酶。
酶是一种具有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催化剂,它能够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且不会被反应消耗殆尽而失去活性。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制药、食品、化工企业都采用酶法制备产品,因为该法工艺简便、节能,产品质量稳定,无毒无害。
而微生物是生产酶类的最主要的来源。
微生物中有大量酶类,如:淀粉酶、葡萄糖酸盐酶、蛋白酶等。
利用微生物可高效地生产各种酶,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二、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发酵。
一般来说,微生物通过代谢物质来生长和繁殖,干燥后放置在易受污染的气体中会死亡。
而发酵技术可以使得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使得大量微生物得到保存和利用。
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或有限氧分解有机物过程中释放能量加上特定有机物的加入产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工艺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分泌蛋白酶、氨基酸酶、脂肪酶、糖化酶、多糖酶等多种酶,实现对基础原料的加工与提纯。
三、微生物生物污染治理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的第三个应用就是在污染治理方面。
传统的污染治理方法大多数都基于物理和化学方式,但很多有机废水污染物难以通过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清除。
而微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可替代的选择。
微生物治理技术包括生物降解、吸附、微生物生长等方法,可以降低有机废水的COD、BOD和颜色等指标。
其中,微生物发酵充分利用了微生物的特点,快速将废水和废气中的污染物降解掉,达到环保和极大节约成本的目的。
总之,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微生物产酶、微生物发酵和微生物生物污染治理各方面都十分重要,成果显著。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微生物是指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我们在生物学的课本中都会学到微生物的知识内容,你想知道具体有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微生物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微生物知识一、微生物的定义形体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清它的个体的生物,只有通过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百倍或几十万倍才能看清。
人们称这些微小的生物为微生物微生物的一般特性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分布广、种类多3、繁殖块4、易于变异5、易于培养三、细菌1、细菌形态球状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叠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状长杆菌、短杆菌、球杆菌、棒状杆菌螺旋状弧菌、螺旋菌2.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特殊结构芽孢、荚膜、鞭毛、纤毛细胞壁:细胞最外层。
起维持菌体固有的外形、屏障、耐受压力的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由粘肽(共有的)、蛋白质、脂类等组成细胞膜:选择性渗透细菌体内外物质的交换,维持新陈代谢、参与呼吸作用。
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由磷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
细胞浆(质):是细胞膜包围着的部分,是细菌的基础物质、内在环境,是细菌合成蛋白质、核酸的场所。
基础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脂类细胞核:位于细胞浆内,控制着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细菌的遗传变异信息。
荚膜:某些在细胞壁外包一层粘性物质,相对稳定的附于细胞壁外。
具有保护、能源供应的作用。
化学组成主要是多糖或多肽类。
鞭毛:菌体内长出的细长丝状物细菌的运动器官。
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少量糖类、脂类。
纤毛:比鞭毛更细、短、直、硬,数量更多的毛发状细物。
功能:获得营养,由蛋白质亚单位组成。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活的一定阶段,能在体内形成一个特殊的休眠体。
杀灭芽孢条件:121℃ 、20分钟,160℃ 、2小时。
判断灭菌是否彻底,一般以芽孢是否被杀灭作为标准。
3.微生物生长周期1、滞留适应期(延迟期)2、对数生长期3、稳定期(最高生长期)4、衰亡期四、酵母菌的特征1.形态结构:大部分为单细胞,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壁、膜、质、核)。
一轮基础精讲-34讲-微生物的利用
学习过程一、复习预习三、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四、菌种保藏⎩⎪⎪⎨⎪⎪⎧ 临时保藏⎩⎪⎨⎪⎧ 操作:采用固体斜面培养基,菌落长成 后,放入4℃冰箱中保藏,以后每 3~6个月,转移到新的培养基缺点:保存时间不长,菌种易被 污染或产生变异长期保存法:甘油管藏法,放在-20℃下保存五、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菌种筛选⎩⎪⎨⎪⎧ 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特点:尿素是唯一氮源统计菌落数目⎩⎪⎨⎪⎧ 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计算公式:C V ×M设置对照⎩⎪⎨⎪⎧ 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被测试的条件外,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主要目的: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土壤取样: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制备鉴别培养基:主要碳源是CMC —NaB.刚果红染色法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b.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进一步鉴定a.为确定得到的菌是否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b.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 素后的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温馨提示 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①自养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无机物,而异养微生物需要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有机物,因此可根据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判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②含氮无机物不但能给自养微生物提供氮源,也能作为能源物质,提供能量,如NH 3既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也作为能源。
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培养基的分类及应用2.培养基配方及营养要素基本营养要素: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此外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
考点/易错点2 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技术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纯化的细菌菌落。
生物工程知识:生物质转化——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能源
生物工程知识:生物质转化——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能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可避免地,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和有机废弃物的问题。
这些废弃物的处理不仅是环保问题,也是能源问题。
如何将废弃物转化为有能源的物质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
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问题变得可行。
1.生物质转化技术的概述生物质转化是指将可生物分解的废弃物转化为可燃的生物质能,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生产方式。
生物质转化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生物质能源;另一类是利用高温与高压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偏软的固体废物(称为生物炭)。
在这两类生物质转化技术中,后者需要消耗一定量的能量,制备成本较高。
而前者是一种能源获取成本较低的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质转化的主要方式有生物甲烷化和生物酒精发酵。
生物甲烷化是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温度、压力等手段进行气体收集和压缩。
生物酒精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将废弃物中含有的糖分等可发酵物质转化为乙醇、醋酸等有机酸和酯,作为生物燃料或化工原料。
2.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质转化的技术原理微生物进行生物质转化的过程非常复杂。
不同的微生物对废弃物的种类、含量不同,转化产物也不同。
生物质转化过程中需要满足温度、湿度、气氛等多种条件,合理控制才能发挥微生物的转化能力,产生高效率的能源。
以生物甲烷化为例,微生物中的一种叫做甲烷原微生物是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消化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甲烷原微生物喜欢适宜的pH值、合适温度和沉积时间,并要求有机废弃物中的水分、氮适量。
生物甲烷化过程中,废弃物必须先通过酸化,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酸和二氧化碳,这才能被其他微生物所消化。
一些微生物(如乙酸杆菌)可以将有机酸通过醋酸发酵转化为乙酸和二氧化碳,乙酸杆菌则通过厌氧消化将乙酸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最后甲烷原微生物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气体。
微生物的应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
微生物的应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是一种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
它们在生物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应用微生物在工业领域中有许多应用。
比如,微生物可以用于制作食品,例如面包、酸奶和酒精饮料。
它们也可以用来制备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用于治疗疾病。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被用于生产化妆品、酶和其他生物化学产品。
农业应用微生物在农业领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一些细菌可以与植物根部建立共生关系,提供氮素肥料,促进植物的生长。
这种共生关系被称为固氮作用。
此外,微生物也可以被用于制作有机肥料,帮助提高土壤质量。
另外,微生物还能制造生物农药,用于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和病菌。
环境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起到净化水体和土壤的作用。
这些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帮助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医学应用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微生物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
例如,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细菌和病毒,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疾病。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被用于制备疫苗,帮助预防疾病的传播。
结论微生物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农业、环境和医学。
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微生物研究,并积极探索更多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微生物的利用专题【考纲要求】1.说明果酒及果醋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总结其注意事项。
2.说明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总结其注意事项。
3.说明泡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总结其注意事项。
4. 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考点梳理】考点一、比较与传统发酵技术有关的微生物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毛霉真核/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主要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二分裂孢子生殖代谢类型同化作用异养型异化作用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需氧型温度要求20℃左右30℃-35℃15℃-18℃室温有关发酵技术酿酒酿醋泡菜(酸奶)的制作腐乳的制作主要发酵条件前期有氧,后期无氧一直有氧一直无氧前期有氧,后期密封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空气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蔬菜表面分布的乳酸菌也可用人工培养的菌种进行接种考点二、果酒及果醋的制作1.实验原理酵母菌能以葡萄汁中的葡萄糖为原料,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可将酒精转变为醋酸。
果酒制作果醋制作菌种酵母菌醋酸菌反应式①首先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增加数量②然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缺少糖时,进行有氧呼吸:C2H5OH+O2−−→酶CH3COOH+H2O适宜温度20℃左右30℃~35℃发酵时间10 d~12 d 7 d~8 d对氧的需求前期需要氧,后期不需氧一直需氧2.制作流程要点诠释:(1)材料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再去枝梗。
以避免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杂菌污染机会。
冲洗时不要反复冲洗,以防菌种流失,使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加长,产品质量下降。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①榨汁机要洗干净,晾干。
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3)控制好发酵条件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约1/3空间。
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O2后再进行酒精发酵;还可防止发酵过程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②控制温度于18~25℃,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发酵,时间为10-12d控制温度于30~35℃,利于醋酸菌的繁殖和醋酸发酵,时间为7-8d。
③充气: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要密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需氧发酵,需经充气口充气。
(4)实验装置: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若为酒精发酵应关闭充气口。
排气口:定期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排气口应用曲颈管,不用直管(曲颈管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
出料口:用来取样,在制作过程中可通过取样检测来监测发酵情况。
注意:也可用简易装置——带盖的瓶子,制作果酒和果醋。
若用于制作果酒则需将瓶盖盖紧,并定期拧松瓶盖放气;若用于制作果醋,则不能密封(在瓶口盖一层干净的纱布,以防止杂菌污染)【高清课堂:微生物利用专题 411407 腐乳的制作】考点三、腐乳的制作1.实验原理(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补充知识,了解即可:一般选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并不是酒精的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因为浓度过高会使细菌周围形成一层菌膜,酒精不易进入细菌体内;70%的酒精可以迅速进入细菌体内,使体内的蛋白质变性,将细菌消灭。
甘油和脂肪酸。
糖类分解发酵成乙醇和其他醇类及形成有机酸,同时辅料中的酒类和各种香辛料等也共同参与作用,合成复杂的酯类,最后形成腐乳所特有的色、香、味等,品质细腻、柔软可口。
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
前期发酵的作用,一是使豆腐表面有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二是毛霉分泌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生成腐乳的香气。
2. 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要点诠释:选用豆腐的含水量控制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且不利于毛霉生长,水分过低会影响口感,且毛霉生长也需要水温度控制毛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控制适宜的温度,可缩短发酵时间盐用量腌制时,豆腐块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以5∶1为宜,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要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有效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
卤汤中酒精用量控制在12%左右为宜,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
酒精含量过低,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酒精含量过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
有效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器械要沸水消毒,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酒精灯灭菌后再密封【高清课堂:微生物利用专题 411407 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考点五、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1)腌制泡菜的原理:在无氧的条件下,天然微生物乳酸菌、假丝酵母等(主要是乳酸菌)利用蔬菜中的糖或其他营养物质补充知识,了解即可:制作腐乳的具体操作如下:(1)制腐乳胚:将豆腐切成若干块。
(2)让豆腐块长出毛霉(2)①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
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②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的地方,毛霉逐渐生长。
③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
(3)腌制①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②腌制时,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1。
将培养毛坯时靠近平盘没长直立菌丝的一面统一朝向玻璃瓶边,将毛坯分层摆放在容器中。
(4)加卤汤调味进行发酵,产物有乳酸、醇类等物质,不仅使泡菜酸脆可口,也抑制了杂菌的生长。
主要原理为:乳酸菌在无氧条件发酵产生乳酸,反应式为:C6H12O62C3H6O3+能量(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绝大多数亚硝酸盐会随尿液排出,但人体摄入总量达0.3-0.5g时,会引起中毒,总量达3g时,会引起死亡。
在腌制泡菜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需对其中的亚硝酸盐进行含量测定,原理如下:①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②重氮化反应的产物可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产物③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色,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实验流程(1)泡菜制作流程要点诠释:①泡菜坛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容器,且封坛时,要向坛沿注满水,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控制严格密封,以保证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
②盐水按水盐质量比4:1配制,煮沸冷却后待用。
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
③材料装坛时预留1/4空间,不宜过满。
④注意控制温度、食盐水浓度和发酵时间。
温度过高,食盐水浓度低于10%,腌制时间过短,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亚硝酸盐含量在10d后开始下降,食盐水浓度过高,则会使泡菜口味不佳,甚至影响乳酸菌的发酵。
⑤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发酵时期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发酵初期少(以不产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活动为少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补充知识,了解即可: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光电比色,可精确计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需用到光电比色主,同时还有一部分硝酸盐还原菌活动)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发酵中期最多(其他细菌的活动受到抑制,乳酸菌活动强烈)积累、增多,PH下降下降(由于硝酸盐还原菌受到抑制,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因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发酵后期减少(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强,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继续增多,PH继续下降下降至相对稳定(硝酸盐还原菌完全被抑制)(2)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流程要点诠释(所用试剂):提取剂[组成:由氯化镉、氯化钡、浓盐酸配制而成]NaOH溶液氢氧化铝乳液[作用:吸附泡菜样品滤液中的杂质,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便于观察颜色变化]显色剂[组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盐酸酸化)、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作用: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组成:亚硝酸钠浓度分别为0μg/mL、0.1μg/mL、0.2μg/mL、0.3μg/mL、0.5μg/mL 作用: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梯度,与泡菜样品产生的颜色进行对比]【典型例题】类型一、果酒及果醋的制作例1.下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D.④【答案】B【解析】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首先瓶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CO2,会使pH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殆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也可产生CO2,会使pH继续下降;最后进行醋酸发酵生成醋酸,会使pH迅速下降【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过程。
举一反三:【变式1】低度的果酒、果醋不但好喝,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
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用于制备泡菜样液时使用的装置。
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 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之后再将瓶盖拧紧。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
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除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
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
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
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________________。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用反应式表示出A和B装置酿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