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液体燃料物理化学参数

合集下载

表- 液态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危险属性

表- 液态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危险属性

表- 液态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危险属

液态天然气(LNG)是一种常见的液化石油气。

它是由天然气
经过冷却和压缩而成,以便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占据较小的体积。

液态天然气在低温条件下存在,因此具有较高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危
险属性。

液态天然气的化学式为C3H8,相对分子质量为44.097 g/mol。

它的液态密度为0.571 g/cm³,沸点为-42.1 °C,熔点为-187.7 °C,
闪点为-188.0 °C。

液态天然气具有自燃温度为460 °C,爆炸限度在2.1%到9.5%之间。

它不溶于水,也是非导电的。

主要成分为甲烷,含量大于等于90%。

液态天然气是高度易燃气体,因此具有危险性。

其物质容易燃烧,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且在高温下具有自燃性。

爆炸时会生成有毒气体。

在处理液态天然气的火灾时,适合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和水雾等灭火剂。

液态天然气的危险品运输编号为
UN1978,危险品分类编号为2.1,包装标志为3。

在液态天然气的应急处置中,需要避免火源。

如发生泄漏,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减压和通风处理,并迅速撤离人员到安全区域,以防止扩散。

以上是液态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危险属性的基本信息。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液态燃料物理特性参数计算的理论公式

液态燃料物理特性参数计算的理论公式

1物理特性参数计算的理论公式1.1临界参数临界参数包括临界温度Tc 、临界温度Pc 、临界体积Vc ,其计算公式如下[9]:()()2/[0.58510.9286]c b k k k k k k T T N tcbk N tcbk ⎛⎫⎛⎫=-- ⎪ ⎪⎝⎭⎝⎭∑∑(1) 标准沸点:()0.404156b kkkT M N tbbk -=+∑(2)式中,c T 为临界温度(K ),M 为相对分子量,k N 为k 基团数,tcbk 、tbbk 为k 类基团的Marrero-Marejón 法基团贡献值。

()20.1130.0032c atoms k k k P N N pck -⎛⎫=+- ⎪⎝⎭∑(3) ()17.5c k kkV N vck =+∑(4)式中,c P 为临界压力(bar ),c V 为临界体积(cm 3/mol ),atoms N 为分子中的原子总数,pck 、vck 为k 类基团的Joback 法基团贡献值。

1.2 气化潜热0.3540.4567.08(1)10.95(1)v m cm cm cmH T T RT T T ω=-+-V(5) 式中,v H V 为气化潜热(J/mol ),R 为气体常数,cm T 和m ω分别是生物柴油的临界温度(K )和偏心因子[9]。

1.3饱和蒸气压力()()()122ln=f +f f vp m m cmP P ωω+(6)()1.52.550-5.97616+1.29874-0.60394-1.06841f=/cmT T ττττ(7) ()1.52.551-5.03365+1.11505-5.41217-7.46628f =/cmT T ττττ(8) ()1.52.552-0.64771+2.41539-4.26979+3.25259f=/cmT T ττττ(9) =1-cm TT τ(10)式中,vp P 为饱和蒸气压力(bar ),cm P 为生物柴油的临界压力(bar ),m ω为生物柴油的偏心因子,T 为燃油温度(K )。

液态石油天然气的理化特征指南

液态石油天然气的理化特征指南

液态石油天然气的理化特征指南液态石油天然气(LNG)是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能源,了解其理化特征对于安全和有效使用LNG至关重要。

本指南将介绍LNG的主要理化特征,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1. 物理性质:- LNG是一种低温液体,在正常压力下呈现透明无色。

- LNG的沸点通常在-162摄氏度左右,但具体沸点取决于其成分和压力条件。

- LNG的密度较高,约为空气的一半,因此容易沉降和聚集。

- LNG具有低粘度和较低的表面张力。

2. 化学成分:- LNG主要由甲烷(CH4)组成,约占90%以上。

- LNG中还可能含有少量乙烷(C2H6)、丙烷(C3H8)、正丁烷(n-C4H10)等碳氢化合物。

- LNG中的杂质包括氮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这些杂质的含量需要进行精确控制。

3. 安全性问题:- LNG在液态状态下具有低的爆炸危险性,但在蒸发成为天然气时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LNG的低温特性意味着需要特殊的隔热措施和设备,以防止泄漏和渗漏。

- 在LNG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操作和规定。

4. 使用建议:- 在使用LNG时,必须考虑其低温特性和高能量密度,以避免可能的危险或损害。

- 必须使用专门设计的设备和管道来处理LNG,并确保其能够承受低温和压力。

- 在液态状态下,LNG占据较小的体积,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

总结:了解LNG的理化特征对于安全和高效地使用该能源至关重要。

本指南提供了有关LNG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安全性问题和使用建议等重要信息。

在使用LNG时,务必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和规定,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资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液化天然气技术导则》。

2. International Gas Union. "LNG Plant Safety Introduction." 2014.3. 美国劳工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安全和危害评估指南》。

各液体燃料物理化学参数

各液体燃料物理化学参数
参数物质
甲醇(methanol)
乙醇(ethanol)
二甲醚
(dimethyl ether)
正丁醇
(butyl alcohol)
异丁醇
(isobutyl alcohol)
叔丁醇(tert-butyl alcohol)
乙醚(ether)
正庚烷(heptane)
异庚烷
(isoheptane)
正辛烷(octane)
异辛烷(isooctane)
化学式/结构式
CH4O
CH30H
C2H6O
CH3CH2OH
C2H6O
CH3OCH3
C4H10O
CH3(CH2)3OH
C4H10O
(CH3)2CHCH2OH
C4H10O
(CH3)3C-OH
C4H10O
CH3CH2OCH2CH3
C7H16
CH3(CH2)5CH3
C7H16
CH3(CH2)3CH(CH3)2
2500
2430
2240
2330
2390
3040(27℃)
1862.13
2233
2210.53
2090
CV(20℃)(J/(kg·K))
2119
1724.0
1760.8
1790.26
热导率(30℃)( W/(m·K))
0.2077
0.1621
0.1331
0.1516
0.1338
0.1107
0.1298
C8H18
CH3(CH2)6CH3
C8H18(CH3)2CHCH2C(CH3)3
分子量
32.04
46.07
46.07

液态石油天然气的理化特性表

液态石油天然气的理化特性表

液态石油天然气的理化特性表
以上为液态石油天然气的一些理化特性和应用特点。

液态石油天然气是一种燃气,由丙烷和丁烷等成分组成。

它具有低沸点和可压缩为液体的特性,广泛用作家用燃料、汽车燃料以及工业用途。

使用液态石油天然气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暴露于明火或高温环境下,并且在存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漏和通风问题。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数值可能会有所变化。

建议在使用前查询相关权威资料以获得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第2章 油气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第2章 油气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比热容
影响因素: 3)温度
t
如:N2 0℃
C
Cp=1.298kg/(m3K)
600 ℃
Cp=1.344kg/(m3K)
2.2 气体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热导率 在单位时间内,当沿热流方向的单位长度上温度 降低1K时允许传导的热量。——传导热量的能力
— W /(m K )
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T

—— 体胀系数
t
V
V V1[1 (t t1 )]
2.1 油质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二.流动性能
1. 粘度
衡量 影响
粘度和凝点
流体在剪切力作用下,产生连续不断的变形以抵抗外力。 流体质点之间的摩擦力 燃油的输运和雾化 相邻两层运动流体之间,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单位速 度梯度的流体切应力。
动力粘度
2.1 油质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六.其他理化性能——不利的影响
灰分、机械杂质
在燃油中占1%;燃烧过程中形成强粘结性的固体 残存物;高温腐蚀;油喷嘴和阀门的堵塞及磨损, 用过滤器滤除。
硫分
SO2,SO3
+H2O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H2SO4 等,腐蚀金属
水分
降低燃油热值和设备热效率;加剧了油泵的汽蚀。
i i
燃烧反应计算 (%) (%)
yi Ni / N 100
y
i
100
2.2 气体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3)体积分数:
V Vi
zi Vi / V 100
(%) (%)
气体
z
yi zi
i
100
2.2 气体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2.摩尔质量和密度

LPG的物理化学性质

LPG的物理化学性质

LPG的物理化学性质LPG的物理、化学性质1、密度LPG的⽓态密度是空⽓的1.5~2倍,易在⼤⽓中⾃然扩散,并向低洼区流动,聚积在不通风的低洼地点。

LPG液态的密度约为⽔的密度的⼀半。

在15℃时,液态丙烷的密度为0.507kg/L,⽓态丙烷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90kg/m3;液态丁烷的密度为0.583kg/L,⽓态丁烷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2.45kg/m3。

LPG在G3:G4=5:5时,液态LPG的密度为0.545kg/L;,⽓态LPG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2.175kg/m3。

2、饱和蒸⽓压LPG在平衡状态时的饱和蒸⽓压随温度的升⾼⽽增⼤。

丙烷和丁烷的饱和蒸⽓压与温度的关系见表4-1。

表4-1 丙烷和丁烷的饱和蒸⽓压与温度的关系表由于LPG有这种性质,故能⽤低温、⼤容量、常压储存,丙烷和丁烷可分别储存。

运输时可以⽤低温海上运输,也可以常温处理后带压运输。

3、膨胀性LPG液态时膨胀性较强,体积膨胀系数⽐汽油、煤油和⽔的⼤,约为⽔的16倍。

所以,国家规定LPG储罐、⽕车槽车、汽车槽车、⽓瓶的充装量必须⼩于85%,严禁超装。

4、值和导热系数LPG的热值⼀般⽤低热值计算,在25℃,101 325Pa (1⼤⽓压)下的低热值见表4-2。

表4-2 LPG热值表LPG的导热系数与温度有关。

⽓态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增⼤,⽽液态的志热系数随温度的升⾼⽽减少,见表4-3。

表4-3 丙烷、丁烷的导热系数表5、⽐热容LPG的⽐热容随温度的上升⽽增加。

⽐热容有⽐定压(恒压)热容和⽐定容(恒容)热容2种。

LPG的蒸发潜热随温度上升⽽减少,见表4-4表4-4 丙烷、丁烷在不同温度下的⽐定压热容和蒸发潜热6、粘度LPG液态的粘度随分⼦量的增加⽽增加,随温度的上升⽽减少,不同温度下不同分⼦量的液太单位烃的运动粘度见表4-5表4-5 丙烷、丁烷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粘度表7、沸点和露点LPG液体的饱和蒸⽓压与⼀定的外界压⼒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这个温度即为LPG 混合物的沸点。

03-液体燃料解析

03-液体燃料解析

管道破裂,就会发生着火,甚至爆炸。
开口杯法--闪火点较高(重油、润滑油) 闭口杯法--闪火点较低(汽油、柴油等)
Fuel Oil
燃料油的性质
对同一油种,用开口杯法测定的闪火点较闭口杯 要高出15~25℃
重油的开口闪点为80~130 ℃

减压渣油的开口闪点一

般为250℃
油品
闪点(°C)
闪点是油品均匀性的一 汽油 个指标,用来判断重油 煤油



Petroleum
☆ 碳氢化合物 石 油
石油的分类
石蜡基原油:烷烃较多,得到粘度高的润
滑油和燃烧性能好的煤油;所产汽油辛烷值 低,加工需脱蜡系统
烯基 原油:烯烃较多,得到少量辛烷值高
的汽油和大量优质沥青;汽油产量少,润滑 油粘度低,煤油易冒烟
中间基原油:烷烃和烯烃含量相当,得到
大量直馏汽油和优质煤油;汽油辛烷值高, 含蜡较多

样重油中烃的沸点可降低200℃多,把常压沸点 约700℃以下的各种烃都可分馏出来,其中较轻

的重柴油从塔顶馏出,而各种腊油(作润滑油用
的原料)从塔侧流出,塔底排出的是分子更大,
沸点更高的重质油,称为减压重油(或减压渣油)
。常压重油和减压重油两者统称直馏重油。
Petroleum 石油的一次加工
重柴油
化 硫必须控制在1%以下


水,约10%左右,乳化重油,改善高

粘度渣油的物化性能和降低烟气中的
NOx
Fuel Oil
燃料油的性质
闪点、燃点、着火点 粘度 凝固点 密度(比重) 比热 导热系数 发热量 含硫量 残炭 掺混性(掺混适应性) 表面张力系数 热稳定性(热安定性)

燃烧理论与基础 06第六章 液体燃料燃烧

燃烧理论与基础 06第六章 液体燃料燃烧
第六章 液体燃料燃烧
第一节 液体燃料燃烧特性
一、燃烧方式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预 蒸发型;另一类为喷雾型。
二、重油燃烧过程

当重油油滴进入高温炉膛空间后,油滴被烟 气加热。

蒸发出来的油汽在足够高的温度下燃烧。 油滴燃烧所需时间主要由两段组成:重油油 滴蒸发产生的油汽燃烧所需时间,及其焦炭 核燃烧所需时间。
三、雾化性能参数

一般可用一些特性参数来表征喷嘴的雾化性 能。即雾化气流(或称雾化锥)中液滴群的 雾化细度、雾化气流的扩张角度(雾化角)、 雾化气流的流量密度分布、射程及流量等。 其中雾化细度、雾化角和流量密度分布较常 用。
1、雾化细度

雾化气流中液滴大小各不相同,液滴直径越 小则总表面积越大,蒸发、混合及燃烧速度 也就越快。
二、乳化油燃烧

乳化燃料燃烧是个复杂的过程,对其节能降 污机理较为成熟的解释是乳化燃料燃烧中存 在的“微爆”现象和水煤气反应,也就是从 燃烧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来解释。

乳化油燃烧过程的物理作用即所谓“微爆” 作用。
图6-14 普通油和乳化油的燃烧过程

化学作用即水煤气反应。在高温条件下,部 分水分子与未完全燃烧的炽热的炭粒发生水 煤气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反应式如下: C+H2O → CO+H2 C+2H2O → CO2+2H2 CO+H2O → CO2+H2 2H2+O2 → 2H2O
2

相对静止环境中液滴完全蒸发所需的时间τ0为:
d 02 0 K
K 8 g ln1 B cp 4qm d 0

称为直径平方-直线定律。

醇基液体燃料

醇基液体燃料

醇基液体燃料主要原料及特性: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

略有酒精气味。

自燃点463.89℃。

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6%~36.5%。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

遇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

使用大量水灭火效果较好。

无水乙醇:无色澄清液体。

有灼烧味。

易流动。

极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能与水和氯仿、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以任意比例互溶。

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含水4.43%),共沸点78.15℃。

熔点-114.1℃。

沸点78.5℃。

闭杯时闪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温度)13℃。

易燃。

醇基液体燃料主要是以甲醇、乙醇为主混配的液体燃料,甲醇是最简单的饱和脂肪酸,在常温常压下,纯甲醇是无色透明,易挥发,可燃,略带醇香味的有毒液体。

目前的醇基液体燃料大多数是甲醇为主也有加入少量的工业乙醇,混配的醇基液体燃料由于甲醇热值较低,燃料消耗量从理论上讲是燃用柴油的1.8倍以上,但由于醇基燃料燃烧完全,再配置效率高的燃烧设备,使其热效率提高,甲醇燃料消耗量与柴油比完全可以达到柴油的1.3倍。

所以在众多的清洁燃料中,醇基燃料由于具有来源广泛、丰富、排放低、燃烧彻底清洁卫生、节能环保深受用户的欢迎。

醇基液体燃料在混配时应注意,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多加水,甚至燃料中甲醇含量在75%以下,密度达到0.85(体积),使燃料热值很低。

在醇基液体燃料中,可以含适量的水,含水可以提高闪点温度,降低着火的危险,但是燃料中混入水分,对金属腐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分能直接引起金属的化学核电化学腐蚀;二是如燃料中的某些含硫及酸性腐蚀物质溶解在水中时,则加速金属的腐蚀过程。

燃料中的游离水对金属的危害很大,它能腐蚀各种钢制零件。

如钢油罐、油桶、管道、阀门及其它零件。

水分对低合金钢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也腐蚀铜和锌等有色金属,对青铜不产生腐蚀。

溶解在燃料中的微量水分只能引起低含量钢铁腐蚀。

各液体燃料物理化学参数

各液体燃料物理化学参数
热值(KJ/mol)
727.0
1365.5
1453
2673.2
2667.7
2630.5
2752.9
4806.6
4802.4
5518
5468.98
引燃温度(℃)
450
363
350
365
426
470
160
233
280
206
417
最小着火能(mJ)
21
45
0.19
最大火焰传播速度(cm/s)
37
39
50
63(200℃)
低毒
低毒
微毒性
低毒
低毒
低毒
低毒
低毒
沸点(℃)
64.7
78.4
-23
117.5
107
82.4
34.6
98.4
90
125.8
99.3
密度(20℃)(g/cm3)
0.7912
0.78945
0.0104(气)
0.6616(液)
0.8087
0.802
0.784
0.7135
0.684
0.68
0.7024
0.6919
异辛烷(isooctane)
化学式/结构式
CH4O
CH30H
C2H6O
CH3CH2OH
C2H6O
CH3OCH3
C4H10O
CH3(CH2)3OH
C4H10O
(CH3)2?CH?CH2OH
C4H10O
(CH3)3?C-OH
C4H10O
CH3CH2OCH2CH3
C7H16
CH3(CH2)5CH3

各液体燃料物理化学参数

各液体燃料物理化学参数

参数物质甲醇(methanol)乙醇(ethanol)二甲醚(dimethyl ether)正丁醇(butyl alcohol)异丁醇(isobutyl alcohol)叔丁醇(tert-butylalcohol)乙醚(ether)正庚烷(heptane)异庚烷(isoheptane)正辛烷(octane)异辛烷(isooctane)化学式/结构式CH4OCH30HC2H6OCH3CH2OHC2H6OCH3OCH3C4H10OCH3(CH2)3OHC4H10O(CH3)2 CH CH2OHC4H10O(CH3)3 C-OHC4H10OCH3CH2OCH2CH3C7H16CH3(CH2)5CH3C7H16CH3(CH2)3CH(CH3)2C8H18CH3(CH2)6CH3C8H18(CH3)2CHCH2C(CH3)3分子量32.04 46.07 46.07 74.12 74.12 74.12 74.12 100.21 100.21 114.22 114.22性质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易燃的液体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在零下23℃以上为无色气体,以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刺激性气味易燃、刺激性的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无色结晶,有少量水存在时为液体,有樟脑气味极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易挥发、无色透明液体无色、易挥发液体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毒性有剧毒微毒性毒性低于乙醚低毒低毒微毒性低毒低毒低毒低毒低毒沸点(℃)64.7 78.4 -23 117.5 107 82.4 34.6 98.4 90 125.8 99.3密度(20℃)(g/cm3)0.7912 0.78945 0.0104(气)0.6616(液)0.8087 0.802 0.784 0.7135 0.684 0.68 0.7024 0.6919溶解性溶于水、多种无机盐以及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能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混溶溶于水、醇、乙醚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水、乙醇、乙醚溶于低碳醇、苯、氯仿和油类,微溶于水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乙醇燃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乙醇燃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乙醇燃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乙醇燃料作为一种非化石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备受关注。

本篇文章将从化学角度和物理角度分别探讨乙醇燃料的成分和性质。

一、化学成分1.分子式和分子量乙醇燃料的化学式为C2H5OH,它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其分子量为46.07g/mol,比较轻,便于运输和使用。

2.化学属性乙醇燃料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具有对水和多种有机物的溶解性。

它易于燃烧,其燃烧反应为:C2H5OH + 3O2 →2CO2 + 3H2O此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热能,可用于发电、加热和照明等方面。

同时,乙醇燃料还可用于生产农药、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

3.来源与制备乙醇燃料可以由生物质发酵制备而来,例如玉米粒、小麦等。

它也可以用石油、天然气等非生物原料制备而来,但这种乙醇燃料碳足迹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

二、物理特性1.密度和黏度乙醇燃料的密度为0.789g/cm³,比水轻,因此其浮力很大。

而黏度则比较高,因为乙醇分子之间具有部分共价键和氢键。

这意味着乙醇燃料在一些液体中的混合物可能会变得比较粘稠。

2.汽化温度乙醇燃料的汽化温度为78.4℃,比水低得多。

这意味着与水的混合物中,乙醇很容易挥发出来,而水则相对难以挥发。

这是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蒸馏技术,基于汽化温度差异来提纯乙醇和水的原理。

3.燃烧热乙醇燃料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其燃烧热为29.7MJ/kg。

这表明乙醇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比化石燃料还高,可用于工业、汽车和家庭等领域。

结语总之,乙醇燃料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化石能源,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对其应用和开发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乙醇燃料的性质,以更好地利用它的潜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液态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指南

液态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指南

液态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指南液态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用途的燃料,具有一系列特定的理化性质。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LPG的基本理化性质的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LPG。

1. 组成和性质- LPG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也可能包含少量的其他烃类化合物。

- LPG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低密度和低粘度。

- LPG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蒸气压,便于储存和运输。

2. 燃烧性质- LPG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快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 LPG的燃烧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少量的氮氧化物。

- LPG的燃烧过程控制良好,燃烧效率高。

3. 物理性质- LPG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蒸汽压,可在常温下保持液态状态。

- LPG的密度较低,比空气轻,容易挥发和扩散。

- LPG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醇类和醚类。

4.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LPG时需注意安全,避免泄漏和爆炸。

- LPG具有易燃性,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避免高温和火源。

- 在使用LPG时,应使用合适的器具和设备,严禁在室内使用不合适的燃烧设备。

总结:本指南提供了液态石油气的基本理化性质的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LPG。

在使用LPG时,请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安全使用,并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储存和运输。

参考资料:- "What is LPG? Properties of LPG" - World LPG Association-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 Safety Guide" - U.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喷气燃料的理化特性表

喷气燃料的理化特性表
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眼。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清醒时立即漱口,如发生呕吐,使其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就医。
灭火剂种类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接触限值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
沸点
175~325
相对密度(水=1)
0.8~1.0
熔点
相对密度(空气=1)
4.5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
燃烧性
易燃
稳定性
稳定
闪点
38℃
爆炸极限
0.7%~5.0%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

油品的理化参数

油品的理化参数

油品的理化参数(一)、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油气和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在接触火焰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以度表示。

在闪点的温度下,只能使油蒸汽和空气所组成的混合物燃烧,而不能使液体油品燃烧。

这是因为蒸汽混合物很快烧完,在闪点温度下液体油品的蒸发速度又很慢,来不及蒸发出一批燃烧所必需的新蒸汽,于是燃烧也就停止。

实际上,闪点不是别的,而是微小的爆炸。

油气空气混合物发生闪火或爆炸的必要条件是:混合物中的油气的浓度要达到一定的范围。

油气浓度低于或高于此范围,都不能发生闪火或爆炸。

柴油的闪点是相当于加热油品使空气中的油气浓度达到爆炸范围下限时的温度;而汽油的闪点则是它的爆炸上限的温度。

油品汽化性越大,闪点越低,只要有极少量的轻油混入柴油中,就可使柴油的闪点显著下降。

闪点的实际用意:根据闪点,确定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大小。

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越大,柴油的闪点指标为55 度。

根据闪点,划分液体的火灾的危险类别。

甲类液体:闪点低于28度;乙类液体闪点在28 —60度之间;丙类液体闪点高于60度。

根据分类在生产、加工、运输可燃性液体时,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

表1-1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二)燃点和自然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油品的燃点高于闪点。

油品受热至一定程度时,没有与火焰接触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成为自燃点。

油品的闪点越高,自然点越低。

因此,重油的储存安全管理重点是防止其自燃。

(三)密度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密度。

油品液态时的密度小于水,故不能直接用水扑救油品火灾。

汽油的密度一般为710 —1000kg/m 3。

油品蒸汽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一般是空气密度的1.1 —5.9 倍),所以,油蒸汽往往向较低地势或水沟中积聚,因此埋线管沟和加油机底座必须铺沙。

730 kg/m 3,柴油的密度一般为800 —830 kg/m 3,水的密度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着火能(mJ) 最大火焰传播速度
(cm/s)
火焰
价格(元/500ml)
0.597
甲醇 (methanol)
172.9 727.0 450
21 37
火焰呈蓝色
8~15
1.20
乙醇 (ethanol)
176.7 1365.5
363
39 完全燃烧发出 淡蓝色火焰; 不完全燃烧有
黄色火焰 5~10
0.0855(气态) 二甲醚
参数
物质
甲醇 (methanol)
乙醇 (ethanol)
化学式/结构式
CH4O CH30H
C2H6O CH3CH2OH
二甲醚 (dimethyl
ether)
C2H6O CH3OCH3
正丁醇 (butyl alcohol)
异丁醇 ( isobutyl
alcohol)
叔丁醇 (tert-butyl
alcohol)
C4H10O CH3(CH2)3OH
C4H10O (CH3)2 CH CH2OH
C4H10O (CH3)3 C-OH
乙醚(ether)
C4H10O CH3CH2OCH2CH3
正庚烷 (heptane)
异庚烷 (isoheptane)
正辛烷(octane) 异辛烷(isooctane)
C7H16 CH3(CH2)5CH3
67(150℃)
5468.98 417
60.9(150℃)
火焰呈现蓝白色
火焰呈现蓝紫色
25~35
13~25
20~30
30~45
40~50
0.1298
100.21 易燃、易挥发、 无色透明液体
低毒 98.4 0.684
不溶于水,溶于 乙醇、乙醚等
2233 1760.8 0.13258
100.21 无色、易挥发液体
低毒 90 0.68 不溶于水,溶于乙 醇、乙醚。
0.1225
114.22
114.22
无色透明液体
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 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低毒 125.8
低毒 99.3
0.7024
0.6919
不溶于水,溶于 乙醇、乙醚、苯、 丙酮等多数有机
溶剂
不溶于水,溶于 醚,易溶于醇、丙
酮、氯仿等
2210.53
2090
1790.26
0.12605
0.10048
粘度 (20℃)(mPa·s)
参数
物质
活化能(KJ/mol) 热值(KJ/mol) 引燃温度(℃)
(dimethyl ether)
1453 350 45 50
火焰略带亮光
20~30
2.948 正丁醇 (butyl alcohol) 202.6 2673.2
365
63(200℃)
10~20
4.11 异丁醇 ( isobutyl alcohol) 2667.7
426
58(200℃)
18~30
3.1 叔丁醇 (tert-butyl alcohol) 2630.5
易溶于水、乙醇和 乙醚
2390
0.1338
74.12
74.12
易燃、无色结晶,
有少量水存在时 极易燃、易挥发的
为液体,有樟脑 无色透明液体
气味
微毒性
低毒
82.4
34.6
0.784
0.7135
溶于水、乙醇、 乙醚
溶于低碳醇、苯、 氯仿和油类,微溶
于水
3040(27℃)
1862.13
1724.0
0.1107
32.04 无色有酒精气 味易挥发、易
燃的液体 有剧毒 64.7 0.7912 溶于水、多种 无机盐以及 醇、醚等多数 有机溶剂 2500
2119
0.2077
46.07 易燃、易挥发 的无色透明液
体 微毒性 78.4 0.78945
能与水和多种 有机溶剂混溶
2430
0.1621
46.07 在零下 23℃以 上为无色气体, 以下为无色透明
C7H16 CH3(CH2)3CH(CH3)2
C8H18 CH3(CH2)6CH3
C8H18 (CH3)2CHCH2C(CH3)3
分子量
性质
毒性 沸点(℃) 密度(20℃)(g/cm3)
溶解性
CP(20℃)(J/(kg·K ))
CV(20℃)(J/(kg·K ))
热导率 (30℃)( W/(m·K))
液体 毒性低于乙醚
-23 0.0104(气) 0.6616(液)
溶于水、醇、乙 醚
2240
0.1331
74.12 易燃、易挥发 的无色透明液 体,刺激性气
味 低毒 117.5 0.8087
微溶于水,溶 于乙醇、醚等 多数有机溶剂
2330
0.1516
74.12 易燃、刺激性的无
色透
18~25
2.95 乙醚(ether)
0.409
正庚烷 (heptane)
0.384
0.542
0.53
异庚烷 (isoheptane)
正辛烷(octane) 异辛烷(isooctane)
2752.9 160 0.19
55
4806.6 233
125(4bar,120℃ )
4802.4 280
5518 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