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20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植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植物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程。
植物的分类系统是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来划分不同的组别。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进步的顺序。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1.形态特征: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比如,种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就是根据种子的存在与否来划分的。
2.生态习性:植物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特征差异也是一种分类依据。
例如,沙漠植物和水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的适应特点。
3.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这些特征也被用来进行分类。
不同种类的植物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类原始的植物,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只有比较简单的结构。
苔藓植物包括藓类和地衣类,它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起着固定土壤、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裸子植物的一个类群,它们具有根、茎和叶等明显的器官,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蕨类植物主要包括蕨类和石松类,它们在古代是地球上的主要植被。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它们种子裸露在子房外,不像被子植物那样包裹在果实中。
裸子植物包括松、杉、银杏等植物,它们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另一类,它们的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中。
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群体,包括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等。
植物分类的意义植物的分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征和演化历程,还可以为植物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植物分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植物的分类是植物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生殖方式等方面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之间的关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分类4--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五大科
一、 菊 二、 兰 三、 豆 科 科 科 23000种 17000种 13000种 10000种 3000种
四、 禾本科 五、 蔷薇科
植物分类工具书
1.《中国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2.《中国植物志》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主编
(全书共80卷,120分册,现已出版50卷80分册。)
3.《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王文采主编(共5册及二补编)
4.《中国树木志》中国林科院郑万钧主编(共2卷)
5.《北京植物志》贺士元等编(共2卷)
6.《河北植物志》贺士元主编(共3卷)
花程式
花程式是由简单的符号及数字写成的一定公 式以表明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对称 与否以及彼此的关系等。 1.花各部分的简写: K——花萼 C——花冠 A——雄蕊 G——雌蕊 P——花被
G 表示子房下位;
()表示连合
G表示子房上位 G表示子房半下位
♀表示两性花;♂表示雄花; ♀表示雌花。 花程式书写顺序:花性别,对称情况,花各部分 从外到内依次为K、C、A、G,并在字母右下方 写明数字以表示各部分数目。 举例: 1.苹果花♀*K(5)C( 5 ) A∞G(5∶5∶2) 3.桑 花♂*P4A4; ♀*P4G(2∶1∶1)
圆柏(Sabina chinensis)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
(五)买麻藤纲(Gnetopsida)又称盖子 植物纲(chlamydospermopsida)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以形态学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 尤其是以花及果实的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 一般公认的演化规律和分类依据:(哈钦松系统) 1.木本是原始的性状,草本是次生的。
植物的分类及特征

植物的分类及特征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分布的生物之一,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植物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类群体。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分类以及各类植物的特征。
一、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划分。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发展,植物现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的分类群体:1. 藻类(Algae)藻类是最简单的植物形式,通常生活在水中,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环境中。
藻类没有真实的根茎和叶片,其特征是含有叶绿素,并且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
蓝藻、红藻和绿藻都属于藻类植物。
2. 苔藓植物(Bryophytes)苔藓植物是最早出现的陆地植物,它们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沼泽和森林底层等。
苔藓植物的特征是没有真正的根系和导管组织,通过叶片吸收水分和养分。
苔藓植物主要包括地衣、苔藓和角苔等。
3. 蕨类植物(Pteridophytes)蕨类植物是较为进化的植物形式,它们具有真正的根、茎和叶片,并且包含导管组织,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
蕨类植物主要包括蕨类和石松等,它们通常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如森林和河流旁边。
4. 裸子植物(Gymnosperms)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个分类群体,其特征是种子没有被果实所包围。
裸子植物通常分布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如针叶林和高山地区等。
典型的裸子植物有松树、云杉和柏树等。
5. 被子植物(Angiosperms)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为广泛的植物群体,其特征是种子被包裹在果实内。
被子植物可以再进一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类。
单子叶植物叶片通常为长而狭窄,如玉米和小麦;双子叶植物叶片一般为扁平,如玫瑰和葵花。
二、植物的特征不同类别的植物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 藻类- 体型较小,无真正的根茎和叶片。
- 叶绿素是其最主要的生物色素。
- 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2. 苔藓植物- 具有扁平的叶片和根状茎。
- 没有真正的根系和导管组织。
- 通过叶片吸收水分和养分。
小学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小学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和特征生物是指所有具备生命特征的存在体,包括植物和动物。
植物和动物是生物界中的两个主要分类群体,它们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分类方式。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方法及其特征,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一、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植物是指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够自主制造有机物质的生物。
按照植物体的特征和进化的历史,植物可以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几大类。
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最简单的植物群体,它们没有维管组织,营养靠水分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
苔藓植物通常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如苔藓、地衣等。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和叶片,它们可以进行真正的光合作用,通过维管组织传输水分和养分。
蕨类植物包括蕨类、蘑菇等。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特点是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它们通过裸露的种子进行繁殖。
裸子植物常见的有松树、杉树等。
4.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最复杂的植物群体,它们拥有真正的花和果实,通过花粉和子房进行繁殖。
被子植物包括花草、果树等。
二、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动物是指具有多细胞结构、能够主动移动、依靠周围环境获取能量的生物。
按照动物的体对称性、体腔和内外骨骼等特征,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1.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根据体对称性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和其他动物几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贝类、蠕虫等。
2.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指具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根据生活环境和体温调节方式可以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几大类。
脊椎动物包括鲸鱼、青蛙、蛇、鸟、猫等。
三、小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意义小学生学习生物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来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根茎结构以及动物的体形、运动方式等,并提供图表和实物模型辅助理解。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户外实地考察,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和动物多样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植物生物学-蕨类植物

③网状中柱:是由管状中柱演化而来的。
④具节中柱:是楔叶蕨亚门的蕨类所具有 的中柱类型,维管束在茎中排列成一圈, 初生韧皮部在初生木质部的外方,中央为 髓部,。也有人将其称为“木贼型”的外 韧管状中柱。
⑤蕨类中还有多环管状中柱、多环网状中 柱。
4、配子体
1)配子体的形态和营养方式: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为原叶体。是由单倍 体孢子直接萌发产生的。配子体小,生活 时期短,无根、茎、叶的分化,具单细胞 假根。
螺旋形, 具Leabharlann 条鞭 毛纺锤形或长卵 形,
形,具2条鞭 具多
毛
条鞭
螺旋形,螺旋形, 具多条 具多条 鞭毛 鞭毛
毛
(二)、现代蕨类植物分类原则
蕨类植物分类的特有原则
蕨类植物分类的
营养器官系统 生殖器官系统
共同原则
1、茎的外部形态
7、孢子囊群的位 13、孢子体的胚
置和结构
胎学
2、叶片形态与叶脉 8、囊群盖 的结构(脉序)
水韭 楔叶亚 真蕨亚
亚门 门
门
形 柱状,有 柱状,不规则 态 分枝,不 块状等。无叶 在大、
和 含叶绿素, 绿素与真菌共 小孢 绿色, 绿色自
营 与真菌共 生;有的部分 子壁 垫状, 养,多
养 生,体内 配 方 有断续维
组织含叶绿素;内发 有的种类在孢 育
自养
子 式 管组织 子壁内发育
为心形
体
螺旋
精 子
两面型孢子肾形,单裂缝,两侧对称。 四面型孢子圆形或钝三角形,三裂缝,
辐射对称。 蕨类的孢子形成时是经过减数分裂的,
所以孢子的染色体是单倍的。(见图)
3、维管组织及中柱
蕨类植物的维管组织分化程度不高,由 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科普中国中小学生探索植物和动物的分类

科普中国中小学生探索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是如何被分类的吧!通过学习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一、植物的分类植物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以无性或有性生殖方式繁殖的生物。
根据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标准,植物可以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
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最简单的植物类群,不具备真正的根、茎和叶。
它们没有真正的维管束系统,靠全体细胞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苔藓植物常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岩石、树皮或泥土上。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它们具备了真正的根、茎和叶,同时也拥有维管束系统。
蕨类植物的典型代表是蕨类,例如蕨、马尾藓等,它们主要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河边、山谷等地。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个类群,得名于其种子裸露在雄性或雌性的花器官上。
裸子植物通常是木本植物,如松树、杉树等,它们具有坚固的维管束系统,能够在干燥环境中存活。
4.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最为进化的植物类群,它们具备了许多优势特征,如花、果实和坚固的种子。
种子植物可以再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其中单子叶植物如玉米、小麦等,双子叶植物如梅花、蔷薇等。
二、动物的分类动物是指能够感知和运动的多细胞有机体。
根据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标准,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1.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没有脊柱和脊髓的动物,其体内支持结构主要是外骨骼或体壁肉肌。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刺胞动物等。
它们在地球上的数量和种类远远超过了脊椎动物。
2.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拥有脊柱和脊髓的动物,同时还具备了内骨骼和肌肉系统。
脊椎动物具有高度的运动能力和复杂的器官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脊椎动物包括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在植物和动物的分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植物界分类

植物界分类
植物界包括一系列多样的生物种类,在现代分类学中,它们被划分为五个主要的分类组:裸子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实心木
质植物)、蕨类植物、细菌和真菌。
裸子植物是类似苔藓的无叶的植物,它们不具备把水和养分转换成能量所需要的绿色叶状色素,而是利用无色的纤维状物质进行光合作用。
这些植物具有软木状的叶,散生的花,和分枝的根系。
裸子植物类群包括苔藓、石藓、毛藓、藓类植物和线形植物等。
被子植物也被称为实心木质植物,它们通常是垂直生长的树木,其特点是拥有木质的、叶状的茎和枝,以及叶片和花朵等非常独特的结构。
这类植物类群包括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木质植物和灌木等。
蕨类植物是松香科植物的一类,和其它植物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叶片没有明显的脉络,有许多柔软而持久的根系,而且没有明显的花朵。
蕨类植物具有多种形态,有叶蕨、毛蕨、藓蕨等。
细菌是有机体,它们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一类特殊的细胞。
细菌可以因其外形、结构和生理特性而被细分为不同的种类。
如此大量的细菌种类,每一种都有特殊的功能,故而对生活特别重要。
真菌也叫做放线菌,它们有单细胞体和多细胞体两种形态,它们不具备光合作用,且缺乏叶、根和茎,具有明显的真菌状结构,如菌丝和菌球。
真菌类群包括真菌、分枝孔孢菌和圆孢菌等。
无论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细菌还是真菌,它们都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生物种类,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彼此
之间互相作用,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并为地球生态系统提供了稳定。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无依无靠但又令人惊叹不已的生物,探索它们的精彩世界。
初中生物植物分类整理

初中生物植物分类整理植物分类整理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之一。
它们从微小的藻类到巨大的樟树,展现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科学家们对植物进行了分类。
植物分类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生命周期、进化关系等方面的特征来划分和归类植物的科学方法。
植物的分类体系是一个层次性的系统,从大类别到小类别,逐级划分。
最基本的单位是物种,同一物种的植物具有相同的形态和生殖特征,在自然界中可以繁殖后代。
在物种的基础上,植物被分为属、科、目、纲和门等更大的类别。
这种层次性的分类方法使得植物的归类更加有序和清晰。
根据植物的特征和分类系统的不同,植物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类别。
以下是对植物分类的一种整理方式:1. 藻类藻类是最基本的植物类别之一,包括蓝藻、绿藻和红藻等。
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中,具有原始的植物结构和生命周期。
2.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陆地上最早出现的植物之一。
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通常为小型植物,如藓类和地衣。
3.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较为高级的植物群体,它们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并且具有复杂的维管束系统。
常见的蕨类植物包括蕨类和石松类植物。
4.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其种子并没有被包裹在果皮中,而是裸露在空气中。
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树、杉树和银杏树等。
5.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目前植物界最为广泛和多样的一类植物,绝大多数的植物都属于此类。
被子植物的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中,具有保护和传播种子的作用。
被子植物包括了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
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类植物,还存在其他一些特殊的植物分类群体,如寄生植物、食肉植物和多肉植物等。
这些植物有各自独特的适应性和生命周期特点。
植物分类的意义远不仅仅在于命名和归类,它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的形态、功能和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植物分类,我们可以了解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适应性和共同的进化起源。
这对于植物研究、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初中生物植物和动物分类

初中生物植物和动物分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植物和动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类生物。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生物中植物和动物分类的奇妙世界。
先来说说植物的分类。
植物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几大类。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像我们常见的海带、紫菜就属于藻类植物。
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结构相对简单。
苔藓植物则一般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比如在墙角、树干上有时能看到的青苔。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蕨类植物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像公园里的肾蕨就是蕨类植物的一种。
它们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运输水分和养分。
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有松树、柏树等。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类群。
它们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像我们吃的苹果、桃子,里面的种子就是被果皮包裹着的。
植物的分类不仅基于它们的形态结构,还和它们的生殖方式有关。
比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大多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
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则依靠种子繁殖。
说完了植物,咱们再聊聊动物的分类。
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比如草履虫。
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生活在水中,如水螅、海葵。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像绦虫、涡虫。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如蛔虫。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像蚯蚓、沙蚕。
软体动物大多有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比如蜗牛、河蚌。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像蝗虫、蜘蛛、蜈蚣等。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鳍来游泳,如鲫鱼、鲤鱼。
八年级生物植物分类知识

八年级生物植物分类知识植物分类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特征以及各类植物的代表性物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生物学中关于植物分类的知识。
一、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植物分类是基于植物的形态、结构和遗传关系进行的,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可以将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 形态特征:植物的形态特征是分类的基础,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分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细胞结构:细胞结构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包括细胞壁、质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3. 生活习性:植物的生活习性也是分类的参考因素,包括植物的生长方式、喜光性和喜温性等。
二、植物的主要分类类群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和生活习性,可以将植物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几个主要类群。
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最简单的植物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苔藓和地衣等。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根、茎和叶,包括蕨类植物和石松植物等。
它们主要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蕨类和蘑菇等。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它们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裸露在空气中,如松树和银杏等。
4.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它们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包裹在果实内,如花草和树木等。
三、植物分类的特征及代表性物种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最原始的植物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根和茎,代表性物种有泥炭和灵芝。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根、茎和叶,代表性物种有蕨类和蘑菇。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裸露在空气中,代表性物种有松树和银杏。
4.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包裹在果实内,代表性物种有玫瑰和梅花。
四、植物分类的意义和应用植物分类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对植物世界进行理性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演化和多样性。
植物生物学蕨类植物

按着生位置和数目分: 聚囊:2-3个孢子囊聚生于叶腋中的短枝顶端, 小型叶 孢子叶球或穗:孢子囊单生于叶腋中,而孢子 叶聚集生于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小型叶 孢子囊群:多个孢子囊聚生成群,生于孢子叶
的背面,多数具囊群盖,大型叶
松叶蕨类:为2或3个孢子囊聚合成聚囊,生于 孢子体2叉状小叶叶腋中的短侧枝的顶端
外韧管状中柱
原生中柱
双韧管状中柱
网状中柱
星状中柱
管状中柱
真中柱
中柱类型演化图
编织中柱
散生中柱
4、孢子囊和孢子 孢子囊:蕨类植物孢子体上产生孢子的多细胞
无性生殖器官 按发育和结构分: 厚孢子囊:由一群原始细胞发育产生,囊壁为 多层细胞,原始 薄孢子囊:由1个原始细胞发育产生,囊壁仅为 1层细胞,进化
石松和卷柏:孢子囊单生孢子叶叶腋,且许多孢 子叶密集枝端形成孢子叶球或孢子叶穗
楔叶蕨类:孢子囊长筒形,5~10枚生孢子叶( 孢囊柄)六角形盘状体的下面
真蕨:孢子囊多个聚集成孢子囊群,生孢子叶背 面或背面边缘,多数种类囊群外还有各种膜质保 护结构—囊群盖
孢子的类型:
同型孢子:同一个孢子体上产生的孢子 形态大小相同
石松属(Lycopodium)约14种,我国11种 卷柏属(Selaginella)约700种,我国50种
蛇 足 石 杉 ( 千 层 塔 )
铺地蜈蚣(垂穗石松)
伏地卷柏
楔叶亚门代表种类
• 识别特征: (1)孢子体茎具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间中空 (2)小型叶,鳞片状,轮生 (3)具节中柱 (4)形成孢子叶球 (5)孢子具弹丝 问荆、节节草、木贼
• 孢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
• 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四)生境和分布
植物的分类与特点

植物的分类与特点植物是指在自然界中生长、繁衍的生物体,包括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等多种分类,其分类和特点是植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藻类的分类与特点藻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包括红藻、绿藻、黄藻等多种类型。
其特点是没有跟茎叶的结构,本质上是单细胞植物或多细胞植物,其色素的种类和分布位置决定了其色彩和光合作用方式。
二、苔藓植物的分类与特点苔藓植物是一类生长在潮湿地面或树皮上的植物,包括藓、角苔等多种类型。
其特点是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维管束结构,不能有效地输送水分和养分,依靠吸水分子的表面张力和细胞间的贴合力实现吸收和传递水分。
三、蕨类植物的分类与特点蕨类植物是一类具有真正维管束结构的植物,包括蕨类、石松等多种类型。
其特点是有根、茎、叶三部分构成,叶子长成枝状或羽状,根不具有侵入性,不像种子植物可以深入地下。
四、裸子植物的分类与特点裸子植物是指产生在地面上的女性结构和雄性结构没有被包裹在花瓣内的植物,包括松树、银杏等多种类型。
其特点是没有花、果、种壳,所以又称裸子植物。
其花粉具有飞行能力,可以通过风力传播,所以往往分布范围较广泛。
五、种子植物的分类与特点种子植物是一类通过种子繁衍的植物,包括针叶树、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多种类型。
其特点是拥有种子、花和果实结构,不需要依靠水来进行繁殖。
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适应性强。
综上所述,植物的分类与特点各不相同,每个种类都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和繁衍方式。
通过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植物群落,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为心脏形的扁平配子体, 称为原叶体。
卷曲状的幼叶 原叶体
孢子囊群 幼孢子体
配子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行独立生活。
配子体为扁平叶状结构,腹面生有假根,之间生有许多精 子器。腹面心形凹陷之处生有许多颈卵器。分别产生精子 和卵,在有水条件下受精,产生合子。
④ 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茎匍匐生长, 叉状分枝,小枝密生鳞片状叶。
(3) 水韭纲(Isoetinae)
特征:生于水边或水底,叶细长似韭,丛生于短 枝的茎上,孢子异形,游动精子具多鞭毛。
代表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onsis)
沼生,叶线状,根茎肉质,块状,大小孢子囊生于孢子叶基部。
石松纲代表植物:①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ina)
俗称九死还魂草,主茎明显,分枝多,失水侧枝拳卷,叶片紧帖。
② 江南卷柏 (S.mollandorfii):孢子 叶穗四棱形,生于小枝顶 端,孢子叶卵状三角形。
③ 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孢子囊腋生, 小孢子囊橘红色,内含多数 小孢子,大孢子囊淡黄色, 内含4枚大孢子。
晚石炭纪(古生代)湿地森林
二、裸子植物的分类
苏铁纲(铁树纲) 银杏纲 松杉纲(松柏纲、球果纲) 红豆杉纲(紫杉纲) 买麻藤纲
(1)苏铁纲(铁树纲)
雄株
雌株
苏铁
观赏树种,北方很艰难地过冬,60年结种一次。
苏铁纲的化石植物——中国尼尔桑
(2)银杏纲
我国特有的树种,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树。 树干单轴分枝,有长、短枝之分,秋季叶变黄色, 落叶,观赏树种。用材树。
③ 问荆(Equisetum arvense)
(5) 真蕨纲 (Filicinae)
特征: 真蕨是现今繁茂的蕨类植物,其孢子体发达,
叶为大叶型。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基部密生褐色鳞片,具有缩 短的地下茎,其上生有卷曲状的幼叶和残留老叶柄及 不定根。
叶背长许多“孢子囊群”。
叶为褶扇形,叉状叶脉。
小孢子叶球柔荑花序状,大孢子叶球具二胚珠。
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种仁即白果,著名干果 并药用。叶—热门药。
银杏(Ginkgo biloba L.)雌株上的大孢子叶球
食用白果,养生延年,银杏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 日本人有每日食用白果的习惯。西方人圣诞节必备 白果。
白果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海南罗汉松 Podocarpus hainanensis
红豆杉
常绿小乔木,高5-15m。树皮红褐色,
长条裂。种子扁卵圆形或倒卵圆形, 植物黄金---每kg500万左 杯状假种皮红色。中国特有种。分布 右,针剂每支1200元。 于海拔1000-1200m处的山地。
同型 孢 子
子 同 型( 石 型 松 目 ), 有 的为孢子
型,少数水 生蕨类孢子 异型
异型
特 松 叶 石 松 纲水 韭 纲木 贼 纲 真 蕨 纲
征 蕨 纲
柱 状 , 柱 状 ,不 规 在 大 、 绿 色 , 垫 绿 色 自 养 ,
有 分 则 快 状 等 。小 孢 子 状 , 自 养
多为心形
枝 ,不 无 叶 绿 素 壁 内 发 形
多条鞭毛
子 多 条 2条鞭毛
多条鞭
鞭毛
毛
(1) 松叶蕨纲(Psilotimae)
特征:孢子体仅具假根,叶为小型叶,茎 多次二叉分枝,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近顶端, 孢子同型,雌雄同体,游动精子螺旋形, 具多数鞭毛。
松叶蕨纲代表植物:
松叶蕨(Psilotum nudum):绿色二叉分枝的地上茎,基部棕红
蕨类植物之王—桫椤:
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8米。由于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 物,极其珍贵,所以被国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植物。
从外观上看,桫椤有些像椰子树,其树干为圆柱形,直立而 挺拔,树顶上丛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向四方飘垂, 如果把它的叶片反转过来,背面可以看到许多星星点点的孢 子囊群。孢子囊中长着许多孢子。
(3)松杉纲(松柏纲、球果纲)
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数目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 分属于4科:松科、杉科、柏科、南洋杉科
赤松:山东的乡土树种
形态特征:
• 木本,茎多分枝。 • 单叶,针形、鳞片形、条形、披针形或褶
扇形。
• 雌雄同株或异株。 • 孢子叶球常集成球果状或种子核果状。
针形
鳞片形 条形
雌雄同株
色,上部绿色,孢子囊黄色,孢子叶二叉状,孢子囊3室。
(2) 石松纲(Lycopodinae)
特征:孢子体多为二叉分枝,小型叶延生起源 又称为拟叶,常螺旋状排列,有时对生或为轮 生,有或无叶舌,孢子囊有厚壁,单生于孢子 叶(sporophyll) 腋的基部,或聚生于枝端或 孢子叶球(strobile),或称为孢子叶穗 (sporophyll spike)。
黑松(Pinus thunbergii):褐色鳞形叶螺
旋着生于长枝上,短枝顶端双生2枚针形叶。
冷杉属-云南黄果冷杉 红松
云杉属(Picea)-大果青扦
银杉(Cataya argyrophylla)
侧柏(P.orien-talis):鳞叶 交叉对序放大
雌株,大孢子叶球序
百岁兰:莲座形植物,主根粗大,终生只生两片 大型的带状叶,无颈卵器。生于西非撒哈拉沙漠 中,极端耐干旱。1科1属1种
状 茎 生茎
块茎
和 地 上 气仅 具 根 状
茎和 地
生茎,节间 茎 极 少 种
上气
和节明显, 类 具 木 质
生茎
节间中空
气生茎
孢
小 型 小 型 叶 具 1小
型 小 型 叶 , 鳞 大 型 叶 ,幼
子
叶 ,具 条 叶 脉
叶 , 细片 状 , 轮叶 拳 卷 具
体
1条 叶
长
条 生,侧面彼 各 种 类 型
叶脉 或
形 , 具 此 联 合 成 的 脉 序 ,一
无
叶舌
鞘齿状。非 部 分 为 单
绿 色 , 1 条 叶 ,多 为 复
叶脉
叶。
特 松 叶 石 松 纲水 韭 纲木 贼 纲 真 蕨 纲
征 蕨 纲
厚 孢 厚 孢 子 囊 ,生 于 孢 厚 孢 子 囊 极 少 为 厚 孢
子 囊 ,单 生 孢 子 子 叶 基 5-10 个 生 子 囊 , 决 大
含 叶与 真 菌 共育 态
绿 素 , 生 ;有 的 部 和
与 真分 组 织 含 营
菌 共 叶 绿 素 ;有 配养
生 ,体 的 种 类 在 子方
内 有孢 子 壁 内 体式
断 续 发育
维管
组织
螺 旋纺 锤 形 或螺
旋 螺 旋 形 , 具 螺 旋 形 ,具
精 形 ,具 长 卵 形 ,具 形 , 具 多 条 鞭 毛
龙柏(Sabina chinensis): 枝条扭曲上升,叶刺形和鳞 形,大孢子叶球生于枝条顶 端,大孢子叶交互对生,每 叶有4枚胚珠。
(4)红豆杉纲(紫杉纲)
此纲不形成球果,种子有假种皮等,与球果纲很不相 同。
分为罗汉松科、三尖衫科和红豆杉科。
我国是红豆杉纲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 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并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油松、黑松、赤松、白皮松、华山松、红松、 雪松、落叶松、银杉、云杉、冷杉等。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高大乔木,枝有长枝、短枝
二种。长枝:细长粗糙,有螺旋状排列鳞片叶;叶腋内生有缩短的短枝, 有针叶一束,长而柔。大小孢子叶球同株。大孢子叶球着生在当年生新枝 顶部,小孢子叶球着生在当年生新枝基部。
一、蕨类植物的分类
5个纲: 松叶蕨纲 (Psilotimae) 石松纲 (Lycopodinae) 水韭纲 (Isoetinae) 木贼纲 (Eguisetimae) 真蕨纲 (Filicinae)
蕨类植物5个纲主要特征
特征
松叶 蕨纲
石松纲
水韭纲
木贼纲
真蕨纲
根 假根 真根
真根
真根
真根
具 根具 地 上 气粗 壮 似具 根 状 茎决 大 多 数
银杏叶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已知其 化学成分的银杏叶提取物多达160余种。主要有黄酮 类、萜类、酚类、生物碱、聚异戊烯、奎宁酸、亚 油酸、蟒草酸、抗坏血酸、a-已烯醛、白果醇、白 果酮等。60年代用银杏叶研制出舒血宁针剂,经试 验对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银杏叶也可以作为农药使用。将1kg叶加水 20kg,煮沸30分钟,然后泡2-3天,取其药液喷红蜘 蛛、菜青虫防虫率达90%以上,而且无残留。
(4) 木贼纲(Eguisetimae)
特征:茎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叶小鳞片状轮生, 孢子囊生于枝顶,孢子叶状(Peitate)孢子同型, 游动精子具多数鞭毛。
代表植物: ①木贼(Hippochaete hiemale):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
② 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um):节、节 间明显,叶成为膜状。
桫椤是没有花的,当然也就不结果实,没有种子,它就是靠 这些孢子来繁衍后代的。
紫萁
水生蕨类植物
萍
芦木Calamites
鳞木Lepidodendron
苛得狄Cordaites
封印木Sigillaria 肋木Pleuromeia
髓木Medullosa
辉木Psaronius
楔叶Sphenophyllum
(5)买麻藤纲(倪 藤纲、盖子植物纲)
三类差异很大的植物的组合: 买麻藤、麻黄、百岁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