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讲义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复习大纲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方式2. 闭卷考试。

3.试题类型及结构考试题型:一、填空题(30分);二、判断题(10分);三、选择题(10分);四、简答题(20分);五、作图题(9分);六、计算题(21分)。

3.考试时请带计算器以及三角板,铅笔等必备工具。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的概念;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的指标。

2.电力系统中性点概念;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种类和优缺点;及其各自适用范围。

3.电力系统负荷、负荷类型、负荷曲线的概念;4.掌握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和具体数值;掌握电力系统平均额定电压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掌握变压器实际变比、额定变比、平均额定电压比的概念。

5.架空电力线路电阻、电抗、电导、电纳分别用来反映什么?6.短短线路和中等长度电力线路的等值电路。

7.掌握双绕组、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计算、计算这些参数所依据的变压器名牌参数的意义和变压器等值电路;掌握负荷用功率和阻抗表示方法。

8.掌握标么值的概念、电气量的基准值选取法和标么值计算;不同基准值间标幺值的换算。

第二章简单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1.电力系统的潮流值得是什么?2.掌握电力线路及变压器的串联支路和并联支路的功率损耗。

3.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分别指什么?4.简单闭式网主要有几种类型?简述期潮流计算的主要步骤。

5.什么叫功率分点?如何分类?6.初步功率分布,自然功率分布,经济功率分布的含义分别是什么?7.电力系统中如何实现潮流控制?第四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1.电力系统负荷变动有哪三种形式?其对应的调频措施分别为什么?2.KLD、KG、KS、δ的含义?KG和δ两者的关系如何?3.什么叫无差调节?如何实现?4.掌握一次、二次调频及互联电力系统的计算。

第五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1.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和无功功率负荷分别有哪些?2.电力系统中枢点的调压方式,各自电压的变动范围是什么?3.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的目的是什么?4.具体的调压措施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5. 掌握利用变压器调压时分接头选择计算;6. 掌握并联电容器做无功补偿及调压时并联电容补偿容量计算的计算步骤。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资料

1.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资料2. 电力临盆的重要特点。

(电能不克不及大年夜量储备,电能临盆、输送、分派与花费同时进行;暂态过程专门短促,从一种运行状况到另一种运行状况的过度极为灵敏;与公平易近经济及人平易近日常生活关系紧密) 3. 对电力体系的全然要求。

(简单:安稳、优质、经济、环保)(问答题答复:1.包管安稳靠得住的供电2.要有合乎要求的电能质量3.要有优胜的经济性4.减小对生态情形的有害阻碍.)4. 无备用收集(放射式收集, 干线式收集, 树状收集)和有备用收集(双回路,环形收集,两端供电收集)分别包含哪几种接线情势,分别合适什么情形和什么负荷类型的供电。

(采取哪一类接线,取决于负荷的性质,无备用接线只合有用于向第三级负荷供电.关于低一级和第二级负荷占比较大年夜比重的用户,应由有备用收集供电.)5. 变压器的重要参数包含哪几个,操纵参数运算公式和等值电路。

变压重视要参数包含:电阻T R 、电抗T X 、电导T G 、电纳T B 、变压比T KΩ⨯∆=32210N N s T S V P R ,Ω⨯⨯=3210100%NN S T S V V X ,S V P G N o T 3210-⨯∆=,S V S I B N N o T 3210100%-⨯⨯=,N N T V V K 21= 线路的重要参数包含哪几个,操纵参数运算公式和等值电路。

单位长度的电阻r,电抗x,电容bSr /ρ=sbeq D D x lg1445.0=⎪⎪⎭⎫ ⎝⎛-=12ln 20s D l l πμ决裂导线的特点和长处。

(1.削减电抗。

2,增大年夜电容。

3.增长临界电压)6. 有名单位制和标幺制的概念。

(用实际有名单位表示物理量的方法称为有名单位制。

)(标幺制是相对单位制的一种,在标幺制中各物理量都用标幺值表示,标幺值等于有名值除以基准值)7. 标幺值的运算公式,什么缘故要采取标幺制?(标幺值=实际有名值/基准值)(1.易于比较电力体系各元件的特点及参数,2,采取标幺制能够或许简化运算公式3.采取标幺制能在必定程度上简化运算工作)单相体系和三相体系基准值的拔取必须知足的方程式,单相电路基准值的拔取必须知足的方程式三相电路基准值的拔取必须知足的方程8. 单相体系和三相体系标幺值的运算公式9. 同步电机的全然方程包含d,q,0坐标系下同步电机的(电势方程)和(磁链方程)。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讲义1-3章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讲义1-3章

特色: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其对应的电力系统具有很强的地 区性特点。
易错点:选项 D 尤其需要注意。 【例题 3】电力系统部分接线如图 1-1 所示,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功率 输送方向已标明在图中,试求: (1)发电机及各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 (2)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3)当变压器 T-1 工作在+5%抽头,T-2,T-4 工作于主抽头,T-3 工作于-2.5% 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是多少?
2.1 本章知识点串讲 【知识点 1】发电机运行极限图及各种约束
【知识点 2】变压器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参数及数学模型
【知识点 3】架空线路的组成及整循环换位的目的 架空线路有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和金具等组成。 换位的目的:减少三相参数的不平衡 扩径导线:人为地扩大导线直径,但又不增大载流部分截面积的导线。减少 电晕,增大截面积;E 正比于 1/R,场强与半径成反比。 分裂导线:又称复导线,就是将每相导线分成若干根,相互间保持一定距离。 减少电晕和线路电抗,但是也使得线路电容增大。 绝缘子片数与电压等级有关,规程规定如下: 35KV 线路 60KV 线路 110KV 线路 220KV 线路 330KV 线路 500KV 线路
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本章节包括 7 个知识点,包括发电机运行极限图及各种约束,变压器的电阻, 电抗,电导和电纳参数及数学模型,架空线路的组成及整循环换位的目的,电力 线路的电阻、电抗、电导、电纳的求解公式及意义,波阻抗和自然功率的意义, 有功功率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的作用,标幺值的归算及等值变压器模型,其 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 4 个,包括发电机运行极限图及各种约束,电力线路和变 压器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参数及数学模型、求解公式和物理意义,标幺值 的归算及等值变压器模型。

电力系统分析第1章讲稿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分析第1章讲稿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分析第1章讲稿课次一:基本要求:了解各种接线方式的特点,理解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教学的重点:架空线路的导线和换位,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

第1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1.1 电力系统的组成一次能源——随自然界演化生产的动力资源二次能源——电能,由一次能源转换而,电力系统:把这些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它包括从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直到用电这样一个全过程。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

电力网: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它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的输电线路。

1.1.2 电力系统运行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电力系统的特点(1)电能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时性(2) 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3)电力系统的过渡过程非常短暂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1)保证安全可靠地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1.2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规定1.2.1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表1.1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单位:KV)1.电力线路:额定电压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相等,这一电压称为网络的额定电压,2.发电机:额定电压比网络的额定电压高5%。

3.变压器一次侧:与网络额定电压相等,但直接与发电机联接时,其额定电压应等于发电机额定电压。

二次侧:应比网络额定电压高10%,只有内阻抗小于7.5%的小型变压器和供电距离很短的变压器,才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

例题1.1 电力系统接线图如图1.2所示,图中标明了各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试求发电机和变压器绕组的额定电压。

解: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为10.5KV。

T低压侧额定电压为10.5KV,高压侧额定电压为242KV;变压器:1T高压侧额定电压为220KV,中压侧额定电压为121KV ,变压器:2低压侧额定电压为38.5KV;T高压侧额定电压为110KV,低压侧额定电压为11KV;变压器:3T高压侧额定电压为35KV,低压侧额定电压为6.6KV;变压器:4T高压侧额定电压为10.5KV,低压侧额定电压为3.15KV。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目录稳态部分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填空题简答题二.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征和数学模型填空题简答题三.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填空题简答题四.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简答题五.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1.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2.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3.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六.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频率调整1.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3.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暂态部分一.短路的基本知识1.什么叫短路2.短路的类型3.短路产生的原因4.短路的危害5.电力系统故障的分类二.标幺制1.数学表达式2.基准值的选取3.基准值改变时标幺值的换算4.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三.无限大电源1.特点2.产生最大短路全电流的条件3.短路冲击电流im4.短路电流有效值Ich四.运算曲线法计算短路电流1.基本原理2.计算步骤3.转移阻抗4.计算电抗五.对称分量法1.正负零序分量2.对称量和不对称量之间的线性变换关系3. 电力系统主要元件的各序参数六.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1.单相接地短路2.两相短路3.两相接地短路4.正序增广网络七.非故障处电流电压的计算1.电压分布规律2.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化稳态部分一一、填空题1、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有 3kv 、6kv、 10kv、 35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

2、电能质量包含电压质量、频率质量、波形质量三方面。

3、无备用结线包括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网络。

4、有备用界结线包括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两端供电网络。

5、我国的六大电网: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

6、电网中性点对地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其中直接接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7、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及以下的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复习 自学讲义 第三部分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复习 自学讲义 第三部分

电压偏移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5
③ 在波动负荷附近装设调相机,并在线路首端串联电抗器
R jX
电抗器
一般负荷 冲击负荷
调相机
采取措施前: (U ) PR QX
U
采取措施后: (U ) PR (Q QC )X
若补偿容量选择适当则可将母U
R jX
线的电压波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 ④ 在波动负荷供电线路 上设置静止补偿器
的变比,从而改变二次侧电压达到调压的目的。
容量小于等于6300KVA的无励磁调节变压器一般附有三个分接头;
容量大于等于8000KVA的无励磁调节变压器一般附有五个分接头。
17
2、无励磁调节双绕组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
1)降压变压器 按照变比的定义
Kf
N fI n
U fI U IIe
由变压器的等值电路 K U II U IUT
U II
U II
UI
UT
U II
UI
UT
U II
注意到:上述两个公式中的变比均代表变压器的实际变比,从而有:
U fI U I UT
U IIe
U II
U fI
UI
UT U II
U IIe
式中:U I 高压侧实际电压;UT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U II低e 压侧
额定电压;U
II低压侧实际电压;U
高压绕组(分接头已定)和中压绕组选择中
压绕组分接头。
(详见例题4)
24
5、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的适用场所
由于改变变压器变比不能改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供给,即不能改变 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关系,而只是改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分布,所以这 种调压方式不能用于无功不足,而导致系统整体电压水平偏低的电力系 统;只能用于整体电压正常,而局部电压偏低或偏高的电力系统的电压调 整。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讲义汇总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讲义汇总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Advanced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在本科阶段学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代电力系统特点,结合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研究成果,为硕士研究生今后从事电力系统相关课题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而设置的一门《电力系统分析》延伸性质的课程。

本课程是从事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控制和稳定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也是现代电力系统规划、电能管理系统等应用项目的基础。

课程由若干专题讲座构成,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课程主要内容:一、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基本功能、方法二、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的等值处理三、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的分块处理四、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基本功能、方法五、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六、快速分解状态估计、等值变换状态估计七、动态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以分块算法研究代替)八、不良数据检测和辨识方法九、广义状态估计方法(*)十、配电网络状态估计方法(*)考核方式:报告+考试。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数值计算方法。

参考书籍:诸骏伟. 电力系统分析上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或诸骏伟. 电力系统分析上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年张伯明,陈寿孙著. 高等电力网络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H.H.Happ著,丘昌涛译. 分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1987年于尔铿主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宋文南,李树鸿,张尧.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讲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基本功能、方法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规模庞大:1)系统网络节点数量多;2)系统覆盖地域广。

结构复杂:1)拓扑结构复杂;2)系统参数变化点多;3)交直流混合系统。

影响面宽:由影响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大区、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

课程学习方法:复习《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部分,多思考,多阅读文献,必要时编写程序对一些问题进行验证计算。

预备知识:电力网络构成,元件以及元件之间的连接。

电力系统分析主题知识讲义

电力系统分析主题知识讲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拥 有一支教学业务水平较高、
“ 富有朝气与活力、团结协作 的师资队伍,能胜任本专业 本科生的培养与专业建设工 作。具体情况在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始终注重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 新,积极选用代表国内高校先进水平的优秀教材,专 业课教材全部采用面向21世纪精品教材或“十一五” 规划教材。通过教材建设,既锻炼了教师队伍,又向 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资料。近三年出版或修订版 的教材占80%以上。
电力系统分析主题知识
2.6 师资队伍建设
电力系统分析主题知识
专业建设目标
• (3)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建设校级精品课 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教研和科研 项目2-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 (4)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得到稳步提高。培养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大学 生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挑战杯”创业计 划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加 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大学 英语等级考试四级通过率达到80%以上,大学英 语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均达到20%以上,毕业生 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gone through this exercise. Questions for you to think about is marked bold and italic.
电力系统分析主题知识
专业建设目标
• (1)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建 设一支以高素质教师为核心,知 识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 师资队伍。到2015年专业教师数 量增加到32人左右,具有正教授 职称的教师达到3-4人,副教授职 称的教师达到10-12人,其中主要 以引进博士为主,积极培养和引 进“双高”人才。青年教师中, 100%具有硕士学位,50%以上 具有博士学位。

电力系统分析总复习

电力系统分析总复习

电力系统的负荷与电源容量 ◆ 综合负荷=系统中所有负荷之和; ◆ 供电负荷=综合负荷+网损; ◆ 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厂用负荷; ◆ 系统额定容量=系统装机额定容量之和; ◆ 系统电源容量=系统中可运行机组的可发容量之和。 有功功率平衡与系统备用容量 各类发电厂的合理组合顺序
有功负荷的最优分配
目的 满足负荷需求,经济合理分配各发电机组有功出力,使系统总的能 源消耗(燃料费用、市场调度总费用)最少。
P0 PFe 3 G T (U GT PFe U
2 N
N
3 ) 1000 G T U
2
2 N
1000
10
3

P0 U
2 N
10
3
(S )
• 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和容量比
IN 2 SN 2 PK13 ( ) PK 13 ( ) PK 13 4PK 13 I N3 SN3
r S ( / km )
电抗(分裂导线)
x 1 0 . 1445 lg Dm r eq 0 . 0157 / n ( / km )
4、负荷的数学模型
负荷分类:综合负荷,供电负荷,发电负荷
负荷曲线及其分类
同时系数=系统有功综合负荷峰值/系统中所有用户的有功负荷峰值
之和。
第三章简单电力网络的分析计算
Q y ~ ~ S1 S1 j ( 2
L1
)
发电厂变压器
① 等值电源功率=发电机出力-厂用电功率-升 压变压器功率损耗 ② 运算电源功率=等值电源功率-相邻线路电 容功率的一半
两端供电网潮流计算
① 计算步骤 ◆画等值电路计算个元件参数; ◆利用运算功率和运算负荷对等值电路进行简化;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讲义.docx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讲义.docx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讲义.docx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和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及其基本元件2、电力系统由发电机,电力网和负荷组成。

3、电力网由各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及升降压变压器组成。

4、电压等级和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和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并容许电压偏移5% ,即额定电压为U N5%,常见的用电设备和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为, 3,6,10,35, 110,220,500)kV。

5、【简答题】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答: (1) 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4)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6、【简答题】电能生产的基本特点答: (1) 电能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3)电力系统中的暂态过程十分迅速(4)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相关练习1)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功率损耗称为(D)A. 厂用电负荷B.发电负荷C. 工业负荷D.供电负荷2)电力网某条线路的额定电压为Un=110kV,则这个电压表示的是(C)A. 相电压B.1相电压 C.线电压 D. 3 线电压33)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C)A. 30HzB. 40HzC. 50HzD. 60Hz4)以下( D)不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A.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B.安全可靠的持续供电C.保证电能质量D.电力网各节点电压相等5)对(A)负荷停电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事故。

A .一级负荷B. 二级负荷C .三级负荷D.以上都不是6)电力系统由 ( 发电机、电力网、负荷 ) 三部分构成。

7)电力系统的常用额定电压等级有 ( 10kV 、35kV 、110kV 、220 kV) ( 至少写出三个 ) 。

8)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系统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系统的额定电压的关系为(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

9)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是(电能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力系统中的暂态过程十分迅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

电力系统分析总复习

电力系统分析总复习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向用户提供充足、可靠、优质、价格合理的电能 电力系统的组成:广义上是指由若干发电厂、变电所、负荷中心,通过电力线路连接在 一起的统一整体,用以完成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狭义上是指由发电机、变 压器、线路及用电设备等电气设备连接起来构成的整体 电力网:在电力系统中,实现输送、分配电能的部分,由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变压器、 电力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的整体 电力线路:是传输电能的电气设备——从功能上分为输电线路(是指发电厂向负荷中心 输送大量电力的主要干线, 以及不同地区电网间互送电力的高压联络线路) 、配电线路(是 指变电所与电力终端用户间的较低电压等级的联络线路) ;从结构上分为架空线路 (由导 线、 避雷线、绝缘子、 金具、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组成) 、电缆线路 (由导线、绝缘层、 保护层组成) 负荷=电力系统中所有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总和; 供电负荷 =负荷+电力网功率损耗; 发电负荷 =供电负荷 +发电厂厂用电 负荷分类:按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分:一类负荷(是指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将 在政治上、 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的负荷) 、二类负荷 (是指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经济上 造成重大损失的负荷) 、三类负荷 负荷曲线:用来描述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常采用折线法、阶梯法绘制 负荷曲线分类:A .按负荷种类分类:有功功率负荷曲线、无功功率负荷曲线B •按负荷对象分类:用电设备、车间、企事业单位、行业、县网、区域网、地区网、 省网负荷曲线 and so onC .按时间分类:日、周、月、季、年负荷曲线and so on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a.电能不能大量储存;b •过渡过程非常短暂;c •影响因素众多;d.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a.保证供电的可靠性;b.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频率一一50Hz 、 电压一一电压偏差,电压波动,电压闪变,三相电平衡、波形一一正弦波);c.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方式:无备用接线方式(有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网络,常 适用于三类负荷) 、有备用接线方式(有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两端供电 网络,常适用于一类和二类负荷) 电力系统分类: 按职能分为 输电系统(其任务是将区域性发电厂的电能, 通过电力系统 中高压等级最高的一级或两级电力线路和枢纽变电所,可靠而经济地输送到负荷集中地区)、配电系统(其任务是将输电系统输入的电能分配给终端用户)国标电压等级分 3类:a.第一类为100V 以下;b.第二类为500V 以下;c.第三类为1000V 以上★电力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等级的确定:A •电力线路——他的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对应电力系统电压等级B .发电机一一他的额定电压 =线路额定电压*105%C •变压器:a.—次测直接与发电机相连的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线路额定电 压*105%,二次侧额定电压 =线路额定电压 *105% b.二次侧在带负荷运行时,一次侧额定电压 =线路额定电压,二次侧额定电压 =线路额12 3 4 5 67 89 10 111213 14定电压*110%(如果变压器内阻抗较小,或二次侧直接与用电设备相连,则二次侧额定电压=线路额定电压*105% )15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分类:有效接地系统(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小阻抗接地;非有效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16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的特点:a.短路回路中的短路电流很大;b.中性点电位保持不变,仍为地电位;c.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17 中性点运行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供电可靠性——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要大很多;对绝缘要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对绝缘水平要求较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能够解决间歇性电弧对系统产生的过电压现象第二章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和等效电路18 四大参数的物理意义:电阻——反映线路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损耗的效应;电抗——反映载流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效应;电导——反映带电导线绝缘介质泄漏损耗和导线周围电晕损耗的效应;电纳——反映带点导线周围的电场效应19 电力线路参数及等效电路:★一般线路:Z=R+jX Y=G+jBa. 短线路(长度不超过100Km的架空线路):R=r i l; X=x i l; G=0; B=0,采用一字型等效b. ★★★中等长度线路(长度在i00Km~300Km 之间的架空线路和i00Km 以下的电缆线路):R=r i| ;X=x i l; G=g i l=O ; B=b i l,采用n型等效或T型等效长线路(长度超过300Km的架空线路和超过iOOKm以上的电缆线路):采用n型等效20 变压器参数及等效电路:Z T=R T+jX T Y T=G T-jB T我国国标双绕组只有五种:Yyni2、Ydii、YNdii、YNyi2、Yyi2 (绕组的连接方式只有星形Y、三角形△两种)变压器分类:按绕组结构分——普通变压器(双绕组和三绕组)、自偶变压器;按绕组分布分——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 按变压器的调压方式分——普通分接头变压器、有载调压变压器A . ★★★双绕组变压器参数及等效电路:通常采用r型等效的理由:额定电流时,一次侧绕组的压降只有 2.5%~5%U,且励磁电流小于一次侧3%I N,所以直接把励磁支路直接移至电源端具体参数:22R T=P s U N2/(i000S N2)2X T=U s%U N2/(i00S N)2G T=P0/(i000U N2)2 B T=I0%S N/(i00U N2)其中U N为额定线电压(U N的选择与R T有关),P s为短路损耗其中U s%为短路电压百分值其中P0 是空载损耗其中10%是空载电流百分值B •★三绕组变压器参数及等效电路:磁通:主磁通(链过三个绕组的磁通)、漏磁通(自漏磁、互漏磁)三绕组变压器分类:按川型100/50/1003个绕组容量比分——I型100/100/100、n型100/100/50、a. ^^ ★【型变压器参数:P s1=(P s1-2+P s3-1-P s2-3)/2P s2=(P s1-2+P s2-3-P s3-1)/2P s3=(P s2-3+P s3-1-P s1-2)/22 2 2 2 2 2 R T1= P s1U N2/(1000S N2) R T2= P s2U N2/(1000S N2)R T3= P s3U N2/(1000S N2)U s1%=(U s1-2%+U s3-1%-U s2-3%)/2U s2%=(U s1-2%+U s2-3%-U s3-1%)/2U s3%=(U s2-3%+U s3-1%-U s1-2%)/22 2 2X T1=U s1%U N2/(100S N) X T2=U s2%U N2/(100S N) X T3=U s3%U N2/(100S N) 2G T=P0/(1000U N2)2B T=I0%S N/(100U N ) 此处变压器的电纳为负b. n型、川型变压器参数:由于容量为100 的高、中绕组电流只为他们额定电流的一半,所以对其需要归算:P s2-3=4P s2-3P s3-1=4P s3-1 其余的计算和I型一样c. 按最大短路损耗计算:22R T(100)=P smax U N2/(2000S N2) R T(50)=2 R T(100)C.变压器n型等效参数:2 y12=1/(kZ T) y10=(k-1)/(kZ T)y20=(1-k)/(k 2Z T)21 ★★★电力系统的等效电路:A .★有名制等效电路:a •确定基本电压等级(稳态时,取最高电压等级;短路时,取短路处电压等级)b •计算实际参数c. 变比k计算k=基本级侧U NI :待归侧U N2d .★归标'2R=R(k i k2……也)X=X '(k i k2…… 心)2'2G=G /(k i k2……k n)'2B=B /(k i k2……k n)U=u'(k i k2……k n)1=1/(k i k2……k n)e.作等效电路图注意:归算前后功率不变;各级电压、电流都是归算至基本级量;变比k=基本级侧U NI : 待归侧U N2;一定要跨过,不跨不计入B .标幺制等效电路:标幺值=有名值:基准值基准值的俩限制条件:一是基准值的单位应与有名值相同;二是Z、Y、U、I、S的基准值之间要符合对应的电路关系★一般取S B=100的倍数MVA U B=基本电压等级,由此推出:22Z B=U B/S B Y B=S B/U B I B=S B/( V 3U B)其次是R*=R/Z B X*=X/Z B G*=G/Y B B*=B/Y B★ 不同基准值标幺值的换算:第一步:额定标幺值还原为有名值——X=X (N)*U N2/S N 第二步:选定基准值换算——X(B)*=X/ZB=X S B/U B2 总结:X(B)*= X (N)*U N 2S B/(S N U B2)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22电力系统运行要求:1电源发电量=负荷需求+损耗;2节点电压保持在额定值左右;3发电机运行在额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上下限内;4输电线路和变压器不过负荷23潮流计算的任务:根据给定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方式来确定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态;潮流计算的结果:评价系统运行方式和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经济性的依据,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及计算的重要部分24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A .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a.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串联阻抗的功率损耗+并联导纳的功率损耗串联阻抗的功率损耗:' 2 ' 2 ' 2 2 ' 2 ' 2 2A S Z=(S 2/U 2) Z=(P 2 +Q 2 )R/U 2 +j(P 2 +Q 2 )X/U 2' 2' 2' 2 2' 2 ' 2 2A S Z=(S 1/U1) Z=(P 1 +Q 1 )R/U i +j(P 1 +Q 1 )X/U 1并联导纳的功率损耗:*22A S YI=U I(YU i/2) =(G-jB)U i2/2~ -jBU i2/22 2A S Y2=U2(YU 2/2) =(G-jB)U 2 /2〜-jBU 2 /2b•电力线路的电压降落:是指线路始末两端的向量差dU=U i-U2,实际上是线路阻抗中的电压降落(高压电网中,线路的无功功率主要影响线路的电压损耗,有功功率主dU=(S ‘2/U2)*Z=(P 2R+Q ‘2X)/U 2+j(P 2X-Q 2R)/U 2= △U+j S UdU=(S 'i/U i)*Z=(P 'i R+Q‘i X)/U i+j(P '1X-Q 'i R)/U 1= △U+j S U'U i= U2+dU=(U2 + A U)+j S U U2=U i-dU =(U i-A U )-j S US =arctan( S U/(U 2+ A U)) S =arctan(- S U /(U 2- A U '))c. 电压质量指标与输电效率:电压损耗:是指始末两端电压有效值之差 A U%=100%(U I-U2)/U N电压偏差:是指始端或末端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数值差 A U iN%=100%(U i-U N)/U N电压调整:是指线路末端空载与负载时电压的数值差 A U o%=1OO%(U 20-U 2)/U 20输电效率:是指线路末端输出有功功率与线路始端输入有功功率的比值n %=100%P2/P iB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 ►---------------------- > ------- ►a.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阻抗功率损耗+导纳功率损耗(变压器的阻抗支路功率损耗与负荷功率或传输功率有关,励磁导纳支路功率损耗取决于电压大小)阻抗功率损耗: △ S ZT = (S 2/U 2) Z T =(P 2+Q 2)R T /U 2+j(P 2+Q 2)X T /U 2' 2 ' 2 ' 2 2 ' 2 ' 2 2△ S ZT =(S 1/U 1) Z T =(P 1 +Q 1 )R T /U I +j(P 1 +Q 1 )X T /U I导纳功率损耗:△ S YT =U 1(Y T U 1 )*=G T U 1 2+jB T U 12b. 变压器的电压降落: dU=(S 2/U 2)*Z T =(P 2R T +Q 2X T )/U 2+j(P ‘2X T -Q ‘2R T )/U 2= △ U+j S UdU=(S ‘ 1/U 1)*Z T =(P ‘1R T +Q ‘ 1X T )/U 1+j(P ‘1X T -Q ‘ 1R T )/U F △ U+j S U ‘c. 近似计算功率损耗:(S 1~ S 1U 1^ U 2~ U NS 2~ S 2 )2222△ S zT =P s S i /(1000S N )+jU s %S N S i /(100S N ) △ S YT =P o /1OOO+jl 0%S N /100C .负荷和电源的功率:负荷功率S 4:变电所负荷侧功率 等效负荷功率S 3:从网络输入到变电所的功率 运算负荷S 3 ':为等效负荷功率+进线末端导纳功率电源功率S 1:发电厂电源侧的功率 等效电源功率S 2:为发电机高压母线向系统送出的功率 运算功率S 2 ':为等效电源功率-出线始端导纳功率25 ★简单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简单潮流计算的三种情况计算步骤:A. ★★★已知同端负荷功率和同端电压(已知 S 1和U 1 、 S 4和U 4):a. 求各元器件参数b. 做等效电路图c. 由给定条件求各功率分点分布和功率损耗、节点电压 B. 已知末端负荷功率和始端电压(已知S 4和U 1 ):a.假定全网电压为额定电压U N ,则U 4=U Nb •由S 4、U 4推出S i (推算功率分布,不计电压降落)c •由S i 、U 1推出U 4 (推算电压分布,计入电压降落) 26闭式网络的潮流计算: A •环式网络潮流计算步骤:(忽略电压降一一 U N 为全网电压)Z i2 Z23 Z31a. 作等效电路:U i=U i =U Nb. 求基本功率:* * * * * *S a=((Z 23 +Z31 )S2+Z 31 S3)/(Z 12 +Z23 +Z31 )* * * * * *S b=((Z 23 +Z12 )S3+Z12 S2)/(Z 12 +Z23 +Z 31 )C. 校验:S a+S b=S2+S3?d. 确定功率分点(两边流入):S3=S23+S be. 计算实际功率分布:打开功率分点,其余同开式网计算法B •两端供电网络潮流计算步骤:a. 做等值电路:各元件参数b. 求基本功率:S a=((Z 23 +Z34 )S2+Z 34 S3)/(Z 12 +Z23 +Z34 )+(U N dU )/(Z 12 +Z 23 +Z34 )S b=((Z 23 +Z12 )S3+Z12 S2)/(Z 12 +Z23 +Z 34 )-(U N dU )/(Z 12 +Z 23 +Z 34 )S c=(U N dU*)/(Z12*+Z23*+Z34*)C.校验:S a+S b=S2+S3?d. 确定功率分点:功率由两侧流入的节点e. 计算实际功率分布:打开功率分点,其余同开式网计算法第四章复杂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27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它是一个方阵( n个节点就是n阶矩阵,不含参考节点);对称矩阵;稀疏矩阵对角线为自导纳;非对角线为互导纳(通常取地为参考点,编号0,节点电压都是各节点对地电压)28自导纳: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素Y ii,他等于在节点i加上单位电压,其他节点都接地时,经节点i向网络注入的电流;也等于在节点i加电压,其他节点都接地时,从节点i注入网络的电流同施加于节点i的电压之比;Y ii=X y j (自导纳是节点i以外的所有节点都接地时,节点i对地的总导纳,即等于与节点i相接的各支路导纳之和)29互导纳:节点导纳矩阵非对角元素Y ji,他等于在节点i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都接地时,经节点j注入网络的电流;也等于在节点i加电压,其他节点都接地时,从节点j注入网络的电流同施加于节点i的电压之比;Y j=Y ji=-y ji =-y j (节点j的电流实际上是自网络流出并注入大地中的,所以互导纳等于节点i与j之间的支路导纳的负值30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A .矩阵阶数= 节点数B .非对角元素中非零元素的个数=对应节点所连的不接地支路数C .对角元素就是各节点的自导纳=相应节点所连支路的导纳之和D .非对角元素=i 节点与j 节点之间支路导纳的负值E .矩阵是一个对称的,只要求下三角或上三角部分F •对于变压器支路,利用n型等效或归算法做都能求出(等效或归算后,按以上规则求)31 P-Q 分解法的迭代次数一般多于牛顿-拉夫逊法,但每次迭代所需的时间比牛顿-拉夫逊法少得多,所以其计算时间小很多第五章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与控制32 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动及调整:电力系统的总负荷(据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是变化幅度很小,变化周期很短的负荷;第二类是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周期较长的负荷;第三类是变化幅度很大、变化周期很长的负荷频率的调整分三种:频率一次调整——由于第一类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移将由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调速器进行调整;频率二次调整——由于第二类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移将由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调频器进行调整;频率三次调整——由于第三类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移将在有功功率平衡的基础上,责成各发电设备按经济最优分配原则进行有功功率分配33 电力系统的功—频静特性:负荷的功—频静特性、发电机组的功—频静特性A .负荷的有功功率一频率静态特性:K L D=△ P LD/△ f K L D =K LD f N/P LDN其中K LD是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表征负荷的频率调节特性)f N=50HzP LD是频率等于f时系统的有功功率P LDN是频率等于工频50Hz时系统的有功功率注意:K LD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不能整定,其K LD*大小取决于全系统各类负荷所占比重(1~3);他是调度部门确定按频率减负荷方案以及低频事故切负荷来恢复频率的计算依据B .发电机组的功一频静态特性:K G=-△ P G /△ f K G*=K G f N/P GN其中K G是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表征电源的频率调节特性)f N=50HzS *静态调差系数:表征系统电源频率调节特性的参数之一,S *=(f0-f N)/f N则有K G=P GN/( S *f N)K G*=1/ S *注意:K G是可以整定的,在整定范围内,K G越大,S *就越小,调整结果频率偏移越小;当发电机组满载以后,受调速机构的限制,发电机组不再具有调频能力,此时K G 为0 ,S *为无穷大34频率的一次调整:负荷增量△ P LDO是由调速器作用使得发电机组有功出力增加和负荷功率随频率的下降而自动减少两方面共同调节来平衡的K G刀=E K G:△ P LDO=-(K G刀+ K LD)△ f=-K △ f 注意:式中n台发电机组均未满载一旦满载,则某台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K G=O,参加并联的未满载机组越多,系统单位调节功率K越大,频率变化△ f越小,系统频率就越稳定各机组间的负荷分配:(按单位调节功率或调差系数自然分配)各机组承担的功率增量△P Gi=-K Gi △f=-P GN △f/(S f N)35 调节负荷节点a 处的电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端电压U GB .适当选择变压器变比C •改变线路的电抗参数D .改变无功功率分布第六章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36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的两大指标:煤耗率(g/kWh )——是指每生产1kWh 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重(29.31MJ/kg );网损率——是指电力网中损耗的电能与向电力网供应的电能的百分比37 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变压器绕组和输电线路导线电阻的电能损耗;变压器铁芯、电容器和电缆的绝缘介质以及电晕等的损耗★输电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等值功率法>最大负荷损耗时间T max:若线路中传送的功率一直保持最大负荷功率Smax在T max 时间内电能损耗恰好等于该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T max可由Tmax和cos $查表得出)△ A=E △ Pmaxr max38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1,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减少电网输送的无功功率;2,改善闭式网络的功率分布;3,合理确定电力网的运行电压水平;4,合理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5对原有电网进行技术改造39 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等耗量微增率准则——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各发电厂之间合理分配系统的有功功率负荷,使整个系统燃料耗量最小刀P Gi-刀PLDi =0第七章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40 派克变换:它是一种线性变换,是将静止的a、b、c 三相坐标系统(abc 坐标系统)表示的电磁量变换为在空间随转子一起旋转的两相直角坐标d、q 系统和静止的0 轴系统(dq0 坐标系统)41 派克矩阵:i dq0=Pi abc[ cos0cos( 0 -120 。

电力系统分析(完整版)资料讲解

电力系统分析(完整版)资料讲解

电力系统分析(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复习题9-1负荷的组成 1.综合负荷的定义答: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就是电力系统的负荷,亦称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

它是把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所有的用户的负荷总加起来而得到的。

2. 综合负荷、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的区别及关系答: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就是各发电厂应该供给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

供电负荷再加上发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就是各发电厂应该发出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发电负荷。

9-2负荷曲线 1.负荷曲线的定义答:反映一段时间内负荷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用负荷曲线来描述 ✓ 2.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的慨念答:负荷曲线按时间长短分,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日负荷曲线描述了一天24小时负荷的变化情况;年负荷曲线描述了一年内负荷变化的情况。

✓ 3.日负荷曲线中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平均负荷、负荷率、最小负荷系数的慨念答:负荷曲线中的最大值称为日最大负荷max P (又称峰荷),最小值称为日最小负荷min P (又称谷荷);平均负荷是指某一时期(日,月,年)内的负荷功率的平均值,2424d av W P Pdt =⎰;负荷率m k 是日平均负荷av P 与日最大负荷max P 之比,即maxavm P k P =;最小负荷系数α是日最小负荷min P 跟日最大负荷max P 之比,即minmaxP P α=。

✓ 4.日负荷曲线的作用答:日负荷曲线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它是调度部门安排日发电计划和确定系统运行方式的重要依据。

✓ 5.年最大负荷曲线的定义和作用答:年最大负荷曲线描述一年内每月(或每日)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的情况,它主要用来安排发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同时也为制订发电机组或发电厂的扩建或新建计划提供依据。

✓ 6.年持续负荷曲线的定义、最大负荷利用时数的慨念、年持续负荷曲线的用途答:年持续负荷曲线是按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排列而绘制成,作用是安排发电计划和进行可靠性估算。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一、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电源、输电系统、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组成。

1.电源:电力系统的电源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和风力发电厂等。

不同的电源之间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2.输电系统:输电系统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从发电厂送至变电所。

输电系统由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组成。

高压输电线路主要包括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

3.变电系统:变电系统用于将输电系统输送的高压电能进行变压、变频和分配。

变电系统主要包括变电站和变电设备等。

4.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用于将变电所输出的超高压输电线路送至用户。

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配电站、配电设备和配电网等。

二、电力系统的技术分析电力系统的技术分析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优化、稳定性分析和故障分析等。

1.电力系统优化:电力系统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电厂的组态和负荷的分配等,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优化和经济。

2.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保证电力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稳定运行。

稳定性分析主要有动态稳定性分析和静态稳定性分析两种。

3.故障分析:故障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原因、类型和影响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排除电力系统的故障,并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三、电力系统的经济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分析主要包括电力负荷预测、电价分析和电力市场分析等。

1.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进行预测,以便为发电厂的发电计划和电力系统的调度提供依据。

电力负荷预测需要考虑天气、季节、经济发展等因素。

2.电价分析:电价分析是指对电力市场的电力价格进行分析,以便为用户选择最优的电力供应商和用电策略。

电价分析需要考虑电力市场的竞争状况和电力需求的变化等因素。

3.电力市场分析:电力市场分析是指对电力市场的结构、运行机制和市场参与者进行分析,以便为电力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市场调度提供依据。

电力市场分析需要考虑市场竞争、市场监管和市场交易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和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及其基本元件2、电力系统由发电机,电力网和负荷组成。

3、电力网由各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及升降压变压器组成。

4、电压等级和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和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并容许电压偏移%5±,即额定电压为%5±N U ,常见的用电设备和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为,3,6,10,35,110,220,500)kV 。

5、【简答题】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答:(1)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6、【简答题】电能生产的基本特点 答:(1)电能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3)电力系统中的暂态过程十分迅速 (4)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1)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功率损耗称为(D ) A.厂用电负荷 B.发电负荷 C.工业负荷 D.供电负荷2)电力网某条线路的额定电压为Un=110kV ,则这个电压表示的是(C ) A.相电压 B.31相电压 C.线电压 D. 3线电压3)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C ) A. 30Hz B. 40Hz C. 50Hz D. 60Hz 4)以下(D )不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A.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B. 安全可靠的持续供电 C. 保证电能质量 D. 电力网各节点电压相等5)对(A )负荷停电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事故。

A .一级负荷 B. 二级负荷 C .三级负荷 D. 以上都不是 6)电力系统由(发电机、电力网、负荷)三部分构成。

7)电力系统的常用额定电压等级有( 10kV 、35kV 、110kV 、220 kV) (至少写出三个)。

8)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系统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系统的额定电压的关系为(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

9)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是(电能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力系统中的暂态过程十分迅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

10)我国交流电力网的额定频率为(50)Hz ,容许的正负偏差为(2.0±)Hz 。

11)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作用相当于供电设备,额定电压规定比系统的额定电压高(10%)。

12)在我国,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中一般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

第二章 电力系统元件数学模型1、电力线路的模型及参数计算方法 (1)线路模型RXj 2jB2jB要求的量:l x r Z )j (11+=)(Ω l b Y 1j = )(S 无损耗线路,自然功率的概念电导则可略去不计,即可以设01=r ,01=g 。

显然,采用这些假设就相当于设线路上没有有功功率损耗,即为无损耗线路。

自然功率也称波阻抗负荷。

是指负荷阻抗为波阻抗时,该负荷消耗的功率。

如负荷端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则相应的自然功率为c Nn n Z U P S /2==,由于这时的c Z 为纯电阻,相应的自然功率显然为纯有功功率。

2、变压器等值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考双绕组,三绕组不考) (1)变压器模型要求的量:k P 为变压器三相总的短路损耗(kW);N 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N U 为变压器绕组的额定电压(kV)。

T X 为变压器一相高低压绕组总电抗)(Ω,N S 为变压器额定容量(MVA),N U 为变压器绕组的额定电压(kV)。

注意:短路试验可以测定电阻、电抗,即通过短路试验可以求出T R ,T X 。

空载试验可以测定电导、电纳,即通过空载试验可以求出T G ,T B 。

3、同步发电机等值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1)发电机模型EGX R要求的量:(%)G X 是以发电机额定容量为基准的电抗百分值,N U 为发电机的额定电压(kV);N S 为发电机的额定视在功率(MVA)。

4、负荷 (1)负荷模型LR LjX5、多级电压电力网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1)画出等值电路图GE G jX 3T Y 3T Z 21Y 1Z 21Y 1T Y 1T Z 22Y 2Z 22Y 2T Y 2T Z 23Y 3Z 23Y LR LjX(2)折算到基本级例:假设线路3-l ,km l 50=,)/(25.01km r Ω=,试计算3l R 。

Ω=⨯=184.292)121220()37110(502.0223l R(3)三相系统的标幺制及其计算1、在电路计算中,有两种:有名制和标幺制。

进行运算的,称为有名制。

等的相对值进行运算,称为标么制。

定义为相应的基准值有名值标么值=2、电力系统中五个基准量之间的关系2BB B U S RR = ; B B B U I S 3=; B B B U I U 3=; B B Z Y 1=。

B ) A. 电导 B.电阻C .电纳 D.导纳 2. 三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一般装在( B )A .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 B. 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 C. 中压绕组和低压绕组 D. 三个绕组都装 3. 双绕组变压器,型等值电路中的导纳为( A ) A .GT-jBTB .-GT-jBTC .GT+jBTD .-GT+jBT4. 电力系统分析常用的五个量的基准值可以先任意选取两个,其余三个量可以由其求出,一般选取的这两个基准值是( B )A.电压、电流B.线电压、三相功率C.电压、电抗D.电流、电抗5. 额定电压等级为500kV 的电力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为( A ) A. 525kV B. 520 kV C. 515kV D. 500kV6. 已知某段10kV 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电抗X=50,若取SB=100MVA ,UB=10kV ,则这段电力线路的电抗标幺值为 ( 50 )2UB SB X X B ==21010050⨯=50 7. 电力系统传输中,把( 01=r , 01=g )的线路称为无损耗线路。

8. 自然功率是衡量输电线路传输能力的一个重要数据,( )都可以增大自然功率。

9. 在三相电力线路的等值电抗计算公式中的几何平均距离Deq 的计算公式为(3ca bc ab eq D D D D = )10. 线路的末端电压是否总是低于始端电压为什么答:当输送功率大于自然功率时,线路末端电压将低于始端;反之,输送功率小于自然功率时,线路末端电压将高于始端。

11. 同样截面的导线,用于不同的电压等级,其电抗标幺值是否相同列公式说明。

12. 同容量、同电压等级的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参数是否相同为什么 13. 什么是标幺制标幺值的定义是什么电力系统中五个基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4. 如图2-18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画出用有名制表示的等值电路图,发电机用电压源表示近似,取绕组电阻,负荷用输出功率表示(即不用求)。

变压器T1:121kV ,60MVA ,P S=30kW ,US%=10,P 0=6kW ,I 0%=。

变压器T2:110/11kV ,60MVA ,P S=30kW ,US%=10,P 0=5kW ,I 0%=。

第三章 简单潮流计算1、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电压调整、输电效率的概念。

答:(1)电压降落:U U U U δj 21+∆=-,始末两端电压的向量差,仍为相量。

其中U∆和U δj 分别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

(2)电压损耗:21U U -,始末两端电压的数值差。

近似认为U U U ∆≈-21,电压损耗常以百分数表示,即100%21⨯-=∆NU U U U %。

(3)电压偏移:N N U U U 11∆=-或N N U U U 22∆=-,始端电压或末端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比值。

电压偏移也常用百分数表示,即电力线路始端电压偏移百分数为%100%11⨯-=∆NNN U U U U ,电力线路末端电压偏移百分数为 %100%22⨯-=∆NNN U U U U 。

(4)电压调整:220U U -线路末端空载与负载时电压的数值差。

不计线路对地导纳时,120U U =,则此时电压调整就等于电压损耗,即21220U U U U -=-。

其百分数为%100202200⨯-=∆U U U U (5)输电效率:12P P =η,线路末端输出的有功功率P2与始端输出有功功率P1之比,其百分数为%100%12⨯=P P η 2、简单开式网的潮流计算(1)由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组成 (2)从后向前逐级计算 (3)从前向后逐级计算1U 2U RjXjBY =11jQ P +22jQ P +S ''~①*=∆Y U S y 2~ )(~22jB U S y -=∆②)()(~222222jX R UQ P jX R U S Z I S z ++=+==∆ B U jQ P S S S y 22222j ~~~-+=∆+='' )(~222jX R U Q P S Z +''+''=∆③)(221jX R U Q j P U U +''-''+= S S Q P S Z ~~j ~111''+∆=+=1U RjX2U 22jQ P +)(~222222jX R U Q P S Z ++=∆ )(22221jX R U jQ P U U +-+= )(~21jB U S y -=∆ y z S S S S ~~~~21∆+∆+=第四章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1、求导纳Y 矩阵424Z K:1+⨯=244411K Z Y ; +=4221Z Y ; KZ Y Y 1144224⨯-==2、电力系统的节点分类(选择),各有什么特点(简答)答:①PQ 节点——节点的注入功率P 、Q 均给定,通常负荷节点均为PQ 节点,待求电压大小及相位②PV 节点——节点的注入有功功率P 是给定的,且节点电压大小给定,通常有无功储备的发电厂可选作PV 节点,待求Q 和相位③平衡节点——节点电压的大小及相位均给定。

潮流分析时有且只有一个。

待求P 、Q 。

3、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用的是节点电压法。

4、牛顿-拉夫逊法是运用迭代方法求解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的功率方程组。

5、P-Q 分解法是牛顿-拉夫逊法极坐标的简化。

第五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和频率调整1、∑∑↓<f P P L G , ∑∑↑>f P P L G ,(∑G P 是所有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总和,∑L P 是同系统的总负荷,f 是频率。

)2、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简答)答:频率的一次调整(或称为一次调频):指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行的,是对一次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作调整。

频率的二次调整(或称为二次调频):指由发电机组的调频器进行的,是对二次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作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