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_以贵州玉屏县为例_李忠斌
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
摘 要 :发展 农村 生 态农 业 经济 ,加 强农 村 生 态环境 建 设 ,是 建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重要 内容 。武 陵 山
区在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具有很 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 ,但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 的发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 多的问题 ,如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 ,农村环境 污染和农业资源减退等等。 因此,必须转换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依据武陵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 ,发展绿 色生态农业 ,加快农村生
2 0 / 2 总第 3 0期 08 1 8
文章编号 :10 —18 (0 8 2— 0 8— 2 0 1 4 X 20 )1 02 0
商 业 研 究
C MMER I L R S A H O C A E E RC
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 思考
孙 忠 良,吕学芳
( 吉首 大 学 马 克思 主义 学 院 ,湖 南 吉 首 46 0 ) 1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e r s:W u i gmo n an u r a ; r r r a a rc l r ;e o—a r u tr y wo d l u t io sa e s u a a e ; g iu t e c n l u gi l e c u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 的十七大报告 中指 出,“ 建设
生态 文 明 ,基本 形成 节 约能 源 资源 和保 护 生态 环 境 的 产业 结构 、增长方 式 、消费模 式 。循环 经 济形 成 较 大
一
、
生态 农 业 和生 态农 业 经济
在我 国 ,生 态农 业 兴 起 于 2 世 纪 8 代 初 ,虽 ( 】 0年
然 已经发展了 2 0多年 的时 间,但仍处 于搞试点 的阶 段 ,这主要 因为人们对 “ 生态农业” 的概念认识 比较 狭隘,没有在公众理念上达成广泛共识。完整的 “ 生
武陵山区惠农政策下乡的执行困境探析
武陵山区惠农政策下乡的执行困境探析改革开发以来,中央颁布了16份中央一号文件,体现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惠农政策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
武陵山片区作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确定的扶贫开发主战场,特别需要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
然而,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我们发现,武陵山区惠农政策下乡面临环境复杂性、民族多样性、主体多元性等执行困境,使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通过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运行基础等角度进行相应的成因分析,并进行相应政策展望,以期为国家其他连片特困地区的惠农政策下乡提供借鉴。
标签:惠农政策;武陵山区;政策下乡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围绕我国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强农政策,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然而,武陵山区由于特殊的客观实际,发展比较滞后,加之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极为不平衡,导致“三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这就更加需要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倾斜,制定和实施针对特殊地区的惠农政策。
而惠农政策的关键环节在于实行,惠农政策能否有效实行,事关政策效用能否发挥、问题能否解决、政策机制体制能否完善等问题。
因此,通过对武陵山区惠农政策下乡的困境进行探析变得极为必要,这不仅有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也有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一、武陵山区惠农政策下乡的执行困境惠农政策的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阶段。
但是,在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走样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就其具体表现,因地而异,形色各样。
那么,武陵山区由于特殊的客观实际情况,惠农政策下乡将面临怎样的执行困境呢?其主要表现有:(一)主体多元性武陵山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由于各省市间的发展战略存在差异,发展水平不一,在响应党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同时,势必制定与本地区相耦合的惠农政策,而这种耦合大多基于地方的现实利益,从而导致国家与地方的利益博弈。
乡村振兴视角下武陵山片区脱贫路径探讨
乡村振兴视角下武陵山片区脱贫路径探讨乡村振兴作为当前国家战略,着力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村贫困问题。
武陵山片区是湖南省教育扶贫工作重点区域、贫困县和贫困村的集中地区,乡村振兴视角下,需要探讨一条适合该地区的脱贫路径。
一、资源优势武陵山片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田园风光,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此外,当地还有传统的中药材和木材等资源,可以进一步发展相关产业。
同时,人力资源也是该地区的优势,拥有劳动力丰富的农民。
二、产业发展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可采取发展产业的方式促进脱贫。
对于武陵山片区而言,可考虑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和中药材和木材等传统农业产业。
首先,旅游业可以立足富厚的山水田园资源,发展特色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其次,中药材和木材等传统农业产业可通过加工提高附加值,同时开拓市场,增加销售额。
此外,还可考虑开展农产品电商,拓宽销售渠道。
三、教育扶贫教育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石,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武陵山片区可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进而更好地适应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
同时,通过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也有利于实现家庭稳定脱贫。
四、科技支撑现代科技的应用正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武陵山片区可通过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利用现代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迭代。
此外,可增加科研和技术合作,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研发技术,提高当地的科技水平。
五、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保障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武陵山片区可通过加强对当地的政策倾斜,提供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同时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当地农村经济的收益水平。
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综上所述,针对武陵山片区这一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可采取多种措施,以产业发展为主线,辅之以教育扶贫、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持,打通一条适合当地的脱贫路径,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
【中心组研讨发言】立足“三个一”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升级发展
【中心组研讨发言】立足“三个一”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升级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某片区的代表,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发表关于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升级发展的发言。
当前,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武陵山片区这样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的地方,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为了更好地推动康养产业的升级发展,我们提出了“立足‘三个一’”的策略。
首先,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武陵山片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我们可以积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吸引外资和技术,提升我们的康养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国际市场调研,了解国际康养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其次,要围绕“一区一品”战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在康养产业中,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关键的竞争力。
我们应该注重培育特色康养品牌,推出具有独特魅力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让游客在享受康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此外,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康养体验。
最后,要强化“一城一策”政策支持。
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康养需求和资源条件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地方制定差异化的政策。
政府应该加大对康养产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新,推动康养产业升级。
总之,立足“三个一”,就是要在国际交流合作、产品和服务质量、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加强努力,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的升级发展。
我们期待着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和建议,共同为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近年来,康养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武陵山片区作为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的地方,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在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的升级发展中,我们应立足“三个一”,即立足“一带一路”推动对外合作、立足“一区一品”提升产品质量、立足“一城一策”加强政策支持。
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一、背景介绍武陵山区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横跨湖南、湖北、广西三省区,是我国主要的山地生态区之一。
这里土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中国南方山地绿色之肺”。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了保护山区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要进行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将对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2.1 生态建设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得年久失修,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为了保护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必须要进行生态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
•积极开展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例如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
•河湖水库的维护与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
2.2 垃圾分类处理垃圾污染是武陵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广垃圾分类处理。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加强收集、运输、存放和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率。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和居民参与率。
三、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武陵山区是一个物种多样性极高的地区,拥有大量珍稀特色植物资源。
开发和利用这些植物资源不仅有助于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3.1 植物资源种植通过加强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保护植物品种特色,大力发展和扶持特色植物产业。
针对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特点,引进优良植物品种,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等手段提高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益。
3.2 特色植物加工加强特色植物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一批有益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特色植物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加工项目。
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推动当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乡村振兴视角下武陵山片区脱贫路径探讨
乡村振兴视角下武陵山片区脱贫路径探讨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脱贫攻坚是一个关键环节,而武陵山片区是我国贫困地区的集中地之一。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视角下,探讨武陵山片区的脱贫路径。
要实施产业扶贫战略。
武陵山片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传统的农业产业难以为他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等新兴农业产业,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寻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加强品牌打造和销售渠道拓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武陵山片区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加快修建农村道路、桥梁、水电站等基础设施,解决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足等问题,提升片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要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升人力资源能力的重要途径,技能培训则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
应加大对武陵山片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同时开展技能培训,培养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第四,要实施生态扶贫战略。
武陵山片区地处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建设是保障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加大对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土地治理、水源保护、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发展,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组织机制的建设。
乡村振兴需要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而在武陵山片区,应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加强中央、省、市三级政府的协调配合,统筹推动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工作。
乡村振兴视角下,武陵山片区的脱贫路径应该是多元化的。
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技能培训、实施生态扶贫战略以及加强组织机制建设等措施,可以促进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工作,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
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何治江(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摘要:武陵山片区以其丰富的特色农产品的产出,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天然优势。
而发展特色农业又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对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全面认知的基础上,针对特色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建议,很有必要。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是全国十八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2012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调研湖南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中明确指出,要立足武陵山区的优势和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把油茶、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做出品牌和效益。
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在渝东南地区调研时强调,渝东南地区山多地少、条件艰苦,必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尽快改变渝东南贫困面貌。
一、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武陵山片区以生物物种多样,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在种殖和养殖上都有着许多特色,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一)特色农业概述特色农业,即以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为表现,从区域内农业资源中开发出特有的、成规模化的农产品,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事业。
特色农业的关键在于“特色”和“效益”,具体来说:一是要有特色,即依据本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通过特有或普遍的生产手段,创造出独具特色农产品。
二是效益要好,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前提下,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推介、销售,产生出较好的经济收益。
那么,“特色”与“效益”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总体上来说,特色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特色的保障。
具体来说,一方面,特色农业以“特色”命名,无特色则名不副实;无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还是“物以稀为贵”都以特色为前提;特色是因地制宜、立足自身实际的重要表现,也可以说,“特色”在当地并不特色。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的分析
作为武陵山地区的核心区域,黔江区在2022年GDP达到了
1771亿元,同比增长6.5%。
恩施市
02
恩施市在经济总量和增速方面均表现良好,2022年GDP达到
1673亿元,同比增长6.3%。
利川市
03
利川市在生态文化旅游领域具有显著优势,2022年GDP达到
1497亿元,同比增长5.8%。
03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01
经济总量
02
产业结构
2022年,武陵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752亿元,同比增长7.3%。
以服务业为主导,工业为辅助,农业 为基础的产业结构。
03
区域发展不平衡
武陵山地区内部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 衡,部分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代表性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黔江区
01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 各类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 持。
05
结论和建议
主要结论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仍然落后于其他地区。 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创新引领。
产业结构不合理,以传统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对策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发展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 状及策略的分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策略建议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1
武陵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经济发 展潜力区。
武陵山片区电脑农业推广与运用问题探析——以鹤峰县为例
武陵山片区电脑农业推广与运用问题探析——以鹤峰县为例文晓国;李军明;李忠斌【摘要】通过调查,鹤峰县电脑农业的推广和应用模式是从上到下推行的,导致推广时方案并非最优,没有考虑农民的需求,对潜在的风险一无所知等问题.为保证电脑农业的顺利推行,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从下到上推行是更好的选择,同时应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可能的风险,建立信息交互和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期刊名称】《农业网络信息》【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7页(P106-112)【关键词】电脑农业;问题;最优方案;需求;潜在风险【作者】文晓国;李军明;李忠斌【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6很多学者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能够增加农民收入[1-3],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降低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各项成本[3],进而能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4]。
因此,农业信息化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国家目前正大力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农牧区,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收入,2006年,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民委分别依托中科院合肥智能所和中南民族大学成立了中科院-国家民委农业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受该实验室的委托,相关研究人员深入各民族地区进行农业信息化的调研,了解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应用情况,探索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之路。
湖北省恩施市鹤峰县电脑农业的推广与运用是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调研,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电脑农业推广与运用的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推进当地电脑农业的发展。
武陵山片区民各方面的情况比较接近,因此,在电脑农业的推广与应用方面,鹤峰县是整个武陵山片区的一面镜子,探讨鹤峰县电脑农业的推广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对整个武陵山片区推广电脑农业具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武陵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农村农业科技发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目前武陵山区面临着基础设施滞后、农民科技意识欠缺、农业科技推广难、缺乏科技投入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政府支持、科技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增加科技投入。
发展农村农业科技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通过综合措施,推动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的健康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基础设施、农民、意识、科技推广、投入、政府支持、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农业投入、政府、企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综合措施、健康发展。
1. 引言1.1 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武陵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其农村农业科技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武陵山区的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
发展农村农业科技成为推动武陵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业资源浪费,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农业科技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才能持续推动武陵山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乡村兴盛的目标。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武陵山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村农业生产条件艰苦,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
二、农民科技意识欠缺的问题部分农民缺乏科技意识,对新技术、新品种不够重视,存在观念保守、接受能力低等问题,致使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加大。
武陵山片区特色村寨建设的SWOT分析_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_李军
《民族论坛》2014年第1期2014年第1期总第339期民族论坛MINZU TRIBUNE No 012014No .,339General 一、引言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民族地区开展特色村寨建设试点。
在这四五年的实践中,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肯定了村寨建设取得的经验,同时探讨了村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龙晔生从文化自觉是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与前提出发,探索当前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工作中引入文化自觉理念的重大意义;[1]段超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文化价值出发,找出了目前存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保护和发展规划和方案不尽科学,部分地区部门协作不力,村民参与不够,村寨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并提出了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2]郑甘甜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意义再思考出发,以捞车村为例,探讨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3]以上学者在村寨建设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未能对特色村寨建设的具体条件进行仔细的分析,为此,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某个区域建设特色村寨的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二、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武陵片区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经济协作历史沿革划定,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北11个县市、湖南37个县市区、重庆市7个县区、贵州16个县市。
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
2010年末,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人,乡村人口2792万人。
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9个世居少数民族。
在该片区展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还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4](一)理论意义[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武陵山片区特色村寨建设问题研究”(2013-GM-0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CTS13007)、中南民族大学“信息化与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学术团队资助项目(XTS09007)阶段性成果。
武陵山片区农业资源优势及区域产业化发展对策
[ 6 ] 孙 志 国 ,王树 婷 ,黄 莉敏 ,等. 武 陵
山民族地 区茶 叶地理 标志 与茶 文化 遗 产保 护 [ J ] .陕西农 业科 学 ,2 O 1 2 ,5 8
( 2) : 1 43 . 1 4 7, 1 5 2.
[ 7 ] 孙志 国,王树婷 ,熊晚珍 ,等. 湖南 传 统特 产 的地理 标志 知 识产权 保护 思 考 [ J ] . 湖 南 农 业科 学 ,2 01 2, ( 1 ):
1 21 . 1 2 5 .
突 破 了传 统农 业 的 生产 范 围 , 向加 工 业 、商业 、科技业拓展 ,形成了生产、 加工 、科技 、服务 、销售 的产业 链,即
所谓 “ 产 、 加 、 科 、销 ” 一 条龙 ,“ 农、
市 )中县县 ( 区、市 )有农业产业化 国 家重 点龙头 企业 。
形象 ;加大营销推介 力度 ,提高市场影 响力 ;强化监督 管理 ,确 保农 业品牌化 工作健康发展 。尤其是在 结合 非物 质文 化遗 产 生产 性 保护 、 中 国驰 名商 标认 定、中 国特产之乡命名 、中国名牌农产 品认定、地理标志权保护 、中华老字号 认 定等 基础 之上 ,整合与培育农产 品品 牌 ,加 快武 陵山片区农业 品牌化建设 。
社 ,2 0 1 1 . 1 - 2 0 2 .
0
志产 品,是 目前 国内保 留下来为数不多 的一种蒸青绿茶 ,其制作工 艺及所用 工 具相 当古老 ,与唐 代 的茶 圣 陆羽 《 茶
[ 3 ] 张照新 ,陈 洁 ,徐雪 高,等. 农业产业
化 龙 头 企业 发 展 与 社 会 责任 【 M] .北 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 0 1 0 . 1 - 1 9 3 . [ 4 】 孙志 国,熊晚珍 ,王树婷 ,等. 武陵山 区药 材 的地理 标志 与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 [ J ] .中医 药 导报 ,2 0 1 2,l 8( 8):
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报告
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报告武陵山区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南、湖北、重庆三省市的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山地经济区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武陵山区域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区域概况武陵山区地势崎岖,山高林密,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该地区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农村经济落后等问题,该地区的发展较为滞后。
二、存在问题1. 交通不便:由于地形险峻,交通条件较差,大部分地区缺乏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这严重制约了区域内外的交流与发展。
2. 农业落后:由于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农田利用率不高。
3. 旅游开发不充分:武陵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但旅游设施相对薄弱,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
三、发展机遇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山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武陵山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生态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环境意识增强,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武陵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非常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四、发展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改善交通状况,为区域发展提供便利。
2. 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技能,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加强对武陵山区的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更多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
4.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保护好区域的生态资源。
综上所述,武陵山区域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行现代农业、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以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可以促进武陵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立足产业优势助推脱贫攻坚——玉屏侗族自治县生猪产业扶贫成效分析
业等一种或多种养殖废弃物处理设 施,确保养殖废弃物不对周边生态 环境造成破坏,不影响人民群众的 正常生活,牢牢守住生态底线,促 进 生 态 环 境 和 产 业 发 展 协 调 并 进, 实现全县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过 5 年多的发展,公司投资 5.7 亿元配套建设了饲料加工厂、总 部办公楼、员工宿舍楼、服务中心 以及年出栏商品仔猪 16 万头的朱家 场种猪场和年出栏商品仔猪 30 万头 的田坪种猪场各一个,均获得了国 家级标准化示范场称号。目前全县 已发展饲养规模 300 头以上生猪代 养户 264 户,建设标准化圈舍 352 栋, 总饲养规模达 16.54 万头,年出栏 生猪 32 万头以上。 2 生猪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模式
所得纯利润按照 7∶2∶1 的比例 进行分配,即 70% 用于全乡镇(街
平溪街道杨柳村贫困户洪加元,通 过多方面的支持,贷款到 2 年担保 贴息贷款 16 万元,2016 年在自家 荒坡地上建起 400 头猪规模的圈舍 加盟温氏养殖,到 2017 年 10 月份, 养的两批猪出栏时成活率都超过 95%, 合 计 毛 利 润 24 万 元。2017 年 11 月,进完第 3 批猪苗后,洪加 元做了一个决定 :主动申请脱贫摘 帽。在“自愿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 资格申请书”上结结实实地按下了
局效应,目前生猪产业已成为全县 各相关部门积极申报项目给予支持。
脱贫攻坚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全县所有代养户均配套
1 生猪一体化产业发展现状
建设有集粪池、3 级或 4 级沉淀池、
2014 年 3 月 14 日, 广 东 温 氏 沼气池、舍外生物发酵床、循环农
作者简介 :吴继标(1975—),男,侗族,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产业发展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 通信作者 :周忠凤(1987—),女,汉族,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产业发展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玉屏走出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助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亿万农民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在此背景下,如何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谋划生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畜牧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笔者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玉屏县”)生态畜牧业为基础,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制约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玉屏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2014年以来,玉屏县以实施生态畜牧业“111348”工程(即做好1个生态畜牧业规划,抓好1个一体化生猪产业,建好1支生态畜牧业防疫队伍,打造武陵山片区生猪养殖、良种繁育及饲料供应3个基地,实现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年出栏40万头,农民人均生态畜牧业纯收入增加800元)为总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小区养猪、大棚种菜、山上栽果、林下种药、水中养鱼”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路,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1.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依托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家庭农场(代养户)”合作模式,推行“合作发展411模式”(即由公司统一提供猪苗、饲料、生物保健和技术服务,一定保价回收,一定保障代养户合理利润)发展生猪一体化养殖。
目玉屏走出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助推乡村振兴文│周忠凤 吴继标(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中心)前,已建成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总部、平溪与田坪两个技术服务部、一个年产35万吨饲料厂、年产28万头与16万头商品仔猪扩繁场各一个。
发展年出栏600头以上生猪代养户228户,年出栏生猪32万头以上,创造了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推广的“玉屏速度”。
2015年至2019年,累计投苗生猪83.37万头,累计出栏生猪67.58万头,累计实现平均利润230.53元/头。
全县建成了23个生猪扶贫产业养殖小区(场),饲养规模4.47万头,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110户,户均年收益1900元以上。
【中心组研讨发言】立足“三个一”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升级发展
【中心组研讨发言】立足“三个一”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升级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我的意见,就立足“三个一”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升级发展与大家交流和讨论。
首先,我想简要介绍一下“三个一”的概念。
所谓“三个一”,即一研究定位,一资源整合,一产业升级。
这是我们提出的一种推动康养产业升级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对武陵山片区的康养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准确定位。
这个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非常适合发展康养产业。
我们需要了解这个片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历史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以便找到最适合发展的康养产业类型。
只有把握好产业发展的方向,才能在后续的整合资源和升级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要整合片区内的各种资源。
武陵山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美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等。
同时,这里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康养产品和服务。
通过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造力,推动康养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最后,我们要着力推动整个康养产业的升级发展。
从康养目标、产品和服务设计,到市场推广和管理创新,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
我们可以引入先进的康养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优秀的企业和专业人才,从而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要注重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行业标准,以推动康养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总之,立足“三个一”可以帮助我们在推动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升级发展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事们能够共同努力,为促进武陵山片区的康养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事们:对于武陵山片区的康养产业升级发展,我们认为应立足“三个一”,即一研究定位,一资源整合,一产业升级。
我愿继续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与民宿旅游融合发展路径选择——基于利川市的调研
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与民宿旅游融合发展路径选择——基
于利川市的调研
李忠斌;刘阿丽
【期刊名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3)006
【摘要】差异化、多元化的特色产业是特色村寨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以武陵山区利川特色村寨为例,在分析其发展优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宿+”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避免了产业的同质化与单一化,同时又发挥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其具体发展路径为“民宿”+自然生态;“民宿”+民风民俗;“民宿”+村寨科考;“民宿”+运动休闲;“民宿”+健康养老.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总页数】7页(P108-114)
【作者】李忠斌;刘阿丽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相关文献】
1.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新思路:基于夹壁村的调研 [J], 李忠斌;李军;文晓国
2.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与民宿旅游研究r——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 [J], 冉红芳;
李军;朱秋红
3.康巴藏区特色村寨建设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扎溪卡草原的调研 [J], 林伟伟; 傅卫东; 葛飞; 陈正江
4.清江源头锻公正武陵山区铸法魂利川市人民法院聚力加强全面建设 [J],
5.清江源头锻公正武陵山区铸法魂——利川市人民法院务实加强全面建设的经验[J], 朱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
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王树婷;张敏;熊晚珍;黄莉敏【摘要】There are a lot of specialty resources in the Willing Mountains Area. In this article, the protection status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the area was introduced, and it was recommended to make the 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 of the variou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specialt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special sig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o unify the famous specialty brand, to introduce the policy of five kinds of national geographic indication specialties per county, to do the inter - provincial joint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o strengthen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protection of famo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roducts, to protect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n the ethnic handicrafts, to develop the ethnic handicraft industry and the ethnic culture industry,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based 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o combin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wit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研究了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并建议制定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整合名优特产的品牌;实行一县(区、市)五种国家地理标志特产政策;实现跨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名优农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特色农业与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业;保护民族工艺品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发展民族手工艺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地理标志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尤其是文化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4)012【总页数】6页(P119-124)【关键词】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地理标志;地理标志特产;特色产业;产业扶贫【作者】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王树婷;张敏;熊晚珍;黄莉敏【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3.4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七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为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三大议题之一[1],主要是针对传统名优特产(如农产品、酒类、食品、工艺品、纺织品等广义的特产)的知识产权保护[2~6],属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7]。
黔东武陵山区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黔东武陵山区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显权;李朝霞【摘要】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达40%以上,但良种生产却面临举步艰难的尴尬局面,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模式很难适应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良种生产需求.种子生产企业一方面要承担种子质量的巨额风险,另一方面要克服不良气候环境对产量的巨大影响,种子生产农户、生产企业及种子经营企业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出现“轻生产重经营”的现象,种子生产农民不能在种子生产中得到真正的实惠.【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4(033)001【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武陵山区;良种繁育;问题;对策【作者】王显权;李朝霞【作者单位】石阡县种子管理站,贵州石阡555100;铜仁市种子管理站,贵州铜仁5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59|038|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部,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武陵山区。
东与湖南的怀化、湘西,北与重庆的黔江地区相接。
全市辖“二区八县”,总人口420万人,土壤普查耕地面积28.3万hm2,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4.7万 hm2,其中水稻10.3 万 hm2、玉米 7.4 万 hm2、油菜 5.3 万hm2左右,常年“三杂”制种面积0.13万hm2左右,适宜“三杂”制种的面积在1.3万hm2左右。
市内大部分海拔在205~800 m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光、水、热资源丰富,常年年均气温16.2~17.5 ℃,年有效积温 4 500~5 600 ℃,年降雨量 1 200~1 400 mm,无霜期 270~300 d,年日照时数1 100~1 330 h,4~9 月日均温 21.5~27.5 ℃,光热同步,水热协调,河谷纵横,连片66.7~133.3 hm2的坝子较多,气候特点表现为立体性、多层性、多样性、多宜性,非常适应水稻、玉米、油菜、茶叶、花生、烤烟、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及水稻、玉米、油菜种子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山片区地处湘、黔、鄂、渝四省边境,面积约为17.18平方公里,是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片区内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余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2.5%,武陵山片区作为全国11个贫困片区之一,又被称之为“武陵山贫困区”,特别是分布在该地区的广大农村更是由于位置偏远、地势险峻、耕地资源贫乏、经营方式落后等诸多因素,长期制约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进程。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扶贫纲要(2011-2020)、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2011-2020)实施规划、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项政策的实施,武陵山片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固然重要,但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依赖外力推动难以实现增长,政策作为推动事物发展的外因,不能始终维持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武陵山片区应当依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从而由特色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最终达到产业重构的目标才是实现武陵山片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武陵山大部分地区仍是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因此应当将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实现产业重构的突破口,然而从其他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走入一些误区,认为“特色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产品越土越好”,因此,探索与思考特色农业的发展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武陵山片区山水相连、自然条件相近,笔者以贵州铜仁市玉屏县为例,试图探索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玉屏县特色农业现状农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特色便是其中的灵魂之所在。
在武陵山片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基于武陵山片区的发展贫困惯性与馥郁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既能巧妙的扬长避短又能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继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可以说,特色农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前奏。
1.玉屏县农业的基本情况玉屏县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535万,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其中农业产值41056万元,同比增长10.3%;林业产值4112万元,同比增长10.0%;牧业产值31791万元,同比增长6.8%;渔业产值2576万元,同比增长8.2%。
2012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025公顷,同比增长6.5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8532公(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对于具有发展落后惯性的民族地区而言,发展特色农业无疑是实现传统农业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本文以贵州玉屏县为例,试图探索武陵山片区发展特色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武陵山;玉屏县;特色农业[中图分类号]F3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92(2015)03-0077-05浅谈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以贵州玉屏县为例李忠斌1郑甘甜2[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CTS13007)、中南民族大学学术团队资助项目“信息化与民族地区农业发展”(XTS09007)。
[作者简介]1.李忠斌(1965—),男,土家族,湖北利川市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学。
2.郑甘甜(1990—),女,汉族,湖北武汉市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学。
2015年第3期总第367期民族论坛MINZU TRIBUNE No 032015No .,367General《民族论坛》2015年第3期顷,同比下降4.57%;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981公顷,增长3.92%;蔬菜播种面积2648公顷,增长0.99%。
年末实有茶园(绿茶)面积68公顷,比上年增长27.58%,果园面积1797公顷,比上年增长3.93%。
畜牧业、渔业有所发展。
全县肉类产量9465吨,比上年增长4.83%,水产品产量1472吨,比上年增长13.23%。
主要农产品产量结构有所调整。
(见表1)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2年玉屏县的农业发展稳步前进,不仅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并在蔬菜、林业、茶油业中体现出民族地区农业的比较优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特色农业的增长点逐渐显露。
2.特色农业玉屏县在历史上素有中国“箫笛之乡”、“油茶之乡”的美称,在特色产业的选择中,箫笛林种植业、油茶业首当其冲成为重点发展的主导特色农业,随后又增加了蔬菜、中药材、特种养殖。
2013年玉屏县结合9.3万亩农业产业规划,以320国道及玉铜公路为主轴的南“菜”、北“药油米”的总体布局已逐渐显现。
作为“中国油茶之乡”,玉屏栽培经营油茶已有500多年历史。
玉屏县自2009年起补助并奖励油茶种植户,多方位引导投资茶油产业,鼓励民营企业、能人大户参与建厂加工。
2010年,江西云河集团与玉屏签订了3万亩高产油茶种植的协议,总投资达1.2亿元,当地农民用荒山入股。
此后,玉屏又引进湖南新绿洲等油茶发展公司,建立了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
截至2012年9月玉屏县共完成优质油茶基地建设14.7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8518亩,企业订单生产11000亩。
近年来,玉屏县的商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2012年全县共有500余户农户从事蔬菜专业生产。
玉屏县还计划建立商品蔬菜示范基地5000亩,预计将辐射带动全县发展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
玉屏还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先后引进了贵州玉屏三湘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贵州宏亿昱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千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全县6个乡镇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10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2012年的20800亩,涉及头花蓼、金银花、银杏、丹参等16个品种,为基地3860余户农户带来收益。
2012年玉屏县已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个,其中年出栏10000头生猪规模养殖场1个、年出栏5000头生猪规模养殖场1个、县级规模养殖场3个,新发展养殖大户42户[1]。
由此可以见,玉屏县特色农业对经济的贡献比重正在逐渐扩大,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因此,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玉屏县特色农业有着较为强劲的发展后劲与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玉屏县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近年来,玉屏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瞩的成就,在摸清自身区位比较优势的同时,也找准了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特色农业品种。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与发达地区,乃至发达国家的特色农业发展相比,玉屏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数据来源:数据经《玉屏侗族自治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武陵山片区玉屏侗族自治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2011-2020年)实施规划》整理所得,文中其他数据,若无特殊说明,均据此所得。
表1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人才与技术,产品创新不足人才与科技是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目前玉屏正面临着因特色农业技术人才不足而导致的新技术发展缓慢、创新产品数量少的现状。
一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截至2010年6月,玉屏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共有2332人,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169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县2332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直接涉及农业部门的有128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5%。
二是农村乡土人才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全县共有能工巧匠1.2万多人,仅占农业总人口的10.5%,能带头致富并成为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的有1699户,仅占农村总户数的5.96%。
三是农村乡土人才整体素质不高,所能掌握的科技水平有限,较难满足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从现有的农村乡土人才文化水平看,绝大多数只有普通高中、中专文化,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只有1人,大专学历只有2人,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乡土人才的0.1%;取得绿色证书的农民共有2431人,平均每18户才有1名绿色证书人员,并且大多集中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村镇,科技示范的辐射面有限。
四是农村乡土人才的行业分布不合理。
全县1.2万能工巧匠中,从事养殖业的占20%,种植业的占26.4%,手工业的占5.3%,商业的占5.8%,交通运输业占16.9%,水电设计与建筑安装的占9.6%,饮食业占3.2%,乡企管理占0.7%,大多数乡土人才集中在种植和养殖业,从事经营管理和营销的乡土人才比较紧缺[2]。
2.新技术研发缓慢,产品形式单一由于特色农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与新技术研发的缓慢,全县特色农业面临着农产品资源多,开发成商品的少;传统方法加工的多,研发新工艺的少;大众产品多,品牌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品少的困境。
2012年1至11月铜仁市的11个区县共成功申请专利技术194项,而玉屏县仅占8项,处于倒数第4位,低于铜仁市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数量更是相差甚远[3]。
受到深加工技术的限制,部分农产品形式单一。
以油茶产业为例,玉屏县的油茶成品大多以优质食用油为主,然而,油茶有着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除作为优质食用油外,深加工后的油茶原料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防治稻田害虫并提高农田的蓄水能力,茶籽壳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果壳还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
尤其可见,以油茶原料为基础的深加工产品涉及到第一、二产业,以油茶产业为主导,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受到技术因素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强做大。
3.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不突出龙头企业的拉动是农民增收的关键,从玉屏县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目前的发展来看,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不突出。
一是由于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弱小,经营的外向度总体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以油茶产业为例,全县现有加工和销售企业11家,其中国有1家,乡企、民营企业10家,小规模的民间作坊随处可见,年加工能力约为1000吨,销售总产值仅为1200万元,不到江西安福茶油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二是由于龙头企业深加工能力不足,除萧笛产业、特种养殖加工外,其他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或作坊式的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包装简单,品牌意识薄弱。
还是以油茶产业为例,目前市场上有名气的几个品牌有江西高氏纯茶油,湖南金浩茶油,安徽邦恒茶油等,虽然玉屏茶油的质量上乘,但由于宣传力度小,市场半径小,玉屏茶油长期以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三是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这一方面是由于玉屏县专业合作社起步晚,以及数量不多造成的,截至2011年底玉屏县仅有农村专业合作社18家。
另一方面是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方式多是“企业+合作社+农民”的订单模式,服务型、保护型与合作返利型的联结方式较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