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初中数学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作初步的探讨,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问题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学习方式,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行动研究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

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

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谈到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可行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是一种切合中小学教师实际的研究方式,体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特点。

2、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将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科研专家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实际行为的目的。

3、行动研究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研究目的——为改进行动而研究,研究对象——对行动进行研究,研究环境——在行动中研究,研究人员——行动者进行研究,研究范围——研究者行动所涉及的范围,研究进程——边行动边调整,研究结果——行动的改进、发展。

4、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反思性研究,是一种普及型的适宜大众化推广的研究方式。

行动研究的开始是对问题的界定和分析;行动研究中要有对行动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行动加以改进。

行动研究的重心应当在日常课堂教学。

5、从事行动研究一般遵循下列程序:(1)明确问题;(2)确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目标与计划;(3)按计划行动,对行动做记录和收集资料,以确认目标已实现的程度; (4)对有关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出关于行动与目标之间的一般原则、策略、方法;(5)在下一个实践情景中进一步检验这些原则、策略、方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的现状由于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许多教学研究正在尝试之中,在具体的操作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不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合作学习还常常限于小组讨论形式,学习方式比较单调。

(2)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深度和层次感。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不明确,学习过程缺乏条理化,效率不高。

教师的困惑目前我们几位教师商量后,普遍感到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分组?什么是有效的分组方式?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设计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③教学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那么如何设计将更为有效呢?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将更为有效呢?本文就这几个方面作一些肤浅的研究。

三、小组合作学习反思一(分组的有效性)
问题情景:在分组时有时为了方便,考虑了“就近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案:①同桌的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②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但是,通过课堂观察初步表明:第①种方案学生合作的不深入,甚至有些学生不愿合作;第②种合作时比较热列,但小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个别小组合作比较深入,个别小组合作地比较勉强,合作的深度不够。

那么如何分组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为了更有效地分组,于是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
初中生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为了了解您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情况,以方便我们对其进行一些分析与研究。

您无需填写班级与姓名,请务必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1、你的数学学习情况在班级里属于:①优秀②中等③不太好
2、你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疑问时,喜欢:
①听老师讲解②自己独立思考③与同学讨论
3、在数学课中你喜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吗?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你喜欢和怎样的同学在一起学习?
5、你经常向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吗?①经常②有时有③几乎没有
6、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人数你觉得最好是
①2人②4——6人③6人以上
7、你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有何好的建议?
通过调查表明:合作学习中,学生更喜欢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在一起。

在这个前提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喜欢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也有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喜欢在一起讨论问题。

目前人们对合作学习时的分组,多数赞同“异质分组”的意见,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的促进优势互补。

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在实践中发现这样做有时的确效果很好,但有时效果也并不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合作学习为一些优秀学生控制,使得其他学生缺少发言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

(2)小组讨论时,多数学生只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作更深的探讨。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研究过程缺乏条理化,效率不高。

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同质分组呢?于是我们做了如下实验:让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了同质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现如下现象:学生组内合作得到加强,十分融洽,有条理性;组内竞争转化为组间竞争和组间交流。

初步研究表明:学生对于活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活动,采用“异质分组”,可以淡化组内竞争,强化组内合作;对于思考性、推理性较强的学习活动,采用“同质分组”,可以强化组内合作, 组间互补。

新课程倡导学习的有效性,更倡导学习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学生有权利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我们对于分组的观点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实践表明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与学生有关,而且与学习的内容有关,也与问题设计、教学的设计、学生学习的方式等有关,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四、小组合作学习反思二(问题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问题情景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如下问题:四棱柱有几个顶点?五棱柱呢?发现学生几乎不需要合作就可以解决。

问题情景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设计了如下一个问题:
在有理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是否一定是正数吗?较小数减去较大数是否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发现学生很快进入合作角色,他们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并很快得到答案,但是对回答为什么时遇到了困难。

问题情景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如下问题:你认为n条直线最多有个交点?发现大都数学生很难进入合作角色,不知如何下手。

情景分析:在问题情景一中提出的问题探索性不强。

以至于学生只要经过独立思考就可以解决。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题目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

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也是学习的有效方式。

而且有些问题是可以改变的,把它重新设计成一个探索性的问题,以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上面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四棱柱有几个顶点、几个面和几条棱?五棱柱呢?六棱柱呢?十棱柱呢?……n棱柱呢?在问题情景二中,这道题有一定探索性,可操作性,所以学生容易开展研究,但当他们回答为什么时,思维遇到了障碍。

这时就需要教师作一定的引导,如提示他们能否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加法法则来回答。

在问题情景三中,由于问题的探索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一下子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这个问题可以设计成
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可操作性的问题:2条直线有几个交点?3条直线有几个交点?4条直线有几个交点?……100条直线有几个交点?n条直线呢?
问题设计方案的策略:研究表明问题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问题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有要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

然而,许多问题并不直接适合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筛选、问题重组。

就探索性而言,以上问题情景一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称为具有弱探索性,以上问题情景三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称为具有强探索性。

对于弱探索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强化,对于强探索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弱化,即让它具有层次感、可操作性。

对于一个确定性的命题我们也可以把它改变成一个开放性的命题,让它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五、小组合作学习反思三(教学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问题情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展开于折叠”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⑴能得到那些平面图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⑵你能设法得到下面的图形吗?
在这一课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但是由于没有较多现成的正方体,学生很难开展研究,有的教师只是自己包办,自己做了几个正方体,然后自己用剪刀把它们剪开,让学生观察;有的教师干脆把11种展开图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住。

这样的教学方式行吗?
我们发现这样的设计完全是违背新课程的理念的,新课程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预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每人制作几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边长大约4cm左右,大小一样是为了便于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4人一小组(异质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从活动中去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并让他们把得到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把得到的平面展开图粘贴到黑板上,最后让他们找一找把相同的放到同一组,最后便得到了11种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最后还可以让他们进一步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们剪开了几条棱,为什么?
②你觉得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怎样得特点?
我们觉得具有实验性的课程有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相似图形的研究中我们特意设计了一节活动课——相似图形与自然,让学生回去到自然界中收集相似的植物叶子,带到课堂中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在小组活动中,我让他们测量相似叶子的直径(即叶子上两点之间最长的距离)和周长。

并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测量周长,同时提出以下研究步骤:
⑴测量两片相似叶子的直径,并计算出相似比k
⑵测量两片相似叶子的周长,并计算出周长比k
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周长比与相似比有何关系?
在这一节课中,发现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很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也容易展开。

六、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四(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问题情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下现象:①在活动性、探究性较强的学习中,同一小组中学生会自发重组进行活动,然后再进行交流;②在理解性、推理性较强的探索学习中,学生并不是立即开展讨论的,他们各自需要思考一段时间,期间包括计算、推理、猜测,然后才开展合作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重组会影响合作的效果吗?在合作学习中其它的学习方式在时间上是否需要限制呢?
情景分析:我们认为在活动性、探究性较强的学习中,同一小组中学生自发重组进行活动,是符合学生研究问题的特点的:方便性、可操作性,人少更易协调地开展活动。

在理解性、推理性较强的探索学习中,学生不立即开展讨论,这是因为还没有合作的基本素材,他们需要先独立思考。

行动策略:我们认为学习活动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动态过程,其间矛盾纵横、关系复杂。

这样学习方式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整合其它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关注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基本组织形式,最后初步总结为如下两种形式:
1、组内重组→分组合作→群体交流→组间交流
这种学习方式将广泛使用在活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中,以4人一个小组为例,组员假定有A、B、C、D四人,他们的合作方式一般为如下基本结构:
2、自主探索→群体交流→个人总结→组间交流
这种学习方式将广泛使用在理解性、推理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中,以4人一个小组为例,组员假定有A、B、C、D四人,他们的合作方式一般为如下基本结构:
行动策略的检验: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水位的变化”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右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米),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图中的其它数据可以记作什么?(图略,最高水位:35.3 警戒水位:33.4 平均水位:22.6 最低水位:11.5)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⑴本周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高?哪一天的水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警戒
水位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米?
⑵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我们决定在这一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4人一个小组。

在小组内,每人先去阅读、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自行找出答案,再进行小组交流,最后采用老师提问,组间交流的方式。

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要是因为这段学习材料适合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还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如独立思考、计算、讨论交流等。

实践表明: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将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李克东. 行动研究法及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2002.2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上海市平乐中学庄士忠
邮编:2005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