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真题

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真题

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A .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 .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 .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 .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2. 古代中国曾存在这样一个机构“……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该机构是()A . 中朝B . 参知政事C . 内阁D . 军机处3.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 .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 .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 .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 .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4.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 . 重农抑商政策B . 资本主义萌芽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 . 君主专制制度5. 董仲舒称:“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不明于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这表明他主张()A . 君主专制B . 天人感应C . “大一统”D . 君权神授6. 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由此可见颜元()A . 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B . 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C . 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D . 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7. 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 制天命而用之C .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 .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8. 有一初唐书法家,尤擅正书。

他最初效法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开颜柳先河,被后世书法家奉为圭臬。

该书法家最可能是()A . 张旭B . 颜真卿C . 柳公权D . 欧阳询9. 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

《高考真题》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9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高考真题》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9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母题来源一】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母题题文】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标中的“早期国家的特征”,题型是“反映类”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干提供了商朝与西周王位继承的代际变化,要求深层次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考生通过王位代际的变化,找出商周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从而得出历史结论。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考查了学生对商周时期的史实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通过史料理解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对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掌握。

(1)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开创的一种制度,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点,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分封制是周朝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的权利, 同时又对周天子负有一定的义务。

被分封的并不都是具有王族血缘的诸侯。

(3)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它以血缘关系为维系政治统治的纽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均依附于嫡长子继承制。

2019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在对人性的论述中,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同时孔子认为,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或自省,以防范他人和自己内心的“不仁”。

材料表明孔子A. 没有系统的人性论观点B. 认为人们潜意识中存在恶念C. 对善恶出现了模糊认识D. 力图调和关于人性的争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可见孔子认为性恶来自于潜意识中,认为人们潜意识中存在恶念,故提出性相近,习相远,故B项正确。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在人性方面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排除A。

C项说法错误,且与材料信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或自省”不符,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人性的争论,而是强调孔子认为人们潜意识中存在恶念,排除D。

2.“亲亲尊尊”思想本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但在魏晋时期道教的重要戒律类经典《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也规定:“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

”这说明当时A.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B. 道教融合儒佛思想形成完备体系C. 儒家因自身缺陷受到道家的冲击D. 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自我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可知,魏晋时期道家思想中吸收了儒家的忠孝观念,说明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自我变革,D项正确。

材料反映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没有涉及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佛教思想,且材料强调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自我变革,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缺陷,也没有体现道家冲击儒家思想,而是强调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排除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魏晋时期道教的重要戒律类经典《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也规定:‘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从思想借鉴的角度即可分析出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

2020届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仿真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20届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仿真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20届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仿真模拟试卷(二)(解析版)(共100分,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2019·西宁检测)《左传》记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认为()A.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C.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D.士与庶民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下“国”与“家”的矛盾,未反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A 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C项错误;士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D项错误。

25.(2018·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三)汉末灵帝熹平四年,汉政府曾将儒家经典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即“熹平石经”。

其字体全是工整的隶书。

曹魏时,又增加了《尚书》《春秋》二经的“古文”本刻石,世人称为“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

由此可见,自东汉以后() A.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B.古文经的影响力扩大C.官方意识形态发生突变D.儒家分化出不同流派答案:B解析:西汉武帝时儒学即已确立正统地位,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汉末时“熹平石经”为隶书刻本,即为今文经,而增加的《尚书》《春秋》为古文字刻本,即为古文经,而将“熹平石经”与《尚书》《春秋》二经合称为“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说明东汉以后古文经的影响力扩大,B项正确;不论古文经还是今文经均属于儒家思想,因而官方意识形态并未发生突变,C项错误;古文经与今文经在西汉时即已产生,因而并非东汉以后儒家分化,D项错误。

26.下表为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A.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B.隋唐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C.宋代女性伦理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答案:D解析:从表中可知,两宋时期节妇数、烈女数呈上升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材料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統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诉求,表明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答案为D项。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3)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3)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制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 康熙在 1711 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 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职此事也。

”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 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 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 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 增强了民族意识B. 推翻了封建帝制C. 确立了共和政体D. 实现了民族独立5.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A. 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 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C.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6.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有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 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 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 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7.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 梭伦改革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C. 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8.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时,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单元检测:(五)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单元检测:(五)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含解析

单元检测(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召唤出来的魔鬼了。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解析:选B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是无法解决的矛盾。

2.“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类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

”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A.空想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进化理论D.启蒙思想解析:选A材料的意思是说这种理论是一种空想,但是有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基础,故A项正确。

3.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

”“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D.通过了《和平法令》解析:选B“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指二月革命中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指推翻新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即题干问的是从二月革命转变为十月革命的原因。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从而导致反对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爆发,故B项正确。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描述某一时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这一描述反映出,当时()A.德治与法治之争加剧B.争霸战争愈演愈烈C.民族交流交融的加强D.社会结构剧烈变动2.西汉元帝时,专门制定了《考功课吏法》,官吏经过考课,根据政绩决定赏罚升迁。

如果在考课中未获得“最(有治能者)”“高第”成绩,也没有获得所在长官的荐举,但在某一等级上任职几年后,同样可以获得晋升上一等级的机会。

这表明,当时()A.察举制得到了发展B.官员考核的机制比较完善C.监察体系日益完备D.中央掌握地方官员任用权3.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呈扇形分布,东北至涿郡,东南至余杭,西通关中。

同时炀帝对洛阳城内的自然水系和漕运进行了修整,使之成为河北、江淮、关中这三个最发达地区的集结点,“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据此可推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A.反映了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促进了运河流域经济的均衡发展C.推动了沿岸市镇的兴起发展D.打破了以陆路运输为主的交通格局4.元代,从司农司的设置到劝农使的派遣,从监察系统兼劝农事到地方官吏皆以劝农署衔,逐渐形成了“上有司农之政,下有劝农之臣”的局面。

这说明,当时元朝()A.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B.逐步缓和了阶级矛盾C.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D.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5.明代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颁布了《仰南安赣州印行告谕牌》,如下图所示。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练习含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练习含解析

专题十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30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5颗星 27题考点31 新航路的开辟及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2颗星 27题考点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2颗星 26题考点37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建立 2颗星26题考点47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颗星1到4题考点48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颗星 5到12题考点49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3颗星 12题到2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考点47 难1955年,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记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

1956年8月,苏联提出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以商讨成立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贸易组织。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 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B. 金融体系缺乏制度基础C. 战后世界整体发展加快D. 自由贸易秩序亟待重建2.【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点47 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

l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来说是非常糟糕的。

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材料表明A. 美俄两国的意识形态有分歧B. 全球化是“寄生虫”出现的根源C.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衰退D. 美国寄生主要依靠美元垄断地位3.【来源】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二次(4月)模拟考点47 易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从美国国库中获得黄金比重最大的国家,恰恰是美国派出军队予以保护的国家,他们几乎要“吸干”山姆大叔。

(人教版)最新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最新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B. 液氨、氨水、王水都是混合物C. H2O、苯酚、Fe(SCN)3都是弱电解质D. 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H2、D2、T2的结构相同,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B.液氨属于纯净物,错误;C.H2O、苯酚、Fe(SCN)3都是弱电解质,正确;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主要考查混合物、化合物、非电解质、同素异形体,结合物质的组成分析判断。

判断物质是否属纯净物时,不要只看表面字眼“纯”或“混”,而要看实质.例如:“冰和水的混合物”其实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最大的区别就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而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

因此只要证明有电离平衡存在,就证明了弱电解质。

另外为了提高答题效率要记住常见的强电解质,即强酸、强碱以及大部分盐类和金属氧化物等均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和少数盐类以及水是弱电解质。

2. 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 《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C. 《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D. 《肘后备急方》中“青蒿—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A正确;B. 《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即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高,B正确;C. 《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即根据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的方法,C正确;D. 《肘后备急方》中“青蒿—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该提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正确。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表为关于华夏早期民众领袖举动的记载。

据此可推知( )C.战国社会呈现出转型态势D.先秦诸子推崇德治2.战国时秦国的基层治理,借助民间自治秩序,任用聚落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人物为里吏。

但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在统一前夕调整里吏选任原则,选用无爵或低爵平民担任里吏,将基层社会中原有领袖人物排除在外。

这种做法( )A.体现了“强国富民”思想B.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C.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易激化基层社会矛盾3.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

这一状况( )A.缘于南方政治动荡不安B.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C.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对峙局面4.元朝行省军政大权集中、负责核心权力的官职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这些人大多出身于怯薛(指禁卫军,属于君主的世仆家臣)。

即使大权在握,他们也不会改变对君主的忠心。

元朝国家治理体系的这种设计( )A.推动了统治疆域扩大B.导致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D.造成民族矛盾日益严重5.《皇清职贡图》是乾隆年间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的衣冠状貌,绘其图像,集结而成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

图册绘图三百种,以男女别幅,共计六百数,并有文字题记,简要说明其分布地区、历史沿革、服饰饮食、社会生产及向清政府贡赋数额。

这反映了清代( )A.边疆治理有较大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C.开放包容的帝国形象D.“中华天下观”的最终形成6.1908年,清廷颁布《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规定:“外国人控告中国人之刑事民事案件,公堂之承审员须遵中国现行法律并本法办理,不得徇私及偏倚畏累。

”而中国人控告外国人,则由被告人国家的领事审讯,中国官员在堂陪审。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测)(原卷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测)(原卷版)

2019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测案【新课标版历史】专题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5*2=10分)1.【2019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B.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C.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D. 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练习试卷历史】托克维尔在描述法国革命时曾这样写道:“当慌乱的民族摸索着寻找他的主人时,专制政府便有了重新建立的极好机会,而这些机会是那位天才轻而易举地发现的,他后来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

”对这位被称为“天才”的人物,评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B.发动进攻俄国的侵略战争C.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D.重建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3.【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历史卷】列宁曾经说过:“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下列哪个史实最能体现列宁的观点?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领导人民战胜协约国集团的进攻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4.【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月考历史试卷】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中国从此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也从根本上打破了国际封锁。

为这一重大历史变化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詹天佑 B.李四光C.钱学森 D.袁隆平5.【北京市海淀区2018高三上学期练习试卷】古希腊某哲学家指出,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卷总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4题,总计51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答案】B【解析】郡县制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使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百姓仍然是封君的属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度法令的统一未体现“公天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有利于皇帝集权是家天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A. 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沿革。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代刺史、唐朝丞相、金朝纠弹之官的设立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

故D符合题意。

A项错误,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弹劾的权利;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监察官员素质的问题;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

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监察制度·沿革3.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答案】D【解析】材料简表介绍的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这主要是为了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故B 项正确,A项反复无常说法错误,C项不断提高错误,D项唐末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发现有水稻。

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原的不少遗址如泉护村、大河村、西高崖、下王岗、下集等都发现了稻作遗存,当时中原地区呈现粟、稻兼种局面。

这一变化(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反映了原始农业发展2.商鞅认为,实行为善、怀柔的政策必然导致“奸民”增多,民强则国起内乱,民弱则众皆依上,唯以权力压制民众,才能使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所谓“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

重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

据此可知,商鞅这一主张的特征是( )A.重刑轻德B.严刑峻法C.崇尚耕战D.国富民弱3.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自然”与儒家“名教”的一致,他们主张“儒道兼综”,孔子依然是最高“圣人”。

玄学还提出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动静、自然与名教等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

这表明魏晋( )A.士人阶层主张崇实尚学B.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C.门阀政治制约思想解放D.玄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4.据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城内,各行头、行老熟悉行内商品物价、供求状况,“凡雇请人力及干当人,如解库掌事、贴窗铺席、主管酒肆食店博士……俱各有行老引领”;行老为政府旬估定价提供商业信息。

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 )A.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B.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C.生产理念具有开放性D.城市时空限制彻底打破5.洪武年间《大诰》云:凡良民中年高有德无公私过犯者,自为一席,坐于上等。

有因户役差税迟误及曾犯公杖私笞招犯在官者,又为一席,序坐中门之外;其曾犯奸盗诈伪、说事过钱、起灭词讼、蠹政害民、排陷官长及一应私杖徒流重罪者,又为一席,序坐于东门之内。

内蒙古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内蒙古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内蒙古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民谣:“ 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 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 ) A. 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小农经济的优越性2. 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

这里的“ 九市” 是指 ( ) 。

A. 工官监管的夜市B. 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 物流通畅的草市D.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3. 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

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

这表明当时汉王朝A. 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B. 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C. 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D. 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4. 马克思说:“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

” 明清政府的做法()A.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B.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5. 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移民潮” 。

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

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

这主要反映了A.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B. 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C. 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D. 自然经济日趋解体6. 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订了《虎门条约》,该条约确定了进口关税率在货值的4%到13%之间,平均为5%;出口税在1.5%到10.75%之间。

202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完整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

202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完整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

选择题主张掌握自然规律,然后利用它为我所用的思想家是()A. 荀子B. 庄子C. 孟子D. 韩非子【答案】A【解析】试题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强调人类要掌握自然规律,然后利用它为我所用,造福人类,庄子、孟子、韩非子均没有此类观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选择题(题文)“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答案】A【解析】试题题干原文出自韩非子,大意是说君主之所以能统治天下讨伐诸侯,凭的是威势。

因此体现了法家的思想。

B出自道家老子,C出自儒家,D出自墨家,A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

故选A。

选择题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

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 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C. 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D.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理论基础,而大一统的实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与其他备选项相比,B项程度最深,符合题意。

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选择题(题文)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文章,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A. 韩非B. 李贽C. 朱熹D. 王守仁【答案】C【解析】试题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是朱熹的具体的主张,韩非、李贽、王守仁均没有这个主张,本题其实就是变相考查思想家的具体的主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近年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美术班,含解析)(最新整理)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近年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美术班,含解析)(最新整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通判、各色参军的设置旨在监督控制地方知州权力,牵制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通判、各色参军的设置对知州权力形成较大制约,故A项错误,排除;材料反映了中央对地方财政权的制约,但并非控制地方财政支出,故B项错误,排除;材料反映地方权力受到中央制约,不利于地方自主性发挥,影响行政效率提高,故C项错误,排除.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美术班,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 “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5.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出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
A. 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 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
C。 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C.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
D. 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精神形成于井冈山时期(1927—1934年),长征精神形成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1934-1936年),延安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西柏坡精神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综上所述,故选B.ACD时间排序均有错误,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 大公报注重提供法律性援助B. 西方法律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C.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法治建设D. 国人的婚姻维权意识增强2. 《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A.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B.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C. 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D. 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3. 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没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这表明A. 政府忽视轻工业建设B. 国共对峙日趋缓和C. 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D. 工业布局逐步合理4. 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p5. ly:Calibri; font-size:10.5pt"> 1521~1544年间每年平均 1545~1560年间每年平均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黄金 2900公斤 5500公斤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白银 30700公斤 246000公斤A. 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 冲击封建生产关系C. 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 引发本国工业革命6. 1861年,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据这段日记可知,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A. 剿灭太平天国,以平内乱B. 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C. 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D. 兴建近代工业,以谋国富7. 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

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

”为此A. 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普选人大代表制度B. 中共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C. 人民政协完成参政议政的职能转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8. 汉高祖刘邦颁布“贱商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及子孙不得“仕宦为吏”。

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

汉武帝与汉高祖的商业政策相比,其不同之处是A. 打压商人的社会地位B. 禁止民间商业的发展C. 对商业实行干预政策D. 对商业实行放任政策9. 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 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B.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D.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0.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11. 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

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 农业经营方式落后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 土地贵族掌握政权12. 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

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

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这表明A. 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13. 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

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 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B. 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C. 哥伦布掠夺美洲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D. 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性的,对近代文明有伟大贡献14. 1930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高关税法《崔利一一斯穆特法》,对890种商品增加了税率,把关税平均提高了34%以上。

美国的自私行为招来了各国的纷纷报复,大幅度提高了各自的税率。

这场关税战带来的最大后果是A. 各国竞相实行严格的经济管制B. 美国的商品输出受到严重阻碍C. 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得以重建D. 人类开始面临着新的大战威胁15. 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找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

”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A. 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B. 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C. 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D. 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16. 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

”“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

”据此可推知,“新冷战”A. 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B. 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C. 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D. 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17. “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条》:要求计划做三本帐,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则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二本帐,这在地方式必成的,地方的第二本账也是期成的。

由此可见A.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B. 中央部分纠正左倾错误C. 经济非正常发展态势明显D. 调整八字方针初见成效18. 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

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A. 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B. 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C. 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D. 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19.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宪法修正案在获得国会或者全国性修宪会议的通过后,还需要获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

这体现了A. 人民主权原则B. 权力制衡原则C. 民主共和原则D. 州权至上原则20. “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办法,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这说明A. 淸政府主动谋求社会变革B. 民主共和成为必然的趋势C. 封建的专制制度行将结束D. 袁世凯创建民国临时政府21. 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

该政策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抗衡B.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C. 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D.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22.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设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反映了A. 工业化限制了人们自由B.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 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D. 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23.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

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

这说明A.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己经难以为继B. 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C. 大众民主政治具有不可避免的弊端D. 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4. 1992年11月,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国有针织企业——重庆针织总厂,连续6年亏损后,被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破产,成为大型国企破产第一家。

此举说明了A. 我国开始发展市场经济B. 依法破产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C. 非共有制经济冲击了国有经济D.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25. 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________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 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________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26.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27.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28.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