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命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距今约4600—3700 年的白羊村遗址,位于云南金沙江流域中游地区。

经考古,在白羊村遗址发现了房屋、墓葬、灰坑等遗迹,还发掘出大量稻、粟和黍等植物遗存。

这表明,白羊村遗址时期,该地区( )A. 出现早期文明曙光B.具备国家初始状态C.开始从事农业生产D.栽培作物定居生活2、春秋以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多见奴隶、珠玉、珍宝。

战国时期,粮食、家禽、家畜等类商品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 ( )A .贵族阶层衰落B .剩余产品增多C .水陆交通完善D .奴隶制度瓦解3、有学者称,秦朝推行郡县制以及“车同轨”“书同文”等,已经将春秋以来的“夷夏”观念转变为较为宽泛(包括南越、西南夷、西戎等民族在内)的华夏或“ 中国”观念。

该学者意在强调,秦朝 ( )A .怀柔远夷思想得以落实B .民族交往推动疆域拓展C .国内民族差异逐步消失D .政治统一增进国家认同4、下表是根据《汉书》整理的关于郡县官员的考核情况记录,据此可知汉代官员考核 ( )(陈立)为天水太守,劝民农桑,为天下最。

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卷一、选择题部分(选对一题4分,12个小题,共48分)1、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扬州近郊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收入除银钱外,还有纸币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2、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商品经济发达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3、.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

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

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4、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5、中国共产党建国后试图开辟一条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始于A、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过渡时期总路线C、《论十大关系》发表D、十一届三中全会6、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教训是A、上层建筑改革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B、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依据生产力的发展C、经济政策与广大人民的愿望相一致D、经济发展指标要与物力等资源相适应7、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这个极其沉痛的教训,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个运动的造成的?A、“大跃进”运动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C、“反右倾”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8、无锡荣氏家族所创办的民族企业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唯一的“财团”,荣氏兄弟从1900年创办保兴面粉厂起步,后又涉足纺纱业,到20世纪20年代初被称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其面粉品牌为“兵船”,寓意“振兴中华,以牙还牙”;棉纱品牌叫做“人钟”,图案是一个人拿着钟绳在敲钟,寓意“让国人警醒”,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①荣氏家族在中国民族资本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②荣氏家族的面粉业和纺纱业迅速发展有可能在一战期间③荣氏兄弟主张实业救国,希望民族独立富强后侵略他国,夺取市场④无锡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一座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9、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骞’’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②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10、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答案】C解析考点:宗法制。

由于宗是一个会意字,所以这个字的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含义,题干中说表示宫室屋宇,所以“”就有可能是摆在宫室屋宇内的祖先牌位,再结合我们平时所提到的祖宗、宗法制、宗庙等说法,就可以确定该选C。

皇帝出现在秦朝,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故排除掉BD;表示宫室屋宇,兵器象征战争,而战争不可能在“宫室屋宇”下进行,故排除A。

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

A选项本身说法就是错误的,君主专制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根源是经济基础;B选项说法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

百姓却只能祭拜自己的祖先,存在等级差异;C说法中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D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

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答案】B解析考点:魏晋时期婚姻风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依据材料,太尉选取女婿的对象为朝廷重臣王导家,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依然讲究门当户对,讲究门第,材料与女性地位高低无关,也不能说明方式独特,结成儿女亲家,并不等同于拉帮结派,所以A、C、D错误,所以选B4.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答案】C解析考点:科举制。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24分)1. (1分) (2020高三上·海林月考) 读《九卿职能表》,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A . 仍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B . 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C . 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D . 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2. (1分)(2019·浙江模拟)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

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

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增设管理财政的“三司”,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

这表明政治制度()A . 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B . 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C . 深刻影响了国家前途与命运D . 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3. (1分) (2018高二下·郑州开学考) 宋朝时,范仲淹为商人鸣不平,欧阳修力主“使商贾有利而通行”,苏轼反对“与商贾争利”,主张“农末皆利”。

浙东地区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

据此可知,上述思想()A . 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诉求B . 推动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 . 开始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D . 具有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4. (1分) (2019高二下·无锡会考) 曾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闻见录》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以及最好的衣着,棉、丝和皮毛。

既有这些大宗物产以及无数的土制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这段纪录可以用来印证()A . 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B . 闭关锁国的合理性C . 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D . 重农抑商的积极性5. (1分)(2016·长沙模拟) “周公制礼”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渊源,唐宋以前,儒家推崇的圣人向来是“周孔”,唐宋开始,“周孔”逐渐被“孔孟”所取代,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 . 中国社会平民化程度加深B . “仁政”和“民本”思想更符合时代需求C . 理学家对孟子思想的推崇D . 周公思想存在的经济基础崩溃6. (1分)“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1.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

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D.家庭手工业产生2.《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3.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

”据此可知( )A.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4.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

促使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5.1901年1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列各项是一部关于伦琴的电视片中设计的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广播得知他获奖的消息B.伦琴为节省时间可以订机票前往瑞典领取奖金C.伦琴可以从报纸上获悉列强驻军北京至山海关D.伦琴可以用奖金购买垄断公司股份而成为股东6.有人考察了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说:“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

城市的这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那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2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xx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善若水”的理念。

下列与“上善若水”观点最一致的是A 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B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C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D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列史料中距离解开这个“历史之迷”最近的是()A 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 杜牧《阿房宫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C 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D 清·赵翼说:“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 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 认为人性本善,君权神授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黑龙江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图是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轰动全国的考古发现——里耶秦简。

上有包含“洞庭郡”“洞庭尉”“阳陵县”“阳陵守丞”等重要历史信息的字样。

下列对这些秦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秦简属于考古出土文物,是一手资料,可以弥补正史及历史研究的不足B . 对于研究秦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C . “洞庭尉”和“阳陵守丞”分别是掌管洞庭郡和阳陵县监察、文书、监狱等事务的官员D . 有助于我们研究和了解湖南湘西地区历史的变迁和行政区划的沿革2. (2分)最早打破坊市界限,将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朝代是A . 汉朝B . 唐朝C . 宋朝D . 明朝3. (2分) (2016高一·南市月考) 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反映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B . 反映了秦、唐、元、明四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C . 反映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与完善D . 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4. (2分)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A . ②③④B . ①②③④C . ③④D . ②③5. (2分) (2019高一下·安阳期中) 至今仍被奉为珍品的青花瓷器主要出产于()A . 唐朝南方瓷窑B . 北宋五大名窑C . 明朝宣德年间D . 清朝乾隆年间6. (2分) (2016高二上·河北月考)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

河北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河北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河北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4题;共68分)1. (2分)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 . 分封制和郡县制B . 宗法制和郡县制C . 分封制和皇帝制D . 世袭制和行省制2. (2分)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 .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 . 全国有通行的文字、车轨C .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 .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3. (2分)《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削弱皇权加强相权B . 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C . 提高行政效率D . 加强中央集权4. (2分)依据下列史料反映的信息,按时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 . ②③④①B . ②③①④C . ③②④①D . ③④②①5. (2分) (2020高三上·泸县开学考) 明初,设都察院专司监察百官。

后来又设大理寺,与都察院、刑部合称三法司。

大案由三法司会审,再奏请皇帝裁决。

这一举措()A . 避免利用权力干预司法B . 使皇帝的权力渐趋衰弱C . 利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D . 遏制了朝廷官场的腐败6. (2分)(2019·蚌埠模拟)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城邦在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

他强调了()A . 城邦是由个人和家庭构成的B . 公民利益是城邦价值核心C . 个人的利益应当服从于城邦D . 城邦已被赋予了神权色彩7. (2分) (2017高二下·眉山期末) 有人认为美国政体优于英国政体,也有人认为英国政体优于美国政体。

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

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①百姓对地方官员的尊重②古代中国是等级社会③古代中国实行郡县制④儒家的名分观念和礼制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帝王的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下列历史名称中不涉及帝王年号的是A.建安文学 B.开元通宝 C.康乾盛世 D.庆历新政3、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它的寓意是A、清政府统治结束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C、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4、“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A. 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B. 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C.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D. 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5、二战前,希特勒有意散布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叛变谣言,苏联以300万卢布买下了这份情报,只用几十分钟“审判”就宣布副部长死刑,12小时内八名苏军高级将领被处决,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以谣言杀人的目的。

希特勒这一谋略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是A、“知彼知已,百战不殆”B、“不战而屈人之兵”C、“攻其不备,出其不意”D、“兵贵神速以制敌”6、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就是好地方,报春鼓点先敲响。

三年买进三大步,梧桐引来金凤凰。

”甲乙比较,乙所描述的景象出现于:A.三大改造完成后B.人民公社化运动中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进程中7、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河北省高三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三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三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

”汉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 . 实行郡国并行制B . 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 . 设立刺史巡行郡县D . 分封同姓诸侯国2. (2分)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 . 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 .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C .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D .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3. (2分) (2016高一上·武邑月考)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

据此无法推论的是()A . 从汉代到唐朝区域不断扩大B . 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C . 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D . 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4. (2分)(2020·抚州模拟) 唐代科举有公卷、通榜之制,参考学子以平日诗文成绩和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而不是专凭考试之一曰短长。

但在宋代被废止,并出现了糊名之制,所凭只是考试成绩。

这种变化反映出()A . 科举制度更趋严密化、规范化B . 唐代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C . 科举逐步丧失人才选拔的功能D . 宋代僵化专制的制度设计5. (2分) (2017高一上·湖南期中)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 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B .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C .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 . 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6.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分为军、民、匠三大类。

【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24.南宋的戴表元说:“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

”有人曾统计过文天祥为状元的宝祐四年(1256)那榜进士,来自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7比3。

据此可知,南宋科举制A.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致力于维护下层民众权益C.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D.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25.雍正十三年规定:“京城一切无帖(龙帖,即营业执照)铺户,如有私分地界,不令旁人附近开张;或将地界议价若干,方许承顶;至发卖酒斤等货物,车户设立名牌,独自霸揽,不令他人揽运,违禁把持者,枷号(拘留)两个月,杖一百。

”这表明当时政府A.限制商业活动 B.抑制商业兼并 C.加强商业监管D.鼓励商人竞争26.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

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A.盲目排外不了解敌情 B.思维固化看不透本质C.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 D.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27.明朝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但国家政务仍旧照常运转,这主要得益于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逐步成为法定机构C.君主权力的集中D.六部运作的高度程式化28.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循环为主要思想的汉代儒家公羊春秋学派,魏晋以后虽经一千多年的消沉,近代以来却出现了复兴。

该学派的复兴主要体现了A.民主革命的需要B.对“中学为体”的强调C.救亡图存的需要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护29.1914年美国运到中国的货物价值为3600万元,1915年则超过了8000万元,1920年更达19300万元之巨。

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军阀混战的影响 B.国际局势的影响 C.美国经济的崛起 D.中美关系的缓和30.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华北八路军与敌人战斗一千五百余次,毙敌五万多人,牵制敌人兵力三十万以上。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二)历史(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二)历史(含答案)

炎德 ·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 史审题人:刘洋满分:100分得分第I 卷 选 择 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1.202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对华容七星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先后共清理了瓮棺葬26 座,其中有8座出土玉器,包括玉人、玉凤、玉蝉、玉钺、玉壁、玉锥形器、玉珠管等(见下图)。

这些分层埋置的玉器材质多样、造型精巧、种类丰富,几乎没有完整的器件。

七星墩遗址A.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C.说明南北方葬制相同D.是中原文化重要类型2.周公主张“敬德保民”,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

他们 思想的一致性在于A. 以民为本B. 敬畏天命C. 替天行道D. 理生万物 3.据史料记载:约公元前1048年,“武王观兵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八百诸侯会孟津 的故事说明A.商朝面临统治危机B.周朝分封了大量诸侯C. 春秋战国战乱频仍D.封建经济具有分散性4.某思想家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 治。

”他的思想体系属于A. 儒家B. 道家C. 墨 家D.法家5.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

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 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 者,古之朝也。

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认为秦国崛起主要得益于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命题人:杨文 时量:75分钟 B. 已呈现贫富分化趋势密 封不 要答6.下图里耶秦简的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由此判断, 它是A. 最早的户籍登记B.赋役繁重的证据C.秦律中一个案例D. 基层治理的基础7.西汉刘向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1.赵尔巽等《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时司票拟,意任隆密。

康熙时,该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

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

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

”这说明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2.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论及科举时说:无论是东汉“孝廉”还是宋、明、清“进士”,都是在各地区均衡分配的大原则下产生的。

而且地区分配的要求来自“士”阶层的内部,也不能归之于皇权的片面操纵。

东汉“孝廉”与人口成比例出于“公卿会议”;北宋“逐路取人”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

……各地“孝廉”或“进士”往往在政府中为自己地方的利害说话。

这当然谈不上是代议制,但不能否认科举制有时也发挥了一点间接的代议功能。

这里余英时强调的是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B.没有坚持“取士唯才是择”的标准C.遵循了地域均衡分配的原则 D.具备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功能3.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澳人利亚)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

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

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这是因为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心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B.凡中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C.清政府保证“永禁设或人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4.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对诸如宣战与媾和之类的城邦大事,握有最高决策权、监督权和终审权。

这放映的实质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自由平等5.xx年由于有58个国家都进行领导人的换届选举,因此被称为“换届年”,在美国和法国的大选中,奥巴马和奥朗德分别成为新任总统,回溯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与美国民主政体,有关两国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国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两国的内阁都由国会任命产生C.两国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D.两国总统都是本国的国家元首与军队统帅6.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士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

山东省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反映了什么思想()A . 制天命而用之B . 养浩然之气C . 教育的重要性D . 齐一万物2.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稳固。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繁发生,促使老子“小国寡民”,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产生。

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 . 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B . 先秦诸子的思想落伍C . 诸子学说多样性和复杂性D . 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3. (2分) (2017高三上·西安月考) 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

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

这表明宋代()A . 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B . 官场争斗十分激烈C . 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D . 文臣注重道德操守4. (2分) (2020高三上·绍兴月考)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汉书》中又记载武帝以后立传者大增,有188人,其中士人有150人,约占80%。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诸子“百家争鸣”B . 始皇帝焚书坑儒C . 汉武帝独尊儒术D . 司马迁撰《史记》5. (2分) (2016高一上·铜陵期中) 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人及一应器物,同时还要派人员协助营建封国的都城。

此做法旨在()A . 提高了诸侯政治地位B . 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C . 彰显了“天子”地位D . 解决各诸侯建国的困难6. (2分) (2017高一下·重庆期中)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份文综历史部分的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的考点区域为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和较少的必修一和三的相关考点知识。

试题侧重考查学生材料信息解读能力、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及概括能力,既有基础知识考查又有能力检测,符合一轮复习阶段夯实基础培养部分能力的高考素养要求。

【题文】13. 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知识点】A2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邮驿制度【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信息“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表明皇帝旨意须立即传达由地方执行,汉魏时期不断加强这一制度,起着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D项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B。

【思路点拨】本题依托古代邮驿制度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解题时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

【题文】14.朱熹在将两个孙子的教育托付于弟子后,在信中叮嘱弟子严督二孙“只可着力学做好人,是自家本分事。

平时所望于儿孙者不过如此,初不曾说要入太学,取科第也。

”王守仁也曾将读书作文称为“枝叶事”,立志才是“植根事”。

由此可知宋明理学家A.强调人的修养为首位B.明确反对科举制度C.强调“发明本心”D.强调“天理”的决定作用【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答案解析】A 解析:材料信息“只可着力学做好人”和“立志才是植根事”表明朱王二人强调人的修养重要性,B项错误,有断章取义之嫌,C、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俱排除,故本题选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解题时需对材料信息解读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B.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C.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D.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2.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3.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

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

这种现象A.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B.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C.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D.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4.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

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5.宋神宗在元丰年间推行新政,“以尚书令之贰左、右仆射为宰相,而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行中书令之职,而别置侍郎以佐之,则三省互相兼矣”。

这有助于A.裁汰官吏冗员B.促进科学决策C.推动政务统一D.规范行政流程6.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

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7.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表。

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府因素是()A.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B.摊丁人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藏人口C. “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明代大学士徐阶说:“阶惟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

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

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的分离存在矛盾C.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D.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9.明朝许孚远在《疏通海禁疏》中指出:“守汛兵众数千,年费粮赏五万八千有奇,内二万则取足于商税,若奉禁无征,军需缺乏,势必重敛于民,民穷财尽,势难取给。

”这表明A.明朝商税收人成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B.明朝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根本变化C.明朝军费开支巨大造成财政入不敷出D.国家征收商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10.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特权被列强取得,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

这主要表明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B.海关管理权落人英国人的手中C.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11.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合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

”这次“换约”事件A.使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人中国内地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D.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12.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3. 比利时外交部长斯帕克在1956年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欧洲这一世界制造业的巨头,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它在分裂中失去了进步的能力。

”斯帕克认为欧洲失去“进步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A. 欧洲国家间矛盾尖锐竞争激烈B. 战后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东西欧对峙C. 战争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经济D. 战后美国独占世界市场,并控制欧洲14. 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内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

这一规定意在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15.雅典的城市布局中,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歌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是最为显著的建筑物;集体性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些现象都是雅典( ) A.社会稳定的反映 B.文化繁荣的表现C.政治制度的产物 D.自然环境的折射16.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

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

这体现出罗马法( ) A.道德意识的法律化 B.契约关系的道德化C.通过法律塑造道德 D.以商品经济为基础1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案》。

其中,《宽容法案》授予几乎所有新教徒群体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英国通过上述两个法案( )A.确保了议会的基本权利 B.把国王置于“统而不治”的境地C.继承了传统的政治规则 D.使公民权利和君主权力达到平衡18.“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

……所有的宪法都遵循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

”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邦联体制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 B.迫切需要确立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C.邦联国家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 D.亟待强化中央集权以摆脱政治危机19.1953一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美国3.5% ,英国3.5%,法国5.2%,联邦德国5.9 %,日本9.8 %。

其经济的高速发展皆因为( )A.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B.刺激需求、扩大消费以推动经济发展C.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实现经济增长D.充分发挥市场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20.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其内容是在生产领域去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在财政金融领域是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下面选项与之相关的是( )A.出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推行混合所有制C.新经济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调D.借鉴了美国供给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复兴”实践21.20世纪20年代,法、英、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魏玛共和国(德国)与苏联建立了秘密联系,得以在苏联训练飞行员和坦克手。

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此后,西欧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上述对外政策的调整都反映了( )A.在对外关系中彻底排除了意识形态的影响B.对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走向D.冷战背景下突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与孤立22.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

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

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A.大国霸权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经济全球化趋势23.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

材料的主旨是( )A.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B.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C.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D.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24.有学者这样评论新中国初期的一项外交政策,认为它“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在“它”的影响下( )①朝鲜实现了停战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③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④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25题12分,26题16分,27题12分,28题12分,共52 分)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

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材料二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

尼克松的伙伴关系是要加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解决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材料三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

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

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分析其提出的原因。

(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府在七十年代的对外政策。

(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分) 26. (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

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

”“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

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