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图片版)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姓名:座号:保密★启用前塘沽一中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月考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学者考证,春秋末年,陈国司徒辕颇向封疆内所有的田地征取赋纳。
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逃亡到郑国。
这一考证可以说明A.官僚政治的腐朽B.贵族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C.土地制度的变动D.诸侯权威遭到卿大夫挑战2.汉文帝时,对孝悌、力田、三老等基层教化乡官进行嘉奖并赐帛慰问;“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要求被举荐之人品德高尚,且尤其强调孝道;对于违背孝道的行为要处以刑罚。
据此可知,当时A.政府比较重视基层治理B.国家治理凸显儒家价值取向C.官员选拔制度逐步完善D.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尊崇3.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情况柱状图。
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的变化推动了A.政权政治中心的转移B.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C.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D.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4.学者张显清说:“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概括起来讲,就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高度成熟,并开始起步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新的近代社会转型,晚明恰是转型的起点。
”下列选项中,可以对材料中“转型的起点”解释的是①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②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③思想界出现了反对专制的倾向④兴起一批工商业市镇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5.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三下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75分)1. 汉末佛教被一些人描述为“咽气餐霞之术、神丹金液之事”。
东晋成书的《后汉纪》称“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故能化通万物,而大济群生。
”大致同时期成书的《牟子•理惑论》则谓:“佛者,谥号也。
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
”这些描述和记载( )A.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趋势B.说明了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印证了儒学对佛教的影响D.消弭了儒佛道之间的斗争2. 下图所示,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A.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中朝权力扩大外朝权力分散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 下面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
其变化的根源是()A. 西学东渐的影响B. 文化中心的南移C.经济重心的转移D. 政治中心东迁4. 匣钵技术的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
陶瓷研究者劳法盛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B.中国古代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发展5. 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B.中国人自古以来勇于接受挑战C.中国人在被动中抛弃懦家思想D.中国已在近代融合到世界中去6. 导致下图(《辛亥革命形势》)图中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别B.地方督抚对革命的态度不同C.清朝管控各地方式存在差异D.南北方的群众基础差别较大7. 1938年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一所培养文艺干部的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历史答案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 每小题3 分, 共48 分)1 . C 【解析】根据材料"负责保存天子祭祀……布历农时"可知,周朝 "祝史"对周朝的文化、典籍等非常熟悉,所以祝史的流散会将周文化带入迁入地, 有助于文化的传播, 故选C项; " 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 "说明此时周王室衰微, 分封制逐渐瓦解, 排除 A项 ;周王室衰微是导致祝史流散的一个原因, 排除B 项; 诸侯纷争的主要原因是天子式微, 与祝史无关, 排除D 项。
2 . C 【解析】根据材料, 在春耕时, 国" 资(贷)子之币" , 等到大秋" 子谷大登(熟) " , 谷价大减之时, 让农民以谷还币, 可知借贷有利于劳动者正常生产的进行,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C项正确; 国家在春耕时" 资子之币" , 是借贷关系, 而非土地兼并, 排除 A项 ;材料提供借贷, 但借贷不一定是高利贷, 排除B 项; 材料涉及" 资(贷)子之币" , 但" 货币经济比较发达" 不符合史实, 排除 D项。
3 . B 【解析】根据题干" 古帝王贤达""上起伏羲" 可知, 北魏时期的元勰和元晖在编纂史籍时, 都记述了中华民族始祖, 据此可知, 对华夏历史的认同在此时得到了发展, 故选B 项; 据所学可知, 自西汉之后,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正统主导思想, 排除 A项 ;题干仅是述及史籍的内容, 并没有述及其 "体例" , 排除C 项; 北魏后来分裂, 因此不能说" 游牧民族统一趋势加强" , 排除 D项。
4. C 【解析】由" 必须于交易完成三日内向市司领取' 市券' " " 有旧病者, 三日内听悔" " 对那些试图伪称所买奴婢或牲畜有旧病以相欺诈者…给予惩罚" 等可知, 唐律的规定表明政府对市场贸易活动有严格的规范进行管理, 故选C 项 ;题干中的信息是对唐朝市场贸易的规范, 而据此没法得出" 抑商" , 更不能体现" 重农" 政策, 排除A 项; 题干是对私人交易行为的法律规范和约束, 而不是对交易规模的严格限制, 排除 B项 ;题干所述不仅有男女奴婢, 还有牛、马、骆驼、骡、驴等牲畜, 将男女奴婢等同于牲畜作为买卖的商品进行规范, 说明并未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排除D 项。
云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年级9月份联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史传说中,后人不仅把夷人和羌人的一部分列为黄帝的后裔,而且把各部族劳动人民的许多伟大发明,如衣服、文字、舟车、历法、蚕丝等都归功于黄帝。
这表明()A.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根基C.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文明中心D.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基本具备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应付大规模而又频繁的战争,既需要一支可以直接调遣的庞大常备军,也需要一套完善的国家行政机构,以便有效地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
就此分析各国最有可能()A.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号令天下B.改革税制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C.实行军功爵制打破旧贵族特权D.建立以国君为首的中央集权制3.下表为《史记》中关于秦王子婴身份的部分记载。
由此可见()记载出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高立二世兄子婴《史记·六国年表》高(赵高)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史记·李斯列传》A.《史记》有意混淆子婴的身份B.本纪作为《史记》主体最为可信C.秦朝宗法血缘关系等级森严D.使用史料时要谨慎对待和考证4.《元史·刑法志》载:“米粮军器等,不得私贩下海”。
但当时“广州官民于乡村籴(买)米伯(百)硕(石)、阡(千)硕至万硕者,往往搬运前去(越南)占城诸番出粜(售),营求厚利”。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期十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1.下表为不同古籍中关于大禹时期“万国”的描述,据表可知,大禹时期(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春秋·《左传》(大禹)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战国·《庄子》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西汉·《战国策》A.分封制度盛行B.内外服制确立C.打破禅让传统D.王权初步形成2.秦郡置“守”“尉”分掌民政、军事之权。
到西汉末期,就出现“守”“尉”互兼的事例。
东汉时期大部分郡都废“尉”而并其职于“守”。
这一变化( )A.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和控制C.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D.体现了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演变3.隋炀帝时期,开通江南河,使余杭(今杭州)能凭船只沿运河直抵北方。
同时,炀帝又特意下诏废弃了陈朝故都丹阳(今属南京)与余杭地区之间耗资巨大才打通的水道。
隋炀帝的做法( )A.旨在强化对江南的管控B.厉行专制导致施政混乱C.提高了运河的运输效能D.遏止了南方经济的发展4.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颁布《显庆姓氏录》,规定只要做官进了五品,就可以列入其中。
这是由政府公布的士族等第的权威名录,被列入名录的有245姓、287家,较之唐太宗时减少48姓、1364家。
此举旨在( )A.强化中央权威B.巩固统治基础C.推进科举改革D.平衡派别利益5.下表为学者统计的有关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情况。
据此推测,当时( )A.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瓦解B.税制变化推动家庭结构变迁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不断完善6.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
《辽史·太祖纪》也曾载“太祖……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
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 )A.牛耕技术的发展B.统治思想的异变C.政权更迭的频繁D.经济结构的变化7.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为维持驿站的运行,特设站户。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历史答案(附中高三3次)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 D B B D A A A B D C A C B C B1. C【解析】题中显示夏商时期早期金属矿、盐池的分布情况,政治中心在黄河中游,金属矿多分布于长江流域。
矿藏分布跨越南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明南北方之间可能因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经济方面的联系,C项“跨区域经济联系已经出现”较为合理。
仅从图中所给的矿藏分布情况,无法直接得出“国家对矿藏实现直接控制”的结论,没有相关明确证据支持,A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到黄河中游有一定的矿藏分布,不能得出资源相对不足的结论,B项错误。
图中只是展示了矿藏的分布,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手工业发达程度的比较,不能仅依据矿藏分布就得出“长江流域手工业更发达”的结论,D项错误。
2. D【解析】题干中提到秦国“圆塞险”而“天材之利多”,这只是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但不是最主要因素;“百姓朴”且“甚畏有司而顺”说明百姓朴实且顺从管理;都邑官府“恭俭、敦敬、衷信”,士大夫“无有私事”,这些都体现了秦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官员清正廉洁、百姓顺从,整个国家治理良好。
A项自然条件优越只是一方面;B项人民朴实温和也只是一个方面;C项官员吏治清明也只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只有D项国家治理良好能够全面概括题干中所体现的泰国的优势。
3. B【解析】根据材料,韩愈认为:如果佛有灵,能给人带来灾祸,坚守儒道的君子只要信奉天命,就不用惧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愈提倡复兴儒学,他用天命观反对佛教的因果轮回,以巩固儒学地位,故B项正确。
A、C两项均为手段而非目的,故排除;材料中的“道”为儒道,而非道家思想,故D项错误。
4. B【解析】辽朝以契丹为国号,体现其对游牧民族传统和文化的重视;以辽为国号,体现其吸收汉文化和制度的意图;实行双重国号是要在保持游牧民族的传统和吸收汉文化中寻求平衡。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山西的陶寺遗址挖掘中发现,其中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将近90%的小型墓,墓室仅能容身,死者身无长物。
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A.音乐演奏技艺高B.私有制已经形成C.已出现早期国家D.宗法制开始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代(中国)。
从随葬品和墓葬规格判断,陶寺遗址在墓葬随葬品方面存在明显的贫富不均现象,这说明陶寺文化时期私有制已经形成,B项正确;仅凭出土乐器不能说明音乐演奏技艺的高低,排除A 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有关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等,无法得出早期国家出现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陶寺文化时期具体的宗法继承关系,排除D项。
故选B项。
2.荀子称赞秦国:“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古之吏也。
”但他却认为秦国与真正的“王者之功名”相比,却“不及远矣”。
这反映荀子()A.厚古薄今的历史观B.儒法道兼容的思想C.对儒家理念的坚守D.对变法图霸的推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
据材料信息可知,荀子对秦国的以法社会治理是给予称赞的,但对于统治者的功名却予以否定,说明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也存在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B项正确;A项的表述不符合材料内容,荀子对今的秦国是称赞的,排除A项;秦国是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的理念,材料对秦国的称赞,说明荀子思想不是单纯坚守儒家思想理念的,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儒家不主张变法图霸,排除D项。
故选B项。
3.秦朝统一全国后,经群臣争议,秦始皇否定分封子弟的提议而全面推行郡县制。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含答案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三年级试题历史命题人:浑南高中贾凤慧校题人:沈阳市第三十中学闫悦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由第I卷和第I1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为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部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不按规定颜色笔和不按规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文翁自景帝末为蜀郡(今四川)太守。
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关“石室”,办地方“官学”,自此便有了成都城南的“石室精舍”,即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随即蜀地好学之风兴起。
汉武帝将文翁办学经验向全国推广,“令天下国皆立学校官”,汉武帝此举(A.逐渐消解了地方郡国并行制度B.有利于社会教化功能发挥C.打造了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制D.探索出高效人才选拔机制2.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或当朝宜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
黄轻白重,遂为故事。
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麻已皆在愉林院。
这折射出(A.行政效率提高B.中央集权加强C科举影响扩大D决策事权转移3.下两图是来自甘肃河西走廊上的魏晋墓室壁画,它们反映出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安定B.经济发展C.民族交融D.南北对峙4.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B.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C.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D.增置新县因本地新生人口增加5.元代,著名回回诗人薛昂夫在定居江南后,执弟子礼于江南硕学者儒,“事笔砚,读书属文,学为儒生,发而为诗、乐府”,以诗人知名。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西周时期实施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这种制度取代了方国联盟体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使得政治的聚合性有所增强,C项正确;天人感应理论得以确立于秦汉时期,不是西周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西周文明的影响范围,无法得出“文明范围较商朝有所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题目中没有提到诸侯国的世袭制度,无法得出“诸侯国具备了世袭统治权”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8.下表所示资料能够反映出,唐代后期( )
资料
出处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江淮“岁入米数十万斛,以济关中”。
《唐会要》
唐宪宗“(元和)初,江淮米至渭桥者(长安附近粮仓,又称渭仓)才二十万斛”。
《新唐书》
唐宣宗大中五年二月(847年),江淮“漕米岁四十万斛,其能至渭仓者,十不三四”。
《旧唐书》
A.藩镇割据阻断国内商业贸易B.经济重心不断向南推移
10.下图为出土于陕西何家村的“唐朝怀集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成的银饼。据此可推知当时( )
A.货币地租取代了实物地租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D.农民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庸调银饼是唐代的赋税银。唐代在实行“两税法”之前,实行的是“租庸调制”。按照租庸调法的规定,成丁者,每年要向国家交粮食、绢绫布匹、服役若干日或可用布匹折合。所收的布帛还可以折合成轻货——银制品,运送至京城国库,称此为“变造”。庸的推行可以让农民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农民,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D项正确;货币地租取代了实物地租是明朝的一条鞭法之后,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在明清时期,B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是唐两税法后,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三上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20分)1. 据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众多妻子中的一位。
妇好墓出土的468件青铜器中,礼器有210件,其中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多为大型重器,大多成对成组呈现。
这反映出商代()A.女性政治地位显著提高B.早期国家得到发展C.青铜器丧失了实用功能D.宗法制度趋于完备2. 至春秋时期,家臣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异姓家臣的任用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家臣的职能由管理卿大夫家事扩展到执掌国家政权,家臣权力上升且家臣身份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
家臣制变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B.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推动了宗法制的发展完善D.社会阶层固化趋势逐步增强3.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
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社会舆论影响官吏升黜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C.儒家思想决定政府决策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4. 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B.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C.向西经青藏高原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国家D.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到达朝鲜、日本5. 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
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律师,下列资料中,可供你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交给国际法庭的有(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③万人坑遗址④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遣重兵沿运河向东进攻河南,力图席卷江淮;睢阳太守许远与张巡率唐军扼运河要冲,死守睢阳十个月,被韩愈誉为“守一城,捍天下”。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三下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80分)1. 如图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云纹漆案,是古人盛放食物的家具,它反映了两千多年前贵族宴饮进餐时分餐制的生活状况。
后来,考古学家们又在距今约4500年以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说明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分餐制。
由此可知,分餐制的出现( )A.说明古人有良好的卫生习惯B.源于氏族公社共享劳动成果C.体现了长幼有序的礼仪规范D.反映了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2. 睡虎地秦简《田律》中记载,地方官要将雨水多少、谷物生长以及虫害等情况及时上报,“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
这表明秦代()A.法律关心百姓疾苦B.邮驿主要传递上行文书C.政务运行注重实效D.农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3. 唐代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洗,蜀地锦织成。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这主要反映了唐朝()A.抑商政策废弃B.中外交往频繁C.商业贸易繁荣D.边疆治理加强4. 北宋初年平定南方诸国后,在当地各州命节度使只负责其驻节所在州的政事,其藩镇境内余州皆直隶朝廷,由朝廷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
这一举措()A.缩减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B.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C.确保了中央对诸州的控制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5. 明朝及清初,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这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要经通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
康熙时,开始出现新的文书——奏折,上奏人撰写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
这说明奏折制度的形成()A.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严密控制B.扩大了官员的行政权力C.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D.保证了清朝统治的清明6. 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
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B. 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C. 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D. 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2.《史记》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时,基本以《国语•郑语》为其叙事依据,但并未采信《国语》中褒姒是祸害周室、流毒三代的“龙糠妖子”的说法,也未采纳《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的评论,反而认为西周灭亡主要是周幽王的责任。
司马迁的这一看法反映了( )A. 汉代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B. 历史认识与现实的有机联系C. 开放包容的大一统时代气象D. 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治史精神3.宋人叶适提出,古时“天下之田,无不在官,民未尝得私有之……唐世虽有公田之名,而有私田之实”。
“唐世”这一土地制度( )A.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B.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C. 大大减轻了民众的租税负担D. 放松了对农户的人身控制4.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
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
这表明元代( )A. 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B. 君主专制有所加强C. 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D. 御史台监察权扩大5.宋明时期许多大儒长期研读佛道之说。
朱熹借用佛教说明“理一分殊”的道理,称“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
王守仁认为“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
据此可知,宋明理学家( )A. 提倡和而不同以稳固社会秩序B. 推动儒释合流以应对信仰危机C. 认可三教同源以实现道德教化D. 会通佛老思想以强化儒学地位6.清朝统一回疆后,回人的习惯法“回例”仍然是当地刑案司法中的主要法律依据。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三下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80分)1. 东汉《四民月令》中说:“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
”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古代农业生产方法合理有效B.古人据节气探求最佳耕作时机C.古代历法与水利事业关系密切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2. 《宋会要辑稿》载:“(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
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
”这说明()A.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土地的大规模开发B.生产技术的进步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C.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地主的收入D.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 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
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
据此可知宋代()A.国家机关行政效率提高B.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C.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4.人口变化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302554162.9%112247637.1%A.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下降B.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5. 有学者认为,军机处可被视为内阁的凝缩组织,甚至还提出了“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的观点。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实验高中2024年秋季学期高三10月月考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15*3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图为某学者所作中华文明起源示意图。
据此推知,夏商周三代( )A .文化特征存在地域差异B .血缘关系影响政权更选C .朝代并立归于秦汉一统D .氏族原始民主色彩浓厚2.东汉后期,累世公卿的门阀大族实力强大,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等,他们的“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同时,宦官集团也“任人及子弟为官”“父兄子弟皆为公卿列校,牧守令长,布满天下”。
这一状况( )A .导致了宦官专权的产生B .推动了门阀政治的形成C .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 .加剧了统治集团的矛盾3.隋朝时期,西域高昌国(统治中心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兴办学校,教学内容“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
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这些现象的出现( )A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权的友好交往B .得益于中原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C .是中原文化对外来宗教传播的回应D .加快了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进程4.辽在地方上实行双轨政区制度,紧临北宋边境的南京道和西京道仿唐式的州县施政;中京道和东京道,以州县制和反映北边游牧民族的部族制对半参置;上京道,以政区部族制为主兼置州县制。
同时,在同一道里面,套置州县和部族两类政区,如上京道至少套置36个州(军、城)和州同级的21个部族。
这种政区建置( )A .适应了辽朝经济民族形势B .延续了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C .实现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D .推动了边疆和中原的一体化5.徐光启指出,对待西学“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但又认为“会通西学”“岂非礼失而求之野乎”。
康熙是“西学东源”说的滥觞者,其逻辑起点是“中学优胜论”,这成为中国士人观察西学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上述对西学的认识( )A .为中体西用埋下了伏笔B .开阔了士人群体的视野C .增强了民族自尊与自信D .加快了传统文化的瓦解6.1878年,李鸿章筹建上海织布局。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三下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7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60分)1. 周王朝实行诸侯领土领制度。
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直属的领土原本就只是“天下”之中的一国,受到周围大小诸侯领土的直接限制。
后来不断“为诸侯所侵”,到赧王已经只是洛阳周围那一小片地方、大约三万人的领主,不仅“与家无异”,而且是个小“家”。
这反映了( )A.周朝的分封制从来就没有真正实施过B.周天子的权威实际上只限于“周王国”C.分封制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等级D.分封制下诸侯可随意侵夺周天子领地2.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这反映作者:( )①主张重农抑商②倡导以法治国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3. 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
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
据此可知()A.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B.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C.察举成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D.寒门人士成为了入仕主流4. 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指出:“佛山多冶业,冶者必候其工而求之,极其尊奉,有弗得则不敢自专,专亦弗当,故佛山之冶遍天下。
”这实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A.出现以铁器制造业闻名的专业市镇B.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C.区域之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兴起D.佛山人注重对熔炼技术的追求与尊重5. 魏源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还提出在闽粤两省的科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达到一定水平,授予科甲出身。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三)+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
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
这表明,周朝“祝史”( )A. 巩固了分封制度B. 导致了王室衰微C. 有助于文化传播D. 推动了经济发展2.春秋时期出现了农贷。
《管子•巨乘马》载,对耕田百亩的农夫,在春耕时,国“资(贷)子之币”,等到大秋“子谷大登(熟)”,谷价大减之时,让农民以谷还币,国家把谷又储存起来,以待谷价上涨。
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 土地兼并较为严重B. 国家借高利贷盘剥农民C. 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D. 货币经济比较发达3.北魏宣武帝时期(公元499-515年),彭城王元勰“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名曰《要略》”。
孝明帝时期(公元515-528年),宗室元晖“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
由此可见,当时(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 华夏历史认同得到了发展C. 史书编撰体例不断创新D. 游牧民族封建化不断加强4.5.7.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
1907年,清政府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裁撤吉林、黑龙江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巡抚,东北三省正式建立。
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升边疆地区的行政地位 B. 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C. 推动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D. 抵御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8.下表为1871-1911年中国与英、美、俄、日四国的进口贸易占比情况(单位:%),其中乙是( )甲乙丙丁1871-1873年34.7 3.70.50.21881-1883年23.8 4.9 3.70.21891-1893年20.4 4.7 4.50.61901-1903年15.912.58.50.81909-1911年16.515.57.13.5A. 俄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9.10.12.13.14.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时期美国先后通过了《工厂检抽查法》《童工法》《纯净食物和药品法》《肉食检查法》《赫伯恩法》(禁止铁路公司擅自定价,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髙运费)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的制定颁布( )A. 旨在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B. 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C. 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趋势D. 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15.16.1946年,英国宣布结束对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约旦独立;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法案》,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1948年,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二)历史(含答案)
炎德 ·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 史审题人:刘洋满分:100分得分第I 卷 选 择 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1.202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对华容七星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先后共清理了瓮棺葬26 座,其中有8座出土玉器,包括玉人、玉凤、玉蝉、玉钺、玉壁、玉锥形器、玉珠管等(见下图)。
这些分层埋置的玉器材质多样、造型精巧、种类丰富,几乎没有完整的器件。
七星墩遗址A.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C.说明南北方葬制相同D.是中原文化重要类型2.周公主张“敬德保民”,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
他们 思想的一致性在于A. 以民为本B. 敬畏天命C. 替天行道D. 理生万物 3.据史料记载:约公元前1048年,“武王观兵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八百诸侯会孟津 的故事说明A.商朝面临统治危机B.周朝分封了大量诸侯C. 春秋战国战乱频仍D.封建经济具有分散性4.某思想家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 治。
”他的思想体系属于A. 儒家B. 道家C. 墨 家D.法家5.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
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 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 者,古之朝也。
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认为秦国崛起主要得益于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命题人:杨文 时量:75分钟 B. 已呈现贫富分化趋势密 封不 要答6.下图里耶秦简的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由此判断, 它是A. 最早的户籍登记B.赋役繁重的证据C.秦律中一个案例D. 基层治理的基础7.西汉刘向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5:CCCDB 6—10:DADDA 11—15:DBDCA
16—20:BBBDC 21—24:ADBA
25.(25分)
【答案】
(1)原因:统治着吸取前代的政治教训,为防止武人干政而重用文人治国;皇帝对士大夫高度重视;儒家学说的全面回归;北宋士大夫很注重个人气节和操守。
(6分)
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
(6分)(2)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分)
特点: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
(3分)
(3)不同:宋代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
(8分)
26.(12分)
【答案】示例一:
事件:1914年一战爆发,1915年全国兴起抵制日货运动,1917年张謇大生纱厂获利。
(3分) 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2分)
1914年第一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基本上卷入到了战争之中,因此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5年初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由此激起了全国民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此外,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如: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也获利达到76万两白银(7分)
示例二:
事件:1914年一战爆发,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1月巴黎和会(3分)
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2分)
1914年第一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此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1917年11月俄国爆了发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变为了现实,先进的中国人也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由此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7分)。
27.(15分)
(1)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发生;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社会上充斥着萎靡丧志的音乐;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聂耳个人的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
(五点任选三点,每点3分)(2)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革命性,进步性。
(五点任选两点,每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