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巧选材料 为学生提供写作“大米”
巧选材料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大米”现在小学生的习作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假大空旧,胡编乱造。
遇到写人的文章,就写扶盲人过马路,一写《我的妈妈》就是生病时妈妈背着去医院,累得满头大汗。
这样过时的、虚假的作文材料,怎能博得读者的欢心,引起同学的共鸣呢?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把生活中那么多真实、鲜活的材料纳入习作,解决学生写作时“无米”的现象呢?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用文字说话,就是要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告诉别人。
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统统都叫素材。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都发愁,认为没什么好写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素材要到生活中去寻找。
只有亲自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才能捕捉到各种类型的素材。
如积极参加兴趣小组,如唱歌、跳舞、绘画、体育活动等。
课余可以搞小制作、小实验,养殖花草、喂养小动物等。
对学校组织的春游、参观、访问学生也积极参加。
这样,生活才有内容,写作就有了题材。
如果总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不是看书就是玩电脑,那生活当然单调。
比如一位同学利用星期日去赶集,他把看到的情况写了下来,就是一篇小作文。
《集市》一文写道:今天是星期日,我和妈妈去赶集。
这里人真多,肩擦肩,脚碰脚,拥挤极了。
满街的货物摊,从街头摆到街尾。
摊上的货物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家具、土特产——应有尽有。
买货的顾客东瞧瞧、西摸摸,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卖货的人冲东边报价钱,又朝西边解释问题,忙得连头上淌下的汗水都顾不上擦。
我听着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觉得很有意思。
原来在集市买东西和在商店买东西不一样,不能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这篇小短文的素材就来源于生活。
如果小作者不亲自逛集市,他怎么知道集市人很多,卖什么的都有,还可以讨价还价呢?因此我们同学要多参加一些活动,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二、学会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丰富多彩就有了写作的素材,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文本中找“米”
从文本中找“米”在日常生活中,“米”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无论是稻米、小米还是其他种类的米,都是我们饮食中常见的主食。
除了在饮食中,我们还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关于“米”的内容。
本文就将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文本,找出关于“米”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米”在文本中的奥秘。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菜谱中找到关于“米”的信息。
比如说,一份简单的炒饭就包含了“米”的制作过程。
炒饭的主要原料就是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选择不同种类的米来制作。
在文本中找到的这份菜谱中,会详细介绍炒饭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选购优质的米。
这些文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米在烹饪中的用途,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米来制作美味的饭菜。
我们可以从农业方面的文本中找到关于“米”的信息。
稻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东亚地区,稻米是主要的粮食来源。
通过农业方面的文本,我们可以了解到稻米的种植技术、栽培方法以及收获过程。
这些文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稻米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稻米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我们还可以从历史文献中找到关于“米”的信息。
在中国古代,稻米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古代的文献中,可以找到关于稻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的记载。
这些文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稻米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我们还可以从医学和营养学的文本中找到关于“米”的信息。
米是一种富含营养的主食,其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
通过医学和营养学的文本,我们可以了解到米的营养成分以及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这些文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选择和食用米,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健康和均衡。
高港区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案
《美的瞬间》
昏黄的路灯下
从教室里明亮的灯光中回过神来,把自己裹在大大的羽绒服里,围巾、护膝、手套、口罩全都弄好,然后迎接那冬天的洗礼。
尽管回家的路上风不大,但还是习惯性地打了个喷嚏。一想到家里的温暖心里就委屈,明明家里有车,父亲为什么不来接我?住的很近的高二学姐们都是早送晚接,老天爷就一定要降大任于我,让我独自享受空旷的街道,明亮的路灯以及呼啸的北风吗?
3、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六、布置作文:
生活中的美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一滴雨水、一缕春风,都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
不知不觉,离家近了……
然后我用足力气最后一个上坡,“邻邻——”母亲的声音从风中传来,不会听错了吧?
我转过头,刹那间愣住了。
她的头发被风吹的那么乱,唇是干的,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缩成了一个团,她见了我,唇裂开,笑了。背着路灯的光,我依然可以感觉她一定有温暖如春的表情,路灯昏黄的光和红色的羽绒服在她身上,有种俗气而幸福的美。
师总结:从大量同学作文中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缺少新鲜的素材。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的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作为刚步入初一的学生,必须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那么,如何在目前的情况下积累素材呢?这就是我们这一次作文课要训练的主要内容。
二、学生自学写作短文,并谈谈学习收获。
2、只顾描绘“瞬间”,能够把“瞬间”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不善于挖掘“瞬间”蕴含的“美”是什么,只是笼统地、口号式地喊几句“这个瞬间真美呀”“瞬间拥有着无限的美”等等。
“找米下锅”——农村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 ‘ 找米下锅 ’ ’
— —
农村 学生如何 积累写作 素材
漳 州市 芗城 中学 钟 桂煌
我 校 学 生 大 多 数 来 自农 村 , 学 生 在 写 作 文 选 素 材 上 相 对 有 所 局 限 。 提 起 笔 来 ,总 是 环 顾 四 周 ,抓 耳 挠 腮 ,茫 然 不 知 所 措 。 学 生 常 说 : “ 写 议 论 文 时
积 累 素 材 需 要 广 泛 阅 读 ,这 是 基 础 。 一 定 的 阅
读 积 累 有 助 于 写 作 水 平 的提 高 。 对 于 写 作 能 力 较 强 的 学 生 , 问 起 他 们 自 身 的 经 验 ,也 都 提 到 课 外 喜 欢 阅 读 。2 0 0 8 f i - , 我 所 教 的 一 名 高 考 满 分作 文 的学 生 ,面 m - J - 媒体 记 者采却 是 公 平 的 。 我 们 为 什 么 坐 拥 宝 库 而不 去 开 发 利 用呢 ? 教材 中 的小 说 人 物及 故 事 , 古 代 散 文 ,古 代 诗 歌 ,现 代 诗 歌 散 文 , 外 国 文 学 作 品 ,著 名 作 家 之 传 记 与 名 言 哲 思 ,历 史 人 物 及 故 事
无 “ 米 ” , 就 要 学 会 就 地 取 材 , 一 样 能 做 出 “ 饭菜 ” 。 “ 咬 断 笔杆 不放 松 ” ,写 不 下 去 的 时 候 , 也 要从 “ 山 重 水 复 ” 的 绝 境 中 走 出 来 ,找 到 “ 柳 暗
花 明”的 新天地 。
纵 观 高 考 历 年 满 分 作 文 ,也 几 乎 都 得 益 于 课 内 外 阅读 的仕  ̄ g l △ I : Z l 。 若 无 广 泛 阅 读 ,何 来 精 彩 篇 章 ?
发掘生活资源,让写作成为“有米之炊”
效, 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
一
、
鼓励 学生仔细观察生活 , 搜集写作素材
作文源于生活 ,是对生活直观的反 映和形象 的加工。长期 教 育。如中央新 的领导集体上 台后 , 习总 书记 提出 了节约 的要 以来 的应试教育模式 让许 多语文教师走进 了急 功近利的怪圈 , 在作文教学 中不是 引导学 生如何观察生活 、 感悟生活和 描述 生
的文章更具新意 、 更有深度 。此外 , 笔者还搜集 了当前社会发展
入分析 的基础上 , 从根源人手 , 鼓励学生从广 阔的社 会 、 现实的 生 活中搜集 写作 素材 。如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 本“ 万象手 册” , 随身携带 , 将观察到的生活中的有价值 的人和事 , 及时记录
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引导学生分 析 ,如小悦悦事件 、南京彭宇案 等, 让学生接触到更 为多元 的社会 , 对世 间百态产生更为直观的
头路 , 到现在 的柏油大道 , 路边 的建筑也从低矮 的平房到现在的
高楼 , 学生在观察感悟 中感受到了社会 的变化之大 , 在观察与 了
让学生与先进人物零距离接触 , 也是笔者发 掘生 活资源 、 提 高作文教学 实效 的重要措施。初中生由于 自身学 习与生活阅历
解 的基础上 , 学生 以“ 身边 的变化看发展” 为题 , 写 出了高质量的 文章 , 有效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成效 。
活, 取而代之 的是对应试范文的强化训练 , 甚 至要求学生背诵各 种类型 的范文 ,以实现快速提高作文应试得分率 的目标。在这 样 的教学模式 中, 学生东拼西凑 、 生搬硬套 , 作文并没有 立足于 捏造 , 导致作文教学走进了死胡 同。针对这样的状况 , 笔者在深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导学案 苏教版
从生活中找“米”学习目标1.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会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材料。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要做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去找“米”,抓住生活中那灵动的一瞬间所表现的美。
●重点: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从生活中选材。
预习导学1.选材着眼于普通人、平凡事,捕捉其闪光点写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写家庭的欢乐、苦恼,写同学之间的摩擦、友谊等。
事实上,许多深刻的道理往往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中,等待我们去发现。
从平凡的小事中探寻人性最本质的东西或人类最闪光的精神世界,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耐人寻味的感动。
2.选材着眼当代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
一切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焦点话题都不应该有所顾虑,有所回避:鲁迅、金庸、韩寒都可以谈谈;克隆技术、纳米材料、反恐战争、奔月计划、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超级女声……都可以是我们关注的题材。
3.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凡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生活,往往容易有深切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抒自己内心的情。
选择这种熟悉的材料,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最具有感染力。
文章切忌胡编滥造,缺乏真情实感。
4.选择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
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取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精彩片断、一瞬间等细小的方面来表现主题。
“实”“小”是选材的不二法门,通过“小”来折射出时代的光辉,反映时代的动态,感悟人生的真谛。
合作探究问题一:扣住中心选材是选材的第一个标准,但是同样十个材料都与中心有关,怎么办呢?阅读胡适的《差不多先生》后,你有什么感悟呢?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
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
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
小学作文技巧_以小见大—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技巧八:以小见大——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技巧说明:成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指通过管子的小孔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
本意是只看见事物的部分。
后来,它用于比喻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事物的全貌。
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落而知秋,说的都是从一个小的角度或部位,只要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照样可以得出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作文也可以以小见大,只要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就能揭示蕴含的深刻意义,阐述各个较“大”的主题。
如何使用:以小见大”写作方法:步骤1:或选择一件小事,或摘取一个片段,或定格一幅画面,或捕捉一个瞬间;步骤2:从中述一个“大”的事理,表现一个“大”的主题。
对应范文:范文一:等,也是一种幸福“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耳边响起阎维文的歌声,令我思绪纷飞。
父亲八十七岁了,但身体硬朗,仍劳作不停。
不了解父亲的人,看见他会以为他只有七十多岁吧。
父亲不是在城市养尊处优惯了的老人,他可是一辈子在农村辛苦劳累的庄稼人。
作为他的儿女,真是幸福。
虽然他头发斑白,头顶正中有一小块“不毛之地”,一口牙齿脱落得只剩下六七颗,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声若洪钟,眼神精准得可以帮母亲穿针。
父亲个子不高,只有一米六。
母亲说是累的,没长高。
我相信极有可能,因为父亲的其他几个兄弟的个子都比较高,在一米七以上。
只父亲一人矮。
父亲不善言谈,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好人缘。
邻里乡亲提起父亲都赞不绝口。
不论谁家有什么大事小事,他都会前去帮忙。
父亲从来没对我们说过喜欢,但他会在冬天的晚上烧些土豆给我们吃。
那土豆外皮焦黄得似要流糖,里面软嫩香甜、拿着热乎乎香喷喷的土豆,还没吃口水就流下来了。
他也从来没有给我们讲什么道理,可我们姊妹的孝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我来南方后,每年寒暑都会风雨无阻奔回家。
平时打电话母亲聊得多,和父亲只偶尔说几次话。
邻居问父亲想不想远在南方的我,他总是说不想,想什么啊,几个月就回来了。
水稻的作文300字(通用16篇)
水稻的作文300字水稻的作文300字(通用16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稻的作文300字(通用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稻的作文300字篇1我的家乡盛产水稻。
如果你秋天来到我的家乡,便会看到眼前一片金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铺了一地金子呢!其实,这时正是稻子收获的时节。
农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呢!看他们笑容满面的样子,你可知道,这要经过很多道程序呢!春天,农民伯伯要先把种子泡上五至七天,捞上来,开始催芽。
然后在黑土地里插上种子。
为了能让稻子籽粒饱满,农民伯伯得给土地施肥,再在上面洒上一层,扣上塑料棚。
过了几天后。
小苗便慢慢地钻出来了,它四处探探头,好像在和谁捉迷藏似的。
小苗绿油油的,像碧绿的毛毯。
农民伯伯每隔一周就给它浇一次水,它贪婪地吮吸着,想快点长大。
夏天来临了,那些在温室下成长的小苗渐渐长高了,在微风的吹拂下,摇动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材,开始翩翩起舞。
在四月末五月初时,农民伯伯开始插秧了。
看!他们忙的不可开交。
大约十至十五天之后,农民伯伯插完了秧,接着就是定时灌溉,定时的田间管理,直至等待水稻长大成熟、秋收。
秋天终于到来,稻子也成熟了,由翠绿变成金黄,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丰收的景象。
农民伯伯开始秋收了,望着那堆积成“小山”的水稻,开心地笑着。
是稻子给家乡带来财富,难怪农民伯伯会如此高兴!水稻的作文300字篇2我的家乡是绥滨县北山乡战斗村,在秋天来到的时候,你会看到一片金黄,刚来的人还以为铺了一地金子呢,其实,这是水稻丰收的季节。
春天,农民伯伯,在忙碌的种水稻,先泡种,泡完了铺盘,洒土洒种子,弄完了静静等待着发芽,这以后的日子农民伯伯,时刻准备着插秧,到了插秧的时候,农民伯伯开着插秧机,插秧机过去,后面留下的是一片片绿绿的稻田。
夏天的水稻田,一片茂盛的绿色,就像一望无垠的大草原,青蛙在田里呱呱地唱着歌。
七年级语文小专题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七年级语文小专题写作从生活中找“米”“米”【写作导航】没有“米”就做不了饭.同样的.没有写作材料怎么能写作文呢?写作材料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而生活就是一个大米仓.你要懂得怎样把它们“找”出来。
1.搜一搜生活小事一上作文课.好多同学就头痛.对着作文题发呆.觉得生活实在太平淡.太枯燥.找不到一点写作的材料。
看看别人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写起来就是下笔千言.自己却挤不出一个字.最后只好胡编乱造一通算是完成任务。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认真从你的大脑中搜索一下自己的一天经历.就会有所收获。
比如.早上吃着热腾腾的早饭.听着一句叮嘱:“路上车多.你慢点!”课堂上.某位同学的回答引起哄堂大笑。
课间.或埋头作业.或追逐.或远眺。
放学时.回家路上的见闻感受。
晚上.想到今天的高兴事仍乐个不停.或想到一件窝心事还很不舒服……作文就是留下生活的记录、成长的印记.写写感动自己的小事.在生活中搜一搜下锅的“米”。
2.写一写别人的故事世界很大.生活很丰富.而我们的亲身经历十分有限。
因此.只要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
把别人身上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写.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同样是生活中的“米”。
蒲松龄为了听故事设茶棚请人喝茶.终于.一部旷世奇书《聊斋志异》诞生了。
俄国作家果戈理抄“菜单”也被传为文坛佳话。
果戈理请朋友吃饭.他看到桌上的一份菜单.忽然对这份菜单产生了兴趣.觉得很有用.于是全神贯注地抄起来.全然忘了身边的朋友.连朋友生气地离开也不知道。
最后.这份菜单被他用到了一篇小说里。
可见.只有运用想象把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沟通起来.写作文时才会有更多的“米”。
3.抒一抒自己的感受如果你的同桌向你借了一本资料.还给你时.上面布满了字.你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你将此时的感受写入作文.这就是“米”。
如果你为了拔高自己的形象.说自己毫不在意.这反而显得矫情造作。
我们看到许多文学作品中喜欢给花草树木贴上精神标签.可在你眼里.却体会不到那些复杂的含义.那你就老老实实写你眼中的花草树木.不要违背自己的感受.这还是“米”。
【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从“一粒米”感受文化中国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从“一粒米”感受文化中国素材回放稻米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天,稻米仍是全世界的主要食物之一。
我国的稻作农业起源很早,米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塑造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惯,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气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重点项目、大型美食文化探寻节目《中国米食大会》在央视财经频道黄金档播出,透过“一粒米”感受中国文化的厚重与绵长,为观众奉上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素材解读中国稻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我国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业体系,包括水田耕种技术、节气和历法、谷物加工方式和蒸煮粒食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与稻作农业息息相关的米食文化传承至今,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不同样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具有悠久历史的米食文化,发展到当代依然充满活力,成为中华文化创造力的一个生动注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稻作农业的发展成熟,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我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1/5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今天的中国,从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开展“光盘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一系列有效举措,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映照着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铭刻下中华文明奔腾向前的壮阔画卷。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在接续奋斗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适用话题食粮、文化、大餐、智慧汗水、文明、文化、思索“粮”言“粮”语牢记于心美味米食与厚重的文化内涵多维度彰显了中华米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一餐一饭中邂逅米食背后的烟火故事彰显米食背后中华文明开拓发展的史诗从一粒米深入开掘,生动展示稻米对中华文明历史的积淀。
随文练笔,囤积作文新“米”
随文练笔,囤积作文新“米”作者:秦爱琴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7年第04期随文练笔指的是伴随着学生的阅读而进行的写作练习,写作的内容围绕所读内容展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而随文练笔则是训练思维和文字运用能力的好方法。
教师可以将文本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组织随文练笔活动,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一、尝试扩写,设计个性情节荣维东在《写作课程范式研究》中谈到,目前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就是写作交际语境和知识缺失的问题,由于缺少模拟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故此学生个体和外在真实世界之间缺少交流。
围绕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扩写正好可以给学生创设拟真环境,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扩写和缩写是他们写作基本技能的体现。
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抓住其中某些没有详细展开的情节,让学生参考文本的情调、人物的性格撰写个性情节,提高写作能力。
在阅读《边城(节选)》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尝试扩写翠翠獨自一人在屋中等待祖父的情境,设想当时翠翠的心理、行为、神情等。
有学生在琢磨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后,设置了下面的个性情节:“翠翠一个人坐在屋子里,不由得害怕了起来,害怕那黑黝黝的灶头上突然冒出什么可怕的事物来,于是赶快来到了灶间,点起了火。
可是心中依然空落落的,如果爷爷没了,心里是不是更空了呢?该是时候让一个人住进心里来了。
翠翠这么想。
”这样的训练在文本特定情境中展开,文本中的心理、行为、神情描写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不会出现无“米”下炊的现象,可以激发思维活力。
扩写的方法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让他们进一步领会写作技巧,了解如何根据文本内容合理展开情节,凸显矛盾。
二、融入情感,尝试心理描写叶圣陶先生提出生活源泉论,要求将生活经验和历练作为写作源泉,将情感作为写作的原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自己的情感代入文本之中,揣摩民众的心理,融入自己的情感,写下当时民众的心理变化。
作文一: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资料
第4招
注意细节描写
【示例一】长春中考满分作文《聊一段快乐的往事》: “外婆家屋后有片空地,里面满是杂草,似乎荒芜,却是 我的天堂。太阳刚起床时,草叶上沾满晶莹圆润的露珠,走在 其中,既凉爽又可以惊醒许多蚱蜢。“好!看到它了!”悄悄 向那只蚱蜢走去,双手猛一合,小心翼翼地打开手掌,一只大 蚱蜢正顽强地挥舞着纤细的肢体,大大的成就感涌上心头,挂 着大大的笑。捉了蚱蜢连蹦带跳地跑到外公外婆那里炫耀,即 使抓不到也没关系,满身草香也很让人快乐。”景物描写虽着 笔不多,却细致入画,动作描写和对蚱蜢的描写更是细腻真切, 充满情趣,为文章增色不少。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结构的调整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文章的综合 修改 读书动笔 文学评论 简单的会议记录、简单的总结、 简单的调查报告、简单的实验报告、 说明书
(二)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要有系列化。
初一阶段:言之有物 1、“观察、写实” 2、放飞想象 3、精彩场面 初二阶段:言之有味 这一阶段主要采用“两点 两段训练”,通过点和面的 训练,解决学生会写文章 的问题。两段:写人训练 和叙事训练。两点:局部 训练和全面整合。 初三阶段:言之有序 通过五步教学让学生写好文章。 第一步:审题(审出“题眼”; “破题”要深。) 第二步:立意 (高远 、不消极) 第三步:选材 (材料的选择原则:材料真实, 书写真情实感;力求新颖生动; 还要准确典型。) 第四步:视角 善于选择写作角度,可能自成高 格,反之,往往会流入下品。 第五步:结构
第6招 摹形绘状,让感情充溢其间 【示例一】打开收音机一曲出塞曲倾泻而出,带着淡淡的哀伤, 静静的哀叹,我走进王昭君的年代。一位美人抱着琵琶走出了 少女的香闺,透过她淡淡的装,我看见了千古绝色。露出浅浅 一笑,她走过去接过皇榜,依然毅然地说出“我愿意!”没有 过多的语言,没有招摇的举动,有的仅是一丝淡淡的、微 微的浅笑。 终于,到了和亲的日子,她该走了。没有听说大漠的飞沙 有多猛,仅是那迢迢古道,便让我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昭君 出来了,一袭素色便装,还是淡淡的装,加一把琵琶。丝带飘 飘,眉尖的坚毅,你多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南通中考优秀作文《带着微笑出发》片段) ——无论是描摹人或事物,都要结合主题,抓住特点。这个片 段描写昭君出塞时的情景,以一把琵琶为重点,刻画特定环境 下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很好的烘托了氛围,展示 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016秋苏教版语文七上写作《从生活中找“米”》ppt课件3
•
一位小伙子站了出来,轻柔的抱出那可怜的生命。大家看清了那孩子 ,原来是个小女孩。她的身上没有一处是完好的。双眼紧紧的闭着, 脸上被泥土沾满了,手指早已血肉模糊且混杂着泥土。似乎在绝望中 挣扎过,在与死亡对抗着。人们低下了头,有的还忍不住的流下了泪 。女孩死了,他们的希望破灭了。风放肆的吹着,吹着那支离破碎的 希望,吹着人们那绝望的泪珠,吹着那浓厚的云。 就像过了好几个世纪一样,人们站立着,谁也没有动,只是一直的静 静的等着,等待着一丝希望的出现。浓云被那强势的风刮开了几条细 缝,阳光挤出来,洒落在女孩的脸上。似乎是上天的眷顾,女孩那美 丽的浓睫毛微微的颤动着,慢慢的,她睁开了她的双眼,看着周围人 们对她的关切,她笑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她那明亮的双眼闪闪发光 。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耀眼,“她醒了!”小伙子的声音颤抖的说着 。瞬间,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抬起了头,看到那女孩的笑脸,不由得自 己也笑了,打从心底里笑出来。有的人却哭的更厉害了,或许是因为 喜极而泣吧。 希望的重生,让人们忘掉了绝望,充满了力量。他们继续收集着散落 在各地的希望…… 风依然在刮着,浓云渐渐的被吹走,阳光也得以散布各地,照耀着也 见证着每一个美的瞬间…… •
美的瞬间
•
•
•
美,无处不在。美,是一个晨曦初霞的黎明,是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是 一株娇艳欲滴的花朵,善良纯洁的微笑,是人们充满美好的心灵,我带着对美的 追求,拍下了一个个美得瞬间。 初阳之美 夏季的清晨格外清新,天刚露了点鱼肚白,我便出门走到了村里 的大路上。走着走着。扑鼻的花香萦绕在身旁,鸟儿们欢唱着,尤其是布谷鸟 ,它可是个大嗓门,叫得可响了,吸一口气,我只感到吸进去的全是芳香。不 知不觉,我已走上了公铁立交大桥,望望东边,天空与山顶的交接处是一条淡 淡的红光,像条玉带,镶在天边。接着,红光逐渐变深,并慢慢的向周围扩散 。不一会儿,天空便一色纯白,所有的灰暗都被那道红光驱走了,天边的颜色 变了,变得闪起金光,金光四周的云霞则是一片粉红,就在这一瞬,天边突然 光芒四射,我看到了太阳的脸。他在笑,笑着跳出山顶,大地被照亮了,我也 被照亮了,我不仅暗叹,好美的初阳。我在这一瞬,看到了太阳最美的一面。 我用我的大脑拍下了这美丽的瞬间。 娇艳之美 家里的月季开了花,这夏天,正是它们显露娇姿的时刻。清晨, 我看见一朵可爱的粉色月季,它挺立着身躯,绽放着娇美的花儿,活生生一个 亭亭玉立的少女,粉嫩的花瓣,像少女初恋时粉色的羞的脸蛋,花瓣上滚动是 几颗 晶莹的露珠,在初阳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如少女明净的双眸一般。这么 可爱,这么美丽得花,怎能叫人不对它称赞!同样,我用我的大脑又拍下了这 一美丽的瞬间。
实验米放杯子里放筷子写作文
实验米放杯子里放筷子写作文今天是2021年7月14日,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家园第一个小实验。
这个实验的内容是将杯子里放满大米,然后用一根筷子插入,看看结果会怎么样?我先找了个带把手的大的塑料杯,之后将米倒在里面,用手使劲压紧,然后插入筷子,当我提起筷子时,装满大米的杯子一点也不动,可把我气蒙了,手里拿着筷子直纳闷,第一次试验没有成功。
“是什么原因没有成功呢?”妈妈问,“大概是因为这个杯子太大,又是六边型的”。
我又开始第二次试验,这次我去找来我的刷牙杯,是一个下面小上面大的塑料杯,同样的情况出现了,筷子还是没有把杯子提起来,试验还是没有成功。
“再换一个杯子试试,换一个玻璃杯”爸爸建议到。
于是,爸爸找来了一个圆柱型的玻璃杯,放满大米后不停地将杯子在桌子上“顿”,结果奇迹出现了:筷子居然把满满的一杯米提起来了,我手提着筷子,紧张的不得了,妈妈连忙拿起相机为我抓拍了一张。
“筷子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我问爸爸说:“这是因为我们在"顿"米时,把杯里米粒间的空气挤了出去,越顿米粒间的空气越被挤出的越多,当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时,筷子和米粒之间就紧紧结合在一起,所以你才能用筷子提出装米的杯子。
”原来是这样,这个实验真好玩!奇妙的筷子今天我做了一次实验叫“神奇的筷子”。
我从书上看见了一个奇妙的实验:只要把筷子填入装进米的杯子里,把筷子轻轻一加,装进米的杯子就可以被筷子加出来。
在好奇心得驱动下我准备工作了一个装进米的杯子,一根竹筷子。
接着把筷子深深填入装进米的杯中,可是,当我提出诉讼筷子,竟然没提早杯。
我反反复复先行了几次都就是失利,深感十分失望,于是我把经过说了爸爸,爸爸对我说道:“你再加种方法再试一试。
”我揣摩了一下,灵光一闪,想起了书上Bourbonne一只手的指掌挡住杯口不想空气入侵杯子里,再把筷子从手指的空隙深深地填入杯子里。
我连忙按书上的方法又小心翼翼的搞了一遍缔造奇迹的时刻至了:我怀著难过的心情把筷子慢慢提出诉讼,啊!筷子带着上装着米的杯子被我加了出来。
作文一: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3招 选取富有个性的材料 2.以深刻的思想去审视生活。 【示例】陕西中考作文《难忘那张灿烂的脸》中,记述了一个 冬日的清晨里看到的一个情景。一位乡下进城打工的妇女,“微 微发胖的身材,裹得严严实实的绣花棉袄,外面又紧紧地套着 送报纸的黄马甲.她双脚飞快地蹬着自行车,身子也随之左右摆 动,每蹬一下,车子便会疲乏地响一下,这样的姿势在平时看 来,总有几分可笑.她一边蹬.一边用浓重的口音唱起了秦腔, 虽是听不懂的吼声,却又情感丰富,充满起伏”,“她似乎感 觉到了我的注视,在远去之前回头望望,又向我憨厚而灿烂地 一笑”。由此,触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认识。 生活中有许多苦难,她却默默地承受了,但苦难并没有磨平 她对生活的热爱,这样勤劳而坚强的女人.一直在努力融入这个 城市,努力去生活,去爱去微笑。
第3招 选取富有个性的材料 3.以充沛的情感去发酵生活。
【示例】 上海考生《充满活力的岁月》一文,写的是初三生活中几 件平常小事:疲惫的老师、同学间的交流等等,在最后作者深 情地说:菁菁校园,留下我们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么精彩, 那么活力四射。这里有笔砚相亲、晨昏相伴的真诚友谊,有比 赛场上飞扬着的欢呼与呐喊,更有落日红叶、雨打芭蕉的完美 意境;这里有默默伏案的少年、勤勉的园丁,有三点一线的紧 张,更有青春放歌的朝气。写下它,写下这充满活力的岁月, 写下我们难以忘记的校园故事。
【示例二】以“和”的词条为话题的作文,很容易把文章切口选得过 大,从而泛泛而谈,缺乏深度。有位考生以《在电梯中学会和谐相处》 为题,在小小的电梯中挖掘深刻的主题。房子越来越多了,人情味却 越来越少了;房子越来越大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远了。怎 样消除冷漠与隔阂?青年教师用真诚与热情化解了“冰冻”,于是, 欢声笑语在电梯中回响。作者以邻居们在电梯里从相互从不招呼到互 相热情问候相助的变化,反映邻里之间关系的融洽,以小见大体现社 会和谐的深刻立意。
《从生活中找米》PPT课件
二、关注身边熟悉的人和事
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叶圣陶
生活中的事真实,事真情更真,更能感染人,而且生活 中的事因为其鲜活性,也更容易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
何永康教授曾经要求高三的学生能整理好三件事(1、 在自己成长道路中最能触动自己灵魂的亲身经历的事, 2、父母亲人给自己感动的事例,3、自己亲见的真人真 事)
当妈妈睁开眼的时候发现眼前一片漆黑时,第一反应就 是赶快找到你呀宝贝,使尽全身的力气,妈妈从口袋里掏 出了手机,借着手机微弱的光亮,我拼着命摸索着,终8 于 抓到了你稚嫩的小手,那一刻宝贝,你知道妈妈有多幸福 吗?
只要你还在,什么都好! 腿被预制板压得无法动弹,我没有力气移开身边的大块 的瓦砾,只能试着把身边的碎石清理清理,好让你睡得安 稳些,每一次使劲清理一小块石子,都让我疼痛得难以忍 受,妈妈感觉自己支撑不住了,不住颤抖的身体虚弱到了 极点。只是,当我想起你睡熟的脸庞时,我的宝贝,妈妈 的心里又何止千万种不忍? 我听到了自己沉重的呼吸,清楚地知道无法陪伴你坚持, 只能颤抖地拿起手机,留下 妈妈发自肺腑的遗言: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不要哭,宝贝,泪水中,让我们一起选择坚强。妈妈知 道,妈妈的爱永远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丝毫的减退, 坚守在废墟之下,有妈妈的骨骼庇护你,你一定等到就你 的人。生命一定会在坚持中愈发精彩,生命不会因为这9 场 灾难而有丝毫的逊色!
友情建议:1、给自己的摘记加给标题,分类归纳: (如亲情如歌、往事如烟、秋天的故事、友情似水等等)
2、及时收集高三生活中遭遇的一些有意义的事,为高
考所用!
14
好奇心 (08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看着前面
空荡荡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纸,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
探讨有效摘录、坚持积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探讨有效摘录、坚持积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感受到,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无法成就一篇优秀的作文。
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来积累写作素材是老师无法监督、考查的,所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应当引起重视。
有效摘录、坚持积累是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因此,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指导、监督,以期改变他们写作时提笔苦不堪言、选材陈旧不堪的现状。
标签:初中作文有效摘录坚持积累重要性方法要求监督自师范毕业以来,笔者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始终是语文老师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笔者一直困惑和积极探究的话题。
据笔者了解,很多学生到了九年级喜欢背范文、模例文以期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收获高分,但往往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短期内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并不难,然而最终写不出好文章,其原因不是不知道如何运用技巧而是脑海中作文素材太少,没东西可写,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经调查发现,在一次以“奉献”为话题的写作练习中,一个班近一半的学生全文只写到了“清洁工”。
作文选材单调,陈词滥调,实在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那么在作文教學中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米”,有内容可写?笔者认为,写作素材的积累一是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体验,二是来源于阅读。
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体验能力如何,往往是教师无法很好监督、考查的。
那么从阅读中有效摘录、坚持积累就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应该从学生七年级入学时抓起。
为了促进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指导。
一、认识有效摘录、坚持积累的重要性七年级开学初,笔者从往届学生的作文中搜集了两篇典型的作文给学生做了一个展示。
这两篇作文,一篇内容空洞,语言平淡如水;另一篇内容充实、文采飞扬。
当学生看到“风光旖旎”“氤氲”等词时,不禁惊叹。
笔者趁热打铁问学生平时阅读时有没有见过这些词,大部分学生说见过。
用微视频为情景写作“找米下锅”
用微视频为情景写作“找米下锅”因洪静岚摘要:语文课程写作教学中的细节描写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微视频创设的情景写作来提高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
本文先就微视频、情景写作的涵义,国内外微视频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教学,反思微视频创设的情景教学在细节描写中的作用,进行详细探究,希冀能在对微视频创设情景写作的探究下,有助于实际的教学。
关键词:微视频;情景写作;细节描写在一节人物细节描写的写作课上,我与学生们分享了是泰国的广告《我的爸爸是骗子》,该广告以小女孩的口吻来讲述她眼中的父亲形象,微视频内容为: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爸爸是最英俊的,最聪明的,最慈祥的,爸爸就是我的超人,爸爸希望我在学校获得好成绩,爸爸就是很好。
可是,爸爸在撒谎:爸爸他撒谎,他说他有一份好工作;爸爸他撒谎,爸爸说他很有钱;爸爸他撒谎,爸爸说他不累;爸爸他撒谎,爸爸说他不饿;爸爸他撒谎,爸爸说他什么都有了……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但他却说慌了……以下,我将结合这节课,来谈谈微视频在情景写作教学中的几个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境,关注读者语境写作教学应是能充分关照交际语境和读者语境的,有“实用性”的写作。
微视频可快速地渲染气氛,为调动起读者的情感创设语境。
看完视频后,班级一度静谧,可见学生们的眼眶泛红,该视频营造了融融的父爱氛围,使同学们精确地把握微视频《我的爸爸是骗子》的情感———父爱,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寻求素材,为抒发情感建立基石记叙性文章的情感表达是由事件引发的,虽说写作源自于生活,但是又有多少同学在写作面前脑袋一片空白,一说起表现父爱,母爱的事件,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一般都是雨天送伞,生病送医院,这一类陈旧性的题材,在生活中只有这样惊心动魄的事例才能体现亲情吗?非也,只是我们的学生认为这样的事例才够感人,亦或者是因为日常生活的小事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以至于在选材时,无意识地忽略了。
微视频在课堂上的应用可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在生活中集“米”
在生活中集“米”摘要: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只有多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做到游刃有余。
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积累,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作文材料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它好比良庖之于各种原料,厨房中有了林林总总的原料储藏和品类齐全的佐料供给,高明的厨师才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地做出令我们常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的美味佳肴。
试想,仓储空空如也,佐料山穷水尽,任是手段再高明的厨师不也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巧妇般的窘境吗?因此,要使学生成为结构和组织语言文字的“烹饪高手”,生活中悉心做好积累材料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作文材料积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写作拖沓,本应是一节课时完成的作文,硬要拖一两天,两课时完成的作文要拖三、四天,为什么如此拖沓呢?学生胸中无墨,手头没有材料,靠一个字眼一个字眼去挤,是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文章来,所以一拖再拖,写出来的也是粗制烂造之作。
可见,写作中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怎样去获取材料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积累。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锡擎在谈及素材的重要性时指出:“许多时候,写作的失败,往往并不在动笔之际,而在动笔之前。
”一篇成功的文章,七分是材料,三分才是文采,一旦有了充足的材料,动笔作文自然会文思泉涌,运笔如飞。
这些材料从哪里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储备更多更好的“米”?一、认真观察,在生活中获取材料作文的素材,主要来自平日对生活的观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你的周围,每天每时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那么随时都会有可以进入作文的东西。
例如:上课时,老师的眼神,课间时,同学之间的游戏;上学时,母亲的叮咛,回家时,窗口那柔和的灯光,深夜复习时,桌上的一杯茶;还有春天的小草、夏天的烈日、秋天是树叶、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然而,许多优秀的作家就是因为细心观察了这些我们熟视无睹的小事,而创作了大量感人致深的作品,比如朱自清的《春》,胡适的《母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