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4月份)套真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40*1.5=60分)

1. 西周以前,丝织品主要被人们用作奉献给鬼神的礼物。到了西周时期,丝织品更多地成为人们相互赠送的礼物,亦被用于贵族举行的各种仪式的道具上,甚至连屏风、垫席这样的物品也用丝织品。这反映了()

A . 丝织品失去等级意义

B . 西周礼制开始遭破坏

C . 桑蚕文化起源于礼制

D . 丝织品与礼制的互动

2. 如图邮票是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 .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 男耕女织的生产劳作状态

D . 曲辕犁已经普及全国各地

3. 汉初政府对铸币大开方便之门,允许民间铸币,政策上只规定铸币的面额(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师铜料开采、冶炼、铸造等都交由铸币者自行处理,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皆因封地内有铜山,成为巨富。汉初的铸币政策()

A . 增加人民财富

B . 影响经济恢复

C . 增强地方实力

D . 造成通货膨胀

4. 古代国家把从事工商业的市民编入一种特殊的户口,即“市籍”。西汉征发徭役时,先征发有“市籍”的人,然后征发父祖之代有“市籍”的人,最后征发无“市籍”的农民。这表明,西汉时期()

A .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 抑制商帮的形成

C . 市民社会地位最低

D . 商业地位无

足轻重

5. 如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内容

出处

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

田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身及家内皆不得

有田,犯令者没入田货

《汉书•食货志》

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

《汉书•衮帝纪》

A . 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 . 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

C . 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 . 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

6.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

A . 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

B . 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C . 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 . 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

7. 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己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该诗反映当时()

A . 农业耕作工具改进

B . 水排用于农田灌溉

C . 出现提水机具筒车

D . 高转筒车普遍使用

8. 唐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这一转变()

A . 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

B . 稳固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

C . 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D . 是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表现

9. 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A . 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 . 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 . 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D . 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10. 北宋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河南、河北、江西造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明州、泉州、广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A . 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

B . 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C . 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

D . 对外贸易成为经济的支柱

11. 史书记载:宋代铸币用工之序有沙模作、磨钱作、排整作。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前为大闳,冶官别墅,于闳之南,群工屯营,为屋八百楹。材料反映了()

A . 官营手工业工序严格规范

B . 民营手工业分工日益细致

C . 冶金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 . 家庭手工业工艺水平提高

12. 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可见明代()

A . 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

B . 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

C . 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

D . 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13. 宋代苏州商人朱冲,其家族内“弟侄数人,皆结姻于帝族,因缘得至显官者甚众”。这反映了当时()

A . 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B . 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C .

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D . 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14.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实行改革时,主张“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清代乾隆帝则说过“大概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扦格(注:互相抵触)”。这反映明清时期()

A . 重农抑商措施名存实亡

B . 官方倡导工商皆本思想

C . 主流经济观念发生变化

D . 商业繁荣冲击固有政策

15. 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种现象()

A . 促进了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

B . 打破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C . 不利于封建国家的粮食安全

D . 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16.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

1570﹣1579年

28.5万两

1580﹣1589年

88.9万两

1590﹣1599年

70.3万两

1600﹣16090年

104.1万两

1610﹣1619年

103.7万两

A . 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

B . 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

C . 朝贡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