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丁美酮的合成工艺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研究进展
用 X 线衍射获得 COX-1 和 COX-2 结构
Picot et al 1994, Kurumbail et al 1996
确定 COX-1 和 COX-2 构效关系
Kurumbail et al 1996 设计出高度选择性的COX-2特异性抑制剂西乐葆(塞来昔布)
在国内,其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
不良反应多:在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中,NSAIDs占 25%。
NSAID的百年历史回顾
1763年:Stone描述爆竹柳皮浸出液治疗发热和疟疾 1860年:合成了水杨酸 1899年:德国拜耳公司Hoffman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NSAIDs名称 1960年:吲哚乙酸类药物—吲哚美辛上市 1971年:John Vane等发现NSAIDs抑制COX,使PGs
第一届国际 COX-2 研讨会
无选择性 COX-2 抑制剂
对COX-1和COX-2的抑制无生物学和临床意义上的差别
倾向性(选择性) COX-2 抑制剂
COX-2 的 IC50 比 COX-1 低2至100倍 在一定剂量具有止痛和抗炎作用,能抑制COX-2而不影响 COX-1 在高剂量时, 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与COX-1相关的副反应
2005年,选择性COX-2抑制剂被禁用于缺血性心脏疾病、 血管疾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患者
特异性COX-2抑制剂不良反应可能机制:
特异性COX-2抑制剂正是通过抑制COX-2,显著地抑制 了前列腺素(PGI2)的生成,造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平 衡失调,引发血栓形成、血压升高等心血管风险。
Adapted from Kurumbail et al, 1996
萘丁美酮片溶出度试验方法的建立
萘丁美酮片溶出度试验方法的建立王昕;唐素芳【摘要】目的:建立萘丁美酮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以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溶出介质,转速50r/min,溶出45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2 nm 的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萘丁美酮在9.0 ~45.2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 =2.17 ×10-2 C+1.62×10-2(r =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100.0%;样品溶出度均一性良好.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可作为萘丁美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2(024)005【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萘丁美酮片;溶出度;紫外分光光度法【作者】王昕;唐素芳【作者单位】天津市药品检验所,天津300070;天津市药品检验所,天津3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11萘丁美酮是英国Beecham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长效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很强的抗炎活性,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
国内现有批准文号3个,生产厂家3个,本试验收集到两个厂家样品,标准分别为(1998)XF-0145号批件所附标准(试行)和WS-043(X-033)-95(试行),《美国药典》35版、《英国药典》2011亦有收载。
但国内、外药典均无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亦未见有关本品溶出度测定方法的文献报道。
为了更好的控制和评价各厂家产品质量,本试验对萘丁美酮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满意。
1 仪器与试药岛津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RCZ-8B药物溶出度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萘丁美酮对照品(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10103),萘丁美酮片1#~4#(规格为 0.5 g,含量分别为含萘丁美酮为标示量的 101.7%、103.2%、102.6%、101.2%,分别由天津某药厂和江西某药厂提供);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分析纯。
相转移法合成萘丁美酮
优 点.
[ 键 词 ] 化学 , 物 ; 关 药 相转 移 催 化 剂 ; 成 合 [ 中图 分 类号 ] R9 7 1 7 .5 [ 献 标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10 .8 4 2 0 )10 4 .3 文 0 01 2 {0 7 0 .020
( . a b n Unvri ol eo h r c ; . ea t e to h r c ,A fl t s i lo a b n U ies y y ni 1 Y n i ies y C l g P a may 2 D p rm n f P a may a t e f f i ae Ho t f Y n i n vri : n j i d pa a t 1 3 0 , i n,C ia 3 0 0 Jl i hn )
4 ()5 52 : .
codi jr[]JHeao ,0 1 3 ( )76 h nr ln yJ . p t 2 0 ,5 6 :5 . a iu l
[ ] 来 永 广 , 成 梅 , 春 芬 , . 唑 嘌 呤 致 急 性 肝 衰 竭 5 孙 陈 等 硫 1例 [] 宁夏 医学 院 学报 ,0 5 2 () 35 J. 2 0 ,74 :3 . [ ] A nA, mz A. ea poet ee et o b . 6 mi Ha_ A H pt rtcv f c f i a o i f s Hi s
相转移 法合成萘 丁美酮
孙 良鹏 姜哲 朴虎 日卜 , ,
(. 1 延边 大 学 药 学院 ; . 边 大 学 医 院 药 剂科 : 2延 吉林 延 吉 1 30 ) 3 0 0
萘丁美酮胶囊结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萘丁美酮胶囊结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作者:王保锁邸宝林林红猛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萘丁美酮胶囊结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选取在本院门诊治疗的10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治疗组予口服萘丁美酮胶囊结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对照组予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score(简称CMS)肩关节评定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将得到的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CM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有差异(P【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汉防己甲素片;萘丁美酮胶囊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肩凝症、漏肩风等,又因其好发于50岁左右的患者,又被称为五十肩,是由于肩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退行性变,从而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产生一种无菌性炎症,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
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笔者门诊采用萘丁美酮胶囊结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骨伤科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门诊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37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为54.17±2.85岁,病程2~19月,平均病程11.36±2.17月,左肩21例,右肩33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36例,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为55.26±2.16岁,病程3~18月,平均病程12.27±3.26月,左肩20例,右肩34例;所有患者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周压痛点明显,活动受限(梳头、穿衣时肩痛加剧,上举、外展、外旋或内旋困难)。
两组病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位等,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1,具有可比性。
萘的制备方法
萘的制备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萘是一种芳香烃化合物,具有许多用途,如制药、染料、农药和燃料添加剂等。
它通常通过煤焦油的加氢裂解制备,下面将详细介绍萘的制备方法。
萘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从煤焦油中提取萘煤焦油是从煤燃烧后蒸馏得到的液体燃料,其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烃化合物,包括萘。
提取萘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萃取或再结晶的方式,首先将煤焦油与适量的溶剂混合并加热搅拌,在适当的温度下,萘会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过滤或冷却结晶的方法将萘分离出来。
二、通过萘的氢化反应制备萘的氢化反应是一种将芳香环结构中的双键饱和的反应,通常采用氢气和催化剂(如钯、铂等)作用于萘分子上。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萘中的双键会被氢气还原成单键,生成环庚烷化合物。
接着,再通过脱氢反应将环庚烷还原成萘。
三、通过碳氢化合物的催化裂解碳氢化合物的催化裂解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碳氢化合物分解成含有芳香烃的反应。
通常采用金属催化剂(如钴、镍等)配合氢气作为催化剂,通过碳氢化合物的热裂解将其分解成芳烃。
在裂解过程中,萘是常见的产物之一。
四、通过烟煤的加热和干馏烟煤是一种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煤种,其中也含有萘的前体物质。
通过将烟煤加热至高温或进行干馏处理,使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萘会被分解产生并聚合形成萘。
萘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从煤焦油中提取、氢化反应、碳氢化合物的催化裂解和烟煤的加热干馏等方式来实现。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由于萘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不同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探索中,以提高产率和纯度,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篇示例: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染料、药品、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领域。
萘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1. 煤焦油萘提取法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其中就包括萘。
煤焦油中的萘可以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式来制备。
萘丁美酮的合成工艺
萘丁美酮的合成工艺[摘要]萘丁美酮又称萘普酮、瑞力芬、萘布美通、纳布美通、萘美酮,合成萘丁美酮的工艺较多,但这些方法大多存在着产率较低,反应时间长的缺陷。
目前,相转移催化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以6-羟基-2=萘甲醛为原料,经成醚、还原、氯代、缩合及水解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产物及中间体结构经1H-NMR,IR,MS确认,总产率为50.4%,相转移法合成萘丁美酮具有所用试剂易得,操作方法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成本较低等优点.[关键词] 化学,药物;萘丁美酮;超声波;相转移催化剂;合成1.前言萘丁美酮又称萘普酮、瑞力芬、萘布美通、纳布美通、萘美酮. 萘丁美酮[1~4]是英国Beecham 公司开发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化学名为4-(6-甲氧基-2-萘基)-2-丁酮,该物质为白色结晶粉末, 是一个非甾体抗炎药; 本品属于酮型结构的前体药物, 在肝脏内可被代谢为6-甲氧基-2-萘乙酸, 活性代谢物无肝肠循环, 几乎全部经尿液排出体外, 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少、耐受性好, 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 主要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强直性脊椎炎; 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有抑制作用; 该药于1985 年在爱尔兰上市。
2.合成路线选择国内外文献对萘丁美酮合成路线及改进方法报道较多,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产率较低,工艺路线过长,产品分离较复杂,反应后处理困难,成本过高等缺点,大部分被予以淘汰。
现如今,萘丁美酮的合成方法主要有:1)将6-甲氧基-2-萘甲醛与乙酰乙酸乙酯进行缩合反应,以Pd—C为催化剂催化氢化;具体合成路线为:化合物(Ⅱ)的合成,经过实验摸索发现采用70℃时一次性加入铁粉,反应较为彻底,而且副产物较少,精制时用80%的乙醇重结晶,所得产品色泽好。
格氏反应中,采用50%醋酸溶液做溶剂,加热回流水解,无油状物生成,后处理简单。
缩合反应中,我们采用苯共沸带水使反应时间缩短至5 h,而且收率提高。
由于合成路线催化氢化所需Pd-C价格昂贵,因此,在原有合成路线的基础上, 设计了这条路线(具体合成路线见下图),在超声波作用下以2-甲氧基萘为原料,使用新型催化剂合成该药的新方法.。
萘丁美酮中间体6-甲氧基-2-萘甲醛的合成
10・ 5
安 徽 医 药
A h i ei l n h r aeta Junl 2 1 e :5 2 n u M dc dP am cu cl ora 0 1Fb 1 ( ) aa i
萘丁美酮中 问体 6甲氧基-. 甲醛的合成 - 2萘
张立 光 於 学 良 叶 , , 蓓
柴附 消乳颗粒提取 工艺的实验 研究
秦海军 刘 永 , 军 , , 田 杨士友。
(. 徽 中医学院药学院 , 徽 合 肥 1安 安 2 0 3 ;. 30 12 安徽 省 药 物 研 究所 , 徽 合 肥 安
2 02 ) 3 0 2
20 2 ; 3 0 2
3 安 徽 省 中 药研 究 与 开 发 重 点 实验 室 , 徽 合 肥 . 安
为 : 6倍量 7 % 乙醇 , 加 0 回流提取 2次 , 每次 15h 水提最佳工艺 条件为加 1 . ; 0倍量水 , 煎煮 3次 , 每次 2h 。结论
行 , 合现代化大生 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 艺合理 、 可
关键词 : 柴附消乳颗粒 ; 提取工艺 ; 正交 没计 ; 丹参酮Ⅱ 橙皮 苷 A;
8 . % , 7 ~7 c 。 H N 1 5 mp 7 8c) — MR( MS . 8 3 9 3 s 一 D O d) : . 4( H, , O H ) 7 3 1 d A 一 一 J=6 9 z , . 7( H, , r 一 C .. 0( H, , r H, 7 . H )7 4 1 SA・ 5 H) 7 8 ( H, , r 一 J . H ) 7 9 ( H, , r 一 J= , . 6 1 d A - H, =6 3 z , . 0 1 d A 一 H, 4 3 6 3 z , . 5( H, , r . J=6 0 z , . 0 1 S A 一- . H ) 8 0 1 d A 一 H, 8 . H ) 8 5 ( H, , r 1
萘丁美酮生产工艺规程
原料生产工艺规程文件编号SOP-MF-30-00XXX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萘丁美酮生产工艺起草人:技术员起草日期:审阅人:车间主任审阅日期:审核人:质保经理审核日期:批准人:总经理或总工批准日期:执行日期: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目录一、产品概述 ................................................................................... 3-4二、物料规格质量标准................................................................... 4-9三、化学反应式和工艺流程图..................................................... 9-11四、生产工艺过程 ....................................................................... 12-13五、技术安全与防水................................................................... 13-19六、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9)七、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20)八、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20)九、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20)十、设备一览表 (21)十一、原料药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22)十二、物料平衡 (22)十三、附页补充部分 (22)1.产品概述1.1产品名称:中文名、拼音名、英文名、化学名中文名:萘丁美酮拼音名:Naidingmeitong英文名:NABUMETONUM化学名:4-(6-甲氧基-2-萘基)-2-丁酮别名:萘普酮,瑞力芬,萘布美通, 纳布美通,萘美酮1.2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分子式:C15H16O2分子量:228.291.5药理作用本品为一种非酸性非甾体抗炎药,属前体药物,在肝脏内被迅速代谢为6- 甲氧基-2-萘乙酸(6-MNA)而起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奈丁美酮
COCH3
HCl
H3C O CH2CH2COCH3 COOCH2CH3
H3C O
一、6-甲氧基-2-萘甲醛的制备������
• 将0.40 g( 10 mmol) 氢氧化钠溶解于5 mL 蒸馏水 中, • 加入1.72 g( 10mmol) 6-羟基-2-萘甲醛, • 搅拌下缓慢滴加硫酸二甲酯1.26g( 10mmol) , • 混合物回流2 h. • 利用二氯甲烷( 50 mL X 3) 萃取反应液, • 无水硫酸镁干燥, • 减压浓缩, • 无水乙醇重结晶, 得白色固体1.67 g,收率为90%, 熔点为79 ℃ ~ 80 ℃
副作用
• 3 皮肤:皮疹和瘙痒约2.1%,水肿约1.1%。 • 4 少见或偶见的不良反应有黄疸、肝功能异 常、焦虑、抑郁、感觉异常、震颤、眩晕、 大疱性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 过敏性肺炎、蛋白尿、血尿及血管神经性 水肿等。
2012年
O
以β-萘甲醚为原料
优点:
原料易得
缺点:
要求无水,条
步骤少
价格不高 收率达80.7%
件苛刻
返回
以2-甲氧基萘为原料2
Br
Br2
H3C O
Fe
O Br
CH3COOH
Br CHO H3C O
Mg THF
CH3COOH
H3C O H C
CO2CH2C6H5 C COCH3
CH3COCH2CO2CH2C6H5
萘丁美酮
第三组 组长:裘莉莉 成员: 王徐洁(01)、 蒋梦霞(14)、 黄旭东(22)、 裘莉莉(23)、 陈泱任(43)
COCH3 H3COC
简介
• 萘丁美酮是英国Beecham公司开发的非甾 体类抗炎药,化学名称为4-(6-甲氧基-2萘基)-2-丁酮。本品属于酮型结构的前体 药物,在肝脏内可被代谢为6-甲氧基-2-萘 乙酸,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等作用,是 非酸型NSAIDs,活性代谢物无肝肠循环, 几乎全部经尿液排出体外,胃肠道反应小, 副作用少,耐受性好。近年来研究发现, NSAIDs可干扰某些抗高血压药的作用,但 奈丁美酮却无此作用,因此被认为是目前 最安全的NSAIDs之一。
药物化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一、单项选择题:6-1、下列药物中那个药物不溶于NaHCO3溶液中E.萘丁美酮6-2、下列环氧酶抑制剂中,哪一个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C.塞来昔布6-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药物的代谢物用做抗炎药物E.保泰松6-4、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在体外无活性A.萘丁美酮6-5、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D.外消旋体D116-6、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D.赖氨酸6-7、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E.消炎镇痛6-8、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C.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6-9、对乙酰氨基酚的哪一个代谢产物可导致肝坏死?D.N-乙酰基亚胺醌6-10、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D.COX-2抑制剂能避免胃肠道副反应三、比较选择题[6-26~6-30]A.Celecoxib B.Aspirin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26、非甾体抗炎作用C6-27、COX酶抑制剂C6-28、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A6-29、电解质代谢作用D6-30、可增加胃酸的分泌B[6-31~6-35]A.Ibuprofen B.Naproxen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31、COX酶抑制剂C6-32、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D6-33、具有手性碳原子C6-34、两种异构体的抗炎作用相同A6-35、临床用外消旋体A四、多项选择题6-36、下列药物中属于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的药物有A.E.O OHONONHH2NNNFFF6-37、在下列水杨酸衍生物中那些是水溶性的?A.OOH3NONH3D.OH3NHNHO3O五、问答题1、根据环氧酶的结构特点,如何能更好的设计出理想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依据COX-1和COX-2的结构,选择具有与塞利西布类似的分子结构,即其分子由三部分组成,五元环以及由五元环所连接的两个芳核。
分子中的两个苯核较为重要,特别是在苯核的4位以磺酰胺基或甲磺酰基取代活性最强,若其他取代基时,其活性较低。
塞来昔布与萘丁美酮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疗效对比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 P< O . 0 5
2 . 2 不 良反应
2组不 良反应发 生率 比较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见表 2 。
的患者 ; ( 4 ) 合并 活动性 消化道 溃疡或 出血 的患者 ; ( 5 ) 合并膝 关节器质性损伤 的患者 ; ( 6 ) 合并 有膝关 节脱 位病 史的患 者 ; ( 7 ) 治疗前 1周服用过非 甾体抗 炎药的患 者 ; ( 8 ) 合 并 出血性 紫癜的患者 ; ( 9 ) 妊娠 期或 哺乳期 女性 患者 。将 人选 的 7 6例 膝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 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 3 8例 , 观察 组男
【 中图分类号】 R 6 8 1 .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4 ) 0 3 B一 0 0 5 9— 0 2
膝关节疼痛是临床较常见 的疾病之一 , 该病 影响着患者的 行走 , 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 的不利影 响。塞来昔 布 、 萘 丁美酮 是临床上治疗膝关 节疼 痛 的常用 药物 … , 本研 究 即 旨在 对 比 分析这 2种药物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痛效果 , 无需采用塞来昔 布 、 萘丁美酮等止痛药物治疗 , 因此本 研究 中在选择研究对象 时排 除了上述疾 病 的患者 。但值 得注
1 . 2 方法
观察组 接受塞 来昔 布 ( 瑞 制药有 限公 司生 产 , 国
药 准字 号 J 2 0 0 8 0 0 5 9 , 规格 为 2 0 0 m g / 粒) 2 0 0 m g 1 : 3 服, 2次/ d , 连
3 讨
表2 2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
[ 例( %) ]
微粉化萘丁美酮的工业制粒工艺
萘丁美酮(Nabumeton)又称萘普酮、瑞力芬、萘布美通、纳布美通、萘美酮。
其化学名为4-(6-甲氧基-2-萘基)-2-丁酮(图1),该物质为白色结晶粉末,属于酮型结构的前体药物,在肝脏内可被代谢为6-甲氧基-2-萘乙酸,活性代谢物无肝肠循环,几乎全部经尿液排出体外,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少、耐受性好,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
主要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1]、软组织损伤、强直性脊椎炎,对前列腺素合成酶也有抑制作用[2]。
萘丁美酮是英国Beecham公司开发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于1985年在爱尔兰上市。
萘丁美酮的水溶性很差,可通过改变其晶型提高溶解度[3],也可进行微粉化处理改善颗粒的润湿性,以提高水不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4]。
微粉化是以先进的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将物料制备成微米级或以下粉体的过程,其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工业上广泛应用此方法提高原料的溶解性[5]。
但微粉化的弊端是增大了物料颗粒的表面积,流动性降低,在固体制剂生产中,物料的流动性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6]。
本研究在工业化规模的制粒设备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颗粒及压片的2个关键工艺参数(制粒溶液量和制粒时间)进行考察,以期寻找改善流动性差的微粉化萘丁美酮颗粒的重要影响参数,同时保证压片的结果符合质量标准。
图1萘丁美酮的结构1仪器与材料高速剪切制粒机(德国DIONSA P25),Glatt-50流化床(德国Glatt-50),水份测定仪HB43-S(瑞士梅特勒HB43-S),振实密度仪(成都精新粉体测试设备公司JZ-7),高速压片机(德国Fette2000),光学显微镜(德国Nano Science Standard Zeta-20),X激光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儿文MS2000)。
百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AB-L)。
萘丁美酮(重庆西南合成制药厂,含量>99.0%,批号:10010479),十二烷基硫酸钠(美国威特科公司),羟基乙酸淀粉钠(法国罗盖特公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3(海卡乐康微粉化萘丁美酮的工业制粒工艺研究柳中辉王家明张黎明孙华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摘要]目的通过优化制粒溶液量百分比和制粒时间,将微粉化的萘丁美酮制成适合片剂生产的颗粒。
非甾体抗炎药物萘丁美酮的合成研究
非甾体抗炎药物萘丁美酮的合成研究周石洋;杨善彬【摘要】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物萘丁美酮的新合成路线.方法以2-甲基-6萘酚为起始原料,经过甲基化、氯化、烷基化和脱羧反应,合成目标产物萘丁美酮.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目标产物的总收率达86.5%,其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和MS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论该合成路线具有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Objective To study the new synthetic route of th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aphthalene.Methods The synthesis of nabumetone was accomplished using 2-methyl-6-naphthol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by a route involving reactions ofmethylation,chlorination,alkylation and decarboxylation.Results The total yield of the target product was 86.5% under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final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13C NMR and MS.Conclusion The synthetic rout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s and a high overall yield.【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7(042)009【总页数】4页(P780-783)【关键词】萘丁美酮;表征;目标产物【作者】周石洋;杨善彬【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重庆401331;重庆师范大学活性物质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所,重庆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重庆401331;重庆师范大学活性物质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所,重庆4013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ew synthetic route of the nonsteroidal anti-in fl ammatory drugs naphthalene.Methods The synthesis of nabumetone was accomplished using 2-methyl-6-naphthol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by a route involving reactions of methylation, chlorination, alkylation and decarboxylation.Results The total yield of the target product was 86.5% under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fi nal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1H NMR,13C NMR and MS.Conclusion The synthetic rout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s and a high overall yield.Key words Nabumetone; Characterized; Target product环氧合酶(COX)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内质网中,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
合成萘丁美酮的新方法
合成萘丁美酮的新方法
尤田耙;胡卫浩;潘显道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年(卷),期】1996(27)8
【摘要】β-萘甲醚在AlCl3存在下与丙烯腈反应,生成3-(6-甲氧基-2-萘基)丙腈;再与CH3Cl的格氏试剂反应,产物经水解得萘丁美酮。
两步反应总产率约45%。
【总页数】2页(P339-340)
【关键词】丙烯腈;非甾体抗炎药;萘丁美酮;合成
【作者】尤田耙;胡卫浩;潘显道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3.4
【相关文献】
1.萘丁美酮中间体6-甲氧基-2-萘甲醛的合成 [J], 张立光;於学良;叶蓓
2.非甾体抗炎药物萘丁美酮的合成研究 [J], 周石洋;杨善彬
3.萘丁美酮与萘丁美酮和白芍总苷合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不良反应比较 [J], 谈超;魏伟;许娟
4.萘丁美酮中间体6-甲氧基-2-萘甲醛的合成研究 [J], 谢建武;童国通
5.萘丁美酮合成的新方法 [J], 陈祖兴;王世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基萘的合成
甲基萘的合成
甲基萘(Methylnaphthale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萘的衍生物,具有两个甲基基团取代在萘的不同位置上。
甲基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一、格氏反应法
格氏反应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甲基萘的方法。
该方法的反应物为萘和甲醛,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两者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甲基萘。
格氏反应法的反应条件一般较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
二、金属热分解法
金属热分解法是一种利用金属作为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该方法的反应物为萘和甲基溴化镁,通过金属的热分解作用,使甲基溴化镁脱去溴离子,生成甲基自由基,然后与萘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生成甲基萘。
金属热分解法的反应条件较严苛,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
三、环加成反应法
环加成反应法是一种利用环加成反应合成甲基萘的方法。
该方法的反应物为萘和异氰酸酯,通过异氰酸酯的环加成反应,使其与萘发生反应生成甲基萘。
环加成反应法的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
四、环合成法
环合成法是一种通过环合成反应合成甲基萘的方法。
该方法的反应物为苯和丙酮,通过酸催化剂的作用,使苯和丙酮发生环合成反应生成甲基萘。
环合成法的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合成甲基萘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
合成甲基萘的方法不仅可以为化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合成工具,也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化合物。
当然,在进行合成甲基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相关实验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萘丁美酮胶囊说明书
萘丁美酮胶囊说明书通用名:萘丁美酮胶囊生产厂家: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240药品规格:0.25g*12s*2板药品价格:¥14元【通用名称】萘丁美酮胶囊【商品名称】萘丁美酮胶囊科芬汀【英文名称】NabumetoneCapsules【拼音全码】NaiDingMeiTongJiaoNangKeFenTing【主要成份】萘丁美酮。
化学名:4-6-甲氧基-2-萘基-2-丁酮分子式:C15H16O2分子量:228.29【性状】萘丁美酮胶囊科芬汀为胶囊剂,内含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适应症/功能主治】1.各种急、慢性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他关节炎或关节痛。
2.软组织风湿病:包括肩周炎。
【规格型号】0.25g*12s*2板【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4粒1.0g,每晚1次,对于重症或症状持续者,或急性恶化期,每日早晨可加服2~4粒,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1.胃肠道: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痛和便秘约1%~3%。
上消化道出血约0.7%。
用萘丁美酮胶囊科芬汀的病例中,溃疡发生率在短疗程6周~6个月组和在长疗程8年组分别为0.1%和0.95%。
每日口服萘丁美酮2g的腹泻发生率增加。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多汗、失眠、嗜睡、紧张和多梦,发生率小于1.5%。
3.皮肤:皮疹和瘙痒约2.1%,水肿约1.1%。
4.少见或偶见的不良反应有黄疸、肝功能异常、焦虑、抑郁、感觉异常、震颤、眩晕、大疱性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过敏性肺炎、蛋白尿、血尿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禁忌】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出血,严重肝功能异常,对萘丁美酮胶囊科芬汀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具有消化性溃疡史的病人服用萘丁美酮胶囊科芬汀时,应对其症状的复发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或禁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萘丁美酮的合成工艺
[摘要]萘丁美酮又称萘普酮、瑞力芬、萘布美通、纳布美通、萘美酮,
合成萘丁美酮的工艺较多,但这些方法大多存在着产率较低,反应时间长的缺陷。
目前,相转移催化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以6-羟基-2=萘甲醛为原料,经成醚、还原、氯代、缩合及水解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产物及中间体结构经1H-NMR,IR,MS确认,总产率为50.4%,相转移法合成萘丁美酮具有所用试剂易得,操作方法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成本较低等优点.
[关键词] 化学,药物;萘丁美酮;超声波;相转移催化剂;合成
1.前言
萘丁美酮又称萘普酮、瑞力芬、萘布美通、纳布美通、萘美酮. 萘丁美酮[1~4]是英国Beecham 公司开发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化学名为4-(6-甲氧基-2-萘基)-2-丁酮,该物质为白色结晶粉末, 是一个非甾体抗炎药; 本品属于酮型结构的前体药物, 在肝脏内可被代谢为6-甲氧基-2-萘乙酸, 活性代谢物无肝肠循环, 几乎全部经尿液排出体外, 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少、耐受性好, 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 主要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强直性脊椎炎; 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有抑制作用; 该药于1985 年在爱尔兰上市。
2.合成路线选择
国内外文献对萘丁美酮合成路线及改进方法报道较多,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产率较低,工艺路线过长,产品分离较复杂,反应后处理困难,成本过高等缺点,大部分被予以淘汰。
现如今,萘丁美酮的合成方法主要有:
1)将6-甲氧基-2-萘甲醛与乙酰乙酸乙酯进行缩合反应,以Pd—C为催化剂催化氢化;具体合成路线为:
化合物(Ⅱ)的合成,经过实验摸索发现采用70℃时一次性加入铁粉,反应较为彻底,而且副产物较少,精制时用80%的乙醇重结晶,所得产品色泽好。
格氏反应中,采用50%醋酸溶液做溶剂,加热回流水解,无油状物生成,后处理简单。
缩合反应中,我们采用苯共沸带水使反应时间缩短至5 h,而且收率提高。
由于合成路线催化氢化所需Pd-C价格昂贵,因此,在原有合成路线的基础上, 设计了这条路线(具体合成路线见下图),在超声波作用下以2-甲氧基萘为原料,使用新型催化剂合成该药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该药的反应时间明显比文献报道的时间短且产率也有所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 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药物萘丁美酮的总收率为39.4%, 而其它条件相同但是无超声波作用时的收率为23.9%; 无超声波作用时反应时间为13.5,超声波作用下反应时间仅为7.5 h, 说明反应时间也缩短. 因此, 超声波作用下合成药物萘丁美酮, 不仅能够提高产率, 还能缩短反应时间,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在AICl3存在条件下将8一萘甲醚与丙烯腈作用,再与CH3C1的Grignard 试剂反应,经水解得萘丁美酮,由于该实验对无水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故不予具体讨论。
这两条路线相比于传统方法,产率更高,反应时间更短,但是,第一条合成路线催化氢化所需Pd-C价格昂贵,且操作繁杂;第二条合成路线反应要求无水,条件苛刻,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它们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只适合一些特定情况下的合成。
都不是本文主要所介绍的。
本文主要介绍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萘丁美酮。
该路线前面几步和上面介绍的路线大同小异,突破点在于在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催化氢基化得到关键中间体5,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化合物I,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3.实验部分
3.1 仪器设备和试剂
X-5型显微熔点测定仪;Bruker A V-300型核磁共振仪测,以氘代氯仿为溶剂,以TMS为内标物;用HP 1100LC伽S 1946 A型质谱仪。
3.2 实验步骤
3.2.1 6-甲氧基-2-萘甲醛(3)的制备
将0.40 g(10 mm01)氢氧化钠溶解于5 mL蒸馏水中,加入1.72 g(10 mm01)6一羟基一2一萘甲醛,搅拌下缓慢滴加硫酸二甲酯1.26 g(10 mmo|),混合物回流2 h.利用二氯甲烷(50 mL×3)萃取反应液,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1.67 g,收率为90%,熔点为79℃~80℃。
3.2.2 2-氯甲基-6-甲氧基萘(4)的制备
将1.49 g(8 mm01)化合物3溶解于10 mL甲醇中,置于冰浴中,加入0.2 g(5.4 mm01)硼氢化钠,搅拌2 h.减压蒸除甲醇,加入5 n1L蒸馏水,乙醚萃取(10 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1.43 g,收率为96%.将此固体溶解于10 mL乙醚中,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0.8 mL(11 mm01),回流2 h,蒸除溶剂及过量氯化亚砜,真空干燥,得浅黄色固体1.32 g,收率为89%,熔点为92℃~93℃.
3.2.3 2-(6-甲氧基-萘-2-甲基)-3-氧代-丁酸乙酯(5)的制备
将1.24 g(6 mm01)化合物4溶解于15 mL乙腈中,加入乙酰乙酸乙酯l mL(9 mm01)、四乙基溴化铵0.04 g(0.2 mmo|)、无水碳酸钾0.41 g(3 mm01)及氢氧化钠0.08 g(2 mm01),氮气保护下回流3 h,过滤,洗涤,减压蒸除溶剂,无水乙醇重结晶,得浅黄色固体1.46 g,收率为81%,熔点为136℃~137℃.
3.2.4 萘丁美酮(1)的制备
将1.21 g(4 mm01)化合物5溶解于10 mL乙醇中,加入5 mol/L盐酸溶液4 mL,回流6~8 h,减压蒸除溶剂,溶解于适量乙酸乙酯中,用碳酸钠溶液洗
涤有机相至pH 8~9,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干,得浅黄色固体,经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体0.74 g,收率为61%,熔点为79℃~80℃。
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 得到下列数据: m.p.78.1~79.3 ℃(文献值78.0~79.5 ℃); 1H -NMR (400MHz, CDCl3) δ: 7.20~7.50 (m, 6H, 萘-H), 3.81 (s, 3H,CH3O), 2.71 (t, J=3.0 Hz, 2H, CH2Ar), 2.43 (s, 3H,CH3CO), 2.31 (t, J=5.0 Hz, CH2COCH3); IR (KBr) ν:1708 (C=O), 1636 (萘环), 1281 (C—O—C); MS
m/z:228.1 (M+), 185.2, 171.1, 140.1, 43.0.
从数据可以知道, 所得产物为萘丁美酮.
3.3讨论
乙酰乙酸乙酯烷基化的经典方法是以醇钠为缩合剂,反应需无水条件,时间长,收率较低且操作不便.为此,本文采用相转移催化法,以无机碱为缩合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验中,考察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无机碱强度、反应时间及投料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转移催化剂对收率的影响比较明显,使用乙醇钠作为催化剂时,反应时间为6 h,收率为62%,而使用相转移催化剂时,反应时间缩短为3 h,收率提高到81%;以TEAB,TBAB在乙腈中催化烷基化过程中收率相差不大,故选用TEAB为相转移催化剂;当碳酸钾和氢氧化钠配比为3:2时,反应效果最佳.总之,相转移法合成萘丁美酮具有所用试剂易得,操作方法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成本较低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张国楔.非甾体抗炎剂——萘丁美酮(Nabumetone)的合成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8,5(4):259.
[2]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35.
[3] 尤田耙,胡卫浩,潘显道.合成萘丁美酮的新方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5):339.
[4] Alexander CG.4-(6-methoxy-2.naphthyl)butan-2-oneand related analogues,
a novel structural class of anti-in-namjatory[J].J Med Chem,1978,21(12):1 260.
[5] Li, Z.-H.; Chen, F.-Y.; Xie, Q.-Y. Prog. Chem. 1999, 10, 63(in Chinese).
(栗兆海, 陈馥衡, 谢求元, 化学进展, 1999, 10, 63.)
[6] 陈万杰(Chert WJ)2-溴石-甲氧基萘合成的改进[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22(8):369
[7] 岑均达,耿国武.乙酰胺基丙二酸二乙酯相转移催化烷基化反应[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24(3):133.
[8] 楼定忠,朱坡,刘泽贵;萘丁美酮合成路线图解[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年05期
[9] 陈万杰;王玉敏;张淑芳;2-溴-6-甲氧基萘合成的改进[J];中国医药工业杂
志;1991年08期
[10] 萘丁美酮制备工艺--《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