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DOCX 42页)

合集下载

光电实习报告

光电实习报告

光电实习报告光电实习报告首先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以前,在学校里学知识的时候总是有老师往我们的头脑里灌知识,自己根本没有那末强烈的求知欲,大多是逼着去学的。

然而到这里实习,确使我的感触很大,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工厂里那种紧张的工作气氛特殊在无形中给我营造了一个自己求知的欲望。

其次,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

第二,在实习中,我深深体味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勇于展现自我。

自从来到这里,我为人处事的方法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我转化了做事的方法,原来是学完了再干,现在是边干边学。

第三,在实习中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

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判断的能力。

掌握自学的方法,使学习、生活都能有成熟的思量。

这些方法的提高是我终身受益的。

我认为这次的实习机会是难得的,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我意识到,该把学生时代的野性收敛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公司没有老套的束缚,它有不可违反的规定。

我就该严于律已。

这样不仅可以遵守工厂的规矩,对我们自己更有好处。

这次实习工作的磨练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树立了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生产实践让我学会自觉离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的拓展延伸成为一位优秀的技术员而不懈奋斗。

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厂纪、厂规,恭敬领导,团结同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塌实工作,努力做到操作规范化,技能熟练化、基础设施清洁维护时常化,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学习改进不足,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更好。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时间,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向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要求,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随着社会技术不断更新,工艺流程不断完善,我抱着不断进取的求知信念,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修养,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实践操作有措施、有记录、工作期间始终以“专心、细心”为准则,联系现场实际情况勤观察、勤思量、勤学习,工作实践让我的操作技能不断增长,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有所提高。

光电实习报告(精选6篇)

光电实习报告(精选6篇)

光电实习报告(精选6篇)光电实习报告篇1转眼间,四年大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毕业的钟声将要敲响。

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成为毕业生们必经的道路。

带着老师的忠告,6月17日我有幸来到深圳市皓泰光电有限公司实习。

皓泰光电有限公司始建于,注册资金达到500万,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年产值可达3000万。

是生产LED照明产品专业生产厂家。

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拥有员工100多人,采用先进的大规模生产设备,这家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LED照明产品的推广,拥有各种LED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各种LED灯管,LED球泡灯,LED玉米灯等LED照明灯具,这家公司还生产不同亮度和价格的各种LED灯具,而且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生产客户所需要的LED照明产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上班第一天领导就派给我个师父,让他对我的实习进行全程指导。

刚上班时让我熟悉公司生产已经销售的流程,暂时没有分配什么工作给我。

而我身为一个文员实习者,首先接触的应该是如何融入工作,该公司处理基本工作业务的流程是:首先由销售人员去各个有需要潜力的公司进行业务洽谈,然后签订生产合同。

之后便是业务单位根据自己的日期需要提前对产品下订单,然后交由仓库进行已有货物和差额的统计,再将数据交给车间进行生产,最后按照客户的要求交期时间发货。

几天后知道自己的工作主要是产品数量统计这块儿,并每天写工作总结。

平时也到发博客、论坛,感觉和自己的专业有些出入。

刚开始进行的是完成培训的工作。

由于感觉和专业不怎么对口,所以对于培训便没有在意,总以为这些工作很简单,但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实习的目的接触和融入社会,以至于后来考核时有点手足无措。

虽说发博客和论坛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

最新光电实验报告.

最新光电实验报告.

最新光电实验报告.
在本次光电实验中,我们探究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并测量光电子的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搭建了光电实验装置,包括光电管、光源、电压源和电流计。

光电管内部涂有高灵敏度的光电材料,能够将入射光子的能量转换为电子的动能。

光源选用了一系列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以便我们能够观察不同频率光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调整了光源的强度和电压源的偏压,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电流计读数。

通过改变入射光的频率,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

数据分析阶段,我们将实验数据与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进行了对比。

根据公式,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强度无关。

我们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证明了光电效应的量子性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一定的偏压下,电流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了光电效应的饱和现象。

在实验的最后部分,我们探讨了光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例如在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中的作用。

我们还讨论了如何通过改进光电材料和设计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总结来说,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光电效应理论的理解,而且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通过分析和讨论,我们也对光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光信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光信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光信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三篇篇一: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姓名:杜宗飞学号:2021090118专业:光电信息工程班级:光电信息工程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实习时间: XXXX-X-X—XXXX-X-X20XX年1月9日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光电信息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

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公认的人才。

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因此,我作为一名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经过了大学四年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

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

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1.1实习目的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

摄像机原理及应用、线阵 CCD 应用技术
实验概要
线阵 CCD 是一种较为简单的 CCD,常用在非接触自动检测设备上,本次关于 CCD 的 实验包括线阵 CCD 原理与驱动特性以及线阵 CCD 输出特性的测量,主要目的是对 CCD
的认知和了解。通过实验了解 CCD 实验开发仪的操作方法、二相 CCD 各路脉冲的工作原 理。
7
系统原理
溴灯
调制器
样品

单色仪


调制信号输出
锁定放大器 AB 信号输入 参考输入
光谱透过率测试装置示意图 实验通过放置不同的样品,使用单色仪改变输出光波长,通过测量每个波长时光 的透过率(测量原理和第一个实验相同),得到一定范围内的光谱透过率。由光 谱透过率曲线可以了解样品对光的透过情况。
实验记录
2.说明 RS 脉冲、SP 脉冲和 CP 脉冲的作用,输出信号与 CR1、CR2 周期的关系 RS 是复位脉冲,每出现一次,最右(以右端为输出端)的一个 MOS 结构中的电 荷被读出,并引起 MOS 结构中电荷的一次向右转移;RS 信号周期与 CR1、CR2 信 号周期相同,因为 CR1 每产生一次高电平就输出一个电荷包,同时复位脉冲也跟 随产生。 SH 为电荷转移控制电极。SH 为低电平时所有 MOS 结构处于“曝光”状态,MOS 电容对光生电子进行积累;SH 为高电平时,光敏区积累的光生电子移向两侧的 移位寄存器中,时间很短,所以 SH 脉冲的周期决定了器件采光时间的长短。SH 信号的周期远大于 CR1、CR2 信号周期,用于保证所有 MOS 结构所携带电荷信息 的输出。
39.2
15
20.6
15
41.2
驱动频率 3 档 积分时间 FC 周期 (档) (ms)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精编版】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精编版】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精编版】华中科技大学实验课程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专业班级光电1107班学生姓名李悌泽学号u201115116课程负责人陈晶田、黄鹰目录实验一阿贝原理实验 (3)实验二激光平面干涉仪实验 (7)实验三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纳米表面形貌分析 (10)实验四光电直读光谱仪实验 (14)实验五光谱法物质成分分析实验 (20)实验六光电透过率实验 (24)实验七摄像机原理与视频图像叠加实验 (29)实验八、光谱透过率实验 (33)实验九红外报警器的设计与调试 (42)实验一阿贝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阿贝原理在光学测长仪器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阿贝比较原则:此为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结构图,其特点是标准件与被测件轴线不在一条线上,而处于平行状况。

产生的阿贝误差如下:只有当导轨存在不直度误差,且标准件与被测件轴线不重合才产生阿贝误差。

阿贝误差按垂直面、水平面分别计算。

在违反阿贝原则时,测量长度为l的工件引起的阿贝误差是总阿贝误差的l/L。

为避免产生阿贝误差,在测量长度时,标准件轴线应安置在被测件轴线的延长线上。

2.阿贝测长仪阿贝测长仪中,标准件轴线与被测件轴线为串联型式,无阿贝误差,为二阶误差。

三、实验内容1.用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长实验测量1角,5角硬币及圆形薄片的直径,用数字式计量光栅读数,每个对象测量10次,求算术平均值和均方根值。

实验步骤:瞄准被测物体一端,在读数装置上读数,再瞄准物体另一端,在读书装置上再读一个数据,两次读数之差即为物体长度。

2.阿贝测长仪进行长度测量实验采用传统目视法读数,实验步骤同上。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1.万能工具显微镜数据结果2.阿贝测长仪数据结果对比采用两种仪器测定的结果。

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同一测量对象,万能工具显微镜和阿贝测长仪对物体尺寸测量的结果较为接近。

因而可以初步判定1角硬币的直径为(18.9500+18.894)/2=18.922mm。

光电专业实习报告4篇

光电专业实习报告4篇

光电专业实习报告光电专业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模板(以下是报告模板中的一些示例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一、实习单位信息1. 实习单位:XXX公司2. 实习时间: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3. 实习地点:XXX地区二、实习内容和任务1. 实习内容:光电专业实习我主要从事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工作,具体任务包括光电器件的设计、模拟、制造和测试。

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项目:- 光电器件的设计和模拟:使用软件进行光电器件的设计和模拟,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器件的设计和模拟。

- 光电器件的制造:参与了光电器件的制造过程,包括光电器件的薄膜沉积、光刻、刻蚀等制造工艺的操作。

- 光电器件的测试:负责光电器件的测试工作,包括测试光电器件的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等。

2.实习任务我们的实习任务主要围绕实验室项目展开,包括光电器件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方面。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项目的讨论和实施,按照导师的指导完成了实习任务。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1. 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光电器件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也从实习中了解到了光电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2. 实习体会: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一部分,真正的实践过程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实习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与导师和同事的交流和合作,我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这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四、实习总结和建议1.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光电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光电器件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有了更多的经验。

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也对光电专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光电实训实验报告

光电实训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光电实训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光电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 掌握光电管伏安特性的测量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光电效应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4. 熟悉光电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逸出金属表面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km与入射光的频率ν有关,即Ekm = hν - φ,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入射光的频率,φ为金属的逸出功。

实验中,通过改变入射光的频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光电流,绘制伏安特性曲线,从而验证光电效应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

三、实验仪器1. 光电效应实验仪;2. 光电管;3. 光源;4. 信号发生器;5. 数字示波器;6. 稳压电源;7. 电流表;8. 电压表。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 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强度;3. 打开信号发生器,设置不同的频率;4. 调节稳压电源,使光电管两端电压稳定;5. 通过数字示波器观察光电流随电压的变化;6. 记录不同频率下的光电流数据;7.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8. 利用实验数据验证光电效应方程,并计算普朗克常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伏安特性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不同频率下的伏安特性曲线。

曲线显示,随着电压的增加,光电流逐渐增大,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

2. 验证光电效应方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光电效应方程Ekm = hν - φ。

实验结果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强无关。

3. 测定普朗克常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普朗克常量h的值为6.626 × 10^-34 J·s,与理论值较为接近。

六、实验总结本次光电实训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掌握了光电管伏安特性的测量方法,并成功测定了普朗克常量。

光电信息实验实习报告

光电信息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光电信息领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光电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光电信息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实验设备,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习内容1. 实验项目本次实习共完成了五个光电信息实验项目,分别是:(1)光电效应实验(2)光电二极管特性实验(3)光电耦合器实验(4)光敏电阻特性实验(5)光纤通信实验2. 实验原理(1)光电效应实验: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本实验通过测量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研究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2)光电二极管特性实验: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

本实验通过测量光电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研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3)光电耦合器实验:光电耦合器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实现信号传输的半导体器件。

本实验通过测量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研究其隔离和传输性能。

(4)光敏电阻特性实验:光敏电阻是一种对光敏感的电阻器件。

本实验通过测量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研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5)光纤通信实验: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本实验通过搭建光纤通信系统,研究其传输原理和性能。

3. 实验步骤(1)光电效应实验:首先搭建实验电路,包括光源、光电管、放大器等。

然后调整光源的强度,测量不同强度下的光电流,记录数据。

最后绘制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曲线。

(2)光电二极管特性实验:搭建实验电路,包括光源、光电二极管、放大器等。

调整光源的强度,测量不同强度下的光电二极管电流,记录数据。

最后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3)光电耦合器实验:搭建实验电路,包括光源、光电耦合器、放大器等。

调整光源的强度,测量不同强度下的光电耦合器输出电流,记录数据。

最后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4)光敏电阻特性实验:搭建实验电路,包括光源、光敏电阻、放大器等。

光电技术系统实验报告

光电技术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光电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测试;3. 学习光电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电技术是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信号的一种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显示和存储等领域。

本实验主要涉及光电传感器、光电转换器、光电控制器等基本组件,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三、实验器材1. 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2. 光源(白炽灯、激光器等);3. 光电转换器(光电耦合器、光电倍增管等);4. 光电控制器(放大器、滤波器、整形器等);5. 测量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等);6. 实验平台(实验桌、支架等)。

四、实验步骤1. 光电传感器性能测试(1)将光电传感器分别接入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2)调整光源强度,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3)记录不同光源强度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特性。

2. 光电转换器性能测试(1)将光电转换器接入光电耦合器、光电倍增管等;(2)调整光源强度,观察光电转换器的输出信号;(3)记录不同光源强度下光电转换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特性。

3. 光电控制器性能测试(1)将光电控制器接入放大器、滤波器、整形器等;(2)调整输入信号,观察光电控制器的输出信号;(3)记录不同输入信号下光电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特性。

4. 光电系统设计(1)根据实验需求,设计光电系统方案;(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转换器和控制器;(3)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系统调试;(4)测试系统性能,验证设计方案。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电传感器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光电传感器在不同光源强度下的输出信号。

结果表明,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传感器具有不同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2. 光电转换器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光电耦合器和光电倍增管等转换器在提高信号传输距离和放大信号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光电实验报告

光电实验报告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综合实验—实验总结姓名:赵儒桐学号:S1*******指导教师:王彩霞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16年5月20号实验一:光电基础知识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光源,光源分光原理,光的不同波长等基本概念有具体认识。

2、实验原理本实验我们分别用了普通光源和激光光源两种。

普通光源光谱为连续光谱,激光光源是半导体激光器。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分光三棱镜可以得到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波长的光辐射。

激光光源发射出来的是波长为630纳米的红色光。

3、实验分析为了找到光谱需要调节棱镜,不同的面对准光源找出光谱,棱镜的不同面对准光源产生的光谱清晰度不同,想要清晰的光谱就需要通过调节棱镜获得。

实验二:光敏电阻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光谱特性和伏安特性等基本特性。

2、实验原理在光线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键和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电导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

光电导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体效应。

光照越强,器件自身的电阻越小。

光敏电阻无极性,其工作特性与入射光光强,波长和外加电压有关。

3、实验结果当光敏电阻的工作电压(Vcc )为+5V 时,通过实验我们看出来改变光照度的值,光源的电流值是发生变化的。

光照度增加电流值也是增加的。

测得实验数据如表2-1:表2-1 光敏电阻光照特性实验数据得到的光敏电阻光照特性实验曲线:图2.1 光敏电阻光照特性实验曲线表2-2 光敏电阻伏安特性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我们看出光敏电阻的光电流值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光照强度增大的情况下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值也是增大的,得到数据如表2-2。

得到的伏安特性如下:图2.2 光敏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由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可知光敏电阻对不同波长的光,接收的光灵敏度是不一样的,测量对应各种颜色的光透过狭缝时的电流值,得到数据如下表:得到的光谱特性曲线如图:图2.3 光敏电阻光谱特性曲线4、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光敏电阻的暗电阻越大,而亮电阻越小则性能越好。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实验课程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专业班级光电1107班学生姓名李悌泽学号u201115116课程负责人陈晶田、黄鹰目录实验一阿贝原理实验 (3)实验二激光平面干涉仪实验 (7)实验三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纳米表面形貌分析10 实验四光电直读光谱仪实验 (14)实验五光谱法物质成分分析实验 (20)实验六光电透过率实验 (24)实验七摄像机原理与视频图像叠加实验 (29)实验八、光谱透过率实验 (33)实验九红外报警器的设计与调试 (42)实验一阿贝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阿贝原理在光学测长仪器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阿贝比较原则:此为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结构图,其特点是标准件与被测件轴线不在一条线上,而处于平行状况。

产生的阿贝误差如下:只有当导轨存在不直度误差,且标准件与被测件轴线不重合才产生阿贝误差。

阿贝误差按垂直面、水平面分别计算。

在违反阿贝原则时,测量长度为l的工件引起的阿贝误差是总阿贝误差的l/L。

为避免产生阿贝误差,在测量长度时,标准件轴线应安置在被测件轴线的延长线上。

2.阿贝测长仪阿贝测长仪中,标准件轴线与被测件轴线为串联型式,无阿贝误差,为二阶误差。

三、实验内容1.用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长实验测量1角,5角硬币及圆形薄片的直径,用数字式计量光栅读数,每个对象测量10次,求算术平均值和均方根值。

实验步骤:瞄准被测物体一端,在读数装置上读数,再瞄准物体另一端,在读书装置上再读一个数据,两次读数之差即为物体长度。

2.阿贝测长仪进行长度测量实验采用传统目视法读数,实验步骤同上。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1.万能工具显微镜数据结果2.阿贝测长仪数据结果对比采用两种仪器测定的结果。

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同一测量对象,万能工具显微镜和阿贝测长仪对物体尺寸测量的结果较为接近。

因而可以初步判定1角硬币的直径为(18.9500+18.894)/2=18.922mm。

5角硬币的直径为(20.259+20.4110)/2=20.335mm。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报告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报告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电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和应用,提高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光的产生、传播、检测和应用。

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

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首先搭建一个简单的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电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2.光源调整调整光源的波长和强度,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3.光电传感器设置将光电传感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调整其与光源的距离和角度,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4.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5.实验结果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包括光源波长、强度、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光源波长与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随着光源波长的增加,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对光电传感器的响应不同,波长越长,响应越弱。

2.光源强度与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源强度的增加,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也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光源强度越高,光子数量越多,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子数量也越多,从而输出信号增强。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光电传感器的特性,掌握了相关实验技能和方法。

实验结果证实了光源波长和强度对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影响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进步。

关于光电的实习报告

关于光电的实习报告

关于光电的实习报告篇一:光电实践实习报告简述:1我们第一个要学习的当然是了解我们的光电是怎样一回事情,老师在实训的第一天里就开始给我们介绍光电的由来。

从光的技术,到电的技术,再到光电的技术。

然后是各种技术的应用。

比如说光电传感器、光电编辑器。

这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叫我们很好的感知我们的专业给我们带来的福利,也叫我们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2 既然给我们讲了光电技术的历史,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理论知识是一点也不能少,本以为老师会给我们讲一些新的知识,但是从第二天到第五天的实训里,老师是系统的把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很好的总结。

比如说《工程光学》、《数字电子技术》等等。

我们一点点的回顾我们的知识,也一点点的将我们原有的知识重新的积累与分化。

温故而知新,我想这点给我们足够启示。

3 实训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动手做实验,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再好,我们也要知道动手的重要性。

每次实训期间的光电实验,使我不仅从原理上知道了光电的含义,也知道了各种器件怎样的运用。

不如说放光二极管、光照度计、光功率计。

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的。

实验把我们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亲自的验证。

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4作为大三的实训课程,我们去了欧姆龙集团进行参观与学习。

欧姆龙集团做的是自动化机械产品。

虽然和我们的光电专业有一点点的遥远,但是在传感器方面他们也是有很大的作为。

不去公司不知道,一去集团吓一跳,这是我去团的印象。

公司不仅仅是生产产品的地方,也是各种文化交流的会所。

无论是集团的工作理念还是给我们看的展示区模型。

这些我们一直不以为然的东西其实在很有利的影响着我们。

5 实训虽简单,但是意蕴很深。

老师讲课的方式有其叫我们印象深刻。

不再是空空泛泛而谈,而是抓住课程的核心——光电——不断的系统的讲解。

老师也知道我们会劳累,所以每次都会给我们放一些科普知识的影视,不仅缓解我们的疲劳,也叫我们对光电增加兴趣。

老师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细微入手,我们学习的每个知识点都会细致研究,然后看起是从哪里而来,引例为何出此。

光电信息实验报告

光电信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3. 学习光电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些物质表面时,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能并逸出表面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包括:1. 光电子的逸出功与光的频率有关,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一特定值时,光电子才能逸出。

2. 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强度无关。

3. 光电流与光强度成正比。

光电检测技术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技术。

常见的光电检测元件有光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源:卤钨灯、激光笔2. 光电检测元件:光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3. 测量仪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4. 实验架、导线、连接器等四、实验内容1. 光电效应实验1.1. 调节光源,使其照射到光电检测元件上。

1.2. 使用示波器观察光电流的变化。

1.3. 改变光源的频率和强度,观察光电流的变化。

1.4. 分析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2. 光电检测技术实验2.1. 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光信号。

2.2. 使用光电检测元件检测光信号。

2.3. 利用示波器观察光电流的变化。

2.4. 分析光电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2. 将光电检测元件连接到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上。

3. 调节光源,使其照射到光电检测元件上。

4. 使用示波器观察光电流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改变光源的频率和强度,重复步骤4,观察光电流的变化。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电效应实验结果:1.1. 当光的频率大于光电检测元件的截止频率时,光电流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1.2. 光电子的动能随光的频率增加而增加。

1.3. 光电流与光强度成正比。

2. 光电检测技术实验结果:2.1. 光电检测元件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技术实验报告

光电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掌握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3. 学习光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光子的能量与电子的动能之间存在以下关系:E = hν = Ek + W其中,E为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ν为光的频率,Ek为电子的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常用的光电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倍增管等。

本实验主要研究光电二极管的性能参数。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包括光电管、光源、放大器、示波器等。

2. 光电探测器性能参数测试仪:用于测量光电二极管的暗电流、饱和电流、光电流、响应时间等参数。

3. 电源:提供实验所需的电压。

四、实验步骤1. 光电效应实验:(1)将光电管接入实验装置,调整光源的电压和电流,使光电管正常工作。

(2)打开示波器,观察光电管在不同电压下的伏安特性曲线。

(3)改变光源的频率,观察光电效应的规律。

2. 光电探测器性能参数测试:(1)将光电二极管接入性能参数测试仪,调整测试仪的电压和电流,使光电二极管正常工作。

(2)测量光电二极管的暗电流、饱和电流、光电流、响应时间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电效应实验结果:(1)伏安特性曲线:随着电压的增加,光电管的电流逐渐增大,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流达到饱和。

(2)光电效应规律:光电效应的电流与光强成正比,与光的频率有关,当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光电效应不发生。

2. 光电探测器性能参数测试结果:(1)暗电流:在无光照条件下,光电二极管的电流为暗电流,其大小反映了光电二极管的漏电流。

(2)饱和电流:当光强增加时,光电二极管的电流逐渐增大,当电流达到饱和时,光强的增加对电流的影响不再明显。

(3)光电流: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称为光电流灵敏度。

光电实验报告

光电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普通光源(白炽灯)光谱为连续光谱,光谱为连续光谱( 白炽灯的另一个特性是做灯丝的钨有正阻特性,工作时的热电阻远大于冷态时的电阻,在灯的启动瞬时有较大的电流 )。

利用分光三棱镜后,可以提供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多种波长的光辐射。

激光光源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波长为630纳米的红色光﹙激光特性:①单色性②方向性③相干性等﹚。

白炽灯按用途可分为普通照明灯泡和专用照明灯泡。

白炽灯的光效虽低,但光色和集光性能好,易于大量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

因此,它始终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电光源。

除作普通照明灯外,还可作航空、车辆、船舶用灯,医疗卫生、仪器、信号指示灯,舞台、放映、照相用灯,红外线加热,矿用、农用、集鱼和测光标准灯等。

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在激光器领域中已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大有取代传统激光器的趋势。

光敏电阻是应用光电导效应的元件。

光电导效应就是在光线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电导率的变化。

光敏电阻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光控电路,如对灯光的控制、调节等场合,也可用于光控开关。

光敏二极管,又叫光电二极管(英语:photodiode )是一种能够将光根据使用方式,转换成电流或者电压信号的光探测器。

管芯常使用一个具有光敏特征的PN结,对光的变化非常敏感,具有单向导电性,而且光强不同的时候会改变电学特性,因此,可以利用光照强弱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相似,也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是它的集电极电流不只是受基极电路和电流控制,同时也受光辐射的控制。

通常基极不引出,但一些光敏三极管的基极有引出,用于温度补偿和附加控制等作用。

光敏三极管用于测量光亮度,经常与发光二极管配合使用作为信号接收装置。

光电池(photovoltaic cell,注意photocell一般指光敏电阻),是一种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电动势的半导体元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DOCX 42页)华中科技大学实验课程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专业班级光电1107班学生姓名李悌泽学号 u201115116 课程负责人陈晶田、黄鹰目录实验一阿贝原理实验 (3)实验二激光平面干涉仪实验 (7)实验三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纳米表面形貌分析10 实验四光电直读光谱仪实验 (14)实验五光谱法物质成分分析实验 (20)实验六光电透过率实验 (24)实验七摄像机原理与视频图像叠加实验 (29)实验八、光谱透过率实验 (33)实验九红外报警器的设计与调试 (42)实验一阿贝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阿贝原理在光学测长仪器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阿贝比较原则:此为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结构图,其特点是标准件与被测件轴线不在一条线上,而处于平行状况。

产生的阿贝误差如下:只有当导轨存在不直度误差,且标准件与被测件轴线不重合才产生阿贝误差。

阿贝误差按垂直面、水平面分别计算。

在违反阿贝原则时,测量长度为l的工件引起的阿贝误差是总阿贝误差的l/L。

为避免产生阿贝误差,在测量长度时,标准件轴线应安置在被测件轴线的延长线上。

2.阿贝测长仪阿贝测长仪中,标准件轴线与被测件轴线为串联型式,无阿贝误差,为二阶误差。

三、实验内容1.用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长实验测量1角,5角硬币及圆形薄片的直径,用数字式计量光栅读数,每个对象测量10次,求算术平均值和均方根值。

实验步骤:瞄准被测物体一端,在读数装置上读数,再瞄准物体另一端,在读书装置上再读一个数据,两次读数之差即为物体长度。

2.阿贝测长仪进行长度测量实验采用传统目视法读数,实验步骤同上。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1.万能工具显微镜数据结果2.阿贝测长仪数据结果对比采用两种仪器测定的结果。

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同一测量对象,万能工具显微镜和阿贝测长仪对物体尺寸测量的结果较为接近。

因而可以初步判定1角硬币的直径为(18.9500+18.894)/2=18.922mm。

5角硬币的直径为(20.259+20.4110)/2=20.335mm。

圆形薄片的直径为(37.402+37.3678)/2=37.385mm。

(2)比较两种仪器对同一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的数据方差,对于1角硬币和圆形薄片阿贝测长仪的数据方差较小,对于5角硬币,两者测量结果的方差值差别不大,阿贝测长仪对物体尺寸的测量相对较精确。

实验二激光平面干涉仪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激光平面干涉仪的使用方法。

2.理解双光束等厚干涉的基本原理。

3.观察干涉条纹,并掌握材料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1.平面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平面干涉仪基于双光束等厚干涉原理进行精密观测。

如上图所示,S为扩展光源,位于准直透镜L1的前焦面上,发出的光束经透镜L1准直后射向玻璃片M,再从玻璃片反射垂直投射到楔形平板G上。

入射光束在楔形平板上表面的反射光由原路返回,透过玻璃片M后射向观察显微镜L2;在楔形平板下表面反射的光透过平板上表面和玻璃片反射向L2。

按照确定定域面的作图法,可知定域面在楔形平板内部的BB’位置。

若平板不是太厚,且平板两表面的楔角不是太大时,定域面非常接近于平板下表面,这样如调节显微镜L2对准平板下表面,就可以在显微镜像平面上观察到楔形平板的等厚条纹。

平面干涉仪结构如上图所示。

由组合星点G1发出的单色光经棱镜G2后,投向主镜表面折射为平行光后,射向主镜下表面及被测光学平面,主镜下表面和被测光学平面发射回来的光叠加相干,镜棱镜G2的反射,进入接收件。

星点可由激光管G5、棱镜G6、光源强度调节发散镜G7组成。

接收件可以由人眼G10,成像物镜G15和测微目镜G11成像。

三、实验内容玻璃材料的平面度测量:(1)测量局部误差δ1=△N*λ/2=Hλ/2e(2)测量整个面形误差δ2=N*λ/2四、实验步骤(1)移开成像物镜G15和测微目镜G11,旋转调整左、右螺旋8,使平板绕水平面的横轴或纵轴微小摆动,出瞳S2绕S1转动直到S2和S1接近重合。

(2)装上成像物镜和测微目镜,继续旋转调整左、右螺旋8,直到测微目镜视场中干涉条纹清晰。

(3)测量e和H,并计算δ1和δ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取四组不同位置记录测微目镜位置读数,获得三组弯曲程度H和条纹间隔e的测量结果:组别H(mm)e(mm)1 0.485 0.7552 0.494 0.7283 0.483 0.719平均0.487 0.734则,δ1=△N*λ/2=Hλ/2e=0.487mm*632.8nm/(2*0.734mm)=209.9nm实验三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纳米表面形貌分析一、实验目的1.理解AFM的基本原理,掌握AFM的操作流程。

2.掌握使用AFM进行微小尺寸的表面分析的基本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1.AFM背景简介:1986年,G.Binning与C.F.Quate等人在STM的基础上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AFM克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样品导电性的要求,亦达到原子级分辨率。

2.AFM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对微弱力敏感的悬臂梁一端固定,另一端有探针,针尖表面与样品轻轻接触。

由于探针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存在极其微弱的排斥力(10e-8N~10e-6N),使悬臂梁产生形变,利用光学检测法或隧道电流检测法可以测出形变大小,从而得到排斥力大小。

通过反馈控制悬臂梁或者样品上下运动使得扫描时针尖与样品表面排斥力恒定,则扫描运动轨迹反映了样品表面形貌和特性。

与STM相比,AFM有两个关键技术:一是AFM力传感器的制备,二是力传感器悬臂梁形变的检测。

下图是利用光学检测法进行形变检测的方案:三、AFM操作流程样品清洗→开机→水平调节和偏差调节→手动下针→自动下针→关机(1)样品清洗:一般情况下,根据材料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

目的都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污染物,使表面洁净。

对于半导体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采取以不同的腐蚀液进行洗片。

一般步骤为:a用去离子水做初步清洗;b放入腐蚀液中浸泡并用超声波清洗一段时间(时间视材料不同自定);c用去离子水洗掉材料表面残留腐蚀液;d用氮气进行吹干;e吹干后放入干净样片袋中暂时保存并准备测试;(2)开机a开启设备电脑开关及双屏显示器;b开启显微镜光源;c开启光学显微镜 CRT 显示器电源;d将设备主部隔尘罩小心地取下,将显微镜调整至设备主机方向,光斑打到载物台中心处;e打开设备主机电源,在主机controller 的控制板上,确认AFM 模式;f打开pc中的软件,激活软件与设备主机连接图标;(3)水平调节和偏差调节:水平调节:• a水平调节完后拧松探针固定旋钮,倾斜着取下 AFM 针夹具,•倒置轻放在滤纸上,放于衣袖碰触不到的地方,以免碰伤悬臂;• b放样品,样片粘于专用样品台片上,用镊子夹好样片轻推到样•品台上(注意:样品台片与底座是磁铁,有一定吸引力,要小心•放置);• c放好样片后,调节显微镜,观察CRT使显微镜聚焦到样片表面。

• d用镊子直接调整样品位置,在CRT上观察确定样品测试点位于下•针位置附近;偏差设定a 放置 AFM 测试夹具,一定要小心,注意观察悬臂与样品表面的距离,若相距太近,则将测试夹具小心取出,放置妥当后,使用手动抬针方法将三个支柱抬高,同时保证三支柱设备光路台面水平;b高度调节到安全距离以后,小心地放入AFM 针测试夹具,用肉眼结合CRT 上观察确定样品与针的保持一段距离,调节显微镜使其聚焦到探针;c 拧紧夹具固定旋钮来固定夹具,此时主机显示屏上,标定激光器电压的SUM 值为(6.7~7.3)左右则正常。

先调节垂直偏差旋钮使垂直偏差(Vert)读数接近0.0V,再调节水平偏差旋钮使探测器的水平偏差值(Horiz)接近0.0V。

若第一次不能保证同时为0,则重复调节保证两个值在0.0V附近。

(4)手动下针a开始手动下针,先轻扒微调钮进行DOWN操作,同时顺时针(由下往上看)旋转如上图标注的两旋钮,并且调节显微镜聚焦到探针,如此反复多次调节。

注意每操作一次后观察光学显微镜CRT保证探针没有接触样片(观察方法:使显微镜聚焦到探针,若调节显微镜可迅速得到清晰样片的像,表明探针和样片距离很近);b当样品表面与悬臂焦距接近时,调节使此时的水平偏差值(HORZ)和垂直偏差值(VERT)分别至0V 和(-0.6~~-0.8)。

c放好样品后,利用底座旋钮对底座进行调节是探针处于显示器的一个可标定的位置,而后每次下针使探针保持此位置不变,则三轴基本保持同时移动。

d当观察到显示器上探针和样品表面快接近时,先聚焦到样品表面。

然后DOWN操作微调,调节另外两轴的旋钮,观察显示器上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示数,当示数突然出现较大变化时停止下针并回调一点。

(一般垂直偏差会先开始变化,慢慢升至2.4左右再突增到9,因此垂直偏差变化到2.0左右可停止下针,一般针与表面距离会在0.5um以内)。

(5)自动下针a在软件中设置当前样品需要的扫描范围(scan size),台阶高度(date scale),扫描速度(scan rate)等参数;b台阶高度不可超多1μm,扫描速度设置在5μm/s 以内为宜;(即scan size×scan rate < 5)c单击启动软件中自动下针控件,下针过程中注意观察主机中的水平偏差值(Horiz)和垂直偏差(Vert),示值趋势是减小的为正常;d若要移动扫描区域,下针完成后,将扫描频率调低(即降低扫描速度),设置X 轴与Y轴的offset 值(offset 范围不得超过70μm),确定扫描位置和范围后,重新开始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扫描,并拍取图象。

(6)关机•关闭激光器;•关闭设备主控电源;•关闭光学显微镜 CRT 电源、光源;•将光学显微镜置于原本所在方向,盖上物镜盖;•将主机隔尘罩小心的罩于主机上;关闭计算机电源及双屏显示器电源。

实验四光电直读光谱仪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栅式光谱仪分光原理。

2.熟悉光电直读光谱仪光电系统和机械结构。

3.掌握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基本光谱实验。

二、实验原理1.平面衍射光栅的分光原理如上图所示,当一束平行的复合光入射到光栅上,光栅能够将它按波长在空间分解为光谱,这是由于多缝衍射和干涉的结果。

光栅产生的光谱,其谱线的位置是由多缝衍射图样中的主极大条件决定的。

相邻两刻线对应的光线22’和11’的光程差为:△=d(sin i+(-)sinθ)入射光与衍射光在光栅法线同侧取+,异测取-。

相干光束干涉极大条件:△=mλ即,光栅方程:d(sin i+(-)sinθ)= mλ其中,d为刻线间距,也就是光栅常数;i为入射角;θ为衍射角;m为光谱级次。

2.光栅式单色仪光学系统切尔尼-特纳系统光栅中心位于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对称轴上,两个球面反射镜的焦距均为300mm,入射与出射狭缝位于球面镜的焦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