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其结构
增量型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型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型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旋转运动的设备,它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增量型编码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光电转换模块和编码盘。
编码盘是固定在旋转轴上的,通常由一系列同心圆环组成,每个环上有一些刻线或孔。
光电转换模块包含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照射在编码盘上,光电二极管用来检测照射光线的变化。
当旋转轴转动时,编码盘上的刻线或孔会遮挡或透射光线,从而导致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发生变化。
光电二极管会将这些光强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增量型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发光二极管照射光线到编码盘上。
2. 编码盘上的刻线或孔遮挡或透射光线。
3. 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发生变化。
4. 光电二极管将这些光强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5. 计算电信号输出的脉冲数目或频率,可以确定旋转的角度或速度。
根据编码盘上的刻线或孔的不同分布方式,增量型编码器可以分为两种常见的类型:光栅型和光电开关型。
光栅型编码器通过刻线和空白区域的脉冲数目来测量旋转角度。
光电开关型编码器则通过孔的打开和关闭来测量旋转角度或速度。
总的来说,增量型编码器工作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光电转换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进而测量角度或速度。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编码器是一种测量旋转和线性位置的装置。
它通过计算旋转或移动的数量和方向来确定位置。
增量式编码器通常由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
1. 编码盘:编码盘是一个具有固定凹槽或光透射面的圆盘,可以旋转或移动。
光电传感器会感知到编码盘上的光信号。
2.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常包含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和一个光敏二极管。
LED会发射出光束,该光束会被编码盘
上的凹槽或光透射面所阻挡,从而产生光信号。
3. 光信号:当编码盘旋转或移动时,光信号会随之变化。
如果编码盘上有凹槽,当凹槽经过光电传感器时,光信号会被阻挡,从而产生一个电信号脉冲。
反之,如果编码盘上是光透射面,光信号会被光电传感器接收到。
4. 信号计数:接收到的光信号脉冲会由计算器进行计数。
根据脉冲数量和方向(正向或反向),计算器可以确定位置的变化。
增量式编码器通过连续地测量光信号脉冲的数量和方向来跟踪位置变化。
通过轮询计数器的数值,可以确定旋转或线性移动的位置。
基于增量式编码器的位置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反馈和运动控制。
简述增量型光电编码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简述增量型光电编码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增量型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旋转或线性运动的位置和速度。
它由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组成。
光电传感器是一个具有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的装置,它们通过一个光隔离器相互隔离。
发光二极管产生光束,照射到编码盘上,然后由光敏二极管接收返回的光束。
编码盘上有凸起的条纹,当条纹被光束照射时,光敏二极管将生成相应的电信号。
编码盘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光栅盘和标记盘。
光栅盘上有一系列等间距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而标记盘上有一个不透明的标记。
光栅盘和标记盘相互嵌套,以实现相对运动。
当光栅盘旋转时,光敏二极管将检测到光束的变化,生成相应的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处理电路,转换成脉冲信号,用于测量旋转角度或线性位移。
增量型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脉冲计数。
光栅盘上的条纹数量决定了编码器的分辨率。
当光栅盘旋转一周时,光敏二极管将生成与分辨率相关的脉冲数量。
通过计算脉冲数量,可以确定旋转角度或线性位移。
为了提高精度,增量型光电编码器通常还包括一个索引信号。
索引信号表示编码器的起始位置,通常在编码盘上有一个特殊的标记。
当索引信号被检测到时,可以重置脉冲计数,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增量型光电编码器通过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的相互作用,将旋转或线性运动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脉冲计数来测量位置和速度。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自动化系统和工业控制中。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将旋转角度、线性位移等转换成脉冲信号输出的一种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具体分为两部分:
1. 光电检测部分:编码器内部有光电检测装置,发射器发出光束,经过光栅等高精度光电器件的光栅,形成一系列的透光和遮光带。
光栅和发射器/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个光束经过反射,在接收器内部的光敏器件形成菱形图案。
2. 转换信号部分:在编码器内置的处理电路中,将接收到的光电信号转换成数字脉冲信号输出。
输出的脉冲信号包括A、B、Z三类,其中A、B两路信号分别相位出现的顺序是正交的,并且是AB相之间隔一个周期的脉冲信号,Z信号是一个定位脉冲信号,表示旋转轴或者机器的线性位置,具有独立的标记位置。
通过测量脉冲数和脉冲相位可以推算出被测量对象的旋转角度或者位置。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具有精度高、反应迅速、功耗低、体积小、易于安装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航空、军工等领域。
增量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增量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1.结构:增量式编码器由光电传感器阵列、码盘和电子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光电传感器阵列包括光电二极管和光敏电阻,用于检测码盘上的光透过和光遮挡。
2.码盘:码盘是由透光和不透光的窄间隙和窄条纹组成的圆盘。
当旋转运动导致光被遮挡或透过窄间隙时,光电传感器会检测到光的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3.光电传感器阵列:光电二极管和光敏电阻构成的传感器阵列分别用于检测光照和光敏电阻变化。
当光透过窄间隙时,光照到达光电二极管,产生电信号。
当光被窄条纹遮挡时,光照到达光敏电阻降低,产生电信号。
4.电子信号处理电路:光电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经过处理电路进行滤波、放大和转换,最终生成数字脉冲。
1.安装:将增量式编码器固定在旋转轴上,使码盘与旋转轴相连接。
确保编码器以稳定和可靠的方式与旋转物体相连。
2. 连接:将编码器的电子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到相应的信号接口,通常是通过接口线连接到外部设备。
常见的接口包括RS422、TTL和Open Collector。
3.供电:为编码器供电,通常是通过外部电源提供直流电压。
确保供电电压符合编码器的规格要求。
4.信号读取:读取编码器产生的数字脉冲信号,可以通过外部计数器或控制器进行读取。
读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信号的稳定性和读取频率的合理设置。
5.解码和计数:根据编码器的规格和应用需求,使用解码算法将数字脉冲转换成具体的旋转运动参数,例如角度、速度或位置。
根据需要进行计数,实现对旋转运动的准确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增量式编码器只能测量相对运动,而不能提供绝对位置信息。
因此,需要在启动时将编码器与参考位置对齐,并动态追踪旋转运动,以实现准确的位置测量。
总结起来,增量式编码器通过利用光电传感器阵列检测旋转运动时光照的变化来产生数字脉冲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转换成数字脉冲,然后通过解码和计数将其转换成具体的旋转运动参数。
合理使用增量式编码器可以实现旋转运动的精准测量与控制。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超详细图解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超详细图解返回列表←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超详细图解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9/04/12 点击数:3123 旋转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又叫分度码盘)和光电检测装置(又叫接收器)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栅盘与电机同轴,电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机同速旋转,发光二极管垂直照射光栅盘,把光栅盘图像投射到由光敏元件构成的光电检测装置(接收器)上,光栅盘转动所产生的光变化经转换后以相应的脉冲信号的变化输出。
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等。
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
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也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
塑料码盘成本低廉,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
编码器以信号原理来分,有增量式编码器(SPC)和绝对式编码器(APC),顾名思义,绝对式编码器可以记录编码器在一个绝对坐标系上的位置,而增量式编码器可以输出编码器从预定义的起始位置发生的增量变化。
增量式编码器需要使用额外的电子设备(通常是PLC、计数器或变频器)以进行脉冲计数,并将脉冲数据转换为速度或运动数据,而绝对式编码器可产生能够识别绝对位置的数字信号。
综上所述,增量式编码器通常更适用于低性能的简单应用,而绝对式编码器则是更为复杂的关键应用的最佳选择--这些应用具有更高的速度和位置控制要求。
输出类型取决于具体应用。
1、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增量式旋转编码器通过两个光敏接收管来转化角度码盘的时序和相位关系,得到角度码盘角度位移量的增加(正方向)或减少(负方向)。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A、B两点的间距为S2,分别对应两个光敏接收管,角度码盘的光栅间距分别为S0和S1。
当角度码盘匀速转动时,可知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比值与实际图的S0:S1:S2比值相同,同理,当角度码盘变速转动时,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比值与实际图的S0:S1:S2比值仍相同。
增量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编码器是一种基于光电或磁电效应的传感器,它可测量旋转或线性位移的距离和方向。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信号发射:增量编码器的头部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和一个光电二极管(光敏器件)。
2. 光运算:LED产生光,照射到旋转或线性位移运动区域上的编码盘或编码条上。
编码盘或编码条上有一些固定的线或孔洞(称为编码位),光线穿过编码位与光电二极管产生接收信号。
3. 信号处理:通过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增量编码器可测量运动的距离和方向。
在旋转位移上,通过计算每个脉冲的数量及方向就能够精确地知道运动的角度和方向。
在线性位移上,通过计算光斑照射在编码条上的位置就能够精确地知道运动的距离和方向。
4. 输出信号:增量编码器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电路板上,然后进行信号放大和解码,最终输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
总之,增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发射、光运算、信号处理和输出信号四个方面。
通过上述过程处理获得的数字脉冲信号可用来计算旋转或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位置检测和精确定位的功能。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或检测物体位置或运动的装置,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接收和解码光源经过光栅(轮盘)角度的变化。
光电编码器通常由光栅、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光电传感器和解码器组成。
光栅是一个具有固定周期的光透过和光遮挡区域形成的轮盘。
光源发出光线,光线经过光栅后,会在转动时通过或遮挡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将光线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解码器将其转换为数字脉冲信号。
在工作时,光源持续发出光线,光线穿过光栅。
转轮转动时,光线在光栅上会发生周期性的遮挡和透过,光电传感器会根据光线的遮挡程度或透过程度输出相应的电信号。
解码器接收到这些信号后,会将其转换为数字脉冲信号,以表示物体位置或运动。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通常采用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别称为A相和B相传感器,以获得更精确的位置和方向信息。
当转轮旋转一周时,A相和B相传感器会输出一系列的脉冲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总之,增量式光电编码器通过光栅、光电传感器和解码器的组合,将物体位置或运动转换为数字脉冲信号,从而实现对物体位置和运动的测量和控制。
增量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式编码器是一种最常用的旋转编码器,它通过检测旋转轴的转动来确定位置和方向。
它由两部分组成:光电转换器和码盘。
光电转换器是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组成的一对光电装置。
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光束,光敏二极管接收其中的光信号,当光束被断开或阻挡时,光敏二极管就会输出一个电信号。
码盘是一个圆形的光透镜,以轴为中心,在周围的圆周上划分成许多等分的区域。
在每个相邻区域的边缘上,有一排等距的小孔。
当轴旋转时,有光透过光孔并由光电转换器接收,从而产生一个电信号。
增量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轴旋转时,与码盘接触的部分也随之旋转,光透过光孔和不与光孔对应的区域的交替周期性变化。
2. 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发射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的输出分别被连接于后续电路中。
3. 后续电路对编码器输出进行解码,通过计算电信号的数量和相对时间关系,分别确定轴的位置和方向。
4. 当轴停止转动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保持不变,而后续电路不再接收旋转信号。
简述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它通过感应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电信号来测量物体的位置、运动速度和方向等参数。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描述:光电信号产生和信号处理。
光电信号产生方面:增量式光电编码器通常由光电传感器和转动的编码盘组成。
编码盘上有一定的结构,如脉冲孔、光栅带等。
当编码盘转动时,光电传感器会感应到被物体穿越或反射的光线,并产生光电信号。
光电信号的产生一般是通过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来实现,这些光电器件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方面:光电信号产生后,需要进行信号处理以获得有用的测量信息。
这一过程一般由计数器或称为脉冲计数器来完成。
计数器会记录光电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的个数,从而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或运动速度。
通常,计数器会编码为数字信号输出,便于人们读取和使用。
总结: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感应到编码盘上的光信号,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计数器进行信号处理从而获得有用的测量信息。
它具有非接触式、精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自动化系统、位置测量等领域。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结构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结构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主要由光电传感器、光栅、旋转盘、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用于检测光栅上的光信号。
光栅是一种具有规律条纹的圆盘,通常有黑色和白色的条纹交替排列,旋转盘与光栅通过机械传动装置相连,使得旋转盘与光栅同步旋转。
当旋转盘旋转时,光电传感器会检测到光栅上黑白条纹的变化,产生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器处理后,可以得到旋转盘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光栅上的光信号来测量旋转盘的角度变化。
光栅上的黑白条纹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排列,可以将旋转角度转换为具有固定脉冲数的电信号。
根据脉冲数的不同,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可分为单脉冲和多脉冲两种。
单脉冲编码器每旋转一周只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用于测量位置。
多脉冲编码器每旋转一周产生多个脉冲信号,用于测量位置和速度。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机械设备中广泛应用,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其结构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其结构一、原理: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中,光源会照射到一个透明轮上,该透明轮带有等分的透明窗口。
当轮子转动时,透明窗口会阻挡光线,使得光电传感器输出电平发生变化。
透明窗口的等分数量决定了编码器的分辨率,即每个窗口对应一个编码脉冲。
二、结构:1.光源:光源通常是一颗发光二极管(LED),其发出的红外光能够穿过透明轮的窗口。
2.透明轮:透明轮通常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其表面有等分的透明窗口。
透明窗口的数量决定了编码器的分辨率,通常分辨率越高,透明窗口越多。
3.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常是通过光电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的,它们被放置在透明轮的一侧。
当光敏三极管检测到透明窗口时,会产生电压信号输出。
4.信号处理: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需要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处理电路可以将原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正交解调等处理,获得更稳定和精确的信号输出。
处理后的信号可以传递给控制系统进行运动反馈和位置测量。
三、工作原理:当轮子转动时,透明窗口会阻挡光线,导致光电传感器输出电平发生变化。
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电信号可以分为两个通道,A通道和B通道。
在A通道和B通道中,输出电平存在90度相位差的关系。
通过检测A和B通道的信号来确定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在编码器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对A和B通道的计数来计算出运动的脉冲数。
根据设定的分辨率,可以将脉冲数转化为具体的位移和速度。
通常通过进行积分和微分操作,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总结: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装置,它通过光电传感器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其结构包括光源、透明轮、光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部分。
工作原理是通过透明轮上的透明窗口对光线的阻断来计算运动的位置和速度。
通过对A通道和B通道的计数,可以得到脉冲数,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位移和速度信息。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在机械运动控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组成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组成
————————————————————————————————作者:————————————————————————————————日期: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组成
光电编码2E(photoctecmc encoder)是通过光电转换,将机械、几何位移员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它卞要用于速度或位置(角度)的检测。
典型的光电编码器由码盘(disk)、检测光栅(mask)、光电转换电路(包括光源、光敏器件、倍号转换电路)、机械部件等组成。
一般来说,根据光电编码器产生脉冲的方式不问,可以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复合式二大类。
THWSK-2A上常采用的是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组成。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位置测量设备,它通过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来测量旋转或线性运动的位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编码原理。
光电编码器由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两部分组成。
编码盘通常由透明的圆盘或条形码组成,在圆盘或条形码上有一定数量的刻度或孔,每个刻度或孔代表一个位置。
光电传感器则是一种能够转换光信号为电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光电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组成。
当编码盘旋转或线性运动时,光电传感器会感知到光信号的变化。
当光线穿过编码盘上的刻度或孔时,光电传感器会产生一个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变化与编码盘的位置变化成正比,可以通过计数器或微处理器来测量和计算。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还可以通过增量式编码盘来测量速度和方向。
增量式编码盘通常由两个光电传感器和一个编码盘组成。
编码盘上的刻度或孔被分成两组,每组刻度或孔之间相隔一定的角度。
当编码盘旋转时,两个光电传感器会产生两个正弦波信号,这些信号的相位差可以用来测量转动方向。
信号的频率与速度成正比。
总之,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一种精确测量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编码原理。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结构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结构
增量式编码器是指随转轴旋转的码盘给出一系列脉冲,然后根据旋转方向用计数器对这些脉冲进行加减计数,以此来表示转过的角位移量。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增量式光电码盘结构示意图
光电码盘与转轴连在一起。
码盘可用玻璃材料制成,表面镀上一层不透光的金属铬,然后在边缘制成向心的透光狭缝。
透光狭缝在码盘圆周上等分,数量从几百条到几千条不等。
这样,整个码盘圆周上就被
等分成n个透光的槽。
增量式光电码盘也可用不锈钢薄板制成,然后在圆周边缘切割出均匀分布的透光槽。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其结构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其结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特点是每产生一个输出脉冲信号就对应于一个增量位移,但是不能通过输出脉冲区别出在哪个位置上的增量。
它能够产生与位移增量等值的脉冲信号,其作用是提供一种对连续位移量离散化或增量化以及位移变化(速度)的传感方法,它是相对于某个基准点的相对位置增量,不能够直接检测出轴的绝对位置信息。
一般来说,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A、B 两相互差90°电度角的脉冲信号(即所谓的两组正交输出信号),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
同时还有用作参考零位的Z 相标志(指示)脉冲信号,码盘每旋转一周,只发出一个标志信号。
标志脉冲通常用来指示机械位置或对积累量清零。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源、码盘、检测光栅、光电检测器件和转换电路组成,如图1-1 所示。
码盘上刻有节距相等的辐射状透光缝隙,相邻两个透光缝隙之间代表一个增量周期;检测光栅上刻有A、B 两组与码盘相对应的透光缝隙,用以通过或阻挡光源和光电检测器件之间的光线。
它们的节距和码盘上的节距相等,并且两组透光缝隙错开1/4 节距,使得光电检测器件输出的信号在相位上相差90°电度角。
当码盘随着被测转轴转动时,检测光栅不动,光线透过码盘和检测光栅上的透过缝隙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件上,光电检测器件就输出两组相位相差90°电度角的近似于正弦波的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的信号处理,可以得到被测轴的转角或速度信息。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波形如图1-2 所示。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平均寿命长,可达到几万小时以上;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信号传输距离较长,可靠性较高。
其缺点是它无法直接读出转动轴的绝对位置信息。
图 1-2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波形1.2.2 基本技术规格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其技术规格通常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它的分辨率、精度、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响应频率、信号输出形式。
增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编码器是一种用来测量和控制旋转运动的装置。
它通过两组光电检测器和光栅线条来实现。
工作原理如下:当旋转轴转动时,附在旋转轴上的码盘也在随之转动。
这个码盘上刻有一系列的光栅线条,光电检测器则固定在编码器的底座上,放置在光栅线条和光电检测器之间。
光电检测器中的发光二极管将光束聚焦到光栅线条上,光电二极管则用来检测光束反射回来的光的强度。
当码盘转动时,光栅线条的间距也会改变,光栅线条之间的间距与旋转轴的转动角度成正比。
当光栅线条与光电检测器之间的光束发生改变时,光电二极管会感受到光的强度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增量编码器通过测量光栅线条的变化来确定旋转轴的转动角度。
具体的测量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光栅线条的脉冲计数。
每当光栅线条之间的间距发生一次变化时,光电二极管就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通过统计脉冲信号的数量,就可以确定旋转轴转动的角度。
另一种测量方式是基于光栅线条的相位差测量。
增量编码器可同时提供两个方向的信号,通过比较两个方向的信号相位差的大小,就可以确定旋转轴转动的方向和角度。
通过以上的原理,增量编码器可以准确测量和控制旋转运动,并广泛应用于机床、机器人、电动工具等领域。
增量编码器原理及结构材料是什么呢
增量编码器原理及结构材料是什么呢增量编码器输出脉冲信号,集电极开路,长线驱动,推挽,互补,jue对值信号输出有:SSI、4-20MA、profibus-dp、DEVicenet、并行、二进制码、、BiSS、ISI、CANopen、Endat及Hiperface等。
增量型编码器是能够根据旋转运动产生信号的编码器,其刻度方式为每一个脉冲都进行增量计算,因此得名。
它常和机械转换装置一起使用(如齿条-齿轮、测量轮或心轴一起使用),用于测量直线运动。
增量编码器的原理增量型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 两组脉冲相位相差90°,从而可以方便的判断出旋转方向,而Z相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特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以在几万小时以上。
增量编码器的结构材料增量型编码器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和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
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
分辨率―编码器以每旋转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线称为分辨率,也称解析分度、或直接称多少线,一般在每转分度5~10000线。
1光栅线数也叫分辨率(外形尺寸越大可以做的分辨率越大)常用100PPR,500PPR,1000PPR,1024PPR,2000PPR,2500PPR2输出方式集电极开路输出(通用型)互补输出电压输出长线驱动输出UVW输出(多用于伺服电机)3工作电压:常规有以下几种5V/12V/24V/5-26V(通用型)/5-30V4防护性能:常规为防油、防尘、抗震型。
增量式编码器的原理及检查方法
增量式编码器的原理及检查方法一.工作原理
1.编码器结构
编码器是由码盘、LED光源、狭缝、正弦脉冲接收器、余弦脉冲接收器、零脉冲接收器、旋转轴、零脉冲刻线。
码盘旋转过程中,刻线与狭缝正对时,LED光源的发出光纤可穿透前两者,被对应的接收器捕获,产生脉冲信号。
2.脉冲输出
根据A相、B相脉冲上升沿及下降沿出现的顺序,可判断编码器的旋转方向。
二、性能参数
1.电源电压
常规的有DC5V,DC12V,DC24V等
2.输出类型
集电极开路型包括NPN型(低电平有效),及
PNP型(高电平有效)推挽式,高低电平均有驱动能力
3.分辨率/线数
分辨率:可辨别的最小旋转角度
线数:码盘圆周上的刻线数量,单位P/R(脉
冲/圈数)
4.安装固定方式
实心轴/空心轴连接,轴径、长度等
三、常风故障
1.无脉冲信号
可能原因:外部线路断开或者短路;编码器内部故障;新装的编码器输出配型与高速计数器模块不匹配;编码器连轴器打滑或者断裂
2.旋转角度与脉冲数量不对应
可能原因:编码器码盘损伤;编码器连轴器打滑;
接地不良,电磁干拢大
四、检查方法
1.脉冲输出检查:以360P/R编码器为例,旋转10
圈,
电脑界面显示的脉冲数大约是3600,连续转动时,测量A相或B相与电源+24V(NPN)之间的电压,测量值大约为电源电压的一半
2.编码器固定情况检查:连轴器不断裂及打滑,旋转时无明显跳动;固定套的轴承转动灵活
3.线路检查:电缆固定良好,外观无破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其结构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特点是每产生一个输出脉冲信号就对应于一个增量位移,但是不能通过输出脉冲区别出在哪个位置上的增量。
它能够产生与位移增量等值的脉冲信号,其作用是提供一种对连续位移量离散化或增量化以及位移变化(速度)的传感方法,它是相对于某个基准点的相对位置增量,不能够直接检测出轴的绝对位置信息。
一般来说,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A、B 两相互差90°电度角的脉冲信号(即所谓的两组正交输出信号),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
同时还有用作参考零位的Z 相标志(指示)脉冲信号,码盘每旋转一周,只发出一个标志信号。
标志脉冲通常用来指示机械位置或对积累量清零。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源、码盘、检测光栅、光电检测器件和转换电路组成,如图1-1 所示。
码盘上刻有节距相等的辐射状透光缝隙,相邻两个透光缝隙之间代表一个增量周期;检测光栅上刻有A、B 两组与码盘相对应的透光缝隙,用以通过或阻挡光源和光电检测器件之间的光线。
它们的节距和码盘上的节距相等,并且两组透光缝隙错开1/4 节距,使得光电检测器件输出的信号在相位上相差90°电度角。
当码盘随着被测转轴转动时,检测光栅不动,光线透过码盘和检测光栅上的透过缝隙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件上,光电检测器件就输出两组相位相差90°电度角的近似于正弦波的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的信号处理,可以得到被测轴的转角或速度信息。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波形如图1-2 所示。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平均寿命长,可达到几万小时以上;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信号传输距离较长,可靠性较高。
其缺点是它无法直接读出转动轴的绝对位置信息。
图 1-2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波形
1.2.2 基本技术规格
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其技术规格通常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最关
键的就是它的分辨率、精度、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响应频率、信号输出形式。
(1)分辨率
光电编码器的分辨率是以编码器轴转动一周所产生的输出脉冲数来表示的,即脉冲数/转(PPR)。
码盘上的透光缝隙的数目就等于编码器的分辨率,码盘上刻的缝隙越多,
编码器的分辨率就越高。
在工业电气传动中,根据不同的应用对象,可选择分辨率通常在
500~6000PPR 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最高可以达到几万PPR。
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中通
常选用分辨率为2500PPR 的编码器。
此外对光电转换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可以得到2 倍频或4 倍频的脉冲信号,从而进一步提高分辨率。
(2)精度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精度与分辨率完全无关,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精度是一种度量在
所选定的分辨率范围内,确定任一脉冲相对另一脉冲位置的能力。
精度通常用角度、角分或角秒来表示。
编码器的精度与码盘透光缝隙的加工质量、码盘的机械旋转情况的制造精度因素有关,也与安装技术有关。
(3)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编码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是指在实际运行条件下,保持规定精度的能力。
影响编码器输
出信号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对电子器件造成的漂移、外界加于编码器的变形力以及光源特性的变化。
由于受到温度和电源变化的影响,编码器的电子电路不能保持规定的输出特性,在设计和使用中都要给予充分考虑。
(4)响应频率
编码器输出的响应频率取决于光电检测器件、电子处理线路的响应速度。
当编码器高速
旋转时,如果其分辨率很高,那么编码器输出的信号频率将会很高。
如果光电检测器件和电子线路元器件的工作速度与之不能相适应,就有可能使输出波形严重畸变,甚至产生丢失脉冲的现象。
这样输出信号就不能准确反映轴的位置信息。
所以,每一种编码器在其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它的最高转速也是一定的,即它的响应频率是受限制的。
编码器的最大响应频率、分辨率和最高转速之间的关系如公式(1-1)所示。
(5)信号输出形式
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从编码器的光电检测器件获取的信号电平较低,波形也不规则,还不能适应于控制、信号处理和远距离传输的要求。
所以,在编码器内还必须将此信号放大、整形。
经过处理的输出信号一般近似于正弦波或矩形波。
由于矩形波输出信号容易进行数字处理,所以这种输出信号在定位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采用正弦波输出信号时基本消除了定位停止时的振荡现象,并且容易通过电子内插方法,以较低的成本得到较高的分辨率。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信号输出形式有:集电极开路输出(Open Collector)、电压输出(Voltage Output)、线驱动输出(Line Driver)、互补型输出(Complemental Output)和推挽
式输出(Totem Pole)。
集电极开路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过使用编码器输出侧的NPN 晶体管,将晶体管的发
射极引出端子连接至0V,断开集电极与+Vcc 的端子并把集电极作为输出端。
在编码器供电电压和信号接受装置的电压不一致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这种类型的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如图1-3 所示。
主要应用领域有电梯、纺织机械、注油机、自动化设备、切割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和针织机械等。
图 1-3 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
电压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过使用编码器输出侧的 NPN 晶体管,将晶体管的发射极引
出端子连接至0V,集电极端子与+Vcc 和负载电阻相连,并作为输出端。
在编码器供电电压和信号接受装置的电压一致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这种类型的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如图1-4 所示。
主要应用领域有电梯、纺织机械、注油机、自动化设备、切割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和针织机械等。
图 1-4 电压输出电路
线驱动输出这种输出方式将线驱动专用IC 芯片(26LS31)用于编码器输出电路,由
于它具有高速响应和良好的抗噪声性能,使得线驱动输出适宜长距离传输。
输出电路如图1-5 所示。
主要应用领域有伺服电机、机器人、数控加工机械等。
图 1-5 线驱动输出电路
互补型输出这种输出方式由上下两个分别为PNP 型和NPN 型的三极管组成,当其中
一个三极管导通时,另外一个三极管则关断。
这种输出形式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因此在低阻抗情况下它也可以提供大范围的电源。
由于输入、输出信号相位相同且频率范围宽,因此它适合长距离传输。
输出电路如图1-6 所示。
主要应用于电梯领域或专用领域。
图 1-6 互补型输出电路
推挽式输出这种输出方式由上下两个 NPN 型的三极管组成,当其中一个三极管导通
时,另外一个三极管则关断。
电流通过输出侧的两个晶体管向两个方向流入,并始终输出电流。
因此它阻抗低,而且不太受噪声和变形波的影响。
输出电路如图1-7 所示。
主要应用领
域有电梯、纺织机械、注油机、自动化设备、切割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和针织机械等。
图 1-7 推挽式输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