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合集下载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这篇文章将讨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包括银行业竞争的影响以及对于中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

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外资银行为什么选择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开放,外资银行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许多中国企业需要跨境服务,例如跨境支付和融资。

外资银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中国企业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帮助其在中国市场进行业务拓展。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无疑会对国内银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

但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也会带来更多的竞争和创新。

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水平。

这将迫使国内银行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引导银行业的发展。

而且,外国银行在经营模式以及产品创新上,往往有不同于国内银行的优势和特色,这也会激发国内银行更多的创新。

除此之外,外资银行的进入还将会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产生重要的影响。

外资银行会带来更高的国际标准,这将迫使监管部门不断提升自身的监管能力和方法,这对于整个银行业有着长远的意义。

三、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仅会带来对于银行业竞争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中国消费者和企业产生影响。

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意味着服务和产品的选择会增加。

消费者和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选择获得更好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

其次,在外资银行的服务中,潜在的融资成本会相对中国本土银行更为优惠。

这对于有融资需求的中国消费者和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好处。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一些潜在的问题。

外资银行经营的银行账户和信用卡账户对于消费者和企业而言,可能存在一些风险。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银行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的风险。

因此,监管部门在管理外国银行的进入,既要鼓励发展,同时又要对影响或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改革,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银行在中国市场中展开的经营策略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商业上的机遇,也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创新和活力。

本文将围绕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进行浅谈。

1.进一步深耕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对于外资银行而言,进一步深耕市场是实现在中国市场成功经营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中国市场中成立的外资银行往往是最先进入市场的银行,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客户群体。

在这个客户群体的基础上,这些银行需要利用自身的经验和格局,进一步调整经营策略并推出新的产品。

通过这些方法,外资银行可以提高自身在中国市场中的市场份额。

下一步是利用各种传统和新兴的渠道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

外资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分行、代理行和联合经营等方式拓展业务权。

结果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了更高的回报。

2.推进科技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中,科技投资往往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些银行在技术领先方面的优势必须得以保持。

在今天这个数字时代,技术创新对于金融行业而言非常重要。

外资银行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以保持异地奋斗业务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这意味着,在中国市场建立现代化的金融平台对于外资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并且,外资银行需要持续地投资并积极推进开放的金融技术平台来促进其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成功。

3.加强风险管控,保持资本实力在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展开业务的同时,他们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也越来越多。

这些挑战包括财务稳健和监管要求更加严格等。

外资银行需要加强对于风险的管控,通过尽可能简化业务操作和提高员工服务质量来保持其资本的实力。

这包括在金融信息和内部控制系统方面的投资,以及在早期发现潜在风险方面的投资。

4.营造良好品牌形象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成功部分来自于其很好的品牌形象。

这种形象是建立在多年来在其他市场中建立的口碑和声誉基础上。

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影响和对策分析

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影响和对策分析

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影响和对策分析【摘要】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

外资银行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创新思维,推动了我国银行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市场份额的争夺和监管不平衡等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我国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制度、提高自身竞争力、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等方式来有效化解。

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也是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重要途径。

在未来,我国银行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外资银行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外资与本土银行开展更多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外资银行、进入、银行业、影响、机遇、挑战、应对策略、合作、交流、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和市场化。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外资银行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资银行以其先进的金融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仅丰富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提升了银行业的竞争力,还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但与此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也对国内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应对策略以及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为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针对这些影响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分析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市场份额、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的步伐加快,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也逐渐扩大。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银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外资银行在贷款利率、银行卡收费等方面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这使得国内银行不得不加大自身改革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也促使国内银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外资银行的进入也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了市场机遇。

外资银行在金融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拥有更多的经验和优势,这使得国内银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合作和学习。

比如,国内银行可以借鉴外资银行的风控机制、金融产品创新等经验,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

然而,外资银行进入也对国内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首先,外资银行在人才和资源等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这使得国内银行对人才和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

同时,外资银行在资金、网络等方面也拥有更多的优势,这可能会使得国内银行在市场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上的崛起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在监管制度、资本金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和沟通,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体来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国内银行不仅需要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并大力改革创新,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协调和监管,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银行业在更加开放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作者:安娜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第03期摘要:2006年12月11日,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外资银行进入的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这表示我国加入WTO后的五年缓冲时期正式结束,标志着法人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将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

关键词:外资银行银行业影响一、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外资银行进入的有利影响第一,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降低我国银行业市场的集中度。

目前进入我国银行业的外资银行大多是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银行,这些银行的进入无疑能够降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第二,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效率。

在华外资银行因其有着丰富的竞争和经营经验,能为中资银行带来技术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中资银行能够在提高经营效率、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

第三,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产品差别化。

外资银行拥有多样性的产品,能够打破我国金融融资的封闭状态,提高了我国银行业产品的差别化。

此外,外资银行能在一定程度上扶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四,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促进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合作交流。

目前,外资银行越来越多以参股中资银行的形式进入我国,这样就有利于中、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业市场上进行合作,互通有无。

第五,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助于加快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

外资银行进入能够使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更快地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

(二)外资银行进入的不利影响第一,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竞争压力,导致中资银行短期内经营成本将增加。

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迫使中资银行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这在短期内增加了中资银行的经营成本。

第二,外资银行进入,成为我国银行业市场与其母国之间的经济传导器。

外资银行对其母国经济变化特别的敏感,其母国若发生经济问题,在华外资银行就成为了我国与其母国之间经济问题的传导器。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摘要】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风险控制都会带来一定影响。

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加剧国内银行业的竞争,促进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但也会带来风险控制上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本土银行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夯实风险防线。

外资银行的进入既有利有弊,需要平衡发展,推动国内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应对策略,可以更好地适应外资银行的进入,实现银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外资进入、银行业、影响、应对策略、竞争、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监管、平衡发展、健康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改革,外资银行逐渐被允许在中国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

外资银行以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丰富的国际经验,对国内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代办机构到分支机构,再到独立法人机构的转变。

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促进了国内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挑战。

如何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2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外资银行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最早的外资银行是香港地区的银行,他们主要在中国沿海城市设立办事处,开展金融交易和贸易融资业务。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开始涉足中国市场,并逐渐扩大业务范围,包括零售银行、企业银行、资产管理等领域。

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外资银行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策略及其对中国银行产业发展的影响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策略及其对中国银行产业发展的影响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策略及其对中国银行产业发展的影响第一章:引言外资银行是指在其母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运营的银行机构,它们通常是由跨国企业或大型金融机构所控股,并且具有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外资银行自1990年代起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银行业中重要的参与者。

本文将探讨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策略1. 借助本地化业务拓展外资银行为了在中国市场立足,一般会将本地化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方向,通过吸收本地专业人才和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来适应中国特色经济模式和文化环境。

例如,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的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数字银行MYbank在中国运营,其业务模式更加贴合中国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2. 积极引入新技术和创新模式外资银行往往具有先进的银行技术和机制创新经验,他们将这些经验和技术带入中国市场,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例如,华夏银行引入了智能客服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等新技术,以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3. 开展多元化业务外资银行不仅局限于传统的银行服务,还致力于创新业务和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

例如,花旗银行开发了专门面向白领阶层的消费贷款产品——“玩呗”贷款,自提供以来就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第三章: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1. 拓展竞争格局外资银行的进入为中国银行业市场带来了各种国际化标准和服务理念,推动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水平不断提高。

外资银行的出现使得国内银行面临了来自资本、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

2. 加速行业升级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落地,使得资本与国际化资源进一步涌入中国,进而加速了中国银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更多高品质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加速进入市场,改善了银行业的竞争环境。

3. 推广市场化和国际化管理标准外资银行带入了有关市场化和国际化管理标准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对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外资银行的带动下,中国的银行业实践了更加市场化、法律化和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手段。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分析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分析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分析,不少于1000字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国银行的开放,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银行业。

这些外资银行带来了带来了先进的金融技术、管理经验、产品创新和竞争机制,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外资银行的进入扩大了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范围,增加了银行业的市场压力,鼓励国内银行加强服务、创新产品,并提高服务质量。

这让中国银行业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化经营模式,促进了银行业整体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了金融风险。

其次,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

外资银行建立在全球范围内的信用体系、银行间清算体系、跨国投资体系等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

他们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起着带动作用。

而国际化的银行在银行业内的地位更加重要,也更有助于资金流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银行必须遵循更加民主和法治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能力。

并且,外资银行还在中国银行业内部产生了火车效应,引导了更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改革。

但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也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挑战。

中国国内银行的经营范围受到了一定挤压,可能会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有些银行在新领域的垄断地位面临瓦解,这将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影响。

最后,外资银行的进入也增加了监管层面的压力。

国内银行面临着新的竞争、法规和监管压力,这促使它们更加注重规范化运作和风险管理。

综上所述,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很多优势,但也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中国的银行业要在面对挑战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竞争,以适应全球金融化的趋势。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本文在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外资银行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影响对策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开始在我国银行业乃至经济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全面开放就意味着我国完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外币业务、人民币业务、营业许可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其享受与中资银行相同的待遇。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地域的扩展,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经营的业务种类也不断增加。

外资银行采取设立代表处、支行、分行、合资以及股权收购等方式,对我国银行业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渗透。

1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6年末,据《中国金融年鉴》(2007)统计数据显示,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033亿美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8%;其中,存款总额397亿美元,贷款余额616亿美元;外汇资产总额676亿美元,存款总额178亿美元,贷款余额359亿美元;人民币资产总额278亿元,存款总额1706亿元,贷款余额2003亿元。

2006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242家代表处。

从外资银行的规模来看,到2006年底外资银行资产规模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8%,但是外资银行资产规模扩展速度在逐步加快,2003年资产规模比2002年增长了16%,2004年比2003年增长55%,2005年比2004年增长也达到了23%,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29%。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虽然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1.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外资银行的进入促进了竞争,提高了金融行业的效率,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外资银行引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经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加速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加速了市场的开放步伐。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开办,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进入了国际化的快车道。

外资银行与中国本土银行的合作也让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更加快速。

3.挑战本土银行的竞争地位外资银行的进入,第一时间会对本土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产生挑战。

因此,本土银行需要积极应对,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保住市场地位。

4.促进了金融服务的创新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科技和金融服务理念,在中国市场也会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中国金融服务的创新。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对策分析1.强化本土银行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本土银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技术和管理方面,以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型升级,提高竞争能力。

2.加快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步伐中国需要继续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速度,吸引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通过加强监管、扩大对外开放范围、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等手段,扩大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

3.加强监管与合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不仅需要遵守国内的法律法规,也需要遵守国际规则,因此加强监管与合规显得十分关键。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管控。

4.加强对外资银行的引导政府需要加强与外资银行的沟通和协调,引导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

政府可以从安排好外资银行与本土银行的竞争关系、规划引导外资银行投入优质资源等方面进行引导。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策略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策略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策略外资银行是指由外国投资的银行机构,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瑞士信贷等,由于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同,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策略也会不同。

本文将从行业背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景、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竞争策略以及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一、行业背景我国的银行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银行业成为了国计民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大。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景中国金融市场规模庞大,市场潜力巨大,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市场,外资银行也不例外。

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

而对于外资银行而言,进入中国市场也是具有诸多机遇,如:投资中国人民币资产、助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以及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多的机会等。

三、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竞争策略1. 产品创新:外资银行可以利用其在海外市场的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理念,为中国市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在IT、科技等领域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2. 服务质量:外资银行借助在海外市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提高服务质量。

如美国银行在北京设立的服务中心,采用美国同行服务标准,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质量,有效吸引了客户。

3. 金融市场规模优势:部分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范围和客户资源,这也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一大优势。

例如,德意志银行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台湾等地区开展业务,其全球业务版图、技术创新及人才优势具备良好的综合效益,这也为德意志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优势提供了广泛的支持。

四、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监管的加强,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会愈加明显。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华外资银行开始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势头。

他们采取了一些新的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拓展业务,壮大实力,抢占中国金融业的“制高点”。

为此,作为在华外资银行主要竞争对手的中资银行,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外资银行的新战略、新动向及目前的发展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弱化外资银行的挑战,促进自身业务的更大发展和提高。

一、在华外资银行的基本状况从总体方面看,据银监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6年9月末,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4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存款总额达到334亿美元;贷款余额为549亿美元。

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9%。

二、在华外资银行新的发展策略(一)客户细分策略就公司客户而言,外资银行将服务对象定位于跨过公司、信誉良好的三资企业、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等。

他们采取主动上门联络、提供优惠贷款、简化结算手续、提供集中式服务等方法,大力发展这些客户。

就个人客户而言,外资银行一般将目光定位于大中城市的中高收入阶层,其细分个人客户的主要标准是资产金额的多少。

他们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以差别化的个人客户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对客户的业务和心理需求。

(二)业务拓展策略1.作强外汇业务。

外汇业务一直是外资银行的优势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外汇资金业务等几个方面。

截止2005年底,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额已占我国外汇贷款总额的21%,在上海的比例更是高达54.8%2.加快拓展人民币业务。

根据新近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以下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票据承兑及贴现、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等。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影响及我国银行业的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影响及我国银行业的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影响及我国银行业的对策作者:h 点击次数:1123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着重探讨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资银行; 挑战; 对策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大多是基于两种动因,一是大量外资公司来到中国投资,外资银行为了更好地服务其客户而追随其的脚步来到中国;二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外资银行基于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比较优势,能够提供差异性服务,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根据二零零八年中国银监会年报和二零零八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截止到二零零八年年末,中国已经有来自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6家银行开办了237家代表处,12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28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157家分行),2家合资银行(下设5家分行和1家附属机构)和2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

此外,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75家银行也在华设立了116家分行。

同二零零四年末只有188家营业性机构数相比,零八年末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到了311家,四年间增长了165%,资产则从零四年末的5823亿元增长到零八年末的13448亿元,增长了231%,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则从零四年末的1.85%增长到零八年末的2.16%,各项相关的主要指标均高于银监会的监管要求。

由此可见,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短短的几年间可以说是完成了初步的布局。

二、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1、在业务方面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

中资银行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较为同质化,相比较之下,外资银行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多样化的服务和金融产品,能够做到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服务,吸引了众多的客户。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2006年12月11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我国结束了5年过渡期,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对银行业开放的承诺。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跨国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很快。

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必将导致我国银行业市场格局、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在现代经济中,金融业的稳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稳定器”,特别是银行的稳定至关重要,银行稳定了,我国金融业就容易稳定,经济的发展也就有可能获得一个稳定的环境。

因此,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据此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本文在内容上,首先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其次结合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以后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最后针对不利的影响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资银行;解决对策;良性竞争AbstractDecember 11, 2006,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gulat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bank in China of the formal after five years, the transition, fully fulfill their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to banking openness. In this context, more and more foreign capital bank entering the country, multinational Banks in our country development momentum quickly. Foreign Banks in China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overall entering banking market structure, market subject behavior pattern to have profound changes. This paper writing purpose, in the modern economy, financial stability for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economy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stabilizer", especially the bank stability is essential, stabilize the Banks, Chinese financial industry is easy to stabi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likely get a stable environment. Thus, the analysis to jo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entry of foreign Banks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to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and then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what is imminent. In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tents of foreign Banks in China, secondly combining foreign Banks motivations in our country the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foreign Banks in China summarized into various influence after, finally produced against adverse effec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Foreign Banks;Domestic Banks;Solutions;Benign competition目录一、导论 (1)二、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概念 (1)(一)外资银行的涵义 (1)(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基本形式 (2)三、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 (3)(一)追随本国客户 (3)(二)金融环境开放 (4)(三)中国市场潜力大 (4)四、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5)(一)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有利影响 (5)(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不利影响 (6)五、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解决对策 (9)(一)我国银行方面相应的解决对策 (9)(二)我国政府方面相应的解决对策 (13)六、结语 (14)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一、导论就我国而言,截至2010年11月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1.65万亿元。

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影响分析

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影响分析

市场份额变化
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业的市场份额 发生了变化。一些外资银行通过优质的服务 和产品赢得了客户的青睐,从而获得了更多
的市场份额。
风险管理水平提高
风险管理意识增强
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促使国内银行更加 注重风险管理。通过学习外资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 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0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 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 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及影响 成为关注焦点。
03
研究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 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金融 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国 内银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分析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 考。
风险控制技术升级
外资银行的进入也带来了更行的业务中 ,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促进金融创新与业务拓展
要点一
金融创新
外资银行的进入促进了金融创新。为了满足客户的需 求,国内银行开始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这些 创新包括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投资银行业务等。
结论回顾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
入世后,外资银行积极拓展在华业务, 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中国市场。主要表 现为增加机构设置、提升业务覆盖、加 强产品创新等。
VS
经营影响分析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外资银行带来了先 进的金融理念、产品和服务,推动了中国 金融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外资银 行也面临着与中国本土银行的竞争和合作 ,共同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繁荣。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应更加注重金融创新,开发符 合中国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与本土 银行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 展。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动机、策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一)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动机、策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一)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动机、策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经济形势的不断演化,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重大意义越发突出,也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的要点所在。

从改革开放初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起,它们在华的经营状况、经营策略、市场行为等等就为我国金融界所关注。

时至今日,尽管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整体上所占据的比例仍然较小,但它们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已经和正在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对进入和占有更多的经营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国内银行业明显感觉到了它们的潜在压力和威胁。

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受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政策影响,并适应当时的市场条件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及其市场策略明显地带有阶段性。

具体地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

但限于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许多政策制定都是实验性质,市场前景尚不是很明朗,弓l进外资银行是为了配合沿海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所以,这一阶段进入大陆的外资银行基本上是香港银行及少数传统上经营大陆业务的日本和欧美银行,尤其是同沿海经济特区发展加工贸易往来的香港金融机构。

最明显的特点是,外资金融机构凡是设立营业性分行的,都在直接贸易往来的地点,如深圳、厦门等;凡是设立代表处的,绝大部分都选择在北京,较少例外。

表明这一时期外资银行更大程度上对中国市场持摸索和观望态度,没有进行成规模的资本投入。

2.外资银行在华扩张阶段从1991年到1997年中是外资银行在国内迅速发展扩张的时期。

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大环境是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上十年的历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呈不可逆转之势,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前景明显看好。

同时期,国内最强大的地区经济体一一上海成为经济特区以外首先获准引进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城市;上交所、深交所先后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布后,中共中央随后作出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决策。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经济形势的不断演化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重大意义越发突出也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的要点所在从改革开放初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起它们在华的经营状况、经营策略、市场行为等等就为我国金融界所关注时至今日尽管整体上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占据的比例仍然较小但它们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已经和正在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对进入和占有更多的经营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国内银行业明显感觉到了它们的潜在压力和威胁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受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政策影响并适应当时的市场条件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及其市场策略明显地带有阶段性具体地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限于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许多政策制定都是实验性质市场前景尚不明朗引进外资银行是为了配合沿海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所以这一阶段进入大陆的外资银行基本上是香港银行及少数传统上经营大陆业务的日本和欧美银行尤其是同沿海经济特区加工贸易相关的香港金融机构最明显的特点是外资金融机构但凡设立营业性分行的都在直接贸易往来的地点如深圳、厦门等;但凡设立代表处的绝大部分都选择在北京较少例外说明这一时期外资银行更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市场持摸索和观望态度没有进行成规模的资本投入2.扩张阶段1991——1997年这是外资银行在国内迅速发展扩张的时期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大环境是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呈不可逆转之势外资机构对中国的市场前景明显看好同时国内最强大的地区经济体——上海成为经济特区以外首先获准引进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城市;上交所、深交所先后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布后中共中央随后作出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决策除了这些政策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也正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外资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无疑是外资银行得以迅速发展的良好契机而且过热的中国经济发展使国内利率水平相对国际市场居高不下这一方面吸引着大量的国外资本通过外资金融机构的运作到中国市场逐利另一方面使得外资银行的资金相对国内银行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客观上也导致外资企业向外资金融机构寻求借贷和各种服务从1997年开始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经历了三年的收缩时期其在华总资产额也出现了负增长从1997年的379.2亿美元下降到了1999年的317.9亿美元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减速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贸易伙伴国国内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使在华的外资银行市场空间受到了不小的挤压另外从1998年开始中国宏观经济摆脱了以往的短缺经济特点开始出现全面的供大于求的状况为了稳定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在不长的时间里历史性地9次降息使外资银行不再具有资金成本优势导致许多三资企业纷纷削减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且有人民币贬值预期压力的外币贷款转向中资银行融资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整体下降4、发展新阶段2001年以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且承诺入世两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入世五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方法》从此在华的包括银行在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有了明确的管理条令外资银行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伴随着经营政策空间的扩大外资银行并没有出现人们担忧和预计的大举占领市场的局面反而较以往收敛了许多种种迹象说明外资银行对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发展战略等各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二、外资银行在华战略的变化和特点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索期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已经有了深刻认识也逐渐形成了清晰完整的经营战略来自不同国家的外资银行由于其历史渊源、企业文化等不同其战略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反应却很平淡同上世纪90年代外资银行大举抢滩中国比起来这几年外资银行新增的分支机构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非营业性质的代表处尤其是居世界前列的国际知名银行几乎没有任何机构增设动作从已有的国际活跃银行的机构设置和它们近年来不再进行机构扩张可以看出这些最主要的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机构地域布局已经初步完成同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发展的减速相对应国内银行界预计和担忧了很久的中资银行面临的大范围人才流失状况也不见端倪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逐步兑现加入世贸的承诺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其经营管理上也越来越强调在华机构成长为新的利润中心业务的盈利状况也开始大幅好转例如天津外资银行已于2001年扭转前几年整体亏损的局面实现整体盈利1786万美元;2002年在沪外资银行普遍盈利年末账面利润可达近亿美元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一些主要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盈利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其全球范围的平均水平以汇丰银行为例其2003年度全球平均ROA为1.03%内地业务ROA水平约为1.01%这个绩效是在我国对外资银行业务仍有假设干限制的条件下取得的显示了外资银行强大的盈利潜力随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限制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人民币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外资银行盈利的主渠道之一外资银行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首的中资银行进行市场竞争时其主要劣势在于难以参与零售业务和没有可靠的人民币资金来源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规模的零售网络这也是一些学者认为外资银行不可能在零售业务上同中资银行较量的理由所在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说明零售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欧美银行业经历了上世纪末一段艰难的调整期后在国内大银行已经转型为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网络银行、减少分支机构的新型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正在把完成转型后的业务战略理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市场目前看来主要是通过同中资银行在具体业务上的合作、参股、设立中外合资银行等形式来实现这是现实的选择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其自身的劣势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银行竞争策略-飞诺网外资之所以参股中资银行一方面是出于长期经营的战略思考另一方面也有着明显的短期目的即借中资银行不受政策限制和其网点建设完善之力介入零售市场例如汇丰银行和上海银行的合作直接催生了2004年1月申卡国际信用卡的发行花旗银行和上海浦发银行也联手推出了花旗参与管理和技术合作、全国范围内发行的双币种信用卡一般认为相对于中资银行现有的金融技术、产品和管理外资银行拥有全面优势它所欠缺的只是对中国的客户群体和市场环境的认知和把握然而当外资银行成功度过“试水”期并开始盈利时就说明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国国内市场在今后同中资机构的较量中外资银行将会凭借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研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开发和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业务品种在竞争中掌握主动事实上外资银行在某些具体业务上已领先中资机构并不断扩大优势首先个人理财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业务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日新月异地取得进步内地的富裕阶层人数增长迅速个人理财将是未来中国市场上最具成长性的银行业务部分有实力的外资银行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设了“卓越理财”、“显著理财”等个人理财服务由于对这些外资银行实力的普遍认同加上它们具有全球投资的经验和便利使得它们已经成为内地富裕阶层理财服务的首选轰动一时的所谓“花旗银行帮助内地居民违法进行海外投资”从侧面反映了外资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优势地位其次外资银行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优良的资产还拥有发达的全球分支和客户网络因而在外汇资金的存贷、结算等业务上具有天然优势在这些领域外资银行已经而且仍在继续大量侵蚀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中间业务需要先进的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作为技术保障在技术支撑方面和全球覆盖面程度上中资银行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在经营外汇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凭借灵活的风险控制方式、便捷快速的服务程序和较为宽松的贷款担保条件争取到了较多的三资企业和一部分国内优质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外资银行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技术优势重新组合产品的期限和风险结构向客户提供中资银行不能提供的创新产品另外国际银行业早已完成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无一不是最富实力的全面经营的国际活跃大银行因此它们在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银行和衍生金融工具上有着丰富经验和大量储备随着客户业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将会表达出难以估量的竞争力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外资银行正力图形成它们在技术上的垄断一个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申请金融产品专利在中资银行面前树立一道“专利壁垒”如花旗银行近年来已经在银行业务上申请了几十项专利申请与其经营风格相适应不同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各家外资银行结合自身一贯的优势领域在具体业务模式上又各有侧重一般地批发和零售兼营的全能型银行选择了全面发展的战略批发型银行继续拓展企业和银行业务市场还有的则致力于专项业务如纽约银行在华机构以贸易结算和清算业务为主没有发放一笔贷款这类经营风格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市场导向金融体系下的英美银行区别于银行导向金融体系下的日韩银行的表现日韩银行同国内工商企业存在着长期固定的关系形成了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局面批发业务以外的领域涉及较少与此对应日韩银行在中国境内也只致力于保持日韩企业的业务往来其他业务就很少也就是说一直到现在日韩等国银行在华业务主体上仍然奉行“客户跟随”战略英美银行习惯于直接融资高度发达的市场竞争环境业务发展全面在中国市场上也表现得十分进取染指了几乎所有的业务领域其战略已经从“客户跟随”转向了意图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巨大利润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表现出比中资银行更强的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具体到任何一家银行经营上的灵活性则是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精神的实际外延在华的外资银行力图保持固有的经营风格特别强调把企业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职工心中也正是由于它们对一贯的文化和经营作风的坚持和延续外资银行才能形成各自对产品、市场和业务的共同价值观念三、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笔者使用了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交通、中信、光大、华夏、民生、广发、深发、招商、兴业、浦东发展等共14家商业银行1996—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固定效应分析被解释变量分别由国内银行各主要经营指标构成包括利息收入率、非利息收入率、营运费用率、税前利润率解释变量为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它分别使用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和外资营业性分行机构数作为变量被解释变量同解释变量间的关系反映外资银行进入后对国内银行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外资银行营业性分行数目为解释变量的计量分析均未能通过统计检验说明国内银行对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数目的增加不敏感外资银行为谋求在华发展而进行“布局”并没有引起国内银行较大注意因而没有进行相应的经营调整以外资银行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小作为解释变量所作的分析中只有利息收入率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国内银行利息收入率的变化同外资银行进入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非利息收入率、运营费用率和税前利润率则都通过了统计检验而且系数为正说明随着外资市场份额的增加这些经济变量也增加了1、外资银行进入数目国外的同类研究说明外资银行在东道国分支机构的增加会显著影响到东道国银行的绩效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机构数目增加甚至比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对国内银行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外资银行从进入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至获得一定的市场地位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在外资银行进入初期、进行分支机构布局、而市场份额仍然较小时机制灵活对市场变化敏感的东道国银行就会主动寻求对策而较为迟钝的东道国银行则会在市场失去后才会“痛定思痛”所以我国国内银行对外资进入数目的增加不敏感应该是对市场变化反应缓慢的表现最终可以归结到我国银行的经营机制不灵活、管理层缺乏战略意识和危机意识同时我国国内市场大银行数目少和相对规模较大也是国内银行对外资银行进入没有很大反应的一个原因国内银行的利息收入率同外资银行进入、经济增长之间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最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尽管目前银行在贷款定价上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总体上中国银行业“群体”经营仍然处于缺乏弹性和价格竞争机制的市场环境中利息收入的外生性仍然很强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一直在渐进式的发展但银行定价权的充分放开是最近的事情商业银行的基准存贷利率权长期掌控在中央银行手中银行贷款投向和规模在较大程度上还需要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安排使得商业银行对利差没有太多的控制和调节权在非利息收入率方面我国银行的计量结果显示同外资银行进入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国外研究中中东欧国家银行在外资银行进入后非利息收入出现了显著下降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各金融市场间仍处于相对分割的状态所致理论研究认为在初步开放的国家当东道国银行在某些领域竞争不利时一般会在自己仍然具有领先优势的市场上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等手段将部分损失转移到客户身上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由于国内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发展传统的存贷业务发展空间受限国内银行在相互之间以及同外资银行的较量中毫无例外地大力开发非利息收入盈利途径而在我国目前分业监管下非利息收入业务所依赖的资本市场外资银行还不能进入对于巨大的普通居民零售金融业务市场外资银行缺乏网点的支持也难以深度介入近几年来国内银行在拓宽中间业务〔如一些银行获得短期融资券的直接承销权〕和提高零售金融业务技术含量〔如利用“金控”公司推出各类组合型个人理财项目〕的同时还纷纷开始对一些传统免费服务征收手续费如银行卡年费、小额储户管理费用等等一度成为国内备受争议的话题随着外来竞争的增强国内银行为了弥补同对手之间的差距较大强度地引进高技术和更新设备改革原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并加大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投入这些都会导致营运费用率的上升在这一点上我国银行的表现同国外的情形以及相应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由于非利息收入率同外资银行进入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并超过了营运费用率增加的程度从而导致了国内银行税前利润率与之也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四、对我国银行业所受影响的讨论和政策建议同是面临强大的外来竞争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的银行在利息收入率上的表现截然不同这种不同应当主要归因于中外银行“市场化”程度上的差异国外研究的对象中尽管有许多同样来自经济转轨国家但其市场化进程非常迅速金融机构早已摆脱计划经济下行政指挥的影响独立自主地按照市场要求运作国内银行缺乏合理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的金融企业市场上缺乏大批成熟、懂市场经济规则和先进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银行的管理层不能满足开放市场条件下竞争的需要因而我国银行不能及时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并采取行动、调整经营策略国内银行没有自主确定利率的权力其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化的产品由此导致的利息收入多少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经营绩效不能反映金融资源配置的要求尽管外表上看来国内银行的利息收入没有受到外来竞争的影响也许并不是坏事但是长久来看国内银行依靠“体制”吃饭不能发展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管理、技术和产品这必然对未来同外资银行进行金融价格竞争、产品竞争十分不利近年来我国银行改革过于强调“改制上市”并希望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外力”、“外脑”提升国内银行经营水平反而在积极建设和深化真正由价格信号调控的国内银行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方面进步不大这样的政策指导可能会造成外资银行更加强大而中资银行愈发孱弱的局面中央政府和相应的金融职能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市场自身具有的实现效率和发展的根本作用加快国内银行业市场基础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培育出“市场化”的银行、“市场化”的金融产品这样我国银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应该承认近几年国内银行注重增加非利息收入、大力开发各种服务性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在这方面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经过长期发展国外银行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两万多种并从早期以结算、汇兑、账户服务、信托、交易服务等低附加值业务为主逐渐向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等高附加值业务的方向转变已经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无一不在跃跃欲试企图借助其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将它们多种多样的产品引入到中国市场上来只是受制于目前我国有关法规以及客户资源条件的限制它们还不能涉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管理部门需要更加明确未来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在外资银行实现对市场“分割”的突破以前建立起自己多样化高附加值的服务和产品体系以在非利息收入市场的争夺上占得先机总之在华的外资银行正在充分发挥优势弥补劣势觊觎着广阔的中国银行市场而中资银行仍然受制于国内不完善的金融体制乃至经济体制的束缚难以积极灵活地调整自身策略应对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受外资银行进入影响的我国银行业绩效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不但需要中资银行在管理、技术、产品上继续努力还需要政府决策部门和监管机构调整思路做好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建设为中资银行的发展壮大提供基础、保障和激励在某种意义上后者应该更为重要注该文系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高我国银行业控制力和竞争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华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在华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在华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摘要:外资银行的介入,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

但只要坚持发挥金融市场开放的积极因素,限制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对国内金融业发展的消极冲击这一原则,从总体上讲,应该是利大于弊的:能促进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发展;强化我国金融体制中的竞争机制,带来先进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培养高级人才、加强人力竞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入世的日益临近,国内金融业必将面临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巨大压力。

那么,如何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呢?笔者在简要分析在华外资银行的现状、业务取向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谈谈入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一、在华外资银行的现状1979年我国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机构——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1982年我国开始引进外资金融营业性机构的试点,当年批准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

1985年,我国的厦门、珠海、汕头和海南四个经济特区也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

1992年又批准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福州、广州7个城市对外资银行开放,并扩大到13个沿海城市。

1995年我国的金融开放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城市增加到24个。

1998年7月中国宣布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机构的地域限制。

迄今我央行已经批准了22个国家和地区的87家国外金融机构,在华设立了182家营业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数量已增至32家。

截至2000年3月末,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310亿美元,约占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2%;外汇贷款总额210亿美元,占业内外汇贷款总额的20%;人民币贷款为112亿元(1美元=人民币8.28元);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总额为54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为147亿元。

从布局来看,外资银行的机构主要分布于沿海发达地区;从业务来看,以批发业务为主;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经营好的三资企业以及大型外向型国有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为外汇贷款、各种中间业务及其他增值性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自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危机以后,外资银行纷纷收缩在华业务,有些还出售在华资产,其收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但仍保持对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策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随着我国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经济形势的不断演化,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重大意义越发突出,也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的要点所在。

从改革开放初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起,它们在华的经营状况、经营策略、市场行为等等就为我国金融界所关注。

时至今日,尽管整体上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占据的比例仍然较小,但它们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已经和正在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对进入和占有更多的经营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国内银行业明显感觉到了它们的潜在压力和威胁。

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受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政策影响,并适应当时的市场条件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及其市场策略明显地带有阶段性。

具体地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步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末限于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许多政策制定都是实验性质,市场前景尚不明朗,引进外资银行是为了配合沿海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所以,这一阶段进入大陆的外资银行基本上是香港银行及少数传统上经营大陆业务的日本和欧美银行,尤其是同沿海经济特区加工贸易相关的香港金融机构。

最明显的特点是,外资金融机构凡是设立营业性分行的,都在直接贸易往来的地点,如深圳、厦门等;凡是设立代表处的,绝大部分都选择在北京,较少例外。

表明这一时期外资银行更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市场持摸索和观望态度,没有进行成规模的资本投入。

2. 扩张阶段:1991——1997年这是外资银行在国内迅速发展扩张的时期。

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大是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呈不可逆转之势,外资机构对中国的市场前景明显看好。

同时,国内最强大的地区经济体——上海,成为经济特区以外首先获准引进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城市;上交所、深交所先后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布后,中共中央随后作出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决策。

除了这些政策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也正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

外资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无疑是外资银行得以迅速发展的良好契机。

而且,过热的中国经济发展使国内利率水平相对国际市场居高不下,这一方面吸引着大量的国外资本通过外资金融机构的运作到中国市场逐利,另一方面使得外资银行的资金相对国内银行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客观上也导致外资企业向外资金融机构寻求借贷和各种服务。

3.收缩阶段:1997-2000年从1997年开始,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经历了三年的收缩时期,其在华总资产额也出现了负增长,从1997年的379.2亿美元下降到了1999年的317.9亿美元。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减速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贸易伙伴国,国内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使在华的外资银行市场空间受到了不小的挤压。

另外,从1998年开始,中国宏观经济摆脱了以往的短缺经济特点,开始出现全面的供大于求的状况。

为了稳定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在不长的时间里历史性地9次降息,使外资银行不再具有资金成本优势,导致许多三资企业纷纷削减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且有人民币贬值预期压力的外币贷款,转向中资银行融资。

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整体下降。

4、发展新阶段:2001年以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且承诺入世两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入世五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条例》,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从此,在华的包括银行在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有了明确的管理条令,外资银行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伴随着经营政策空间的扩大,外资银行并没有出现人们担心和预计的大举占领市场的局面,反而较以往收敛了许多。

种种迹象表明,外资银行对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发展战略等各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

二、外资银行在华战略的变化和特点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索期,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已经有了深刻认识,也逐渐形成了清晰完整的经营战略。

来自不同国家的外资银行由于其历史渊源、企业等不同,其战略也有着各自的特点。

1.从地域布局转向利润追求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反应却很平淡。

同上世纪90年代外资银行大举抢滩中国比起来,这几年外资银行新增的分支机构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非营业性质的代表处。

尤其是居世界前列的国际知名银行几乎没有任何机构增设动作。

从已有的国际活跃银行的机构设置和它们近年来不再进行机构扩张可以看出,这些最主要的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机构地域布局已经初步完成。

同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发展的减速相对应,国内银行界预计和担心了很久的中资银行面临的大范围人才流失状况也不见端倪。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逐步兑现加入世贸的承诺,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其经营管理上也越来越强调在华机构成长为新的利润中心,业务的盈利状况也开始大幅好转。

例如,天津外资银行已于2001年扭转前几年整体亏损的局面,实现整体盈利1786万美元;2002年在沪外资银行普遍盈利,年末账面利润可达近亿美元。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一些主要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盈利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其全球范围的平均水平。

以汇丰银行为例,其2003年度全球平均ROA为1.03%,内地业务ROA水平约为1.01%。

这个绩效是在我国对外资银行业务仍有若干限制的条件下取得的,显示了外资银行强大的盈利潜力。

随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限制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人民币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外资银行盈利的主渠道之一。

2.从竞争转向合作外资银行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首的中资银行进行市场竞争时,其主要劣势在于难以参与零售业务和没有可靠的人民币资金来源。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规模的零售。

这也是一些学者认为外资银行不可能在零售业务上同中资银行较量的理由所在。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表明,零售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欧美银行业经历了上世纪末一段艰难的调整期后,在国内,大银行已经转型为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网络银行、减少分支机构的新型金融机构。

外资银行正在把完成转型后的业务战略理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市场,目前看来,主要是通过同中资银行在具体业务上的合作、参股、设立中外合资银行等形式来实现,这是现实的选择,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其自身的劣势。

外资之所以参股中资银行,一方面是出于长期经营的战略思考,另一方面也有着明显的短期目的,即借中资银行不受政策限制和其网点建设完善之力,介入零售市场。

例如,汇丰银行和上海银行的合作,直接催生了2004年1月申卡国际信用卡的发行。

花旗银行和上海浦发银行也联手推出了花旗参与管理和技术合作、全国范围内发行的双币种信用卡。

3.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一般认为,相对于中资银行现有的金融技术、产品和管理,外资银行拥有全面优势,它所欠缺的,只是对中国的客户群体和市场环境的认知和把握。

然而,当外资银行成功度过“试水”期,并开始盈利时,就表明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国国内市场。

在今后同中资机构的较量中,外资银行将会凭借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研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开发和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业务品种,在竞争中掌握主动。

事实上,外资银行在某些具体业务上已领先中资机构并不断扩大优势。

首先,个人理财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业务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日新月异地取得进步,内地的富裕阶层人数增长迅速,个人理财将是未来中国市场上最具成长性的银行业务。

部分有实力的外资银行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设了“卓越理财”、“显著理财”等个人理财服务。

由于对这些外资银行实力的普遍认同,加上它们具有全球投资的经验和便利,使得它们已经成为内地富裕阶层理财服务的首选。

轰动一时的所谓“花旗银行帮助内地居民违法进行海外投资”从侧面反映了外资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优势地位。

其次,外资银行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优良的资产,还拥有发达的全球分支和客户网络,因而在外汇资金的存贷、结算等业务上具有天然优势。

在这些领域,外资银行已经而且仍在继续大量侵蚀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

中间业务需要先进的网络硬件和系统作为技术保障,在技术支撑方面和全球覆盖面程度上,中资银行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

在经营外汇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凭借灵活的风险控制方式、便捷快速的服务程序和较为宽松的贷款担保条件,争取到了较多的三资企业和一部分国内优质企业的青睐。

尤其是,外资银行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技术优势,重新组合产品的期限和风险结构,向客户提供中资银行不能提供的创新产品。

另外,国际银行业早已完成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无一不是最富实力的全面经营的国际活跃大银行,因此它们在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银行和衍生金融工具上有着丰富经验和大量储备。

随着客户业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将会体现出难以估量的竞争力。

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外资银行正力图形成它们在技术上的垄断,一个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金融产品专利,在中资银行面前树立一道“专利壁垒”。

如花旗银行近年来已经在银行业务上申请了几十项专利申请。

4.经营风格和策略的多样性与其经营风格相适应,不同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竞争策略。

各家外资银行结合自身一贯的优势领域,在具体业务模式上又各有侧重。

一般地,批发和零售兼营的全能型银行选择了全面发展的战略,批发型银行继续拓展企业和银行业务市场,还有的则致力于专项业务。

如纽约银行在华机构以贸易结算和清算业务为主,没有发放一笔贷款。

这类经营风格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市场导向金融体系下的英美银行区别于银行导向金融体系下的日韩银行的表现。

日韩银行同国内企业存在着长期固定的关系,形成了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局面,批发业务以外的领域涉及较少。

与此对应,日韩银行在中国境内也只致力于保持日韩企业的业务往来,其他业务就很少。

也就是说,一直到现在,日韩等国银行在华业务主体上仍然奉行“客户跟随”战略。

英美银行习惯于直接融资高度发达的市场竞争环境,业务发展全面,在中国市场上也表现得十分进取,染指了几乎所有的业务领域,其战略已经从“客户跟随”转向了意图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巨大利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