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3、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读题感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读课题)2*“思”就是指……(指名学生说)思念亲人,心情是怎样的呢?你来读(指名生1读课题)3*听出来,你很想念亲人。
“倍”又指……(指名学生说)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了,该怎么读?你来!(生2读课题)4*思亲之情多强烈呀!一起来!(齐读课题)二、以题引诗1*小朋友,告诉你们,这课题可是一句千古绝句呢,猜一猜它出自哪首诗呀?诗人是……(指名生答),教师随机出示诗题。
2*九月九日是什么节呀?(学生答)课题中的佳节就是指这重阳节。
“山”在这里指华山,“山东”是华山东面的意思。
“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答)*很好。
谁来读读这首诗?(指名生读)预设:如学生读得流利*很好!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诗句。
如学生读得不流利*你很努力地读了,但还应注意……*如学生读得很有感情*不简单!你已与诗人王维心灵相通了,让我们一起来读!(齐读)三、学文感悟1*诗是诗人心灵的独白,要明白诗人的内心,我们就得去了解诗句背后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关于这诗的文章,好好地读读.2*老师看到了,我们小朋友读书都那么投入,你能说说读书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吗?(生答)—-我感受到了诗人王维很想念远方的亲人。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备课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2篇精读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习作8和练习8教材分析:1、《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是苏教版语文教材新创的一种新型文体——文包诗,诗中有文,文中藏诗,文诗相融,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王维独自身居外地,在重阳节这样的佳节里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怀。
2、《孙中山破陋习》课文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时和缠足后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认识15个生字。
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
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
能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人物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背诵诗句和成语。
3、拓展和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4、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5、学写请假条。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背诵诗句和成语。
2、拓展和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难点: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课时划分:23、每逢佳节倍思亲……………………………………………………2课时24、孙中山破陋习………………………………………………………2课时习作 8…………………………………………………………………4课时课题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教案语文园地八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课时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①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②讨论明法。
b.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c.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⑤填写“成长卡”。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二、这些字好相似,你能辨别吗?快试试吧!
买()热()予()险()即()
卖()势()矛()脸()既()
三、我会填。
1._______________,性本善。性相远,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师友,习礼仪。
3.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2018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授课时间: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复习内容:第八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巩固第八单元的生字词。
2.能理解成语意思,会填空。
3.理解带点的字4.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过程:预习要求:自主复习第八单元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2.同桌互批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二、修改病句1.出示句子。
A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B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C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D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E与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F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
G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H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
T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
J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形式的病句。
3.修改。
4. 全班校对,同桌互批。
5 .师重点指导易错的题目。
6 .生对调订正。
7.师批改。
三、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复述《菩萨兵》《孙中山破陋习。
3.教师检查课后习题,牢记“破”和“整”的意思。
知道古代和近代的陋习。
四、阅读分析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思考题:“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
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玩得多带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
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
沙包飞来了,只见他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
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
他们蹦啊跳啊,玩得多么欢畅!1.给短文加个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惊慌()讨厌()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4.文中的“他”指______,写“他”的动_________________(至少找四个)板书设计复习第八单元教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八单元
自背,齐背。
展示背。
核
心
过
程
核
心
过
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
2、帮助理解题意。
⑴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
⑵介绍王维。王维,今山西人,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
2、检查反馈: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相机正音。检查难读准的词语。
师相机指导:我们可以搜集王维的古诗再背一背,想一想。
有效
作业
设计
1、抄写生字。
2、组词:佳()倍()挽( ) 忆( ) 编( )
挂( ) 培( ) 晚( ) 异( ) 遍( )
3、读熟课文。
教后
反思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时
第2课时
日期
12.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
单元
目标
达成
分析
本单元多次布置课前收集资料,原先在城市别称时多媒体示范,现在独立搜集时学生态度上有积极转变,学生利用手边的《课课通》《同步拓展阅读》搜集,有一定进步,在习作8时指导学生搜集四大方面资料,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优秀学生还拓展搜集了写作背景、诗人简介、诗句现实意义和运用等,很容易就掌握了诗句研究写法。
重点
与
难点1Leabharlann 理解课文内容及诗的含义。2、体会诗人王维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活动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含习作和练习)
三、作业:读课文,练习讲这个故事。
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
思考并回答提问
比较: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思考:孙中山同妈妈的争辩没有用,那结果怎样呢?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样?
比较: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哪句好?为什么?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每段加上小节号,轻声读课文,读通语句。
(2)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
插逢 佳节 无限
(2)了解词语理解情况,重点理解如下词语:兄弟异乡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3)指名试读课文,及时纠正。
四、教学生字
1、自由识记字形,注意用上巧妙的方法。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
内容、方式
旁注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
2、板书课题:23每逢佳节倍思亲
3、解释题意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
(2)简介王维
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方式、内容
学生活动
方式、内容
旁注
二、初读课文
(3)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到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齐读3、4两节。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样做,为什么呢?
(4)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又是怎样和妈妈争辩的呢?他争辩有用吗?自由读读第5、6、7节。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知识点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知识点教案。
一、课程目标
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四季的特点及其影响。
2.掌握描写四季的基本用语和句式结构。
3.学习《小燕子》中歌曲的歌词,并通过朗读、模仿、演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4.加强对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掌握,特别是对简体字的认识。
二、重点
1.认识四季的特点及其影响。
2.识别和掌握描写四季的基本用语和句式结构。
3.理解歌曲《小燕子》的歌词,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难点
1.正确理解和应用描写四季的基本用语和句式结构。
2.通过练习来掌握歌曲《小燕子》的节奏和感情表达。
3.理解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区别,并掌握简体字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
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例如:
1.使用图片和实物:在介绍四季的特点时,可以使用四季的
照片和相关的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掌握四季的特点。
2.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播放音乐和视频,可以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体验歌曲《小燕子》,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感情表达。
3.小组合作:在字词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他们一起合作,通过相互讨论来掌握不同的字词、词组和句型。
4.文学鉴赏:通过朗读和模仿,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
含义和情感,从而达到更深入的文学鉴赏。
本篇文章对于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探讨,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能够帮助广大教育从业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8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8教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8教案一、习作内容:(第五册习作八)请读读下面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你知道以上诗句各出自哪首诗?你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选择其中你不太明白的两句诗进行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写出来。
相信通过研究,你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增长不少知识。
二、教学要求:.认真阅读古诗句,通过搜集资料,仔细研究,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抓住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或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决心研究,学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准备:.《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五、教学过程:习作指导课(一)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个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写了一篇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你们想看看吗?.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
思考: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小结小作者的写法:(1)先写诗的出处(作者、朝代、诗题、全诗)(2)再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最后点明两句诗对人们的启发或激励作用(4)假如小作者收集资料充分,还可以写什么?(诗的写作背景、有关趣闻等).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小结:步骤: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研究资料——解决问题——撰写报告(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请读读下面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上备课教案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课时安排:2教时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古时候有许多节日,有的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像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古代一位诗人在重阳节思念亲人而写诗的事情。
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2.解释题意(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2)简介王维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局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等方面辨明读音。
(3)抽生字卡片让学生读生字词。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指导要点:逢:半包围结构。
注意内部的结构。
佳:由8画写成。
右部是两个“土”叠加,不是中间一“竖”到底。
倍: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右上下两端齐平。
插:12笔写成。
右部的笔顺为:“撇、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末“横”左连“竖”笔,右连“横折”部,且让“折”部末端下露些。
忆:左部“竖心旁”笔顺是“点、点、竖”。
异:需注意上半部分。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分自然段讲读。
我们已经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事情,当时的王维是怎样一个人呢?请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说了什么?板书:王维(3)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岁离家,到京城长安已有两年。
【梅】2018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大作家的小老师》讲了著名作家萧伯纳和苏联小姑娘的故事,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
故事以写人物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
《菩萨兵》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
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
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
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孙中山破陋习》讲述了中国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自己的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选废除缠足陋习的事。
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
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后的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苦命先驱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气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单元2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0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感悟肖伯纳热爱孩子、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学习萧伯纳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
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尊重、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学写请假条知道请假条的格式,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写请假条。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精品教案2
25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教学准备]: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自学生字词,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由题设疑,引发思考自读课文,思考:1、作家是什么意思?大作家呢?2、这篇课文中的大作家指的是谁?是哪一国的人?3、小老师是谁?是哪国人?4、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姑娘”怎么会成了大作家的老师的?二、读文解疑,弄清事情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1、思考、答问:萧伯纳在莫斯科与一个小姑娘相遇后,为什么会和这个小姑娘“玩了好久”?(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萧伯纳童心未泯。
)这个孩子为什么让萧伯纳这么喜欢?(“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2、小结:萧伯纳与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1、思考、答问:(1)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2)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萧伯纳怎样的思想?要点:得意。
自以为了不起。
有点瞧不起别人的意思。
希望别人崇敬他。
(3)你是从课文哪里的描写中看出来的?(“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4)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是怎样的反应?她是怎么说的?(“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精品教案1
25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昨天请同学们回家预习了第十课,都预习好了吗?谁来读读课题?2、你读得很流利!通过预习,你知道“大作家”在文中指的是谁吗?你了解萧伯纳吗?课题中的“小老师”指的又是谁呢?3、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后,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大作家”的“大”是什么意思?圈出“大”(名气大、才气大、成就大、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小老师”的“小”是什么意思?圈“小”。
4、大作家萧伯纳把与你们差不多大的这个小姑娘当作了老师,说到这儿,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二、初读课文。
1、学贵有疑,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更了不起。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
2、读好了?老师来考考你。
出示生字词。
(1)带拼音开火车读。
(2)去拼音开火车读。
(3)齐读。
3、指名开火车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2、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可爱、天真、漂亮、聪明……)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个……的小姑娘的?(2)指名读,齐读。
3、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这个外表可爱的小姑娘为小老师呢?指名说。
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4、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2)出示填空:……萧伯纳对小姑娘说……a、指名填空。
(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b、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5、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主备人:第(八)单元课题名称:24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切入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题目意思。
(2)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3)搜集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4)借助注释读文言文,能把文言文读通顺,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多媒体课件重点关注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2.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教师先用较慢的速度范读课文,强调停顿处。
学生跟读。
4.教师再用正常的速度范读课文,读出恰当的停顿。
学生跟读,读流利。
5.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教师补充:司,甲骨文 = (卜,权杖)+(口,问审),表示问审、判案。
6.指名读。
7.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句,各组练习。
8.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9.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0.组内交流。
三、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司、庭登、众、弃跌、持1.归类指导:2.易错字指导:3.学生临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主备人:第(八)单元课题名称:24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切入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备课本(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巴闸小学
年级:三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李华
第八单元
主备人:巴闸小学李华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2篇精读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习作8和练习8
教材分析:
1、《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是苏教版语文教材新创的一种新型文体——文包诗,诗中有文,文中藏诗,文诗相融,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王维独自身居外地,在重阳节这样的佳节里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怀。
2、《孙中山破陋习》课文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时和缠足后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认识15个生字。
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
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
能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人物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背诵诗句和成语。
3、拓展与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4、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5、学写请假条。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背诵诗句和成语。
2、拓展与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难点:
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课时划分:
23、每逢佳节倍思亲…………………………………………………………2课时
24、孙中山破陋习……………………………………………………………2课时
习作 8………………………………………………………………………4课时
练习 8………………………………………………………………………3课时
沈闸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