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布理论基础 周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扎五字诀:
量
剪
撕
摩
贴
◦ 贴扎五字诀:
量:先确定是贴在伸长、中立或者缩短的肌肉长度再剪
剪:选择适当的形状和修边角 撕:撕开背衬纸,尽量在不触碰胶的情况下,移除背衬纸 贴:不拉伸状态下,贴上锚端
适宜的姿势下,以适当的拉力平贴于皮肤上 不拉伸状态下,贴上尾端
摩:热感胶,贴上之后沿同方向多摩擦几次,增加贴服性
贴扎时间与贴布的凝胶种类有关。如为过敏体质,建议贴 扎层次不易过密,单次贴扎以24小时为限,且使用低敏系 列的贴布。如发生明显过敏应暂停使用。
毛发过多的问题 原则上在有毛发处贴扎时,应剃除毛发后再进
行贴扎。
贴布脱落的处理 将贴布两端剪成圆形可有效预防贴布角的掀
起。若贴布尾端掀起,可将掀起部分剪掉,重新 修剪尾端与皮肤贴合。若贴布的锚掀起,贴布失 去力学固定点,应重新贴扎。
贴扎的次序等。
∙另外,局部皮肤状态、皮下脂肪厚度、贴扎环 境等也会影响贴扎疗效。
谢谢大家!!!
贴布不起皱纹。
Stretch the Tissue not the Tape 伸长部位,不拉伸贴布
1.选取患者适当的初始以及贴扎体位。 2.贴布的拉伸率或者组织部位的扩张幅度 依据诊断的原理 3.贴的过程中不用碰到胶面 4.贴完后回到正常姿势,贴布必须起皱纹
Stretch the Tape and the Tissue
∙切力:为贴布单位面积上的横向力量,可以水平 牵动皮肤皱褶走向;
∙ 粘着力:贴布的粘胶附着在皮肤上的力量。
∙贴布的伸缩能力:缩短5-10%,伸长130-150%。
通过粘贴时的胶布的密度差牵动皮肤的走向,增加皮
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进而影响到皮下筋膜组织的流向, 让筋膜系统能够有足够的通透性与流通,促进淋巴及血液 循环。
九、拉力
水波纹宽度和正常相比的变化
一、自然拉力
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仅施加<10%的拉 力。一般来讲,淋巴贴布自然拉力为0-10%,肌肉贴 布自然拉力为7-10%。初学者开始应用时,一般采用 自然拉力。
二、中度拉力
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一般来 讲,筋膜矫正10-20%, 软组织支持20-30%, 瘢痕塑形30%。
Y型 贴布一端对半裁剪,另
一端不裁剪。此时两分支 尾端贴布的长度及夹角会 影响回缩向固定端的回缩 分离。该型贴布可调整肌 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代 谢,适用于放松紧张肿胀 的肌肉,或促进协同肌收 缩,或包绕特殊结构时使 用
散状型
即爪形贴布,贴布剪裁为多支分支,借由较多分支贴
布牵动皮肤所产生的池穴效应,以及贴布皱褶产生的方向 性,将组织液引导向最近的淋巴结,用于消除肿胀,促进 淋巴液、血液循环。尾端贴布需包覆水肿的肢体或局部, 可以重叠较差的网状贴扎强化引流效果。
点促进循环代谢;当锚位于贴布两端,此时贴布提供最大固定效果, 依施予中段贴布的拉力不同,针对关节活动面或拉伤的软组织做不同 程度的固定。
X型
贴布两端对半裁剪,中
间不裁剪,四个分支的尾 端贴布回缩朝向中间的锚, 此时可促进锚位置的血液 循环及新陈代谢,起到止 痛的效果,也称为“痛点 提高贴布”。
莱西市中医医院针推康复科 周超
简文仁 亚洲物理治疗联盟理事长
肌内效贴的基本物理特性包括弹力、张力、应力、 切力及粘着力等。
∙弹力:为贴布被拉伸本身具有的弹性回缩力,即 向心力; ∙张力:贴布受到外力作用时本身具有的延展性,
即离心力;
∙应力:软组织受到贴布的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对 抗力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来自贴布的力量;
既拉伸贴布,又伸长部位
1.刚开始贴布不要拉到极限 2.选取患者适当的初始以及贴扎体位。 3.贴布的两端没有拉伸 4.贴布的拉伸率或者组织部位的扩张幅度 依据诊断的原理 5.贴的过程中不用碰到胶面 6.贴布是否有折依具体情况而定。
∙包括贴扎者对患者的评估、局部的解剖结构与 生物力学分析;
∙贴布的剪裁形状,病人的摆位; ∙贴扎时贴布延展的方向; ∙贴布回缩的方向、施加在贴布上的拉力、多层
增强关 节稳定
性
缓解疼痛
改善循环
矫正姿 势
临床 作用
减轻水 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训练软 组织
放松软 组织
支持软 组织
姿势
疼痛
作 用
软组织
循环, 肿胀
锚 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
尾 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端,或
称尾端;
延展方向 指锚固定后,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方向; 回缩方向 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
•神经型 •结构型 •微循环型
神经型:
大部分的慢性疼痛及急性神经损伤。如: 腰肌劳损,脊髓相关的疾病等。
微循环型:
大面积的淤青、肿痛等。
结构型:
Stretch the Tape not the Tissue 拉伸贴布,不伸长部位
1.刚开始贴布不要拉到极限 2.贴布的两端没有拉伸 3.贴布的拉伸率或者组织部位的 扩张幅度依据诊断的原理 4.贴的过程中不用碰到胶面 5.贴完后回到正常姿势,
洗澡与出汗问题 肌内效贴布有较好的防水性,洗澡时若水温不高、使用
淋浴且时间较短,浴后可用毛巾、纸巾吸干表面水分,无 碍贴布的正常使用。但出汗属于内生水,加上温度上升, 容易导致凝胶变性和脱胶,故大量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贴布。
贴布过敏性问题 贴布的过敏性与个体体质有关,也与贴扎部位、方法、
根据贴扎目的及贴扎位置的解剖特点的不同,肌 内效贴布有多种剪裁方法,常见的有:
I型
Y型
爪型
X型
O型
灯笼型
贴布不剪裁,依需求决定宽度及锚的位置。当锚贴好后,其余贴
布均朝同一方向回缩,此时贴布对于软组织提供但一方向的强大引导
力量,可作为引导筋膜、促进肌肉收缩及支持软组织等应用。
当锚位于贴布中点时,两端贴布向中间方向回缩,此时可针对痛
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应用贴扎技术的差别所在,也是贴扎 技巧极为重要的一环。
据报道单次贴扎最长可达5天,一般持续贴扎1-3 天,过久贴扎贴布弹性下降会导致作用减退。
在夏季、大量出汗、对材料过敏或贴于暴露在外面的 部位时,也应适当缩短更换的周期。
有时出于特殊的需要,贴扎时间可更短,如在竞技运 动中,当场使用促进贴法,运动后即换成放松贴法。
摆位是指贴扎部位在贴扎时所摆放的体位。
肌内效贴扎的主要机制与其力学效应有关,如要
想放松软组织时,应该使肌肉处在拉长的状态,贴布回缩 的方向应与肌肉收缩的方向相反。
贴扎时肢体的摆位可有多种方案,常用的有:在拉
伸软组织的状态下贴扎;在软组织的自然状态下贴扎;在 缩短软组织的状态贴扎。
贴扎时的摆位是影响疗效的及其重要的因素。这是专
O型
贴布两端不裁剪,中段对半裁剪,也就是两个Y型的合
体,由于贴布两端均为固定端,故稳定效果良好,中段对 半裁剪的贴布则能维持肌肉张力,促进循环代谢。
灯笼型
贴布两端不裁剪,中段裁剪为多个分支,也就
是两个散状型的合体。由于贴布两端均为固定端, 故稳定效果良好,中段散状型裁剪的贴布则能促 进淋巴引流,有效改善局部水肿或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