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题含答案-5.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习题(含答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2017·深圳)“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
”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割台湾”“偿二百兆”源于哪次列强侵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 赔款2100万银元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4.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 增开通商口岸B. 赔款白银二亿两C. 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5.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A.邓世昌B.左宗棠C.丁汝昌D.关天培6.右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二、判断题1. 民族英雄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2. 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3.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中国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
4.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题含答案-5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题含答案-5.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186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一年是旧历的甲午年。
在平壤战役期间,___中炮牺牲。
___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辽东半岛战役中。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是___。
1895年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议和大臣是___。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野蛮中国居民的事件发生在旅顺。
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内容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军备废弛。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山东被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割占土地、允许外国人在___规模开办工厂、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俄国外,还有法国和英国。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州湾是英国的租借地。
2)“东沟”指的是战场位置,“致远”是中国海军的一艘军舰。
“贼”指的是日本侵略者。
3)他放弃了生的希望而选择了死,是因为他坚定地立志杀敌报国,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国家的利益而战。
4)我认为他的举动是可歌可泣的,他表现出了极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研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同步练习(有解析)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1894年7月,丰岛战役,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日军夺取制海权。
※●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战败,日军旅顺屠城,屠杀两万多中国人。
●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的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马关条约》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1、导火索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还辽事件2、瓜分中国狂潮的势力范围3、”门户开放“政策背景:列强瓜分中国,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1898年美国向英、法、德、俄、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 五口通商B. 租界设立C. 瓜分狂潮D. 门户开放2、“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课时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时测试卷1.年月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爆发了。
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
2.1894年9月中旬,在黄海海面,中国舰队突然遭到日本舰队的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海战。
经过数小时的浴血奋战, 指挥的致远舰屡屡中弹,在这危急关头,他果断下令开足马力,向敌舰撞去,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3.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各有损失。
尽管中方损失略大于日方,却仍有较强的战斗力。
然而,故意夸大损失,一味强调“”,命令北洋舰队全部躲进威海卫港内,不准出击,以致造成的局面。
这样,日本海军就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渤海、黄海的制海权。
4.年初,日本陆军包抄了威海卫的后路,又以海军封锁港口。
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在的情况下,仍拼死抵抗,但终于不敌日军炮火的猛烈攻击,全军覆没。
5.由于清政府采取的方针,清军接连失利。
清朝统治集团也没有信心和力量再战,迫切希望求和。
年,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6.《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增开、、、四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
7.日本独占辽东半岛,引起德、法,尤其是的不满。
在它们三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中国勒索了万两白银的“”。
8.《》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
它大大加速了中国进程,加深了民族危机。
日本利用中国的巨额赔款发展自己,很快挤进了的行列。
从此,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了侵略中国的道路。
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A.1839年B.1856年C.1860年D.1894年10.在黄海海战中,奋勇杀敌、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A.郑成功B.施琅C.左宗棠D.邓世昌1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丧失渤海、黄海制海权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舰队被消灭B.北洋舰队临阵脱逃C.李鸿章夸大损失,采取妥协、退让政策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12.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A.黄海海战B.威海卫之战C.旅顺之战D.牛庄之战13.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清政府赔款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C.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D.清政府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4.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A.割地赔款B.开埠通商C.协定关税D.设立工厂15.下列有关《马关条约》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B.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日本利用中国的赔款发展自己,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D.它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16.读下图,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随堂练习: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1.《马关条约》中推动日本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作用最大的是 ( ) A.割让台湾 B.巨额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办厂特权2.《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由西往东依次排列,正确的顺序( ) ①苏州 ②重庆 ③沙市 ④杭州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3.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对联反映的史实有 ( ) ①慈禧万寿庆典 ②公车上书 ③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④《马关条约》签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右图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题目叫“宰杀中国龙”,这幅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6.《马关条约》规定中国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此举遭到俄国的反对。
后来在俄国、德国、法国的联合干涉下,日本被迫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这是因为( )A.这三国敢于坚持正义B.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有矛盾C.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三国为中国不平D.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三国在华利益 7.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请政府出兵朝鲜 B.日本急需侵略扩张 C.朝鲜东学党起义 D.各国纵容支持8.甲年中日战争中,日军在哪座城市疯狂屠杀中国居民? ( ) A.旅顺 B.大连 C.威海卫 D.九连城9.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主要原因是 ( ) A.李鸿章的“保船”政策 B.丁汝昌指挥不当 C.英美教习怂恿投降 D.日本海陆军夹击10.征服 是日本企图侵略 、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1894年,在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时、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袭击 。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1.《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给日本;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 、 、 、 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选择题1.日本吉田松阴在《幽室文库》中写道:“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从中确定的主要信息是( )A.日本侵占中国是制定的侵略目标之一B.日本制定的最终侵略目标是侵占中国C.日本的侵略势力已大大增强D.清政府的腐败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机会2.“12点58分,定远号舰桥中弹,旗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通信,北洋海军陷入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
15点10分,定远号再次中弹燃烧,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赶往营救,被日舰击沉。
”这里描述的场景是( )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3.【2017·南宁市八中段考】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此评论是针对某次战争中日本( )A.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B.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C.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4.【2016·玉林市北流期末】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B.清政府腐朽落后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5.【2017·贵港市港南区期末】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
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对战争形势认识不清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D.清军战斗力不强6.“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
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7.《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练习
八年级上册历史 2.5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练习一、选择题1.《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
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2.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
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
”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3.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启蒙运动的兴起B.甲午战争的失败C.民族资本的发展D.新式学制的创立4.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
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
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军备废弛B.观念落后C.资金短缺D.制度腐败5.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6.《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A.赔款2亿両白银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C.增开沙市。
重庆为商埠D.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7.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之战D.威海卫战役8.《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测试-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单项选择题1. 1. .“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
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B. 小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 小丽:战争爆发于1895年D. 小红: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2015年10月在东经123度、北纬39度的大东沟海域进行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发现60多枚铜钱、完整的鱼雷引信,以及写着CHIHYUAN的瓷盘上标记着“THE﹣﹣IMPERIAL ﹣CHINESE﹣﹣NAVY”(中国皇家海军)等,共计60个种类、120多件文物。
这些文物可供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威海卫战役B. 丰岛海战C. 黄海海战D. 辽东战役4.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次战役“从全盘战局看,日本联合舰队沮没能达成‘聚歼’中国北洋舰队的目的,却为下一步实施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条件”。
此战位于下图中的()A.①B. ②C. ③D. ④5.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了《一只新孵化出的鸡》的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日本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
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使山东半岛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开启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进程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6.“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B. “贵国”指的是俄国C. 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勾结又斗争D.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7.《马关条约》中便利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规定是()A.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 增开通商口岸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8.下列选项中人物与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 陈化成一在平壤战役中与日军激战B. 左宝贵一在虎门抵抗英军侵略C. 邓世昌一在黄海战役中抵抗日本侵略D. 关天培一在威海卫战役中抵抗日军侵略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5《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同步习题(有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习题一、选择题。
1、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会议录中写道“……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小国”是指()A .英国B .法国 C.俄国 D.日本2、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
该印章的主人是()A B C D3、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①辽东半岛②澎湖列岛③香港岛④台湾及附属岛屿A .①②③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A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5、下列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的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6、一个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 .鸦片战争后B .洋务运动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7、下列英雄人物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A .左宝贵—平壤B .邓世昌—威海卫 C.徐邦道—旅顺 D.丁汝昌—辽东半岛8、德国与沙俄、法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说明了()A .三国是同盟国B .列强维护中国的主权C.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D.日本已经独霸中国9、陈旭麓认为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
这种“亟变”不包括...()A .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B .实业救国C.宣传马克思主义D.引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10、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之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二、材料解析题。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2015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残骸,顿时让人联想到:英勇抗贼,英雄殉国,海魂永存,这位英雄是()A.康有为B.左宗棠C.邓世昌D.左宝贵2.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最早可能出现于()年。
A.1894 B.1895 C.1900 D.18423. “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这个条约指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 下图中的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国威。
”这位英雄是()A.林则徐B.李秀成C.邓世昌D.佟麟阁5. “由于改革,日本人……不再允许对其主权的其他侵犯。
经过长期的外交努力之后,1894年,他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
同年,日本人出人意外地赢得了对中华帝国的惊人的胜利。
从此以后,……其他列强也很快放弃了他们的特权。
”由此可见,推动日本摆脱西方殖民的原因不包括A.明治维新B.长期外交努力C.甲午中日战争D.大陆政策的推行6. 下图方框中的内容应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A.在英军进犯吴淞口中,壮烈殉国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D.在天津保卫战中英勇牺牲8. 下列哪一个条约签订后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A.《虎门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黄埔条约》9.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政府代表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康有为D.左宗棠10.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筒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人教)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选择题1.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C.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2.“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是19世纪末一位民族英雄的豪言壮语。
这位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3.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5.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7.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8. 下边这幅漫画是十九世纪末一位爱国者画的,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
八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A.五口通商B.租界设立C.瓜分狂潮D.门户开放2、“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战争”指()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人民解放战争3、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苛刻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这首歌创作于1925年3月,此时距台湾“离家”有()A.83 年B.65 年C.50 年D.30 年5、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1898年进口货物总值比1894年增加了29.3% .与这一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左宗棠收复新疆,扩大了同西方各国的贸易联系C.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6、观察下图,《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A.深入到中国内地B.集中到沿海一带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7、2014年2月10日,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经进行了12年。
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8、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B.小李: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小林:《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小苏:签订的《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9、电影《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发生在()A.平壤战役中B.黄海战役中C.旅顺战役中D.威海卫战役中10、《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在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二、材料解析题:1. 材料阅读题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解析版)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同步练习一、甲午中日战争(共5题;)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A. 1894年B. 1840年C. 1856年D. 1851年2.《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通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
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从哪场战争失败后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
这场战争是指()A. 中英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 英法炮轰广州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 黄海海战D. 威海卫战役5.《纽约时报》1911年11月6日载文:“中国的统治者……学到了苦涩的一课,明白了一个古老守旧的东方国家与一个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观念的东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
”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是指( )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共5题;)6.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下所示,( )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7.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8.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
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瑷珲条约》D. 《辛丑条约》9.“《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
八上历史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同步训练1.《甲午战争图志》记载: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绘制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中,对这些地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小山、每一个村庄,都标示得清楚无误。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日军已经占领了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B.日本制图技术高超C.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D.日本侵华蓄谋已久2.下图反映的两场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A.都占领了中国的首都B.都体现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C.都与鸦片贸易直接相关D.都加剧着中国的民族危机3.美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表面奉行中立政策,实际却站在日本那一边。
战前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劝说清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
美国这一行径旨在()A.推行“门户开放”政策B.借日本之手扩大侵华权益C.巩固美日的同盟关系D.维护其在华的“势力范围”4.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
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D.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5.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相关战争带来的后果有()C.极大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6.“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对于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B.材料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材料所述是由“关税协商”造成D.材料反映列强侵略中国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7.“李鸿章商于俄使,未有所成。
英使劝李鸿章等早日议和,以朝鲜独立赔偿军费为条件,其政府并商请列强共同干涉,而德宗及其亲信大臣仍持异议,其心理以为日本国贫,不能持久……和议终无所成。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知能演练提升1.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
这一年是农历()A.甲午年B.辛亥年C.辛丑年D.戊戌年2.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位英雄是()A.林则徐B.李秀成C.邓世昌D.左宗棠3.“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清末郑观应的这首诗描述的是()A.丰岛海战B.黄海大战C.青浦大捷D.威海卫战役4.台湾人民发布文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
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北京条约》的签订5.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当时担任清政府议和大臣的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奕D.曾纪泽6.“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败B.清政府不抵抗C.中国人民不觉醒D.日本的强大★7.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往事”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8.《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9.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寿无疆,普天同庆”。
把这些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的不抵抗 B.日本的强大 C.中国人民的未觉醒 D.清政府的腐朽【答案】D5.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 A.黄海海战B.丰岛战役C.旅顺战役D.威海卫战役【答案】D6.辛亥元老吴玉章回忆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么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 )[来源:ZXXK]A.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推动了“实业救国”高潮的到来C.赔偿军费2100万元,加重了人民负担 D.刺激了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答案】B7.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C8.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
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8倍。
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D9.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A.南京大屠杀B.旅顺大屠杀C.九连城大屠杀D.威海卫大屠杀【答案】B10.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答案】D11.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答案】C12.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186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一年是旧历的()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2.下列历史情景发生平壤战役期间的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左宝贵中炮牺牲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丁汝昌自杀殉国
3.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平壤战役中
B.黄海海战中
C.辽东半岛战役中
D.威海卫战役中
4.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的是()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东洋水师
5.1895年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议和大臣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奕訢
D.曾纪泽
6.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中国居民的事件发生在()
A.平壤
B.旅顺
C.大连
D.威海卫
7. 《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内容是()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8.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
A.赔款2亿两白银
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C.增开沙市、重庆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9.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国力强大
B.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C.清政府军备废弛
D.清政府的腐败
10.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
11.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山东被划为哪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A.英国
B. 法国
C.日本
D.德国
12.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割占土地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④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3.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
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俄国外,还有()
A.法、德 B.德、英 C.英、美 D.法、美
14.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州湾是()
A.法国的租借地 B.德国的租借地 C.英国的租借地 D.俄国的租借地
15.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
它反映
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16.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
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材料二“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材料三不幸一发炮弹击中军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军舰沉没。
他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他决心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1)材料一中的“此日”是指何时发生的何事?“公”是指谁?
(2)为材料二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
“贼”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他为何放弃了生的希望而选择了死?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敬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这种方式牺牲不值得。
你的看法呢?
1. A
2. B
3. B
4. B
5. B
6. B
7. B
8. B
9. C
10. C
11. D
12. B
13. A
14. A
15. B
16. C
17.(1)1894年9月发生的黄海大战。
邓世昌。
(2)注释:“东沟”即黄海大东沟,“致远”即致远舰(号)。
“贼”指的是日本侵略者。
(3)战舰沉没大部分官兵牺牲,他不愿意独生,同时他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以选择了死。
(4)结论不限,但必须言之有理,思想要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