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合集下载

赣州简介

赣州简介

赣州是江西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江西第二大城市,常称为赣南地区,赣州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全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名城1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19个点),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资源分布率达77%。

主要有以宋代“四古”(古石窟、古城墙、古浮桥、古瓷窑)为代表的宋城文化旅游区,还有被誉为“水上丝绸之路”的梅关古驿道旅游区;有道教第35福地翠微峰金精洞,还有传说中汉钟离得道成仙的汉仙岩;有天然氧吧阳岭,人间仙境小武当山,水上明珠陡水湖,中国风水第一村——三僚村,还有东江源头三百山……。

在多年的旅游实践中,赣州逐渐形成了“红色故都,江南宋城,东江源头,客家摇篮”四个品牌,整合包装并推出了三条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即赣州——上犹——崇义——大余古城丽山秀水旅游线;赣州——于都——会昌——瑞金——石城——宁都——兴国红色文化旅游线;赣州——信丰——安远——定南——龙南东江客家风情旅游线。

此外,还有地质考察、风水玄学、宋文化考察、宗教朝圣、体育健身、漂流、客家民居研修等多条专项旅游线供游人选择。

崇义是江西省名山秀水绿色之旅的重要景区。

目前已形成了以阳岭森林公园、聂都溶洞群、库区湖光山色为主的三条旅游精品线路。

阳岭、故称观音山,因明朝都御史王阳明平叛立县而得名。

阳岭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江南新兴国家森林公园,方圆10余里,秀峰36座。

峰峦叠峰,古木参天,珍禽异兽群集,飞流瀑布9处;泉甘溪曲,藤古树珍,四时花木广布。

据权威机构测定阳岭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值高达9.2万单位,最高值的兰溪瀑布区为19万单位,被人们誉为“天然大氧吧”。

已逐步建设了阳峰、竹文化(民俗)村、度假村、竹海、珍稀动植物园、水上乐园等六大景点。

旅游宝典之:赣州十大风景简介

旅游宝典之:赣州十大风景简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赣州市简介及旅游景点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

四周依山,三面临水,洋溢着浓郁的南国风情,古有“富丽江城”之称。

赣州市总面积四百七十九平方公里,人口四十多万,居住有汉、回、壮、畲等16个民族。

它扼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为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二零一年)设县至今,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头城。

历史上赣州曾是沟通赣、湘、粤、闽的南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历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

当年供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南方丝绸之路”的美名。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布等土物名产,过赣州、越梅岭、源源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

赣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从东门到西门的宋代古城墙,沿江而筑,蜿蜒三千六百多米,历尽宋、元、明、清、民国多代,垛墙、炮城、马面、城门保存依旧,宋城的雄姿依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

赣州市名胜古迹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石窟寺,198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耸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胜景八境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

赣州介绍

赣州介绍
名城,全国卫生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 国家园林城市,
• 中部﹑粤﹑浙商最佳
投资城市,中部加工 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 接地 .
水资源
境内大小河流1270条,河 流面积14.49万公顷,总 长度为16626.6千米,河 流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0.42千米.多年年均水 资源量为335.7亿立方 米.
水资源
郁 孤 台

·
八境台
• 八境台坐落在赣州市北八境公园内,章江
和贡江在这里汇合,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 区。建于北宋嘉毡年间,因郡守孔宗瀚筑 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并以图求诗于 苏轼而得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赣州宋代古城墙
• 中国有四大古城墙。1994年1月,中国历
史文化名城赣州,将四大古城墙改写为五 大古城墙,而1996年11月20日,赣州古 城墙又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 是宋城墙,国内孤品。

.
通天岩
•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唐代末年以来,这里
便被开创为石窟寺,历时千余年,成为我 国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山江毕青可西多清 词西 《大顶西位 深晚竟山怜北少江 :造 菩词,北于 闻正东遮无望行水 郁口 萨人南部赣 鹧愁流不数长人, 孤壁 蛮辛宋贺州 鸪余去住山安泪中 台》 书弃爱兰城 。,。,。,。间 下有 江疾国山区
•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州的瑞金
以及周边几个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政府所在地,因此,瑞金被誉为“共 和国的摇篮”。
红色名歌 ——映山红
客家摇篮
• 赣南是与闽西、粤东
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 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 三大客家人聚居地 赣南 闽西 粤东
世界橙乡

赣州介绍PPT课件

赣州介绍PPT课件

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
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
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
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
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
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
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
赣州古浮桥,学名叫 惠民桥,又称东津桥、 东河浮桥。浮桥长约 400米,由100 多只 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 相连而成,始建于宋 乾道年间1163—— 1173)、至今已有 800多年历史。由知 军洪迈所建,连接章 江的两端,每天定时 开启,以便来往商船 通行
6
郁孤台
落在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上,海
拔131米,是城区的制高点。以
11
酿豆腐
哥们口 水都流 出来了!
米粉肉
12
粽子
油果
米果
米果糖
炸鱼果
13
围屋
民俗介绍
赣州——客家人的大本营,
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
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
地 ,与闽西、粤东相提并
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
之一,赣州总人口710多万,
而客家人就有680余万,占
总人口的95%以上两晋唐朝
开始由于战乱饥荒的原因,
我想吃!!!
9
• 赣南农家常吃的一种待客零食,由纯米浆倒在竹 簸箕上做成烫皮晒至半干,然后放在炒热的沙中 加热至熟。 板干,成品呈片状,入口脆酥, 凉 置则柔韧,香味独特,是客家人待客和自己食用 的可口点心。
10
•元米果,为特色
食品。60年代后 多用粳米精制, 工序繁琐。现各 地均改 为机器制

赣州市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赣州市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赣州市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目录赣州市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1)(一)地理位置 (1)(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2)1气候: (2)2地貌 (2)3.植被 (3)4.水文 (3)5.土壤 (4)(三)自然资源 (4)1.土地资源 (4)2.气候资源 (4)3.水资源 (4)4生物资源 (5)(四)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7)1.农业 (7)2.工业 (9)3.旅游业 (10)4.城市规划与建设 (11)(一)地理位置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东邻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毗广东省梅州市、韶关市,西接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市和抚州市。

地处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之间。

纵距295千米,横距219千米,全市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总面积的23.6%,为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1气候: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酷暑和严寒流时间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2地貌西部中、低山构造剥蚀地貌主要分布在赣州西部的上犹县紫阳、寺下以西,崇义县西部及大余县内良、河洞、荡坪、左拔一线,主要山体为罗霄山脉南的诸广山脉及南岭山脉的大庾岭,海拔500~2061米,其特点是新构造运动上升强烈,基岩裸露,山坡陡峭,山顶多呈锯状、垄状,局部地方因沿节理裂隙风化和强烈流水侵蚀切割,可见锯齿状峰林、石笋、蘑菇山;有V型峡谷和嶂谷发育,也有瀑布、温泉分布。

境内为赣江支流上犹江、章水等河流发源地,植被茂密,森林、草场、水利资源丰富。

南部低山、丘陵构造剥蚀地貌主要分布在赣州南部的赣县、于都、会昌、瑞金南部及信丰、安远、寻乌、龙南、全南、定南全境,主要山体为九连山和武夷山南段。

赣州市导游词介绍5篇

赣州市导游词介绍5篇

赣州市导游词介绍5篇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赣州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都市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赣州市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欢迎大家来到江西省南大门,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参观游览,不知大家以前有没有来过赣州,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也是赣江的上游,章贡两江在城下汇合成赣江,是赣江源头第一城,也是江西省所有城市当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而且以宋代的文物古迹为主,并且不乏全国宋代文物的精品(通天岩)孤品(宋城墙、福帮沟)是我国当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宋城之一,有关专家学者称赣州是一座宋代历史博物馆”因此又被称之为宋城赣州;1994年,国务院将赣州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是一座设置于西汉高祖六年,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在东晋永和五年(349年)的时候,赣州城成为南康郡的郡治,成为赣州城作为赣南政治、经济、军事中的开端。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南康郡改为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改虔州为赣州,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

从汉高祖六年设立赣县有了行政建制后,一直到唐代,赣州城都是一个重镇;唐代开通梅岭驿道后,这里成为五岭之要冲”,闽粤之咽喉”。

到了宋代,国都南迁,经出境的丝绸之路受阻,中原的货物运往外国改由水路,通过大运河,进入长江,然后过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章江到达大余,经过梅关古驿道,再到南雄浈江上船,经北江、珠江出海,往南洋,转欧亚各地,因此赣州就有了水上丝绸之路”之称。

一时期出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空前繁荣景象,当时赣州城被列为全国三十大名城行列,成为南方经济、文化的一个重镇。

1949年8月14日,赣州城解放,时至今日,赣州城仍为赣州市人民政府的驻地,赣州市现设一区辖二市十五县,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人口有800多万,占全省人口的1/5,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其所辖的面积和人口是江西省地级市中最大最多的城市,境内有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回族和瑶族等;赣州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湿润气候,年均温度仅18.5℃;赣州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连湖南,北靠本省吉安,抚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重要纽带。

赣州市情林情简介

赣州市情林情简介

赣州市情林情简介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

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市。

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现辖章贡区和南康、瑞金二市及赣县、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会昌、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信丰、大余、崇义、上犹十五个县,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2001年末总人口807.73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5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2.57%,非农业人口17.43%。

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

2001年末有耕地面积513.49万亩,人均0.6亩,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山区。

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优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

本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烟叶、桔类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大余县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笔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本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

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

西华山钨矿是市区内的八大钨矿之一,开采历史悠久,被称为“世界钨都“。

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

被称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分部在赣南。

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

市内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

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

赣州城市介绍PPT

赣州城市介绍PPT
”,, 。省江、别简
域西“称称 副省赣
旅游 胜地
四 民俗文化
兴国山歌
兴国,地处赣南的将军摇篮,又被誉为“山 歌之乡”。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 兴国人常用山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当地至今流传一首歌 谣:“会唱山歌歌驳歌,会织绫罗梭对梭。 罗隐秀才造歌本,一句妹来一句哥。”诉说 了兴国山歌的久远历史。不少专家学者认为 它由唐末诗人罗隐所创。
一 历史故事
赣州老城区的故事
赣州老城区是赣州市的历史文化中心,这里保 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在老 城区内,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路——灶儿巷。相 传,灶儿巷在古代是专门为皇宫烧制御用瓷器 的工匠居住的地方。这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 老的窑炉和制瓷作坊,见证了赣州作为瓷都的 历史。
一 历史故事
旅游 胜地
省南别赣
域”称州
副,“市
中是虔,
心江城简
城西”称
市省、“
。地“虔
级赣”



一二三四
历特当民 史色地俗 故景美文 事点食化
赣州市,简称“虔”,别称“虔城”、“赣南”,是江西省地级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三线城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 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
二 特色景点
丫山
大余丫山风景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东10公里 处,占地面积3万余亩,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 形而得名,地处北纬25度世界公认的黄金生态带, 森林覆盖率高达92.6%,空气、水、土壤环境质 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江西首个5A级乡村旅游点、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 镇。
二 特色景点
武当山
南武当山,矗立在江西最南端的龙南市武当镇 境内,赣粤交界处,素有江西大门之称。 南武当山风景区东接广东省和平县,南邻广东 省连平县,西邻九连山亚热带原始森林,北起 龙南武当镇。

赣州市情知识

赣州市情知识

一、赣州地处江西南部,又称赣南,东临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邻本省吉安、抚州两市,现有人口918万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江西省的1/5和l/4,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

赣州的主要特点可以用四个方面来概括:红色故都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和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

赣州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境内有举世闻名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在瑞金)、红井(在瑞金)、长征第一渡等红色景点。

客家摇篮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是当今设区市中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客家人占赣州总人口的95%以上。

客家文化是赣州金不换的“宝”,是客家摇篮的精髓。

神奇的客家围屋,古朴的客家民居,美妙的客家山歌,浓郁的客家风情,精美的客家菜肴,展现出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

江南宋城赣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内遍布历代文物,尤以宋城文化最为璀璨,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这里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有巍然高耸的八境台和郁孤台、岩深谷幽的通天岩、岭南雄关梅岭以及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七里古窑遗址、千年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等历史文化名胜。

生态赣州赣州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从地表看,赣州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6.2%,是全国十八大重点林区之一,享有“生态王国”、“绿色宝库”美称。

从地下看,赣州自然禀赋好,资源富集,是个聚宝盆,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固体矿产种类达64种,其中黑钨储量、重稀土储量全国第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誉。

二、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

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

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土壤学我家乡的土--江西赣州

土壤学我家乡的土--江西赣州

九连山
(4)潮土 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选作 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距河流越远,质地越细。又由于每次水 流大小不同,剖面层理性明显,常出现上、中、下不同的质地层次,对土 壤肥力性状影响较大。潮士土层深厚,土体浅棕灰至暗棕灰色,质地砂壤 至轻粘土,土壤物理性质一般较好,丈体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是全市棉 花、甘蔗、麻类的重要种植土壤。 (5)石灰土 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零星见于瑞金、会昌、南康、全南、 龙南、崇义等县市的石灰岩山地丘陵区。一般土层浅薄,大多具有石灰反 应。根据肥力和颜色又可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等。
土壤母质
红壤在多种母质上都可以发育,理化性状有一定差异。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红壤, 广泛分布于低丘岗地,土层深厚、土质粘重,透水、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由红砂岩 发育形成的红壤,整个土层中含粉砂和细砂较多,质地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 力则较差,土层较薄;但本地区的红壤是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主要分布于省境边 缘山地和高丘,兴国、于都、宁都、瑞金、赣县等市县比较集中连片,整个土层中夹有 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是本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但含钾量高; 在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等变质岩上发育形成的红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主要 分布在高丘和山区。
陡水湖
湖面岸上四周有瀑布、铁扇关、狮 象山、九曲揽胜、美女峰、客家民 俗等三十余处风物景象。湖中有形 态各异的湖湾427个,湖心岛有40 余座。陡水湖绿水长青,湖中有湖, 岛中见岛。湖中林地木本植物多达 千余种,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南方树 木博物园。而落地于湖中的座座岛 屿.更是郁郁葱葱,如翡翠宝珠, 光气四达,沁人心脾。陡水湖气候 宜人,空气清新无污染,加之良好 的生态环境,让人旅游在这一方碧 水之中,更感十二分的惬意。陡水 湖位于江西赣州西部的上犹县,处 于上犹江中游。陡水湖风景区是国 家AAAA级景区

赣州市县市资源情况

赣州市县市资源情况

赣州地区矿产资源情况:两个区:章贡区、开发区、两个县级市:南康市、瑞金市15个县: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赣县:矿产资源丰富,钨、铜、煤等矿产开采历史较早。

还有稀土、铋、锡、钼、铅、钴、铁、金、银等金属矿产,萤石、黄铁矿、石灰石、重晶石、硫黄、钾、高岭土、铸石、卤水等非金属和泥炭矿产。

已知矿床(点)共有百余处。

其中经地质勘查成型的矿床18处。

钨矿约66处,钨(W03)储量26671吨(不含白石山)。

稀土分布10个乡,县矿区储量221140 吨。

煤主要分布在韩坊、小坪,县矿区储量3043万吨;石灰石的钙含量达50%以上的仅小坪牛岭,储量达5000万吨。

高岭土分布于石芫广教寺、湖江、韩坊,储量80万吨。

信丰县:信丰矿藏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为江西南部资源大县之一。

煤炭储量和稀土品位居赣南之首,麦饭石堪称江南一枝独秀。

已发现的矿藏有煤、铀、铁、锰、钨、铜、铅、锑、钴、金、锌、稀土、白云岩、莹石、耐火粘土、红柱石、硫铁矿、磷、重晶石、砷、花岗石、石灰岩、建筑石料、瓷土、钾长石、砖瓦粘土、粘土页岩、硅石、粉石英、麦饭石、水晶、玛瑙、膨润土、白云母、矿泉水等35种,矿藏地137处。

35种矿藏中,已探明储量和估算资源量的有14种,列入1989年江西储量表有7种。

137处矿藏地中,有大型矿床2处(1处共生矿床),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9处(1处共生矿床),矿点115处和矿化点10处。

大余县:大余县境西北部山脉受燕山期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全世界著名的钨矿床,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钨都”。

境内矿化面积约30平方公里,大小矿脉有3000余条。

矿床矿物类较多、计有48种,金属矿物以黑钨矿为主,伴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白钨矿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英、钾长石等。

盛产钨、锡、钼、铅、锌、铜、铋、铍、银等有色金属,及钽、铌、石英石、石灰石、白云白、瓷土等。

赣州市市情简

赣州市市情简

赣州市市情简介赣州位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俗称赣南。

赣州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的1/4;辖18个县(市、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人口918万,全省总人口的1/5。

赣州东临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东北与长江三角洲相望,南与珠江三角洲紧邻,东与闽东南三角洲对接,是中国沿海的腹地和内陆的前沿,是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连接的纽带,与香港、广州、深圳、厦门等地均相距450公里左右。

以赣州为中心,200公里为半径,有赣粤闽湘四省九个城市,4000万人口,赣州是最具带动性的城市。

赣州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的重点区域。

赣州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

宋、元、明、清时期,是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

赣州堪舆文化、儒释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辉映。

赣州是红色故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共和国摇篮,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中心区域,是新四军创建地之一。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过,共和国9位元帅、7位大将、37位上将从这里走出。

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1965年授衔的将军,赣南籍的有134名,其中兴国籍开国将军就有56名,被誉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与闽西、粤东相提并论为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

生态旅游赣州山川秀美,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76.25%,是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的4.1倍,位居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十大城市之列;赣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有高等物种2600多种,国家级珍稀植物21种,素有“绿色宝库”、“生态王国”、“江南水乡”之美称。

赣州宣传语

赣州宣传语

赣州宣传语目录1.背景介绍2.独特魅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俗风情3.发展机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经济特区的建设4.宣传语设计–简洁有力的口号–体现特色的昵称–打动人心的描述5.宣传效果预期–提升赣州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 背景介绍赣州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是该省的地级市,也是赣江上游的重要城市。

赣州地处亚热带和温带过渡带,气候宜人,土壤肥沃。

赣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一座历史名城。

2. 独特魅力丰富的自然资源赣州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

境内有许多山脉、河流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龙虎山、井冈山和庐山。

龙虎山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庐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其秀丽的风景和独特的自然条件吸引着无数游客。

厚重的历史文化赣州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众多的历史遗迹。

境内有许多古代建筑,如南昌贡院、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旧址、庐山道教名胜区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赣州悠久的历史。

多样的民俗风情赣州地处南方,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

当地人民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如赣南腔、庐山剪纸、瑞金木版水印等。

这些民俗风情展示了赣州人民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才华。

3. 发展机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赣州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赣州,欣赏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赣州市政府也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赣州的重要发展机遇。

赣州地处江西省的腹地,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乡村风光。

赣州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赣州是几线城市

赣州是几线城市

赣州是几线城市
江西省赣州是三线城市。

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下辖3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2个功能区。

赣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

扩展资料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守仁、辛弃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南主政过。

赣州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和世界风水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

赣州市位于中国华东江西省南部,地处赣江上游,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

赣州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至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江西省吉安市和抚州市,介于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之间,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

赣州市经开区建设情况汇报

赣州市经开区建设情况汇报

赣州市经开区建设情况汇报赣州市经开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赣州市政府确定的唯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开区已经成为赣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区。

下面,我将就赣州市经开区的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看,近年来,赣州市经开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同时,水、电、气等公用事业设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提升,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产业发展方面,赣州市经开区积极引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加快了产业集聚发展。

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同时,园区内的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了整体产业水平。

再次,园区环境建设方面,赣州市经开区高度重视园区环境建设,通过绿化美化、清洁整治等措施,不断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同时,加大了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确保了园区环境的良好。

最后,对外开放方面,赣州市经开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吸引了一批来自国内外的优质项目和企业。

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园区产业走出去,实现了对外开放的良好效果。

总的来看,赣州市经开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园区内部产业升级需要加快、环境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需要更广泛的合作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园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为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赣州市经开区建设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赣州市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

赣州介绍ppt课件

赣州介绍ppt课件

赣州古浮桥,学名叫 惠民桥,又称东津桥、 东河浮桥。浮桥长约 400米,由100 多只 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 相连而成,始建于宋 乾道年间1163—— 1173)、至今已有 800多年历史。由知 军洪迈所建,连接章 江的两端,每天定时 开启,以便来往商船 通行
郁孤台
落在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上,海 拔131米,是城区的制高点。以 其地山势高埠、郁然孤峙,故名。 郁孤台在唐代宗时就有记载,距 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历代文 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其中南宋 著名词人辛弃疾《菩萨蛮》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 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 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成为千古 绝唱。景因文传,郁孤台也随之 名扬四海。原台已毁,但有清代 同治十年(1871年)所建的全木 结构的楼台一座,1982年重建时 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其形 制外观均未改动,仍为3层、高 17米。登上郁孤台,可鸟瞰古城 全景
赣州境内主要有三条江,一条章江,一条贡江,一条赣江,章、 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汇合成为赣江。赣江作为江西的母 亲河,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江西 省的简称“赣”字由此而来,作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 也因这两江汇合而得名
名胜介绍
宋代古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全长3600多米。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 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 定的基础,至北宋嘉 佑年间(1056—1063 年),孔宗瀚任赣州 知州,开始用砖修筑 城墙。 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 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 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 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 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 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 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 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 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 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 都没有攻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 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 门炮城;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 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

江西赣州介绍PPT-完整版

江西赣州介绍PPT-完整版

卫生与健康
医疗机构
赣州市拥有多家大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 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健康保障
赣州市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居民提供基本的 医疗保障。
公共卫生
赣州市重视公共卫生事业,设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和卫生监督所,保障市民健康。
社会福利与公益事业
养老保障
赣州市设有养老院和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养 老服务。
服务业与旅游业
服务业
江西赣州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包括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 领域。特别是物流业,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设施的完善 ,已经成为连接南北、东西的重要物流节点。
旅游业
赣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瑞金红色景区、龙南客家围屋 等。近年来,赣州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推动 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南康天心洞
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独特,是进行自然探索和观光的好去处。
地方美食
赣州小炒鱼
01
以鲜嫩的鱼肉和独特的烹饪工艺为特点,是赣州的传统名菜之
一。
赣州脐橙
02
以其皮薄汁多、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闻名,是当地
的特产之一。
糯米鸡
03
以糯米为主料,配以鸡肉、香菇等食材,经过独特工艺制作而
成,口感鲜美,是赣州的传统美食之一。
推动城市绿化、美化工程,提升城市居民 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城市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推动赣州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环保政策落实
02
资源循环利用
03
生态修复与保护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加大环 境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达 标排放。

赣州市市情

赣州市市情

赣州市市情[2016年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综合基础知识(政治理论、法律常识、公文基础知识、科技知识、时事、赣州市情等,不指定教材)及申论。

]一、建置沿革赣南形成行政区的历史悠久。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设置相当于市一级的行政机构———庐陵南部都尉。

宋代分设南安、赣州两个政区,简称“南赣”。

又因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并于清康熙年间和民国初先后置分巡赣南道和赣南道,亦俗称“赣南”。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大军分五军戍五岭,其中一军守庾岭之界,置南壄县,隶九江郡,赣南有行政建制县始于此。

汉高祖元年(前206),南壄属楚;四年(前203),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隶之;五年(前202),汉灭楚,南壄始隶汉;六年(前201),置豫章郡,南壄隶之;同时增设赣县、雩都二县,赣县筑城于益浆溪(今章贡区蟠龙镇一带)。

西汉末年,王莽称帝,史称新莽(9~23),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三县隶之。

东汉·建武元年(25),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县改为南野县,赣县、雩都、南野三县仍属豫章郡。

兴平元年(194),孙策据江南,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县、雩都、南野三县隶之。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治雩都,赣南设立市一级行政机构始于此;析赣县置平阳,析南野置南安,析雩都东北白鹿营地置阳都;后析阳都的陂阳地置陂阳,不久又改名为揭阳。

庐陵南部都尉领七县:赣县、雩都、南野、南安、平阳、阳都、揭阳。

晋太康元年(280),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三年(282),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雩都,将南野并入南康,南康郡领六县;五年(284),揭阳复名为陂阳。

元康元年(291),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

东晋·永和五年(349),南康郡治由雩都迁至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河套老城区)。

义熙七年(411),南康郡治毁于战乱,移至贡水东南(今章贡区七里镇)。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改南康郡为南康国,治所迁回雩都。

赣州市市情介绍

 赣州市市情介绍

赣州市市情介绍赣州市市情介绍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

东、南、西分别与福建、广东、湖南三省接壤,北与本省吉安、抚州两市相连。

现辖18个县(市、区)和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8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

人口831万,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省的1/5和 1/4。

赣州历史悠久。

公元前214年始就有县郡建置。

唐代,随着梅关古驿道和赣江水路南北大通道的开通,赣南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到宋代,赣州“商贾如云”,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

赣州文化底蕴丰厚。

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

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550名。

1955—1965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南籍的132名(上将3名、中将10名、少将119名)。

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与闽、粤、港、澳、台有独特的亲缘、人缘、地缘关系和长期稳定的交往。

目前赣州的海外侨胞及港、澳、台胞有近十万人,其中,在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的知名人士有九百余人。

赣州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尤其是采茶戏、东河戏、山歌、于都唢呐等流芳古今、扬誉中外。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共和国摇篮之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1934年10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赣南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

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在赣粤边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担架队支前作战的有55万人。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时有8.7万人,其中赣南籍红军就有近六万人。

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总数10.8万余人,占江西省烈士总数的43%,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据中国赣州网,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

辖2区1市15县,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综合保税区。

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28.5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34.2万、占总人口的79.1%;共有283个乡镇、3460个行政村。

市树为榕树,市花为金边瑞香。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

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门、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如今正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四省边际区域最大的4C级民用机场,通达北京等国内50多个重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占全省1/4;铁路营运里程364公里。

二是文明久远灿烂。

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置县,宋定名赣州。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唐代马祖道一禅师、风水大师杨筠松分别在此弘扬禅宗文化、堪舆文化,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民国时期蒋经国主政赣南(1939年3月至1945年7月)长达6年。

赣州是“江南宋城”,为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八境台踞章、贡两江交汇处,“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郁孤台以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声名远播;至今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江西四大名窑—七里镇古窑址,泽惠古今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被誉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

赣州是“客家摇篮”,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至今保存完好的上千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中国民居建筑奇葩;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石城灯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三是革命历史辉煌。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赣南山区浴血坚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闪光足迹。

赣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分别占全省、全国烈士总数的43.8%、7.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

赣州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其中兴国籍将军56名,兴国被誉为“将军县”。

赣南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深刻阐述了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是资源禀赋独特。

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称。

黑钨储量居世界第一;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6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富含高价值的铽、镝、铕、钇等中重稀土元素。

被誉为“世界橙乡”,脐橙种植面积183万亩,为世界最大;年产量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一。

五是生态环境良好。

年平均气温19.3度、降雨量1605毫米,无霜期平均288天。

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县自然
保护区27个,森林覆盖率达76.4%,是全国十八个重点林区和十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享有“生态家园”美誉。

章、贡两江合流为赣江,鄱阳湖水系的25%、东江水系的10.4%流量源于赣南,年均水资源量335.7亿立方米;崇义阳岭号称“天然氧吧”,空气负氧离子最高值为每立方厘米19.2万个单位。

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授予“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获“201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殊荣。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大力弘扬苏区精神,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全面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驱动、信息化为引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大力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物流、旅游中心,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快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努力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八年大跨越”目标,到2020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三个指标实现“翻两番”,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接近或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673.31亿元,增长10.5%,增幅全省第三,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280.2亿元,增长21.4%,增幅全省第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37亿元,增长30.5%,增幅全省第一;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5.4%,居全省第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0.42亿元,增长18.9%,增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5.78亿元,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1330.87亿元,增长28.5%,比全省高8.5个百分点,增幅保持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99亿元,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11.07亿美元,增长13.3%;进出口总额33.02亿美元,增长0.3%,其中出口总额29.16亿美元,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6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014元,增长13.5%,增幅首居全省第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34‰。

全市上下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核心要求,按照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战略部署,坚持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强作风,全力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速提质提效,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