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惑:“气”是中医的灵魂

合集下载

中医里的气——生命的本源

中医里的气——生命的本源

中医里的气——生命的本源
今晚咱们主要讲一下中医里对气的概念的认识。

气,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

在医学发展的过程。

医学和哲学又相互渗透。

为啥呢?
因为哲学和医学,都涉及到了自然规律、生命规律。

所以,气被引入了医学理论。

和阴阳、五行学说一样。

中医中的气和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是一脉相承的。

气是有生命力的。

一个人生命力的强弱,就在于人体真气的盛衰。

人体生命现象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

人体之气是很精微的物质。

所以叫精气。

同时,这个气又是生命的本源。

所以中医又叫它元气。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

包括天气之气,人体之气,药食之气。

严格的来说,药食之气也属于天地之气。

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呈现。

所以,这个气可以分为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两个方面。

根据这个气所在的地方不同,
可以叫天气,地气。

山川之气。

脏腑之气。

形体之气。

根据特性来分,
比如阴气,阳气。

正气,邪气。

营气,卫气。

气可以分为很多层次,大到无限的宇宙。

小到客观微小的物质。

都有气的存在。

而他们都具备气的特性和作用。

气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

气是无处不在的。

是运动不息的。

我无形的。

无形,看不到,并不等于不存在。

气的概念中医

气的概念中医

气的概念中医气在中医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命力量,被认为是人体运作和健康的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气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包括气的生成、运行、分布和功能等方面。

以下我将详细阐述中医中对气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首先,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自然界的最基本元素之一。

中医将气分为天然之气和人体之气两种。

其中,天然之气又有昆仑之气、万物之气等不同种类。

人体之气包括天然之气的吸收和人体自身的生成、生理活动产生的气等。

这种观点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并认为人体能够从外界环境吸收气来维持生命活动。

其次,气的生成和运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气的支配和调控。

气的生成主要来源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呼吸过程中的吸入气体等。

通过脾胃、肺脏、肾脏等脏腑的功能调节和协调,气得以生成和运行。

脾胃将食物消化吸收,产生营养气;肺脏通过呼吸将空气中的清气吸入体内,与营养气相结合生成真气;肾脏通过息息息、吸吸吸、气化方三个过程将营养气转化为精气,补充真气的消耗。

同时,气的运行也是由这些脏腑的功能调节和协调所完成。

气通过经络、脉络等特定通道流动于全身,供给各个器官和组织,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气的分布是体现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

中医将气分为清气和浊气两种,以体现人体功能的协调和失衡。

清气行于经络,浊气散于肌腠间。

正常情况下,清气畅通,浊气排泄,体内气血运行顺畅。

而当气机失调时,就会出现气滞、气虚、气逆等病理情况。

比如气滞可导致经络阻塞,出现疼痛等症状;气虚则会出现乏力、气短、声音低弱等表现;气逆则会导致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

因此,通过观察和判断气的分布情况,中医可以诊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调治方法。

最后,气的功能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抵御外邪的重要保障。

中医认为气是保持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功能活动的关键要素。

气的功能表现在营养、行气和防御三个方面。

首先,气具有营养作用,能够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所需能量和物质。

中医学中气的概念

中医学中气的概念

中医学中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生理、病理、药食、天地以及精神等多个方面。

1.生理之气生理之气是指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气,包括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

营气负责营养全身,卫气则负责防御外邪入侵。

脏腑之气则是指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如脾胃之气、肝胆之气等。

这些气的正常运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2.病理之气病理之气是指疾病状态下出现的气,包括邪气和病理产物气。

邪气是指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如风寒湿热等。

病理产物气则是指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气,如痰饮、瘀血等。

这些气的存在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病情的发展和转归。

3.药食之气药食之气是指药物和食物中的气,也称为药性或食性。

不同药物和食物具有不同的气味特性,如辛、甘、酸、苦、咸等。

这些气味特性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如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就是基于药食之气的概念。

4.天地之气天地之气是指自然界的天气和气候,也称为天气或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变化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四季气候的不同会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同时,天气和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中药的生长和采收,进而影响药效。

5.精神之气精神之气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也称为神或心神。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如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等。

精神状态的好坏会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情绪波动会导致气机紊乱而引起疾病。

因此,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总之,中医学中的“气”是一个涵盖生理、病理、药食、天地以及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概念。

了解气的概念及其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思路。

全面讲解中医的气

全面讲解中医的气

全面讲解中医的气
中医的气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中医的气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气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气被认为是一种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它包括了生命活动中的各种能量和动力,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二、气的生成:中医认为,气是由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之水谷精微所组成的。

先天之精气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后天之水谷精微则来自于食物的营养和消化吸收。

三、气的作用:气在人体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和固摄作用。

推动作用是指气能够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温煦作用是指气能够产生热量,维持人体的体温和各器官的功能;防御作用是指气能够抵抗外邪的入侵,保护人体健康;固摄作用是指气能够控制人体的体液,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气的分类:根据中医理论,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其中元气是最基本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是积于胸中的大气,能够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脏的搏动;营气是运行于血脉中的气,能够营养人体各部位;卫气是运行于皮肤、肌肉、脏腑之间的气,能够抵御外邪入侵和调节体温。

五、气的调理:中医认为,调理人体的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调理气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
药物调理等。

总之,中医的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

了解和学习中医的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指导我们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全面讲解中医的“气”!(没有比这更全面的了)

全面讲解中医的“气”!(没有比这更全面的了)

全面讲解中医的“气”!(没有比这更全面的了)一中医之气与气化论可以说气和气化论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的理论支柱。

学习中医不把中医里的气和气化理论搞明白,就算你把《伤寒论》、《温病条辨》背熟,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

或者说你也只能是一个问而知之的下工,你还没有学到中医的精髓。

在临床上,你就不可能做到“临症察机,使药要和”,你只能拿书上的条文与患者的证症相查对,在用药上也只能“对病欲愈,执方愈加”,很难会有创新,若遇到新的病症那更是无所适从了。

气的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共用共知的一个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范畴,不独医学专用。

《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太平经》也有论述:“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

《庄子·至乐》中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芝笏之间。

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等等。

所以说中医文化是根植于中华大地上的本土文化。

气的文化在诸子百家的学术言论中随处可见。

《内经》发展了这一学说,并使它更进一步的系统化。

气在中医的理论里很重要。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

所以有人说《内经》的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气的理论之上的,一点也不为过。

《内经》是中医之根,中医之祖。

在中医众多典籍里,《内经》里面讲气的内容最多也是最详细的。

它最早地综合了中医的养生,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阴阳、五行、经络、气血、五运六气、针灸等等内容。

《内经》之所以称为中医之祖,恐怕原因即在此。

《内经》之后,自张仲景之《伤寒杂病治》至今,历朝历代的中医界名流圣手的大作大论,无不是在《内经》的内容之上来发挥创造的。

可以说《内经》之后的作品都是《内经》内容的细化、泛化。

可以这样说《内经》是树干,后代诸书是树枝。

中医对“气”的认识

中医对“气”的认识

中医对“气”的认识一、气的基本概念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气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气一元论学说,并将其应用到医学中来,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

中医学把先秦气论思想应用到医学中来,对气范围的含义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和分析,形成了以生理之气为核心的气论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中国传统哲学气范畴和气论思想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内经》时代哲学领域激烈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医学从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天人统一观出发,用气范畴论述了天地自然和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

因此,在中医学中,气的概念,既有哲学含义,又有医学科学的含义,其内涵错综复杂,不可作单一的、片面的理解。

(一)气的哲学含义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

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的胜复作用即气的阴阳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

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皆取决于气的气化作用。

中医学将这,一气学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并以此阐述了人体内部气化运动的规律。

(二)气的医学含义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生命的基本物质,除气之外,尚有血、津液、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气所化生的。

在这些物质中,“精、气、津、液、血、脉,无非气之所化也”(《类经·脏象类》)。

所以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关于人的起源和本质,中医学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

要探讨人的起源和本质,必须首先研究人在宇宙中生存的场所和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环境。

中医中气的概念

中医中气的概念

中医中气的概念咱中国人都知道中医里有个特别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气”!这气啊,可真是神奇得很呢!你想想看,气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一股神秘力量。

比如说,我们精神饱满、活力四射的时候,那就是气很足呀!要是感觉浑身无力、懒洋洋的,那可能就是气不太够啦。

气就好像是我们身体这个大机器的动力源泉。

一辆汽车要跑起来得有油吧,我们人要好好活着、活得有劲儿,就得有充足的气呀!这气在我们身体里跑来跑去,让各个器官都能正常工作,让我们能吃能睡能玩能闹。

它还和我们的情绪有关系呢!有时候我们生气了,就会说“气鼓鼓”的,这其实也是气在捣乱呢。

就好像气在身体里乱撞,让我们心情也不好啦。

那反过来,要是我们心情舒畅,气是不是也会运行得更顺畅呀?这就像是一条通畅的道路,气在上面跑得可欢快啦。

咱再类比一下啊,气就像是大自然里的风。

有时候微风拂面,让人感觉很舒服;有时候狂风大作,那可就不得了啦。

我们身体里的气也是这样,要保持一个平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你看那些身体好的人,他们走路带风,说话也有力气,这就是气很旺嘛。

而那些老是生病的人,可能就是气出了问题呀。

所以啊,我们得好好照顾自己的气。

那怎么照顾这气呢?首先得吃得健康呀,不能老是吃那些油腻腻、乱糟糟的东西,得吃些有营养的,让气有足够的“食物”。

然后呢,要多运动,运动能让气活跃起来,就像给气打了一针兴奋剂。

还有啊,心情也很重要,每天开开心心的,气也会跟着高兴呢。

中医里还说有各种气呢,什么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其实也不难理解啦。

元气就像是我们的根本,是最基础的气;宗气呢,就和我们呼吸啊、说话啊有关系;营气就管着我们身体里的营养输送;卫气呢,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卫兵,保护我们不受外邪侵犯。

哎呀,这气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它、照顾它,让它好好地在我们身体里工作。

不然气要是不高兴了,我们可就有苦头吃咯!咱可不能小瞧了这气呀,它可是关乎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呢!你说是不是?所以啊,大家都要好好关注自己身体里的这股神奇的气哟!。

中医的气到底是什么

中医的气到底是什么

中医的气到底是什么千古以来,一直对中医的“气”不理解,看了诸多解释,大多数是胡说八道,不知所言!要想解决中医问题,先要解决气的问题,这要从中医逻辑框架去理解。

1、中医的概念体系划分阴、阳两个部分,分别代表物质与能量。

例如咽通地气,喉通天气。

肺气从太阴而行之,气血,升降出入、五运与六气等,都是两个体系的衍生概念。

所以,“气”属阳系概念、阳的本意是能量,气的主体含义为物质活性和热能。

实际应用具有四重含义,要根据原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一、气体,广义空气,狭义氧气。

原始含义气的概念渊源于古气功。

最早的含义为呼吸作用,吃的东西化血,呼吸的东西变气。

诸气通于肺,肺通天气。

中医把呼吸之气称为“宗气”,即祖宗之气,主宣发肃降,现代科学讲这就是氧化作用,产生热量,分解食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便于排泄。

注意,这个气还不是真正的气,“气”是宣发后的“气”,都是来自于呼吸作用演化。

这类运用有补中益气、气郁、气滞、胀气、气机、平人气象、气功的吐纳等!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所以气的本质还是气体的意思。

“生气通天”借空气描述健康的人体状态。

天气代表活性、轻质、温热,地气代表静止、沉重、寒凉。

“陽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服天气而通神明”,意思是,通过呼吸吐纳可以使人体身轻如燕、活力充沛、聪慧。

第二,热气或水蒸气,次要含义最典型的描述为“上焦宣发,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肺气虚,内生寒,肺气胜,则生热。

氧分子属于阴离子,促进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摄氧量是个重要指标。

呼吸衰弱导致人体活力下降,呼吸停止也意味着人体死亡,无气则僵!使得古人把气与人体活力(热能)联系起来。

这里气是携水之热,非携水之热称作火,水谷精微转化热性东西,以出汗为外在表现。

代表有辛走气、热盛伤气、气主煦之等。

还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这里的“气化”则表示蒸发,代表热气含义。

论中医之“气”

论中医之“气”

论中医之“气”
中医学的概念中,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气被认为是构成人体和整个自然界的基本物质。

在中医学中,气又被分为了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如正气、邪气、元气、气血等等。

下面我详细介绍中医学中关于“气”的概念和应用。

首先,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周围的自然界都是由气构成的。

万物是由精、气、神组成的,其中气是连接精、神的桥梁。

同时,中医学认为,气是运动的,具有向内转化和向外转化的趋向性,从而保持了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

其次,中医学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往往是以调整和加强人体内部的气为主要手段。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气不平衡和不协调所引起的,因此治疗的关键是要调整和加强人体内部的各种气。

例如在针灸中,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和加强人体内部的“气”,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最后,中医学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气,比如中医学中的“元气”。

中医学认为,元气是一种人体生命力量的总和,同时也是先天的遗传基础,因此中医学往往将增强元气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总之,“气”是中医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在中医学中既是一种理论概念,同时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中医治疗中,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质特点加以运用,从而达到治疗、保健的效果。

中医对气的认识及运用

中医对气的认识及运用

中医对气的认识及运用

一、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气的生成
1.人体之气的生成之源
①先天之气:先天之精所化生,又称元气;
②后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结合而成,又称宗气;
2.与气生成的相关脏腑功能
①肾为生气之根
②脾胃为生气之源
③肺为生气之主
三、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称“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如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机失调”可见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形式)
四、气的功能
五、气的分类
1.元气、宗气
2.营气、卫气。

中医中的气究竟是什么

中医中的气究竟是什么

中医中的气究竟是什么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却是一个颇为神秘且难以捉摸的存在。

那么,中医中的气究竟是什么呢?要理解中医里的气,首先得明白它并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简单感知到的空气,而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多种功能的特殊物质与能量。

从本质上来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就如同建造房屋需要砖块和水泥一样,人体的构成离不开气。

气充满了我们的身体,无处不到。

它存在于脏腑、经络、血脉之中,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气具有推动作用。

它就像是一个内在的引擎,推动着人体的生长发育。

从一个幼小的婴儿逐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这个过程离不开气的推动。

气还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如果气的推动作用减弱,血液就可能会运行不畅,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比如瘀血、肿块等。

气还有温煦的作用。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我们需要温暖的衣物和炉火来保持身体的温暖。

而在人体内部,气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

它维持着人体正常的体温,让各个脏腑能够正常地发挥功能。

如果气的温煦作用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畏寒、四肢冰冷等症状,甚至会影响到脏腑的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气还具有防御作用。

它就像是人体的“卫士”,能够抵御外界的邪气入侵。

当有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侵袭时,气会奋起抵抗,保护人体的健康。

如果气的防御功能减弱,人体就容易生病,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气的固摄作用也不可小觑。

它能够控制血液,防止其随意溢出脉外;能够控制汗液、尿液、唾液等津液的排泄,防止它们过度流失。

如果气的固摄作用失常,就可能会出现出血、多汗、多尿等异常情况。

此外,气还具有气化的作用。

人体内部的各种物质的转化和新陈代谢,都依赖于气的气化作用。

比如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生成和输布等过程,都离不开气的参与。

在中医诊断中,医生常常通过观察气的盛衰和运行情况来判断病情。

比如,一个人气虚时,可能会表现出乏力、气短、自汗等症状;气滞时,可能会出现胀痛、胸闷等不适。

中医里的气,到底怎么理解?

中医里的气,到底怎么理解?

中医里的气,到底怎么理解?在祖国传统医学的观点里,气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医把人看成一个精气神的统一体,气和人体的强弱有重要关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似乎很有道理,但古人也没有把气阐述的很清晰,今天,鄙人从功能医学的角度,和大家论述,我理解的气。

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却是个人深思的结果,愿与你分享。

占人体最大比重的物质是水,水有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按照一般的逻辑,人体的水,没有固态,只有液态和气态。

液态向气态的转化,由于分子的活跃,会产生推动力,这就是瓦特在18世纪改良蒸汽机,从此,引发了工业革命。

水的液态向气态的转化,并不一定需要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是可以进行的,这就是蒸发。

蒸发的速率和几个因素有关系,一是温度,二是表面积,都是正相关关系。

我的概念里,中医的气,就是身体的血液在血管这个封闭的环境内发生的气化现象,这产生的力,是人体的原动力,和蒸汽机的原理是类似的。

逻辑至此,我们的血液运行至少有两个力在推动,一是心脏的迸射,二是水的气化。

但身体发生的更多是化学变化,而非简单的物理变化。

我们身体各种酶的催化,都是温度依赖的,同样的,身体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能量,也储存在血液,成为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

基于以上的逻辑,气就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

气虚,就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不足,可能和三个因素有关系,一是温度:温度影响了水的气化。

二是心脏功能弱:心脏迸射无力导致血液运行不畅。

三是各种酶的活性不足:影响了身体的氧化还原反应。

那么,我们逐个分析,如何补气,就是如何让我们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更大?首先就是温度。

温度高,水的气化快,就是补气。

所以,晒太阳就是补气,烤火也是补气,一切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都是补气。

第二是心脏。

心脏的迸射,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有关系,肾上腺素有强心作用,而去甲肾上腺素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使血液推动有力。

在中药里,人参,甘草,桂枝,有强心作用,而发挥补气效果。

辅酶Q10能提高心脏功能,而发挥补气效果。

3、浅释中医气

3、浅释中医气

现代中医浅释中医“气”关好学关运生“气”在中医学中被视为生命的源泉,生化的动力,治病就是调节“气血”,因此“气”就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搞清“气”的定义和各种气的实质,对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依据《黄帝内经》和现代医学理论及中医期刊中发表的有关论文,对中医“气”浅释如下:一、气概念的由来在电视机前观看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时,(以下简称青歌赛),伴奏的乐声随着优美的歌声旋绕在人们的耳旁,欢乐的歌声飘进了我的脑海,勾起了《内经》中“角徵宫商羽”的五脏之声。

随之想到乐器中的小提琴和二胡都是拉弓使其琴弦振动,手指按不同弦位产生不同的振动波,通过琴箱或胡鼓扩音共鸣而产生美妙的乐声。

人类则通过肺部的“气流”振动喉部的声带,再通过口腔等部位的共鸣作用,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即语音或歌声,它们都是由肺部的“气”流通过“声带”、“口腔和舌”等器官的作用而形成的。

相声把语言和歌声联系起来了;山东快书把语言和器声联系到一起,正所谓: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是讲:能说会道也能传达出艺术气息。

声音有喜怒哀乐,音乐同样可以表达喜怒哀乐不同的信息,使人们知道了要干什么,即要做的事儿。

这种从声带和口腔发出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消息),称为“语言”;若是乐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声”。

有学者还给聋哑人发明了,用针在较厚的牛皮纸上刺不同的小孔为符号表达各种信息(信号),交流思想的方法称为“哑语”。

说话、乐声、哑语都能给人们传达信息(消息)表达思想。

这些语言、乐声随着空气振动而传播,在山谷中就形成回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乐声、手式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再也不找不回来了。

说话声、乐声不仅会消失,而且传播的距离也有限,若人到距离很远的地方去,就无法得到这种信息(消息),特别是许多事情和思想出现后,时间一长人们就会从脑海中遗忘掉,如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生产中积累起来的日用常识、生产劳动地址与技术,以及工具的制造、使用技术等,需要传给子孙后代,单靠语言传递就有丢失的可能,人们感到有必要把这些声音、语言和乐声记录下来。

中医学中的气的概念

中医学中的气的概念

中医学中的气的概念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医里那个神乎其神的"气"。

别以为这就是吹牛皮的玩意儿,这可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呢!说起"气",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一群穿着长袍的老爷爷在那儿挥舞着胳膊,嘴里念叨着"气沉丹田"。

2. 说真的,第一次听说"气"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在说空气呢。

结果我那学中医的表哥给我解释说:"你啊,这'气'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它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

"我当时就懵了,心想:这不就是古代版的"万有理论"吗?3. 中医里的"气",说白了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的能量。

它在咱们身体里流来流去,就像是地铁里的乘客,忙得不亦乐乎。

有次我感冒了,我妈就说:"你呀,是气虚了。

"我一脸懵逼:"啥是气虚啊?"我妈说:"就是你身体里的地铁乘客都累趴下了,没力气干活了。

"4. 说起来,"气"在中医里可是个多面手。

它既能推动血液运行,又能帮助消化吸收,还能抵抗外邪。

我那表哥打了个比方:"气就像是你身体里的超级英雄,哪里有问题它就去哪里救火。

"听完我就想:那我身体里岂不是天天上演着超级英雄大片?5.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是有不同种类的。

比如说,有先天之气,就是咱们出生时就带着的。

还有后天之气,是通过吃喝拉撒睡产生的。

我听完就笑了:"这么说,我吃顿火锅就能补充能量,跟充电一样?"我表哥无奈地说:"差不多吧,不过可别乱吃,小心'气'岔了。

"6. "气"在身体里还有固定的运行路线呢,就是咱们常听说的经络。

气的名词解释中医方面

气的名词解释中医方面

气的名词解释中医方面在中医学中,气(qì)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既是一种身体的实质,也是一种功能。

对于中医来说,气是宇宙间存在的根本力量,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

在西方医学中,气的概念常常与呼吸相关,但在中医学中,气的含义更加广泛。

本文将对气在中医学中的解释进行探讨。

一、气的定义在中医学中,气被定义为生命能量的体现,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物质。

中医认为,气是无形的,但可以通过人体的各种表现来观察和判断。

气可以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主要与身体的物质方面有关,而阳气则与体内的功能有关。

二、气的生成中医认为气的生成主要与脾胃和肺有关。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它可以将我们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气和血。

所以,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对气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另外,肺主气,呼吸是气的重要来源,所以肺的功能也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

三、气的运行中医认为气在人体内部通过经络系统进行运行。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通道系统,类似于血管和神经系统。

气通过经络的运行,能够将养分和能量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如果气的运行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机体出现疾病。

四、气的变化气在中医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变化。

中医认为,气可以随着人体的状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说,气可以因为情绪的激动而外躁内实,也可以因为内在调养而顺利运行。

气还可以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根据中医的观点,人体如果能够根据气的变化来进行调整,就能够达到防病和养生的目的。

五、气的失调与疾病气的失调是中医学中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气的失调可以表现为气的过盛或不足。

气过盛会导致烦躁不安、易怒、口干、目赤等症状,甚至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气不足则会导致疲乏无力、气短、精神不振等症状,甚至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

因此,调整气的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六、调理气的方法中医有许多调理气的方法,其中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按摩等。

中医学里面的“气”到底是什么?

中医学里面的“气”到底是什么?

中医学里面的“气”到底是什么?【1】开始接触中医以来,发现“气”这个概念贯穿在各个章节中,但是始终感觉搞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先看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基础出版社.1984.5)中的定义: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也就是说,教材上认为“气”是一种物质。

而物质是什么呢?翻开维基百科“物质”词条,解释如下:【3】物质是一个科学上没有明确定义的词,一般是指静止质量不为零的东西。

物质也常用来泛称所有组成可观测物体的成分。

所有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是由互相作用的次原子粒子所组成,其中包括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许多电子组成的电子云。

一般而言科学上会将上述的复合粒子视为物质,因为他们具有静止质量及体积。

相对的,像光子等无质量粒子一般不视为物质。

【4】由上述可见,当今科学将“可观测,静止质量不为零,具有静止质量及体积”的存在定义为物质。

但是中医中的“气”在实验中从未被直接观测到,也与科学所使用的能量概念无关。

很明显“气”不是物质。

于是问题出来了,如果“气”不是一种物质,那“气”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5】任何一个问题要想找到正确的答案,都需要回到她的源头。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是“象”思维为核心的。

中国传统之思是“象思”,所谓象以尽意。

所谓象思维之“象”,是“大象无形”之象,也即“无物之象”。

《周易.系辞上》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周易》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得到卦象来“通神明”“类万物”。

用现代信息学的观点来看,就是“象”囊括了事物的整体信息,将事物的整体信息高度概括在“象“中。

于是由此衍生出中医学中的“五行”理论。

所以我大胆推测,“气”乃是和“金”“木”“水”“火”“土”一样,不是指“金”“木”“水”“火”“土”具体的物质,而是具有“气体”这种物质特征(弥漫于万物之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却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象”指的组成万物的基础存在。

中医里的“气”

中医里的“气”

中医里的“气”中医里最难说清楚的概念莫过于“气”了,“气”不仅是中医的理论基石,而且也是中药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它是中医中药这座摩天大厦的的擎天柱。

人体里离不开气:血液循环要靠气,大脑思维要靠气,四肢运动要靠气,五脏六脏运转要靠气,可以说,气在我们人体内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有人为什么不认可中医中药,就是因为他们不承认人体有“气”。

“气”这个概念现代人难以说清,这是因为“气”的复杂性和中国古人创造这个学说的智慧力。

“气”既不是空气但又离不开空气,既不是食物但也离不开食物,既不是血液但又与血液有关系,既不是水但又与水有瓜葛,那么气到底是什么?至今这个问题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中医理论的解释玄而又玄令人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现代医学对此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气”虽然是客观存在,我们天天也离不开气,但我们却不能用理论和实验加以证明,这是对当代中国人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迎接这一挑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的中医理论都是建立在气的学说基础之上的,没有气的学说,中医就不能存在一天。

如果没有气的学说,那么就没有气血学说,没有气血就没有阴阳理论,没有阴阳理论五行学说就是无稽之谈,没有五行学说就没有辨证施治理论,没有这些还有中医吗?同样,如果没有气的学说,经络学说就成了无中生有,没有经络学说,针灸按摩就成了装神弄鬼,更不可思议的是,没有气的概念,中药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中药是靠什么因素治病的,就是靠药物的物理特性治病的,说白了,就是靠药材中所含的不同性质的“气”对人体的“气”之偏性加以矫正治病的,请问,离开了针灸按摩和中药,那还有中医吗?所以说,中医中药理论一刻也离不开“气”的理论支撑。

能不能证明“气”的存在,这是中医所面临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结论,“气”是中医理论的擎天柱,谁若能否定“气”,谁就能否定中医;中国人若不能解释“气”,那么中医必将走向灭亡!问题一,农村有收集拆下的炕坯作为肥料,幼时不明白,那炕坯土怎么能当肥料呢?它既不像人畜粪便和各种植物沤制的肥料那样富含有机物,也不像化肥那样充满氮磷钾硫等化学元素,它跟普通土壤的化学成份没有太大的区别,它怎么能当作肥料?但是它确实能当肥料,因为撒过炕坯土的地方,庄稼就长得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是特别的好,这又是为什么呢?问题二,秋天二十几度的气温里种些小菜,有水有肥有阳光,但是它愣是不爱出芽儿,即便是出了芽儿也不爱长,你一定会说温度低嘛,但是要说温度低,那我在春天四五度的气温里随便撒点种儿它都能出,它都能长?肯定不是温度的问题,也不是水的问题,也不是种子的问题。

内经所谓“气”就是“灵魂

内经所谓“气”就是“灵魂

内经所谓“气”就是“灵魂内经所谓“气”就是“灵魂经络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中医是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之上的,《黄帝内经》说经络:'行血气,营阴阳,决生死,处百病'。

'那么什么是经络呢?它又是怎么来的呢?曾经有人说,经络是血液循环系统,也有人曾说经络是神经系统,都是用西医理论会中医,根本就说不通。

经络既不是血液循环系统,也不是神经系统,经络就是经络,目前它对全人类来说也是一个迷,因为经络在现代解剖学上是看不见的。

有报道说,中国医学家祝总骧通过多年研究发现,经络是不依赖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的隐性循经感传线,是条低阻抗、高电位、高发光的线,是由一些看得见的微小结晶颗粒组成的带状物,它在人体上宽约一毫米。

几年前,法国学者通过在穴位注射放射性物质锝,利用锝的R射线可以使底片曝光的原理,借助电子照相机,成功地拍下了锝的行走路线,发现得的行走路线与中医的经络基本相同,同时证明穴位是经络上的某些点。

接着,日本的一些科学家采用电子计算机和全息技术,将人体由平面转为立体观察,通过荧光染色发现,穴位实际上是某些组织的'集合物',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

由以上这些研究可以看出,我们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仅仅证明了几千年前的一个命题是正确的,但又不知其所以然,人类绕了一个6000年的大圈子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真是太有意思了。

既然经络是已经被证明存在的,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就涉及到中医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印象,中医的全部理论并不针对肉体的疾病,而是针对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东西被称为'气'。

'气'的理论是中医学的最高范畴,《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一致也。

'中医用来解释人体生命的一条主线就是'气'。

气是生命的本源,《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揭开中医的玄机(一):中医讲的“气、血”,究竟是什么?!

揭开中医的玄机(一):中医讲的“气、血”,究竟是什么?!

揭开中医的玄机(一):中医讲的“气、血”,究竟是什么?!揭开中医的玄机(一)中医讲的“气、血”,究竟是什么?!一、“气(炁)”——中医玄机之"第一奥密"!中医所有理论都是围绕着“气”和“脉”的变化而展开。

如果不能理解“气”和“脉”这中医的两大基石(还有2大基石)的真正要义,那就没有握到打开中医之门的“两把金钥匙”!中医的气(炁)究竟是什么?!气在古文是“炁”,这里有三个含义。

第一、是无;第二、是有;第三、是在无和有之间加一点点。

似有,似无——比无还多点,比有还少点。

发明这个“气”(炁)字的人太伟大了!他是通晓宇宙一切奥秘的人,这个“气”几乎把中医所有的机密都捅开了。

发现“气(炁)”这个人,如果穿越到现代社会,也是可以破解现代物理学奥秘,甚至是宇宙物质起源奥秘的人,是可以拿到“世界物理学诺贝尔奖”的人。

注意:炁的本质说的是一种推动“力”,而不是具体某“物质”。

按现代量子物理来“类比”的话,气就是能让三维液态的“血液及其中的物质”能够在“周身”巡行、运化、输送、分布起来的“运载力、疏导力、推动力”。

气在有形的世界是最难把握的,可是却又是最微妙的。

气比物质难把握在于无形,气比物质好利用在于气随时可以调控变化。

中医的伟大(系统、完整)就在于它利用“气脉”的通畅,来解决人体“血脉”里存在的问题。

“气脉”通,“血脉”则畅,人体就“健康”——无疾无恙。

二、中医对“气”的三大分类 :身体的气,简单分类有三大类:肺气,胃气和体气。

当然还可以分的更细微,但这样简单的分类,才便于简明的认识并利用“气”(炁)。

1、肺气:肺气就是呼吸的气。

西方医学说从肺部吸入氧气,再和血液里的血细胞发生氧化作用来供应全身的需要。

这当然是正确的。

同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吸气:人吸入氧气,这里的气压会渗入到身体里去,这是人体气脉气压的主要来源之一。

中医上十二经络的运行就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的,是不是正切合我这种说法?印度瑜伽的腹式呼吸和中国道教修炼的吐纳之术都是养生的绝好办法,或者我们通过深呼吸,让呼吸的气压尽可能地进入身体内部,让气的动力渗透到更深之处,这样的呼吸就是最好、最简便的养身方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解惑:“气”是中医的灵魂题记:如果不从“气”这一概念上去认识,中医的合理性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一、问题的提出对于中医这一传统学问,很多人将其视为迷信,因为它“没有科学依据”。

但非常奇怪的是,这么个“迷信”的东西,竟然用其荒诞不经的理论和莫名其妙的手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

医学不同于其它,那是关乎人命的事,如果不能治病早就被淘汰了。

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毫无道理、草菅人命的医学体系会传承数千年,甚至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必称科学的时代站稳脚跟。

那么,问题来了:中医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现代医学总是喜欢通过各种手段在中草药里找“有效成分”,应该说这确是认识中医的一个手段。

但是如果把它做为中医研究的重点,则是非常可笑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什么“有效成分”,也根本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给病人下药——中医是从四性、五味、经络归属的角度来认识中药的,而以此为依据开出的方子却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我们今天的医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却达不到前人的水平。

因此,我们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中药显然是有问题的。

既然中药不能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那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对经络的认识上来入手。

经络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在解剖学上找不到它,可是用经络理论来治病就是有效,比如针灸,用银针来刺入经络的交叉点(纵为经,横为络)——也就是穴位,对一些病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浅陋之人因为在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就认为这个理论是荒谬的,这是典型的无知之徒。

因为针灸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效果)。

这种事情外国人是解释不了的,到现在也解释不了,他们也做不到。

可以肯定的是,经络里面一定有某种物质的存在,因为没有物质肯定治不了病。

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神经?肯定不是,如果是神经的话早就找到了;血液?当然更不是了,经络图可不是血管分布图。

那么,最合理的解释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是“气”。

二、对“气”的认识经络并非神经网,也不是血管,而是“气”的运行通道。

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黄帝内经》是这样描述的:“经脉十二,络脉十五。

凡二十七气以上下。

”黄帝又问:“愿闻脉度。

”岐伯将人体的经络大致叙述了一下,然后说:“此气之大经隧也。

”不过这里的“气”可不是空气,而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物质。

这种物质就像电磁波和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并且带有能量。

遗憾的是,今天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全面地认识它,以至于对针灸等传统医术无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解释。

可我们的老祖宗却在很早以前就用“气”的理论来解释事情了,比如《国语》中,陕西发生了大地震,“三川竭,歧山崩”,周厉王问其故,大臣伯阳父答曰:“夫天地之气,莫失其序,若失之序,民之乱矣。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是有地震。

”又如《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可见从自然现象到人体健康,都离不开“气”的作用。

当然了,上面的两条材料只是老祖宗在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事物,并不代表这种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手段确实有其预计的效果,而且用其它理论就是解释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理论要么去积极地接受,要么理性地存疑,而不能轻易地否定。

“气”既非空气之气,那在写法上是不是也有差异呢?在古代是有的,这个字最早的见于先秦的竹简上,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既”,下面一个“火”。

后来有了简化的写法,上面的“既”字只剩下右半边,像个“无”字,底下则变成四点火(俗称四点水),被称为“无火之气”。

再后来,就被简化没了,统一成了“气”字。

这“气”是无处不在的,远到九天之外,近到方寸之内,都有它的存在。

我们人体内自然也有,经络就是“气”运行的路线。

所以用银针刺入经络这种行为在西医看来全无道理,而中医看来却是目的明确:那是在影响气的运行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灵枢》中,黄帝问歧伯说:“刺之有道乎?”歧伯答:“刺此者,必中气穴。

”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可以说,针灸的全部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气”的把握。

今天的医学不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又如何能解释针灸的合理性?和其它物质一样,气也是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而不同的性质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二性,底下还可以按不同的分法给分成诸如寒热温凉四性,或是金木水火土五性。

不同的物质内含有不同属性的气,下面以药材为例来说一下。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任何一味中药都有三个基本属性:性、味、归经。

“性”是四性,寒热温凉;“味”是五味,辛酸甘苦咸,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归经”是说药性会进入某一条具体的经络。

事实上这个“归经”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中药的根本奥秘是“气”,而不是西人所说的化学成分,因为所谓的“归经”就是中药被人吃下去以后,是要进入某条经络来发生作用的,如麻黄这味药入的是肺经和膀胱经,木通这味药入的则是心经和小肠经,独活这味药入的是肾经。

进入某条经络之后,气的寒热温凉之性再发生具体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口说无凭,举几个例子吧。

三、举几个例子下面从“气”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几味常用的中药。

1、中药里有一种含有剧毒的药材,叫做附片,毒性很大,吃多了要死人。

现在我们国家规定每副药方里附片的用量不得超过三克,超过就是违法,出事就得坐牢。

可在清朝末年,川西有一个名动天下的大医家,叫郑钦安,外号郑火神,此人特别喜欢用附片,一用就是好几两(我半年前去成都的一个大药店抓药,稍带着问了一下有没有郑火神这一派的方子,伙计说刚才就来了一个,一副药里下了两百克附片)。

可在他手上非但死不了人,治疗效果还特别好,这是怎么回事?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怎么也解释不了,而用中医理论来说就很简单了:附片性热,可温命门之火,让阳气上升。

对很多病人来说,这阳气一升,就什么事都好办了。

而这一切都是从气的角度来解释的,首先,附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升腾阳气,而“阳气”这一概念当然属于气的思想;其次,所谓“性热”,并不是说附片的温度有多高,而是它的气具有一种属性,可以让人体内的阳气升腾,所以这种属性被人形象地称为“热性”。

而说来说去,也都是在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

2、有一味治疗肺病用的药,叫“霜桑叶”,也就是让霜打过的桑叶。

桑叶在“归经”上是入肺经,所以可治疗肺病。

当然,这“入肺经”可能只是后人的比附,因为发现桑叶能治肺病而说它是入肺经,有可能是胡说。

可我这里要说的是霜桑叶。

桑叶让霜打过之后,在治疗肺病时效果远胜普通桑叶。

这事在西医上看来有点荒唐,因为即使让霜打过,其化学成分也没有变化。

中医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气的属性上来看这一问题:霜是什么时候降的?是秋天,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也就是说带有金性之气;而肺在五行的划分里也属金。

被霜打过的桑叶带有金性之气,而人体的肺气也是金性的,所谓“同气相求”,霜桑叶的气自然容易进入肺,从而对肺发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3、再说一味叫做苍术的药。

1955年,石家庄闹乙脑,苏联专家束手无策,周恩来急调四川名医蒲辅周亲临现场。

蒲老先生没有从西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是从中医的理论去加以诊断,说这是温病,依中医之理,当用白虎汤治疗。

结果药配发下去,疫情很快被解决。

1956年,北京又闹乙脑了,医务人员有样学样,也用白虎汤,结果效果不理想。

蒲老先生再次赴疫区诊断,说这是温病加湿症,用白虎汤只能治疗温病,却治不了这个湿症,于是在白虎汤里加了一味“苍术”,结果瘟疫马上又被平息了。

温病、湿症都是中医之理,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病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而白虎汤也是依中医之理开出的药方,并不是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

可是它们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过了,苍术这味药是用来治疗湿症的。

“湿症”是什么意思?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水蒸气太多,结果把我们的身体弄湿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还没听说过哪个人的身体里面水蒸气太多。

显然,这个“湿”并非指水蒸气多,而是气的一种属性。

那么,怎么治呢?蒲老先生用的是苍术。

苍术,性温,味辛。

温是升阳之性,阳气一升,湿气就会被驱除,因此中医里有个名方叫“升阳除湿汤”。

辛味之物所具有的气性也是可以升阳的,因为“气味辛酸发散为阳”。

而更重要的是苍术的药性可以进入属于脾的经络。

脾脏在中医里被称为“湿脏”,体内湿气一重,受害最严重的就是脾脏。

苍术被人服下之后,具有辛温之属性的气进入属于脾脏的经络,自然就能把脾脏的湿气驱除,那么这湿症就得以解决了。

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有些玄,可是别忘了,这么玄的理论却是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作为依托的。

四、结论上面三个例子,我相信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能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引入“气”这个概念,它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中医里面“性温”、“五行属金”之类的基本术语,而这些正是中医用来治病的东西。

不错,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对“气”这一物质进行检测,但我们是否因为没有能力检测到就要加以否定呢?显然不是的,因为认识一个事物的手段有很多种,并非只有用仪器检测这一条道(那种因为检测不到就要加以否定的做法是愚蠢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学术素养的表现。

事实上中医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认识途径)。

中医理论以“气”为出发点,从“气”的角度去指导治疗,而实际的治疗结果与其预计的结果又是一样的,其理论经得住实践效果的检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以“尚不能解释”而加以否定呢?目前还不能认识,那么继续认识就是了;目前还不能解释,等技术进步了自然就能解释,这些都不是对中医理论加以否定的理由。

用已知的去否定未知的,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祖先关于“气”的论述,从气的角度去认识中医。

【小编絮语】气,确实是中医的灵魂,因为西医或其他医学体系没有这个概念,因而就解决不了中医能解决的许多医学问题!并且,还会认为中医的许多做法匪夷所思(包括目前的许多科学教的信奉者,和中医粉之间的争论,其实就是因为对中医的这一条“语法”不了解,造成许多的彼此沟通的障碍。

)浅谈中医对湿邪的认识湿为天地间阴阳蒸腾濡润之气,而其作为邪气却能防碍人的身体健康,使人对它深恶痛绝。

俗语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攻克湿邪就应该对其作各面的认识。

首先,湿按照属性分为属于天气的湿如雨雾,属于地气的湿如泥水之浊阴之邪,有属于饮食的湿如酒酪水果,有属内伤脾肾、五脏、气血津液的湿。

第二,湿伤人的途径:雾露、山岚瘴气、风毒等邪气可从口鼻而入,雨、汗、泥水等可以从肌腠、皮肉筋骨而伤(伤湿),水饮浊腻之品从口而入,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产生的湿是从内而生,另有内中湿即内素有寒湿或初患浮肿又重感外湿。

第三,湿邪可以侵袭人体任何部位:感湿于头面四肢可见头痛、头风、面游风等,患于腰脚可见腰痛、脚气等,外伤皮肤见皮痹、皮疹,入于肌表可见发热、恶寒、自汗,滞于经络见痹重、难屈难伸、痉病,入于肌肉可麻木、跗肿、黄疸、按之如泥不起,伤于筋可见痿,滞于经脉为脚气病,流于关节轻者屈膝有声,甚则关节肿痛,入肾腰胯疼痛、身如板夹、胁如沙坠,入脾胃则呕恶、腹胀,入于小肠则颓疝、尿赤秘涩,入膀胱为淋,入于大肠为泄泻、腹痛、后重、脱肛,入于气血为倦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