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

合集下载

安东尼·吉登斯及其社会学理论

安东尼·吉登斯及其社会学理论

一、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如前所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1、结构化理论提出的主旨。

总体上看,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主旨和目的。

(1)试图超越帕森斯,寻求宏观与微观的整合。

毫无疑问,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影响非常大,但吉登斯认为,我们却不能过高估计帕森斯的地位,他说:“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理论里深深地刻下帕森斯的印迹,现在回头看来,帕森斯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厌烦,也理所当然地招徕许多批评与贬毁。

”帕森斯“抽象含混”理论的原因就在于,他追求普遍适用的模式解释社会。

吉登斯认为不能仅仅停留于宏观分析和宏观概括,而且也要进行微观分析,所以,在吉登斯著作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结构化、社会转型、现代性等宏观理论,也有关于个体心理结构,自我认同和情趣体验等微观层面的分析。

(2)试图超越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的对立,寻求两者的有机整合。

迪尔凯姆是社会学客体主义主要代表,吉登斯认为过分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片面地用物理学、生物学原则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也是错误的。

同时韦伯强调社会学的理解性,吉登斯认为也不全面,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把握社会问题。

这一点与马克思走得很近。

(3)也超越了冲突论、阶级论以及福利国家主义,试图超越左和右,寻求“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情,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冲突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同时,福利国家主义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必须寻求新的“第三条”道路。

2、结构化理论内容(1)结构化理论的基础:吉登斯认为,应当用结构的“duality ”取代哲学上的主客二元性理论。

在他看来,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制约性,更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社会本身存在着结构,这种社会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及规则限制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另一方面,人们在自己的社会行动中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以此来影响、规范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以及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性别排斥

性别排斥

浅析性别排斥从社会学角度看,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我们主要关注基于生理性别而产生的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意识的内涵是从人的基本权利出发,重新审视和反思现存的两性关系和性别规范,清理和消除两性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壁垒和障碍,扩大男人女人的选择性,促使男女两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它完全不同于传统上的性别等级关系:把一些人看作高贵的,把另外一些人看作低贱的,把某个性别看作尊贵的,把另一性别看作卑微的,通过剥夺一部分人的权利来使另一部分人增进自己的利益和资源。

它具有思考的品质:既不盲目地接纳一切现存的性别规范,也不一概排斥一切传统的性别规范,而是放在是否促进男女两性共同发展的尺度上来衡量,而性别排斥也是在社会中产生的,所以,我们先来关注一下社会排斥。

一、社会排斥的概念和内容自从1974年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首次提出“社会排斥的概念以来,无论学者还是政府部门,“社会排斥”已经变成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是正如牛津大学纽费尔德学院院长托尼•阿特金森一再提示学者们那样:虽然人们逐渐广泛使用“社会排斥”,但仍然不清楚它的准确含义。

这说明了一个现状:人们广泛关注社会排斥,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权威的理论体系。

可见,社会排斥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

吉登斯指出,“社会排斥”是社会学领域的学者首先提出来的,现在已被政治家所接受。

英国政府设有社会排斥部;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排斥概念被欧洲委员会所采纳并作为其形成社会政策的核心。

从国外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者们在分析社会排现象时主要关注四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排斥现象,即社会排概念的定义;二是,在实践中,社会排斥现象发生的社会领域或向度者说是社会排斥现象的类型,三是社会排斥现象的属性,即它与贫困剥夺、边缘化等社会弱势有什么不同的特征?此外,是什么原因造成社会排斥现象?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分析社会排斥现象的基本框架。

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社会学家莱维塔斯和戈登等人则在研究中认为,社会排斥是一个复杂而具有多重特性的过程,包括一些个体或群体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领域,都缺乏社会大多数人拥有的资源、权利、商品和服务或获得这些资源的权利被否定,以及没有能力参与常规的社会关系和活动。

第十一讲 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

第十一讲 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

• •
第三节 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评价
• • • • 吉登斯提出了结构化的二元性理论,实际上是认识带 社会行动者具有能动性。 他把社会的人描述为自觉和自决的人,是有知识的行
动的人,即是有知识的行动者。
使用这个概念原因是此结构是一具体而分稳定的状态。 在他的理论中,时空脉络构成了行动者行动时必然面 对的条件,而权利不再外在于行动,权利、时间与空间应 该被置于社会理论的核心。
第一节 吉登斯思想的来源、批判对象 及基本态度
• 一、思想来源
• 吉登斯的思想非常丰富,所涉及的思想来源也极其广泛。 其思想基本线索如下: • 1、他受到现代哲学中“语言转向”思想的影响; • 2、他受到舒茨现象学和民俗方法学的影响; • 3、他大量地吸收了戈夫曼的思想; • 4、解释学对他的影响是独特的; • 5、他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进行详尽的评论; • 6、赞成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主张和对资本主义的分析 • 7、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进行极大的关注; • 8、对福柯后现代理论进行评论。
• • •
四、对结构概念的讨论和结构理论的推论
• 吉登斯认为结构是一个通用的类属范畴,包括几个结 构概念之中: • 1、结构性原则; • 2、结构丛; • 3、结构特征。 • 吉登斯使用他的理论对社会变迁进行解构。他认为: • 1、从结构性决定机制到社会进化再到历史唯物主义, 其一般性程度是逐渐递减的。 • 2、在社会进化过程,对权利概念进行了重构。他认为 权利是使人完成某种事物的手段,因此直接蕴涵在人类行 动中。
三、基本态度
• (一) 吉登斯认为在社会学发展历史上,存在以下四个 不言自明的预设: • 1、社会学发展追求自然科学化; • 2、社会学产生的背静是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面对 诸多社会问题而兴起的保守思想; • 3、社会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秩序问题——社会如何可 能? • 其背后的预设是社会是自存的整体,有可以分辨的边界、 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 4、社会学研究的社会基础是以共识为基础的秩序,冲突 是异样态度。 • 吉登斯为自己确立的任务就是破除这四大虚设,对社会 学发展加以重新思考。

吉登斯脱域理论

吉登斯脱域理论

吉登斯脱域理论
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吉登斯脱域理论(Giddens’sascastheory),这一理论是由英国社会学家、著名的哲学家、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的作者Anthony Giddens 提出的。

吉登斯脱域理论是一种宏观层次的社会理论,它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和脱域的新的社会结构。

它强调连接,而不是社会间的分开,强调复杂的多重网络,而不是划分的结构性系统。

吉登斯脱域理论注重多种类型和形式的连接,它重视家庭、国家、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以及传播技术和全球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在当代全球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被认真考虑。

吉登斯脱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变化与传播的连接,他认为,当今社会结构的实质内容是传播,传播与变化紧密相关,传播和变化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势不可挡。

例如,在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位于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就像作者Anthony Giddens在他的书中指出的一样,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脱域发展。

此外,吉登斯认为,传播也可以引起一些现象,比如社会差异、社会改变和社会重构。

吉登斯的理论也建议,由于传播的连接,就社会和个人而言,它们之间变得越来越脱域,越来越失控。

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和个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与其他社会连接,可以流入和涌出,以及跨越时空限制,追求在社会结构中更自由的生活和发展。

综上所述,吉登斯脱域理论的核心是变化与传播的连接,它着重于当代全球社会结构的变迁,因此可以说,吉登斯的脱域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当前全球社会结构的方法,并为连接不同社会形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当代社会学理论

当代社会学理论

当代社会学理论1.吉登斯结构-行动二重性理论吉登斯指出,以往的研究大多分别专注于社会生活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并将二者对立起来加以片面论述。

这种二元对立的研究方式,是一种分裂社会,误解人生的思维方式。

只有克服这种二元对立模式,才能正确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展开,不断虚构的社会生活。

因此吉登斯提出,以结构的二重性原则,来取代主客二元论。

他说:“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把这种二元论重新建构为某种二重性,即结构的二重性,这一假设正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

”吉登斯的观点是:客体主义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体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

这两种因素在社会生活中是实存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这些因素通过人的行动而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一方面,社会本身存在结构,人们按照原有的结构关系制约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人们不仅可以一起自觉性认识原有社会结构,调整自己的行为,而是按照自己在行动中不断产生的新要求来调整行为规则和社会制度,进而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从客观上的制约地位转入主观的创造过程中。

1.人服从结构,结构制约人的行动;2.人创造结构,结构适应行动。

于是,社会结构由此而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创造性两种品格,而且,这两种品格是融合而存的。

由此所谓的结构二重性,就是结构既作为自身反复不断地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又是这种行为的结果。

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2.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在贝克看来,现代性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断裂,在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阶级社会),现在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风险社会。

阶级社会正在不断的向风险社会转变。

与以财富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不同,风险社会的轴心原则是风险的分配,风险生产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的逻辑。

风险和财富一样是要分配的东西,但两者所关涉不同的利益分配逻辑。

和财富一样,风险也附着在阶级模式上,只不过以颠倒的方式:财富在上层聚集,而风险在下层聚集。

社会学基本概念 吉登斯

社会学基本概念 吉登斯

社会学基本概念吉登斯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学科,而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则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对社会学基本概念的阐述有着重要的贡献。

首先,吉登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了“结构化”(structuration)的概念,强调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认为社会结构不是外在于个体的束缚,而是由个体的实践不断构建和维持的。

这种双向的结构和实践的互动关系,使社会生活具有了动态性和变化性,这一概念对于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次,吉登斯强调了社会的“现代性”(modernity)问题,认为现代社会具有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模式。

他指出,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高度的社会分工、复杂的社会机构、个体的自由选择和社会的不确定性等。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深刻影响了后现代社会学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变迁的趋势。

此外,吉登斯还提出了“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的概念,强调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社会制度包括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各种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形式,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吉登斯的社会制度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社会规范的变迁,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未来走向。

总的来说,吉登斯的社会学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变迁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结构化”概念强调了社会结构和个体实践的互动关系,揭示了社会的动态性和变化性;现代性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特征和社会的运行模式;社会制度理论则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的规范影响。

通过学习和理解吉登斯的社会学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和社会的变迁规律,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吉登斯的风险理论

吉登斯的风险理论
人类学家。
他是现代社会学领域的知名学
他曾担任过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 长、英国社会学会主席等职务。
吉登斯的理论背景与贡献
吉登斯的风险理论是在反思和批判传统工业社会的风险基 础上形成的。
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面临着比传统社会更大的 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人们的生产、生 活、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金融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金融风险的控制
吉登斯认为,金融风险的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提 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等。此外,还需要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防范
吉登斯认为,金融风险的防范需要注重预防和预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金融 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金 融机构和市场的监管和自律,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
和意外风险。
复杂性和模糊性
现代风险的性质复杂,涉及多个领 域和层面,如环境、经济、政治等 ,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也很难准确把握。
全球性
现代风险往往超越国界,具有全球 性,例如气候变化、疫情等,对整 个世界产生影响。
现代风险的产生原因
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带来了新的风险,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能等,这些技术既带来了发展也带 来了潜在的危险。
吉登斯的风险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 性,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 义。
吉登斯的理论框架与主要观点
吉登斯的风险理论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的内容:安全与风 险、现代性的反思、生活政 治的崛起。
他认为,传统工业社会的安 全体系已经无法应对现代社 会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 要建立新的安全体系来应对 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社会排斥理论的名词解释

社会排斥理论的名词解释

社会排斥理论的名词解释在当今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方式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是,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排斥现象。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现象,社会科学家们提出了社会排斥理论。

本文将对社会排斥理论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一、社会排斥的定义与特征社会排斥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互相排斥、边缘化或孤立化行为。

它是一种主动或被动的过程,涉及到某些个体或群体被拒绝、忽视或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资源和机会。

社会排斥有时基于个体的特征,如种族、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或残疾等。

它还可以基于群体之间的隔离、冲突或偏见。

社会排斥具有几个特征。

首先,它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到多个主体的行为和反应。

这不仅包括排斥者和被排斥者,还包括旁观者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次,社会排斥是一种动态过程,它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展。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被排斥者可能被重新接纳,而在其他情况下,排斥行为可能会持续加剧。

最后,社会排斥具有多样性。

它可能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存在,并涉及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环境。

二、社会排斥的原因与影响社会排斥的原因和影响是多样而复杂的。

它们涉及到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因素。

在个体层面,人们的态度、行为和偏见可能导致他们排斥他人。

这些因素可能受到文化、家庭和教育等背景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社会结构、制度和权力关系也可能导致一些人被排斥。

例如,某些群体可能由于种族隔离、阶级差距或法律歧视而遭受排斥。

社会排斥对个体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被排斥者来说,他们可能经历心理、情感和社会上的负面效应。

这包括自尊心的下降、孤独感的加重、社会支持的减少以及资源和机会的限制。

此外,社会排斥还可能导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断裂,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和不公平。

它可能导致社会凝聚力的下降,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

因此,理解和解决社会排斥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社会排斥的应对与解决为了应对和解决社会排斥问题,有必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首先,公众需要加强对社会排斥的认识和意识。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权利的缺失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权利的缺失

有过特殊 的农 民工这样 的社会类别存在 , 它是 由制度与文
化 共 同建 构 的第 三 者 身 份 。 这 种 社 会 类 别 的被 建 构 , 为城 市 的相 关 制 度 提 供 了某 种 正 当性 源 泉 , 给 “ 市 居 民 ” 也 城
提供 了一个确 认外来者身份的优势立场 , 还给 乡城迁 移者
社会权利的缺失 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因此 , 除社会排斥 , 障农 民工的社会权利, 消 保 既是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 关键词] 民工; 社会排斥; 社会权利 农
[ 中图 分 类  ̄] 63 3 [ 献 标 识码 ] A -D 6 . 文 [ 文章 编 号] 0 8 7 7 20 ) l 00 - 4 10 — 6 2(0 6 O 一 100
本 身 提 供 了一 个 新 的 身 份一 “ 民 ”与 “ 市 居 民 ”之 外 农 城 的第 三 种 身 份 。 [( 1 】 挣” 根 据 国 家 统 计 局 的 初 步 调 查 , 0 20 0 4年 农 村 外 出打 工 的 农 民工 已近 12亿 。他 们 身 份 上 . 是 农 民 , 业 上 是 工 人 , 部 分 时 间 生 活 在 城 市 里 , 事 第 职 大 从 二 、 三 产业 的劳动 , 第 为城 市 的经 济 建 设做 出了 重要 贡 献 , 但 是在现 实 生 活 中却 沦 为弱 势 群体 , 在城 市 中遭 受 排 斥 。他 们 的生 活现 状 与 其在 经 济和 社会 发展 中的地 位 明 显不 适 应 , 这
行 了相关研究 。 李斌博士认为 , 社会排斥理论主要研究社会
弱 势 群 体 如 何 在 劳 动 力 市场 以及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中 受 到 主 流 社 会 的 排 挤 , 日益 成 为 孤 独 、 援 的群 体 , 且 这 种 排 斥 而 无 并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自由原则:即媒体的新闻出版自由。

言论与传播自由是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自由的应有之义,是新闻道德的一个根本原则,它与联合国颁布的《国际新闻道德心跳》的规定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

从媒体伦理调节的主体之一的信息传播者的角度来看这一原则,新闻自由这一原则是传播主体对职业的要求,是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从历史上看,之所以传媒的力量能日渐上升,并成为现在的社会“第四方权力”,也正是其自由的精髓,让大众能以此作为武器,不断地推动历史的进步。

责任原则:随着传播界滥用传媒自由的现象日趋严重,反对不受法律与道德限制去滥用新闻出版自由权的社会责任论开始兴起,他主张传媒要对整个社会承担法律与道德责任,赋予人们新闻处阿班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赋予新闻出版自由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因为,权利的获取与责任的承担,对于新闻自由来说,是一个统一整体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传媒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和勇于、敢于承担监督的义务。

传媒强有力的监督就像是社会的一双尖锐的眼睛,关注社会发展中正面的和负面的一切现象,为社会构筑良好环境做出贡献。

真实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讲真话原则,要求传媒内容真实准确可靠,可分为三个层次: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对具体事实的概括必须真实、报道的事实在类和量上符合整体实际。

从信息传播者角度来看,这是作为传媒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更是一种义务和道德底线,是媒体工作者的第一伦理精神;作为受众来说,具有被告知真相的权利;作为社会来说,传媒的真实,一方面可以作为对手中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不真实的报道也会加剧社问题,危及社会的稳定,所以在新闻工作中应当秉承求真务实的伦理原则,客观真实地报道所发生的事件。

倘若媒体连尊重事实这一原则和精神都不具备,以致编造杜撰或片面取材或夸大报道或刻意隐瞒事实,就会失去手中的支持,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对社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媒介歧视所谓媒介歧视,是指传媒不能够平等地对待分布于不同社会地位维度上的人群,歧视弱势群体即处于阶层低端和社会边缘位置的人群。

对归正人员回归社会中的社会排斥分析

对归正人员回归社会中的社会排斥分析

2010年4月第22卷 第2期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un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Ap r 12010Vol 122 No 1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胡 滨(),男,湖南永州人,怀化学院政法系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犯罪社会学、刑事政策学。

对归正人员回归社会中的社会排斥分析胡 滨(怀化学院政法系,湖南怀化 418008) 摘 要:归正人员在重返和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遭受着经济、政治、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

导致社会排斥的原因除了来自社会结构和文化之外,还有归正人员自身的原因。

为了消除社会排斥,我们必须确立前科消灭制度、改变人们对归正人员的偏见和提高归正人员的自身素质。

关键词:归正人员;回归社会;社会排斥中图分类号:D9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75(2010)02-0137-04 归正人员是对先前“标签色彩”浓厚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等称呼的取代,体现了对那些曾因违法犯罪而被司法机关或矫正机构处理后重回社会者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归正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在各级政府中设有专门负责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工作的安置帮教机构。

同时,对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已成了考核各级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我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颁行过不同的保护归正人员合法权利以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虽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归正人员各项权利进行保护和专门机构帮助他们回归社会,但是归正人员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仍然遭受着诸多的社会排斥。

一、社会排斥理论简介(一)社会排斥理论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刻的调整,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以及利益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社会转型所造成的大量失业和两极分化,它是以一种“新贫困”现象呈现在社会学家面前。

第十六讲 “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吸毒成瘾的社会学解释

第十六讲  “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吸毒成瘾的社会学解释

第十六讲“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吸毒成瘾的社会学解释吸毒人群自身的生活方式的定型化如同一种内推力,这种推力是指向主流社会群体之外的。

他们在重新回到社会以后,因为自身的生活方式上的诸多问题,自觉不自觉地远离了主流社会。

当然,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吸毒者与社会的脱节,或者说吸毒者与主流社会群体远离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自身的推力,还可能有社会群体对吸毒人群的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有可能是拉力,也有可能是推力(排斥力)。

如果是拉力,并且社会群体形成的对他们的拉力大于他们自身远离社会群体的内推力,他们还有可能回到正常社会中去。

但事实上,社会要么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要么是软弱无力之手,没有任何拉力,与之相反,有些地方甚至雪上加霜般给予了他们一股社会排斥力。

这种社会排斥和社会歧视是无形的,但对于吸毒人群来说,却是感受最深的。

认为,社会排斥成为了他们走不出毒品世界的社会外部根源。

在与吸毒人群的访谈过程中,大量个案表达了遭受社会排斥的愤怒和绝望。

吸毒人群在社会中四处碰壁,心灰意冷,不断遭受家庭、社会抑或家庭与社会双重排斥,产生大量不良抵触情绪(如破罐子破摔),这就导致他们本就不够稳定的情绪变得更加焦虑和失调。

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下的吸毒人群,心理失衡,会出现较多的反社会倾向,而这些情绪又成为他们吸毒的诱因和动机。

因此从大量个案资料出发,从社会排斥的理论人手,来分析吸毒人群成瘾(久吸不戒)的另一社会症结。

吸毒人群从群体阶层归属上看,属于边缘弱势群体(或者弱势阶层)。

要理解他们为何走不出毒品世界,首先要设身处地从他们的生存境遇出发。

一、弱势群体、社会排斥概念1.弱势群体概念吸毒人群是一个边缘弱势群体,因此有必要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

近年来,学术界、政府、大众媒体对弱势群体,抑或是弱势阶层,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界定,众说纷纭。

最直观的方法是从经济的角度来标识弱势群体,如李强从利益结构的角度,将中国社会分成4个利益群体: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简介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简介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简介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以批判的特点而著称,他的结构化理论最初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在与功能主义的抗衡中诞生的。

它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很长的时间,1984年出版的《社会的结构》是该理论最成熟、最系统的著述。

吉登斯的《社会的构成》可以看成是他的结构化理论的一次总结性描述。

这也是吉登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

在书中,吉登斯主要论说了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这也是社会学家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他通过对各相关学派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论述,表达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一种建立在结构二重性基础上的理论。

该理论通过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反思,树立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即超越传统理论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

他提出社会学所探求的社会结构,只有经过结构化过程才能得到说明。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内容结构化理论是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探究个人的社会行动及其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他反对社会学理论传统上的将宏观与微观、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视为彼此独立存在的两极, 要么强调“社会结构的物化观”, 将社会结构视为独立于个人行动的象“物”一样外在于个人的实践的东西; 要么强调微观的个人行动、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互动和个人的意义建构, 将宏观现象还原为微观现象来解释的二元论观点, 认为宏观与微观、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双方都是相互包含的, 并不构成各自分立的客观现实。

他的这一辩证观点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的构成》一书中所阐述的结构化理论之核心——行动与结构的二重性原理中。

吉登斯将“结构”理解为不断地卷入到社会系统的再生产过程之中的规则和资源: 结构具有二重性,即社会结构不仅对人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 而且也是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中介, 它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 又改变着结构。

吉登斯悖论

吉登斯悖论

吉登斯悖论吉登斯悖论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吉登斯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在理性判断过程中常常受到对群体观念的影响。

其含义是: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情感到兴趣,就会把它看成是关系到大家的公共利益的事情;如果对某件事情没有意见,就会把它看成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由于受“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常常根据个人的偏好对别人的活动作出不合理的解释,使公众的福利遭到损失。

从而在经济学上引起了著名的“吉登斯悖论”。

吉登斯假定在人们对社会不平等保持沉默的情况下,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由法律和政策确定。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不公正的现象,甚至许多同类事件也是在被媒体曝光后才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吉登斯悖论因此产生了。

一个人对一个陌生人行为所做的合理的经济分析,要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第一,行为必须是在其道德感约束下进行的;第二,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内在的“普遍情感”,即把他人的行为看作是自己行为的一个可能的组成部分,并据此判断该行为的利弊;第三,这种情感是一种非利己主义的。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便会犯吉登斯所说的错误。

吉登斯给出了两个实例来证明这一点。

在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很难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力消除社会不公正。

另一方面,一旦我们发现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我们就应该及时地反映出来,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转。

当然,吉登斯悖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相对不足造成的,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我们应该考虑到自己的理性判断,既要维护社会公正,又要让经济生活充满活力。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公平竞争,经济的稳定增长,人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些都需要社会成员具备理性判断的能力。

看了这些例子,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有时候即使知道是公正的,却还是需要反映出来,希望社会有更多的合理的投诉途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有关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举报热线,让全民的公平意识觉醒,不能再让这样的悖论发生了。

我们都应该警醒,不能只顾着享乐,忽视了公正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努力去创建一个和谐、友爱、互助的社会环境,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用正直善良的心灵拥抱未来!。

试析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试析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试析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刑释人员回归社会面临心理、社会保护、社会排斥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监狱管理不到位、相关法律或制度不够健全、大众思想观念对刑释人员的禁锢以及刑释人员自身因素等有很大关系。

标签:刑释人员;刑释回归;问题及原因刑释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历来备受关注,对刑释人员给予必要的帮扶救助是世界各国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之一。

学者们也关注刑释人员的回归社会情况,尤其是社会学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采取不同研究方法对刑释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对刑释人员的成功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尽管如此,我国的刑释人员仍然面临心理、社会保护、社会排斥等方面的问题,这给他们的社会回归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一、心理问题一般来说,不同的刑释人员因其服刑时间不同而心理各异。

长久的监禁生活使得他们的环境、生活习惯、物质条件等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早已与服刑前的人际网络脱离。

刑满释放往往会打破他们服刑后期相对情绪稳定的状态,而产生了同释放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反应。

服刑人员在释放前都普遍存在对就业的向往、怕受歧视、婚姻恋爱、社会化、形势和环境、重新犯罪六个方面的心理。

他们一般都会有发挥自己在服刑期间所学到的一技之长的愿望;害怕受到家人、邻居等众人的冷落和歧视;重返社会后有逐渐学会适应形势和环境、痛改前非、“牢内损失牢外补”的愿望以及重新振作起来、融入社会的决心,力求做一个守法、知法、懂法的公民。

造成刑释人员这种心理的原因有二:其一,与其服刑期间的监狱教育有很大关系。

由于受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和注重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监狱教育的三大手段——“教育、监管和改造”中的“教育改造”工作被其他工作削弱,变成“重监管,轻教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缺乏针对性,重视入监教育,轻视出监教育等。

其二,刑释人员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贵州省民族地区,民族民间的传统观念或习俗对刑释人员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论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以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视角

论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以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视角

论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以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视角如今,教育已成为社会中一项重要的资源分配方式,它对个体的生活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教育排斥和教育阶层化问题也日益凸显。

那么,关于教育排斥和教育阶层化的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状?本文将以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教育排斥和教育阶层化的相关问题。

首先,需明确教育排斥和教育阶层化的概念。

教育排斥指的是由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性别、种族等因素,而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分配的现象。

而教育阶层化则是指由于社会经济阶层的不平等分配,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人在教育领域中所获得的机会和资源也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教育排斥和教育阶层化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三个维度的互动效应:资本、文化和权力。

首先,资本维度指的是个体拥有的经济资源。

在教育领域中,经济资源可以直接買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如进名校、招聘家教等。

这使得少数拥有经济资源的人能够从一开始就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由此导致教育的阶层化。

同时,也限制了经济弱势群体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进一步造成教育排斥。

其次,文化维度是影响教育排斥和教育阶层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包括知识、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教育系统往往以中产阶级文化为准则,所以属于其他文化背景的学生往往遭受到教育的排斥。

此外,文化背景也与资本和社会地位有一定的关联,这使得文化排斥与社会排斥互相影响,进一步加大了教育阶层化的程度。

最后,权力维度也是导致教育排斥和教育阶层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权力维度是指在决定教育政策和资源分配中的权力关系。

强大的政府和利益集团常常通过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来维护自身阶层的利益,从而导致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被削弱或被排除在外。

这种权力导向的教育体制不仅使教育阶层化问题愈发突出,也直接导致教育排斥现象的产生。

综上所述,教育排斥和教育阶层化问题是涉及到个体生活和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

安东尼·吉登斯及其社会学理论

安东尼·吉登斯及其社会学理论
正因为信任同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如此密切相关,所以,当人类社会进入到晚期现代性时(late modernity),时空分离和抽离化走向了极端,信任也达到了极端。没有信任以及信任的丝毫移动都会导致现代性后果——灾难的发生。
所以,他说,“在现代性条件下,信任和安全、风险和危险以种种具有历史独特性的方式而相互并存”。(《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98,21)
但是,“现代性也有其阴暗面,这在本世纪变得尤为明显。”在他看来,现代性也必然会导入一些先前年代所知甚少或者全然不知的新的风险参量,包括后果严重的风险。所以,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便构成了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这部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现代性所导致的风险因素:
第一,从风险的形式来看:一是核战争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整体威胁风险;二是突发事件的不断增长而影响着每个人,例如全球劳动分工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交流的崩溃等等所产生的风险;三是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产生的风险,如人口爆炸、生态环境污染等;四是其它各种制度化风险环境的产生,如投资风险、市场风险等等。
一方面,社会本身存在着结构,这种社会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及规则限制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另一方面,人们在自己的社会行动中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以此来影响、规范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以及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因此,社会结构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
(2)社会结构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也具有主观性。一方面,吉登斯指出,“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52),因而具有客观性,也就是说,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制度或规则,它们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
三、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吉登斯认为,国家形态的转型不仅仅只是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宏观方面的变迁,而且也同时导致人们心理结构的变化。由此,他写了《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要研究的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如何改变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进而引起人们自我意识的深刻变化,然后又以变化了的心态去重构现代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读《社会学(第五版)》有感第一部分:引言自从1974年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概念以来,无论学者还是政府部门,“社会排斥"已经变成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是正如牛津大学纽费尔德(Nuffield)学院院长托尼•阿特金森一再提示学者们那样:虽然人们逐渐广泛使用“社会排斥",但仍然不清楚它的准确含义。

这说明了一个现状:人们广泛关注社会排斥,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权威的理论体系。

吉登斯(Giddens)也是众多关注这一理论的学者之一,1997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吉登斯为该院院长)成立了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社会排斥分析中心。

该中心是全球最权威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中心之一。

第二部分: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吉登斯的《社会学(第五版)》是一本教材性的书籍,书中介绍社会排斥理论的部分不是很多,只占了一章节.由于是教材的缘故,他在介绍这一理论时力求客观,因此这本书中社会排斥理论不仅仅是吉登斯自己的观点,还部分引用了其他学者的意见.《社会学》对社会排斥的介绍分为五个部分:(一)对社会排斥的定义;(二)社会排斥的维度;(三)社会排斥的实例;(四)犯罪与社会排斥;(五)上层社会的社会排斥。

(一)社会排斥的概念。

1。

吉登斯指出,“社会排斥”是社会学领域的学者首先提出来的,现在已被政治家所接受(例如英国政府设有社会排斥部;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排斥概念被欧洲委员会所采纳并作为其形成社会政策的核心).“社会排斥”指的是造成新的不平等的根源,是指通过某些方式有可能阻隔个体全面参与社会。

2。

社会排斥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体的行动与责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力量在塑造人们所处的环境时所起的作用.3。

社会排斥的概念比“底层阶级理论”更宽泛,它不单指状态,其优越的地方在于强调了动态过程,强调了排斥的动力机制。

(二)社会排斥的维度。

吉登斯根据戈登及其同事所做的“英国的贫困与社会排斥”调查,区分出了“社会排斥”的四个维度:1。

贫困,但是吉登斯认为“社会排斥理论”比“贫困"更宽泛,它关心的是一系列妨碍个体或群体拥有对人口中大多数人开放的机会的广泛因素。

2。

劳动力市场排斥,吉登斯认为劳动力市场排斥可以导致其他形式的社会排斥,比如社会关系排斥(因为劳动力市场也是发生社会关系的重要领域)。

同时,他也指出,不能认为在劳动力市场的不活跃就等于被“排斥”(例如,学生,退休者,从事自家家务活动人)3.服务排斥,是指缺乏获得基本服务的渠道,包括在家中(例如缺乏水电供应)和在家外(例如获取交通、购物或金融服务的渠道)。

服务排斥的对象可能是个体排斥(一个人因负担不起而无法享受某项服务),也可能是集体排斥(整个社区无法享用一项服务)。

“英国的贫困与社会排斥”调查发现,英国的服务排斥领域很广泛且感受到排斥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也比较大。

4.社会关系排斥,其表现有五个方面:第一,个体没有能力参与日常的社会活动(比如消遣娱乐,休闲度假);第二,如果与亲朋相隔绝,也是被社会关系排斥;第三,在必要时缺乏实际上的情感上的支持(比如在心情抑郁时无人倾诉,在面临重大事情时无人商量);第四,缺乏公民参与,这是社会关系排斥的最先体现出来的(包括投票等);第五,部分人自己离群索居,也是社会关系排斥.(三)社会排斥的实例。

吉登斯指出,社会学家研究了很多种形式,包括住房、教育、劳动力市场、犯罪、年轻人和老年人等,吉登斯介绍了已经在英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引起注意的三种社会排斥:1。

住房与住区,社会排斥的本质可以在住房方面清楚地表现出来。

处于劣势的个体选择理想住房的机会被排斥,同样,整个社区也可能被排斥。

在安全、环境状况及公共设施的便利性而言,各住区之间的差异相当大。

在受到剥夺的社区,人们比较难以克服排斥,难以采取措施更加充分的参与社会。

2。

农村地区,在城市被认为是积极健康生活所必须的医院、学校、政府服务可以就近得到,但是农村地区获得这些服务的机会很有限。

而交通服务是影响农村排斥的最大因素之一。

3。

无家可归,这是一种最极端的排斥形式,无家可归者是街头暴力的受害者,且被法律和警察保护所排斥。

吉登斯认为,最容易沦为无家可归者的人,是那些来自较低层阶级的人,长期失业是一个重要原因,与亲朋好友关系断裂也是一个影响.但是社会学上对于这类排斥产生的原因和应对办法的争议也最大:①为无家可归者辩护的人认为,需要采取一种更为长远的思路解决问题,比如提供咨询、中介、职业培训及交友扶助计划等;②许多慈善团体反对终止短期措施,比如提供睡袋和保暖衣物等;③英国政府部门认为这是“花钱把问题留在那里”;④而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提供合适的住房对于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⑤少部分人强调这个问题与个人的情况高度相关。

(四)犯罪与社会排斥.吉登斯认为,犯罪与社会排斥存在密切的关联,现代社会有一种趋势:背离“包容性”的目标,转而趋向承认甚至助长某些对公民排斥的制度。

吉登斯认同美国社会学家埃利奥特•柯里的看法,即犯罪的增加与社会排斥存在着几种主要关联:第一,知识经济的兴起,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转型及政府政策的变化,这造成了贫困的增加;第二,许多问题社区(流动人口增加,房价过高,社区凝聚力减弱)可以感受到社会排斥的加强;第三,经济剥夺和社群分裂给家庭生活造成了压力;第四,国家“削减"了许多可能“重新融合”社会排斥者的计划(例如儿童早期干预,心理保健等);第五,遭受“社会排斥”的人群避开合法渠道而采用非法的手段变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提升自己的消费水平。

(五)上层社会排斥。

吉登斯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排斥现象都发生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身上,现在正出现“上层社会排斥“的新动向,指的是位于社会顶层的少部分人由于自身的财富、影响力和社会联系,主动退出参与主流制度的现象。

上层社会排斥的形式有许多,比如,富人选择私人服务,从而完全退出公立教育和保健服务领域;富人住区与其他部分相隔绝;通过私人顾问的帮助,可以大幅减少纳税等。

他认为,上层社会排斥和底层社会排斥一样,破坏了社会的团结,不利于社会的整合凝聚。

第三部分:对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的思考(一)吉登斯社会排斥理论的创新点,吉登斯在该书中对社会排斥理论进行阐述的闪光点主要有三个:1。

吉登斯指出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社会排斥的动力机制。

这就提示人们在研究社会排斥时要把握其产生的原因、过程、造成的后果等,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排斥提供了新的思路。

2。

社会排斥呈马太效应特征,即对下层社会来说,在经济上被排斥也意味着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会产生连带排斥反应,因此,这将意味着缓解乃至根本解决对下层社会的社会排斥问题并非易事.3。

吉登斯创造性的提出了存在与下层社会排斥相对应的上层社会排斥现象。

排斥性这一概念所涉及的是把属于某些群体的人排除在社会主流之外的机制。

因此,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有可能被社会排斥,社会地位高的人和社会地位低的人都可能位于社会排斥的不同向度上。

即在当代社会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排斥类型:一种是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排斥,将他们排除在社会提供的主流机会之外;另一种是社会上层人土的自愿排斥,也就是所谓的“精英的反叛”:富人群体选择离群索居,从公共机构中脱身而出。

前一种是“非自愿排斥”,后一种是“自愿排斥”。

吉登斯通过分析认为,从社会融合的角度看,限制精英的自愿排斥对于在社会底层营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解决上层对其他群体的社会排斥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经济上的排斥性总是涉及到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含义。

(二)应用吉登斯社会排斥理论的需要注意的问题1.吉登斯提出的社会排斥理论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国的社会现状,其理论的普适性有待研究。

尤其是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可以说处于急剧的社会变革的之中,在应用这一理论时更应该注意。

2.在该书中,吉登斯只是对社会排斥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维度等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他是如何提出这种观点的,也没有明确的提出如何解决社会排斥这一现象。

(三)从社会融合的角度看社会排斥理论一个融合程度较高的社会,其所有的社会成员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机会、权利及共同的价值,社会行动者会对集体项目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各个社会组织和各种社会目标之间的冲突不存在或者最小化(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费尔德曼,2009)。

因此,从社会融合的角度看,非社会融合就是社会排斥的一种表现。

所以,社会排斥还应该包括一部分人被阻止进入社会中心,比如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民的排斥。

第四部分:社会排斥在中国的表现吉登斯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成员中断或者可能中断参与社会的表现。

他的社会排斥理论不单单注意由于社会成员自身原因而产生的排斥,它更关注社会力量的作用。

他认为,社会排斥研究阻止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拥有开放性机会的各种因素,而且它注重对排斥过程的研究,研究社会排斥的机制,即社会成员如何和怎样在社会过程中被排斥。

社会排斥如今已经越来越被中国的政府部门和社会政策研究机构所重视,成为了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之一.虽然吉登斯创造性的提出了上层社会排斥的概念,但是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状况下,我认为应该更注重对下层社会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全面、综合的考察.我认为,在农民工、失地农民、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弱势群体方面应该是社会排斥理论在中国可以指导应用的重点领域。

因此,借助社会排斥理论了解当前农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及认识弱势群体本质特征,提升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弱势群体摆脱边缘化的社会处境是当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例如,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

农民工所遭遇的社会门槛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排斥凸显出社会不公。

这就需要在确立社会公正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反社会排斥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

因此,在制度上的安排要克服集体排他的倾向,给予农民工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允许并鼓励农民工建立自己合法的社团组织,给农民工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等。

结合中国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我认为他们面临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排斥。

即将贫弱群体排斥在各种制度之外,贫弱群体无法享有社会权利,被排斥出某些国家福利制度而无法获得公正的国民待遇。

这是造成中国社会排斥的根本原因.如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就曾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只是近些年来农村社保制度才开始建立起来,但是相对于城市的社保,农村的社保仍是低水平的社保。

2。

经济排斥,即贫困的个人、家庭和贫困地区或社区不能有效参与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经济排斥是造成社会排斥的基础原因.如因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遭遇过多的限制,贫困人群因经济拮据被排斥于社会主流的消费方式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