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浙油28的选育及应用

合集下载

晚稻新品种“浙粳28”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晚稻新品种“浙粳28”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及 高 产栽 培 技 术简 介 如 下 。
1 经 济 性状
新湾镇是 萧山区粮 食生产重点产 区, 粮食
“ 浙粳 2 ” 原名 “ 0 8 ) 由浙江省农科院和杭州市 复种面积在43 .3 m 8( R4 2 ” 是 3 33h 左右 , 中晚稻种植面积在 10h 。 其 80 m2
理 的苗数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及积累 养分 ,以增加颖花数 ,
播稻栽培宜在 5 月下旬 ~6 初播种 , 0 l f l月底 ~1 月初成熟 , 1 成熟时青秆黄熟。 14 经济效益 . 典型 田块每 6 7 产量 6 4 g 按 24元/ 6 m 5k , . k g计,每 6 7 ' 6 m- 产值 l6 . 5 9 6元,各种补贴 1O元,总收入 6
后摊 晾 待 播 ,播 前 每 5 g种 子 用 l%吡 虫 啉 2g进 行 拌 种 , k O 0 可防稻蓟马等害虫 .
1 1 植株性状 .
该品种株株型紧凑 ,叶色中绿 ,主茎总 叶 1 7张。 12 穗粒结构 该品种属大穗型。每穗总粒数 14 1 粒, . 6 .4
磷钾肥少量补施。在施肥方法上实行 “ 促两头” 施肥 , 0 以7 % 氮肥 、5%磷钾肥作基肥和分蘖肥 ,3%氮肥和 5 %磷钾 肥 0 O 0
作穗肥。具体施肥方法: 在耙 田前每6 7 施碳铵2 ~2 k 6m 0 5g 作基肥 , 插后 2 d 6 m 施尿素 5 .k ~3 每6 7 ~7 5 g作还苗肥 , 插
每穗实粒数 16 5 , 4 .粒 结率率 8 .5 千粒重 2g, 6 m 9 2 %, 5 每6 7
有效穗 2 万。理 论产量 7 9 g,实际产量 6 4 4 g 1 6k 5 .k o
13 生育期 .
该品种生育期适 中, 全生育 l 2 左右 , 5d 作直

油菜品种浙油28

油菜品种浙油28
该 品种 2 0 2 0 0 6— 0 7年 度省 油菜 区域 试 验平 均 6 7I 6 l l 产量 1 7 0k ,比对照 浙双 7 8 . g 2增产 1. % , 47 达极 显著水 平 ;2 0 2 0 0 7— 0 8年度平 均产 量 1 2 4k ,比对照增 产 1. % ,达极显 著水 平 ; 0 7— 5 . g 38 20 20 0 8年度省 生产 试验 平均 1 0 9k ,比对 照增产 6 5 。 7 . g .% 该 品种 全生 育期 2 5 4d 2 . ,与对 照相仿 ,属 中熟 甘蓝 型半 冬性 油 菜 。株高 14 9 eI 6 . l ,有效 分 T 枝位 3 . i ,1 分枝数 1. 8 2O1 次 c / 1 8个 ,2次 分枝数 1. 7 7个 ,主花序 有效 长度 5 . m,单株 有效 角 9 8e
量较利 于其移栽 成 活 。合 果芋 移栽 最 为经 济 、效 果 较好 的基 质配方是泥炭 : 珍珠 岩 : 蛭石 为7: 1 2: 。
参考文献 :
[ ] 徐 安 辉 ,刘 奕清 , 陈泽 雄 ,等 . 银 叶 合 果 芋 离 体 培 养 与 快 1 繁 研 究 [ ] 西 南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2 0 , 2 J. 07 9
通过 对 4种 启动 和继代 培养 基 的筛 选 ,发现 组
合 ( 2) 即 MS+6B . -A 1 5 mg・ ~ +N A 0 2 L A .
mg・ 为 适 合 合 果 芋 的启 动 培 养 基 。组 合 ( ) L 1 愈 伤组 织太大 ,可 能是激 素太 高 了 ,以愈 伤组织 为 主 ,芽 分化较 少 ;组 合 ( ) 启 动太 慢 ,可能 是 激 4 素太低 了 ,生 长较慢 ;组 合 ( ) 启 动 时间 较 ( ) 3 2 稍 慢 ,芽相对 少点 ,可能 与 6B 一A和 N A的配 比有 A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9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摘薹与未摘薹的产量、产值及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增12.52%,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124.08%,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二次分枝及每角粒数普遍增加是菜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供试品种中,中油112菜薹、菜子产量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菜薹产量及总产值高,浙油28菜薹口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二者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关键词:“双低”甘蓝型油菜;“油蔬两用”品种;Delphi法;筛选湖北是“双低”油菜的优势种植区域,近年来随着油菜生产效益的降低,油菜种植面积严重下滑,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成为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核心问题。研究者发现“双低”油菜中甘蓝型油菜既可以作为油料作物,又可以作为食用蔬菜[1,2],即“油蔬两用”,是指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薹作蔬菜,成熟时收获菜子供榨油用[3]。大量研究和应用表明,“油蔬两用”油菜栽培在采收菜薹增加收入的同时,通过摘薹还可促进油菜二次分枝,从而稳定甚至增加菜子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是一项高效高产的油菜栽培新技术[4-8]。目前“油蔬两用”油菜高效高产栽培新技术在重庆、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已普遍推广,近年来湖北地区也开展了“油蔬两用”油菜的试验示范[9,10],但该技术目前还没有广泛推广应用。研究拟通过“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筛选试验,从菜薹、菜子产量、总产值、菜薹口感等方面综合考查,并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普遍增产的原因,以期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栽培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从而正确引导和促进湖北地区“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材料为“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0号、中双11、中油112、沣油5103、浙油28、中油杂12、华油杂62、天下农3号,以湖北省生产主导品种中双9号为对照。9个油菜品种均由武汉市种子管理站提供。1.2方法1.2.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柏泉生态园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前作为西瓜,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黏性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采取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品种设摘薹区与未摘薹区,种植面积均为67.5 m2(宽2.5 m×长27.0 m),四周设保护行并以同品种延伸,田间顺序排列,厢沟宽50 cm。2010年9月18日播种,撒播,播种量根据各品种出苗率计算。10月21日移栽,每区8行,每行100株,密度每公顷12万株。大田每公顷施纯氮240.0 kg、五氧化二磷90.0 kg、氧化钾90.0 kg、硼砂22.5 kg,70%氮肥、全部磷肥、钾肥和硼砂作底肥,结合整地施入,苗期每公顷追施10%氮肥,抽薹期每公顷追施20%氮肥。12月2日喷施辛硫·高氯氟1 000倍稀释液及阿维菌素1 500倍稀释液防治菜青虫和蚜虫。其他田间管理参照常规大田高产栽培技术进行。1.2.2调查项目及分析方法田间观察记载各品种的生育期。2011年2月15~20日摘薹区各油菜品种在主薹高25 cm左右时一次性摘薹15 cm,称鲜薹产量,菜薹清炒后邀请15名技术人员品尝,评价风味,用1~4级分别表示优、良、中、差,采用平均值对各品种菜薹口感分级。收割期摘薹区与未摘薹区每品种随机取10株具有该品种特性的植株,挂上标签,带回室内考种,考查不同品种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各区各品种单打计产。“油蔬两用”油菜综合评价采用Delphi法[11],其公式为:Sj=Rji式中,Sj表示j品种的综合等级,Rji表示j品种的第i个指标的等级。2结果与分析2.1菜薹口感及产量比较菜薹口感评价鉴定结果表明, 9个油菜品种菜薹口感清脆、均无苦味,其中中油112菜薹甜脆爽口,口感评价为1级;浙油28、天下农3号菜薹清脆略甜,口感评价为2级;中油杂12、华油杂62菜薹味淡,口感评价为4级;其余品种菜薹口感评价均为3级(表1)。从表1还可以看出,鲜薹单产居前两位的是天下农3号和中油112,分别比CK增12.71%、8.90%,其余品种鲜薹单产均低于CK。9个品种摘薹后菜子平均单产为3 963.0 kg/hm2,比未摘薹区菜子平均单产(3 522.0 kg/hm2)增12.52%,摘薹后的菜子单产除天下农3号和CK外,其余品种较未摘薹区增0.21%~49.39%,其中,沣油5103增产幅度最大,中油杂12次之。中双10号、中双11、中油112、沣油5103、浙油28、中油杂12、华油杂62、天下农3号8个品种摘薹后菜子产量均比CK 增加,增产幅度为9.36%~68.10%,其中,中油112及沣油5103增产60%以上,中油杂12、华油杂62增产40%以上。2.2总产值比较鲜薹及菜子价格按武汉当年实际销售价格计算,鲜薹平均售价3.00元/kg,菜子平均售价3.94元/kg。据此,各品种的产值见表2。产值计算结果表明,摘薹区各油菜品种总产值比未摘薹区增90.71%~170.74%,增值效果明显;摘薹区油菜总产值居前三位的是中油112、天下农3号、中油杂12,中双11产值最低,为23 940.00元/hm2;中双10号、中双11、中油112、沣油5103、浙油28、中油杂12、华油杂62、天下农3号8个品种中除中双11摘薹区总产值低于CK外,其余品种比CK增值1.19%~33.09%,其中中油112增值幅度最大。2.3主要生物学性状比较主要生物学性状比较结果(表3)显示,摘薹区油菜品种全生育期比未摘薹区平均晚2 d,供试的8个品种比CK晚2~5 d。摘薹后油菜株高、一次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千粒重均低于未摘薹油菜,株高降低0.7~22.2 cm,平均降低11.3 cm;一次有效分枝部位明显降低,平均降低22.52 cm;一次有效分枝数平均降低5.59个;摘薹后油菜菜子细小,千粒重平均降低了0.75 g。摘薹后油菜二次有效分枝数平均达18.11个,较未摘薹油菜(平均9.91个)明显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CK最高,9个品种中有4个品种(中双10号、中双11、华油杂62、天下农3号)摘薹后单株有效角果数较未摘薹低,其余5个品种增加幅度不大;摘薹后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较未摘薹油菜平均减少29.60个,每个品种平均减少了3.29个。每角粒数除沣油5103及CK摘薹比未摘薹分别减少 1.3粒和0.8粒外,其余品种摘薹后比未摘薹增加1.4~7.4粒。2.4Delphi法排序结果分析对摘薹区油菜鲜薹单产、菜子单产、总产值、全生育期、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及菜薹口感共9个指标分别以中双9号为对照,计算出各指标的增长率,并由大到小赋予1~9等级,然后将各指标等级的总和进行排序,结果见表4。排序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综合表现优于CK,包括中油112、天下农3号、浙油28、中油杂12、沣油5103、华油杂62。3结论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中油112综合表现位列第一,其菜薹、菜子单产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以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综合表现位列第二,其植株茎秆粗壮,鲜薹产量高,总产值高,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浙油28综合表现位列第三,其菜薹口感及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也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油蔬两用”油菜是利用其再生恢复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摘薹增加收入的同时促进其二次分枝,提高菜子产量,实现“油蔬两用”[3]。研究结果表明,摘薹比未摘薹油菜增值达90%以上,摘薹后油菜的二次分枝明显增多,每角粒数总体增加,与夏杏明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根据摘薹后油菜一次有效分枝数明显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有增有减、千粒重均降低的结果初步分析,摘薹后油菜菜子产量的增加是由于二次分枝数及每角粒数增加的结果。侯稚群等[13]对双低油菜沪油15、沪油16进行摘薹的研究表明,油菜摘薹后每角粒数的增加抵消了摘除主花序对产量的不利影响。“油蔬两用”油菜增产增效,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研究仅从产量、效益、主要性状及菜薹口感上对“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油蔬两用”适用性进行评价,其菜薹品质的定性定量以及“油蔬两用”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王国槐,官春云,陈社员. 光叶杂交油菜油用及菜用特性的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4):77-78.[2] 杨祁峰,滕怀渊,牛菊兰,等.饲用双低油菜华协1号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及营养价值研究[J].草业学报,2003,12(2):87-92.[3] 李孟良,郑琳,杨安中,等.江淮地区“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筛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31(2):22—26.[4] 戚存扣,陈新军,张洁夫,等.甘蓝型油、蔬兼用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6号[J].江苏农业学报,2005,21(2):138.[5] 孙利祥,黄惠芳,管耀祖. 甘蓝型油菜浙双72菜用和油用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2):32-35.[6] 张志风,范国华.油菜浙双72油蔬两用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2(6):291-294.[7] 郑培土,方博云,黄根元,等.摘苔次数对油蔬两用油菜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5(4):53.[8] 石有明,张丕辉.油蔬两用甘蓝型双低油菜产量、效益及菜薹营养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224-227.[9] 殷少华,熊迎,夏起昕.城郊优质油菜高效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9):2378-2379.[10] 白桂萍,余华强,唐雪辉,等.鄂北地区“一菜两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1(1):63.[11] 朱永达.农业系统工程[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2] 夏杏明,刘绍银.优质油菜“一菜两用”试验小结[J].长江蔬菜,2004(11):45-46.[13] 侯稚群,刘彩琴,费国良.双低油菜“沪油15”、“沪油16”摘苔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6(3):59-60.。

实现油菜秋冬双发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实现油菜秋冬双发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实现油菜秋冬双发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发展优质油菜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常年油菜生产面积在9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80斤/亩左右,总产达2500余万斤。

为进一步提高我地油菜生产效益,结合我地油菜生产实际,提出油菜秋冬双发关键栽培技术。

1.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策略。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必须遵循“秋冬双发,春壮稳长”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个体增产潜力,使个体和群体协调生长,围绕提高总荚数、结实率、千粒重的目标,选用良种、适时早播、稀播壮苗、化学调控、育苗移栽、合理密植、高效施肥、增施硼肥、防病防渍、活熟到老。

2.油菜秋冬双发的生物学特征和指标。

秋冬双发油菜苗期要发得早,冬前生长健壮,在秋末(11月中下旬)开盘发棵,到越冬前(12月中下旬)绿叶片数达11~14叶,田间基本封行,叶面积第一高峰期在12月下旬,叶指2.5~3.0。

越冬期间缓慢生长,新叶生长和老叶衰败基本相抵消,略有增长。

春后植株生长良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叶面积第二高峰在盛花期,叶指3.5~4.0,成熟期有效分枝多,角果数多,结荚率高,千粒重高。

3.秋冬双发栽培关键技术。

3.1选用良种重点推广皖油18、皖油19、皖油27、皖油28以及华杂1号、浙双8号、天禾油11号等优质油菜种。

3.2适期早播,稀播培育壮苗。

3.2.1选好并培肥苗床油菜育苗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旱地或旱田,秧田与大田比为1:5~6,施足基肥,每亩苗床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500~2000㎏,过磷酸钙20㎏,碳铵15㎏(或复合肥20㎏),硼砂0.5㎏作基肥。

耕耙后整理苗床,苗床宽1.4m,沟宽0.3m,沟深O.15m,做到土细面平。

3.2.2适期早播、稀播壮苗的标准为6片叶、6寸高、根颈粗6cm、须根多。

中熟品种在9月20日左右播种,秧龄30~40d;迟熟品种于9月15日左右播种,秧龄35~45d,每亩播种0.5㎏,分两次播种,稀播匀播,播后压实,并及时喷施除草剂防除杂草。

2022年浙江主推油菜品种

2022年浙江主推油菜品种

做 到 “ 三 挖 三 不 挖”。
系发达,笋壳嫩而紧包笋肉
内,取笋后及时覆土填坑 ,
即:从季节上看 ,“九前冬
的,能转化成春笋发育成
保持竹鞭正常延伸;②严禁
笋逢春烂,九后冬笋清明
竹,这种笋不挖。从竹林地
理鞭追笋,谨防挖伤、挖断
出。”这是说,冬至以前形
势看 ,“高处春出土,平地
竹鞭,造成损失;③开挖竹
66 粒,千
粒重 4.77 克。食用油芥酸
含 量 0% , 硫 苷 含 量 26.13
微摩尔/克,含油量 48.68%。
低抗菌核病。
(4) 栽培要点
一是适
时早播。移栽油菜 9 月底播
种 , 11 月 上 旬 移 栽 , 秧 龄
30~35 天 左 右 ; 直 播 油 菜
时,亩用种量 250 克左右 ,
紧,再将挖起的深土埋上。
下头粗,来春成新竹。”这
然,还要注意蓄留竹用笋的
埋 鞭 的 深 度 一 般 以 20~25
是说笋形呈弯曲或笋壳老化
密度和均匀度,防止顾此失
开裂的笋不能转化为春笋 ,
彼。挖笋时还应注意:①挖
这种笋可挖;基部粗大,根
土 深 度 限 定 在 16 厘 米 以
厘米较好。
5.讲究挖掘技巧
半冬性常规油菜品种。全生
期播种,培育壮苗。长江下
育期平均 233 天,平均株高
游宜 9 月 25 日至 10 月 5 日播
数 9.
1 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千克,苗床与大田比例为
(3) 特征特性
甘蓝型
141.2 厘米,一次有效分枝
(4) 栽培要点
一是适
种育苗。每亩苗床用种 0.

油菜课题实施方案(自选)

油菜课题实施方案(自选)

油菜重大病虫灾变规律及其关键防控技术研究实施方案(讨论稿)课题实施组已做试验:1、不同田块油菜(浙油50)菌核病发生情况及产量调查(由于密度、菌核病发生程度各不相同,浙油50 亩产有高有低,数据有些乱。

)2、不同油菜品种抗冻害性试验及冻害原因分析浙油50、浙油28、浙油18、浙双8号、浙双72、高油605、秦优8号共7只个品种。

以浙双72为对照。

3、浙油50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与流行模型研究4、浙双72油菜散直播(每亩30000株)菌核病危害损失率测定(数据已算好,结果不错,文章没写)5、油菜菌核病防治适期试验6、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7、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8、43%戊唑醇SC、25%咪鲜胺EC等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试验9、油菜菌核病药剂筛选试验40%菌核净、50%啶酰菌胺(凯泽)、25%咪鲜胺乳油、50%腐霉利、50%异菌脲、25%戊唑醇、50%多菌灵。

天台的试验(未发)各地当前要做研究简述如下:1、机械播种与常规播种油菜田间各类病虫消长观察(要定点3—5块田,每块田>0.3亩)。

可参考11页油菜蚜虫测报调查方法,13页油菜菌核病测报技术规范,注意观察记录病毒病等其它病虫。

2、去年做的移栽(直播)油菜菌核病空间分布及危害损失率测定相互换再做。

3、当地主要品种油菜(如浙油50、18等)苗期病害种类及整个生育期田间病虫消长观察(每个品种要定点3—5块田,每块田>0.3亩)可结合第1项研究。

4、(同一品种,同一播种方式)不同播种期(10月、11月、12月)油菜病虫发生情况调查。

(要定点3—5块田,每块田>0.3亩)一、预期目标(一)主要技术指标1、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且对菌核病抗性较好的油菜新品种1-2个。

2、基本明确我市甘蓝型双低油菜(浙油50、浙油18、浙双72等)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3、基本明确我市甘蓝型双低油菜主要病虫为害损失和经济阈值,制定相应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3、研究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高效、安全、环保型的生态防控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8号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8号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黔 油 2 亲本较其 它 品种亲本不 同 , 8号 母本 N B2 A - 较父本 D 一3冬 性 强 , 求母 本 较 父 本 提前 播 种 , H1 要 根
据该组合播差期试验及在 制种实践 中总结得出, 母本 与父本 的播差 期 应 为 5d 即母本 较 父 本 提 前 5d播 ,
ZENG n Bi g,RAO n Yo g,YANG n,LI C a Bi h o,XI AO a gl Hu - l i
摘要 : 油 2 黔 8号 系贵 州 省 油 料 研 究 所 用 选 育 的 双 低 核 不 育 两
种 。在 20 09~21 的制种 中 , 0 0年 贵州省遇 到百 年罕见
型 系 N B2作母 本 , 小孢子培 养 育成 的双低 恢复 系 D -3 A- 与 H 1
作父本组配的半 冬 性 双低 高产 杂 交油 菜新 组合 。该 组合 于
干旱 , 有的农户不听从技术指导, 没有严格按照母本较 父本提前 5d 播种, 导致父本先于母本开花 , 并较母本
提前 结束花 期 , 花期 没能很好 相遇 , 影响制 种产量 。母 本在 9月 l 2 日播种 , 5— 0 父本在 9月 2 2 0— 5日播种 。
收稿 日期 :0 0一 4—2 21 o 9
基金项 目: 贵州省农业科学 院专项 资金项 目: 双低杂交 油菜黔油 2 8号 制繁种技术研究及示范[ 黔农科院专项( 09 06号] 20 ) 0 。 作者简介: 曾 兵 (97一) 男 , 理研究 员 , 17 , 助 主要从 事油菜 制种技术
文章编号 : 10 4 0 ( 00 0 -100 0 1— 7 5 2 1 )70 2 -3
黔油 2 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选育 的双低核 8 不育两型系 N B2 A - 作母本 , 与小孢子培养育成的双低 恢复系 D 一3作 父 本 组 配 的半 冬 性 双 低 高产 杂 交 油 H1

油菜浙油28的选育及应用

油菜浙油28的选育及应用

根 据 亲 缘 和 地 理 关 系 相 距 远 、 目标 性 状 优 缺 点 互 补 的 亲 本 选 用 原 则 , 以 中 国 农 科 院 油 料 所 育
省油菜 生产试 验 ,并推 荐进 入 国家 长江 中游油 菜 区
试 ,2 0 0 8年 冬 种 同 步 参 加 长 江 中 游 区 生 产 试 验 ,
摘 要 :浙 油 2 8是 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作 物 与核 技 术 利 用 研 究 所 采 用 聚合 杂 交 选 育 的 适 合 机 械 化 生 产 的甘 蓝
型高 含 油 量 双 低 油 菜 新 品 种 。20 0 9年 通 过 国 家 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审 定 。 在 浙 江 省 油 菜 区 试 中 平 均 产 量
0 2 ,硫 苷 含 量 2 . 4 imo .% 1 0 z l・g ,含 油 量 4 . 6 。浙 油 2 , 一 42% 8具 有 品质 优 良 、抗 病 、抗 倒 、抗 裂 角 、稳 产 性 好 、
适 应 性 广 等 优 点 ,适 合 油 菜 全 程 机 械 化 生 产 用 种 。 关键 词 :甘 蓝 型 油 菜 ;适 合 机 械 化 生 产 ;浙 油 2 ;选 育 8 中 图分 类 号 :S5 5 4 3 7 6 . 0 .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章 编 号 :0 2 —0 7 2 1 ) 30 5 -2 5 89 1 ( 0 0 0 —5 1 0
25 5 5k h 4 . g・ m~, 比对 照 浙 双 7 2增 产 1 . 4 ,产 油 量 12 6 5 k h 42% 1 . g・ m~ ,增 产 2 . 9 ;在 长 江 中游 区 试 中 53% 平 均 产 量 24 7 5 k h 0 . g・ m~ , 比对 照 中 油 杂 2号 增 产 1 6 ,产 油 量 1 6 . g・ m~ ,增 产 6 7 。 浙 油 2 .% 5 0k h 0 .% 8在 浙 江 省 区试 中芥 酸 含 量 0 0 % ,硫 苷 含 量 2 . 4 mo . ~ ,含 油 量 高 达 4 . % ;在 长 江 中游 区 试 中芥 酸 含 量 .5 O 9 I g 78

油菜优良品种介绍下集[致富早班车] - 种植技术

油菜优良品种介绍下集[致富早班车] - 种植技术

油菜优良品种介绍下集[致富早班车]-种植技术学习农民四季生产,传授农民致富本领,这里是每天早上四点三十分至四点五十五分与您相约而至的致富早班车,今天为您带来的主要内容是油菜优良品种介绍-下集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国油菜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首位,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和土地的流转集中,油菜生产已步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阶段。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双低”油菜育种,目前已选育了一批杂交“双低”油菜和常规“双低”油菜品种。

2022年农业部介绍了11个优质油菜主推品种:中双11号、浙油50、宁杂19号、华油杂62、华油杂13号、阳光2009、中农油6号、沣油737、川油36、蓉油18、青杂7号等。

据农业部统计,2002年和2003年,全国推广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优质油菜品种分别达119个和148个,这些品种的育成和在生产上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优质油菜的发展,使目前我国优质油菜的普及率达90%以上。

1.主持人(杨林):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早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杨林。

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节目。

为了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农业部每年都会公布一个《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近期2022年的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3项主推技术已经对外公布了。

其中油菜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包含了11个优质品种,包括:中双11号、浙油50、宁杂19号、华油杂62、华油杂13号、阳光2009等等。

这些优良品种在品种特性和产量表现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这11个油菜优良品种。

片花--2022年农业部主导品种推介!油菜主导品种-阳光2009阳光2009阳光2009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和武汉中油阳光时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常规双低油菜新品种。

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早熟甘蓝型油菜,生长势强,侧裂叶3~4对。

机播油菜黔油28号高产栽培技术

机播油菜黔油28号高产栽培技术

机 播 油菜 重 施基 肥 ,播 种 时采 用 高 含量 缓释 复合 肥作 基肥 ,一般 亩用 4 0 ,3~4叶苗 期用 尿 素 1 0 作追 肥 ,重 点 追 施 小弱 苗 , 以保证 油 菜 苗架 整齐 及 冬
前 早发 快长 。出 苗 2~3叶 时 ,喷施 8 0 %敌 百虫 4 0 ml
5 . 2 中产 田。黄 瑞 国家 责任 田 ,面积 4 . 6亩 ,种植 密 度 平均 每 亩 6 8 3 6 0株 。收 出 田油 菜 籽 1 1 7 0 . 2 k g ,折 合 亩产 出 田油 菜籽 2 5 4 . 4 k g ,折 干 率 6 5 %,平 均株 高 1 2 3 I 3 c m, 一 次 分 枝 2 . 4个 ,平 均 分 枝 高度 8 0 - 3 c m, 单株有效角果数 4 6 _ 3角 ,每 角 实粒 数 1 8 . 2粒 ,干 粒 重按 常年 3 . 6 g ,实测 产量 1 6 5 . 4 k g亩 。 e
加4 . 5 %高效 氯 氰菊 酯 l 0 ml 兑水 5 0 防 治 小跳 甲等
害 虫 危 害 小苗 ,保 证 基 本 苗 。苗 5~6片 叶时 ,根 据
重按 常年 3 . 6 g ,实测 产量 1 0 4 . 5 k g亩 。 e
6 分 析 与 讨 论
表 1 黔油 2 8号 油 菜 生 育 期 记载 表
每亩播 种量 4 0 0~5 0 0 g , 稻 田机 播 旋 耕 开 厢 条
播 ,厢面 1 . 6~1 . 8 m, 每 厢 播 6行 ,厢 沟 宽 3 0 c m,
沟深 l 0~1 5 c m。播 种 机 上装 好 肥 料 ,亩施 映 山红 复 合肥 4 0 k g ,旋 耕 、灭 茬 、施 肥 、播 种 、开 沟 、覆 土 等 同时 进行 ,播 种实现 全 程机械 化 。

油菜秦优28在寿县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油菜秦优28在寿县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秦优28是2008年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双低油菜cm S 2168A 和恢复系8628C 进行组配选育而得的油菜新品种,具有油分含量高、产量高、抗病能力强、耐密植性强等优点,2014年通过了陕西审定(陕审油2014003号),2018年通过国家鉴定登记(登记号GPD 油菜(2018)610179)。

经过多年的推广种植,该品种适合推广的区域范围包括陕西、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和四川冬油菜主产区。

近几年,秦优28在寿县地区进行推广种植,整体生育表现良好。

现结合实践,对该品种主要的特征特性、在寿县地区的生育表现以及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特征特性1.1生物学特性秦优28属于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为半冬性油菜品种;子叶的形状为哑铃形,叶片较大,表面披一层蜡粉,颜色为浅绿色;具有2对裂叶,叶片的边缘具齿;植株茎秆长势健壮,主花序的长度较长,分枝在植株上均匀分布;花蕾个体偏大,花颜色为黄,花瓣为中大型,侧向重叠,角果长度中等,角果分布集中,籽粒颜色为黑。

植株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态势,长势整齐,春季快发,恢复率超过95%;表现出很强的抗倒伏能力;熟期属于中早熟类型,全生育期为218~246d ,表现出很好的成熟一致性。

田间种植密度在30万~45万株/hm 2时,株高一般可达到1.5~1.7m ,分枝性表现中等,有效分枝数平均5~6个/株,有效角果数平均200个/株左右,角粒数平均23粒,平均千粒重在3.8g 左右。

1.2高产高油表现2011—2012年度,秦优28在陕西省陕南灌区参加了油菜品种的区域试验,经过测产,平均产量为2829kg/hm 2左右,较对照品种秦优7号增产6.6%;产油量达到1153.2kg/hm 2左右,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增幅在4.05%左右。

2012—2013年度,秦优28继续在陕南灌区参加油菜区域试验,经过测产,平均产量在3199.5kg/hm 2左右,较对照品种秦优10号增产8.2%左右;平均产油量1321.35kg/hm 2左右,与对照品种相比,增幅约5.3%。

浙江油菜籽产业继续提档升级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综合示范观摩会

浙江油菜籽产业继续提档升级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综合示范观摩会

Innovation ZheJiang创新浙江农村科技浙江油菜籽产业继续提档升级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综合示范观摩会“这一片油菜的品种是‘浙油杂1403’,具有高产、稳产的特定,2020年测产验收,攻关田亩产和百万方平均亩产双双打破浙江油菜产量纪录……”“这一片油菜的品种是‘越优1510’,具有抗寒耐迟播、密荚密粒、抗病抗倒等特性,适应种植的区域包括浙江、上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油菜团队副研究员傅鹰介绍道。

4月底,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举办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2021年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综合示范观摩会在建德市大同镇和兰溪市云山街道召开。

两个示范基地集中展示了浙江省农科院近年来育成的主导和主推的3个油菜品种,及13个未来具有推广应用潜力的“浙油杂”和“越优”系列苗头新品种,一定程度代表了全省的最高油菜育种水平。

油菜示范田里,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饱满的菜籽撑得油菜籽荚向外突起,密密层层的籽荚坠得枝干梢头下垂。

来自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内外农业种业研究、推广、种植领域的专家、企业和合作社代表、种植大户们,在展示田块认真观摩,细致了解各品种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等情况,并对株叶形态好、抗性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做了重点记录。

示范区还展示了与品种相配套的油菜轻简化种植、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机械化收获等配套新技术。

在随后举办的油菜新品种新技术交流会上,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油菜团队负责人余华胜和倪西源分别对“浙油杂”和“越优”系列油菜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重点推介。

“高产、早熟、矮秆、抗裂荚、抗病等特性是我们目前油菜新品种培育的主攻方向。

”倪西源介绍,“早熟可为后茬水稻种植预留充裕的时间做到适期栽插;矮秆和抗裂荚可减少机械化收割时的菜籽损失;高产、抗病、抗倒可提升种植的亩产收益。

总之就是要尽力地提升农民‘种油’的收益,促进我省油菜种植面积回升,油菜籽产业继续提档升级,为保障粮油自给作出贡献。

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浙粳28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浙粳28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浙粳28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赵洪英;何晓萍
【期刊名称】《杭州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浙粳28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联合选育的高产、优质、杭病粳稻新品种。

于1999年用优质高产晚粳秀水110做母本与高产大粒晚粳R9682作父本杂交,当代干种子经辐射诱变处理,2000年又以F1(秀水110/R9682)为母本与秀水110为父本回交,当代干种子再经辐射诱变处理,后经多代系统选育结合产量测定与抗性鉴定于2004年育成,2007年10月通过杭州市农作物品种审查小组的考察审查。

【总页数】1页(P26)
【作者】赵洪英;何晓萍
【作者单位】杭州市种子技术推广站,浙江杭州31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2.04
【相关文献】
1.早熟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粳2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探讨 [J], 李敏;刘乃生;宋成艳;王桂玲;周雪松
2.高产优质广适粳稻五粳04-136新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崔建民;郑阳阳
3.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铁粳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 李德全;王俊茹;吴彦

4.高产优质晚粳稻新品种--浙粳30 [J], 左晓旭;管耀祖;葛常青;张小明;鲍根良;叶胜海
5.晚粳稻浙粳2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 丁勇;管耀祖;龚利强;黄惠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浙优2838作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中浙优2838作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中浙优2838作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陈裕兴【摘要】Hybrid rice variety“Zhongzheyou 2838”was introduced into Zhaoan County as early and late rice in 2009,show_ ing suitable growth Period,moderate Plant tyPe,big ear with more grains,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Some cultiv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cluding timely sowing,strong seedlings,rational Planting density,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fer_ tilizer and water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disease and Pests for high and stable yield.%诏安县从2009年引进杂交水稻品种中浙优2838作为早、晚稻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株型适中、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

栽培上要把握好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环节,以确保高产、稳产。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杂交稻;中浙优2838;双季稻;栽培技术【作者】陈裕兴【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农业局土肥站 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浙优2838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中浙A×T2838配型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作为双季稻品种,在闽南地区作双季晚稻示范种植,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熟期转色好、全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8号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8号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8号高效、优质制种技术曾兵;饶勇;杨斌;李超;肖华贵【摘要】黔油28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选育的双低核不育两型系NAB-2作母本,与小孢子培养育成的双低恢复系DH-13作父本组配的半冬性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组合.该组合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提供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用于生产,针对黔油28号种子生产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的制种技术.【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0(029)007【总页数】3页(P120-122)【关键词】杂交油菜;黔油28号;制种;高效;优质【作者】曾兵;饶勇;杨斌;李超;肖华贵【作者单位】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阳,550006;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阳,550006;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阳,550006;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阳,550006;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阳,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4黔油28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选育的双低核不育两型系NAB-2作母本,与小孢子培养育成的双低恢复系DH-13作父本组配的半冬性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组合。

该组合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生长势强、整齐一致性好、单株有效角果数多、抗性强等优点。

该组合适应性广,适宜贵州省内各油菜产区以及与贵州生态相似的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种植,目前正在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提供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用于生产,作者针对黔油28号种子生产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的制种技术,为大面积制种提供参考。

1.1.1 严格播差期黔油28号亲本较其它品种亲本不同,母本NAB-2较父本DH-13冬性强,要求母本较父本提前播种,根据该组合播差期试验及在制种实践中总结得出,母本与父本的播差期应为5 d,即母本较父本提前5 d播种。

在2009~2010年的制种中,贵州省遇到百年罕见干旱,有的农户不听从技术指导,没有严格按照母本较父本提前5 d播种,导致父本先于母本开花,并较母本提前结束花期,花期没能很好相遇,影响制种产量。

浙江省优质油菜育种进展

浙江省优质油菜育种进展

浙江省优质油菜育种进展
张冬青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56)005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浙江省优质油菜的育种进展,“九五”期间育成了浙优油1号和浙优2号,实现了浙江省单双低优质油菜零的突破;“十五”期间育成的双低油蔬两用型油菜新品种浙双72,使浙江省油菜从双高(高芥酸、高硫苷)走向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十一五”期间育成的浙油18是浙江省首个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使浙江省油菜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的转变.“十二五”育成的油菜新品种浙油50和浙大619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与以往育成品种相比,浙油50产量、含油量和株型等主要性状取得重大突破,使浙江省油菜生产从双低走向双低高油.在此基础上正向双低高油酸育种迈进,使食油更健康.
【总页数】5页(P650-654)
【作者】张冬青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
【相关文献】
1.云南省优质油菜育种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2.浙江省水稻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3.双低菜籽油的保健作用与高含油量优质油菜育种及高效益思考
4.浙江省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5.浙江省水稻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浙油28的选育及应用
张尧锋;林宝刚;余华胜;丁厚栋;张冬青
【摘要】浙油2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聚合杂交选育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蓝型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浙江省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 545.5 kg·hm-2,比对照浙双72增产14.24%,产油量1 216.5 kg·hm-2,增产25.39%;在长江中游区试中平均产量2 407.5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6%,产油量1 065.0 kg·hm-2,增产6.7%.浙油28在浙江省区试中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20.94 μmol·g-1,含油量高达47.8%;在长江中游区试中芥酸含量0.2%,硫苷含量21.04 μmol·g-1,含油量44.26%.浙油28具有品质优良、抗病、抗倒、抗裂角、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合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用种.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3
【总页数】2页(P551-552)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适合机械化生产;浙油28;选育
【作者】张尧锋;林宝刚;余华胜;丁厚栋;张冬青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
州,3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403.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日趋紧缺,而目前我国油菜生产主要还是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劳力投入多,劳动强度大,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导致冬季农田抛荒严重。

由于缺乏适合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支撑,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已严重阻碍了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1]。

育种家已把高产、优质、高油、适合机械化生产作为了新的育种目标[2]。

浙油28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通过聚合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半冬性常规油菜品种,具有优质、多抗、适合机械化操作等优点,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目前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大面积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配
根据亲缘和地理关系相距远、目标性状优缺点互补的亲本选用原则[3],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株型紧凑、抗倒性强的双低品系SE046为母本,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高产双低品种浙双6号[4]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

1.2 选育经过
2001年春配制SE046×浙双6号杂交组合。

F1选优良开放单株主花序混收留种。

F2开始注重株型、抗倒性、抗裂角等田间农艺性状鉴定和近红外无损快速大量单株品质定向筛选,根据田间育种的研究表明,低世代油菜株系含油量与株系内各个
单株的含油量存在显著不同,即单株间差异极为显著,高中选高是选育高含油量材料的关键。

F3选中25株芥酸、硫苷接近双低,含油量在42.15%~45.39%,农
艺性状符合目标的单株进入选种圃。

F4在25个株系中继续农艺性状、抗性和品
质筛选,中选26个单株,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30 μmol·g-1,含油量在43.22% ~51.72% 之间。

F5对26个株系开展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产量比较,编号Hm42的株系小区表现突出,株高适中,有效分枝位低,角果长,结角密,抗
倒性强。

小区产量达2 796.0 kg·hm-2,芥酸含量0.71%,硫苷含量 12.64
μmol·g-1,含油量 48.99%。

2006年冬种进入浙江省油菜区试,2007年同步进
入浙江省油菜生产试验,并推荐进入国家长江中游油菜区试,2008年冬种同步参加长江中游区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浙油28。

2 品种表现
2.1 产量
参加2007-2008年浙江省油菜区试,产量2 545.5 kg·hm-2,比对照浙双72增
产 14.24%;产油量1 216.5 kg·hm-2,比对照增 25.39%。

2008年生产试验,产
量2 563.5 kg·hm-2,比浙双72增产6.5%。

2008-2009年长江中游区油菜区试,产量2 407.5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6%;产油量1 065.0 kg·hm-2,比对照增产6.7%。

2009年生产试验,产量2 281.5 kg·hm-2,比对照增产
7.94%(表1)。

表1 浙油28在各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试验类别年份产量/(kg·hm-2)产油量
/(kg·hm-2)2007 2 805.3 1 337.6浙江省区试 2008 2 286.0 1 095.5浙江省生产试验 2008 2 563.5 -长江中游区试 2008 2 341.5 1 030.2长江中游区试 2009 2 471.9 1 100.4长江中游生产试验浙江省区试2009 2 281.5 -
各地试种结果表现优良。

2007年慈溪市试种0.05 hm2,产量3 280.5 kg·hm-2。

2008年平湖市试种0.24 hm2,平均产量3 369.0 kg·hm-2。

2008年嘉兴秀洲区承包大户吴水荣开展机械直播机械收获示范3.21 hm2,平均产量1 830.0 kg·hm-2,比同户同方田块浙双72机播机收增产15.09%。

2.2 品质性状
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浙油28种子品质,在浙江省油菜区试中,平均芥酸含量 0.05%,硫苷含量20.94 μmol·g-1,含油量47.8%;在长江中游区试中,芥酸含量 0.2%,硫苷含量21.04 μmol·g-1,含油量44.26%。

属双低高含油量油菜品种。

2.3 抗病、抗逆性
据浙江省区试2年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浙油28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23.65%和19.15,病毒病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2.5%和16.35,均强于对
照浙双72。

据国家长江中游区试抗病性田间调查结果,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分别为5.25%和3.35,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26%和1.28,均显著低于中油杂2号。

表明浙油28具有较强的抗 (耐)病性。

据2年长江中游区试结果,浙油28受冻率52.46%,冻指 16.60,对照中油杂 2
号受冻率57.73%,冻指17.73。

表明浙油28抗寒性较强。

据区试田间调查结果,浙油28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坚硬,所有试点均表现出强抗倒性。

2.4 植株性状
浙油28属甘蓝型半冬性常规油菜。

幼苗直立;叶片大小中等,绿色,心叶色浅,缺刻较深,叶缘波状,叶被蜡粉;花黄色,花瓣大小中等;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坚硬;角果斜生,熟相好;籽粒杂色圆形。

全生育期225.35 d,株高164.9 cm,有效分枝
位38.15 cm,1次有效分枝数11.8个,主花序有效角果数80.7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621.2个,每角粒数23.15粒,千粒重3.58 g。

3 小结和讨论
张洁夫等[5]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别对2个不同群体的含油量进行遗传分析,种子含油量广义遗传率达到66.56%~78.56%,这表明对含油量性状的连续正向选择是有效而显著的。

浙油28的选育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从F2开始通过连续的含油量“高中选高”单株系选,各世代含油量逐步提高,最终育成了含油量超过双亲的新品种。

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在植株形态上要求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熟期一致,特别对品种的抗倒性、抗裂角性有严格要求。

育种实践表明,在后代株系农艺性状的选择过程中,仍要注意强化单株生产力的选择,主花序结角密度、每角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在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选育中应更加注重。

参考文献:
[1]谢金木.直播油菜机械收割及其栽培技术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06(1):58-60.
[2]李爱民,张永泰,惠飞虎,等.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油菜育种新概念[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1-153
[3]刘后利.油菜的遗传与育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童相兵,岑汤校,鲍丙章,等.油菜浙双6号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05(3):201-203.
[5]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等.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与 QTL定位[J].作物学报,2007,33(9):1495-1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