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北京城市规划60周年历史

北京城市规划60周年历史

回顾北京60年规划:历经6个版本确定多中心城市格局的变迁、奥运场馆的林立、轨道交通的日益完善、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60年来,北京更新了总共6个版本的城市总体规划,从最初“摊大饼”式的建设格局,逐渐向“两轴—两带—多中心”发展。

60年城市规划发展特有的“北京速度”让每个人体味着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北京的巨变更是深深植根在每个人的心里。

朱、赵方案因易于实现而入选1949年建国后,作为首都的北京城,开始进行第一次(1950年—1957年)总体规划。

而恰恰是这次规划,决定了北京后来的“单中心”发展模式。

在规划之初,原本共有3个方案。

其中包括梁思成、陈占祥提议的新城市中心方案,前苏联专家阿布拉莫夫和巴兰尼柯夫的方案以及朱兆雪、赵东日提出的内城方案。

梁思成、陈占祥的方案建议,把城墙内的老北京作为城市博物馆整体保留,将行政中心安排在从圆明园福海至丰台车站的连线为中轴的“新北京”。

而前苏联专家建议将行政中心建在东起东单,西至府右街南侧及天安门广场。

朱兆雪、赵东日的方案则建议,将行政中心建在建国门、长安街与前三门大街之间的地带以及午门至灵境胡同一线以南,其中包括中南海、北新华门至天安门广场周围范围的中心地带。

当时的意见认为,梁、陈方案需动用的资金太大,前苏联专家方案则没考虑长远。

而朱、赵方案因为规划了内城中心风景最好的地区,规模不大,易于实现,又有许多宫廷建筑可以利用,因此最终得以入选。

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稿,即《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出台。

1957年,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

这一规划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中心城市面积600平方公里,可以容纳600万人。

在交通路线和空间分布上,基本规划出了一环、二环、三环和四环。

此后,1958年、1973年、1983年、1993年北京进行了4次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央对北京城市的性质定位、空间布局不断发展完善。

第五版规划整体保护北京旧城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的第五次(1991年—2010年)总体规划。

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史

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史

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史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旅游魅力的城市之一。

而这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建设,本文将围绕着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史展开讨论。

第一章:古代北京的城市规划北京拥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的夏朝中期,就有“燕都”之名,可见当时已是一个重要的城市。

相传草原上的燕人来到此地,看到一对涉足池边的鸟儿非常和谐,就将其命名为“并州”,并据地于此。

随着历代的更迭,北京的城市规模、风貌、地位也发生了很多次的变化。

到了明代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更加严谨和完整。

当时的明成祖正式将北京设为首都,并专门聘请杨士奇和沈万三等理学家进行修建。

这时的北京城是以中轴线作为主要规划线路,南北两城被相连,城墙、城门、城池等重要要素相应齐全。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紫禁城和天坛。

紫禁城占据核心位置,天坛位于南城外围。

这些建筑物及规划设计,奠定了北京城市规划模式的基础,其影响持续至今。

第二章:近代北京的城市规划19世纪末,北洋政府成立,这个时期的北京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方面的中心。

同时,战乱、火灾等破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此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城市规划专家——陈其美。

他参与了北京的许多建设和改造项目,如钟楼、虎坊桥、大栅栏等,还领导了一次大规模的火灾整治活动,创立了北京现代城市规划的先河。

随着近代北京的经济、文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规划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1928年,国民政府将北京定为国都,并且委任了毛致用、法国专家Bucher等进行全面规划。

在他们的设计中,北京东西两山被纳入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得以完整的出现,广场两侧建立各类公共建筑,如近代的国家图书馆、天桥、军区大楼及现代的人民日报出版社等。

第三章:当代北京的城市规划经历了较长的近代化和战乱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城市规划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城市人口激增和住房短缺的问题,北京的城市规划走向了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方向。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第三章城市规模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第五章新城发展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第十六章规划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城市性质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

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10%左右。

五十七年光辉历程_建国以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_董光器

五十七年光辉历程_建国以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_董光器

1 3
保为主, 不拆除一些妨碍交通的牌楼、 门洞, 打开城墙豁口, 不 清理一些旧建筑, 城市改造就寸步难行。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 城 市总体规划布局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思想。 例如, 在总体规划 中旧城保留了棋盘式道路的格局和河湖水系, 保持平缓开阔的 城市空间, 并划定了四合院保护区;确定了对古建筑采取区别 对待的方针,有的拆除,有的改造,有的迁移,有的保留;在 旧城以外则建立环路、 放射路系统, 并进行合理的土地功能分 区,划定办公区、文教区和工业仓库区,配套建设相应的生活 区。 虽然当时对于历史城市保护的认识还比较粗浅, 缺乏整体 保护的意识, 但是规划在城市改建和扩建中还是起了积极作用。 长安街牌楼迁到陶然亭、 北海大桥成功地改造、 天安门广场改 建和扩建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对于城墙, 虽然中央早有拆除的 意向, 但是由于各方面意见不一, 当时又不十分妨碍城市建设, 因此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还是持慎重态度, 提出了保留城墙 四角、 保留城门楼、 保留部分城墙等多种方案, 直到 1965 年特 定的政治背景下才开始拆除。 在这个基本思路指导下的总体规划方案, 虽然由于各方面意 见还不很统一而未获中央批准。 但是,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都 的建设是在这个方案指导下进行的, 初步形成了北京市中心区的 骨架和城市布局雏形。
1991~1992 年底, 责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北京城市 总体规划进行修订。1993 年 10 月, 国务院批准了修订后的 《北 京城市总体规划》 , 使首都在新时期的建设方向得到确认。 这个总体规划和以往历次总体规划的区别与发展, 概括起来 有两点。一是,这是一项跨世纪工程,是首都建设第二个 50 年 规划,要考虑 21 世纪首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确定 “八五” 、 “九五” 和 2010 年的发展规划;二是, 北京第一次按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研究城市建设的方向。 其规划思路 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 提出了建设开放型国际城市的目标。 为实现这个目 标,不仅要加强与国际、国内广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联 系与合作, 而且要逐步改造 “大院式” 单位办社会的城市结构, 加快各项城市设施社会化的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需要。 第二, 明确了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就是要建立以第三产业 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这既是首都功能的需要, 也是首都人才、 信 息、历史、自然资源的优势所在。同时要以第三产业发展来推 动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实现高科技的改造, 建立优质、 高效的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近几十年来,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而且也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保持北京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北京市政府在2004年制定了一项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

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以“四个统筹”为基础,即统筹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统筹城市内外发展、统筹城市各个功能区域的发展、统筹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

这一规划的目标是使北京成为国际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根据总体规划,北京将实施“分散集约、生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战略。

其中“分散”是指将一些政府机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非核心功能迁徙至城市的非核心地区,以减轻城市中心的压力。

与此同时,北京将继续提高城市的“集约”利用,改善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城市面积的开发利用率。

在保持城市发展的同时,北京也十分关注环境保护。

总体规划提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减少对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这包括保护水源地、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动城市绿化等措施。

总体规划中还设立了多个城市功能区域,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和发展。

其中,北京中心城区作为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将承担各项重要功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地区;城市副中心将承担部分政府机构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地;以及新北京城市形态的规划开发,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在人口管理与社会服务方面,总体规划提出了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目标。

这包括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

总的来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过去15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交通运输系统得到了高度发展,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提升。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一、总则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 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 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

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 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

中国城市规划历史

中国城市规划历史

中国内地的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57)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

“原苏联模式”规划方式的引入拉开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序幕。

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主要特征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为主导,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

例如为配合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及时地对西安、兰州、包头、太原、成都、武汉、长春、洛阳等8大城市,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近期工业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的安排,一批建设条件好的如北京、上海等十多个原有城市也开展了当时被称之为初步规划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原苏联模式”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调控管理,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用。

这种规划是西方国家物质规划的一种异化,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的理性主义色彩,缺乏人情化。

但在当时中国内地大规模物质建设的特定环境下,富有许多实际的意义,规划较好的配合了工业建设,也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

这一阶段,被认为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史上的“第一个春天”。

第二阶段(1958-1965)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动荡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起伏波动较大,因此也必然影响城市规划的发展。

为了适应“大跃进”的需要,规划界提出普遍开展简化内容的“快速规划”。

到后来“三线建设”时期,城市规划被迫处于停滞状态。

只有为了满足少数大型工业工艺需要,在一些山沟里出现了新型山区城市规划。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思想是“先生产,后生活”,以“干打垒”式的节约为主题,实行“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采取低标准、大分散、乡村型城市的规划手法,未能脱离旧模式的框架。

结果是造成全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欠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第三阶段(1966-1977)这一时期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发展的停滞阶段。

这一阶段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农村。

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与规划构建

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与规划构建

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与规划构建北京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首都,其城市建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古代城市的构建到现代城市的规划,北京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变迁。

古代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主要是针对战争和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

在元朝时期,作为蒙古的都城,北京的城墙被修建得异常坚固厚实,北京城的地势也因此被改变,城池处于高处,四周环绕着护城河,构建出了气势磅礴的皇城。

在明朝时期,明朝皇帝朱棣将北京定为都城,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

皇城院内有金水河、太和殿、乾清宫、神武门等建筑群,成为了明代北京“九重之都”的代表。

到了近代,北京市的规划和建设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

20世纪初,北京市成为了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中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作为首都,成为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1953年,北京市成为中国第一座建成的综合规划城市。

这个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完备周密的城市规划成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典范和范本,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建设树立了标杆。

在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建立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度化、科技化管理体系,准确地预测和布局未来城市发展方向,逐渐建立起生态、文明、现代化、开放的新首都。

新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城市综合管理办法》、《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

同时,为了果断处理与城市建设中的矛盾与纠纷,在着力发展城市的同时,北京市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保护规划,以保护红墙黄瓦、绿树成荫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的城市建设和规划。

如今,北京市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历程,从城墙战争的保卫到现代化的科学规划规划,北京已成为全国的城市建设标杆和社会进步的代表。

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的融入,不但为民众创造了一个安全优美舒适的居住空间,而且也为全球城市建设奠定了先河。

未来,北京将会继续不断发展和变迁,成为更加现代化的都市,让人们在其中尽情生活、工作和成长。

北京城市化进程

北京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由农 业为主的传统乡 村社会向以工业 和服务业为主的 现代城市社会逐 渐转变的历史过 程,具体包括人 口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80% 60%
10%
人口增长缓慢
市政设施分布
人口迅猛增长
城市化进程停 滞或略有下降
北京城市定位 定位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中国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 市和河北省。北京下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 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 区、密云县、延庆县等16个区县。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 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 市政设施分布 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 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非农人口 77.55% 78.06% 78.56% 79.05% 79.53% 83.62% 84.33% 84.50% 84.90% 85.01% 85.96% 86.24% 86.20% 86.31% 86.40%
北京城市化进程分析 人口从业构成
2000-2014北京三次产业人员构成比例
右边的表展示了00到14年北京 人口从业的变化。可以明显的 看出城市中,从事第一、二产 业的人口逐年下降;从事第三 产业的人口逐年上升。而从事 第一产业的人口下降数量和农 村整体从业人员的下降数量是 相近的,这和农村人口比例逐 年下降也是吻合的。 从事第三 产业的人口增加也与城市人口 比例不断上升相吻合。

北京tod发展历程

北京tod发展历程

北京tod发展历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北京TOD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面临着城市交通拥堵、土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开始尝试引入TOD理念,以缓解城市交通和环境问题,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在1990年代初,北京市政府开始着手推动城市交通和规划的整体升级,将TOD理念引入城市规划当中。

TOD即“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缩写,是指将城市的发展与公共交通系统紧密结合,通过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促使人们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同时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北京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部门逐渐加大了对TOD理念的倡导和落实力度。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的可持续性和人文关怀,TOD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TOD理念的指导下,北京开始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优化公交线路,改善城市交通网络。

城市规划中也开始着重考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活品质,鼓励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

2016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其中强调了TOD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更加具体的TOD规划目标和措施。

根据规划,未来北京将更加注重优化城市布局,建设更多地铁和公交线路,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覆盖范围。

在TOD的指导下,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就是一个成功的TOD示范项目。

大兴机场作为北京的第二个主要机场,不仅依托地铁和高铁等公共交通设施,大大减少了市民从市中心到机场的出行时间,也通过市郊铁路等配套项目,连接了机场周边的商务和生活区域,实现了机场与城市的有机连接。

除了大兴机场,北京的一些新兴城区也在TOD的指导下进行了规划和建设。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市域多中心布局图源自 万方数据中心城——新城——镇
规划基于对北京历史、现实和未来 发展的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区域整体发 展的需求.为利于疏解城市功能、推动 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实现集约发 展.为落实”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布 局.提出了“中心城一新城一镇”的市 域城镇结构。其中.新城是“两轴一两 带一多中心”的具体体现和重要节点.规 划提出了建设11个新城.通州、顺义和 亦庄为3个重点新城。
【C计y picforiaI】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20年来,完成了大量的首都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项目。本期城市画刊,我们选择2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规划设计研究 案例,以此展示北京市规划院的工作成果及庆贺北京市规划院成立20周年。
E|JING CITY MASTER PLAN
(2004—2020)
明确北京城市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 城、宜居城市“。
规划内容
规划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条件、劳动就业等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七个方面,分析城市发展重要条件基础:进一步
明确了限制性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制约:论证了北京适宜的人口 规模及其变化趋势:从环境保护与影响的角度.进行了用地生 态适宜性分析:初步提出了建设限制分区.其中增添了生态环 境建设与保护和防灾减灾的专项规划内容。
人口规划与用地规划
规划确定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 800万人左 右,其中城镇人口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
规划确定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 650平方公 里,人均约105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市约778平方公里.人 均控制在92平方米:新城约640平方公里,人均约112平方米。
【City pictoriaI】
99
此次修编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lO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

9 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与传统文化风貌

9 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与传统文化风貌
的城市设计表达了社会制度与文化,当人类社会走向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人 类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多保存一些能够代表各个地区、各民族文化的 传统建筑,以使年轻的一代永远不会遗忘自己的“根”与民族文化的底蕴。作为民族文化特征标志的 传统建筑不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存在,不能让子孙后代仅仅从博物馆中去感受,所以在城市建设中 一定要注意保存前代历史时期的城市设计规划,保护城市中有历史标志性的街道格局。
《威尼斯宪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许多被战争摧毁的缄市的重建,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例如波兰华沙当时就有两种模 式的争论,一是完全建一座新城;一是按历史面貌恢复古城。绝大多数的居民赞成恢复老华沙城。消息传开后,流 浪在外的华沙人一下子归来了30万人,整个国家掀起了爱国建设热潮。华沙人为自己的古城能重现而引为自豪。华 沙城后来作为特例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名录》一般拒绝重建的东西列入)。 这种恢复历史城市风貌的做法,在欧洲影响很大,如德国的波恩、慕尼黑、匈牙利布达佩斯等等被战争破坏的 古城都得到很好的维修和恢复。这些国家把恢复历史建筑和保护古城,视为重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藉此增强人 民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凝聚力,以致在发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文物保护的对象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新潮流。这是先从文物 建筑周围的环境开始的。如日本1966年颁布的《古都保存法》,主要目的是保护古都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以及文物 连片地区的整体环境。之后,历史地段的保护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的保护向历史街区逐步拓展。这两者是不同的 概念,“历史街区”强调的不是个体建筑,地段内单体建筑并不个个都具有文物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 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因而使价值得到了升华。从地段的构成上看,也不仅限于宫殿、庙宇等重要 的纪念性建筑物,而是包括了民居、商店、村落等更广泛的内容。逐渐发展到保护历史街区。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又称《威尼斯宪章》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成立的“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 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前身)于1964年5月31日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的文 件,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

北京都市圈发展历程与城镇化思考

北京都市圈发展历程与城镇化思考

城市北京都市圈发展历程与城镇化思考_i宋苗苗段植林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 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首次提 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来支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继 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新总规之后,北京都市圈如何通过 中心城区与外围联动发展,持续深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值得 大家广泛讨论。

一、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1949年~ 1978年:向心城市化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与第一个“五 年计划”之后,1957年城镇化率从建国初的43%上升至 55%,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全国城镇化水平为15.4% );但直 至1978年,北京的城镇化率仍维持在55%左右,2f)年来几 乎停滞不前。

此时,与其紧密相连的天津市、河北省的城镇 呈点状集聚,发展规模很小,大部分是农村地区。

新中国成 立后30年,北京经过1958年与1973年两次总体规划,明 确了城市定位,奠定了重点发展中心城区.呈现单中心发展 空间结构特点。

(二)1979年〜2003年:郊区化发展阶段1979年开始,北京市随着市场开放、农民工进城及外 资流入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1982年,北京市城市 总体规划提出了“中心大团+边缘集团”的空间布局。

期 间外来人口大量向京津冀集聚,北京中心城区快速扩张,在严控市区人口规模的同时城市功能不断外溢,基本形成 了以建成区为中心,辐射近郊区的发展格局。

至199(>年,城镇化率由1979年的56.9%提高到"73.5%,以年均l.M%的速度快速增长。

而此时,河北省城镇化率仅为1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与北京的城镇化进程形成了鲜明对 比。

1993年版北京市总体规划继续坚持单中心的城市格局,以强化城市内部功能为重心,进一步加密和扩展城市空间。

1991年至2003年期间,北京的城镇化速度适当放缓,城镇 化率由73.86%提高到79.05%,现代商务和商业功能区初步 形成,基本形成了以建成区为中心辐射近郊、远郊区的发 展格局。

城市规划-历史上的北京规划

城市规划-历史上的北京规划

35
1953-2004
最新课件
36
市域
1953年《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提出首都应 该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要把它建设 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20年左 右达到500万人) 1958年《北京城市规划初步方案》提出北京是我国的政 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我们还要迅速的把它建设成一 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使它站在我国 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最前列。(50年左右达到1000万 人) 1973年《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多快好省地把 北京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 和现代城市设施的清洁的社会主义首都。 198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是全国的政 治中心和文化中心。(2000年1000万人)
最新课件
19
建国初期国家单位分布图
1949年5月即成立了都市计划委员会, 先后由叶剑英、聂荣臻任市长兼主任。 当时,市政府一方面邀集分别在美国、 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留学的专家 梁思成、陈占祥、华南圭、朱兆雪、赵 冬日等研究规划方案;另一方面还邀请 了以莫斯科市苏维埃副主席阿布拉莫夫 为首的苏联专家组协助研究北京的城市 规划。
何思源市长提出了规划原则:表面要北平化,内部要现代化。北平市工务 局对全城进行实地调查,在日伪时期的建设计划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北平都 市计划大纲》,其计划的基本方针包括规定市界、交通设施、分区制、公共卫 生、游憩设施、住宅建设等 8项专题设想。
然而在内战连连的情况下,限于当时的国情、财力,北平市政建设的新发
最新课件
14
内战1946年都市计划简明图
最新课件
15
内战1946年铁路总站计划草图
最新课件
16

北京1990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北京1990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北京1990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自1990年以来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

在过去的30年里,北京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199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中对北京的变化进行详细阐述。

1990年代初期,北京的发展面临了一些挑战。

当时,北京市的城市规划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交通、环境等问题开始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1年,北京市提出了“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规划以建设中国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目标,着力于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

1992年,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这成为了改变北京城市面貌和城市管理水平的契机,也为北京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经济领域,1990年代初期的北京市开始了一场改革开放的浪潮。

1992年,北京市开发了CBD商务区,并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外资,扶持民营经济,逐步形成了以金融、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的城市建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9年,北京成功申办2001年世界大运会,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速。

2000年代初期,北京的城市规划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了北京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

在经济领域,北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也是北京城市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进入2010年代,北京的城市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了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等新理念。

在城市建设方面,北京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

在经济方面,北京开始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资料: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城市性质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

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的产业和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集聚。

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中心城中心地区迁出110万人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进一步疏解旧城人口,合理调整中心城的人口分布。

五十七年光辉历程_建国以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

五十七年光辉历程_建国以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


1949~1953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初步形成阶段。 1949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央决定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 首都地位的确定自然就面临新中国首都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需 要通过首都规划明确方向。 都市计划委员会在北京市委、 市政府 的直接领导下开始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参加规划编制工作的第 一代中国专家大多留学英国、 法国等欧洲国家和日本, 还有一些 是刚离开学校的年轻人。 北京市政府首批邀请的前苏联专家, 是 以莫斯科市苏维埃副主席阿布拉莫夫为首的从事莫斯科规划建设 的专家。 鉴于前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而且莫斯科又和北 京一样是一个历史古城,已有 30 年的规划建设经验, 自然莫斯 科的规划对北京的规划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但是, 除了吸取前苏 联经验外, 北京市委还组织力量广泛收集了欧、 美发达国家城市 建设的资料作为参考。 因此, 北京第一个总体规划决不能简单地 理解为抄袭莫斯科,而是凝固了中央和北京市领导以及中国专 家、 广大规划工作者的心血, 这个规划方案是国外经验和北京具 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在编制规划之初,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首都除了政 治、 文化中心以外要不要发展工业?二是城市规模多大合适?三 是如何确定城市建设标准?四是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古都和现代化 建设的关系?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1949~ 从 1953 年,经过四年的反复讨论,多方案的研究,最后由北京市 委、 市政府提出了第一个规划方案上报党中央, 《改建与扩建 即 北京市规划草案》 ,其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 首都性质不仅是政治、 文化中心, 同时还必须是大工 业城市。我理解作这个决定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 景。 北京成为首都以后, 落后的消费城市面貌与首都地位极不相 称。 当时北京几乎没有现代工业, 160多万城市人口有30万人失 业(占就业年龄人口的 40% 左右) ,不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生 计, 就无法巩固政权。 因此, 北京市委、 市政府从接管政权的第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总体规划在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况以及在2004年至2020年期间的发展成果。

二、概况1. 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背景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于2004年,旨在引导北京城市发展,解决城市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规划的重点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

2. 规划原则和目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节约型、绿色型、宜居型、现代化国际化首都”为目标,强调城市生态、文化和宜居环境的建设。

规划引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的福祉。

三、发展成果1.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在规划期间,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土地整合和空间重构,建设了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

这些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得城市功能更加分明,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 交通系统改善北京在规划期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修建了地铁和城市快速路网,并对道路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城市交通效率,方便了居民出行。

3. 生态环境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多个生态保护区和公园被建立,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

同时,加强了大气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4. 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期间,北京加大了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大量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设施得到改善和扩建,提高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了居民的多样需求。

5. 文化传承和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

在规划期间,北京保护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并修复了一批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

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了北京的历史文脉和风貌,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四、总结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北京的城市格局

北京的城市格局

北京的城市格局杨宝康公元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改其名为北京。

北京,从此成为了这个伟大国家的首都。

1949-2016,67年的漫长历程。

在这67年中,北京,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北京。

1993年10月6日,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的城市格局也在此时一锤定音。

北京从明代开始直至清末,一直是中国的首都。

民国时期改国都为南京,发展才停滞了一会。

直到1949年定都北京,北京城基本保留了清朝时代的城市格局,旧城分内外两层,内城由于临近皇城,所以布局规划相对合理,胡同之间的道路都是横平竖直,而外城由于条件较差,所以发展出了很多斜街,布局显得凌乱不堪。

1993年,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现在的北京市下辖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门头沟、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延庆、密云16个市辖区(合计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47个街道、144个镇、33个乡、5个民族乡(合计329个乡级行政单位)。

总面积共16410.54平方千米。

现在的北京,采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旨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保障首都功能与文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将北京建设为宜居城市。

北京市的“两轴”是指长安街和中轴线两条轴线,沿中轴线方向,主要发展文化功能。

中轴线作为北京历史的象征,城市的轴心,很多著名建筑都围绕中轴线建设,而在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地安门、钟楼、鼓楼。

可见其浓浓的皇族气息,而现在更有人民大会堂和英雄纪念碑加入其中,中轴线两侧的著名建筑更是数不胜数,北海、国家大剧院。

使得中轴线成为了北京的标志之轴,更使她具有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独特精神。

而长安街则担负着重要的首都功能,即行政与经济。

长安街沿线,有西单和王府井两大商街,成为北京乃至中国图 1 中南海经济磅礴发展的象征,这两大上届聚集了诸多世界级的商业项目,如老佛爷百货、西单大悦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3年-1954年的《改建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即将开始大规模建设,而且当时已出现建设过于分散、占用土地过多的问题,城市建设迫切要求城市总体的指导。

1953年春,都市计划委员会提出了甲、乙两个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附图1、2)。

两个方案的规划年限均为20年,在城市大布局上无原则区别。

规划城市总人口450万,城市总用地500平方公里。

发展地区东到高碑店,南到凉水河,西到永定河长辛店,北到清河镇。

同年夏季,市委规划小组在甲、乙两个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

规划草案要点提出以下六条基本原则:第一,以全市的中心区作为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使其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

第二,首都应该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特别是要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

第三,在改建和扩建首都时,应当从历史形成的城市基础出发,既要保留和发展合乎人民需要的风格和特点,又要打破旧格局的限制和束缚,改造和拆除那些妨碍城市发展和不适于人民需要的部分,使首都成为适应集体主义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城市。

第四,对于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物,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显然是不对的;一概保留束缚发展的观点和做法也是及其错误的。

目前的主要倾向是后者。

第五,改造道路系统时,应尽可能从现状出发,但也不应过多地为现状所限制。

第六,北京缺乏必要的水源,气候干燥,又多风沙,要有步骤地改变这种自然条件,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规划中城市规模按二十年左右人口可能达到500万、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到600平方公里左右考虑。

规划要点是:行政中心设在旧城中心部位。

四郊开辟大工业区和大农业基地。

西北郊定为文教区。

道路格局采用棋盘式加放射路环路系统。

居住区采取9-15公顷、以四、五层住宅为主的大街坊作为基本单位。

引永定河和潮白河水入城,开辟市内运河。

扩大绿地面积,营造大森林、防护林和苗圃。

把铁路环移至市区外围,客车总站设在永定门外。

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发展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扩建自来水;下水道实行雨污分流;增建电厂;发展煤气供应;筹划地下铁道;统一规划设计地下综合管道。

1954年,在《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央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附图3、4)这个规划草案虽然不够成熟,党中央也没有正式批准,但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北京城市建设,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规划草案进行的。

1957年-1958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1955年在原有的《改建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编制工作,经过两年的工作,于1957年春拟定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附图5、6)。

这个初步方案在基本规划指导思想上和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上,与1953年的规划草案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各方面的规划内容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许多规划设想更加具体化了。

在城市布局上采取了”子母城”的形式,有计划地发展四十多个卫星城镇。

在市区,工业、仓库、高校、科研等功能布局在原规划草案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商业服务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均匀分布的原则。

规划设置了三个环路、三个公路环和十八条放射路。

新辟城市水源,分步骤地从永定河、潮白河、滦河和黄河引水,开辟京津运河直接出海。

此外,还编制了公共交通、铁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煤气、绿化等专项规划。

1958年6月,这一《初步方案》一面以草案的形式引发各单位研究执行,一方面上报中央。

1958年8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市委决定对已上报中央的《初步方案》作若干重大修改,于1958年9月提出了修改方案再次上报中央(附图7、8)。

中央书记处听取了汇报,原则上加以肯定。

这个修改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向共产主义过渡,为消灭三大差别创造条件;第二,在城市布局上提出了“分散集团式”的布局形式;提出由市区和周围40多个卫星镇组成”子母城”的布局形式。

1958年根据市域范围扩大至16800平方公里的新情况,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特别是贯彻中央提出的实现“大地园林化”的思想,并为避免城市建设“摊大饼”式的发展,在城市布局上第一次提出了“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和规划方案,即将市区分成二十几个相对独立的建设区,其间用绿色空间地带相隔离。

实施这一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方案,市区内保留了大片绿色空间地带,对于保持良好环境、防灾避灾以及为城市发展留有余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在工业发展上提出了“控制市区、发展远郊”的方针;密云、延庆、平谷、石景山等地将发展为大型冶金工业基地;怀柔、房山、长辛店、衙门口和南口等地将建立大型机械、电机制造工业;门头沟一带的煤矿要充分开发;大灰厂、周口店、昌平等处建立规模较大的建筑材料工业基地;主要的化学工业安排在市区东南部;通县、大兴等地将布置规模较大的轻工业。

一些对居民无害、运输量和规模都不大工厂可以布置在居住区内。

郊区将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就地设厂,建立起农村工业网。

市区各工业区已成定局,并已基本饱和,今后一般不再安排新工厂,但要作要做必要的调整。

一些为农村所需要的工厂,将根据可能迅速迁往郊区。

第四,在居民区组织上提出了按人民公社化的原则进行建设的设想。

新居住区既要按人民公社化的原则组织集体生活,又要便于每个家庭男女老幼的团聚。

每个居住区都要有为组织集体生活所必须的完备的服务设施。

农村旧式房屋要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根据条件建设市政设施。

使之逐步接近城市水平。

尽管由于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修改方案的某些设想超越了实际可能,但是,现在看来,方案中提出的“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对保护市区的生态环境是有利的;另外,修改方案提出了工业发展从市区转向远郊区的方针,控制了市区工业的发展规模,也是正确的。

1973年的《北京总体规划方案》文革期间,北京的规划管理部门被取消,总体规划暂停执行。

正当北京的城市建设处于十分混乱的状况下,1971年6月召开了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要重新编制首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意见。

1972年11月恢复了北京市规划管理局。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73年10月8日,提出了《北京地区总体规划方案》和《北京市区总体规划方案》(附图9),并草拟了《关于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报市委。

这个规划方案是在1958年方案和十三年总结基础上修订的。

但是上报以后被搁置起来,未予讨论。

1982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1980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分析了首都的特点,总结了历史经验,作出了关于首都建设方针的重要指示,指明了首都建设的方向。

中央书记处的重要指示,使得当时各方面对北京的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旧城改建等一些方针性问题的不同认识有了统一的思想基础,在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的指导下,展望2000年发展前景,编制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附图10、11)。

这一版总体规划的主要特点是:1、明确城市性质与经济发展方向明确北京的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没有提经济中心,但强调经济发展要适应和服从城市性质的要求,调整结构,根据资源情况重点发展能耗低、用水省、占地少、运输量少和不污染扰民的工业,对现有重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并改变工业过分集中于市区的状况。

2、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坚持”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发展远郊卫星城。

提出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目标,规划到200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指常住户籍人口),市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左右。

同时重申了坚持“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

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市区布局结构,形成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和相对独立的10个边缘集团,其间约有2公里左右宽的绿色空间地带相隔离。

按照“旧城逐步改建、近郊调整配套,远郊积极发展”的方针,主要在近郊通过用地调整建设一批新居住区及相应配套设施,并于北郊建设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形成北中轴延长线上新的功能区。

以黄村、昌平为近期建设重点,开展了远郊卫星城规划建设,并出台了促进卫星城建设的相关政策。

3、根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对保留、继承和发扬文化古都风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出对文物古迹和革命文物要扩大保护范围,不但要保护古建筑本身,还要保护古建筑的环境,保留北京的特色,并且要注重与园林水系相结合,注重新旧建筑相协调。

关于旧城改造问题,提出“要把旧城改建和郊区新建相结合”,要在近郊区建设足够数量的周转房,逐步把旧城区的居民和单位疏散出去,腾出地来展宽马路,增加绿地,改善市政,安排首都中心区必不可少的办公楼和各项大型公共设施。

4、明确以居住区作为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以便更好地安排各项设施,方便群众生活。

但是80年代,一方面由于受落实政策、知青返城等因素影响,全市人口尤其是市区城市人口增长幅度很大。

另一方面远郊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受到很大局限,难以起到疏散市区人口和产业的作用。

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90年代初,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的编制(附图12、13),制定了跨世纪发展的新目标及规划方案。

总体规划就增强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布局提出的主要原则及基本要点是:1、进一步明确首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提出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2、提出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3、提出对城市人口实行有控制有引导的发展方针,把流动人口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城市发展规模,严格控制市区人口。

4、明确提出城市发展要实行“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即全市城市发展重点要逐步从市区向广大郊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

调整城市功能和布局,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大力发展郊区城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明确城市东部和南部地区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并明确了发展重点,沿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城市主要发展轴。

5、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总体规划,提出整体保护要求,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

6、把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和规划方案。

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准修订后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并对总体规划做出八条重要批复。

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2004年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附图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