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宋本伤寒论白话版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宋本伤寒论白话版《伤寒论》白话版1、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3、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
4、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
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5、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
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
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
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
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一样。
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7、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出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
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
这是因为七属于阳数、六属于阴数的缘故。
8、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
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9、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10、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11、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
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其中之一种。
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
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
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本书与其他版本不同之最大特点。
同时,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病例,并保存了大量有效方剂。
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至今还是学习中医必循的一本重要医著。
值得提出的是,在本书左盛德序中说:其师张绍祖是张仲景的四十六世孙,家藏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传给了他,今左氏又传给了罗哲初,即为这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本书于一九六○年三月曾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深受读者欢迎。
由于印数不多,不能满足需要,为应读者之要求,为了更好地挖掘祖国医药学宝贵遗产,使之为中医临床、教学、科研服务,特此再版。
原手抄本为直排,现改为横排,药方后的“右×味”,应为“上×味”,为尊重原手抄本而未改。
手抄本中的繁体字、异体字,现改用简化字,如“内诸药”改为“纳诸药”、“慄”改为“栗”、“疿(疹中有车)”改为“痱疹”、“氵啬”改为“涩”等;个别已通用又无简化字的如“鞕”、“疠”、“裩”等字未改;药方中泻心汤类中的“泄”字改为“泻”、“黄蘖”改为“黄柏”、“桃核”改为“桃仁”,加注部分的“劈”字等未改。
书中一些重复的药方按手抄本未删。
又:原手抄本没有标点,为了便于阅读试加了标点,限于我们的水平,错漏难免。
书后附有从秦代至清代历代衡量与市秤对照表,供研究书中主剂剂量时参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中医处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伤寒杂病论》简史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
《伤寒杂病论》在线阅读
《伤寒杂病论》在线阅读目录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
•《伤寒杂病论》序
•├─ 张机序
•├─ 桂林左德序
•《伤寒杂病论》
•├─ 平脉法第一
•├─ 平脉法第二
•├─ 六气主客第三
•├─ 伤寒例第四
•├─ 杂病例第五
•├─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辨疟病脉证并治
•├─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 附:历代衡量与市秤对照表。
精简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方剂速查版)
精简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方剂速查版)一.六经总纲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麻黄汤:麻桂杏甘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白虎汤:知膏甘粳大承气汤:厚枳硝大黄小承气汤:厚枳实大黄调胃承气汤:甘草硝大黄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柴夏芩参甘姜枣大柴胡汤:柴夏芩枳芍黄姜枣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芩术茯甘厚膏汤:芩术茯甘厚膏少阴,脉沉细而数,手足时厥时热,咽中痛,小便难,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
芩连辛附汤:芩连辛附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吐蛔者,宜乌梅丸。
桂枝当归汤:桂芍甘夏归柏乌梅丸:乌桂姜附椒参归辛连柏传经变病入腑脏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脉时浮时沉,时数时细,大青龙汤加附子主之。
大青龙加附子汤:麻桂杏甘姜枣膏附子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脉时高时卑,时强时弱,宜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枳术茯甘黄膏汤:枳术茯甘黄膏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脉乍弦乍急,乍细乍散,宜当归附子汤主之。
当归附子汤:归参连柏附二.温病脉证并治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柴蒌芩参甘姜枣连丹知地连胶汤:知地连胶芩连膏甘汤:芩连膏甘芩黄地丹汤:芩黄地丹芩连芍栀丹汤:芩连芍栀丹汤猪苓加连丹汤:猪茯泽胶滑连丹连芩胶甘汤:连芩胶甘芩膏杏甘汤:芩膏杏甘秦柏茯地泽汤:秦柏茯地泽大黄香蒲汤:连蒲黄地丹茯苓术甘汤:茯茯术甘桂枝去桂加芩丹汤:芩芍甘姜枣丹皮调胃承气汤:甘硝大黄黄连阿胶汤:芩连芍胶鸡栀子汤:芩栀夏甘白虎加地黄汤:知膏甘粳地百合地丹茯夏汤:合地丹茯夏三.伤暑脉证并治竹叶石膏汤:竹膏甘粳参夏冬白虎加黄连阿胶汤:知膏甘粳参连胶百合地黄加牡蛎汤:合地黄蛎栝蒌茯苓汤:连蒌夏茯甘竹茹半夏汤:茹蒌茯夏白虎加人参汤:知膏甘粳参猪苓加人参汤:猪茯泽胶滑参一物瓜蒂汤:香瓜蒂催吐行皮水连夏膏甘汤:连夏膏甘白虎加参桂芍汤:知膏甘粳参桂芍人参石膏汤:竹连夏参膏四.热病脉证并治芩连泻心汤:芩连二味芩连半夏猪胆汁汤:芩连夏猪胆大黄厚朴甘草汤:厚甘大黄连夏膏甘汤:连夏膏甘地柏连夏汤:地柏连夏五.湿病脉证并治桂芪茯辛汤:芪桂茯辛桂术茯辛汤:桂术茯辛桂枝汤:桂芍甘姜枣麻黄汤:麻桂杏甘麻桂各半汤:麻黄汤桂枝汤六合茯厚术汤:茯厚术麻黄茯苓汤:麻术茯己赤理中汤:参术姜甘小青龙汤:麻桂芍甘姜夏辛味五苓散:猪茯泽桂术鼻塞方:蒲灰麻辛荚麻黄加术汤:麻桂杏甘术麻杏薏甘汤:麻杏薏甘防己黄芪汤:防己芪术甘姜枣桂枝附子汤:桂附甘姜枣白术附子汤方:术附甘姜枣甘草附子汤:桂术附甘六.伤燥病脉证并治竹膏杏甘汤:竹膏杏甘麻仁白蜜煎:麻仁白蜜栀翘蒌甘汤:栀翘蒌甘芩蒌夏枳丹汤:芩蒌夏枳丹白虎汤:知膏甘粳地柏茯蒌汤:地柏茯蒌根七.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小柴胡汤:柴夏芩参甘姜枣柴枳芍甘汤:柴枳芍甘芩连冬桔甘汤:芩连冬桔甘桂枝去桂加茯术汤:茯术芍甘姜枣厚枳术甘汤:厚枳术甘枳芍桔甘汤:枳芍桔甘枳芍桔甘加丹地汤:枳芍桔甘丹地柴胡桂枝汤:柴夏芩参甘姜枣桂芍八.寒病脉证并治桂枝加葛根汤:桂芍甘姜枣葛根姜术茯甘汤:姜术茯甘小柴胡汤(见伤风)柴夏芩芍甘汤:柴夏芩芍甘通脉四逆汤:参附姜甘甘草泻心汤:连夏芩参甘姜枣理中汤:参术姜甘枳术茯甘汤:枳术茯甘甘草干姜汤:甘姜二味枳桔夏橘姜甘汤:枳桔夏橘姜甘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比较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比较《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
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
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
因为本书在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
现在通行版本包括了:1939年黄竹斋《白云阁本》。
1956年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将世传抄本(直排)原稿献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不完全简体字化的直排版;1980年出版简体字横排版。
1980年由黄竹斋高足米伯让,补刻三页书版“勘误表”,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称“《白云阁本》重刻版”。
1986年,台湾正体字版书籍与电子档(直排)是由中医整合研究小组赖鹏举医师等人所推行,主要参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
2006年由民间自动发起校正的民间中医网校正版本(横排),以广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为底本,参以中医整合研究小组版本、《白云阁本》重刻版、黄竹斋《会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处均保持正文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注脚说明不一致处。
特色[编辑]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共十六卷。
一至二卷,为脉学;三至五卷,讨论温病。
六至十六卷,除了少数文字略有改动,与后世传本大致相同。
《桂林古本》与传统版本最大的差异是加入了温病的内容,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
《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康治本伤寒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康治本伤寒论《康治本伤寒论》一、太阳病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嗇嗇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6.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7. 太阳病,发X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8.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9. 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枝加白术茯苓汤主之。
10. 服桂枝汤,不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服桂枝汤,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若厥愈者,与芍药甘草汤以其脚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与调胃乘气汤;若重发汗者,四逆汤主之。
12.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13.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4.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6.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17.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18. 发汗,若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19. 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主之。
20. 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21. 发汗若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撞胸,起则头眩者,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主之。
伤寒杂病论繁体竖排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繁体竖排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太素。
伯禹疾,发热汗出而利止,身下重,医五日,复发热汗出而利止,重者四日,汗出不利,其人目下强眴,语言难,脉沉微者,此为伤寒。
伤寒者,汗出而渴者,此为晚食或饮有所傷也。
若渴不数息,心烦喜嘬,此为饮酒所傷也。
寒有伤于中,汗不出而发热,脉数者,此为三阳合病也。
若小便赤而利,不等,身有微热者,此为伤寒温化也。
太素。
伯禹疾,发热汗出而利止,身下重,医五日,复发热汗出而利止,重者四日,汗出不利,其人目下强眴,语言难,脉沉微者,此为伤寒。
伤寒者,汗出而渴者,此为晚食或饮有所傷也。
若渴不数息,心烦喜嘬,此为饮酒所傷也。
寒有伤于中,汗不出而发热,脉数者,此为三阳合病也。
若小便赤而利,不等,身有微热者,此为伤寒温化也。
伤寒之为病也,先发热,不恶寒,不患渴,其身或重,或痛,或鸣谵语,或小便不利。
不治者,七八日讫,以至十三日,但发汗利下,自愈者也。
所以然者,其外尚未入也。
合病者,有头痛,项背强急,咳而胸满,或腹中痛者,此为三阳合病。
咳而胸闷者,此为肺痹。
寒在阳经者,身热不恶寒,但头汗出者,名曰伤淤。
其脉浮大,而往来数止,心烦则欲呼,不欲言。
寒在阴经者,身冷不汗出,此为太阴病也。
若三阳合病者,手足温而身热,脉沉迟弱而不数,此为三阳复受寒也。
或身有微热,发潮热,微恶寒,头汗出,失溲,此为少阳病也。
伤寒除汗有二法:一法为饮食法,一法为药决法。
法者,十日之内,若不汗出而高热不退,当小建,启封,发汗为要。
药者,当两日一服,三服而发汗,不及三服,二日一服,其气力微弱者,三日一服,仍不及,再五日而复前后服之,必能汗出。
服药多者,汗亦多;少者,汗亦少。
少阳病者,令人固瘦;太阳病者,令人肌肉腐蚀;阳明病者,令人巨大而浮腫。
三阳合病者,令人足跼而不得屈。
十三日讫而自愈者,其身必被汗而表解也。
而浮者,必数泄而困而躁也。
夜半谵,言已交错,如语人,令人不知其所言。
伤寒愈后,不可久翕加温饮,慎食生冷,从容理发,以待恢复。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3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3【原文】: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坏病证法而治之。
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伤于风者,变为风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者,变为温毒。
温毒,病之最重者也。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者,变为温疫。
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注家曰:此异气者,一说,所谓感异气者,行流时气也,感之则成坏病证,即诸如“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我觉得应当是泛指引起疾病的诸多因素,包括饮食不节,房室内无度等等。
“当依坏病证法而治之”,和“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相通,大意就是依据脉证,按本书所说的坏病的治法去治。
“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成无己曰:脉阴阳俱盛者,伤寒之脉也。
《难经》云: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
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
则为前病。
热未已,再感于寒,寒热相搏,变为温疟。
王三阳曰:阴阳俱盛者,伤寒脉也。
十三日以上,寒已传里,变为热病矣,脉当沉数,今复见伤寒脉,岂非重感于外寒乎?寒热相搏,故曰变为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伤于风者,变为风温”。
成无己曰:此前热未歇,又感于风者也。
《难经》云: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
风来乘热,故变风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之最重也”。
成无己曰:此前热未已,又感温热者也。
阳主表,阴主里,洪数实大皆热也。
两热相合变为温毒。
以其表里俱热,故为病最重。
王朴庄曰:此温毒与《金匮》阳毒阴毒同。
洪数者,气之热;实大者,血之热。
温热之气挟毒戾而入阳明变为温毒,凡一切斑疹皆其类也。
毒之陷伏者即不治,故云为病最重也。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
王朴庄曰:温疫,即湿温。
(按湿温,即湿温时疫,非《难经》所谓伤寒有五之湿温也)时行之气,不外寒、热、燥、湿四者。
当心!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可能是伪书
当心!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可能是伪书在诸多版本的《伤寒杂病论》中,有一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该书解放前陕西曾少量刊印,解放后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1980年重印,陕西1980年亦有出版。
但对该书的渊源及传播途径尚鲜为人知,本人欲就上述问题及学术价值作简要评述。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来源《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下称《桂林古本》)原序谓该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氏得之于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
而张绍祖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十三稿……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
1894年左盛德将此书传于同邑罗哲初,并为该书作序,且冠以《桂林古本》名。
张绍祖、左盛德,已不可考;罗哲初(1878~1943年)字树仁,号克诚子,广西桂林人,出身书香门弟,尝与国民党元老马君武先生同为桂林模范小学校长。
民国时曾为南京中央国医馆编审,在宁沪二十余年,与国内中医名流周岐隐、黄竹斋至善,后黄竹斋将该书抄回陕西,由陕军将领张钫(伯英)捐资刊印250部。
1937年罗哲初返桂,1943年染疫痢病逝。
期间将该书传于次子罗继寿,1956年罗继寿将该书献出,于1960年出版。
该书卷首署名“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述……桂林罗哲初手抄”,故该书虽冠“桂林古本”只不过经桂林人手抄而已。
历代医籍中,冠以“桂林古本”者甚鲜,笔者对该书从文风、体制及外感病治疗、发展史出发,对该书进行必要考证。
“桂林古本”系后人托名之作《桂林古本》凡十六卷。
前五卷中,第一、二卷为平脉,第三至第五卷系论述温病内容,凡伤暑、温病、伤燥、伤风、热病均已述之,约占全书三分之一。
此书第七至十六卷,则与刊行于世的《伤寒杂病论》内容,除少数文字上略有出入外,内容上并无改动。
因此,《桂林古本》与通行本之差别,主要是增加了温病学内容。
之所以说是托名之作,概之如下。
1 体例不同,文风迥异1~3卷中,论述脉学及六气致病,有论无方,其体制、文风与仲景迥异,缺乏前后贯通、一气呵成之感,且措词亦受明清白话文影响,渐趋通俗,不似仲景原文之古朴深奥。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桂林本/伤寒杂病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313-328条方十二首31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
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31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感受风邪,四肢疼痛而烦扰不安,脉象浮取见微,沉取见涩而转长的,为邪去正气来复的征象,疾病将要痊愈。
315、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脉象浮的,是外兼表证未解,可以用发汗法治疗,宜用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不汗再服。
316、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理中、四逆辈。
腹泻而口不渴的,是属于太阴病。
因为脾虚有寒,应当用温补的方法治疗,可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
31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
太阴寒湿内郁,应当出现身体发黄,如果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能形成发黄证。
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这是脾阳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因此,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
318、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本来是太阳表证,医生反而用攻下法治疗,出现腹部胀满时作疼痛的,这是误下伤脾,邪陷太阴,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如果出现腹满硬痛、大便不通,是实邪内阻,用桂枝加大黄汤主治。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白话文全译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白话文全译如下: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序言,是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纲领性总结,既概括了全书的宗旨,又指明了学习和运用该书的方法。
它指出:“辨伤寒,病杂症,可与不治者,十居其八、九之多。
这是对《伤寒杂病论》一书的高度评价。
在序言中,作者还提出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读书治学方法,要求人们善于从古代医籍中探求理论,从民间偏方中搜集素材,这是值得当今读者借鉴的。
本书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二是发展了脏腑辨证的理论;三是丰富了八纲辨证的内容。
正是这三个特点的结合,决定了它在祖国医学辨证体系中不可低估的地位。
由于时代的原因,其经方在北方、南方历代以经传的体系逐渐与针灸学等分化,因此由我撰写本系列书的原广西版本手稿印刷传世,体现了流传原貌并阐发原著的真髓,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共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为伤寒论,主要是论述外感风寒的诊治方法;中卷为金匮要略方论,主要是对内伤杂病的辨证施治原则作出说明;下卷为杂疗方论,既对内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许多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其治法做了阐释。
本版全书由张伯礼研究员主译并撰写前言,供中医从业人员和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此书的出版宗旨是让古老的中医中药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今及未来的人类,这也是中医人心愿和追求。
经过多次校对和修订,力求为中医药爱好者提供一本准确、实用的中医参考书。
以上就是《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的基本介绍,如需更深入了解,请阅读原著。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涕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上【1.1】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原文】: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若加细数者,为难治。
联系条文: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经云:血偏衰者,则脉涩;气独胜者,则脉强。
大之意也。
时一弦。
注家曰: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阴郁里热也,外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如脉加细数者,此云病向里发展也,诸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所云,病向外透为吉,向愈,向里而进为逆,为凶,故曰难治。
《千金方》:浸淫疮者,浅搔之蔓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者是也。
疮表里相当,名浸淫疮。
《义疏》曰:脉大而按涩,大为气强,涩为血痹,时一弦者,血行而时一凝结也。
此病机以缓而渐至,毒伏血分,故内无气血之争,外无寒热之状,此漫淫疮所致也。
凡先举脉而后举证者,示学者当平脉辩证也。
意谓既有此证,脉当如此,非谓先得此脉,预决必生此疮也。
浸淫疮,由湿邪流注下焦,蓄积而成。
每发由下焦浸淫于上,与今所谓梅毒者相似,但梅毒多由淫邪传染所致,久之多侵入肾,漫淫疮则不由淫邪传染致之,治法略同。
其证与他种痈疡不同,虽化脓亦外证不发寒热(若见发寒热者,表邪也)。
若加细数者,为难治,谓细数为荣枯化热之诊。
凡病属血分有毒者,必血盛乃可化毒,故荣枯者证为难治。
【原文】: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
浮为腹满,紧为绞痛。
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罗按:少阴脉为足少阴肾经,少阴脉在太溪穴处,即脚眼骨后二寸位置。
陈修园云:肾脉取之太溪,亦谓之少阴脉。
注家曰:趺阳脉浮而缓为正常。
趺阳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
气虚寒甚相合,则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
若少阴脉不现的,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可致外阴部肿大且疼痛。
本条论脾胃虚寒脉症与少阴虚寒脉症的关系。
趺阳以候脾胃,少阴以候肾气,脾胃虚寒,所以肠鸣腹满而痛。
若太溪部少阴脉不出,则肾气亦虚,虚寒之气积于下焦,寒水下趋阴部,则阴部肿大而虚浮。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4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4【原文】: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
成无已曰:动气者,筑筑然气动也。
在右者,在脐之右也。
《难经》曰:肺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
肺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右也。
发汗则动肺气,肺主气,开窍于鼻,气虚则不能卫血,血溢妄行,随气出于鼻为衄。
亡津液,胃燥,则烦渴而心苦烦。
肺恶寒,饮冷则伤肺,故饮即吐水。
张隐庵曰:高子曰:伤寒动气,乃经脉内虚,必内伤而兼外感也。
钱氏曰:动气一证,皆见于脐之上下左右,故谓之脐间动气,但仲景六经证治中,全不吐露半字,而独于叔和诸“可与不可中”见之,何也。
想仲景氏本无此名,自叔和始创立其说耳,所谓动气者,即仲景所谓心下悸,脐下悸脐旁悸是也。
注家曰:动气在右,肺气之郁,汗泄肺气,则收敛失政,衄血作渴,心中苦烦。
阳虚里寒,故饮即吐水。
《义疏》曰:动气者,血痹于外(此以血统诸液),气动于中,上下左右,病有分部,气立无形,血流有质。
假令外无血阻,气行本自周流,虽奔驰亦无气动之象,故知血凝而气力未负,则为动气。
血阻而气行已惫,遂成藏结,进而为瘕为聚,莫不由是生。
但气之动也,其主在冲;血之结也,其司在任。
故论动气之因,宜求冲任之治,乃上下左右之分部,则仍不外肝心肺肾之主气也,所以列举四方而独遗中央者,以中央属于脾土,凡内见血气之阻,悉关运化之失,故四方见证,无不与脾藏有关,且中府结则大气不运,气亦无由动矣。
今曰动气在右者,乃肺气之内动也。
动气之证,多见于腹部脐之四旁,有气筑筑然冲动而痛,各有畔界,各有形状,或大如覆杯,或小如李实(亦有不甚痛者),时聚时散,乍缓乍剧,聚则有形,散则无迹。
盖由津液汁沫,乍而结聚,气涩不行,迫欲强通,冲激于聚沫之界,因见气动奔驰之象。
其动皆在藏府之外,胸腹之郭,荣为乍留,卫乃标疾,亦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之所为也。
发汗则动经,经动则脉动,脉动则血动,其变证无穷,各随藏气所主之畔界而异。
故发动气在右之汗,必引肺气上冲,气动迫血,出鼻为衄。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5.34】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息脉经。
【5.35】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竹叶一把石膏半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仁白蜜煎方
麻仁一升白蜜六合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麻仁,取一升五合,去滓,纳蜜,微沸,和合,令小冷,顿服之。
【5.36】燥病,口烂,气上逆,胸中痛,脉大而涩,此燥邪乘心也,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主之。
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连翘二两甘草二两栝蒌根四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37】燥病,目赤,口苦,咽干,胁下痛,脉弦而数,此燥邪乘肝也,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主之。
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方
黄芩三两牡丹皮二两栝蒌实大者一枚(捣)半夏半升(洗)枳实二枚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38】燥病,色黄,腹中痛不可按,大便难,脉数而滑,此燥邪乘脾也,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棉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39】燥病,咽干,喉痛,少腹急痛,小便赤,脉沉而急,此燥邪移肾也,
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方
地黄六两黄柏三两茯苓三两栝蒌根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辅行诀13方-伤寒论的源头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辅行诀13方-伤寒论的源头辅行诀13方:原载《汤液经法》,后被仲景收入《伤寒论》。
“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指此。
《伤寒论》方证散佚甚多,下述13方,在《伤寒论》中或有名无方,或方名皆亡。
谨录如下:1.小阳旦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
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之则病不除也。
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差止。
日三服。
按:此为《伤寒论》桂枝汤方,见第12条。
《伤寒论》阳旦汤名见第30条,有名无方。
2.正阳旦汤(上方)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3.小阴旦汤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者啜白胾浆一器,以助药力。
身热去,自愈也。
按:此为《伤寒论》黄芩汤加生姜也。
见第172条。
芍药作二两。
服法文字少异。
4.大阳旦汤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
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
黄芪五两,人参、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饴一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
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5.大阴旦汤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一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为《伤寒论》小柴胡汤方。
见第37条。
无芍药。
6.小青龙汤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三两,杏仁半升熬打,桂枝二两,甘草炙一两半。
右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到底怎么样?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到底怎么样?胡希恕经方医学71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三部《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其中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最为广泛。
很多同道经常问,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到底怎么样?是真的还是假的?今天,分享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的论文,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问题。
结论:1、经考证,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伪本,是在宋本《伤寒论》基础上修改而来的。
2、看来当前最好的版本还是赵开美版的宋本《伤寒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钱超尘教授点校出版的《伤寒论》。
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可能是某人为临证参考所用而汇编整理而来,被后人伪称是“张仲景第十二次手稿”。
论文较长,下面节选部分重点内容,全文可以在CNKI(中国知网)上搜索下载(钱沛涵,钱超尘,杨东方.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伪本新证[J].中医文献杂志,2021,39(03):1-5+14)。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伪本新证钱沛涵钱超尘杨东方北京中医药大学摘要: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三部《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其中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最为广泛。
本文就前贤时彦很少论及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两个中医文献问题——'删王叔和按语而暗用其义''删林亿校语而暗用其义'进行论证,从而揭示该本的伪本属性。
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简称“长沙古本”)、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简称“涪陵古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称“桂林古本”)集中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印刷问世绝非偶然现象,而是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
这三部托名张仲景著作的《伤寒杂病论》的出现,具有反对和抗争国民政府废止中医错误政策的积极意义。
黄竹斋是著名的《伤寒论》文献学家和中医临床家,他手抄的白云阁本的刊行,有力地扩大了桂林古本的影响范围,“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尤其是民间医家和爱好者们,认为桂林古本是最接近仲圣原稿的版本”,所以风行一时。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伤 寒 杂 病 论汉 张仲景桂林古本,即经后人完整修订过的版本,修正了原 本中因传抄致误的地方,并作了少许增加,包括有杂病部分,对于入门学习伤寒的后辈,此本甚佳.本书是在桂林古本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并附录了一些古中医常识和内经的几篇重点原文,以便学习Kf701 排版整理 已丑年丁卯月于合肥内容目录伤 寒 杂 病 论 (1)平脉法第一 (3)平脉法第二 (6)六气主客第三 (10)伤寒例第四 (11)杂病例第五 (17)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18)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21)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23)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24)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26)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7)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2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39)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5)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5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5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5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57)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62)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64)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66)辨疟病脉证并治 (68)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68)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70)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76)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78)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79)附录 河图洛书 (84)附录 天十地支五行 (84)附录 易卦 (85)附录 主客相得 (85)附录 十八反 十九畏 (86)附录 方药用量转换 (86)附录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86)附录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87)附录 阴阳离合篇第六 (88)附录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89)附录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99)平脉法第一【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目录】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目录】《伤寒杂病论》 [1]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
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又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或称《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传为仲景46代玄孙张绍祖秘藏之珍本,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传于其徒左盛德。
据左盛德序云:“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
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稿,与吾所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
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
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该版本争议较大,多有认为其为伪作者。
如郝万山先生,认为此本多半为后人伪托。
但视之为真本者,亦有如蔡德元先生、黄维翰先生、周禹锡先生、黄竹斋先生等,均对该本较为推崇。
蔡德元先生说:“非单因自序是圣师裔孙所珍藏,且卷符十六者,主要是内容全面、章节合理、句无语病、载方无轶”且对通行版本种种疑问,“读罢古本,皆瓦解冰释矣。
”,此外,台湾学者对该版本较为推崇。
该本流行于世的,主要为1939年刊印的白云阁本(1980年重印并补刻三页勘误表)。
广西人民出版社本(1960年出版竖排半简体版,1980年重版简体横板)。
台湾中医药整合研究小组本(此本以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为底本,繁体化、竖排)此外还有黄竹斋会通本(《伤寒杂病论会通》)存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述桂林罗哲初手抄据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第2版目录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第一伤寒杂病论卷第二平脉法第二伤寒杂病论卷第三六气主客第三伤寒例第四杂病例第五伤寒杂病论卷第四温病脉证并治第六伤寒杂病论卷第五伤暑脉证并治第七热病脉证并治第八湿病脉证并治第九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伤寒杂病论卷第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伤寒杂病论卷第七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杂病论卷第八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杂病论卷第九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卷第十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一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二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三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辨疟病脉证并治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卷第十四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五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辨胸痹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卷第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余聆训之下,始亦疑之,及读至伤寒例一卷,见其于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法,尽载其中,于六经已具之条为并不重引,法律谨严,始知坊间所刻之辨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以及发汗吐下后各卷,盖后人以读书之法,错杂其间,而未计及编书之法固不如是也,不然孔氏之徒,问仁者众,问政者繁,何不各类其类,而惮烦若此耶!吾师讳学正,自言为仲氏四十六世孙,自晋以后迁徙不一,其高祖复初公,自岭南复迁原籍,寄居光州,遂聚族焉。
吾师虽承家学,不以医名,亦不轻出此书以三示人,余得之受业者,殆有天焉。
余宿好方术,得针灸之学于永川邓师宪章公,后随侍先严游宦岭南,与吾师同寅,朝夕相过从,见余手执宋本伤寒论,笑问曰:“亦嗜此乎?”时余年仅弱冠,答曰:“非敢云嗜,尚未得其要领,正寻绎耳。
”师曰:“子既好学,复知针灸,可以读伤寒论矣,吾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向不示人,得人不传,恐成坠绪。
”遂历言此书颠末,及吾师家世滔滔不倦。
先严促余曰:“速下拜。
”于是即席拜之,得师事焉。
今罗生哲初为吾邑知名人士,从习针灸历有年所,颇能好余之所好,余亦以所得者尽授之,余不负吾师,罗生亦必不负余,故特序其原起,罗生其志之,罗生其勉之。
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三月桂林左盛德序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第一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
荣卫血气,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
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
心迷意惑,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寸及关。
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
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平脉***,脉分三部。
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
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
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
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
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病在表也。
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
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
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
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若得实大者,则剧;何以知之?实大者,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也。
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
师曰: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风中于前,寒中于背;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客皮腠,湿流关节;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风令脉浮,寒令脉紧,又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躁而数;风寒所中,先客太阳;暑气炎热,肺金则伤;湿生长夏,病入脾胃;燥气先伤,大肠合肺;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其色露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五色应五脏,如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然易晓;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难与为言。
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黄白者,半死半生也。
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黄者,生;黑者,死;黄黑者,半死半生也。
色黄者,病在脾与胃;假令身色黄,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黄青者,半死半生也。
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色黑者,病在肾与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黄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阙庭脉色青而沉细,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随转者,病在胆。
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弋,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
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
阙庭脉色青黑直下睛明,推之不变者,病在肾;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积;推之明于水者,病在上焦有饮;推之黑赤参差者,病在下焦有寒热。
问曰:色有内外,何以别之?师曰:一望而知者,谓之外;在明堂阙庭,推而见之者,谓之内。
病暴至者,先形于色,不见于脉;病久发者,先见于脉,不形于色;病入于脏,无余证者,见于脉,不形于色;病痼疾者,见于脉,不形于色也。
问曰:色有生死,何谓也?师曰:假令色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余色仿此。
师曰:人秉五常,有五脏,五脏发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也;五声在人,各具一体;假令人本声角变商声者,为金克木,至秋当死;变宫、徵、羽皆病,以本声不可变故也。
人本声宫变角声者,为本克土,至春当死;变商、徵、羽皆病。
人本声商变徵声者,为火克金,至夏当死;变宫、角、羽皆病。
人本声徵变羽声者,为水克火,至冬当死;变角、宫、商皆病。
人本声羽变宫声者,为土克水,至长夏当死;变角、商、徵皆病。
以上所言,皆人不病而声先病者,初变可治,变成难瘳;词声之妙,差在毫厘,本不易晓,若病至发声则易知也。
师曰: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
脉之,呻者,病也。
言迟者,风也。